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教案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936.50 KB
- 文档页数:270
中国古代文学史2History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ure(2)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课程学分:3 学分课程总学时:48 学时,其中讲课:48 学时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第2学期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史(1)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袁行霈主编,2005年开课单位: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二、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和任务本课程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是中文系学生基本素养形成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研究古代文学创作与发展的历史;研究古代文学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主要内容及其繁荣发展的情况和艺术规律,说明重要作家作品和当时社会的关系,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介绍、评价历史代表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活动。
分析代表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对我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基本认识。
对我国古代文学伟大成就和基本发展线索、规律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认识,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重要作品的思想、艺术价值作出科学评价。
培养和提高学生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独立阅读、分析、评价古代文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以及审美素质,为发展民族新文化做出贡献。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1、建安文学(4学时)(1)了解建安诗歌的基本特征;(2)掌握曹操、曹植、曹丕的作品及其艺术风格;(3)理解“建安七子”及蔡琰的创作概貌;(4)了解建安的时代特征。
重点:曹植诗歌风格及其艺术成就。
难点:建安文学的时代风貌。
2、正始文学(2学时)(1)了解竹林七贤的概况;(2)了解阮籍和嵇康的生平和思想;(3)掌握阮籍的代表作《咏怀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成就;(4)理解嵇康诗歌的艺术成就。
重点:阮籍《咏怀诗》的艺术风格。
难点:魏晋政治与文学之关系。
3、两晋文学(2学时)(1)了解左思和刘琨的主要作品及其艺术风格;(2)理解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和作品:“三张”、“二陆”、“两潘”、“一左”;(3)了解玄言诗的基本情况。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简答论述串讲)第一章北宋初期的文风与诗风第一节宋初文坛的复古倾向1.柳开为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他在宋初自觉地以恢复韩.柳古文的传统为己任,最早起来反对五代体,标举文统和道统,主张文道合一,有鼓吹复古.倡导质朴文风的筚路蓝缕之功.2.田锡在宋代古文运动中是过渡性的作家.田锡论诗,主性情,主意.强调自然和有生气,主张熔豪健.雅丽于一炉.3.简单运用:北宋初期的复古思潮在文坛并未成为主流.柳开是北宋复古革新思潮中最初觉悟的儒者代表,在他身上既显示了文道之间与生俱来的联系,同时也预示了两者本质上的某些对立和最终的必然分裂田锡更具备文人气质,他在文学思想上接受韩.柳的影响,代表了五代文气习染较深的文学之士对改革文风的自觉.穆修于古文的承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复古思潮在北宋初期并未成为主流,仅处于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少数几个作家先驱自觉的阶段.第二节王禹偁与宋初诗风和文风王禹偁的生平:王禹偁在宋初作家中成就较大,他在诗和文两个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1.王禹偁与宋初三体诗白体.西昆体.晚唐体.李昉.徐铉及他们的后起之秀王禹偁为代表的白居易体.李昉等宋初白体诗人倡导学习的是乐天后期的唱和诗.王禹偁学习白居易惟歌生民病的讽谕诗,更进而学习杜甫.他尤其重视和推崇杜甫的诗歌.晚唐体诗派特点:1)题材狭窄,现实性差.多写身边景与琐事.2)艺术上注重构思的精巧,写得清新秀雅细碎小巧).2.王禹偁在文论上提出的传道.明心与有言.有文,及其在理论上的贡献.王在文以传道之外,要求文以明心,在传道之文里抒发自己的政见和内心感受,做到叙事言理与主观抒情相结合.所谓明心,是指自己的内心世界臻于高尚,是指立身无愧,以文明心和传道实质上是要求文道合一和文行合一,并偏重在文的方面.贡献:在文以传道之外,要求文以明心.于传道外提出明心,于有言外提出有文,是王在理论上的贡献.文从字顺,强调文风的平易.3.王禹偁对宋初诗风.文风所起的促进作用.1)王禹偁在宋初作家中成就较大,他在诗和文两个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2)诗风方面:提倡学白居易.学杜甫.他的诗主要反映民生疾苦,具有很强现实性.人民性.3)文风方面:提倡古文,继承韩愈文从字顺,追求平易自然文风方面有开创之功.第三节杨亿与西昆体识记:西昆体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因杨亿编<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作者多是宫廷侍臣.杨亿等在皇家藏书的密阁编书,之余相互酬唱.杨亿收编其为<西昆酬唱集>,收17诗人,250首.提倡学习李商隐.) 西昆出自<山海经>典故,用西昆.册府.玉山指皇帝藏书的地方.1.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杨亿理解:杨亿<南朝>诗的借古讽今之意.<南朝>是咏史诗.西昆体的咏史诗多能借古讽今抨击时政.一.二句,第一联写南朝君主不日不夜行乐.三.四句写南朝君主游猎.五.六句写君主沉迷于酒色.七.八句写荒淫最后导致亡国.)作者写这首诗,是要劝告人们不要忘记荒淫亡国的史实,劝告君主不要重蹈覆辙走南朝的亡国之路.暗含有借古讽今之意.创作上精于用典.音节流转,辞采华丽.2西昆体的创作特色与<西昆酬唱集>.西昆体的创作特色:1)诗风凝重.典雅.深碗含蓄.2)重修辞.重格律.重借代——昆体工夫.3)资书以为诗,大量用典.<西昆酬唱集>:杨亿等人在皇家藏书的密阁编书,编书之余相互酬唱.杨亿收编其为<西昆酬唱集>,收十七位诗人,250首.提倡学习李商隐.3.西昆体的特点.1)内容上,题材狭窄,缺乏现实性2)艺术上,讲究声律.文采,讲究修辞,喜欢用典.辞采华丽,声律工整.重借代如梅用驿使借代.月神用望舒借代)3)以才学为诗.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北宋诗文革新:北宋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兴起原因:1)西昆纠正西昆流弊,使宋代文学健康发展.2)为顺应政治改革的需要.性质:是唐代古文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内容:以韩.柳文章为号召,以复古为旗帜,以反西昆流弊为主要目标,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提倡平易自然的文风.倡导者与领袖:欧阳修.成果:从理论和创作上,给宋初文风有力批判,使宋代文学走上健康发展之路,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第一节欧阳修识记:欧阳修生平.1)北宋诗风革新的领袖,起盟坛领主的作用.2)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3)宋代诗风和文风的根本转变,从他开始.1.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及贡献.地位:1)政治地位.在他身边团结了一批诗人,如梅尧臣.苏舜钦,后学如王安石.苏轼.曾巩等.2)他文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影响较大.他比韩愈更着重文,在文的方面提倡平易简洁,反对追求奇险.)贡献:在诗文两方面,确定了宋代文学基本风格.1)欧阳修的诗,开创了取材广泛.命意新颖.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一代诗风.2)他的散文,摒弃了韩愈文章艰涩怪奇的一面,发展了其文从字顺的一面,建立起平易流畅.委曲婉转的文章风格.2.欧阳修散文的特点与六一风神.他的文学成就体现在散文方面.他的散文开一代风气.散文特点:1)内容充实,富有现实意义政论散文结合时政).2)叙事简明.生动,抒情深情委婉深细,议论透辟.3)章法曲折变化,语言简练畅达.叙事写景中带着浓厚的抒情气息.散文总特色:情韵深长,委婉曲折,平易自然.基本风格:平易流畅中富于曲折变化.六一风神:1)这是欧阳修散文的美学风格.2)它的实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富有淳厚的诗意,着眼于感情的抒发.3)结构层次曲折多变重视文章节奏气势连贯).4)语言平易自然.六一风神特点:偏于阴柔之美,纡余委备而婉曲有致,诗味醇浓而情韵绵邈,含蓄蕴藉而平易自然.3.欧阳修诗的散文化倾向,及其<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一胡人以鞍马为家)的风格特色.欧阳修诗的散文化倾向主要表现在:1)用古文的章法写诗,讲究转折顿挫.虚实正反.2)句子彻底散行,长短句杂出,少用偶句.3)诗中常用语助词,或散文式的介词.<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的风格特色:用类于散文的语句,写王昭君流落荒漠的悲伤,以反衬汉宫不知边塞之苦,具有以汉喻宋的现实意义.其间叙事.抒情.议论杂出,笔势极为矫健.2)欧阳修<戏答元珍>诗所反映的宋诗注重理解的革新特征.欧阳修诗的这种平易风格,核心是追求表达上的深入浅出和明白易懂,在构思上能立足人情物理写景议论叙事,不以感情的鲜明强烈取胜,而以思致的宽和通达见长,从而为说理的内容融入诗歌创造了新的表现方式.由此形成的新的诗风,在艺术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宋诗注重理趣的革新要求.综合运用: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所起的重要作用.1)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与贡献.见前面)2)确立宋文学诗文两方面基本风格.见前面欧阳修诗与散文)第二节梅尧臣苏舜钦梅尧臣和苏舜钦是开创宋代诗风的重要作家.梅诗覃思精微,而宋诗之体始峻.笔始遒.苏诗超迈横奇,宋诗之势始雄.气始舒.他们的诗风格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共同推动了宋诗的发展.1.梅尧臣诗歌艺术特点.梅尧臣诗歌艺术特点:1)题材广泛,往往多以琐碎平常的生活题材入诗它拓宽了宋诗的表现领域).2)构思奇巧,努力赋予所写事物深刻内涵渗入理性思考).3)语言平淡,意境深远含蓄.4)风格深沉淡远.2.其<陶者>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思想内容:写被剥削者与剥削者不同的是横祸处境,以及尖锐对立的现实.表现诗人对人民生活疾苦的关怀,对阶级矛盾的揭露.艺术风格:用对比法写,只用事实对照而不加评论,却发人深省.3.苏舜钦诗歌风格特点.苏诗触及严峻社会现实问题.揭露时敢于大胆直言.更显大胆.豪迈,语言激烈.尖锐,常将心中不满在诗中直泄出来,直抒胸臆,情绪激昂坦露,语言明快豪迈.其诗歌作品的主要风格特色是豪犷雄放而超迈横绝.4.其<奉酬公素学士见招之作>诗的艺术特色.写京口情景,与公素学士的真挚情谊.构思雄奇飞动的艺术境界,采用夸张遒劲的文学语言,从而形成豪犷中渗透着悲壮的诗歌格调,寓含了更大更重的思想感情的容量.第三节王安石1.王安石的生平及思想1)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2)号半山,又称荆公.被封为荆国公3) 王安石变法,又称熙宁变法.4)思想,罢相归隐以前儒家思想为主,归隐后佛家思想增长.2.王安石的文论与散文识记:王安石的文论主张,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功能.主张为文要以使用为本,务为有补于世,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王安石的散文特点.1)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和高度的现实主义内容.2)结构严谨.3)说理透彻,辨析问题准确.精细.4)语言简洁明快.总的来看,以议论说理见长.3.王诗<登飞来峰>.<泊船瓜州>的风格特征.<登飞来峰>风格特征:是前期诗作.最突出的是议论化.富于哲理.风格雄健遒劲.有以才学为诗的特点.<泊船瓜州>风格特征:是后期诗作.半山体王荆公体)的代表作.风格深碗隽永,精于炼字.如春风又绿南岸的绿字.)简单运用:王安石诗歌王荆公体的特点.1)王荆公体指王安石后期的诗歌创作.2)巧于构思,工于描写,善用色彩,精于对偶,富于象征与想象.3)重炼意,又重修辞,在用事.造语.炼字等方面煞费苦心,既新奇工巧又含蓄深碗,主要载体是其晚期雅丽精绝的绝句.4.王词<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上片写金陵之景,下片感怀六朝旧事.谴责六朝君主不修政事,武备废弛,导致亡国,借历史警戒当朝.寄着警世伤时之意.艺术上:立意高远,用字精审,格调苍凉悲壮.第四节曾巩苏洵苏辙1.曾巩文章的艺术风格.1)善于征古引经,婉曲达意.2)叙事周密,藏锋不露.3)精于布置,裁剪得体.4)条理分明,语言洁净.2.苏洵文章以议论为主,笔锋老辣.气势磅礴.曲折多变是其主要特点.苏洵作文以学养为基础而重气势,文字雄奇坚劲,喜议政议军,带有战国纵横家的色彩.文章多是策论,受<战国策>影响较深.著名文章<六国论>等.苏辙文章风格特点.政论文最佳.抒情记事也极有名.他把抒情记事议论结合,形成独特风格.风格特点:议论事详赡工稳,文风淡白平和,以稳健见长.有委婉纡徐,一唱三叹的艺术情趣.第三章苏轼第一节苏轼的生平和思想1.苏轼的生平.1)东坡居士.2)一生坎坷不平,屡遭贬谪.乌台诗案和黄州被贬是其思想创作的转折点)3)宋代最有影响,最有成就的作家.2.思想前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后期则外儒内道.贬谪黄州,是苏轼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转折点.前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写了大量的政论.史论和有为而作的诗歌,充满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和社会历史责任感.后期尽管还以儒家的忠义思想自励,胸存浩然正气,但已参入了大量的佛.道思想,外儒内佛,以求身处逆境时的精神解脱.苏轼的人格特点.坦荡坚贞的品格,随缘放旷思想.风流潇洒的气度.积极入世,坚持政治理想毫不动摇,不随波逐利.旷达心理对待种种不平,做到随遇而安,随缘自适,使他得以超越现实.第二节苏轼的散文成就1.苏轼的议论文特点.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说理.2.苏轼的记叙文写作特点.将叙述.描写.抒情错杂并用,随意挥洒,笔酣墨畅,兼有魏晋文风的自由通脱,又自是宋文的简练和平易晓畅,诗情画意,触处皆是.覃思妙理,一出自然.3.苏轼的小品文写作特点.不拘格套,独抒性灵,富有旷观达识和至理深情,言之有物,而且物皆着我之色彩.特点:1)信手拈来,漫笔写成,或寓情,或寓理.或寓气,或寓识,嬉笑怒骂皆为文章.2)从不同方面体现了作者经历磨难而旷放豁达的人生态度,及其富有生活情趣的心灵,是他性格的升华和思想的结晶.苏轼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1)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率真之美.2)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议论横生而妙趣无穷.3)有诗化倾向,以感情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第三节苏轼的诗歌创作1.苏轼诗歌的题材分类.按题材内容,分为社会政事诗.山水景物诗.和陶诗.题画诗四类.诗歌的分期,以贬谪黄州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创作风格由豪健清雄,向清旷简远.平淡自然转变.苏轼诗的内容.1)反映民生疾苦和时政得失的政事诗.2)将个人人生感悟融入山水写景的山水景物诗.3)学习陶渊明的陶诗.4)将画景转化为诗境的题画诗.2.苏轼诗歌在宋诗发展中的地位.艺术特色.1)开辟出宋诗的新园地,造就宋诗的新生命.2)创造东坡体.艺术特色.1)以文为诗,精辟而广博的比喻.2)以才学为诗,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寓哲理于意象,以意象象征哲理,以理趣见胜.基本风格:1)刚健含婀娜的清丽雄健.2)豪放加平淡的清旷闲逸.第四节苏轼词的革新意义苏轼词在宋词发展变革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1)他突破了传统词作的题材限制,扩大了词境.2)他的以诗为词,指出作词的向上一路,促进了词体的变革.苏轼对词体的全面革新,是他对宋代文学发展的大贡献.1.苏轼对词境的开拓,使词走向正视显示.面向社会生活.反映真实人生的大道,拓宽了词的取材范围.改变过去那种以歌妓口吻作词以使女声演唱的传统,把词的题材取向从应歌回归到表现自我,并从现实生活中撷取创作题材,故苏词多为感事之作,有的还采用词题小序的形式确定所表现的内容,交代创作动机和缘起.苏轼用词展示自己的政治报复,吐诉了自己的人生感慨,抒写作者多种多样的生活情趣和生活感受,叙述生活中的事件,表现了亲人师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描绘山川景物和农村生活场景,创作出技巧高深成熟的咏物词.2.以诗为词对词体革新的贡献.1)所反映的内容扩大.2)把词引向正统诗文的道路,向士大夫化发展.3)把诗法诗意带入词中.4)在词中大量用典,引议论入词.5)突破词在音律方面过于严格的限制,使词独立于音乐,又不完全离开音乐的词体解放.其<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词的风格特征.被贬时写.上片写一个达观.旷达的人物形象.下片具体书法感慨.内容上以诗为词,写人生感悟,并塑造一个襟怀旷达的人物形象.典型的士大夫词.风格特征:胸襟磊落,所写也体现出这种气质.此词表现苏轼以诗为词的每一个特点.以诗为词的特点见上)3.苏轼词的多样化风格.1)主体风格是豪放.2)婉约风格辅之.4.苏轼词对后世词创作的影响.苏轼是词史上一个词派的开创者,开创豪放词派.为词这种文学样式品位的提高开辟了道路,准备了条件.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第一节黄庭坚1.黄庭坚的生平1)自号山谷道人.2)诗与苏轼并称苏黄.3)宋代影响最大的江西诗派的领袖.4)是苏门四学士之一.1.黄庭坚山谷体及其所提倡的诗歌创作求新的内容和含义.1)无一字无来处.提倡多读书,提倡学韩.杜,要以学问为诗.2)点铁成金,夺胎换骨.提倡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造语好奇尚硬,力求出人意表,创造拗句.拗律.2.山谷诗的题材内容分类.1)用于日常交际应酬的赠答诗.次韵诗,以及咏物诗等.应酬诗)2)反映民生疾苦和时事政治的诗.3)表现自我人格和襟怀的抒情写意诗.3.山谷体的艺术特点,及以杜甫诗歌为宗.1)以学杜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拗句.拗律的体制.2)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长于点化铸造,富有思致和机趣.3)好奇尚硬,造语洗净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硬峭拔,但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3.黄庭坚诗<登快阁>对典故的点化.意境的营造.此诗用典精妙隐秘,反映了诗人思力的深微,往往于一事中可令读者联想到许多.如痴儿句用<晋书·付咸传>上的典故,包括了自嘲.自许.自放.自快等数重意思.朱弦.青眼一联,活用伯牙.子期和阮籍的历史典故,造就了诗的顿挫和语境的沉郁.佳人指知音.4.山谷体的艺术风格特征.1)生新奇)瘦硬.瘦硬是其诗风脱俗的表现,瘦者,洗净铅华,摒绝绮艳,硬者,刚健挺拔,力矫柔弱.2)工于炼字.5.山谷词两种不同风貌,即艳冶俚俗.婉媚豪放.艳冶俚俗处近柳,婉媚处近秦,豪放处近苏.第二节陈师道陈与义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方回倡导江西诗派之说,一祖为杜甫,三宗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1.陈师道后山体的特征.后山体,枯株槎枒,只见瘦骨堎嶒,虽瘦硬而不通神.陈师道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其锤炼辛苦处与黄庭坚无异,作诗标举宁拙勿巧,宁朴勿华,力求简省字句以摒却华词丽藻.陈师道诗歌的艺术风格.古朴瘦劲.2陈与义前期诗歌受黄庭坚.陈师道的影响颇深,而后期诗歌深受杜甫影响.前期受黄庭.陈师道影响,但用典少,不像黄陈诗般的生硬.后期学杜甫,诗风情挚深厚.陈与义诗歌艺术特色.1)重视句法,但不像黄庭坚生硬,描写景物生动流利.比黄.陈在更大程度上摆脱了对仗的束缚,长于用宽对和活用,并且善炼虚字,善于在闲淡处取2)感怀国事,忧时伤乱,情思深厚悲壮,寄慨遥深.后期诗歌中寄着故国之思.兴亡之感.出现杜甫那种忧患意识和深沉感慨的风格.后诗学杜,深得杜诗精髓.3.简斋体诗的艺术独创性和贡献.他深受江西诗派影响,又能走出江西诗派,自创风格.1)艺术独创性:作诗不墨守江西诗派常规,吸取江西诗派的长处,讲究字面锤炼,奇巧的构思.避江西诗派所短,避免写得生硬.2)贡献:他能避免江西诗风流行带来的弊端,自创新格,给当时笼罩在江西诗派影响之下的整个诗坛吹进了一股清新之风,对宋代诗歌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第三节吕本中韩驹曾幾1.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江西诗派得名于<江西诗社宗派图>,此图列黄庭坚为创派人.他是第一个以宗派观念论诗人群体的诗人.理解:1)江西诗派三点性质特色.<宗派图>所显示的江西诗派的性质特色有三:1)此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而非实际之聚会.2)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而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3)江西诗派是元祐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关系.2)江西诗派发展分为三期:发展期.全盛期.衰落期.一.发展期:北宋后期,在黄庭坚的周围和身后形成了一个追随他的人品和创造风格的诗人群.二.全盛期:南宋初期,由于最高统治者的提倡,出现学者率宗江西的局面.三.衰落期:南宋中期以后,陆游.杨万里等人先后突破江西诗派的范围,各自走上新的创造道路,江西诗派逐渐被分化.2.吕本中诗歌创造中的活法说对宋诗发展的作用.吕本中作诗讲究活法,强调不拘一格,试图改变以黄庭坚为代表的艰深拗硬的风格,把诗风引向清新明朗.活法说概念):吕本中提出的.他要求作诗不破坏规纪,又能变化不测,达到艺术规律和创作自由的统一,给人以圆转自然的印象.改变以黄庭坚为代表的艰深拗硬的风格,把诗风引向清新明朗.3.韩驹诗的特点.诗作既学苏轼,又学黄庭坚.特点:意脉贯通,晓畅明快,能救过分讲究炼字琢句而陷于滞涩的江西末流之弊.4.曾幾诗的特点.属于江西派,在拗体.咏物重神似等方面都受黄庭坚的影响,同时又受到吕本中的影响,作诗不用奇字.僻韵,少用典故,故一般写得较为明快畅达,形成活泼流动的风格.第五章北宋词与南渡词识记:北宋词分为三期及其各期代表作家.1.宋初到仁宗天圣.庆历年间,是北宋词的初期.代表作家,宴殊.欧阳修等词人.2.由仁宗天圣.景祐以后,直至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是北宋词的创造时期.代表作家柳永.苏轼.秦观等.3.哲宗末年,历徽宗一朝,直至汴京沦陷以前,是北宋词的总结期,出现集大成的词人周邦彦.第一节晏殊欧阳修1.晏殊的生平.1)是北宋专工令词,而且以词名世的第一人.2)作词深受南唐词人冯延巳的影响.3)词作著有<玉珠词>.2.晏殊词的艺术特色.晏殊词的内容,主要是佳会宴游.男女别情,思想性并不高.但它的艺术性比思想性高,是其重点.艺术特色:1)擅长以清新淡雅的笔调来写富贵生活.语言清淡,但句中散发着浓重的富贵味.于是,所写富贵生活不显庸俗,带着淡淡的田园味.言情词也写得清新淡雅,没有晚唐五代中色情的描写和轻佻浅薄的习气.感情真挚,带有哲理性的感伤.感伤词,反映了人生感慨,善于概括富有哲理的特点.2)善于借景写情,往往达到情境交融的境界.3)工于造语.语言工巧明丽,清新淡雅,语浅情深,即言中有情,情中有思.3.运用:欧阳修词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大体呈现两种风格:一是深婉含蓄,一是清新疏隽.他写男女情爱相思的词,其风格就是深婉含蓄.他继承了晚唐深婉含蓄的传统,除外形描写,还进一步转向内心刻画.他清新疏隽的风格,体现在抒写个人身世感慨的词中,也可称抒怀词.这类词写得悲愤中有洒脱,旷达中有豪气.另外也体现在描写自然景物的词中,写景词写得意境清新.一洗花间词香而弱的文风,将词引向清新疏隽.深婉含蓄词风对李清照.秦观很有影响,而清新疏隽对苏轼有影响.第二节柳永1.识记:柳永的生平.1)是宋代著名流行歌词作家.2)对宋词发展做出重大贡献.2.柳永对慢词发展的开创及贡献.慢词体制的开创者.词史上第一个大量创作慢词作家,创制了不少慢词新调,丰富了词的曲调.突破了当时小令一统天下的局面,扩大了词的容量.奠定了长调的形式与体制,为宋词发展开创新的局面.3.柳永词的俚俗特点.1)表述的浅近俚俗.在他之前的词作讲究委婉含蓄,而柳永多用白描,讲究透彻明白,平直坦露.2)语言口语化.通俗化.擅长应用口语.俚语,构成平民化风格.3)在题材方面,写了很多表现城市生活的城市词.歌妓词.所写社会中下层生活,反应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带有俗的特点,构成俚语特点的一方面.4.运用:1)柳永雅词的艺术特点.雅词即传统婉约词)1)以赋为词.善于融合曲词和辞赋的长处.指把赋的笔法,引到词中,创造了一种层层铺叙,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感情得到尽情抒写.长于铺叙,是他对开拓宋词艺术表现力的一个重要手段.2)他的羁旅行役词不减唐人的高处.羁旅行役词主要是描写江湖漂泊感受,写游子思乡之情,亦写羁旅之苦,自然风光描绘,失意之悲,融合一处,内容丰富.反映出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哀感慨.用赋法来写,层层铺叙中见情景交融,扩展了词叙事言情的空间.他的意境与唐人有别,以男子角度来写,景界扩大.2)柳永词在宋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1)创制和推动慢词艺术的发展是柳永对词的特殊贡献.2)把赋体的笔法引到词中来.3)变衙为俗.雅俗并陈,用俚俗的语句直露地表现感情.第三节秦观晏幾道贺铸1.识记:秦观的生平.秦观,字少游.著有<淮海集>,人称淮海先生.苏门四学士之一.思想和创作受苏轼影响较深,但词风却不同.是北宋后期婉约词的代表作家.理解:秦观婉约词的艺术特点.秦观词内容多写情愁,写得情真意挚,清新秀丽.把艳词改进成为雅词,思想格调较高.写情愁时,善于融情入景,对景物加以渲染.描写,创造出一种凄清幽深的意境来表现自己的情怀.讲究含蓄蕴藉,饶有情致.善于用比兴手法写情愁.如<踏莎行>.2.秦观词的情致.词以抒情为主,较少叙事.被称专注情致.早年在情词加入自己身世之感,借艳情寄慨身世.后期词写被贬后的心境,词境和婉而转入于凄厉,气格之高,渐与东坡词相近.3.运用:晏幾道词的艺术风格.1)善于选取生活中最富于表现力的动人细节,深婉曲折地抒写自己的心灵.2)常用追忆方式写,增加词的悲感.3)常借梦境抒情.梦境体现着他的心态)4)善于选取凄迷动人的景物来烘托悲凉哀怨之情.借景写情)5)善于用近似平淡,而又含蓄有味的语言来表现自己深挚的感情.综上所述,形成凄楚.哀怨.典雅.清丽的风格.4.理解:贺铸<六州歌头>的风格特征.贺铸词风格主要有两种,一是婉约,一是豪放.<六州歌头>是其豪放清俊之作.此词笔力奇横,声调激越,用边塞激越苍凉的歌曲,表现他有心报国而无路请缨的郁郁不平之气.其词悲愤壮烈.第四节周邦彦1.识记:周邦彦的生平.1)号清真居士.2)曾担任大晟府提举,是大晟府词派的领袖.大晟府:皇家音乐机关.)3)北宋词的集大成者.。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课程分析一、教材内容及知识逻辑架构1、《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所述文学史包括5大历史史段:宋、辽金元、明、清、近代。
教材在编排上分别按照这5大史段划分为5编。
2、以纵向代表史段,以横向代表文学体裁,以教材所划分的编为单位,可将课程内容所涉文学体裁的覆盖面,表格图解如下:3、上述文学体裁,根据其内容和发展特点,笔者将其进一步划分为3大类:①传统文学类:诗歌、散文、词、散曲等;②曲艺文学类:戏剧(包括北杂剧和南戏等)、传奇、民歌、各种讲唱文学形式等;③小说文学类:话本小说、拟话本小说、长篇白话小说、长篇文言小说、短篇文言小说、短篇白话小说等;作出上述划分,是因为从课程教材上来看,较之以传统文学为主要特征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史段内的文学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其中,最显著的是通俗文学的迅速崛起及其深广影响。
小说、戏剧、各种讲唱文学的勃兴,都和民间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在担负明言载道的同时,其满足大众娱乐和消遣的功能也日益发达。
这种特点造就了文学史发展演变的群众基础性和集体创作累积性力量更为强大,文人独创的代表作家和杰出作品都有着更为深广的时代背景。
这种自下(民间文学)而上(文人士大夫文学)的发展特点明显不同于传统文学自上而下的特点。
事实上,如果说,传统文学是由文人士大夫独领风骚、代表了道统学统的正声雅调的话,宋代以后迅速崛起的各种通俗文学,则是不断从民间文学汲取新鲜血液,并给予日渐萎缩的传统文学的创作以灵感的滋养。
因而,非常明显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课材中的文学史重心,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转移——除宋代依然以诗词为主要内容外,元明清文学基本全是戏剧和小说的天下。
因此,教材依然沿用历史朝代断限的方法对文学史进行分段编排和叙述,虽然从行文的角度来讲无可厚非,但事实上,元明清是戏剧和小说这两大文学体裁创作不断探索、演进、分化乃至最终逐步定型的历史阶段,需要进行蝉联学习,如果按照自然朝代更替的人为划分,反而使我们在理解和记忆上很不方便。
绪论
课程介绍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内容包括:宋代文学、辽金元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和近代文学五编。
学习目的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学者系统的学习中国文学自宋代到近代的发展演变历史,把握其间重要作家作品的创作特色、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替、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团体的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以及上述种种文学现象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选修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学习目标
1、系统的了解中国古代文学自宋代至近代的发展演变历史;
2、切实把握其间重要作家作品的创作特征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3、准确理解其间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替;
4、深度理解其间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替;
5、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选修课程打下扎实稳固的基础。
学习方法
1、着重学习课后自学考试大纲的要点内容,明确课程性质和考核目标。
2、熟练掌握识记部分,大体了解理解部分并能够简单运用和综合运用。
3、尽可能地通读本书所有提到的文章,要做到看懂、读懂,心领神会。
4、做课后思考题时,最好把题写在一个本子上,然后再把自己归纳的答案写在问题的下面,这样既可以方便复习,也可以加深印象。
考卷试题类型及各部分所占分数比重等
宋代文学30%,辽金元文学15%,明代文学20%,
清代文学25%,近代文学10%
教程内容
第五篇宋代文学
第六篇辽金元文学
第七篇明代文学
第八篇清代文学
第九篇近代文学。
文学院本科理论课程教学大纲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The History of Chinese Ancient Literature)课程编码:041012学分:4分总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64学时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非师范)先修课程:古代汉语执笔人:审订人: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内容包括先秦两汉文学、魏晋至隋唐五代文学、宋元文学和明清至近代文学四编。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学自先秦到近代的发生发展历史,把握其间重要作家作品的创作特色、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替、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团体的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以及上述种种文学现象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为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专业选修课程打下扎实稳固的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传承并发扬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必不可少的方面。
文学史是人类的心灵史,是文化传统中最生动可感的部分。
学习文学史,最能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精神风貌。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传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传统,以创建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史,是实现这一目标非常有效的途径。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的表现第一节时代特点第二节环境和心态第三节文学的自觉第四节文学发展概况第一章建安文学(4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建安风骨;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第一节建安文学的时代特征第二节建安三曹第三节建安七子和蔡琰第二章正始文学(3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阮籍《咏怀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第一节正始之音与“竹林七贤”第二节阮籍第三节嵇康第三章西晋文学(3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永嘉文学的特征;陆机诗歌的艺术成就第一节西晋文学概貌第二节西晋初中期文学第三节西晋末期文学第四章晋宋文学(6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玄言诗的影响;陶渊明诗歌的文学史地位;山水文学的兴盛原因;鲍照歌行体的艺术成就第一节东晋文学与玄言诗第二节陶渊明与田园文学第三节谢灵运与山水文学第四节鲍照与颜延之第五章齐梁陈文学(3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永明体”的概念;宫体诗的影响第一节沈约、谢朓和永明体第二节梁陈文学和宫体诗第三节骈文与骈赋第六章北朝文学(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庾信晚年诗歌的艺术成就第一节北朝文学概说第二节庾信与王褒第三节北朝三部名著第七章南北朝乐府民歌(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吴歌和西曲的特征;《西洲曲》的艺术特色第一节南朝乐府民歌第二节北朝乐府民歌第八章魏晋南北朝小说(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小说”的来源;《世说新语》的成就第一节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历程第二节志怪小说第三节志人小说与《世说新语》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绪论(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唐诗的发展历程;唐代文学兴盛的原因第一节唐代文学的总体风貌第二节唐代文学兴盛的原因第一章隋和初唐文学(3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初唐四杰的文学贡献;陈子昂的文学主张;《春江花月夜》的艺术特色第一节隋代文学第二节唐代宫廷诗人第三节王绩和初唐四杰第四节陈子昂第五节张若虚和刘希夷第二章盛唐诗坛(4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王维诗歌的艺术特色;高适边塞诗与岑参边塞诗的异同第一节盛唐前期诗人第二节盛唐山水田园诗第三节盛唐边塞诗第三章李白(4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李白的生平;李白乐府诗和歌行体的艺术成就第一节李白的生平和思想第二节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第三节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第四章杜甫(4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杜甫的生平;杜甫的忧国忧民思想;杜甫律诗的艺术成就第一节杜甫的生平和思想第二节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第三节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第五章中唐诗歌(4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大历十才子;韩孟诗派第一节韦应物与刘长卿第二节大历十才子第三节韩孟诗派第四节刘禹锡与柳宗元第六章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3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新乐府运动;《长恨歌》和《琵琶行》的艺术成就第一节新乐府运动与元白诗派第二节白居易第七章古文运动(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古文运动;韩愈古文的艺术成就第一节古文运动第二节韩柳的古文第八章晚唐诗歌(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杜牧和李商隐的咏史诗;李商隐的无题诗第一节杜牧第二节李商隐第三节晚唐其他诗人第九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2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唐传奇的分期和艺术成就第一节唐传奇第二节俗讲和变文第十章唐五代词(3学时)本章重点和难点:词的起源;花间词派;李煜词的艺术成就第一节词的起源第二节温庭筠、韦庄和花间词第三节李煜与南唐词课堂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基本内容。
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单选:1 柳开的文章主要收集在《柳河东先生集》2 代表西昆体的杨﹑刘﹑钱等人,其共同创座特色是学李商隐的近体律诗3 被欧阳修称之为“穷塞主之词”的宋初诗人是范仲淹其作品是《渔家傲》4 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起着文坛盟主的领袖作用的人是欧阳修5 北宋中叶文学成就最高的是苏轼6 提出“词穷而后工”的古淡奇峭的人是欧阳修7 宋代最早把自己笔记式的诗评命名为诗话的是欧阳修《六一诗话》8 上承晚唐五代十国的诗风,影响到秦少游和苏东坡的词人是欧阳修9 《宋史》称文章“汪洋澹泊,似其为人”的是苏辙10 宋文学发展到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是苏轼11 引出“乌台诗案”的人是苏东坡12 从根本上改变词的婉约风气,并指出向上一路的文学家是苏轼13 陈与义的诗歌称为简斋体14 北宋时期称为“富贵词人”的是晏殊15 称为“奉旨填词”的词人是柳永16 宋代的第一个专业词人是柳永17 “以赋为词”的人是柳永18 被誉为北宋词坛婉约派的“大家”是秦观19 北宋后期善写柔情﹑相思,并以华丽著称的词人是贺铸20 北宋词的“集大成者”是周邦彦21“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是谁所写张先22 陆游和辛弃疾作品的内容的共同点:忠贞爱国23 南宋中期集大成的诗人陆游24 辽代初期最出色的契丹诗人是耶律倍25 收录金源一代的史料近百万言编成的著作是元好问《中州集》26 元好问的论诗绝句的写作特点是以诗论诗27 被称为北曲“压卷之作”的是王实甫的《西厢记》28 高文秀被时人称作“小汉卿”29 被称为“古今群英之首”的是马致远30 元杂剧中的多本杂剧《西厢记》31 元人水浒戏中最优秀的作品是《李逵负荆》32 元杂剧的奠基人是关汉卿33 在元代后期的杂剧作家里,声望最高﹑创作成就最大的一位是郑光祖34 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主要是研究当时汉语音韵的著作,在中国语音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但同时兼有曲韵﹑曲论﹑曲谱﹑曲选四种作用,也是古代曲学的开山之作35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剧史著作是钟嗣成的《录鬼簿》36 元代后期专门致力散曲创作而产量最多的作家是张可久37 倡导“一祖(杜甫)三宗(黄﹑二陈)之说的由宋入元的南方文人是方回37 南戏成就最高的是施惠创作的《拜月亭记》,是根据关汉卿的杂剧《拜月亭》改编38 《琵琶记》的问世,标志着南戏创作在艺术上的成熟,所以《琵琶记》又有“南戏之祖”的说法39 明代初期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是刘基40《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高启为“一代巨擎”的明初诗人41 茶陵诗派的代表是李东阳42 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的作家是宋濂43 公安派提出的口号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44 《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是拥刘反曹45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革命战争的长篇小说是《水浒传》46 明末清初对水浒进行重大评改并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是金圣叹47 中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神魔小说是《西游记》48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是《金瓶梅》49 长篇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是《金瓶梅》50 继《三国演义》后历史演义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列国志传》及其改作51 中国第一部有外文译本的小说是《好逑传》52 代表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最高成就的是冯梦龙编纂的《三言》53 明中叶最富盛名的杂剧作家是徐渭54 《南词叙录》是我国文学史上首部研究南戏的著作55 袁宏道称为“明曲第一”的是徐渭的《四声猿》56 孟称舜的《娇红记》标志着明代爱情戏曲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57 明代最著名的喜剧大师是孟称舜58 《古今名剧(合)选》是孟称舜的作品59 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戏曲批评专著是吕天成的《曲品》60 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南北曲源流﹑宫调﹑作曲和唱曲方法的理论著作是王骥德的《曲律》61 明代开戏剧道学化的作品是《伍佗全备忠孝记》62 我国古代戏曲中第一部描写现实重大政治事件的时事剧是王世贞的《鸣凤记》63 中国文学史上首部有意识的以男女爱情故事表现一代兴亡的传奇作品是《浣纱记》64 吴炳的代表作是《绿牡丹》65 力图摆脱政治等社会因素对诗歌艺术的干扰,而更多的注重诗歌本身淡远清新的境界和含蓄蕴藉的语言的学说是神韵说66 袁枚“性灵诗派”的文学主张是晚明公安派思想的重振和延续67 《瓯北诗话》的作者是赵翼68 代表了清代骈文的最高成就的佼佼者是汪中69 《镜花缘》是才学小说70 集文言小说之大成,并代表中国文言小说创作最高成就的作品是《聊斋志异》71 《儒林外史》的创作宗旨是反对封建科举制度72 鲁迅评《儒林外史》:“虽云长篇,颇同短制”73 《闲情偶记》是李渔的代表作74 李渔戏剧创作收在《笠翁传奇十种》中75 龚自珍是才气过人而又得风气之先的文学家兼思想家76 “诗界革命”的代表作家是黄遵宪77 同光体诗人中以陈三立成就最高78 近代对“桐城派”加以改造并开创“湘乡派”的人是曾国藩79 报章文体的开拓者是王韬80 讨论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的文章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中国古代文学二讲义《中国古代文学》(二)引论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四期五体中国文学的分期:中国文学,古近现当先秦文学汉魏六朝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中国古代文学的分体:诗文词小说戏曲诗:古体诗、近体诗文:包括古文、骈文、赋等词小说:文言小说、白话小说戏曲二《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性质和意义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文专业的主干课程。
三《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的基础:古代汉语1 识记繁体字2 断句与标点3 学会看注释和使用工具书四《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学习的方法1 熟读多背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懂作品(语言)——进行审美(文学)2 掌握线索五《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相关研修教材《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中国文学作品选注》袁行霈主编中华书局2007年版本书根据《中国文学史》结构,从先秦文学到近代文学共分为四卷九编。
对于每篇作品,通过下设的“作者简介”、“题解”、“校注”、“集评”四个栏目进行诠释和点评。
第一讲唐诗概论一唐代诗歌的繁荣1名家辈出,名篇荟萃2题材宽广,内容丰富3体制完备,形式多样4百花齐放,风格繁多5继往开来,影响深远二唐代诗歌繁荣的原因1内因:前代文学发展所积累的艺术经验2外因:外在的社会文化环境最为适宜诗歌生长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皇帝的提倡和诗赋取士思想开放,三教并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诗歌风气的盛行和人们情感表达的自由三唐代诗歌的分期:四唐说研究者根据唐诗创作具体情况,将唐诗的发展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习惯上称之为“四唐”说。
四唐分期源于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最终完成于明代高棅的《唐诗品汇》。
1初唐(高祖武德——玄宗先天)初唐前期(高祖、太宗):贞观诗坛初唐后期(武后、中宗):四杰、沈宋、陈子昂2盛唐(玄宗开元——代宗大历)盛唐之音、盛唐气象3中唐(代宗大历——穆宗长庆)前期(大历——贞元):大历十才子后期(贞元——长庆):元白、韩孟4晚唐(敬宗宝历——唐亡)前期(宝历——宣宗大中):小李杜后期(咸通——唐亡)四《全唐诗》第二讲初唐诗歌导语:初唐历史概说一沈宋初唐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为律诗的定型作出了贡献,二人并称为“沈宋”,宋之问被贬岭南往返时的行旅诗写得较好,如《渡汉江》,沈佺期的代表作为《独不见》。
课程课程设置性质及特点《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字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内容包括宋代文学、辽金元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近代文学五编,三十九章一百三十节。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比较系统地展示了中国文学自宋代到近代的发展历史。
各种文体的演变。
文字思潮的兴替、各种文学流派的文团体的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重要作家作品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是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制定教材,也是广大文学爱好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从宋代至近代的学习范本。
教材选用:本课程选用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组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二)》2000年版本。
主编为南开大学罗宗强,陈洪教授。
章节体系:《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从第五编宋代文学开始到第九编近代文学结束。
其中:第五编宋代文学九章三十三节;第六编辽金元文学七章二十三节;第七编明代文学十章三十六节;第八编清代文学十章三十五节;第九编近代文学三章十三节。
考情分析1、在阅读考纲的基础上,明确考试范围、目标。
2、依照本大纲所规定的考核点,结合每章后的思考题,学习理解掌握各个层次的知识点。
3、注意文学史与作品选不同的侧重点,特别要注意综合运用题型的要求,此类题分值高、难度大。
如2009年论述题:论述苏轼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
此题在第三章第二节苏轼散文成就中大纲明确规定:理解苏轼议论文写作特点理解苏轼记叙文写作特点苏轼的小品文。
简单运用:苏轼小品文写作特点。
综合运用:苏轼散文的总体艺术特色。
2009年的另一道14分的论述题要求,论述《三国演义》中类型化人物典型的艺术特征也是明代文学第三章第四节类型化人物塑造方法综合运用题。
大纲规定的综合运用题要求考生在客观把握文学史脉络的基础上将历史与文学流变与作家作品微观现象揭示出来,如果说作品选的考核内容着眼于点(具体作品)的分析,那么文学史的论述题更多地着眼于面(文学历史)和点(作家作品)全方位的综合评析。
中国古代文学2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中国古代文学2课程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包括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文学体裁的分类及特点、重要文学家和作品的概况等。
具体包括:1.能够描述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阶段特征。
2.能够识别和分析不同文学体裁(如诗、词、赋、散文等)的风格特点。
3.能够列举并简要介绍重要的古代文学家及其代表作品。
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培养文学鉴赏和批评的能力,以及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具体包括:1.能够运用正确的文学鉴赏方法,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
2.能够运用文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文本细读、比较分析等)进行文学探究。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认同和理解,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尊重,增强文化自信。
具体包括:1.能够感受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提高文化素养。
2.能够理解文学在历史和社会中的作用,培养正确的文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涵盖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重点包括文学史的发展、文学体裁的特点、文学家的生平和作品分析等。
具体教学大纲如下:1.中国古代文学概述: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文学史的划分和文学研究的意义。
2.诗歌:讲解古代诗歌的发展历程、主要流派和著名诗人的作品,如唐代诗歌、宋代词等。
3.散文:分析古代散文的起源、发展和主要风格,涵盖诸子百家、唐宋八大家等。
4.戏曲:介绍中国古代戏曲的起源、形式和著名作品,如元杂剧、明清传奇等。
5.小说:阐述古代小说的起源、发展和主要类型,如明清小说、古典名著等。
6.重要文学家:对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家进行介绍,包括他们的生平、思想和代表作品。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教师对文学史、文学体裁、文学家及其作品进行系统的讲述和解读。
《古代文学二篇》教学设计古代文学二篇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和特点。
2. 熟悉古代文学中两篇经典作品的内容和风格。
3.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二、教学内容1. 古代文学的发展概述- 古代文学的定义和范围- 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和流派- 古代文学与社会背景的关系2. 古代文学作品一:《红楼梦》- 作者简介及作品背景- 主要人物介绍- 故事梗概和精彩片段欣赏- 文学价值和主题分析3. 古代文学作品二:《西游记》- 作者简介及作品背景- 主要人物介绍- 故事梗概和精彩片段欣赏- 文学价值和主题分析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解法:通过讲解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作品背景,引导学生对古代文学有整体的认识和了解。
2. 阅读赏析法:通过分析和欣赏《红楼梦》和《西游记》中的精彩片段,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
3.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红楼梦》和《西游记》的文学价值与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讨论质量。
2. 作业评估:布置相关作业,评估学生对《红楼梦》和《西游记》的理解深度和写作能力。
3. 期末考试:结合学期所学内容,设置期末考试题目,评估学生对古代文学的整体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 《红楼梦》原文和解读资料- 《西游记》原文和解读资料- 教学投影仪和音视频设备六、教学时序安排以上是《古代文学二篇》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古代文学,并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
“中国古代文学”(2)文字教材学时分配表章次学时备注宋代文学概说 1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 2 含重点内容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文学风尚的转变 3第三章苏轼 4 含重点内容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2 含重点内容第五章北宋中后期其他诗人词人 2第六章两宋之交的文学 1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兴时期诗人 2 含重点内容第八章辛弃疾与南宋辛派词风 2 含重点内容第九章姜夔与南宋后期其他词人 2第十章南宋后期诗词 1第十一章金代文学 1元代文学概说1第一章关汉卿 3 含重点内容第二章王实甫《西厢记》 3 含重点内容第三章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 3第四章宋元南戏 2第五章宋元话本 1第六章元代散曲和诗歌 1明代文学概说 1第一章《三国志演义》 2 含重点内容第二章《水浒传》 2 含重点内容第三章《西游记》 2 含重点内容第四章《金瓶梅》 1第五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2第六章明代戏曲 2第七章汤显祖与《牡丹亭》 3 含重点内容第八章明代诗文、散曲 2清初至清概说 1第一章清初至清中叶的戏曲 3第二章蒲松龄《聊斋志异》 2 含重点内容中叶文学第三章吴敬梓《儒林外史》 2 含重点内容第四章《红楼梦》 3 含重点内容第五章清初至清中叶其他长篇小说 1第六章清初至清中叶的诗文词 3近代文学概说2第一章近代诗文词第二章近代小说 1第三章近代戏曲第四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五编宋金文学概说(一般了解)第一章北宋前期文学第一节北宋初期诗文(一般了解)第二节柳永(重点掌握)第三节北宋前期其他词人(掌握)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文学风尚的转变第一节欧阳修的生平及文学主张(掌握)第二节欧阳修的古文创作(重点掌握)第三节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与诗坛新风(重点掌握)第四节王安石和曾巩(掌握)第三章苏轼第一节苏轼的生平、思想和文学主张(掌握)第二节苏轼的文(重点掌握)第三节苏轼的诗(重点掌握)第四节苏轼的词(重点掌握)第五节苏洵和苏辙(一般了解)第四章黄庭坚与江西诗派第一节黄庭坚(重点掌握)第二节江西诗派(一般了解)第三节陈师道(掌握)第五章北宋中后期其他诗人词人第一节晏几道(掌握)第二节秦观和张耒(掌握)第三节周邦彦和贺铸(掌握)第六章两宋之交的文学第一节李清照(掌握)第二节朱敦儒、张元干等词人(一般了解)第三节陈与义、吕本中等南渡诗人(一般了解)第七章陆游与南宋中兴时期诗人第一节陆游的生平(一般了解)第二节陆游诗歌的题材内容(重点掌握)第三节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重点掌握)第四节杨万里和范成大(掌握)第五节朱熹(一般了解)第八章辛弃疾与南宋辛派词人第一节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历程(掌握)第二节辛词的题材内容(重点掌握)第三节辛词的艺术成就(重点掌握)第四节南宋辛派词人(一般了解)第九章南宋后期文学第一节姜夔和吴文英(掌握)第二节四灵诗派和江湖诗派(一般了解)第三节宋末词人(一般了解)第四节文天祥等宋末诗人(一般了解)第十章金代文学第一节金代文学概况(一般了解)第二节元好问(一般了解)第三节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一般了解)第六编元代文学概说(一般了解)第一章关汉卿第一节关汉卿的生平与剧作(一般了解)第二节关汉卿杂剧的题材内容(重点掌握)第三节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重点掌握)第二章王实甫《西厢记》第一节《西厢记》的主题(一般了解)第二节《西厢记》的人物塑造(重点掌握)第三节《西厢记》的结构与语言(重点掌握)第三章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第一节白朴(掌握)第二节马致远(掌握)第三节郑光祖(掌握)第四节其他杂剧作品(一般了解)第四章宋元南戏第一节戏文的产生与发展(一般了解)第二节高明的《琵琶记》(掌握)第五章宋元话本第一节宋元话本的形成(一般了解)第二节宋元话本的形式特点(一般了解)第三节宋元话本的成就(一般了解)第六章元代散曲和诗歌第一节散曲兴起及发展(一般了解)第二节散曲小令的成就(一般了解)第三节套曲的特点及成就(一般了解)第四节元代诗歌(一般了解)第七编明代文学概说(一般了解)第一章《三国志演义》第一节《三国演义》的成书与流传(一般了解)第二节《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重点掌握)第三节《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重点掌握)第二章《水浒传》第一节《水浒传》的成书与流传(一般了解)第二节《水浒传》的思想内容(重点掌握)第三节《水浒传》的艺术成就(重点掌握)第三章《西游记》第一节《西游记》的作者与成书(一般了解)第二节《西游记》的内容与艺术成就(重点掌握)第四章《金瓶梅》第一节《金瓶梅》的作者与成书(一般了解)第二节《金瓶梅》的内容与艺术成就(一般了解)第五章“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第一节冯梦龙与“三言”(一般了解)第二节“三言”的内容与成就(掌握)第三节凌蒙初与“二拍”(一般了解)第四节“二拍”的内容与成就(掌握)第五节明代其他短篇小说(一般了解)第六章明代戏曲第一节明代杂剧(掌握)第二节明代传奇(掌握)第七章汤显祖与《牡丹亭》第一节汤显祖的生平与思想(掌握)第二节《牡丹亭》(重点掌握)第三节汤显祖的其他剧作(一般了解)第八章明代诗文和散曲第一节明初诗文(一般了解)第二节台阁体与茶陵诗派(一般了解)第三节前后七子与文学复古运动(一般了解)第四节唐宋派古文(掌握)第五节公安派与竟陵派(一般了解)第六节明末诗文(掌握)第七节明代散曲(一般了解)第八编清代文学(清初至清中叶)概说第一章清初至清中叶的戏曲第一节洪昇的《长生殿》(掌握)第二节孔尚任的《桃花扇》(掌握)第三节清初至清中叶的其他戏曲作家(一般了解)第二章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第一节蒲松龄与《聊斋志异》的成书(一般了解)第二节《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重点掌握)第三节《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掌重点握)第四节清代其他文言短篇小说(一般了解)第三章吴敬梓与《儒林外史》第一节吴敬梓的生平与思想(一般了解)第二节《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重点掌握)第三节《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重点掌握)第四章曹雪芹与《红楼梦》第一节曹雪芹与《红楼梦》的成书(一般了解)第二节《红楼梦》的思想内容(重点掌握)第三节《红楼梦》的艺术成就(重点掌握)第五章清初至清中叶其他长篇小说第一节《水浒后传》和《说岳全传》(一般了解)第二节《好逑传》等才子佳人小说(一般了解)第三节《镜花缘》(一般了解)第六章清初至清中叶的诗文词第一节清初至清中叶的诗歌(一般了解)第二节清初至清中叶的文(一般了解)第三节清初至清中叶的词(一般了解)第九编近代文学概说第一章近代诗文词第一节近代诗文词的发展(一般了解)第二节龚自珍(掌握)第三节黄遵宪(一般了解)第四节梁启超(掌握)第二章近代小说第一节晚清传统小说(一般了解)第二节晚清翻译小说(一般了解)第三节传统小说的转型(一般了解)第三章近代戏曲第一节京剧和其他地方戏(一般了解)第二节话剧的产生(一般了解)宋元明清文学参考作品篇目按:☆为背诵篇目;△为重点阅读篇目,◎为一般阅读篇目。
中国古代文学(二)教学计划本课以讲授为主,并相应辅以课堂讨论、教学观摩、写读书笔记等教学手段。
在本课程结束时,采用课堂讨论和演讲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绩效评估。
第一讲魏晋南北朝文学概况它需要一个全面的介绍和理解:陶渊明、山水诗、骈文和辞赋、小说。
第二讲六朝骈文与辞赋结合谢庄的《月赋》、姜岩的《辞别赋》和于欣的《孝远赋》等作品,了解平行赋的艺术风格第三讲同上第四讲六朝小说,需要了解志怪、志人、世说新语和魏晋风范第五讲隋唐五代文学概况要求整体介绍与了解:1.诗歌:根据时代、流派和体裁。
2,词:诗人创作的词,敦煌曲子词,花间词,南唐词。
3,散文:古文运动。
4,小说:唐传奇。
第六讲李杜要求通过作品了解李、杜不同的艺术特色与成就第七讲李商隐解读燕台四首,无题诗第八课唐和五个代词要求了解词的发生发展:诗人创作的词,敦煌曲子词,花间词,南唐词。
第九课同上第十讲小说:唐传奇需要了解这个时代小说的特点和成就:爱情与侠义,丘胡客传。
第十一讲宋代文学概况要求整体介绍与了解:1.诗歌:西昆体、苏、梅、苏、黄、江西诗派、永嘉四灵、江湖诗派。
2,词:晏欧词,柳永,苏词,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词,姜夔,吴文英。
3,散文:唐宋八大家。
4,小说:话本。
第1二课宋词要求了解具体词人的词风与成就:晏欧词、柳永、苏词、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词、姜夔、吴文英。
第1三课同上,第14课同上,第15课同上第十六讲宋代小说:话本结合作品《磨玉观音》了解剧本的特点和成就第十七讲元明清文学概况要求整体介绍与了解:1,小说:四大名著。
2.戏剧:元代杂剧与南戏、明代杂剧与传奇、昆曲与花布。
3.元明清词:浙西词派、洋县词派、常州词派。
第十八讲明清小说结合作品,了解小说的中国特色:1。
《三国演义》中的三段古茂录2。
《水浒传》中的陆志深和林冲。
《儒林外史》中的匡超人部分第十九讲同上第二十讲同上第二十一讲元明清戏剧要求学习作品,了解其艺术成就:1,《西厢记》第三本2,《牡丹亭》游园、惊梦、寻梦第二二课同上第23课同上第二十四讲元明清词需要了解特定诗人萨杜拉和纳兰性德的艺术特点和成就第二十五讲同上第二6课结论:演讲和讨论第27课与上文相同。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单科助学综合测验单元测验一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1.在靖康之难中,汴京沦陷,北宋灭亡,南宋的爱国人士慷慨悲歌,一时间爱国词人辈出,最具代表性的是()。
A.黄庭坚B.王安石C.杨万里D.辛弃疾【正确答案】D2.南宋诗坛自()起,就形成了江西体与晚唐体并存的局面,大多数诗人的作品也兼具这两种特征。
A.杨万里B.叶适C.贾岛D.姚合【正确答案】A3.张孝祥,字安国,号()。
A.芦川居士B.于湖居士C.龙川D.龙洲道人【正确答案】B4.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诗人是()。
A.杨亿B.晏殊C.林逋D.王禹偁【正确答案】C5.“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是()诗风的主要代表。
A.南宋前期B.北宋初期C.南宋后期D.北宋后期【正确答案】C6.下列作品中属于刘过的是()。
A.《龙洲词》B.《龙川词》C.《芦川词》D.《淮海词》【正确答案】A7.“中兴四大诗人”中以田园诗著称的是()。
A.陆游B.杨万里C.朱熹D.范成大【正确答案】D8.()的诗风活泼自然,他以明白如话的口语入诗,时人争效之,号“诚斋体”。
A.欧阳修B.吕祖谦C.杨万里D.范成大【正确答案】C9.辛弃疾的词作中最具特色的是()。
A.英雄词B.咏春词C.艳情词D.农村词【正确答案】A10.辛弃疾的词达到了词体艺术的高峰,形成了备受称道的()。
A.易安体B.樵歌体C.稼轩体D.诚斋体【正确答案】C11.北宋时期最负盛名的“通俗歌曲作家”是()。
A.晏殊B.周邦彦C.欧阳修D.柳永【正确答案】D12.下列诗歌作品属于王令的是()。
A.《假山》B.《夏意》C.《江上》D.《庐山高》【正确答案】A13.陆游早年诗歌创作的特点是()。
A.喜藻绘而至清新拔俗B.务豪放悲壮C.沈雄雅健D.清淡秀逸【正确答案】A14.王安石,字介甫,号()。
A.醉翁B.半山C.老泉D.山谷道人【正确答案】B15.山谷体诗风的特征是()。
A.用典B.拗体C.生新瘦硬D.变俗为雅【正确答案】C16.辛弃疾词的基本特点是()。
A.以论为词B.以诗为词C.以赋为词D.以词还词【正确答案】A17.与梅尧臣齐名,时号“苏梅”的是()。
A.苏洵B.苏辙C.苏轼D.苏舜钦【正确答案】D18.下列著名词句中属于柳永的名句是()。
A.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B.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C.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D.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正确答案】A19.被王安石称之为“奇才”,并且诗歌具有气势雄壮、粗狂豪迈特点的诗人是()。
A.苏洵B.曾巩C.苏轼D.王令【正确答案】D20.下列苏轼的作品中,反映民生疾苦和时政得失的诗篇是()。
A.《荔支叹》B.《惠崇春江晚景》C.《饮湖上初晴后雨》D.《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正确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1.南宋中期文坛,属于讲事功的功利派作家有()。
A.陆游B.朱熹C.陈亮D.叶适E.真德秀【正确答案】CD2.黄庭坚的诗歌的题材内容包括()。
A.日常交际应酬的赠答诗、次韵诗、咏物诗B.山水田园诗C.反映民生疾苦和时事政治的诗D.边塞诗E.表现自我人格、襟怀的抒情写意之作【正确答案】ACE3.陈与义前期诗歌创作深受()的影响。
A.苏轼B.杜甫C.黄庭坚D.陈师道E.李商隐【正确答案】CD4.关于苏轼的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词风豪放旷达B.打破了专以婉丽柔媚为美之局限C.转变为具有多样化的审美风格D.创作上重在表现抒发士大夫情志E.打破了花间以来为应歌合乐而形成的独重女音,男子而作闺音的传统定式【正确答案】ABCDE5.吴文英词的主要题材内容有()。
A.表现农村生活的田园词B.表现慷慨报国壮志的英雄词C.酬酢赠答之作D.哀时伤世之作E.忆旧悼亡之作【正确答案】CDE6.南宋中期是宋代爱国主义文学发展的一个高峰,涌现了“中兴四大诗人”包括()。
A.陆游B.杨万里C.尤袤D.范成大E.王维【正确答案】ABCD7.梅尧臣作诗的创作追求是()。
A.苦硬B.瘦劲C.说理透彻D.平淡其表、深邃其里E.风流娴雅、温润秀洁【正确答案】ABD8.北宋词初期的代表人物有()。
A.晏殊B.柳永C.欧阳修D.苏轼【正确答案】AC9.“永嘉四灵”指的是()。
A.徐玑B.刘克庄C.徐照D.翁卷E.赵师秀【正确答案】ACDE10.宋初诗派林立,诗坛流行的诗歌流派主要有()。
A.白体B.昆体C.晚唐体D.馆阁体E.江湖体【正确答案】ABC单元测验二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1.辽代第一位文学艺术家是()。
A.耶律阿保机B.耶律德广C.耶律倍D.耶律楚材【正确答案】C2.虞集是在广泛学习了以盛唐()诗为主的唐宋律诗的基础上,形成自己七言律诗风格的。
A.李白B.白居易C.王焕之D.杜甫【正确答案】D3.《荆钗记》全名《王状元荆钗记》或《王十朋荆钗记》,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
A.施惠B.徐渭C.柯丹丘D.高明【正确答案】C4.《倩女离魂》的作者是()。
A.郑光祖B.秦简夫C.王实甫D.关汉卿【正确答案】A5.辽金文化的主体都是()。
B.金文化C.汉文化D.契丹文化【正确答案】C6.元代前期诗文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丘处机B.郝经C.刘秉忠D.王恽【正确答案】A7.()诗学黄庭坚,崇尚雄奇险劲的风格,主张“以心为诗”而自成一家,遂与赵秉文的尚古形成鲜明对比。
A.李纯甫B.王庭筠C.王若虚D.元好问【正确答案】A8.《裴少俊墙头马上》的作者是()。
A.马致远B.白朴C.王实甫D.纪君祥【正确答案】B9.揭傒斯擅长于()。
A.五言诗B.七言诗C.律诗D.绝句【正确答案】A10.《牧庵集》是()之作。
A.范梈B.虞集C.姚燧D.黄溍【正确答案】C11.隋树森所编(),是迄今为止收录最为完备的元散曲总集。
A.《高祖还乡》B.《全元散曲》C.《中原音韵》D.《乐府序》【正确答案】B12.下列()不属于元曲四大家。
A.关汉卿B.钟嗣成C.马致远【正确答案】B13.()成功地塑造了柳龙卿、胡子传两个市井无赖的形象。
A.《荆钗记》B.《琵琶记》C.《拜月亭记》D.《杀狗记》【正确答案】D14.纪君祥以其著名悲剧()成为有国际声誉的戏曲家。
A.《窦娥冤》B.《梧桐雨》C.《汉宫秋》D.《赵氏孤儿》【正确答案】D15.《窦娥冤》在()故事的基础上演绎而成。
A.东海孝妇B.赵氏孤儿C.诺亚方舟D.搜神记【正确答案】A16.《拜月亭记》全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简名或作《幽闺记》,相传为元人()所作。
A.高明B.徐渭C.施惠D.关汉卿【正确答案】C17.关汉卿公案戏的代表作是()。
A.《救风尘》B.《谢天香》C.《窦娥冤》D.《单刀会》【正确答案】C18.()是元人中留存散曲最多的作家,与乔吉并称元散曲两大家。
A.关汉卿B.王和卿C.张可久D.马致远【正确答案】C19.《西厢记》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
A.《莺莺传》B.《牡丹亭》C.《红楼梦》D.《搜神记》【正确答案】A20.()一般由同一宫调的两个或三个小令连在一起,共同表达一个内容。
A.小令B.套数C.散套D.带过曲【正确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1.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集中体现了他的()。
A.天然B.真淳C.审美追求D.英雄气概E.诗学观念【正确答案】CE2.下列属于耶律楚材作品风格的是()。
A.超拔B.雄豪C.美丽D.温纯E.绚烂【正确答案】ABDE3.下列属于《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中侠盗形象的有()。
A.赵五娘B.赵正C.侯兴D.王秀E.宋四公【正确答案】BCDE4.下列属于睢景臣作品的是()。
A.《牡丹记》B.《千里投人》C.《屈原投江》D.[中吕]《山坡羊》[潼关怀古]E.《天净沙》[秋思]【正确答案】ABC5.()被认为是金代前期诗文的重要代表。
A.吴激B.赵延寿C.王庭筠D.蔡松年E.党怀英【正确答案】AD6.现在所能见到的宋元话本是()。
A.小说B.说经C.讲史D.说铁骑E.说话【正确答案】AC7.历史剧也是元杂剧中的一大类,著名的历史剧有()。
A.《梧桐雨》B.《墙头马上》C.《赵氏孤儿》D.《单刀会》E.《拜月亭【正确答案】ACD8.元代后期散曲成就较高的是()。
A.张养浩B.张可久C.王和卿D.乔吉E.马致远【正确答案】ABD9.金初文坛由()两部分人组成。
A.女真族大臣B.女真族原有的文士C.由辽入金的文臣D.由宋入金的文士【正确答案】CD10.元杂剧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迅速崛起、兴盛,进而风靡全国的原因有()。
A.城市经济的繁荣B.蒙古贵族的爱好C.文人的参与创作和演出D.高水平作家队伍的形成E.艺术表演的社会化、商业化【正确答案】ABCDE单元测验三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1.汤显祖是明代成就最高的传奇作家,他的作品(),代表着明代传奇的最高峰。
A.《牡丹亭》B.《太和正音谱》C.《烟花梦》D.《小桃红》【正确答案】A2.()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由个人创作的白话小说专集。
A.“三言”B.“二拍”C.《醒世恒言》D.《古今小说》【正确答案】B3.以敷演唐僧出世的“江流儿”故事开场,成为后来小说《西游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著作是()。
A.吴昌龄的《西天取经》B.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天大圣》C.无名氏的《二郎神醉射锁魔镜》D.杨景贤的《西游记》【正确答案】D4.下列代表明代散文发展第二个高峰的是()。
A.刘基B.归有光C.宋濂D.公安派【正确答案】B5.冯梦龙创作的传奇是()。
A.《挂枝儿》B.《山歌》C.《笑府》D.《万事足》【正确答案】D6.西游记故事在()趋于成熟和定型。
A.清代B.宋代C.元代D.明代【正确答案】C7.现存最早的单篇话本是()。
A.《苏长公章台柳传》B.《雨窗》C.《红白蜘蛛》D.《长灯》【正确答案】C8.徐渭的作品中被王骥德在《曲律》称是“天地间一种奇绝文字”的是()。
A.《雌木兰》B.《女状元》C.《四声猿》D.《徐文长集》【正确答案】C9.()是中国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
A.《西厢记》B.《红楼梦》C.《金瓶梅》D.《儒林外史》【正确答案】C10.()是中国第一部基本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A.《金瓶梅》B.《西游记》C.《红楼梦》D.《水浒传》【正确答案】A11.()代表着明代杂剧的最高成就。
A.《水浒传》B.《西厢记》C.《四声猿》D.《牡丹亭》【正确答案】C12.明代作家归有光属于()。
A.茶陵派B.竟陵派C.公安派D.唐宋派【正确答案】D13.首先在取经故事中出现猴行者形象的典籍是()。
A.《西天取经》B.《大唐西域记》C.《大唐三藏取经诗话》D.《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正确答案】C14.刘基寓言性散文的代表作是()。
A.《李疑传》B.《卖柑者言》C.《秦士录》D.《王冕传》【正确答案】B15.散曲集《海浮山堂词稿》的作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