【精品毕设】垫圈内径检测装置
- 格式:docx
- 大小:669.60 KB
- 文档页数:19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课程设计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是一种用于测量垫圈内径尺寸的设备,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线中的质量控制过程。
垫圈是一种常见的密封件,用于填充和隔离两个物体之间的空隙,以防止液体、气体或粉尘的泄漏。
垫圈内径对于其密封性能至关重要,因此需要进行准确的尺寸测量。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和分析软件。
传感器是用于测量垫圈内径的关键组件,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包括光学传感器、激光传感器和接触式传感器。
传感器通过与垫圈接触或非接触的方式获取内径尺寸数据,并将其传输给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负责接收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存储。
数据采集系统通常包括模数转换器和微处理器等组件,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数据处理和存储。
数据采集系统还可以与分析软件进行连接,以实现数据的进一步处理和分析。
分析软件是垫圈内径检测装置的核心部分,用于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分析软件可以根据预设的标准和要求,对测量数据进行比对和判定,确定垫圈内径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分析软件通常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可以直观地显示测量数据和分析结果,同时也可以生成报告和统计数据,方便用户进行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
在使用垫圈内径检测装置进行测量时,需要将待测垫圈放置在测量位置,并将传感器对准垫圈内径进行测量。
测量过程中,垫圈应保持稳定,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测量完成后,数据采集系统会将测量数据传输给分析软件,通过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测量结果。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首先,测量结果准确可靠,可以有效判断垫圈的内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其次,测量速度快,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垫圈内径的测量;此外,垫圈内径检测装置还具有自动化的特点,可以实现对垫圈内径的在线实时检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是一种重要的质量控制设备,可以用于工业生产线中对垫圈内径尺寸的测量和判定。
通过使用垫圈内径检测装置,可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不合格品的产生,为企业的生产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0)申请公布号(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188497.3(22)申请日 2016.03.29G01B 21/14(2006.01)(71)申请人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地址213022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晋陵北路200号(72)发明人闫昭华 唐亚鸣 徐小雨(74)专利代理机构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32225代理人孙彬(54)发明名称垫圈内径检测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垫圈内径检测装置,包括动力机构、检测机构和用于承接待测垫圈的承接传送台,所述承接传送台具有中心轴,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电机和间隔运动部分,所述间隔运动部分与上述中心轴连接,并带动中心轴间隔转动,动力机构通过齿轮结构带动检测机构动作。
本发明在承接传送台不转动时,即不完全齿轮的无齿轮部分与连接齿轮连接时,压杆探头下降并检测垫圈内径,能够有效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51)Int.Cl.(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105606055 A 2016.05.25C N 105606055A1.一种垫圈内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机构、检测机构和用于承接待测垫圈的承接传送台(3),所述承接传送台(3)具有中心轴(1),所述的动力机构包括电机(6)和间隔运动部分,所述间隔运动部分与上述中心轴(1)连接,并带动中心轴(1)间隔转动,动力机构通过齿轮结构带动检测机构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圈内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间隔运动部分包括连接齿轮(5)和不完全齿轮(4),不完全齿轮(4)为部分有齿的齿轮,连接齿轮(5)安装在中心轴(1)的下端,并与不完全齿轮(4)相啮合,电机(6)通过不完全齿轮(4)与连接齿轮(5)的配合带动承接传送台(3)间隔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垫圈内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机构还包括定轴轮系(8),定轴轮系(8)上安装有皮带轮(10),皮带轮(10)与不完全齿轮(4)通过第一皮带(9)连接并传动。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目录1、设计题目及其要求 (2)2、题目分析 (2)3、运动方案简介 (3)4、立体结构图 (4)5、结构设计 (5)6、系统评价 (20)7、设计小结 (20)8、总结 (21)参考书目 (21)1、设计题目及其要求设计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检测钢制垫圈内径是否在公差允许范围内。
被检测的工件由推料机构送入后沿一条倾斜的进给滑道连续进给,直到最前边的工件被止动机构控制的止动销挡住而停止。
然后,升降机构使装有微动开关的压杆探头下落,检测探头进入工件的内孔。
此时,止动销离开进给滑道,以便让工件浮动。
检测的工作过程如图所示。
当所测工件的内径尺寸符合公差要求时(图a),微动开关的触头进入压杆的环形槽,微动开关断开,发出信号给控制系统(图中未给出),在压杆离开工件后,把工件送入合格品槽。
如工件内径尺寸小于合格的最小直径时(图b),压杆的探头进入内孔深度不够,微动开关闭合,发出信号给控制系统,使工件进入废品槽。
如工件内径尺寸大于允许的最大直径时(图c),微动开关仍闭合,控制系统将工件送入另一废品槽。
321a)b)c)1—工件 2—带探头的压杆 3—微动开关a)内径尺寸合格 b)内径尺寸太小 c)内径尺寸太大具体设计要求见下表:2、题目分析垫圈内径检测装置,主要的运动过程为:传动机构间歇的将工件送到检测的位置。
在传送的过程中将被止动销挡住刚好到所需检测的内径圆孔到压杆将要下来的地方,然后压杆下来检测内径是否符合要求。
在压杆下来检测的时间里,微动开关向右移动检测垫圈内径是否符合要求。
微动开关检测完后向左移动,回到其原来所在的。
接下来,压杆和止动销一起上升回到其原来的地方。
传动机构将已检测的工件送走,并将下一个将被检测的工件送到检测处。
3、运动方案简介垫圈内径检测装置,用以下4个机构结合搭配组成:传动机构设计,压杆运动机构设计,止动销运动机构设计,微动开关运动机构设计。
题目所给的设计数据:表1 内径检测装置设计数据经小组讨论,为使机构的使用性能符合要求,适合本设计,我们采用方案D,如下:周期T=8s,角速度ω=2π/T=0.785 rad/s.在一个周期内,满足要求,各个机构的运动情况:为使各个机构满足上述要求,传动机构的控制采用间歇机构,压杆运动机构和止动销的运动匹配要求严格,则两者用凸轮轴连接。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运动方案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是一种用于测量垫圈内径的设备,它可以精确地测量垫圈的内径尺寸,以确保其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本文将介绍一个全面详细的垫圈内径检测装置运动方案。
一、背景介绍垫圈是一种常用的密封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和工业领域。
为了确保垫圈的质量和性能,需要对其内径进行准确的测量。
传统的测量方法通常需要人工操作,存在误差较大和效率低下的问题。
开发一种自动化、高精度的垫圈内径检测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与要求1. 实现自动化:将整个检测过程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干预。
2. 提高精度: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误差小于0.01mm。
3. 提高效率:提高检测速度,每分钟可完成多个垫圈的检测。
4. 易于操作:操作简单方便,无需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5. 数据记录与分析:能够记录并保存每次检测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三、运动方案设计1. 设备结构设计- 底座:设备的基础支撑部分,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刚性。
- 传动系统:采用步进电机和滚珠丝杠传动,实现垫圈夹持装置的上下运动。
- 夹持装置:用于固定垫圈,并使其在测量过程中保持稳定。
- 测量装置:包括测量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器,用于测量垫圈内径尺寸并输出相应信号。
- 控制系统:采用单片机或PLC控制,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操作。
2. 运动控制方案- 步进电机驱动:通过控制步进电机旋转角度,实现夹持装置的上下运动。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步进电机的转速和步距,以达到合适的夹持力和运动速度。
- 位置检测:在夹持装置上安装光电开关或行程开关,用于检测夹持装置的位置。
当夹持装置到达预定位置时,停止步进电机运动。
- 运动控制算法:根据垫圈的尺寸和形状,设计合适的运动控制算法,确保夹持装置在测量过程中保持稳定,并能够适应不同尺寸垫圈的检测要求。
3. 测量方案设计- 传感器选择:根据测量要求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如激光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或压力传感器等。
传感器应具有高精度、高灵敏度和稳定性。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__垫圈内径检测装置__学院_____专业班级____姓名_______学号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青岛理工大学二零一六年七月二日目录一.设计题目及其要求--------------------------------3二.运动方案分析-------------------------------------3 2.1题目分析------------------------------------------3 2.2运动方案简介--------------------------------------3 2.3装置功能原理方案的确定----------------------------4 2.4机构运动形式和运动循环图--------------------------5 三.机构传动系统方案设计--------------------------5 3.1推料机构设计--------------------------------------5 3.2止推销传动机构------------------------------------6 3.3压杆升降机构--------------------------------------7 3.4重要零件图----------------------------------------9 四.设计小结-----------------------------------------12五.个人总结-----------------------------------------12六.参考书目-----------------------------------------12一、设计题目及其要求设计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检测钢制垫圈内径是否在公差允许范围内。
被检测的工件由推料机构送入后沿一条倾斜的进给滑道连续进给,直到最前边的工件被止动机构控制的止动销挡住而停止。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运动方案篇一:一、背景介绍垫圈是一种常用的密封元件,通常用于连接两个或更多机械部件,以防止液体、气体或固体物质从接合处渗漏。
垫圈的内径是确定其密封性能的重要参数,因此需要准确测量垫圈的内径尺寸。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需要设计一种垫圈内径检测装置运动方案。
二、装置运动方案1. 设计原则在设计垫圈内径检测装置的运动方案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稳定性:装置在运动过程中应保持稳定,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 精度:装置应具备足够的精度,以满足对垫圈内径尺寸的要求。
- 速度:装置的运动速度应适中,以提高测量效率。
- 自动化:装置应设计为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
2. 运动方案设计垫圈内径检测装置的运动方案可以采用如下设计:- 传动系统:采用精密的传动系统,如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以确保装置运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运动轨道:设计一条平滑的运动轨道,使垫圈能够在装置上自由滑动。
轨道可以采用线性导轨或滚珠导轨,以减少摩擦和阻力。
- 夹紧装置:设计一个可调节的夹紧装置,夹紧垫圈以防止其在运动过程中滑动或移位。
- 检测传感器:装置应配备一个高精度的检测传感器,用于测量垫圈的内径尺寸。
可以选择激光测距仪、光电传感器或机械测量装置等。
三、装置优势垫圈内径检测装置的运动方案具有以下优势:1. 高精度:利用精密的传动系统和检测传感器,能够实现高精度的垫圈内径测量。
2. 高效率:采用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工干预,提高测量效率。
3. 稳定性:设计稳定的运动方案和夹紧装置,确保装置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灵活性:可根据不同规格的垫圈进行调整和适配,提高装置的适用性和通用性。
总结:通过设计合理的垫圈内径检测装置运动方案,能够实现高精度、高效率的垫圈内径测量,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篇二: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是一种用于测量垫圈内径尺寸的设备。
在制造过程中,垫圈是一种常见的密封元件,其内径的准确度对于密封性能至关重要。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运动方案篇一:标题:垫圈内径检测装置运动方案正文: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设备,用于检测垫圈的内部径大小。
这种设备通常被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控制等领域。
为了优化垫圈内径检测装置的运动方案,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是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
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传感器,使其能够准确地检测到垫圈的内部径大小。
同时,还需要保证传感器的精度,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 垫圈的运动方式垫圈的运动方式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一般来说,垫圈应该以一定的速度旋转,并在检测区域内反复移动。
这样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同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 检测区域的形状和大小检测区域的形状和大小也会影响检测结果。
一般来说,检测区域应该尽量圆形,并且大小适中。
这样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和精度,同时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运动方案的优化针对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制定一个运动方案,以优化垫圈内径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
具体方案如下:1. 选择灵敏度和精度较高的传感器,并确保传感器的精度不会影响检测结果。
2. 设计一个以一定速度旋转的垫圈,并在检测区域内反复移动。
检测区域的形状和大小应该尽量圆形,并且大小适中。
3. 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对传感器进行定期校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运动方案,以达到最佳检测结果。
拓展: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设备,可以用于检测垫圈的内部径大小。
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和灵敏度,我们需要设计一个优化的运动方案。
篇二:标题:垫圈内径检测装置运动方案正文:垫圈是一种常见的健身器材,通常用于帮助人们改善身体状况和提高运动能力。
然而,由于垫圈的大小和形状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一种可靠的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来检测垫圈的大小。
垫圈内径检测装置运动方案如下:1. 了解垫圈的大小和形状。
在购买垫圈内径检测装置之前,应该先了解垫圈的大小和形状,以便选择合适的检测装置。
内径检测装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内径检测的基本原理,理解其重要性及应用领域;2. 使学生了解内径检测装置的组成部分,掌握各部分的功能及相互关系;3. 帮助学生掌握内径检测装置的操作方法,并能正确进行数据处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内径检测装置进行实际测量的能力;2. 提高学生分析内径检测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2. 激发学生对工程测量领域的兴趣,树立投身科学研究的信心;3. 培养学生具备质量意识、安全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工程技术类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内径检测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高中年级,具备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实践经验不足。
教学要求:1. 结合课本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 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内径检测原理:讲解内径检测的基本概念、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结合课本第二章相关内容,让学生理解内径检测的物理原理。
- 线性测量原理- 非接触式测量原理- 测量误差分析2. 内径检测装置的组成:分析内径检测装置的各部分结构、功能及相互关系,参照课本第三章内容,让学生了解装置的构成。
- 测量头- 传感器- 数据处理装置3. 内径检测装置的操作与使用:详细介绍内径检测装置的操作步骤、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结合课本第四章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装置的校准与调整- 测量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常见故障排除4. 内径检测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内径检测在工程中的应用,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参照课本第五章内容。
- 实例数据采集与分析- 测量结果的评价与优化- 检测报告撰写5. 教学进度安排:共6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第1课时:内径检测原理(1课时)- 第2课时:内径检测装置的组成(1课时)- 第3课时:内径检测装置的操作与使用(2课时)- 第4课时:内径检测实例分析(2课时)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掌握内径检测的基本原理和装置组成。
平垫圈直径测量机构设计一、引言平垫圈是一种常见的机械零件,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平垫圈直径的测量是其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个用于测量平垫圈直径的机构设计。
二、测量原理平垫圈直径的测量原理是利用光学原理,通过测量平垫圈上某一点到另一点距离的变化来计算出其直径大小。
在本设计中,采用激光传感器作为测量工具,通过激光束照射到平垫圈上,接收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并通过计算得出直径大小。
三、机构设计1. 机构组成该机构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激光传感器、支架、夹持装置和控制系统。
其中,支架用于固定激光传感器和夹持装置,夹持装置用于夹住待测平垫圈,并将其放置在传感器下方进行测量。
2. 机构工作流程(1)将待测平垫圈放入夹持装置中;(2)启动控制系统,使激光传感器开始工作;(3)夹持装置将平垫圈放置在传感器下方,激光束照射到平垫圈上;(4)接收反射回来的光信号,并通过计算得出直径大小;(5)控制系统将测量结果显示出来,并记录在数据库中。
四、机构优化1. 夹持装置设计夹持装置是机构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其设计直接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为了使夹持装置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规格的平垫圈,可以采用可调节式夹持装置,使其能够根据不同的平垫圈规格进行调整。
2. 传感器选择在机构设计中,选择合适的激光传感器也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考虑到传感器精度、测量范围、反应速度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传感器与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和数据处理能力。
3. 控制系统优化控制系统是整个机构中最核心的部分,需要具备高效稳定的数据处理能力。
可以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开发,并结合数据库技术实现数据存储和管理功能。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控制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五、总结本文介绍了一个用于测量平垫圈直径的机构设计,该机构采用激光传感器作为测量工具,通过夹持装置将待测平垫圈放置在传感器下方进行测量。
同时,针对机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专利名称:垫片内径自动检测装置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严士冬
申请号:CN202020273182.0
申请日:20200306
公开号:CN211234241U
公开日:
202008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垫片内径自动检测装置,包括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三传动机构、送料机构和测量机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均包括传动轴和一组齿轮;一组齿轮和传动轴键连接;第三传动机构包括第一带轮、第二带轮、第三带轮和第四带轮;第一带轮和第三带轮均套在第二传动轴上;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通过检测机构皮带连接;第三带轮和第四带轮通过止动销皮带连接;测量机构包括第二凸轮、第二凸轮滚子、第二凸轮皮带轴和测量杆;第二带轮内穿过第二凸轮皮带轴;第二凸轮和第二凸轮皮带轴键连接;第二凸轮和第二凸轮滚子抵接;第二凸轮滚子和测量杆的一端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检测垫片内径的目的。
申请人:无锡挪亚方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地址: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梅村新洲路228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无锡睿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姬颖敏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垫圈内径检测装置学院_____汽车与交通学院__专业班级______车辆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赵健______青岛理工大学二零一六年七月二日目录1、设计题目及其要求 (3)2、题目分析 (3)3、运动方案简介 (4)4、立体结构图 (5)5、结构设计 (6)6、系统评价 (21)7、设计小结 (21)8、总结 (22)参考书目 (22)1、设计题目及其要求设计垫圈内径检测装置,检测钢制垫圈内径是否在公差允许范围内。
被检测的工件由推料机构送入后沿一条倾斜的进给滑道连续进给,直到最前边的工件被止动机构控制的止动销挡住而停止。
然后,升降机构使装有微动开关的压杆探头下落,检测探头进入工件的内孔。
此时,止动销离开进给滑道,以便让工件浮动。
检测的工作过程如图所示。
当所测工件的内径尺寸符合公差要求时(图a),微动开关的触头进入压杆的环形槽,微动开关断开,发出信号给控制系统(图中未给出),在压杆离开工件后,把工件送入合格品槽。
如工件内径尺寸小于合格的最小直径时(图b),压杆的探头进入内孔深度不够,微动开关闭合,发出信号给控制系统,使工件进入废品槽。
如工件内径尺寸大于允许的最大直径时(图c),微动开关仍闭合,控制系统将工件送入另一废品槽。
321a)b)c)1—工件 2—带探头的压杆 3—微动开关a)内径尺寸合格 b)内径尺寸太小 c)内径尺寸太大具体设计要求见下表:2、题目分析垫圈内径检测装置,主要的运动过程为:传动机构间歇的将工件送到检测的位置。
在传送的过程中将被止动销挡住刚好到所需检测的内径圆孔到压杆将要下来的地方,然后压杆下来检测内径是否符合要求。
在压杆下来检测的时间里,微动开关向右移动检测垫圈内径是否符合要求。
微动开关检测完后向左移动,回到其原来所在的。
接下来,压杆和止动销一起上升回到其原来的地方。
传动机构将已检测的工件送走,并将下一个将被检测的工件送到检测处。
目录1. 课程设计题目.要求 (4)1.1设计题目 (4)1.2设计要求 (4)2. 功能分解 (5)3. 机构选用 (5)3.1 连杆机构选用 (5)3.2 与曲柄先练减速机构选用 (6)3.3 与凸轮轴相连减速机构选用 (7)3.4凸轮的选用 (8)4. 机构组合 (9)5. 机构功能的实现 (11)6. 机构的传动比设计 (12)7. 机构设计及计算 (12)小结 (19)致谢 (17)参考文献 (18)页码右对齐前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使学生较全面、系统掌握和深化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创新设计的一门课程。
其目的是:⑴使学生初步了解机械设计的全过程,受到根据实际功能需要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训练,具备初步的机构选型、组合和确定运动方案的能力;⑵以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为结合点,把机械原理课程各章的理论和方法融会贯通起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⑶使学生掌握机械运动方案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并对动力分析与设计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⑷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以及运用技术资料的能力;⑸通过编写说明书,培养学生表达、归纳、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市场愈加需要各种各样性能优良、质量可靠、价格低廉、效率高、能耗低的机械产品,而决定产品性能、质量、水平、市场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是产品设计。
机械产品设计中,首要任务是进行机械运动方案的设计和构思、各种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的选用和创新设计。
这要求设计者综合应用各类典型机构的结构组成、运动原理、工作特点、设计方法及其在系统中的作用等知识,根据使用要求和功能分析,选择合理的工艺动作过程,选用或创新机构型式并巧妙地组合成新的机械运动方案,从而设计出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性能优良、工作可靠、实用性强的机械产品。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结合一种简单机器进行机器功能分析、工艺动作过程确定、执行机构选择、机械运动方案评定、机构尺度综合、机构运动方案设计等,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掌握并初步运用机械原理的知识和理论,对分析、运算、绘图、文字表达及技术资料查询等诸方面的独立工作能力进行初步的训练,培养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开发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