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信息化 浅析“公转私”业务潜在洗钱风险及防范
- 格式:pdf
- 大小:595.15 KB
- 文档页数:2
浅析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工作2012-7-25 11:27:05 来源:农村金融网 2012年7月23日摘要:金融机构由于自身的原因,反洗钱工作的开展存在着严峻的困难。
本文从金融机构工作的实际出发,浅谈风险为本原则下金融机构基层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内部制度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激励机制、评估程序及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入手,探索金融机构基层反洗钱工作的解决办法。
2012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
会议对2012年反洗钱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全面推行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工作方法,集中精力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转变观念,依法履职,切实推动风险为本监管思路的转变。
二是明确思路、落实责任,全面推行以法人为主体的反洗钱监管制度。
三是差别监管、分类指导,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指导金融机构控制洗钱风险上来。
四是整合资源,规范流程,合理使用反洗钱调查权。
五是加强调查研究和信息反馈,为反洗钱工作提供政策支持。
六是开阔视野,提高能力,建立一支清正廉洁、精干专业的反洗钱队伍。
七是科学管理、严格考核,提升人民银行反洗钱工作水平。
所谓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原则,简而言之,是根据风险状况及程度配置反洗钱资源。
简单地说就是“将最多的反洗钱合规资源投入到洗钱风险大的业务领域”。
其中包含对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两个层面的要求。
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在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原则下,应当审视哪些区域或领域更具洗钱威胁,分析哪些产品或服务类型存在薄弱环节,识别哪些客户洗钱概率更大,要求金融机构根据自身对风险和危害程度的判断,灵活地选择实施与风险程度相应的反洗钱措施。
对于反洗钱监管部门而言,以风险为本的反洗钱原则要求其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有深入和完整的了解,对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洗钱威胁有全面的认识;能够运用合理的方法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并将评估认为存在较高风险的金融机构确定为监管资源分配中需要优先考虑的部分;制定和优化制度措施,提示其他金融机构风险,防范风险的蔓延。
一、政策依据:1、《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6〕第3号)第五条金融机构应当报告下列大额交易:(三)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50万元以上(含50万元)、外币等值10万美元以上(含10万美元)的境内款项划转。
(四)自然人客户银行账户与其他的银行账户发生当日单笔或者累计交易人民币20万元以上(含20万元)、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含1万美元)的跨境款项划转。
第十一条金融机构发现或者有合理理由怀疑客户、客户的资金或者其他资产、客户的交易或者试图进行的交易与洗钱、等犯罪活动相关的,不论所涉资金金额或者资产价值大小,应当提交可疑交易报告。
2、《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试点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发的通知》(银发[2018]125)号七、(二)第二阶段。
自2018年12月1日起,试点地区银行为企业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时,除按照第一阶段业务处理办法执行外,增加完善账户管理协议、增加身份验证方式、加强“公转私”管理、健全异常情况处理机制、加强销户管理等试点内容(见附件2),业务处理办法另行通知。
3、《第二阶段增加试点内容》(见附件2)第三条加强向个人银行结算账户转账管理银行应当根据企业的注册资金、日常资金支出等,与企业合理约定基本存款账户向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支付款项的单笔和每日限额。
企业基本存款账户向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支付款项超出限额的,应当向银行出具付款凭据。
无法提供付款凭据,或者提供的凭据无法说明付款用途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的,银行应当拒绝办理。
企业经营情况和账户使用情况发生变化的,银行可以根据企业申请对限额进行调整。
二、被监控的行为1、大额支付:(1)大额转账支付由金融机构通过相关系统与支付交易监测系统连接报告。
并在交易发生日起的第2个工作日报告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2)大额现金收付由金融机构通过其业务处理系统或书面方式报告。
并在于业务发生日起的第2个工作日报送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并由其转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
私人银行业务发展中的反洗钱压力及对策作者:彭金龙来源:《时代金融》2013年第32期【摘要】近年来,私人银行业务在国内快速发展,但在发展中也存在较大的反洗钱压力。
本文从内外两方面详细分析了私人银行业务面对的反洗钱压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私人银行反洗钱压力近年来,各大银行纷纷成立私人银行部门,私人银行业务在国内快速发展。
私人银行交易模式和客户关系的特点、反洗钱义务的不断扩大让私人银行业务发展面临较大的反洗钱压力。
一、内部压力:私人银行与反洗钱之间的冲突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私人银行客户经理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前者甚至被定义为管家。
这种特殊的客户关系,给私人银行的发展带来了强劲的动力,也给反洗钱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
(一)私人银行客户的特性这是一群强大且越来越成熟的社会财富拥有者,对私密、安全的要求将极为苛刻。
私人银行客户以低忠诚度为显著特征。
有研究表明,即使在西方较成熟的财富管理行业,客户和理财机构的关系也越来越松动。
私人银行机构所能够提供的各种所谓的高端服务未见能在增强客户忠诚度上有关键性帮助。
任何银行都会试图将客户对物质上的追求,转化为精神上的联系,要求理财工作人员营造私人化、感情化的客户关系。
这是一种客户有限忠诚之下的“无奈之举”。
(二)与反洗钱职责的潜在冲突1.私人银行首先是客户(利益)的维护者。
理财从业人员,首先是客户(利益)的维护者。
只有站在客户的利益上,才能为客户提供适合要求的理财服务。
银行鼓励客户经理与其客户发展紧密的私人关系,造访客户家庭,参与家庭活动,安排金融事务。
结果客户经理无论是出于职业还是个人原因,都将十分忠诚他们的客户,导致他们忽视和弱化了那些反洗钱预警信号。
此外,客户经理对银行体系内的专业技术了如指掌,可以得心应手运用这些技术,来躲避那些可能会引起客户不便的繁文缛节,也因此避开为了防止洗钱活动而设计的内部控制。
2.强大的客户带来强大的压力。
【我国直销银行洗钱风险分析与防范】洗钱风险如何防范摘要:直销银行顾名思义是直接销售产品和服务的银行,其重要特征是直面客户、简单快捷,本质是通过轻型化经营直接向金融消费者提供最高让渡价值,给银行带来了客户粘度的提升。
然而银行在向客户提供直销银行这一金融服务时,在客户身份识别、可疑交易甄别、客户风险分类等方面措施存在先天性不足,导致直销银行这一业务可能被不法份子用于藏匿和转移非法资金,存在一定洗钱风险,需引起监管机构和银行自身的重视。
本文从直销银行业务流程入手,对洗钱风险点进行归纳和分析,并提出风险防范对策。
关键词:直销银行洗钱风险防范一、直销银行释义及发展概况(一)直销银行定义根据国外对直销银行的定义,主要是指金融机构不设立物理网点,通过ATM机、电话、邮件及网络等手段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在国外除了基于传统银行设立的直销银行,如RaboDirect,First Direct 等,还有许多独立成立的直销银行如Ally,Simple 等。
我国对直销银行的定义没有严格限制物理网点的设立,主要指业务拓展不以柜台为基础,打破时间、地域、网点等限制,主要通过电子渠道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银行经营模式和客户开发模式。
目前,在我国的直销银行主要是基于传统银行所成立。
(二)直销银行特点1、业务上具有“直销性”、“混业性”特征。
直销银行完全依托互联网直销金融产品,有效降低运营成本,同时通过差异化的市场定位,借助互联网推出或者代销多元化的产品,开辟了一条与实体银行相互补充的发展道路。
2、产品上具有“专业性”和“个性化”特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据分析和挖掘的应用,急剧降低了直销银行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成本,近几年针对客户个性化的证券、保险、基金等直销金融产品快速增加,很好迎合了客户资产增值的需求。
3、技术上具有“虚拟性”和“创新性”。
直销银行以互联网为载体,高度集成了先进技术,打破了传统网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范围限制,实现为客户提供全天候、不间断的金融服务,满足了客户的随时随地的使用需求。
当前反洗钱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第一篇:当前反洗钱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当前反洗钱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洗钱是犯罪分子掩饰或者是隐瞒非法收益的一种手段,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应予以严厉打击。
银行的经营活动以货币、资金为主,鉴于其经营的特殊性,银行成为洗钱犯罪活动的温床,通过金融系统洗钱是犯罪分子惯常使用的伎俩。
当一家银行被发现被洗钱分子所利用时,消息的公布会使公众对该银行甚至整个银行系统的信用产生质疑,动摇银行的信用基础。
而我们新乡银行作为自主经营的企业,信用是何其重要的“生命线”。
另外,由于洗钱活动的资金转移完全脱离了一般的商品劳务交易的特点,其资金转移完全受洗钱的需求所制约,因此,资金的流动毫无规律可循,洗钱很可能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基层网点反洗钱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加强基层网点反洗钱工作。
根据反洗钱工作的总体要求,现就我行开展反洗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和大家进行一些探讨,望指正。
一、反洗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国在2003年至今共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以及《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一法四令来指导和约束各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明确了各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中应当履行的三大义务:一是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审查客户身份;二是保存客户资料和交易记录;三是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
而恰恰就是这三大义务,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客户身份识别方面《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金融机构应当勤勉尽责,建立健全和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针对具有不同洗钱或者恐怖融资风险特征的客户、业务关系或者交易,采取相应的措施,了解客户及其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
反洗钱工作的防范和重要性与必要性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反洗钱形势日益严峻。
在我国,反洗钱不但是打击贩毒、腐败等犯罪活动的利器,而且对保障国家金融安全,降低银行经营风险,深化银行体制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因此,从政府机构到专家学者都在积极研究、探索应对国际国内反洗钱的有效措施和方法。
从国际国内与反洗钱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案例中不难发现,洗钱行为手段多样,但也有其内在的规律可循。
根据国际上已积累的几十年实践经验,洗钱者易在金融法律体系尚不健全的国家和地区活动,并趋于选择成本低、安全性高、风险小、便捷性强的方式,例如目前在我国,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已成为洗钱的主要渠道。
本文通过结合在对我国商业银行审计中发现涉嫌洗钱活动线索的工作实践,谈一谈对商业银行审计进行反洗钱行为审计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现阶段,根据我国国情,国家审计机关在商业银行审计中进行反洗钱审计的审计目标应定位在:通过检查确认银行在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执行等各个环节存在的缺陷,促进银行加强管理、降低经营风险;通过对银行交易数据的检查,发现洗钱等金融犯罪活动的线索,联合其他监管机构对此类范围活动进行打击,以维护公众利益,保障金融安全。
在审计方式方法上,同其他审计事项一样,对涉嫌洗钱行为的审计同样是风险基础审计,即在对被审计商业银行进行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和测试的基础之上,对可疑账户、可疑交易、可疑活动进行实质性的检查,具体步骤包括:一、在合规性审计方面国际上,根据巴塞尔协议和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的建议,银行反洗钱的有效途径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可疑交易报告制度;二是建立一套有效的反洗钱工作机制;三是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
在我国,中国人民银行也制定了《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人民币大额和可疑资金支付交易报告管理办法》和《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外汇资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等规定。
根据国际上已积累的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建议审计人员在商业银行反洗钱内部控制制度的合规性审计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在控制环境方面,审计人员应对被审计单位关于反洗钱和可疑交易制度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价,具体包括了解银行高级主管和经理层正直程度、价值观和能力;被审计单位是否通过适当的途径将反洗钱的观念和重要意义传达给员工;员工是否明确地知道可疑交易报告制度,确切地知晓可疑的交易;员工是否能够辨别和报告可疑交易等。
私人银行业务洗钱风险及其对策研究摘要:近年来,专门为富裕阶层提供服务的私人银行业务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巨大经营利润,但同时也带来较大的洗钱风险。
本文以海南省为例,全面分析了私人银行业务的洗钱风险及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商业银行、人民银行和行业监管部门等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私人银行;洗钱;风险一、海南省私人银行业务发展现状二、私人银行业务洗钱风险分析(一)制度缺失风险一是法规缺失风险。
反洗钱“一法四规”未根据私人银行业务特点制定更严格的管理措施。
银行业监管部门也没有针对私人银行业务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各商业银行主要依据《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对私人银行业务进行管理,但该办法对私人银行业务的反洗钱工作体现不足。
二是内控不力风险。
由于监管法规不够具体,各商业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处于自由发展阶段,在私人银行客户带来的巨大经营利益驱动下,各行倾向于采取法规要求的最低管理标准。
在内外部管理制度的缺失下,私人银行业务存在较大的洗钱风险。
(二)业务操作风险一是初次与私人银行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出于对客户隐私和吸纳客户的考虑,商业银行一般只对客户开展基本身份识别,对客户的身份背景和资金来源难以做到深入了解,非法资金容易通过私人银行渠道进入金融体系,达到洗钱目的。
二是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后,商业银行比较注重与客户业务关系的维护,对客户的持续识别和交易监控存在不足,带来潜在的洗钱风险。
三是商业银行对私人银行客户设计开发了一系列专项产品满足其多样化、个性化的投资需求,但洗钱风险防控制度与措施配套不足,对客户的资金来源缺乏深入调查,产品销售环节存在洗钱风险。
(三)合谋洗钱风险私人银行客户享有专属客户经理服务,客户购买理财产品、预约服务时均通过专属客户经理完成。
在业务开展中,商业银行要求客户经理与客户建立密切的信任关系。
客户交易情况除客户经理外,对银行其它工作人员都严格保密,容易导致客户经理与客户合谋洗钱的风险。
调研报告:商业机构反洗钱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2篇)第一篇:当前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与应对措施近年来,我国在防范新型洗钱犯罪、打击非法买卖银行卡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洗钱犯罪涉及领域和规模也呈扩大化趋势,基层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亟待关注解决。
一、当前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面临的新问题由于我国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户及结算的渠道类型增加,致使客户从原始的网点办理业务转变为网上办理业务,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对客户和交易识别的难度加大,给犯罪分子以“捡漏”的可能性。
金融机构“职业”分类较为简单,不利于对客户进行精确的身份识别。
由单个账户或几个账户扩展到上百个账户导致犯罪行为隐蔽化,单个账户通过三方渠道频繁发生交易导致交易对手隐蔽化,特别是客户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增强,而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导致反洗钱工作难度大。
近年来,由于电信诈骗及买卖客户信息案件频发,导致人们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已持续加强,但反洗钱宣传力度及宣传的有效性并没有跟上信息保护意识强化的步伐。
具体表现在客户不愿向银行提供个人信息,或者提供旧信息甚至虚假信息,而银行无法全部去核实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导致反洗钱工作发生错漏的可能性增加。
二、基层金融机构做好反洗钱工作的应对方法及建议优化基层金融机构的反洗钱部门人力配置。
配备专职反洗钱工作人员,并形成A、B角互补的工作方式,人员均通过反洗钱相关业务知识考核后上岗。
反洗钱工作人员均从事多年相关专业,熟练掌握反洗钱工作要点,这样才能确保人力物力的充分到位,更大地促进反洗钱内控制度建设、监督检查、宣传培训等工作的深入开展,并落实大额及可疑交易的汇总、分析、报告等职责要求,确保反洗钱工作的稳定有序开展,防止因为人员不足问题而阻碍反洗钱工作的开展。
凝聚反洗钱工作合力,明晰管理职责。
秉承以合规风险管理为目标,以有效融入业务经营管理为中心,以合规风险管理的基本原则为依据,构建了反洗钱合规管理的矩阵式组织架构,提高基层各部门预防洗钱犯罪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打击洗钱和恐怖融资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体系保障。
当前反洗钱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洗钱是犯罪分子掩饰或者是隐瞒非法收益的一种手段,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严重威胁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稳定,应予以严厉打击。
银行的经营活动以货币、资金为主,鉴于其经营的特殊性,银行成为洗钱犯罪活动的温床,通过金融系统洗钱是犯罪分子惯常使用的伎俩。
当一家银行被发现被洗钱分子所利用时,消息的公布会使公众对该银行甚至整个银行系统的信用产生质疑,动摇银行的信用基础。
而我们新乡银行作为自主经营的企业,信用是何其重要的“生命线”。
另外,由于洗钱活动的资金转移完全脱离了一般的商品劳务交易的特点,其资金转移完全受洗钱的需求所制约,因此,资金的流动毫无规律可循,洗钱很可能成为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基层网点反洗钱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我们应当不断加强基层网点反洗钱工作。
根据反洗钱工作的总体要求,现就我行开展反洗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和大家进行一些探讨,望指正。
一、反洗钱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我国在2003年至今共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以及《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一法四令来指导和约束各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明确了各金融机构在反洗钱工作中应当履行的三大义务:一是建立客户身份识别制度,审查客户身份;二是保存客户资料和交易记录;三是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
而恰恰就是这三大义务,出现了诸多问题。
(一)客户身份识别方面《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第三条规定:金融机构应当勤勉尽责,建立健全和执行客户身份识别制度,遵循“了解你的客户”的原则,针对具有不同洗钱或者恐怖融资风险特征的客户、业务关系或者交易,采取相应的措施,了解客户及其交易目的和交易性质,了解实际控制客户的自然人和交易的实际受益人。
在实际操作中,首先难在对客户出示的真实有效身份证件的识别。
浅谈反洗钱的几点问题及办法反洗钱工作在当今复杂的金融和社会环境下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工作,做好反洗钱工作是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根本客观要求,是维护金融机构诚信及金融稳定的需要,也是保证信誉支付的稳定。
一、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金融机构经营行为不规范。
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金融机构经营主体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竞争日益加剧,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始终是金融机构的目标,基层金融机构表现尤其突出。
随着众多金融机构在基层设点运营,地方同业竞争日趋激烈。
金融机构迫于外部竞争和内部考核的压力,为了更多争取客户资源,不同程度地采取放宽开户条件、直接或变相提高存款利率、放松现金管理、简化审核手续等手段来吸引客户,争取存款,拓展业务。
在此情况下,基层金融机构容易放松对客户身份的识别,忽略对大额资金来源的甄别和审查,甚至明知资金来源有问题,为防止客户流失,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给客户出主意、想办法,违规处理业务,埋下风险隐患,给有效预防和查处洗钱活动人为设置障碍,不利于反洗钱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对反洗钱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是反洗钱意识淡薄,内控制度流于形式。
反洗钱内控制度在基层金融机构不能得到有效执行,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把开展反洗钱工作片面地认为是加强对客户的审查以及对业务的束缚,不利于稳定客户和吸收存款,容易导致反洗钱工作只做表面文章。
二是基层金融机构囿于经营成本和人员条件,难以按规定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相应岗位人员,一人多岗、违规兼岗现象比较普遍,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反洗钱的各项制度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三是认识不到位。
基层金融机构认为洗钱应是大城市的工作,与基层无关,在基层开展反洗钱工作成本过高,意义不大,反洗钱工作未能有效纳入绩效考核,加之人民银行对基层金融机构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较少。
因此,基层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逐步形成不肯为甚至不愿为的观念。
(三)基层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反洗钱素质低,影响反洗钱工作的开展。
王银昆,张蓉(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银川750001)摘要:经济发展愈快,资金流动愈活跃,作为资金载体之一的账户活动愈频繁。
对公账户向对私账户转账在满足某些资金流转需要的同时,伴生了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从反洗钱角度讲,此种交易方式暗含洗钱风险,当前要有效监控尚有困难。
如何克服困难,全面有效监控,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需要内外合理分工,上下齐心协作。
关键词:结算方式;反洗钱;打击犯罪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12)10-0099-02收稿日期:2012-09-01作者简介:王银昆(1978-),女,云南易门人,经济师,研究方向:经济金融;张蓉(1981-),女,宁夏吴忠人,会计师,研究方向:经济金融。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活跃,支付系统的日益完善以及支付服务质量的逐步提高,社会资金流动速度加快,非现金支付交易量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
就宁夏而言,2010年上半年,全区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办理支付业务5810.84万笔,金额11682.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8%和52.7%。
分析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接收的商业银行报告的几十例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发现,对公账户向对私账户转账在转账交易中明显增多,值得关注。
一、原因分析(一)历史原因主要取决于宁夏自治区一些特殊经济实体的采购方式,这部分交易主体原料主要来源于私营业主、个人。
例如:石化、煤炭企业收购原油、煤,造纸企业收购麦草,粮食企业收购农副产品,羊绒制品企业收购羊绒等。
(二)政策原因为提高服务效率,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的通知》(银发〔2007〕154号,以下简称通知),简化了从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向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支付款项的处理手续。
《通知》规定从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向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支付款项单笔超过5万元人民币时,付款单位若在付款用途栏或备注栏注明事由,可不再另行出具付款依据,但付款单位应对支付款项事由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个人金融P ersonal Finance私人银行业务是指向高资产净值客户提供的以财富管理为核心的一揽子综合性金融服务。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富裕人口的日益增多,私人银行业务以其准入门槛高、私密性和专属性强而受到高收入人群的青睐,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服务领域及业务增长点。
人民银行连云港市中心支行通过调研发现,由于私人银行业务私密性强、客户身份特殊,商业银行在为客户提供私人银行服务的同时,其面临的洗钱风险也不容忽视。
本文结合基层人民银行反洗钱工作实践,剖析私人银行业务中潜在的洗钱风险隐患,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连云港市私人银行业务发展概况自2008年3月连云港市辖内的工商银行连云港分行推出私人银行业务以来,目前全辖26家银行业机构中已有工、农、中、建、交、浦发等6家开办私人银行业务,但均未专设私人银行部门,私人银行业务均归口个人金融部管理。
截至2013年底,连云港市共有私人银私人银行业务洗钱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 中国人民银行连云港市中心支行 马伟利行客户108个,私人银行客户资产11.5565亿元,人均持有资产1070万元。
具体而言连云港市私人银行业务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1.准入门槛高,单个客户资800万元以2.4%。
资料和交易情况仅客户经理和网点主管知悉,农业银行、交通银行2家机构私人银行客户的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仅该客户的客户经理知悉。
其中,农业银行私人银行工作人员还要签订私人银行从业人员保密协议,严禁通过任何形式或渠道向未经授权的人员和机构泄露客户信息。
3.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调查发现,辖内银行业机构为私人银行客户提供一揽子综合性金融服务,以为客户提供个人财富的保值增值和分散投资风险等金融服务为重点,同时提供机场贵宾候机、就医、旅游等非金融增值服务,具体包括资产管理服务、保险服务、信托服务、税务咨询和计划、遗产咨询和计划、房地产咨询、各种增值服务、私人助理服务等内容,全面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反洗钱在银行业的实践难点及应对措施1. 引言反洗钱(AML)是金融机构为防止犯罪分子通过金融系统掩饰、隐瞒非法所得而开展的一系列措施。
在银行业,反洗钱工作是法律合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践中面临着诸多难点。
本文旨在分析这些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2. 实践难点2.1 客户身份识别与尽职调查- 难点描述:在客户开立账户、进行交易等过程中,银行需对其进行身份识别和尽职调查。
然而,由于部分客户信息不完整或不真实,以及跨境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等,银行难以全面了解客户及其交易背景。
- 应对措施: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客户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与第三方数据提供商合作,获取更全面的客户信息;加强跨境信息共享,提高尽职调查的有效性。
2.2 大额交易和异常交易监测- 难点描述:银行需监测客户的大额交易和异常交易,以便发现潜在的洗钱行为。
但交易量庞大,交易模式复杂多变,易受正常交易行为的影响,导致监测难度增加。
- 应对措施:优化交易监测系统,设置更为合理的监测阈值;运用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交易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定期对监测系统进行审查和调整,确保其有效性。
2.3 内部控制与合规文化建设- 难点描述:反洗钱工作不仅需要技术手段,更需要良好的内部控制和合规文化支撑。
然而,部分银行员工对反洗钱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的培训和意识。
- 应对措施: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对反洗钱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各项反洗钱措施得到有效执行;营造良好的合规文化,使合规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2.4 国际合作与信息共享- 难点描述:洗钱行为往往具有跨国性,因此,反洗钱工作需要国际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然而,各国在法律、监管和制度上的差异,以及信息共享机制的不完善,制约了反洗钱工作的效果。
- 应对措施:积极参与国际反洗钱组织和机制,推动国际反洗钱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与各国监管机构的沟通与合作,提高信息共享的效率和质量。
客户将资金从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向个人银行结算账户转账(以下简称公转私),银行是否可以办理?有哪些注意事项?银行应尽到哪些职责?银行主要的风险有哪些?银行如何应对这些风险?一、公转私的监管政策变迁历史一是央行于2003年首次以成文方式规范了银行办理公转私业务的规定,采取了以“5万为界,烦简分流”的原则。
其第四十条规定,“单位从其银行结算账户支付给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款项,每笔超过5万元的,应向其开户银行提供付款依据”,同时,央行要求银行在办理公转私业务时,应认真审查付款依据或收款依据的原件,并留存复印件,按会计档案保管。
未提供相关依据或相关依据不符合规定的,银行应拒绝办理。
二是央行于2007年从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的角度,进一步简化了银行对公转私业务的审核。
规定“从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向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支付款项单笔超过5万元人民币时,付款单位若在付款用途栏或备注栏注明事由,可不再另行出具付款依据,但付款单位应对支付款项事由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同时,为了防止付款单位利用该规定从事套取现金、逃税、洗钱等违规违法活动,央行要求金融机构加强对支付结算业务的风险管理,严格按照反洗钱的有关制度报告大额和可疑交易。
三是央行于2011年强调了对公转私业务中涉及可疑情形的管理。
规定“对于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向个人银行结算账户转账单笔超过 5 万元的,存款人若在付款用途栏或备注栏注明事由,可不再另行出具付款依据。
但是,具有下列一种或多种特征的可疑交易,银行应关闭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网上银行转账功能,要求存款人到银行网点柜台办理转账业务,并出具书面付款依据或相关证明文件”,其中可疑特征包括“账户资金集中转入,分散转出,跨区域交易;账户资金快进快出,不留余额或者留下一定比例余额后转出,过渡性质明显;拆分交易,故意规避交易限额;账户资金金额较大,对外收付金额与单位经营规模、经营活动明显不符;其他可疑情形”。
四是央行于2018年首次提及在办理公转私时应对付款依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审查,但该规定于2019年2月被废止。
我国保险业洗钱风险分析及对策建议'在当前全球化、资本国际化、信息技术高速的情况下,日益猖獗的各种洗钱活动已经威胁经济和金融安全,成为目前国际普遍关注的焦点和问题。
作为洗钱活动高发领域的保险业,应加强对保险业洗钱风险的研究,指导,打击洗钱犯罪活动。
洗钱不仅是一个有着高额利润的、复杂的犯罪领域,还是一种经济活动。
这种经济活动披着合法外衣,严重危害着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
保险作为一种转移、分散风险的机制,本身并不牵涉洗钱,但保险业的内在特质属性却在一定程度上为犯罪分子洗钱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
(一)保险产品特性引发的洗钱风险保险业本身的保险产品特性,使保险业暗藏洗钱通道。
按照保险产品的条款设计,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可以不同,且保险合同遵循“投保自愿,退保自由”原则。
因此,犯罪分子可以通过在不同关系人之间转移资金达到洗钱的目的。
如保险产品中的人寿险和团体寿险,因涉及被保险人的人身利益,保险期限较长、费率较低、保费缴费方式和退保操作较灵活,容易被犯罪分子所利用,通过长险短做、团险个做、地下保单等方式,达到将公款化为个人私款或者将黑钱流转出境等目的。
[1]如果保险人在承保时未履行尽职调查的责任,未认真审核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等的身份资料及关系,就有可能被洗钱分子利用。
(二)业务创新引发的洗钱风险保险公司正向客户提供日益复杂的金融产品,与其他金融行业之间的竞争也在日益加剧。
许多具有投资功能的人寿保险产品在溢缴保费和提前赎回方面弹性很大,为洗钱者大量转移资金和模糊资金交易轨迹提供了新的空间。
洗钱分子可以将保单当作银行账户进行管理,甚至达到“黑钱”增值的效果,也可以多缴保费并提前赎回,或利用这个渠道将其资金向多个账户或是国外转移,特别是向一些反洗钱不合作国家和地区以及不存在外汇管制的国家和地区转移。
(三)利润驱动引发的洗钱风险目前,利润最大化是保险公司的主要经营目标,各家保险机构为抢占市场份额,完成刚性业务考核指标,对于某些涉嫌洗钱的业务往往难于取舍,而洗钱行为本身并没有直接受害方,如果洗钱分子通过趸缴保费洗钱,保险公司还可获取大宗保费;退保时,洗钱分子也可能采取成本较高的短期退保方式,保险公司又可获得比较客观的手续费,这样保险公司在短期内既扩展了业务,又提高了公司利润,在市场监管不到位的情况下,双方表面上达到了“双赢”。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浅析“公转私”业务潜在洗钱风险及防范和莉(中国人民银行大连市中心支行,辽宁大连116001)[摘要]随着各商业银行“公转私”业务的发展,金融风险也逐步增大。
本文对“公转私”业务潜在的洗钱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公转私;洗钱;风险;防范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4.03.047[中图分类号]F83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4)03-0102-02[收稿日期]2013-11-25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金融行业业务规模也在逐渐扩张,在业务交易量与客户规模快速膨胀的同时,各商业银行“公转私”业务潜在洗钱风险愈加凸显。
近年来,虽然商业银行“公转私”业务为金融消费者提供了便利,但也出现了小型企业和个体户、法人账户和个人账户混用等现象,为不法分子进行转账、提现等非法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应引起高度关注。
1当前我国对公对私结算账户管理的洗钱风险类型1.1对公对私账户之间大额款项划转凸显洗钱风险自2007年7月起,各商业银行开始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规定,简化了从单位结算账户向个人结算账户支付款项的处理手续。
《通知》中规定,在单笔交易超过5万元人民币时,付款单位只需在付款用途栏或备注栏注明事由即可,不需要另行出具付款依据,使企业向个人划款所受的约束大大减少。
在此背景下,公转私大额资金划转的频率和金额呈现大幅度增长态势。
由于放开了对单位账户资金划转到个人账户的相关审批手续,各商业银行不再审核资金用途的合理性,不再要求客户提供相关依据,实际上失去了防范洗钱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从而不利于从源头上控制洗钱风险。
1.2个人结算账户反洗钱监管难度大当前,有关结算管理办法对个人结算账户的开户数量没有限制,个人只需按规定提供相关的证明资料便可开户,再加上个人结算账户开立简单、使用方便,各商业银行监管相对宽松,一些人便在多家银行或在一家银行的多个机构开立多个账户,致使人均拥有的个人结算账户数量较多,使反洗钱监管存在较大难度。
对公网银业务反洗钱控制难点和建议令狐采学本文从对公网银业务的角度出发,结合对公业务在反洗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浅谈网上银行业务给基层行反洗钱工作带来的挑战,提出网上银行业务在反洗钱工作中的建议。
一、XX支行对公网银业务现状截止7月月末,XX支行对公结算帐户总量83户,网银证书版客户42户,占全部对公帐户的50.6%,即在两个对公结算帐户中便有一个对公客户可以办理网银转账业务,网银业务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柜面业务。
上半年,支行对公网银交易笔数4039笔,金额24167万元,其中行内转账1895笔,金额10986万元,跨行转账2140笔,金额13175万元,平均每笔交易金额为5.98万元。
部分企业几乎全部业务都用网银办理,对公帐户网银公转私业务占全部转账业务的比重超过50%,公转私业务集中体现在了“集中转入、分散转出”等风险控制环节。
二、网上银行业务在反洗钱风险控制难点(一)网银交易无法真正做到“了解你的客户”,对公帐户在最初开立时都按照人民银行及结算部门要求按签订协议、提供相关资料、实施尽职调查等相关程序,可以辨别其法人、财务人员以及公司注册资金等客户相关的真实身份。
但网银业务开户的便利性让不法分子能够在多家银行同时开设多个网银账户,通过频繁变换账户,短期内实现资金的转入和转出,达到洗钱的目的。
而只认“证”不认“人”的网银业务隐蔽性特点,决定了只能审查支付方资金的来源及性质。
所以,网银交易不可能审查交易的实际控制人、交易的真实背景和真实用途。
笼统的“转款”可以遮盖一切真实用途,银行很难对其资金的真实用途和流向进行分析。
(二)网银交易中公转私存在的巨大洗钱隐患。
在网银交易中,公转私交易非常多。
部分公司的对公帐户法人、财务人员都是一人,即该单位账户的实际操作者,企业在其资金到帐后,直接用公转私交易一笔或分笔操作转到该法人或亲戚的个人帐户中,再通过网银划转到其他个人帐户中就无法进行再跟踪了。
网银这一特性无疑为洗钱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反洗钱浅析第一篇:反洗钱浅析反洗钱浅析经济学中有一个“破窗效应”:如果人为打坏一扇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玻璃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就有可能把这视为放纵不管的表现而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最终造成千疮百孔积重难返的局面。
简单的说洗钱就是将从事非法活动或犯罪所得的脏款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中转或采取其它特殊方式掩盖其非法的性质和来源使之合法化,从而获得巨额利润。
如果非法所得通过洗钱轻而易举地合法化,这对那些奉公守法、勤勉劳作的人们来讲,将会产生一种邪恶的诱惑,这种诱惑不根除,就会产生“破窗效应”,不仅影响金融业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破坏。
而金融机构作为资金的载体和媒介,是犯罪分子将非法所得的赃款合法化的犯罪载体,因此金融机构在预防揭露和控制洗钱犯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进行剖析,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金融机构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对反洗钱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人员分配紧张要履行好反洗钱义务就必须投入一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从短期或者从局部来看金融机构的经济利益必然受到影响,从而仅将反洗钱作为避免监管处罚而不得以的行为,仅仅是按照人民银行反洗钱的组织形式建立了领导小组,将反洗钱工作指定某一部门负责,也没有配备专门人员,难以把反洗钱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
即使一些金融机构配备了三五个专职反洗钱人员,但对于每日业务量达千万笔的金融机构来说,也不能满足本单位组织和开展反洗钱工作的需求。
同时,基层反洗钱人员大多为兼职人员,这些人员除负责报送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外,还承担着柜面接待、账务核算等大量基础性工作,其往往无暇深入客户尽职调查及对交易信息的分析和识别,导致反洗钱要求无法得到切实落实,反洗钱效果无法得到保证,从而大大影响2、金融机构一线人员反洗钱业务素质偏低洗钱是一种智力型、知识型、隐蔽性的高智能犯罪。
而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网上银行业务,作为现代商业银行激烈竞争的新领域,同样这也成为洗钱犯罪的重要渠道。
将公司营业收入转入个 人账户的法律风险"7//?^X r90%的股东都不知道一一将公司营业收入转入个人账户的法律风险!导读:可以说90%的企业投资人都不知道,将公司的营业收入转入个人账户的法律风险.下而通过小案例來分析将企业营业收入转入个人账户所面临民爭责任、刑事责任等法律风险:案例甲公司的股东乙将公司的营业收入1000万元直接转入个人账户.没有将公司的营业收入转入公司的账户。
甲公司在财务处理上仍热将1000万元的收入正常入账.且及时进行纳稅申报,交纳稅款。
对于甲公司乙股东的行为法律分析如下:一、稅法上的责任按照常理,股东乙如果不是出于避税的考虑(此处分析不考虑股东乙对于现金的要求及转移公司财产的目的〉,没有必要将木來归屈于甲公司的1000万元的营业收入不经过公司的基木账户,直接转入到个人帐上,这样会带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1000万元的货款需要交纳170万的增值税.如果企业正常登记入账.对于增值税的交纳上不存在风险°(二)在交纳企业所得税方面.1000万元也是要交纳的。
抛开成木要素不考虑,1000万元需要交纳1000*25^=250万的企业所得税。
如果甲公司对于企业所得税也正常交纳的话.对于企业所得税不存在风险。
(三)股东从木应该入公司的帐的资金转到个人账上.按照我国税法的规定•该行为视为对于股东个人的分红。
股东个人的分红应该缴纳20%的个人股息红利所得税.乙股东的个人股息红利所得稅为200万元。
因为股东乙直接将木应入公司的帐资金转到个人帐,等于股东没有缴纳个人股息红利所得税。
偷逃200万元的税款属于重大违法犯罪的行为。
(四)对公司年度报告公示的影响(以前属于企业年检)。
公司木來有1000万元的现金流入,但是由于股东将木应该入公司的帐的资金转到个人名下.直接导致公司少f 1000万元的现金,对于年度报告公示会产生重大影响。
二、刑法上的责任(-)职务侵占罪(刑法第271条)•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木収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