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异同的探析
- 格式:ppt
- 大小:1.18 MB
- 文档页数:21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作者:金小钰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03期[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3-0-01一、序论《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是典型的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
两个作品都带着悲剧的色彩。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 16世纪末英国的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
据说作品的素材是意大利亚小说家班德罗(Matteo Bandello)的作品(1554)同样也引用了亚瑟·布鲁克(arthur bruc)的《罗梅乌斯与朱丽叶的悲剧史》(1562)《罗密欧与朱丽叶》反映的是追求自由与解放的时代主题,表现人性的光辉。
《牡丹亭》是明朝末年封建社会的作品。
通过杜丽娘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反对封建礼教的精神带来的巨大的冲击。
研究的大致上是《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化,剧中差异点等深层的是社会,时代,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等。
近年来的论文有刘慧的《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比较研究里批评了同一时期作品的主人公们以反封建的思想和爱情为主题。
研究了剧中的矛盾冲突的原因和过程,人物性格和东西方间的思考方式,价值观,审美追求。
但是在作品的普遍价值的发掘上遇到了限制。
因此本稿为了完善此点以不同的视角来做比较。
二、作品间爱情观与社会价值观比较2.1 热情自由与含蓄委婉的情意表现《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写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悲剧作品。
反映的是追求自由与解放的时代主题,表现人性的光辉。
所以,莎士比亚在主题的表达上直接而有力。
通过剧中人物的对白,表现了爱情的伟大与神圣。
莎士比亚运用“爱情的悲诗”,使文中结尾部分的死闪耀着人性的灵光,回响着浪漫的旋律,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改造了现实生活的定式,产生了摧枯拉朽的作用,使未来生活在两个世仇家庭的青年人不会再重蹈他们的命运。
他们用年轻的生命预示了充满希望的明天,《罗密欧与朱丽叶》无愧于文艺复兴晚期一部洋溢着青春朝气的“乐观主义的悲剧”。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比较《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比较16世纪末,东西方两位最杰出的戏剧大师——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分别完成了世界文学史上讴歌爱情、追求自由的不朽名剧——昆曲经典《牡丹亭》与爱情诗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两剧创作时间相差只有三年,且各自代表着东西方戏剧文化的光辉成就。
两部戏剧无论是在人物形象塑造,抑或主题思想,还是美学形态、表演方式上均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独有魅力。
四百多年来,这两部巨著经久不衰,至今仍在舞台上盛演,早已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成为中西文化艺术标志性符号之一。
两部戏剧作品的女主角形象之比杜丽娘:毫无疑问,《牡丹亭》中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杜丽娘。
杜丽娘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典美女,作为名门宦族的小姐,她长于深闺,从小接受严格的封建教育,不能稍有越礼出格。
在“闺塾” 一场中,她“嫩脸娇羞,老成尊重",矜持温顺的性格展现无遗。
然而沉重的思想枷锁慢慢地使这个花季少女越来越苦闷,引发了她对周遭一切的怀疑和不满。
及至游园,那暗暗生长的情思终于变得明晰。
春天的妩媚的景色激发了她要求身心自由的觉悟。
情欲已然苏醒,等待着一次爆发。
终于,“惊梦"中她获得了爱情,并在梦中完成与柳梦梅的爱欲交融。
苏醒后她更加深了要把梦境变成现实的冲动,“寻梦”正是她反抗性格的进一步的发展。
然而梦中幻景,现实难寻。
正因梦境不可得,理想不能遂,杜丽娘甘愿选择自我结束这“如花美眷” 般的生命,将自己的一片深情永远留在这梦中的春光里。
但杜丽娘的死只是她抗争之路的另一个开始。
杜丽娘她的游魂居然与柳梦梅再续前缘。
为情人而死去,也为情人而再生;为理想而牺牲,也为理想而复活。
回到现实阳界的她,又要面对父亲对她爱情的百般阻挠。
最终杜丽娘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词,感动了皇帝“敕赐团圆”,与柳梦梅成婚。
这正是社会、观众对生死至情与人欲合理的肯定与褒扬。
朱丽叶:朱丽叶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所理想的新女性形象:美丽纯洁,善良温和,忠贞不屈。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比较之我见邢树娜(临沂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摘要:<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产生的,它们都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有一定的反映。
二者存在着共性。
但是,由于它们诞生在不同的国家。
并且分别是中西爱情剧的代表作品,所以它们之间还存在着一些差异。
关键词:戏剧;爱情;悲剧;共性:差异一、引言<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别是中国和西方戏剧史上的爱情剧杰作。
它们都产生于16世纪末.并且在中西戏剧史上闪耀着不可磨灭的光辉.对推动当时和以后戏剧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从对这两部作品的比较中。
我们可以窥探出中西戏剧的一些共性.同时我们也能领略中西戏剧的个性。
现在本人欲通过对两者的细致比较。
进而分析它们的异同.以此帮助各位读者及文学爱好者加深对这两部戏剧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二、两部作品的共性(一)取材<牡丹亭》的故事取材于明代拟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记》。
尽管《牡丹亭》传奇的情节有所依据,但传奇的思想深度和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却大大超过了话本小说.具有创新的意义。
《罗密欧与朱丽叶》取材于班德洛(1485—1561)的《短篇小说集》第二卷“故事九”,把九个月的故事变成四天的故事。
大大加强了巴里斯的戏,结尾添加巴里斯与罗密欧的决斗.为小说所无。
虽然莎士比亚不是第一个采用这个题材的人.但是他是第一个根据这个题材写出杰出作品的人。
(二)悲剧气氛<牡丹亭》写了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
他们真心相爱,却遭到了封建礼教的种种压制和阻挠。
杜丽娘由梦生情,由情生病,由病而死,死后与情人结合。
并又还魂重生。
虽然喜得团圆,但这种不可能的事件又使人喜中含悲,由于封建压力的巨大和个人斗争的艰苦.全剧笼罩着一股悲剧的气氛。
《罗密欧与朱丽叶>写主人公罗密欧与朱丽叶热烈相爱。
在第一幕第一场两个封建家族刀光剑影的武斗就预示了男女主人公的悲剧结局,他们终于无法结合。
最后殉情而死。
从悲剧美学特征看《牡丹亭》、《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剧来源于古希腊祭奠酒神的颂歌。
悲剧中的主人公遭受磨难、痛苦等,他们表现出顽强的求生欲望。
审美意义上的悲剧与现实中的悲剧是不一样的。
审美意义上的悲剧让人感觉到恐惧或产生怜悯、同情的情绪,同情主人公的遭遇,联想到自身是否也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普希金曾说:“高尚的喜剧往往是接近于悲剧。
”如《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牡丹亭》作者的题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所至也。
”这是对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极好的描写。
杜丽娘是一个养在深闺的女子,接受严苛而正规的封建礼教的教育。
她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追求个人的幸福。
在梦中与柳梦梅相爱,相思成疾而一病不起。
死后杜丽娘的灵魂与柳梦梅相见,而得复生,继而私定终身。
而这婚姻是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符合封建伦理道德。
杜丽娘便鼓励丈夫去考取功名。
为了追求自由的爱情,反抗封建礼教,她经历了种种磨难,甚至是死亡,结局是圆满的,因为他们最终在一起了,也可以说是悲剧的,杜丽娘妥协于封建礼教,“鬼可虚情,人须实礼。
”这部喜剧戏剧接近悲剧,其中曲折悲欢,使杜丽娘身上兼具悲喜剧色彩。
杜丽娘与柳梦梅越过重重磨难,最终走在一起是悲剧的消极情感到积极情感的转换。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捉住了人们在欣赏悲剧时所经历的由消极情感到积极情感的转换。
指出悲剧对于人的灵魂的净化作用。
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相似的是,主人公都是对爱情的追求。
罗密欧与朱丽叶分别是两大世仇家族,他们之间的爱情是不被允许的。
为了追求心中的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做出了反抗,在神父劳伦斯的主持下举行了婚礼,就这样私定终身。
可以认为这是社会或环境所造成的悲剧,而非主人公的罪恶。
而主人公身上的过失或弱点造成了悲剧的产生。
罗密欧因杀人而遭放逐在外,闻知朱丽叶自杀赶回维罗纳,没弄清朱丽叶是否真的已经死亡而喝下毒药,造成两个人的死亡。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比较作者:赵勇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0年第09期中国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牡丹亭》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作为两部经典的爱情,在许多方面存在着相似之处,最具有比较价值。
第一,作者出生年代相似,均出生于16世纪,而且在同一年去世:汤显祖(1550-1616),莎士比亚(1564-1616)。
第二,两部作品在创作时间上只相差四年。
《牡丹亭》创作于1598年,是16世纪的东方经典;《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于1594年,是同一时期产生的西方经典。
第三,在作品的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上,两部作品也是一样的,都表达了追求爱情自由、颂扬尘世幸福的主题,表现了人性的复苏和欲望的觉醒。
第四,从情节结构上,两部作品亦有相似之处,都是由一见钟情到私订终身。
只是在结局上稍有分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为爱殉情,以悲剧落幕;《牡丹亭》是为爱重生,以大团圆收尾。
然而,从作品反映的思想意义而言,笔者认为《牡丹亭》更具有精神启蒙的价值,更具有现代主义的意味。
因为《牡丹亭》的构思更为巧妙,它通过“梦中情”,表现人性的本质,突出人的欲望的觉醒。
二者同是经典的爱情故事,同样具有深刻的思想启蒙价值,为什么《牡丹亭》却没有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在世界文学范围内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运兴衰的影响。
英国在16世纪末从海上战胜西班牙,成为新兴的霸权国家,之后,又相继打败了最强劲的对手荷兰和法国,夺取了两国的大片殖民地,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地位,成为西方的“日不落”帝国。
以后漫长的三个世纪(17-19世纪),正是英国的兴盛时期,英国在这三百年间对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
伴随着疯狂的殖民扩张,不仅英国的政治势力渗透到世界各地,其文化也随其殖民活动传播到世界各国,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非常强劲的传播导向。
莎士比亚戏剧作为英国经典文化的代表,在世界范围内产生重要影响。
比较中西方作品中爱情的异同——以《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由于地域文化、历史情况的不同,东西方爱情呈现出巨大的差异。
《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虽同为感人至深的爱情传奇,但却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不能说,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更动听,也不能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更凄美。
因为两对年轻人都是爱情的执著追求者。
只是他们在对待爱情时有一定的差异。
中国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柳梦梅和杜丽娘的爱情经历了很大的波折,表达了挣脱封建牢笼、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理想生活的朦胧愿望,内容上还是古老的“爱欲与文明的冲突”这一主题,其意义在于用形象化的手法肯定了爱欲的客观性与合理性,并对不合理的“文明”提出了强烈批判。
《罗密欧与朱丽叶》则完全不同。
它反映的是追求自由与解放的时代主题,表现人性的光辉,通过剧中人物的对白,表现了爱情的伟大与神圣。
“来,苦味的向导,……为了我的爱人,我干了这一杯!”--这是罗密欧义无返顾地走向死亡前,所表述的最后的心声。
莎士比亚运用“爱情的悲诗”,使文中结尾部分的死闪耀着人性的灵光,回响着浪漫的旋律,是文艺复兴晚期一部洋溢着青春朝气的“乐观主义的悲剧”。
中国男女表达爱情的方式都是含蓄、拘谨、谨慎的。
文学作品中的男女经常只是用日用物品如绢帕、团扇、玉簪等求爱。
西方男女则显得直露、开放,甚至异常狂热、不顾一切。
如罗密欧第一次见朱丽叶便不顾危险,来到心上人家的花园里,对着朱丽叶的侧影,开始吟诵情意绵绵的台词。
人们可以公开谈论自己的感情,社会舆论对此也予以容忍和支持。
中国的传统就是“门当户对”,所以尽管柳梦梅和杜丽娘有情,经历了人鬼恋,但仍被视为异端。
所以汤显祖之后还写了杜丽娘还魂、柳梦梅高中,最后由皇帝赐婚,他们之间的异端恋才被接受。
中国式的爱情关键在于婚姻,无论采用什么方式,如果最后能够结婚,都可以被舆论道德所接受。
但如果没能成婚,或者一方已经有配偶,则情感再真挚也不能被舆论道德所接受。
论《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摘要:公元1616年,世界文坛上两颗巨星先后陨落。
一是我国明代剧坛上最优秀的传奇作家汤显祖,一个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莎士比亚,这一巧合引起了世人关于东西方戏剧文学相比较的星期,而这两位远隔重洋互不影响的作家之间,却有着两部相近似的爱情作品——《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
本文将从作品取材,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戏剧结构等方面对这两部十六世纪末的不朽之作进行比较,进一步了解汤显祖戏剧与莎士比亚戏剧的异同,进而对中西方古典戏剧的异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关键词:作品取材,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戏剧结构,风格在1616年,有两位世界文坛上的巨星先后陨落——汤显祖的全部戏剧创作中,《牡丹亭》代表了最高成就,而在这部作品写成之前三年,莎士比亚也写成了不朽之作《罗密欧与朱丽叶》。
汤显祖是中国明代剧坛中最优秀的传奇作家,二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戏剧家,两位远隔重洋,互不影响的作家之间却有着两部外形相似的爱情作品,引起了正在同步对两位作家作品进行学习的我的兴趣,查阅相关资料后,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两部作品进行了比较并归纳异同进行分析:一、题材来源与作品主题思想上的异同《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以古代传说或前人著作为题材,以彼时彼地生活为背景,去表现作者所处时代的重大社会问题——自由恋爱和封建势力之间的尖锐矛盾。
《牡丹亭》取材于明代《燕居笔记》中的话本小说《杜丽娘暮色还魂》,背景放在四百年前的南宋时代,作品叙写南安太守杜宝的独生女儿杜丽娘在后花园赏春时,触景生情,昏之然梦见一书生和她谈情说爱。
梦醒后,杜丽娘心情苦闷,再次游园寻梦不可得,郁郁寡欢而病死。
三年后,书生柳梦梅经过杜家发现杜丽娘死前埋在太湖下的自画像,挂在书房里观赏。
杜丽娘的鬼魂前来与他幽会,之后叫书生打开她的棺木,还魂成亲。
最后,柳梦梅高中状元,奉旨与杜丽娘完婚。
《罗密欧与朱丽叶》则取材于意大利的一个古老传说,并且参照了英国诗人亚瑟·勃洛克根据传说改写的长诗《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
《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比较16世纪末,东西方两位最杰出的戏剧大师——汤显祖与莎士比亚分别完成了世界文学史上讴歌爱情、追求自由的不朽名剧——昆曲经典《牡丹亭》与爱情诗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两剧创作时间相差只有三年,且各自代表着东西方戏剧文化的光辉成就。
两部戏剧无论是在人物形象塑造,抑或主题思想,还是美学形态、表演方式上均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独有魅力。
四百多年来,这两部巨著经久不衰,至今仍在舞台上盛演,早已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成为中西文化艺术标志性符号之一。
两部戏剧作品的女主角形象之比杜丽娘:毫无疑问,《牡丹亭》中描写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是杜丽娘。
杜丽娘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古典美女,作为名门宦族的小姐,她长于深闺,从小接受严格的封建教育,不能稍有越礼出格。
在“闺塾” 一场中,她“嫩脸娇羞,老成尊重",矜持温顺的性格展现无遗。
然而沉重的思想枷锁慢慢地使这个花季少女越来越苦闷,引发了她对周遭一切的怀疑和不满。
及至游园,那暗暗生长的情思终于变得明晰。
春天的妩媚的景色激发了她要求身心自由的觉悟。
情欲已然苏醒,等待着一次爆发。
终于,“惊梦"中她获得了爱情,并在梦中完成与柳梦梅的爱欲交融。
苏醒后她更加深了要把梦境变成现实的冲动,“寻梦”正是她反抗性格的进一步的发展。
然而梦中幻景,现实难寻。
正因梦境不可得,理想不能遂,杜丽娘甘愿选择自我结束这“如花美眷” 般的生命,将自己的一片深情永远留在这梦中的春光里。
但杜丽娘的死只是她抗争之路的另一个开始。
杜丽娘她的游魂居然与柳梦梅再续前缘。
为情人而死去,也为情人而再生;为理想而牺牲,也为理想而复活。
回到现实阳界的她,又要面对父亲对她爱情的百般阻挠。
最终杜丽娘在朝堂之上慷慨陈词,感动了皇帝“敕赐团圆”,与柳梦梅成婚。
这正是社会、观众对生死至情与人欲合理的肯定与褒扬。
朱丽叶:朱丽叶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所理想的新女性形象:美丽纯洁,善良温和,忠贞不屈。
她的择偶标准是既要自己喜欢,又要符合父母的心意。
《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比较研究【摘要】同为著名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之间具有某些相似性,但因其各自所处时代环境、阶级立场、哲学思想和文学主张的不同,导致他们戏剧创作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目。
本文试比较《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的异同优劣,揭示他们各自的戏剧创作特色,深化我们对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及其戏剧的认识。
【关键词】《罗密欧与朱丽叶》;《牡丹亭》;比较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作为东西方戏剧文学巨匠,他们在某些方面存在相似性,但由于他们各自所处时代环境、阶级立场、哲学思想和文学主张的不同,导致他们戏剧创作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目。
本文拟从创作方法、主题思想、悲剧彻底性、戏剧结构和叙事风格五个方面,比较《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二者之间的异同优劣,揭示他们各自的戏剧创作特色,深化我们对莎士比亚和汤显祖及其戏剧的认识。
一、创作方法同为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采用的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迥异于《牡丹亭》的浪漫主义表达方式”。
莎士比亚秉承文学表现生活、改良社会的宗旨,用巨大的勇气直逼沉痛的社会现实,严格遵从生活的本来面目来表现生活,通过描写罗密欧与朱丽叶二人追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行为以及为此付出的悲壮努力,严厉控诉了封建制度的罪恶,赞扬了罗、朱二人勇敢追求自由爱情婚姻的精神。
这种思想映射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新兴资产阶级渴望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恋爱婚姻的强烈愿望。
尽管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较快,但与封建庄园经济相比,力量还比较弱小,新兴资产阶级还没有能力建立起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伦理制度,罗、朱二人为爱牺牲的悲剧结局证明了这一点。
莎士比亚通过戏剧文学如实把英国新兴资产阶级艰难崛起的过程揭示出来了。
这既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诞生的现实土壤,也是其思想深度的所在。
与此相对,《牡丹亭》是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来反应当时的现实生活,通过描写杜丽娘因情感梦、因梦而病、因病而死这样一个由生到死、由死到生的凄凉爱情故事,强烈谴责了程朱理学的虚伪和罪恶,歌颂了柳、杜二人追求自由爱情的巨大勇气,张扬了以情反理和个性解放的时代主张。
中西悲剧审美差异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比较研究莎士比亚和汤显祖生活在人类历史的同一时代,都是十六世纪最伟大的戏剧家。
汤显祖的代表作品《牡丹亭》和莎士比亚的《罗米欧与朱丽叶》被称为中西方戏剧史上最绚丽的两朵奇葩,绽放在几百年的艺术舞台上。
两部巨著描述的都是一对青年男女为追求自己的爱情而做的一系列抗争。
两部诞生在不同历史土壤和文化土壤中的作品,在许多方面有着众多相似之处,诠释着人类共同美好情感;同时也存在着差异,折射出中西文化在诸多方面的不同。
在几百年的历史长河中,研究《牡丹亭》和《罗米欧与朱丽叶》的学者众多,在这些学者和专家当中,更多人仅单独就某一作品进行研究,做二者比较研究者相对较少。
做比较研究者多侧重爱情故事、哲学思想、艺术形式或舞台技巧等不同角度。
从中西方审美文化差异和审美心理差异角度研究者和作品明显不足。
笔者力图通过研究两部巨著,透视和折射中西方审美文化差异和审美心理差异。
这一研究对我们理解和研究中西方戏剧文化,进行中西方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法从三个方面探讨两部作品中反映出的中西方不同的审美文化。
一方面,通过比较得出东西方具有审美价值取向差异。
西方追求人性至上,而东方则崇尚礼理至上;在悲剧人物的选择方面,西方悲剧侧重于高贵的英雄人物,突出主人公昂扬的斗志,东方悲剧侧重于地位低下的善良弱小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作为悲剧的主人公;在对美的基本观念上,西方人求真务实,他们认为悲剧的本质是美和真的体现,而东方人则追求美和善。
第二方面,通过研究得出东西方审美心理差异,表现在审美意象上,同样是表达爱情悲剧,西方人常用阳台或雷、电、光等自然界中较为剧烈的意象。
东方则采用后花园、优美的亭台楼阁、牡丹、柳枝等较为温和之物作为审美意象;在对悲剧结局的期待方面,西方人追求一悲到底。
而东方人则喜欢大团圆的结局,即使是悲剧也要加上一条欢乐的尾巴。
西方的爱情悲剧受骑士精神的影响,主人公充满阳刚之气,而中国的爱情悲剧中男主人公通常是文弱书生,即才子佳人的爱情模式;在爱情表达方式上,东方爱情表达含蓄、委婉,西方则热情、奔放。
《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悲剧美学差异《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均是以悲剧结尾的瑰宝,两部剧目有着相似的背景和主题,但因中西差异,两者所体现出的悲剧也不同,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相关,欢迎阅读查看。
一、悲剧主角罗密欧与朱丽叶、牡丹亭的主角都是敢于突破封建思想的叛逆形象:两部剧目的主人翁都是出生于大富大贵之家,同样为了真挚的爱情,不惜与封建礼教作斗争,结果都是为爱情所牺牲。
但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差异存在的:和朱丽叶相比,杜丽娘对爱情的向往带有一丝妥协和梦幻,虽说两个主人公同样肯为了爱情牺牲,但由于中国儒家思想与宗教对古代女性的思想束缚,令其平时身处闺阁之中,几乎没有与男性单独接触的机会,以“三从四德”为人生准则,及时还魂,也想让父母承认其婚姻。
而朱丽叶则是生活在文艺复兴时代的新女性,为人善良,聪明活泼,在对爱情追求方面,是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勇者,朱丽叶所处年代正值资产阶级强势之时,那时候的欧洲男女之间是有社交活动的,朱丽叶通过一场舞会爱上了罗密欧,后来谈婚论嫁。
在一次花园约会之后,爱情令其敢于突破传统,尽管两家有世仇,还是不能阻挡婚礼的举行。
罗密欧被放逐之后,朱丽叶对于父母的命令,表现出了莫大的勇气,她一面和父母说和,一面像神父求援。
为了罗密欧,她愿意在不知药物危险性的情况下服下药物,当其发现罗密欧已经去世,她义无反顾的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朱丽叶就是这种具有人文思想的新女性,和杜丽娘不同,朱丽叶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禁锢,她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代表者,朱丽叶更具有自己的思想,处事也更为果敢。
二、戏剧之间的冲突传奇《牡丹亭》的冲突是建立在“礼”和“情”之上的。
这种礼和情指的就是女主人公自身对爱情的追求和封建之间的矛盾。
主要体现于:主人公是一位接受过正规的大小姐,和中国历史上其他女性受到的禁锢相比,杜丽娘受到的禁锢更为严重,她对爱情的追求被传统思想紧紧束缚着,在她内心中,也有矛盾和冲突存在,因为从小受到《女则》《女训》的影响,令其认为封建思想是正确的,即便她有了意中人人,也认为这是一种有伤风化的行为,主人公在一种想爱却不能爱,想舍却不忍心的境界中痛苦挣扎,最终因此死亡。
中西悲剧审美差异分析《罗密欧与朱丽叶》与《牡丹亭》比较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中西方文化中的悲剧艺术在审美意义和表现形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研究将以中国唐代名作《牡丹亭》与英国文艺复兴代表作之一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比较两者在叙事、人物形象、情感表达及其对文化价值与审美观念的影响等方面的异同,分析中西悲剧审美差异,探究其背后的文化因素和价值观念,以期深度理解不同文化的审美观和文化认同。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首先介绍《牡丹亭》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然后重点从叙事、人物形象、情感表达和艺术意义等角度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全面了解两部作品之间的差异和联系。
接着,本文将深度分析两部作品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念,通过阐述中西方悲剧的差异以及对文化价值的影响,探索文化因素对人类审美观念的影响。
最后,本文将总结中西方悲剧审美形式的异同,探究其背后的文化思维和视角,并对两部作品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两部作品进行深度比较和解读,同时结合历史和文化背景进行分析,从而深度挖掘出中西方悲剧审美的异同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三、预期成果本文旨在通过比较研究中西悲剧审美的差异,深入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因素,以期对中西方文化交流、文化认同和审美观念等做出一定的贡献。
本文将深入挖掘两部作品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念,探究不同文化对人类认知的影响。
同时,本研究可为中国和西方文化研究、跨文化交流等领域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思路。
四、研究难点和创新点本研究将涉及到中西方文化的比较,需要考虑到不同文化背景和历史经验的影响,因此研究难点在于如何深度解读两部作品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念,透彻探究中西悲剧审美的差异。
创新点在于本文尝试从人类认知的角度出发深度挖掘悲剧背后的文化价值观,探求其背后的文化思维和文化认同,以期对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通之处有更为深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