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
- 格式:doc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40
会计基础知识点汇总1.会计原则会计原则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准则和规范,包括货币计量原则、持续经营原则、会计实体原则、会计主体性原则、会计核算期原则等。
2.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规范,包括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会计确认、会计计量、会计记录、会计报告等内容。
常用的会计准则有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等。
3.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和编码的方法,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五大类科目。
每个科目都有对应的编码和名称,如1001-库存现金、2001-短期借款等。
4.会计核算会计核算是根据会计原则和准则,对经济业务进行记录、分类、分析、计算和归纳的过程,包括日常会计核算、期末会计核算等。
常见的会计核算包括日记账、总分类账、试算平衡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
5.资产资产是企业拥有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源或权益。
主要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等,非流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长期投资等。
6.负债负债是企业对外的债务或义务。
主要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等。
7.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企业归属于所有者的所有权益,包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
8.成本成本是生产或购买商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费用。
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
9.损益损益是企业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经营活动所发生的收入和费用之间的差额,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等。
10.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快照,利润表是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报告,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现金流量变动的报告。
11.会计审计会计审计是对企业财务会计核算工作的检查和评估,包括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由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进行的审计工作,外部审计是由外部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工作。
会计基础知识第一部分 会计总论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一) 会计的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对象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会计的对象。
【相关链接】会计对象三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可用图表示:三、会计基本假设(重点)第一层次第二层次第三层次四、会计基础(重点)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简称会计基础,是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基础,是确认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从而确认损益的标准。
【相关链接】会计基础的确认和计量是针对的利润表中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相关举例1】权责发生制下:例如,A公司2010年4月销售给B公司一批商品,合同价38 000元,成本25 000元,商品已经发出。
根据合同规定,B公司应于2010年8月付款。
B公司信用良好,财务状况稳定。
根据权责发生制要求,此项销售业务,A公司确认收入的时间是2010年4月,而不是2010年8月。
又如,C公司2010年9月以银行存款8 800元支付某项租入设备9月份和10月份两个月的租金。
根据权责发生制要求,此项业务,C公司应在2010年9月份和10月份分别确认费用4 400元,而不应在9月份一次确认费用8 800元。
【相关举例2】收付实现制下:对于上例,A公司2010年4月销售商品,2010年8月才能收到货款,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A公司应8月份收到现金时才能确认收入。
对于C公司,按照收付实现制的要求,9月所付8800元应全部作为9月份的费用。
第二部分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一、会计要素的定义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对资金运动所作的第二层次划分。
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组件,同时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是企业会计的六大会计要素。
会计基础知识点整理一、会计的基本概念1.会计的含义和作用2.会计的分类和发展历程3.会计信息的特点和质量要求二、会计要素1.资产2.负债3.所有者权益4.收入5.费用三、会计等式和会计核算方法1.会计等式的含义2.会计等式的变动规则3.会计核算方法:借贷记账法和现金收支法四、会计账簿和账务处理1.会计账簿的分类和作用2.原始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填制方法3.账务处理和会计凭证的使用五、会计报表1.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结构2.利润表的内容和结构3.现金流量表的内容和结构4.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内容和结构5.附注和会计报表分析六、会计核算1.计量:货币计量和核算机构计量2.记账:借贷记账法的具体操作3.常见会计事项的核算方法与处理七、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1.会计制度的任务和目标2.会计政策的含义和重要性3.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八、财务报表分析1.财务指标的概念和分类2.财务报表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步骤3.财务分析常用的比率分析法九、会计信息系统1.会计信息系统的概念和特点2.会计核算与信息系统的关系3.会计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实施十、国际会计准则1.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目的2.国际会计准则的历史和发展趋势3.重要的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上是会计基础知识的一个大致整理,涵盖了会计的基本概念、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会计核算方法、会计账簿和账务处理、会计报表、会计核算、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财务报表分析、会计信息系统以及国际会计准则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初学者来说,熟悉这些基础知识是打好会计学习和实践的基础。
1、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2、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一定时日的财务状况,对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反映,是构造资产负债表的理论根底,也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根底;是会计的根本等式也是恒等式。
〕资产=权益〔权益分为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反映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对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反映,是构造利润表的理论根底。
〕3、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本钱类、损益类本钱类:生产本钱、制造费用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本钱、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期间费用:销售、管理、财务费用〕费用、本钱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类相同,即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一般为0,假设有余额在借方。
收入类账户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相同,即贷方增加,借方减少,余额一般为0,假设有余额在贷方。
应交税费属负债类且为流动负债〔含所得税〕所得税费用为损益类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未达账项有四种情况:〔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3〕银行已收企业未收;〔4〕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企业和银行双方都在各自金额的根底上加〔或减〕对方已记账,自己尚未记账的未达账项〔包括增加额和减少额〕。
5、错账更正法〔1〕划线更正法-账簿记错;〔2〕红字更正法-记账凭证〔科目写错、金额写大〕〔3〕补充登记法-记账凭证〔金额写小〕〔蓝黑色笔〕。
*登账后,记账凭证无误纯属登记时文字或数字上的错误可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登账后,发现记账凭证有误的〔记账凭证上的会计科目、借贷方向、金额错误的〕采用红字更正法。
*登账后,发现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借贷方向均未发生错误,但所记录金额大于应记金额,可将正确金额与错误金额之差填制一张红字凭证,将错误局部冲销。
会计学基础知识点会计学是财务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是对经济事务进行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的一门学科。
无论你是企业家、会计师、银行家,还是从事与财务相关的职业,理解会计学的基础知识点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讨论一些重要的会计学基础知识点,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会计学的基本概念。
一、会计学的基本概念1. 会计的定义会计是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分类、汇总、分析和报告的信息系统的过程。
2. 经济事务经济事务指任何对公司产生财务影响的事件或活动。
3. 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组成会计信息的基本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费用。
这些要素以会计等式的形式表现为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4. 会计周期会计周期指任何一个会计期间内的时间间隔,可以是一个月、一个季度或一年。
二、会计核算1. 会计核算的定义会计核算指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分类、汇总和报告的过程。
2. 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的基本原理。
3. 记账记账就是会计核算中最基本的过程,它包括记录和分类经济事务、编制账户表以及准备财务报表。
三、财务报表1. 财务报表的类型企业财务报表通常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种类型。
2. 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记录了一个企业在某一时间点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3. 利润表利润表显示了一个企业在特定时间期间内的总收入、总费用和净收入。
4. 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显示了一个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它显示了一个企业在某一时间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四、会计方程和会计簿记1. 会计方程会计方程是会计学中最重要的公式之一,它是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的基本概念。
2. 会计簿记会计簿记是记录和分类经济事务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日记账和分类账。
五、会计报表的解读成功理解会计报表需要对报表的不同部分和指标有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一些关键指标。
1. 资产负债表- 资产:企业拥有的所有有形或无形的东西,包括现金、贷款、房地产和商品。
会计基础知识(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企业的会计工作主要是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对企业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会计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采用一系列特殊方法。
三、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四、会计目标:又称会计目的,是会计工作需要完成的任务或标准,即向财务会计报告的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帮助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5、会计职能1、会计的基本职能:① 会计职能。
② 会计监督职能。
2.扩展功能3、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
六、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和成本的计算。
6.财务结果的计算和处理。
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七、会计方法:是对会计对象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各种方法的总称。
1、会计核算方法体系: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织财务会计报告。
八、会计核算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即会计机构核算和监督的具体单位或组织。
2、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计主体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3、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织财务会计报告。
会计期间:以日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即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分为年度和中期。
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包括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学会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哪些?学会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哪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许多学生渴望学习会计知识,以提高自己的职业发展。
学会计不仅可以帮助你管理自己的财务,还能提高你在职业领域的竞争力。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学会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一、基础知识1.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基础知识是每个学习会计的人都需要掌握的知识。
它包括会计的起源和历史、会计的定义和基本原则、会计的分类和内容等。
这些知识是理解会计体系的基础,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日常会计工作。
2.财务报表制度财务报表是展示企业财务状况的主要工具。
学会计需要掌握财务报表的制度,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
这些报表是了解企业各项财务指标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你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
3.税法和税务制度税法和税务制度是每个会计师必须掌握的知识。
税法包括所得税法、增值税法等,税务制度包括纳税申报和税务处理。
税法和税务制度的熟练掌握可以帮助你避免税收纠纷和争议,保障企业健康稳定的财务状况。
4.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一种为管理决策提供会计信息的系统。
它主要包括成本会计、预算管理、绩效评估等内容。
学会计需要掌握管理会计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参与企业的管理决策,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
二、基本技能1.熟练掌握会计软件会计软件是每个会计师必备的工具。
掌握会计软件可以帮助你更快地完成会计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常用的会计软件包括财务ERP、SAP等,需要逐步学习和熟练掌握。
2.数据采集和分析学会计需要掌握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能力。
数据采集包括收集企业各种财务数据的方法;数据分析则包括对数据进行分类、比较、计算和解释等工作。
数据采集和分析的能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发展变化。
3.与他人沟通协作与他人沟通协作是每个会计师必备的能力。
会计师需要与各个部门的同事进行沟通,需要向上级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也需要与客户进行沟通。
因此,良好的沟通和协作技能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会计基础知必学识点
以下是会计基础知识点的必学内容:
1. 会计原理:了解会计的基本原理,包括货币计量、会计主体、会计
期间、事实真实、会计核算等。
2. 会计凭证:掌握会计凭证的种类、编制和用途,包括原始凭证和汇
总凭证。
3. 会计账簿:熟悉会计账簿的种类和编制方法,包括总账、明细账、
日记账、现金账等。
4. 会计科目:了解会计科目的分类、编码和核算方法,包括资产类、
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等。
5. 会计分录:掌握会计分录的格式、要素和规则,包括借贷记、借贷
平衡、凭证借贷方向等。
6. 会计报表:熟悉会计报表的种类和内容,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7. 会计核算:了解会计核算的方法和步骤,包括期初余额、期末余额、借贷方向、调整分录、结转分录等。
8. 会计制度:了解会计制度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包括会计制度的内部
控制、准则和规程。
9. 会计监管:了解会计监管的机构和职责,包括财政部、审计署、证
监会等。
10. 会计伦理:了解会计职业道德和职责,包括诚信、保密、独立性、专业素养等。
以上是会计基础知识点的必学内容,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
以建立起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为日后深入学习和实践提供坚
实的基础。
初级会计经济基础
初级会计经济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会计基础知识:了解会计的定义、目的、职能和基本原则,包括货币计量原则、会计实体原则、持续经营原则、会计期间原则等。
2. 会计凭证:学习会计凭证的种类、编制方法和使用规则,包括原始凭证、转账凭证和总账凭证等。
3. 会计账簿:学习会计账簿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包括现金日记账、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等。
4. 会计报表:了解会计报表的基本概念和组成部分,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5. 会计核算:学习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包括会计分录、账户汇总、试算平衡和调整分录等。
6. 成本会计:了解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和制造成本等。
7. 经济基础知识:了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供给与需求、市场结构、价格理论和市场失灵等。
8. 宏观经济学:学习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指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通货膨胀、失业率和货币政策等。
9. 微观经济学: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边际效用、边际成本、市场均衡和消费者行为等。
10. 经济政策:了解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和影响,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等。
以上是初级会计经济基础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建立起对会计和经济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会计学的基础知识一、导言会计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商科学科,研究的是财务信息的记录、分析和报告,对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资源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会计的定义、目的、原则以及会计信息的分类和使用等方面。
二、会计的定义和目的会计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的科学,它通过记录、分析和报告财务信息,为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提供决策依据。
其目的是提供准确、可靠、及时的财务信息,以评估企业的经济状况和经营绩效。
三、会计的原则会计学遵循一系列的会计原则,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常见的会计原则包括:1.实体概念:将企业视为独立的经济实体,与其所有者和其他企业区分开来。
2.货币计量原则:财务信息必须使用货币单位进行度量和记录。
3.会计周期原则:企业的财务信息应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进行记录和报告。
4.历史成本原则: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应以其历史成本计量,而非市5.收入确认原则:只有当收入已经实现或可靠时,才能确认为收入。
6.费用匹配原则:费用应与相应的收入相匹配,以便准确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
四、会计信息的分类根据会计信息的用途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资产类信息:包括企业拥有的资源,如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
2.负债类信息:包括企业应付的债务和义务,如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
3.所有者权益类信息:反映企业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和资本结构。
4.收入类信息: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
5.费用类信息:反映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费用。
6.现金流量类信息:反映企业现金流动的情况,包括现金的流入和流出。
五、会计信息的使用会计信息在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资源配置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利用会计信息,管理者可以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
投资者可以根据财务报表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潜力,从而做出投资决策。
债权人可以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决定是否提供贷款支持。
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包括会计的定义、目的、原则,以及会计信息的分类和使用。
第二章会计科目和账户本章是较为重要的章节,历年考试中,所占分值基本维持在10分左右,这也是在讲解复式记账前较为重要的基础内容之一。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第一节会计科目一、会计科目的概念1.定义: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科目是预先通过会计制度规定的。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和监督的依据,也是会计所应提供的核算指标。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注意分类标准)(一)按经济内容分类会计科目按经济内容分类,就是将众多的会计科目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一般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五大类。
1.资产类科目资产类科目是用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各项资产增减变动的会计科目。
如“库存现金”“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
2.负债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是用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各种负债增减变动的会计科目。
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3.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所有者权益类会计科目是用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各种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的会计科目。
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利润分配”等。
4.成本类会计科目成本类会计科目是用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科目。
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
5.损益类会计科目损益类会计科目是用以核算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收益和费用,计算确定盈亏的会计科目。
如“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外收入”“所得税费用”等。
【例题1•单选题】“坏账准备”属于( )会计科目。
A.资产类B.负债类C.所有者权益类D.损益类『正确答案』A【例题2•多选题】( )不属于损益类科目。
A.累计折旧B.主营业务成本C.库存商品D.制造费用『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AC是资产类;D是成本类。
(二)按提供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分类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
总分类科目也称总账科目或一级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科目,它提供的是总括核算指标。
明细分类科目也称明细科目或细目,是对总分类科目进一步分类的科目,它提供的是详细的核算指标。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总分类科目都有明细科目,如库存现金。
三、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在设置会计科目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适用,应遵循三个原则:(一)合法性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财政部门制定的会计制度法规中规定的会计科目来设置本企业适用的会计科目;这样可以保证会计核算指标口径一致,使不同企业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
(二)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设置会计科目,应当提供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要满足有关各方对报告的要求。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和会计报表指标汇总,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三)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是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企业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
会计科目设置还应当与本企业、本单位的业务繁简、规模大小相适应。
【例题3•单选题】( )不是会计科目设置的原则。
A.合法性B.相关性C.实用性D.一贯性『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会计科目设置原则共有3项,即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第二节账户一、账户的概念账户是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账户是以会计科目作为它的名称,同时它又具备自己一定的格式,即结构。
二、账户的分类账户分类就是按照账户的本质特征,依据一定的原则,将全部账户进行科学的概括和分类。
(一)账户按照经济内容的分类依据经济内容我们将账户也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五类。
账户按其经济内容分类是账户最基本、最主要的分类,是账户分类的基础。
【例题4•单选题】“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属于( )。
A.成本类B.损益类C.负债类D.资产类『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不仅其名称一致,其性质也相同。
【例题5•单选题】“财务费用”账户属于( )。
A.成本类账户B.负债类账户C.损益类账户D.资产类账户『正确答案』C(二)按统驭与被统驭的关系分类同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对应,账户也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户是指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用于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总账账户或总账。
如“原材料”就属于总账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用来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明细分类核算的账户,简称明细账。
如前例中的“钢材”就属于明细分类账户。
【例题6•单选题】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 )。
A.统驭和从属B.相互独立C.名称一致D.格式完全相同『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按统驭与被统驭的关系账户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反映增加数、减少数和结余数这三个部分就构成了账户的基本结构。
习惯上我们把账户分为左、右两方,至于哪一方用来登记增加数,哪一方用来登记减少数,则由账户所记录的内容和账户的性质来决定。
在每个账户中所记录的金额,可以分为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
本期增加额和本期减少额是指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如月份、季度或年度),账户在左、右两方分别登记的增加金额的合计和减少金额的合计,也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
本期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一本期减少发生额【例题7•单选题】账户中所记录的金额可以分为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和期末余额,这四项金额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下等式表示( )。
A.本期期初余额 = 本期期末余额 + 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B.本期期初余额 = 本期期末余额 + 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增加发生额C.本期期末余额 = 本期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D.本期期末余额 = 本期期初余额 + 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正确答案』C账户的基本结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2.记录经济业务的日期;3.所依据记账凭证的编号;4.经济业务摘要;5.增加或减少的金额;6.期末余额。
账户的格式账户名称:日期凭证月日字号摘要左方右方余额为了便于教学,从理论上来说明账户的基本结构时,往往把账户简化成以下的“T”字形账户。
【例题8•判断题】不论何种性质的账户,其最基本的结构都是相同的。
(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反映增加数、减少数和结余数这三个部分就构成了账户的基本结构。
【例题9•判断题】账户的余额一般与记录的增加额在同一方向,但收入和费用两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为零。
( )『正确答案』√『答案解析』账户的余额一般与记录的增加额在同一方向,但收入和费用两类账户在期末要将其余额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所以其期末余额为零。
四、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1.联系会计科目和账户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相同的,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都是体现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分类。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则是根据会计科目来设置的,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会计科目就无法发挥作用。
2.区别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在实际工作中,账户和会计科目这两个概念已不加严格区别,往往是互相通用。
【例题10•单选题】账户设置的直接依据是( )。
A.会计科目B.会计要素C.会计对象D.会计准则『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会计科目就无法发挥作用。
第三章复式记账本章为重点章节,在历年考试中平均分接近20分,是我们备考的核心内容。
另外“复式记账”也是我们现代会计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我们从事会计工作必须打好的基础。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单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及其特点;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会计分录的概念、分类、编制步骤;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关系、平行登记、账户核对。
第一节复式记账法所谓记账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在账簿中登记经济业务的方法。
记账方法经过了一个由单式记账到复式记账的发展过程。
一、单式记账法单式记账法,是指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在单式记账法下,通常只登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金额以及债权债务的结算金额,一般不登记实物的收付金额。
优点:手续比较简单;缺点:1.账户之间不能形成相互对应和平衡的关系→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 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2.不利于检查账户记录的是否正确和完整(相对于复式记账可以进行试算平衡而言);结论:缺点大于优点,因而是一种不够科学的记账方法。
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是指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系统地反映资金运动变化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例如,用银行存款10 000元购买一台电脑的业务,业务发生后,一方面在“银行存款”账户记录银行存款减少10 000元,另一方面在“固定资产”账户记录增加10 000元,这样登记的结果能够清楚地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即资源从何处来,又往何处去。
其记录结果如下图。
复式记账法克服了单式记账法的缺点。
三、复式记账法的优点复式记账法与单式记账法相比,具有以下两个明显的优点:1.可以完整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为经济管理提供系统的信息。
对于企业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同时登记,既可以全面、清晰地反映出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能通过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来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2.对账户记录的结果,可以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
由于每项经济业务发生后,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登记,因此,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便检查账户记账的正确性。
第二节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是指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是建立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会计等式的基础上,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反映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借贷记账法起源于13、14世纪的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