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
- 格式:pdf
- 大小:1.94 MB
- 文档页数:2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摘要:自古以来,我国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农业生产在国民社会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从农业自身的特点分析来看,其自身对自然灾害、气象灾害的抗御能力水平相对比较薄弱。
另外,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农民的文化教育程度偏低,缺乏学习科学的农业技术发展问题意识,因此,必须从科技兴农的观点出发,完善我国的农业气象信息服务,完善我国的气象防灾系统。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气象灾害;防灾体系建设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农业,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很大。
为此,气象主管部门应在维护现有气象体系的前提下,完善和优化现有气象体系,建立系统的防灾体系,以气象服务促进整个农业的发展。
一、农业气象信息服务与农村防灾管理系统之间存在的问题(一)缺乏科学支持目前,在农业生产的气象服务和防灾减灾系统中,观测技术是一个相对突出的问题。
在农业发展的实践中,有一些地方现在仍继续采用以往传统的方法进行测验,所以往往会导致观测数据不合理,数据收集和整合都很落后,没有完整的信息共享机制,规划水平不高,不能很好地服务于作物的生产。
此外,我国的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防灾体系建设,尚未与主要农业相结合。
(二)政府缺乏主导作用根据实际数据,中国大部分地区,特别是西部贫困地区,由于缺乏及时的天气预报服务,导致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目前,我国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不高,相关的公共气象服务,如防雷、预警等。
在农业气象服务、防灾减灾体系的建设和实施中,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和领导作用,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把重点放在惠民县项目上,而是放在了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大项目上,忽视了农业气象服务和灾害防御系统在农业发展中的实际作用。
(三)投资不足加快建立我国农业气象服务和防灾体系,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具体的政府拨款由政府主导。
但这两个体系的建设,也必须有县级以上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参与。
中国气象局关于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现代农业气象业务发展专项规划(2009—2015)》的要求,全面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能力,现提出以下指导意见:(一)建设专业化的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技术系统。
发展符合区域性农业生产活动特点的农业气象监测分析、影响评估和预测预报的技术系统。
调整农业气象观测站布局,建立适应农业生产区域性布局的农业气象观测网络系统,提升农业气象观测自动化程度,用3年左右时间实现土壤水分观测自动化,逐步建设农田(林、牧)小气候观测系统,开展农田(林、牧)实景观测试验示范。
完善卫星遥感监测作物长势、种植面积和农业气象灾害等应用技术;强化农业气象试验站试验能力,完善农业气象指标体系;建立气象条件对大宗作物影响评估模型,发展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诊断技术,开发农用天气、土壤墒情与灌溉量、牧区牧草产量、特色农作物产量等预报技术,发展作物生长模拟模型,改进农作物产量预报技术;完善国家级、省级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平台,建立市级和县级特色农业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平台。
2010年,完善农业气象观测站网,优化观测内容,制定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布局方案,并建成800个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开发完善国家级及省级农用天气预报、主要农作物适宜播种期和收获期预报、农田土壤墒情预报技术,改进产量预报技术。
(二)开展富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农业气象服务。
开展针对不同农事季节的农用天气预报。
国家级业务单位开展农用天气预报技术指导和发布区域主要农事活动农用天气预报指导产品;省级开展本省主要农事活动农用天气预报,指导市、县释用;市、县订正上级业务单位的指导产品,面向农民开展服务,并及时了解服务效果及需求反馈上级业务单位。
结合各地农业发展布局,发展适合“一乡一品、一县一业”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专项气象服务业务。
县级气象部门在省级指导下开发适合本地的精细化服务产品,开展针对性特色服务。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青海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8.02•【字号】青政办〔2021〕59号•【施行日期】2021.08.0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其他规定正文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青海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青政办〔2021〕59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推进青海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21年8月2日推进青海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为进一步提升我省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水平,加快推进全省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如下措施。
一、明确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所需,加快气象科技创新,加强气象现代化能力建设,强化监测预报预警水平。
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青海高质量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气象服务现代化体系,观测精密度、预报精准度、服务精细度显著提高,气象在自然灾害风险防控、生态文明建设、应对气候变化、气候资源保护利用、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中的基础性、前瞻性和保障性作用充分发挥,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四地”,奋力开创“一优两高”新局面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保障。
二、加强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一)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组织体系。
坚持属地管理、综合减灾原则,把气象灾害防御纳入全省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突出省、市州两级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作用,压实各级气象灾害防御责任。
充分发挥乡镇气象信息员、网格员、群测群防员作用,推动气象灾害防御向基层延伸。
(二)提升气象灾害风险防御能力。
强化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和管理体系建设,开展风险普查,强化气象灾害影响预报,精细预警乡镇、险工险段、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等气象风险,实时动态研判灾害风险。
农业气象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分析【摘要】农业气象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性,指出气象信息对农业决策的关键作用。
接着分析了现有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强调了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紧迫性。
然后探讨了建设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意义,包括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减少灾害损失。
最后总结了农业气象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并强调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农业气象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 气象灾害, 防御体系建设, 农业影响, 意义, 发展方向, 必要性, 总结1. 引言1.1 农业气象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分析农业气象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是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手段,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和服务至关重要。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以及灾害性天气事件频发,农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变得尤为迫切。
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合理利用气象信息可以指导农业生产决策,减轻灾害损失,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气象服务还可以帮助农民科学种植,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助推农业现代化进程。
现有气象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强降雨、干旱、冰雹、暴风等气象灾害频发,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粮食供应安全,给农民生活和生计带来严重困扰。
建设农业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意义在于通过整合气象资源,建立前瞻性、精准化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高灾害防范和应对的效率和准确度,减少农业生产损失,保障农民利益。
农业气象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科研机构、气象部门和农民等各方共同参与,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共同推动农业气象服务和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问题分析摘要:该文以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为中心,指出了两个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结合现阶段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方面的发展现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措施与方法,望能够推动体系建设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不足完善业气象服务体系以及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是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气象为农服务工作所提出的全新要求。
在三农建设的过程当中,以上体系的建设可以说是气象部门更好发挥其服务职能的平台以及载体所在。
加强对于以上两个体系的建设工作,势必能够促进三农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该文即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详细分析与探讨。
1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1)主体作用发挥困难:结合现阶段的相关问卷调查结果来看,我国东西部地区在气象预警服务的供给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失衡问题,西部地区仍然有10%以上的农村人口无法获取及时的气象预警信息,体系建设还存在一定的滞后,导致这一区域农业生产活动对气象预警信息的响应失效。
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个别政府领导对于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的建设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充分,无论从组织上,还是从资金上,均无法提供支持。
2)资金筹措难度大:在气象部门为农服务两个体系的建设过程当中,绝大部分筹措渠道为政府投资,以项目为支撑。
但,对于不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偏远山区而言,财力支持相当的有限。
这些区域内的主导产业发展规模较小,农民人均收入常年低于平均水平,政府对于两个体系建设资金的投入是相当有限的,从而制约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3)建设方式方法上存在滞后性:当前在气象部门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过程当中,所采用的气象观测技术以及试验方法严重滞后,相关设备不够现代化,信息收集以及分析方法多依赖于人工方式实现,存在严重的数据误差问题。
同时,相关产品的提供不够针对,无法与当期的主导产业开发相契合,导致建设水平无从提升。
兖州市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构建探讨摘要围绕“两个体系”的要求,努力把握好气象为“三农”服务工作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机遇,提出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措施,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生产。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灾害防御体系;新农村建设;山东兖州中图分类号 s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297-01近年来,兖州市气象局按照中国气象局提出建设“两个服务体系”的要求,统一安排和部署,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当地社会经济及农业发展的需求,开拓创新,积极工作,在全局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使农业气象服务等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做大做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1]。
做好为农业生产搞好气象服务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气象工作的明确要求,是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一系列惠民政策的要求,也是气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构建加强农村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在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农村防雷减灾管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制定上,公共气象服务向农村延伸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同时,积极推进以强化4项保障、实施4项工程、建立4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了人民生命财产损失[2]。
2 强化4项保障,健全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网络一是组织机构保障。
兖州市政府成立了由市气象局、农业局、水利局等十几个部门组成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在市气象局设立了气象灾害应急管理、人工影响天气、防雷减灾管理3个办公室,负责气象灾害防御管理日常工作。
为发挥气象部门在防汛抗旱第一道防线作用,由市气象局主要负责人担任市防汛抗旱小组副组长。
10个乡镇、开发区按有职能、有人员、有场所、有装备、有考核的“五有”标准建立气象工作站,强化责任考核。
二是队伍建设保障。
如何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发展成为建设美丽中国的重点内容之一。
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气象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气候灾害频发,例如寒潮、干旱、病虫害等,对农业生产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际,详细分析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有效措施,以期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气象方面的保障,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引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中之重。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迎来巨大的发展契机,推动高效农业发展是实现农民增收的现实路径。
农业发展与气候条件、天气状况息息相关,恶劣的天气状况会极大破坏农牧业生产质量,降低经济效益。
尤其是一些极端的气候灾害会导致畜牧产品大量死亡,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对推动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农民合理安排农事活动,科学防灾减灾提供坚实的保障。
1.农业气象服务的重要意义农业的发展关系着国计民生,在国家发展战略层面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要推进农业的健康发展,与农产业生产息息相关的天气、气象预报信息必不可少。
由于天气变化具有很多的不可控因素,因此,农业气象发展更需要创新,为农业发展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报支持,为调整农事活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不过,近年来,由于全球天气逐渐转暖和生态环境破坏,极端气候出现的次数也逐步增多、地理区域不断增加。
特别是强对流天气具有突发性和剧烈性,如雷电、强降水、暴雨等,时间短暂,却能造成较大的毁灭性影响。
如果短时的临近气象预报,没有能够及时精确监测到强对流气象的变动,就可能延误了气象预报的时间,对气象工作人员及时制定合理可行的防护对策将会形成重大阻碍,从而直接危害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给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2.19•【字号】湘政办发[2007]73号•【施行日期】2007.12.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气象综合规定正文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湘政办发〔2007〕73号)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7〕49号文件精神,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全省气象灾害防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我省天气气候复杂多变,各种气象灾害频发。
暴雨、台风、干旱、雷电、大风、冰雹、大雾、霾、高温热浪、低温冻害等气象灾害以及因气象因素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崩塌、森林火灾、城市火灾、生物灾害等次生衍生灾害时有发生,造成很大损失。
同时,气象灾害的频发,对全省农业、交通、电力以及城市建设的安全运行和保障带来严重威胁。
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努力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各级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富民强省、构建和谐湖南的高度,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重要性,统一思想认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二、大力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预报水平(一)加强气象灾害综合监测系统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全省综合气象监测网,包括全省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网;雷电、GPS水汽能量、风廓线、酸雨、大气成分、土壤湿度和交通气象等专业观测网;四水流域、洞庭湖区、城市城区、农村乡镇、主要水库库区的自动气象站网和在主要城市配备移动应急气象观测系统,形成地面、高空、空间相结合的气象灾害监测系统,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气象灾害频发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一大隐患。
为了更好地保障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气象服务、农村气象灾害预警和防御系统建设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有效建议。
一、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农业气象服务体系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之一。
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农业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和服务,为农民科学决策和生产提供依据,并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顺利进行。
为了建立健全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 提高气象信息采集和分发能力。
加大对农村地区气象站点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气象监测设备的精准度和覆盖范围,确保各类气象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加强对气象信息的分发和传播工作,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手段,及时将气象信息传递给农民和农业生产单位,使他们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气象变化,采取相应的防灾措施。
2. 加强气象专家队伍建设。
培养和引进一批专业的农业气象专家,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开展农业气象服务和科技培训,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为农民提供精准的气象决策支持和技术指导。
3. 创新气象服务方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气象服务APP和平台,方便农民随时随地查询气象信息和获得农业气象服务。
积极发挥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的作用,加强气象信息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农民的气象意识和应对能力。
二、农村气象灾害预警和防御系统建设农村气象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
为了降低气象灾害的风险,建设完善的农村气象灾害预警和防御系统尤为重要。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加强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
加大对农村地区气象监测设备的投入,提高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能力,及时发现和预警各类气象灾害,为农民采取应对措施争取更多的时间。
2. 健全气象灾害预警发布机制。
建立健全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发布体系,加强与农村地区的联系,做好灾害预警信息的扩散和传播工作,使更多的人能够及时获取到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
浅析“三农”专项气象服务摘要:农业是受气象灾害影响最敏感的行业,农村是气象灾害防御最薄弱的领域,农民是气象防灾减灾最应关注的弱势群体。
文章概括总结了“三农”气象服务的成果,分析当前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解决对策,促进气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气象服务;三农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10-0186-20 引言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提出的明确要求。
近年来,各级气象部门坚持面向民生,更加重视以人为本和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把气象防灾减灾和确保农民生命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围绕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结合农业农村气象防灾减灾实际,不断完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现代农业气象观测能力显著增强,农业气象预报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农业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持续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业务体系不断完善。
1 气象为农服务成果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以需求为牵引,以实际效果为目标,以服务“三农”为主线,以突出科技支撑、突出信息普及、突出长效机制建立、突出防灾减灾基础建设为重点,着力在服务产品好用、能用、服务对象会用上求突破。
气象为农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
围绕“三个坚持”:坚持“开放合作”、坚持“融入三农”、坚持“科技支撑”,突出“四个纳入”:将气象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议程、纳入公共服务范畴、纳入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三位一体”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
工作理念上实现了从重预报业务向重预警服务、从传统农业气象向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从部门型向开放集约式的“三个转变”,建设过程突出了业务技术体系建设、信息发布体系建设、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的“三个抓手”,建设内容上注重依托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农业气象科技示范基地、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三个载体”,服务形式上促进气象服务、气象科普、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向农村、基层干部和广大农民的“三个延伸”,产品质量上强调及时性、实用性、通俗性“三个标准”。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问题分析摘要: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三农”的作用。
本文回顾了“两个体系”建设进展现状,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分析了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了加快“两个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御;农业农村中图分类号:s42 文献标识码:a1 “两个体系”建设现状各地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实际出发,把“两个体系”作为现代农业体系的基层体系,把气象为农服务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基础服务,打牢为农服务基础,强化为农服务能力,先后建成了自动气象站、土壤水分站、农业气象试验站,积极开展农气观测,发布农作物产量预报、农业情报、气象预报预测等农业气象服务产品。
形成了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应急预案、应急准备认证等风险管理体系,建立了气象信息服务站、气象预警显示屏、农村大喇叭、手机气象短信等预警信息传播网络,成立了气象灾害应急指挥机构,建成了气象信息员队伍。
农村气象预警信息覆盖面、农村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得到提升。
通过开展“两个体系”建设,推动了科学防灾减灾、趋利避害,提高了农业抗风险能力。
2 “两个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1 建设资金筹措难“两个体系”建设资金主要是来自政府投资,重点依靠项目支撑。
“两个体系”建设要实现防御规划到县、组织机构到乡、精细预报到乡、自动观测到乡、气象服务站到乡、应急预案到村、风险调查到村、科普宣传进村、气象信息员到村、预警信息发布到户、灾害防御责任到人、灾情收集到人的目标,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持。
特别是西部不发达地区、山区、贫困县,经济发展缺乏支柱产业,主导产业规模不大,农民增收缓慢,财政收入有限,对“两个体系”建设的支撑力不强。
2.2 主体作用发挥难根据农村气象服务覆盖面问卷有关调查结果,西部地区还有15%左右的农村人口得不到及时的气象预警信息,部分县区、乡镇、村还未达到“两个体系”规划目标的基本标准,没有享受到气象预警、气象服务、防雷安全等公共服务。
农村气象灾害防御和农业气象服务两个体系建设方案一、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1、建立县乡(镇)气象服务组织领导体系。
按照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体系。
2、编制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防御规划。
对各类气象灾害的分布特征、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和当地防灾减灾能力等方面进行风险评估。
通过定量分析评价反映气象灾害风险分布的区域差异性,确定风险度指数、形成风险区划。
根据风险区划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3、开展乡镇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论证工作。
对乡镇的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和组织体系进行评定,促进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的落实,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分发、应用能力和气象灾害的监测、报告、应对能力,从而确保重大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有效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4、建立气象灾害防御应急联动机制。
充分利用和发挥相关部门的职能和优势,加强沟通,紧密合作,积极开展各类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气象灾害评估和应急处置技术的研究,通过信息、人才、技术、发布平台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建立健全信息共享、部门联合、共同应对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共同做好气象灾害应对工作,提高气象灾害应急工作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5、建设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和接收系统。
建立乡镇气象预警电子显示屏、声讯电话、气象网站;建立广播、电视气象预警发布机制;建立气象信息员气象灾害预警分发机制;发展农村手机气象短信用户,拓展手机短信气象预警覆盖面。
6、加强人工增雨抗旱工作。
建立人工增雨的长效机制,使之常态化运行。
充分发挥人工增雨对农业抗旱、人畜饮水、水库蓄水、水力增水发电的资源效益和降低森林火险、择机增雨灭火、处置环境污染等突发公共事件的生态效益。
二、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
1、建立乡镇气象信息服务站和信息员队伍。
按照“六个有”的基本条件在每个乡(镇)建设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
“六个有”:有固定场所、有信息设备、有信息员、有定期活动、有管理制度、有长效机制。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0年12月刊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出席会议。
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0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1年经济工作。
李克强在讲话中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了总结讲话。
会议认为,今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准确判断形势,精心谋划部署,果断采取行动,付出艰苦努力,交出了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可以载入史册的答卷。
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
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历经艰难险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的结果。
会议指出,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
经过5年持续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即将完成。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又跃上新的大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会议强调,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我们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只要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够作出正确决策,确定最优路径,并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只要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就一定能够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发挥出攻坚克难、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能量;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只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就一定能够在抗击大风险中创造出大机遇;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只要秉持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就一定能够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
新形势下农业气象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及其容易受到来自于自然力的影响,作为一个气象灾害多发的国家,做好气象农业服务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气象服务会永远成为农业的第一项服务,气象服务在间接地为农业生产提供着巨大的财务收入,也是人们生活中比不可少的服务项目,因为只有在有效的气象服务中才能使人们躲避自然灾害,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然而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由于受到当地的地形与周围水源的影响,局部地区气象呈现多样性特点,这就为农业气象服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针对新形势下农业气象服务展开讨论,分析了农业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新形势农业气象服务存在问题对策分析中图分类号:s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国家相关文件指出,要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与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为“三农”服务的作用。
这是我国从建设三农的角度出发,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迅速发展提出来的策略,当前农业发展遇到了新问题、面临着新形势,人们需要逐渐认识到气象为农业、农村与农民做出的贡献,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民占据着全国人口的大多数,三农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与社会的安定,所以,提高农业气象服务质量,是当今社会必须解决的一大问题。
农业气象服务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第一,农业对气象的依赖程度高。
农业容易受到来自于外界自然因素的影响,农业是与气象产业直接相关的一个产业,可以说农业生产是与天时密切相关的,农民要取得丰厚的农业收入就需要科学的气象服务。
第二,气象信息不精准。
从目前来看,各地区都成立了人机交互,并建立在数字分析基础上的天气预报,通过全面利用气象信息以及一些高端的科学技术对天气状况进行预报,这其中也涵盖了相关的气象工作人员的经验,这就对气象信息的准确性提出了挑战,掺杂人为观念的计算机模拟无法提供真正真实、准确的气象信息,影响了气象信息的精准性。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管理体系建设1. 引言气象灾害是农业生产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不仅会给农作物、林果、畜牧业等农业生产带来巨大损失,还会影响农民的生活和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因此,建立健全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管理体系,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的必要性气象灾害是指在一定时期和地区范围内对农作物和畜牧业生长和发育产生不利影响的自然现象,如旱、涝、风、霜、冻、雹等。
这些气象灾害的发生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因此预警是必要的。
及早发现、及时预警可以让农民和相关部门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
3.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管理体系的构建为建立完整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管理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1 气象监测体系建立健全的气象监测体系是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的基础。
各级气象部门应加强气象监测网络的建设,提高监测设备的精度和覆盖面,及时掌握各类气象数据,为灾害预警提供准确的依据。
3.2 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利用先进的气象技术手段,对气象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提高气象预测准确性和时效性。
通过建立气象模型和离线/联机数据分析技术,提高对气象灾害的预警能力。
3.3 风险评估和预警发布结合气象监测数据和预测能力,对可能引发气象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同时,注重与农业部门、农民和相关单位的沟通和协作,确保预警信息的传达和应对措施的落实。
3.4 应急响应和管理建立健全的应急响应预案和管理机制,遇到气象灾害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
加强灾情监测和评估,指导农民采取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减少灾害损失。
4. 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管理体系的意义和作用建立健全的农业气象灾害预警管理体系,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损失,提高抗灾能力,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4.1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及时、准确地预警气象灾害,可以让农民提前做好准备,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灾害对农业生产的损失,确保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农业气象服务及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分析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农业气象服务不断得到重视。
农业气象服务是指为农业生产提供气象信息、决策支持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服务,包括作物生长监测、气象预测、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水土资源管理等。
农业气象服务对农业产业的稳定增长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气象服务的意义: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通过气象信息的获取和分析,可以及时了解气象变化情况,为农民提供科学的灌溉、施肥、田间管理等精准决策,促进农作物高产优质。
2. 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农业生产过程中,气象灾害往往是不可预知的,如干旱、水涝、冰雹等。
农业气象服务可以预报气象灾害并进行应对措施,减少农业生产的损失。
3. 优化农业生态环境。
农业气象服务可以帮助农民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减少侵蚀、水土流失等现象的发生,保障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气象监测体系。
气象监测体系是农业气象服务的基础,包括气象观测站、探空站、卫星遥感、气象雷达等,可以获取各种气象信息。
2. 气象信息处理体系。
针对气象监测的数据信息,需要进行处理分析,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变成有用的信息。
可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手段进行数据挖掘,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
3. 农业气象预测体系。
利用处理的气象信息,集成气象模型,对未来的气象变化做出预测,为农业生产提供天气预报和气象预警服务。
4. 农业气象应用服务体系。
针对农业生产的不同阶段和不同作物的需求,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个性化的决策支持和技术服务,如作物生长监测、气象灾害防御、水肥管理等。
农业气象服务与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相辅相成,构成了完整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包括气象预警、应急响应机制、灾后评估等,是对气象灾害的反应和处置工作。
针对不同季节和不同地区的气象灾害,可制定不同的灾害防御策略,减少损失,保障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需要指出的是,农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设需要政府、农业企业和科研院校等共同参与,并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力量进一步提升农业气象服务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效能,推动农业生产的绿色发展。
(下转第130页)时代农机TIMES AGRICULTURAL MACHINERY第44卷第7期Vol.44No.72017年7月Jul.2017作者简介:侯海博(1984-),男,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大学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天气预报。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侯海博(甘孜州色达县气象局,四川色达626600)摘要:针对四川色达县的夏季农耕气候的特点,提出了健全当地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的建议,分析了在当前建设过程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气象服务建设和提升建设质量的措施。
关键词:农业气象服务;气象灾害防御;健全和完善1四川色达县地区的气候和农业气象情况概述四川色达县的气候属于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零下0.16℃,最低温可以达到零下36℃,最高温一般在23℃,一年之中光照充足,年平均日照时间可以达到2451.1h,平均降水量可以达到6514mm,降水大多集中在六月到九月。
五月份一般是四川色达县的农业季节,在五月下旬,该地区的平均气温为7.5℃,气温偏高,降水量较多,日常时间较短,土壤的墒情一般。
在该地区的农业生产季节常会出现强对流天气,主要包括雷暴、短时间暴雨、大风天气以及下击暴流等,就降水来看,文章所研究的四川色达县暴雨的降水量达到了23.4mm,降雨区域主要集中在四川省中东部。
从本次降水的雨量分析可以看出,本次降水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早夜间,降水区域的中心降水量达到了50mm,随着降水中心的逐渐移动,降水量和降水天气范围都有明显的增大。
从总体上来看,该地区降水时间集中,降水强度大且移动性较强。
强对流天气的出现会造成该地区出现山洪、泥石流等地质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为了避免该地区的强对流天气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该地区应该建立农业气象服务机制和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在发生强对流天气时及时做好防御工作,保证牧草的正常生长和成活,而保证畜牧业正常发展是当前该地区建设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重点。
2当前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四川色达县地区属于纯牧业县之一,其经济建设基本以牧业为主,因此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不能满足农业气象服务的建设要求。
地区要建设农业气象服务体系首先需要地区的资金支持,在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上主要依靠的是政府的财政支出,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影响了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水平,导致社会公共服务建设工程难以开展。
在这个体系的建设和运转的过程之中,要想高质量的实现对气象灾害的预报和防御,就需要将体系运行扩展至地区的县级以下各个部门,并在基层之中大量建设气象服务站,设立气象灾害应急员和灾害防御措施等,这些体系功能的完善和建设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经济支援。
四川色达县地区在发展过程之中不具有支柱性产业来支撑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规模较小,无法形成大规模的产业收入,经济上的发展不足使得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建设财政缺口较大,增大了气象服务体系的建设难度。
(2)难以发挥主体作用。
根据部分调查显示,在部分地区的农业从业者在实际生产过程之中无法及时根据气象服务信息进行气象灾害的防御和处理,在四川色达县地区还未能完成农村气象防御体系的覆盖,且在实际建设过程之中农业从业者并没有接受防治强对流天气气象灾害的培训,对于这种灾害之中需要采取的防雷安全措施、防泥石流措施等都没有充分了解和熟练地掌握。
气候服务体系要想达到设计的效果,地方政府部门除了需要进行硬件设施的建设之外还需要对该地区的农业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和教育,对其接受到气象灾害警报之后的处理措施和安全防护体系进行教育。
当前在该地区的气象灾害的思想支持建设显然质量不高,忽视了气象服务体系对该地区农业和牧业进行安全的重要性。
(3)技术支持力度不足。
当前四川色达县地区气象服务气息建设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该地区的气象技术发展水平不高。
该地区对于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的天气主要是中尺度强对流天气,对流天气的主观分析方法主要是对产生对流天气的天气系统及其周边的环境场条件进行分析,将其数据和中尺度对流天气的发生情况向分析和比对之后,得出结论。
对其环境场条件的观察主要是通过雷达和遥感技术观察来实现的,一般在研究之中也将环境场条件分析称作对流天气图分析。
这种分析方法是基于传统的天气预报过程之中的天气图分析,通过观测资料构建对流天气的综合图来对天气情况进行预测。
强对流天气的观测需要较为先进的技术支持,但是,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气象观测所使用的手段依然是传统通过的人工观测,且在农村等基层地区,气象观测网络的布置不合理,无法做到全地区的观测,分布上存在部分地区密集而部分地区稀疏的现象,影响了气象观测的进行。
因此,在未来的气象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之中需要提升技术支持的力度,将体系的建立和当地产业发展相结合。
3建立健全气象服务体系的措施分析当前在四川色达县地区气象观测和服务体系建设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气候观测预报技术的落后和政府财政支持的不足,因此,在未来的体系完善和发展的过程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改善。
(1)完善观测预报技术的建设。
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之中,工程建设人员需要根据四川色达县地区的畜牧业发展情况和分布情况,建设较为完善的气候观测预报体系,适应本地区的产业分布和发展特色,提升气象服务体系对该地区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在体系的建设过(上接第128页)关注三农有机整合,最大限度上突破商业、科学等方面的限制,以此来增强用户对健康食品的食用体验,争取用户对健康食品的信任,最大限度提高健康食品生产的有效性。
图1是大数据模式下健康食品研究和生产模式。
图1大数据模式下健康食品研究和生产模式大数据分析技术在健康食品中的应用,将医疗、网络及社交等平台上的数据信息整合到一起,为健康食品研发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持。
如NIH 资助的TCGA,能够帮助人们对癌症防治提供更多科学支持,使人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重视对癌症的防范。
互联网技术与生物传感器深度结合,为健康大数据收集带来了便利。
(5)新功能原料开发。
健康食品功能作为食用的关键,传统模式下,食品原料是获得功能因子的源头,具有安全性特点。
基于法规层面来看,该类功能因子较易通过审批。
如乳制品中的乳铁蛋白、GOS 等功能性产品在健康食品中非常常见。
为了提高健康食品生产水平,可以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如组学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等,进行高通量筛选,为健康食品生产提供支持。
(6)冷杀菌技术。
冷杀菌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杀菌方法,能够在杀菌的同时,保障食品处于安全状态,保证食品功能。
目前常见的冷杀菌技术应用范围较广,如在果汁饮料生产中,利用超高压杀菌技术,能够保证果汁的颜色、营养及风味与新鲜果汁无异。
另外,将该项技术与热处理技术相结合,能够减少果汁中的大肠杆菌,延长果汁的保质期,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口感。
再者在肉质食品生产中,可以利用微波杀菌技术,随着温度升高破坏食品内部的分子结构,使其失去生物活性,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微波杀菌速度较快,且受热均匀,非常适用于软包装肉制品杀菌。
随着现代技术不断发展,食品生产加工技术研究深度也会日渐深化,为健康食品加工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支持,从根本上杜绝黑作坊生产的问题食品流入市场,且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保障人们身体健康。
3结语综上所述,人们营养意识日渐觉醒,对于健康食品需求量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截止到当前,健康食品行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日后还将呈现增长趋势。
虽然健康食品概念界定尚不明确,但是从健康食品角度加强对食品生产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
健康食品从以往简单的营养逐渐转变到功能层面,究其根本是生命工程、食品科学等多方面内容结合的结果。
同时,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对于健康食品生产而言是全新的视角,能够保证资源投入和研究更具针对性,加快健康食品产业升级,从而促进健康食品产业能够获得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1]姜磊.CC-Link 技术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应用[J ].食品工业,2014,(6):22-26.[2]沈焰.对外食品贸易中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制约和影响[J ].食品与机械,2014,(4):266-270.[3]吴秋婷.绿色食品莲藕生产技术要点[J ].中国果菜,2014,(8):64-67.程之中,由于强对流天气的观测技术特点,地区发展人员可以在建设之中使用卫星遥感技术和高空观测技术对该地区气候变化进行观测,建立满足地区农业发展的服务体系和气象灾害预防处理体系。
(2)发展减灾防灾气象服务体系。
四川色达县的强对流天气会带来严重的地质气象灾害,其发生往往伴随着雷暴天气以及山体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对于该地区农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而该地区的农业从业者对防灾减灾知识的了解并不充分,往往在灾害之中无法减少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因此,在体系的建立过程之中,建设部门要同时建立灾害处理体制,制定完善的灾害防范措施,在灾害之中尽可能多地减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发展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气象服务体系。
在四川色达县建立气象服务体系的过程之中,为了提升对该地区的农业发展起到的作用,可以根据地区农业的发展特点来建设有地区特色的农业气候服务体系,保证气象检测服务体系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之中具备适应性,可以更好地推动地区农业发展。
在体系的建立过程之中,技术人员需要针对地区情况进行不断地修改和创新,完善有地区特色的气象体系。
(4)建设综合性的气象服务平台。
上文之中提到当前在四川色达县的气象服务体系建设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气象信息无法及时获知,从而影响了人们根据发布的气象信息进行提前的气象灾害防范的效率。
因此,要想提升气象服务体系的效果,工程人员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传输媒介作为信息传递的方式,提升气象信息被人们了解的速度,从而提升反映灾害、预防灾害的效率。
技术人员还可以积极使用互联网作为信息查询的渠道,实现气象资源的查询和分享,实现农业从业者和气象研究人员的沟通。
4结语在农业生产之中提升对气候灾害的防范能力对于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有很大的推进作用,实用性的气象服务体系可以降低灾害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提升地区经济发展,在当前在发展过程之中完善气象服务体系是非常具有实际意义的。
参考文献[1]矫梅燕.健全农业气象服务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J ].求是,2010,(6):25.[2]韩颖,蒲希.中国的气象服务及其效益评估[J ].气象科学,2010,(3):98-102.[3]王春乙,王石立.近10年来中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技术研究进展[J ].气象学报,2005,(5):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