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质数据管理与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19 MB
- 文档页数:2
基础地质数据管理与三维地质模型
构建方法研究
陈 斌
(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陕西 咸阳 712000)
摘 要:由于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开始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科学研究当中。这也为基础地质数据管理和三维地质模型构建的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详细的介绍了信息化背景下,基础地质数据管理与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希望能够阐明自己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基础地质;数据管理;三维地质;模型构建;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6)07-00119-2Study of basic geological data management and three 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 construction method
CHEN Bin
(No.203 Research Institute of Nuclear Industry,Xianyang 712000,China)
Abstract: Due to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the computer began to more and more widely applied to scientific research. It constructs the foundation of basic geological data management and three 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 construction metho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basic geological data management and 3D geological model, hoping to explain my personal opinions.
Keywords: basic geological;data management;3D geological model;construction;
1 基础地质数据管理方法
1.1 使用计算机进行三维体元数据模型构建
计算机是当下进行三维体元数据模型构建的主要方式。因为计算机的操作便捷,逐渐代替了旧的模型构建方式。但是,利用计算机进行三维体元数据模型构建的时候要注意操作步骤。第一步需要对屏幕进行设置。这个屏幕可以代表地质资料中的体元上的中剖面。随后在中剖面的附近按照一定的距离再设置两个剖面,分别为前后剖面。有关的扩展剖面是处在前后两个剖面的中间。通常来说是没有实际的第一手资料,需要根据有完整地质资料的附近的剖面来进行推测得出数据,然后在屏幕所代表的中剖面上定义有关地质体的分界线[1]。再根据中剖面地质体的分界线自行推算,得出前后两个剖
投稿日期:2016-02
作者简介:陈斌,男,生于1982年,河南开封人,本科,工程师。
工作单位: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
研究方向:地理信息系统。
通讯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渭阳西路48号。
联系方式:bin82645@163.com面的地质体分界线。最后一步将各个不同剖面的分界线进行连接,连接成一个体元。而一个地质体的不同个数的体元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地质体的数据模型。
1.2 依靠钻孔勘测数据进行三维体元数据模型构建
依靠钻孔勘测数据所建立拓扑的三维地质模型。第一步就是需要根据基础地质数据库中提供的信息,设置有关屏幕来代表勘探线的剖面,展示出钻孔柱状图。再根据已经知道的地质体之间的拓扑关系在这个剖面的钻孔柱状图上生成多个不同的地质体的体元中剖面多边形。将纸质信息转化为数据信息,第一步就是要将地质图纸上的数据转换为数字图件。这代表的是地质图件所代表的剖面。随后根据剖面上提供的信息实现对数据的掌握,在屏幕上代表的中剖面的多边形。最后一步就是根据有关中剖面对应的前后剖面来进行计算最后生成有关的体元,而同一个地质体有相当数量的体元,这些体元最后构成了简单体,而众多的简单体则构成了复杂体。
1.3 复杂体三维体元数据模型构建
除了以上两种方法,复杂体三维体元数据模型构建也是地理界经常用到的方法。最后这些简单体还有复杂体构成了复合体最终形成了有关的地质模型。而利用计
C omprehensive
综合
2016年 4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119
世界有色金属 2016年 4月上
120算程序可以做到这些体模型的可视,同时还可以进行旋转等复杂的操作。但有一点值得注意,这里面的一系列的剖面可以平行也可以不平行。平行的是否取决于有关参数。如果剖面平行,只需要对第一个剖面进行位置还有不同剖面之间的间距上的设置,其他的剖面会做到自动生成,如果剖面不平行,每个中剖面的数据需要进行设置,从而生成有关的中剖面。
2 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方法
2.1 加强地质数据的掌控
有关基础地质数据的掌控是对于数据的多样性还有用户对于数据的需求进行考虑。在综合多个不同数据来源以及基础的分析之后。得出基本的地质数据的组织还有管理的方式。并设置出所需要的关系型的数据结构。基础地质数据具有多种不同的功能;除了基本的数据库功能之外,还可添加任意的表格或是字段等以及对于表格内的数据进行修改。或者是对钻孔数据进行专门的管理从而做到基础地质数据库的实时更新。只有掌握大量的地质数据,并及时将存在的数据进行更新,才能保证三维地质模型构建不出错误。2.2 三维地质模型的手动计算
首先就是对于基础的地质数据进行有关的预处理以及空间结构的统计和分析,汇总空间变量,使得地质基础的数据管理系统变得更加完善。同时还需要对不同数据模型以及有关的格式之间的转换,从而提升不同系统之间的兼容能力共享能力还有图形的展示能力。三维空间上的交互,访问地质图像以及进行剖面的切割等。并将系统的发展方向带向网络化的转变。当地质模型的结构十分的复杂,这就需要研究人员根据其他的资料推断出这个复杂的地质模型。这需要加入相关的特征进行手
动的生成三维地质模型的计算。 2.2 针对对象进行三维模型构建
有关三维数据模型还有结构是针对对象来进行设计,在分析有关地质对象的基础特征亦或是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对于建立模型的所需要经过的任务亦或是流程进行了分析。分析三维地质数据模型,我们可以得出有关该模型的结构特点。这个模型主要对于建模做到对于地质对象还有几何方面的表达的兼顾以及有关工作人员对于地质现象推断的需要。同时还对于地质数据的有限性进行了考虑。钻孔等主要来源的地质数据的需求进行了考虑,同时使用了计算程序对于三维体元数据模型进行了设计,提出了依靠钻孔勘探和地质图纸对中剖面建立地质模型的方法。在对掌握基础地质数据的主要算法进行了分析还有总结之后。其中包括了数据表的创建以及修改结构所需要的语句。直角坐标系以及屏幕像素坐标之间的转换亦或是计算以及校正的方法。在对于针对三维体元数据模型的建立过程当中的算法进行了研究以后。这其中包括了二维到三维的图纸数据上的转变,多边形的处理计算以及空间拓扑关系的生成算法还有依靠程序进行地质体的可视化。
3 总结
3DGMS 程序是一个包括了多个学科领域的一个巨大的软件工程:软件 硬件 以及数据等。由于笔者的知识或是能力的不足,这篇文章距离可以使用的3DGMS 操作的水平仍有相当大的距离。笔者以为,我们的研究人员需要对上述的意见或是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这需要成为接下来这段时间的地质研究重点。
C omprehensive
综合
[1] 肖乐斌,钟耳顺,刘纪远,等.GIS 概念数据模型的研究.武汉大学
学报-信息科学版,201126(5):387~392.
(上接118页)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和间隔层发送数据类型是:样本值,以及通用的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事件(说是芝加哥啤酒GOOSE)消息,
等等,这些值,实时的要求高,但是交通说是芝加哥啤酒GOOSE 信息是不确定的,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例如,说是芝加哥啤酒GOOSE 突然增加数量的信息[2,3]。
避免通道阻塞改善网络的性能,应该通过虚拟局域网(VLAN),多播注册协议(GARP GMRP)等技术的应用合理的网络构建过程层,分类各种数据和信息的同时,确保有用信息的实时传输优先级。过程层网络模式的应用程序之前,应该考虑采样值分开说是芝加哥啤酒GOOSE 数据包网络,确保的经验积累和操作维护设备[4,5]。
3 结语
本文首先分析了智能变电站过程层网络结构。其
次,对继电保护装置,分析了影响电子变压器基于动态模型试验结果和智能变电站的应用条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动态模型的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测试方案进行测试。现在解决过程层网络的智能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安全问题是非常重要的话题。以及电子仪器变压器瞬态测量带宽和良好的功能应该让信息共享和网络的优势将被应用到继电保护促进继电保护实用技术的快速发展,进一步的研究是必要的。
[1] 李九虎,郑玉平,古世东.电子式互感器在数字化变电应用
2007,30(7):55-60.
[2] 滕林,刘万顺,李贵存.光学电流互感器及其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J].电网技术,2002,26(1):33-37.
[3] 赵康伟,徐志强,周田华.数字化变电站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精度测
量[J].电力建设.2010,31(6):54-57.
[4] 王同文,谢民,孙月琴,沈鹏.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
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06:58-66.
[5] 谷磊.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靠性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