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发布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15
江西省各地抗震等级抗震防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科技型、社会型和基础型的公益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条例》、《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江西省防震减灾条例》、《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赣府发[2005]3号)、《江西省防震减灾“十一五”专项规划》及《江西省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规划纲要》,结合我省抗震防灾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全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有关规定与措施是指导抗震防灾事业发展,保障城市公共安全和增强农村防震保安能力,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审批重大项目、科学合理投资的依据之一。
一、江西省抗震防灾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现状1. 抗震设防区划现状。
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和《江西省地震动参数区划工作用图》(见附图1)的规定,我省抗震设防区及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共涉及8个设区市的43个县(市、区、场)。
其中:寻乌县、会昌县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南昌市(5个市辖区)、九江(2个市辖区),南昌县、进贤县、新建县、余干县、九江县、彭泽县、湖口县、星子县、瑞昌县、德安县、都昌县、武宁县、修水县、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共青垦殖场、靖安县、铜鼓县、宜丰县、宁都县、石城县、瑞金县、安远县、定南县、龙南县、全南县、大余县及黎川县、浮梁县的部分乡、镇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永修县、丰城市、广昌县、于都县、信丰县、万安县为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县(市)。
江西省抗震设防烈度和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序号抗震设防区基本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序号抗震设防区基本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1 寻乌县7 0.10g 19 铜鼓县6 0.05g2 会昌县7 0.10g 20 宜丰县6 0.05g3 南昌市(含5个市辖区) 6 0.05g 21 宁都县6 0.05g4 九江市(含庐山风景名胜管理局、共青垦殖场和2个市辖区) 6 0.05g 22 石城县6 0.05g5 南昌县6 0.05g 23 瑞金市6 0.05g6 新建县(县城) 6 0.05g 24 安远县6 0.05g7 进贤县6 0.05g 25 定南县6 0.05g8 余干县6 0.05g 26 龙南县6 0.05g9 九江县6 0.05g 27 全南县6 0.05g10 彭泽县6 0.05g 28 大余县6 0.05g11 湖口县6 0.05g 29 浮梁县(西湖乡) 6 0.05g12 星子县6 0.05g 30 黎川县(德胜关镇) 6 0.05g13 瑞昌市6 0.05g 31 永修县为地震重点监测地区这几个县市在抗震设防等级方面,甲类建筑工程按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其抗震设防等级;乙类建筑工程按6度设防,其他一般建筑工程应在逐步完成本地区抗震设防区划,报批准后,采取相应的措施.14 德安县6 0.05g 32 丰城市15 都昌县6 0.05g 33 广昌县16 武宁县6 0.05g 34 于都县17 修水县6 0.05g 35 信丰县18 靖安县6 0.05g 36 万安县2.我省地震地质构造复杂。
一、咸阳的历史地震背景咸阳市地处陕西关中中部,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具有发生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的构造背景。
依据国家颁布的最新地震区划图,我市是全省3个处在Ⅷ度高烈度地区的设区市之一。
全市13个县市区中,南部8个县市区和永寿、淳化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在0.1g以上,南部8个县市区是国家级重点监视防御区(2006-2020年)。
咸阳市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或受周边地区中强以上破坏性地震波及影响,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上世纪70年代建立地震区域台网以来,本地区已记录到中小地震上百余次。
1998年1月5日泾阳4.8级地震造成了一定程度破坏,社会影响较大。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造成我市12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0多亿元。
专家分析认为,未来10年,我市存在发生中强以上地震的可能。
若发生破坏性地震及次生灾害,将会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
二、咸阳的地质构造咸阳市区地质构造隶属于渭河断陷盆地,其外围被纵横切割的断裂带环绕,历史上无破坏性强震记载,却屡受邻区强震波及致灾,对此应慎重防范。
咸阳市区(包括秦都区、渭城区的辖区。
下同)地处新生代形成的渭河断陷盆地中部。
渭河断陷盆地北邻鄂尔多斯台向斜(其南缘为“北山”),南接秦岭地槽(即“南山”)。
盆地内邻近秦岭地槽的西安──周至凹陷由东向西伸入本区。
外围断块山地隆起与渭河盆地断陷交错运动,造成二者极不对称的地貌特征。
构造上南有秦岭北麓山前大断裂,北为盆地北缘断裂,东有径阳──渭南断裂及场桥──长安断裂,西为歧山一哑柏断裂。
宝鸡──兴平──或阳断裂(贯称为“渭河断裂带”),由西向东横贯全区,,西起宝鸡西,向东经咸阳、渭南、华县、渔关人河南’境内逐渐消失,全长大于30okm,宽达l一Zkm,影响范围为渭河南北两岸。
该断裂为渭河盆地一条具重要地质和地震地质意义的活动断裂带,它不仅是盆地基底的分界线、盆地盖层结构的分区界线,而且还控制着渭河盆地初期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它又是一条近代强震带。
14国办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据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
《规划》提出,“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3%以内,年均每百万人口因灾死亡率控制在1.3以内。
建成中央、省、市、县、乡五级救灾物资储备体系,确保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规划》明确了“十三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是完善防灾减灾救灾法律制度,加快形成预案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
二是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明确中央与地方应对自然灾害的事权划分,强化地方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
三是加强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与风险防范能力建设。
四是加强灾害应急处置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五是加强工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六是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七是加强区域和城乡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八是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作用。
九是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
十是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国际合作与交流。
《规划》还确定了包括自然灾害综合评估业务平台建设工程、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减灾应用系统工程、全国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和防灾减灾科普工程等5个重大项目。
observed 观察国内热点2017第3期.indd 142017/3/1 星期三 11:44:09。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国家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有关要求,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国发〔1998〕13号)相衔接,制订本规划。
规划期为2006—2020年,以“十一五”期间为重点。
一、我国防震减灾现状及面临的形势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安全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占全球陆地面积的7%,但20世纪全球大陆35%的7.0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我国;20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120万人,我国占59万人,居各国之首。
我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位于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区域;50%的国土面积位于Ⅶ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区域,包括23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初步建立了有效的管理体制,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明显提高,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投资建设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包括地震前兆、测震和强震动三大台网;地震活断层探测、地震应急指挥和地震信息服务三大系统以及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项目建成后,前兆、测震、强震台站的密度将分别达到每万平方公里0.42个、0.88个和1.2个,监测设备数字化率达到95%,20个城市活断层地震危险性得到初步评估。
地震速报时间从30分钟缩短到10分钟,地震监测震级下限从4.5级改善到3.0级。
地震预报水平进一步提升,强震动观测能力和活断层探测水平迈上新的台阶,震害防御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地震应急响应时间大幅缩短,地震应急指挥和救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防震减灾事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方针与三大工作体系前五讲介绍了地震与地震灾害的基础知识,第六、七、八讲介绍了防震减灾可能的三种途径:地震预报、抗震设防和应急救援等的意义与现状。
本讲扼要介绍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方针、指导思想与三大工作体系。
9.1 我国防震减灾工作方针与指导思想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1998年3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第一章第三条明确规定,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这个方针,既突出了预防地震灾害是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或单位从事防震减灾工作必须关注的重点,同时又强调了防御与救助两个方面的工作必须相互结合,防震减灾才能取得实效。
2000年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进一步把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概括为:坚持减灾工作与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依靠法制和科技,提高大中城市、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应急救助和抗震能力,有效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三大工作体系:专家为主、专群结合的地震监测预报体系;执法严格、常备不懈的震灾预防体系;反应迅速、突击力强的地震救援系统。
9.2专家为主、专群结合的地震监测预报体系从第六讲介绍的震例可以看到,想预报一次强震,必须了解强震前由中小地震反映的地震活动性变化,以及由地震波、地形变、地下流体(水位、水温和水化)、地电和地磁等反映的与地震孕育过程有关的前兆现象。
这就需要建设和运行多学科综合性地震及前兆监测网,并配备有先进的通信系统,以便将所获取的地震与各种观测数据及时传递到分析预报部门,及时处理、提取前兆信息,做出有无强震的判断,以及如果将要发生强震,对可能发震的时间、地点和震级做出预测。
这样的一套工作系统被称为地震监测预报体系。
地震预报至今还是世界科学难题,地震观测与前兆信息的提取,以及地震预报方法研究都有很高的科技难度,为了推进地震预报以减轻地震灾害,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都成立了专门的地震部门和研究机构,有专业人才研究、建设和维护地震及前兆监测网,探索、实践和管理地震预报。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编制说明1. 编制的必要性《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7-2020年)》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地震应急响应与处置技术”方面,明确指出发展“地震和地震烈度的速报”、“重要工程设施预警与紧急处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提出“国家支持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的建设”,“应当通过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快速判断致灾程度,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依据”。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提出了我国2020年防震减灾总体目标,并明确将“建设地震预警技术系统,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提供实时地震信息服务”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到2020年,要“建成较为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地震监测能力、速报能力、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
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地震局在“十五”重点项目建设中已建成了北京(80个台站)、天津(80个台站)、昆明(50个台站)、兰州(50个台站)和新疆(50个台站)共310个台站构成的5个区域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在“十一五”重点项目“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中将建成首都圈地震预警示范系统(104个台站)和兰州地震预警示范系统(80个台站);在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的研究与示范应用”支持下,研发了地震预警、烈度速报、地震参数自动速报、大震烈度速报等四大系统,并在福建省和首都圈地区进行了试验示范。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已进入立项评审阶段,可行性研究正在有序推进。
该项目将在4个重点地震预警区内建设基准站1470个,平均间距小于40千米;4个重点地震预警区外建设基准站459个,平均间距小于100千米;在4个重点地震预警区内建设基本站2175个,平均间距约32千米;4个重点地震预警区外建设基本站1641个,平均间距约58千米,烈度速报和预警台站共计5675个,平均间距约37千米。
一、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震等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防震减灾工作规划。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科技支撑,全民参与,全面提升防震减灾工作水平。
三、规划目标1. 到2025年,初步建立完善的防震减灾工作体系,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2. 提高地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降低地震灾害风险。
3. 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4. 加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降低地震灾害损失。
四、主要任务1. 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预警(1)完善地震监测网络,提高地震监测能力。
(2)加强地震预报研究,提高地震预报准确率。
(3)建立健全地震预警发布制度,提高地震预警覆盖率。
2. 加强地震灾害风险防治(1)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制定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方案。
(2)加强地震易发区房屋建筑抗震设防,提高抗震能力。
(3)加强地震灾害风险防控,降低地震灾害损失。
3. 完善应急救援体系(1)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2)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水平。
(3)开展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实战能力。
4. 加强宣传教育(1)普及防震减灾知识,提高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
(2)开展地震灾害避险演练,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3)加强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队伍建设,提高宣传教育水平。
五、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防震减灾工作责任制。
2. 加大财政投入,确保防震减灾工作顺利开展。
3.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防震减灾工作水平。
4.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六、实施步骤1. 制定本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2. 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制定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方案。
3. 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预警,提高地震预警覆盖率。
4. 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6.12.29•【文号】国办发〔2016〕104号•【施行日期】2016.12.29•【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扶贫、救灾、慈善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6〕10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12月29日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彰显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决策部署,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保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一)“十二五”时期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成效。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防灾减灾救灾事业发展很不平凡的五年,各类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相继发生了长江中下游严重夏伏旱、京津冀特大洪涝、四川芦山地震、甘肃岷县漳县地震、黑龙江松花江嫩江流域性大洪水、“威马逊”超强台风、云南鲁甸地震等重特大自然灾害。
面对复杂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科学决策,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负责、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联动,大力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与“十五”和“十一五”时期历年平均值相比,“十二五”时期因灾死亡失踪人口较大幅度下降,紧急转移安置人口、倒塌房屋数量、农作物受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减少22.6%、75.6%、38.8%、13.2%。
防震减灾法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防震减灾工作,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现实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条防震减灾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原则,加强地震监测预警、震害评估、地震应急救援和恢复重建等工作,提高灾害防护能力。
第三条国家支持开展防震减灾科技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地震监测预警、震害评估和防震减灾装备的技术水平。
第四条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责任落实,制定本地区的防震减灾规划,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
第五条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应当遵守本法,支持和参与防震减灾工作。
第二章震害评估与防震减灾规划第六条地震监测和预警机构应当及时、准确地发布地震信息,提供地震预警服务。
第七条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震害评估机构,及时进行震害评估,为灾后救援和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第八条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制定防震减灾规划,明确分工和责任,加强防震减灾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第九条防震减灾规划应当包括地震危险性评估、震害风险评估、防震减灾措施、应急救援预案、恢复重建计划等内容。
第十条地方各级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定期的防震减灾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灾后恢复能力。
第三章防震减灾设施第十一条国家支持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警体系,提高地震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第十二条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确保监测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信息的及时传输。
第十三条地震预警应当能够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等信息,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公众采取安全行动。
第十四条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对研究、开发和应用防震减灾装备的支持和管理,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第十五条政府、社会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应当按照规划要求,建设防震减灾设施,提高抗震能力和灾后应对能力。
第四章震后救援和恢复重建第十六条地方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地震应急救援机制,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
第十七条地震应急救援机构和工作队伍应当具备快速反应、科学救援、综合能力强的特点,能够有效地组织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台站》编制说明1. 编制的必要性《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7-2020年)》重点领域及优先主题“地震应急响应与处置技术”方面,明确指出发展“地震和地震烈度的速报”、“重要工程设施预警与紧急处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提出“国家支持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的建设”,“应当通过全国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快速判断致灾程度,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提供依据”。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提出了我国2020年防震减灾总体目标,并明确将“建设地震预警技术系统,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提供实时地震信息服务”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
2010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15年,要“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初步建成地震烈度速报网,20分钟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到2020年,要“建成较为完善的地震预警系统,地震监测能力、速报能力、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
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地震局在“十五”重点项目建设中已建成了北京(80个台站)、天津(80个台站)、昆明(50个台站)、兰州(50个台站)和新疆(50个台站)共310个台站构成的5个区域地震烈度速报系统;在“十一五”重点项目“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中将建成首都圈地震预警示范系统(104个台站)和兰州地震预警示范系统(80个台站);在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系统的研究与示范应用”支持下,研发了地震预警、烈度速报、地震参数自动速报、大震烈度速报等四大系统,并在福建省和首都圈地区进行了试验示范。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已进入立项评审阶段,可行性研究正在有序推进。
该项目将在4个重点地震预警区内建设基准站1470个,平均间距小于40千米;4个重点地震预警区外建设基准站459个,平均间距小于100千米;在4个重点地震预警区内建设基本站2175个,平均间距约32千米;4个重点地震预警区外建设基本站1641个,平均间距约58千米,烈度速报和预警台站共计5675个,平均间距约37千米。
减灾规划:学科:自然灾害与防治词目:减灾规划英文:reducing disaster plan释文:减轻灾害的长远计划。
减灾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减灾任务、目标、减灾途径、行动计划、保障措施等。
减灾规划的基本目的是指导各项减灾工作,提高减灾效果。
减灾规划的类型繁多。
例如:按照规划内容分为综合减灾规划和专门减灾规划;按照规划区划范围分为国际减灾规划、国家减灾规划、地区减灾规划等。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主要任务:2006—2020年我国防震减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震预测水平;加强基础信息调查,有重点地提高大中城市、重大生命线工程和重点监视防御区农村的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完善突发地震事件处置机制,提高各级政府应急处置能力。
1.开展防震减灾基础信息调查。
继续推进活动断层调查,实施中国大陆活动断裂填图计划,编制1:50万数字化中国大陆活动断裂分布图、1:25万主要活动构造区带活动断裂分布图和局部重点段落的1:5万活动断层条带状填图;在已发生大震区域、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大城市开展壳幔精细结构探测;在大陆块体边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加强地壳运动基础观测;开展大城市和城市群各类工程的抗震能力调查与评估;建立地震基础信息数据库系统,加强信息集成与开发,推进地震基础信息共享,提高数据利用水平。
2.建立地震背景场综合观测网络。
统一规划、整合和加密现有地面观测网络;发展天基电磁、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重力等多种新型监测手段;建设井下综合应力、应变、流体、电磁和测震观测系统;建设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海洋地震综合观测系统,实施海域地球物理观测和地震海啸预警;建设中国大陆地球物理场处理分析系统;推动观测技术的创新。
3.提高地震趋势预测和短临预报水平。
选择地震活动性高,构造典型性强,监测基础较好,震例资料积累较多和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地震预报实验场,获得区域地球物理场信息,遴选更加丰富和可靠的地震前兆信息,检验和完善现有经验和认识,深化对地震孕育发生机理和规律的认识,探索更有效的地震预报理论和方法,深化地震概率预报方法研究,创建数值预报理论,力争对6.0级以上、特别是7.0级以上地震实现有一定减灾实效的短临预报,并建立实用化的地震预测系统。
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池市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池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5.19•【字号】河政办发[2008]93号•【施行日期】2008.05.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河池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河池市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的通知(河政办发[2008]93号)各县(市)、自治县、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河池市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八年五月十九日河池市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目录一、河池市地震灾害概况和综合防震能力概况(一)地震灾害概况(二)防震减灾工作现状(三)防震减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二、规划指导思想、目标和发展战略(一)指导思想(二)奋斗目标(三)发展战略三、主要任务(一)加强地震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监测预报能力(二)提升城乡及重要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能力(三)提高地震应急响应和管理能力(四)完善地震救援救助体系(五)提高公众防震减灾素质四、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一)加强行政执法管理(二)完善防震减灾组织管理体制(三)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四)创新规划实施组织机制五、“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一)市防震减灾应急宣教中心(二)地震监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三)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工程(四)城市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河池市防震减灾“十一五”重点项目汇总表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型、社会性、基础性公益事业,承担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任,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河池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
根据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要求,结合河池实际情况,为切实履行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制定本规划。
防震减灾规划应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包括生命线系统防灾措施、生产(科研、教学)系统防灾措施、防止地震直接灾害措施、防止地震次生灾害措施、防止地震人为灾害措施、避震疏散、震前应急准备、震时自救互救和震后抢险救灾等方面的内容。
防震减灾是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的简称,是对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和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的高度概括。
科学避震:
1、地震发生时应沉着应震,立即采取行动避震。
假如你的行为镇定自若,就会获得安全,躲过灾难,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大震的预警现象、预警时间和避震空间的存在是人们震时能够自救求生的客观基础,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了一定准备,震时又能利用预警现象,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
3、预警现象:预警现象主要包括地面的颤动、建筑物的晃动、强烈而怪异的地声、明亮而恐怖的地光等;
4、预警时间:可以逃生的时间。
从感觉到地动到房屋倒塌,有大约十几秒的时间,只要你事先有准备,就可能利用这宝贵的十几秒钟逃离险境,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5、避震空间:废墟中可以藏身的空间。
不要以为房屋倒塌就是死路一条,室内有家具、物品等的支撑,废墟中总会留下一定的生存空间。
1。
防震减灾规划全球范围内,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减少地震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破坏,各国纷纷制定了防震减灾规划。
防震减灾规划是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通过预防、减轻和应对地震灾害,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首先,建立健全地震监测系统是防震减灾规划的基本内容之一。
地震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地壳的活动情况,并提前预警,使人们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应对措施。
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周围地区的地震台网等设备的安装,可以快速准确地掌握地壳的活动情况。
其次,加强建筑物和基础设施的抗震能力也是防震减灾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建筑物设计和施工的监督,确保建筑物能够抵御一定强度的地震。
同时,对已有的老旧建筑物进行改造和加固,提高其抗震能力。
此外,对桥梁、堤坝等基础设施也要进行加固,确保其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一定的地震力。
再次,开展地震科普教育和培训也是防震减灾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地震发生时,人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对于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非常重要。
因此,政府、学校、社区等应加强地震科普教育,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开展地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公众的应急响应能力和自救自护能力。
最后,建立完善的灾后救援和恢复体系也是防震减灾规划的重要内容。
地震发生后,及时有效的救援和恢复工作对于减少人员伤亡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恢复至关重要。
因此,政府应建立健全的救援队伍和救援指挥系统,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同时,加强对受灾地区的灾后重建支持,帮助灾区人民早日走出困境。
总之,防震减灾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政府、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通过建立地震监测系统、加强建筑物抗震能力、开展地震科普教育和培训以及建立完善的灾后救援和恢复体系,可以有效减少地震灾害对人们生活造成的影响,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 / 1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地震局关于印发《防震减灾规划
(2016―2020年)》的通知
【法规类别】地震预测预防
【发文字号】发改地区[2016]2449号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含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国地震局(原国家地震局)
【发布日期】2016.11.17
【实施日期】2016.11.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地震局关于印发《防震减灾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发改地区[2016]24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地震局: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
国家防震减灾规划(2006—2020年)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国家关于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有关要求,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国发〔1998〕13号)相衔接,制订本规划。
规划期为2006—2020年,以“十一五”期间为重点。
一、我国防震减灾现状及面临的形势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安全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和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占全球陆地面积的7%,但20世纪全球大陆35%的7.0级以上地震发生在我国;20世纪全球因地震死亡120万人,我国占59万人,居各国之首。
我国大陆大部分地区位于地震烈度Ⅵ度以上区域;50%的国土面积位于Ⅶ度以上的地震高烈度区域,包括23个省会城市和2/3的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地区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初步建立了有效的管理体制,全民防震减灾意识明显提高,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尤其是“十五”期间,我国防震减灾能力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投资建设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包括地震前兆、测震和强震动三大台网;地震活断层探测、地震应急指挥和地震信息服务三大系统以及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
项目建成后,前兆、测震、强震台站的密度将分别达到每万平方公里0.42个、0.88个和1.2个,监测设备数字化率达到95%,20个城市活断层地震危险性得到初步评估。
地震速报时间从30分钟缩短到10分钟,地震监测震级下限从4.5级改善到3.0级。
地震预报水平进一步提升,强震动观测能力和活断层探测水平迈上新的台阶,震害防御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地震应急响应时间大幅缩短,地震应急指挥和救援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十一五”期间乃至今后防震减灾事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国防震减灾能力仍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主要表现在:全国地震监测预报基础依然薄弱,科技实力有待提升,地震观测所获得的信息量远未满足需求,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尚不能做出准确的预报;全社会防御地震灾害能力明显不足,农村基本不设防,多数城市和重大工程地震灾害潜在风险很高,防震减灾教育滞后,公众防震减灾素质不高,6.0级及以上级地震往往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级政府应对突发地震事件的灾害预警、指挥部署、社会动员和信息收集发布等工作机制需进一步完善;防震减灾投入总体不足,缺乏对企业及个人等社会资金的引导,尚未从根本上解决投入渠道单一问题。
地震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迅速提高我国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是实施城镇化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公共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国将致力于建立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地震灾害综合防御体系;改变广大农村不设防,地震成灾率高,人员伤亡严重的现状,为城乡提供无差别公共服务;保障长江中上游、黄河上游及西南地区大型水电工程的地震安全;实现重大生命线工程的地震紧急处置。
二、规划指导思想、目标与发展战略(一)规划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建设一起抓,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
切实加强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
以政府为主导,依靠科技、依靠法制、依靠全社会力量,不断提高防震减灾综合能力,为维护国家公共安全、构建和谐社会和保持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二)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我国基本具备综合抗御6.0级左右、相当于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防震减灾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位于地震烈度Ⅵ度及以上地区的城市,全部完成修订或编制防震减灾规划,新建工程全部实现抗震设防;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新建农村民居采取抗震措施;完善地震应急反应体系和预案体系,建立地震预警系统;建立健全地震应急和救援保障体系,进一步增强紧急救援力量;省会城市和百万人口以上城市拥有避难场所;建成救灾物资储备体系;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具备地震紧急处置能力;防震减灾知识基本普及;震后24小时内灾民得到基本生活和医疗救助;建成全国地震背景场综合观测网络,地震科学基础研究和创新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短期和临震预报有所突破。
2.“十一五”阶段目标。
到2010年,大城市及城市群率先达到基本抗御6.0级地震的目标要求;建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区;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处置示范工作;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40%,发展20万人的志愿者队伍;初步建立全国救灾物资储备体系;震后24小时内灾民得到初步生活和医疗救助;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地震科研与技术研发基地,完善中国大陆及领海数字化地震观测,并在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重点防御城市实现密集台阵观测,全面提升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地震预报继续保持世界先进水平。
(三)发展战略。
以大城市和城市群地震安全为重中之重,实现由局部的重点防御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拓展;以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为支撑,提高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发展水平;实行预测、预防和救助全方位的综合管理,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新局面。
1.把大城市和城市群地震安全作为重中之重,逐步向有重点的全面防御拓展。
明确和强化各级政府的职责,切实推进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地震安全工作,强化防御措施。
加大对能源、交通、水利、通信、石油化工、广播电视和供水供电供气等重大基础设施的抗震设防和抗震加固力度。
加强城市公园等避难场所建设,拓展城市防震减灾的空间。
切实做好广大农村,特别是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农村防震减灾工作,改变农村民居不设防状况,不断提高全面防御的能力。
2.加强地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提高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发展水平。
重视和加强地震科技的基础研究、开发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科研基地和重大基础科研设施建设,为防震减灾提供持续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提升地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发展水平。
3.全面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素质,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局面。
加强防震减灾教育和宣传工作,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活动。
全面提升社会公众对防震减灾的参与程度,提高对地震信息的理解和心理承受能力,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鼓励和支持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防震减灾活动,加强群测群防,形成全社会共同抗御地震灾害的局面。
三、总体布局与主要任务(一)总体布局。
防震减灾是惠及全民的公益性事业。
落实防震减灾发展战略,逐渐向全面防御拓展,必须在加强重点监视防御区工作的同时,将防震减灾工作部署到全国各地,统筹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统筹城市与农村,实现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全面协调发展。
加强与台湾地区地震科技交流与合作。
妥善处置香港、澳门地区的地震应急事件。
为实现有重点的全面防御,依据规划期内我国地震分布特点和地震灾害预测结果,我国防震减灾总体布局如下:环渤海及首都圈地区:建设地震预报实验场;建设国家防灾高等教育基地;进一步实施地震预警;提高城市群地震综合防御能力;切实做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防震对策研究制定工作。
长江三角洲地区:实施城市群地震安全工程;推进海域地震监测和地震海啸预警系统建设;切实做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防震对策研究制定工作。
东南(南部)沿海地区:实施城市群地震安全工程;推进海域地震监测和地震海啸预警系统建设;切实做好2010年广州亚运会防震对策研究制定工作。
南北地震带:建设地震预报实验场;实施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技术服务工程。
南北天山区:建设地震预报实验场;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技术服务工程。
此外,在黄河中上游流域重点监视防御区实施城市地震安全工程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技术服务工程;加强长江中上游流域、黄河上游流域及西南地区大型水电工程的地震安全工作,加强水库诱发地震的监测与研究;加强国家重大生命线工程沿线地区地震监测设施建设,保障重大生命线工程地震安全;加强青藏高原地区新构造活动前缘研究,不断提高地震监测能力;加强黑龙江、吉林、云南和海南等地区地震监测设施建设,确保对火山地震活动的监测。
(二)主要任务。
2006—2020年我国防震减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监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震预测水平;加强基础信息调查,有重点地提高大中城市、重大生命线工程和重点监视防御区农村的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完善突发地震事件处置机制,提高各级政府应急处置能力。
1.开展防震减灾基础信息调查。
继续推进活动断层调查,实施中国大陆活动断裂填图计划,编制1:50万数字化中国大陆活动断裂分布图、1:25万主要活动构造区带活动断裂分布图和局部重点段落的1:5万活动断层条带状填图;在已发生大震区域、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大城市开展壳幔精细结构探测;在大陆块体边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加强地壳运动基础观测;开展大城市和城市群各类工程的抗震能力调查与评估;建立地震基础信息数据库系统,加强信息集成与开发,推进地震基础信息共享,提高数据利用水平。
2.建立地震背景场综合观测网络。
统一规划、整合和加密现有地面观测网络;发展天基电磁、干涉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重力等多种新型监测手段;建设井下综合应力、应变、流体、电磁和测震观测系统;建设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海洋地震综合观测系统,实施海域地球物理观测和地震海啸预警;建设中国大陆地球物理场处理分析系统;推动观测技术的创新。
3.提高地震趋势预测和短临预报水平。
选择地震活动性高,构造典型性强,监测基础较好,震例资料积累较多和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地震预报实验场,获得区域地球物理场信息,遴选更加丰富和可靠的地震前兆信息,检验和完善现有经验和认识,深化对地震孕育发生机理和规律的认识,探索更有效的地震预报理论和方法,深化地震概率预报方法研究,创建数值预报理论,力争对6.0级以上、特别是7.0级以上地震实现有一定减灾实效的短临预报,并建立实用化的地震预测系统。
4.增强城乡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能力。
实施城市地震安全基础信息探测、调查,加强城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基础信息集成与开发,建立城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技术支撑系统,为政府决策、城市规划、工程建设、科学研究、公众需求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务;修订或编制城市防震减灾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并实施城市地震安全方案,推进地震安全社区、避难防灾场所建设;建立工程抗震能力评价技术体系,提高抗震加固技术水平,推进隔震等新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开展农村民居抗震能力现状调查,研究推广农村民居防震技术,加强对农村民居建造和加固的指导,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