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标教材培训资料-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zcs
- 格式:ppt
- 大小:2.75 MB
- 文档页数:54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第一课初识算法与程序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算法的概念,培养学生自我探索信息,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能初步利用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获得对此算法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自我获取信息、分析评价信息、、表达呈现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算法概念的理解难点: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设计算法。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以趣味性问题设置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通过 Flash 演示材料,比较直观地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的思考逐步深入,从而总结出算法的概念,学会如何设计和选择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课时)(一)我们来共同寻找下面一些生活中比较现实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问题一】天下真的有“不要钱的午餐”吗?某一餐馆门口海报上写着“不要钱的午餐”,规则如下:在三个月内,来宾必须凑够五个人,五人每次来就餐必须按照不同的顺序坐,直到把所有可的顺序都坐一遍,以后来吃饭就可永远免费” 。
于是有人想,这太容易了,每人每次坐不同的位置,吃五次不就行了?于是他就叫上自己的朋友参加这项活动,可是,吃了十次之后,还没有吃上免费午餐,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们感觉非常有意思,很快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热烈的讨论并得出了破解问题的步骤:①第一个座位5个人都有坐的机会②第二个座位只有4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一个人不能同时坐两个座位)③第三个座位只有3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④第四个座位只有2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⑤第五个座位只有1个人有坐的机会⑥计算:5×4×3×2×1=120⑦得出结论:需要吃120次才有可能吃上免费午餐。
【问题二】有三个和尚和三个妖怪过河,只有一条能装下两个人的船,在河的任何一方或者船上,如果妖怪的人数大于和尚的人数,那么和尚就会有被吃掉的危险。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粤教版选修一、第一章:算法与程序设计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算法的概念、特性以及算法与程序的关系。
掌握算法描述的方法,如伪代码和流程图。
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如编程语言、编译器和解释器。
2. 教学内容算法定义及特性算法描述方法:伪代码和流程图程序设计基本概念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编程语言为例,让学生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关系。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编写代码,体验算法实现的过程。
4. 教学步骤介绍算法的概念和特性,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讲解伪代码和流程图的表示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使用这两种工具描述算法。
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如编程语言、编译器和解释器。
5. 课后作业结合本章内容,让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一个基本的算法。
二、第二章:顺序结构程序设计1. 教学目标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和技巧。
理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原则,能够编写清晰、高效的程序。
2. 教学内容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原则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程序案例,让学生理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编写代码,掌握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技巧。
4. 教学步骤讲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如变量声明、数据类型、输出语句等。
讲解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原则,如代码清晰、可读性强、模块化等。
5. 课后作业结合本章内容,让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顺序结构程序,实现特定的功能。
三、第三章:分支结构程序设计1. 教学目标掌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和技巧。
理解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原则,能够编写清晰、高效的程序。
2. 教学内容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原则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程序案例,让学生理解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法,让学生通过实际编写代码,掌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技巧。
4. 教学步骤讲解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基本语法,如条件语句、循环语句等。
解 析 法一、基本说明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2、年级:高一年级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4、所属的章节:第三章第一节5、学时数:45分钟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了解解析算法的基本概念。
通过实例的学习,掌握用解析算法设计程序的基本思路。
(2)学会根据问题寻找恰当算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进一步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这一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程序这一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和善于总结的精神和态度。
)学会合作、交流,培养勇于实践、勤于思考和善于总结的精神和态度。
2、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为用解析法设计程序,解析法是一种最基本的常用算法,在之前三种基本结构程序设计的例题分析中也曾使用过,该算法的分析也为今后的各种算法学习做好了准备。
本课教学重点是“理解解析算法的思想,能写出求解问题的解析式并用程序实现”,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学会分析问题,合理设计算法,建立求解问题的解析式”。
算法,建立求解问题的解析式”。
3、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了可视化编程的能力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这样就可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算法的分析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设计思路: 本课采用一个测量树高的例子进行引入,用简单的例子分析解析算法,然后采用教材上的活动“求解铁丝问题”让学生掌握解析算法的实现过程,用“求岛屿面积”的实践环节巩固学生的学习。
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分析归纳、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采用任务驱动、分析归纳、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描述 教学环节及时间教师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生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以及及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情 境 导 入 1’ 设置情境:美丽的校园有许多树木,这引发了同学们的兴趣,怎样才能测量这些树木的高度。
高中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教学设计广东肇庆中学麦丽华2005年11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扩展控件的主要属性和方法。
2、掌握通用对话框控件的主要属性和方法。
3、掌握菜单编辑器的使用。
●过程与方法:1、掌握利用扩展控件来设计多媒体程序的方法。
2、掌握利用面向对象编程的原理来设计和制作应用程序。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产生学习多媒体程序设计的相关技术的愿望。
【教学重点】1、利用VB的多媒体控件设计VCD多媒体播放器。
2、通用对话框控件的常用属性和方法。
3、菜单编辑器。
【教学难点】1、通用对话框控件的属性和方法、菜单编辑器的使用。
2、利用面向对象编程的原理来设计和制作应用程序。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和边讲边练相结合。
【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
【教材分析】本节是广东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之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中的第六章第一节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
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用VB设计制作一个VCD多媒体播放器。
过程是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引入一个多媒体播放器程序的设计需求,提出了任务的具体要求,让学生通过观摩回答问题,进行任务分析,划分程序的功能模块,学习两种新的控件知识,进而进行设计制作,经过创建图形用户界面、设置控件属性、编写程序代码、运行和调试程序的过程,最后完成程序设计。
通过本节的学习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设计实用程序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掌握程序设计的模块划分方法,以及利用可视化编程工具提供的控件对象进行编程,进一步熟悉对象、属性和方法的运用。
而且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将多种媒体信息集成在一起的特点,以及它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具有一定的娱乐性,相信本节内容在学生学习时一定会很受欢迎。
【学生分析】学生是高二级的同学,是广东省实施新课程标准的第一届学生,因此,他们基本掌握在新课标理念下的学习方法,和已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
高二年级是学习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经过大约一个学期的学习,他们已基本熟悉可视化编程工具――VB的使用,以及对面向对象的编程也有一定的理解。
高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选修1 本章的作用和地位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实现算法解决问题。
本章是全书的开篇和概述,它承接了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并通过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际例子,让学生再次经历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使学生对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几个基本环节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头脑中建立一个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比较完整的轮廓,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本模块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通过学习算法、算法描述、程序与程序设计等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算法在程序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产生与发展,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章还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与他人合作的方法和意识,也为后续章节的学习和其他各选修模块开展多元化交流与合作做好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上的准备。
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要求学生能从问题出发,亲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体会每一个步骤的含义和操作。
(2)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经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伪代码等方法描述算法的过程。
(3)掌握程序与程序设计等基本概念,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教学难点:(1)求解生产方案选择问题的算法。
穷举法是人们求解问题的一种常用的思维方法,但如何寻找穷举的边界(即满足穷举条件的可能解集)是该方法的难点。
其次,如何使用比较准确的语言来描述算法也是一个难点。
(2)调试VB程序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第一次接触,也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这需要老师的帮助。
(3)算法、程序、程序设计、程序设计语言等基本概念比较抽象,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例子和组织学生进行比较、探究和交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理解和总结。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沪教版选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2. 学会使用一种编程语言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
3. 掌握算法分析的基本方法。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算法与程序设计概述1.1 算法的基本概念1.2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1.3 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关系第二章:编程语言基础2.1 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2.2 常见编程语言简介2.3 编程语言的选择第三章:算法分析与设计3.1 算法分析的基本概念3.2 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3.3 算法评价与优化第四章:顺序结构程序设计4.1 顺序结构的基本概念4.2 顺序结构的实现4.3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实例第五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5.1 选择结构的基本概念5.2 选择结构的实现5.3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实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践法:让学生通过编写程序,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应用。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 计算机房:每个学生一台计算机,安装有相应的编程软件。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成绩: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的编程作品。
3.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算法与程序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循环结构程序设计6.1 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6.2 循环结构的实现6.3 循环结构程序设计实例七、函数与模块化程序设计7.1 函数的基本概念7.2 函数的实现7.3 模块化程序设计实例八、算法与数据结构8.1 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8.2 常见数据结构及其算法8.3 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应用九、算法设计与问题解决9.1 问题解决的基本策略9.2 算法设计的常用技巧9.3 算法设计与问题解决实例十、算法与程序设计的综合应用10.1 算法与程序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10.2 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创新实践10.3 总结与展望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循环结构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高中信息技术第3章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选修11.本章的作用和地位本章作为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的第三章,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利用VB面向对象语言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初步认识VB可视化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学会利用VB进行可视化编程的方法,掌握程序调试、查错和运行,以及学会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和VB可视化编程知识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强调学生通过感悟和操作来体验可视化编程环境和可视化编程,侧重培养学生利用可视化编程工具进行可视化编程过程与方法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和开发软件奠定基础。
另外,本章还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他人合作意识,也为本书的后续章节的学习和其他各选修模块开展多元化交流与合作做好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上的准备。
2.本章主要内容介绍在软件技术领域中,可视化编程是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的热门领域,也是软件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学好可视化编程是《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是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和从事高效图形用户界面设计的关键,切实学好VB可视化编程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章设置了三节内容:“3.1 可视化编程的概念与方法”。
本节从一个爱动脑筋的同学刘浩的一个问题(如何方便快捷地设计出像Windows那样的、人机交互比较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呢?)切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出为解决问题要从VB的可视化编程开始,通过对VB可视化编程概念的感悟,从客观世界和程序世界的对象实例类比让学生认识可视化编程的几个重要概念(对象、属性、方法、事件、事件过程和事件驱动),通过亲身实践来加深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
“3.2 程序调试的方法”。
本节通过张军在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的过程中,遇到调试程序的麻烦开始,引出程序调试是一项既需要技巧,又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工作。
通过任务的设置,让学生亲自上机编辑程序、调试程序、发现程序错误,通过探究找出程序中的错误,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而归纳出在程序设计中容易出现的四种错误类型:编辑时出现错误、编译时出现错误、运行时出现错误和逻辑错误。
新课标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思想》精品教案【基本信息】【课标要求】(一)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1)结合实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2)经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伪代码等方法描述算法的过程。
(4)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编辑程序、编译程序、连接程序以及程序开发环境等基本知识。
【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也已有了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知识的储备。
因此,对于如何将解决问题的思路画成流程图已有一定的基础,但可能还不很熟练,尤其对刚学过的循环结构,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引导。
『此处说“已有了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等知识的储备”,应该是指在必修部分对“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已有所体验与了解,或是指已学习过数学中相关模块的知识,这是本案例教学得以实施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建立求一批数据中最大值的算法设计思想,并将算法的设计思想用流程图表示出来。
2.过程与方法:利用现实生活中比较身高的活动,以及对武术比赛中“打擂台”流程的逐步梳理,让学生学会从此类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求最大值的思想方法,即算法思想。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在面对问题时能梳理出解决问题的清晰思路,进而设计出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有限步骤,从而理解计算机是如何解决、处理某种问题的。
『在过程上,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总结“求最大值”的算法思想。
过程的实现关键在于实例引用是否贴切,是否有利于学生向抽象结论的构建。
本案例的实例选择是符合这一要求的。
在方法上,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再次体验与理解应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为后面更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积累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积极与同伴合作交流,进行探索活动。
《编制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战胜丹•布朗》教学设计一、教材与内容分析选自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实验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模块——《揭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神秘面纱》。
在日常生活中,相当部分的现实问题都可以用计算机程序加以解决,以实现个性化的信息处理方式。
其中,通用工具软件是针对解决某些通用问题而开发出的计算机程序,当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无法利用现成的工具软件进行信息处理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再通过执行程序来解决问题。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将:(1)认识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工作过程;(2)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的编制环境;(3)执行并分析比较相应的程序,认识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组成元素。
由于本节采用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VB,这是一种面向对象设计的高级语言,对于刚接触编程的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教学中应该尽量减少这种技术上带来的影响。
二、相关学情分析1.年龄段所对应的计算思维: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理解力,知识迁移能力强,能够摆脱具体事物的限制,运用概念、提出假设,并检验假设来进行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具有更强的预见性,在思维过程中已有预见性特征,即能在复杂活动或问题解决之前有计划、有策略;对思维的自我意识和监控能力显著增强,表现为不但能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还能对自己的思维进行自我反省、自我调控,确保思维的正确性和高效率。
2.起始能力:高一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丰富的计算机使用经验,但大多数都是与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以及网络应用有关,对于计算机编程知识,他们以前可能没有学习过,但由于这个时候他们具有相当强的逻辑推理思维能力,也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对于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了解应当不会困难。
3.学习兴趣与爱好:通过开学前的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学生普遍对编写程序解决具体的问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此外,如果用学生比较感兴趣,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实例来引导学生学习掌握枯燥的程序设计基本原理,学生参与度会比较高。
一、教材分析1.本章的作用和地位本章作为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的第五章,是全书的选学内容,旨在提供给有发展潜力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前面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初步认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核心概念——类,认识类、对象和实例之间的关系,并学会利用VB创建类以及创建类的对象实例的方法,进一步领会面向对象的功能实现。
本章强调学生通过感悟、迁移和操作来体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通过举证认识面向对象的由来,采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优点;通过举证和类比认识面向对象的关键概念类和对象及其关系;强调学生利用可视化编程工具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过程与方法,为他们进一步学习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奠定基础。
另外,本章还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他人合作学习的意识,也为本书的后续章节的学习和其他各选修模块开展多元化交流与合作做好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上的准备。
2.本章主要内容介绍在软件技术领域中,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软件技术的热门研究领域,也是软件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初步掌握面向对象程序是《算法与程序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
本章设置了三节内容:“5.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本节从第二章中的求解五边形的问题入手,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程序设计规模的扩大,光有函数与过程的方法解决不了软件开发过程的调试、维护和代码可重用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提出要解决问题要从学习面向对象程序的思想开始,转而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传统程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例程的分析使学生领会传统程序设计中存在的弊端,进而给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必要性和优势。
“5.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本节延续了第三章中的可视编程概念,通过实例,举一反三地剖析了对象、类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共同特征,并阐释了类、对象与实例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对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基本概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与升华。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沪教版选修一、教学目标1. 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及其关系。
2. 掌握算法描述的方法和技巧。
3. 学会使用一种编程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算法的定义及其特性程序设计的概念及其过程2. 算法描述方法流程图及其制作方法Pseudo代码及其编写规范3. 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常见编程语言的特点及应用场景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4. 简单的程序设计实例输入输出操作数据类型的使用控制结构的应用5. 算法与程序设计实践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分析并优化程序的时间复杂度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演示法:通过示例展示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程序设计过程。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编写程序,培养实际编程能力。
4. 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多媒体教学设备、网络连接。
2. 软件环境:编程语言集成开发环境(如Visual Studio、Eclipse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实践成绩:评价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编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期末考试:采用笔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测试学生对算法与程序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沪教版选修。
2. 辅助材料:教案、PPT、编程实例、在线编程练习平台等。
3. 工具软件:编程语言集成开发环境(如Visual Studio、Eclipse等)、在线编程练习平台(如LeetCode、Codeforces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每个章节安排2课时,共10课时。
2. 教学安排: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教学,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依次为: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算法描述方法、编程语言的基本概念、简单的程序设计实例、算法与程序设计实践。
第一课初识算法与程序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算法的概念,培养学生自我探索信息,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2)能初步利用算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体验获得对此算法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自我获取信息、分析评价信息、、表达呈现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其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算法概念的理解难点:如何科学合理的选择和设计算法。
三、教学策略与手段以趣味性问题设置情境,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与学生进行互动探讨,通过Flash演示材料,比较直观地把抽象的问题简单化,使学生的思考逐步深入,从而总结出算法的概念,学会如何设计和选择算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时)(一)我们来共同寻找下面一些生活中比较现实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问题一】天下真的有“不要钱的午餐”吗?某一餐馆门口海报上写着“不要钱的午餐”,规则如下:在三个月内,来宾必须凑够五个人,五人每次来就餐必须按照不同的顺序坐,直到把所有可能的顺序都坐一遍,以后来吃饭就可永远免费”。
于是有人想,这太容易了,每人每次坐不同的位置,吃五次不就行了?于是他就叫上自己的朋友参加这项活动,可是,吃了十次之后,还没有吃上免费午餐,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们感觉非常有意思,很快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热烈的讨论并得出了破解问题的步骤:①第一个座位5个人都有坐的机会②第二个座位只有4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一个人不能同时坐两个座位)③第三个座位只有3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④第四个座位只有2个人中的任一个有坐的机会⑤第五个座位只有1个人有坐的机会⑥计算:5×4×3×2×1=120⑦得出结论:需要吃120次才有可能吃上免费午餐。
【问题二】有三个和尚和三个妖怪过河,只有一条能装下两个人的船,在河的任何一方或者船上,如果妖怪的人数大于和尚的人数,那么和尚就会有被吃掉的危险。
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案沪教版选修一、教学目标1. 理解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2. 掌握算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3. 学会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简单的程序。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算法与程序设计概述1. 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定义。
2. 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关系。
3. 算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第二课时:程序设计语言介绍1. 常见程序设计语言及其特点。
2. 选择合适的程序设计语言。
3. 编写简单的程序。
第三课时:算法与程序设计实例1. 实例一:计算器程序设计。
2. 实例二:排序算法。
3. 实例三:查找算法。
第四课时:算法与程序设计实践1. 分析问题,设计算法。
2. 编写程序,解决问题。
3. 调试程序,优化算法。
第五课时:算法与程序设计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章所学内容。
2. 探讨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应用领域。
3. 思考与拓展。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实际应用。
3.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编写程序,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合作意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实践作品:评价学生编写程序的能力,及其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及其合作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高中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沪教版选修。
2.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为学生提供编程环境和实践平台。
3. 网络资源:查阅相关资料,拓展学生视野。
4. 教学课件: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六、教学步骤第六课时:算法与程序设计概述(续)1. 回顾算法与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2. 讨论算法与程序设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 引入算法与程序设计的相关案例,激发学生兴趣。
一、教材分析1.本章的作用和地位本章作为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的最后一章,旨在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和软件开发能力。
本章结合两个应用案例,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并从中学会一些新的理论、思想、技术和方法,例如:多媒体相关技术,软件工程知识,为学生将来从事相关专业学习和深造打下基础。
本章强调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学生感悟和操作来体验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和数据库软件开发的奥妙,侧重于培养学生利用系统思想、软件工程的思想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系统观、方法论的掌握,尤其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树立起模块化思想、面向对象程序思想以及采用软件工程开发软件的思想。
另外,本章还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他人合作意识,树立起团队合作的意识,也为学生日后从事软件开发的学习和其他各选修模块开展多元化交流与合作做好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上的准备。
2.本章主要内容介绍在软件技术领域中,多媒体编程和数据库编程是软件开发的两个重要方向,选取多媒体播放器和研究性学习成果作为开发案例,既贴近于学生生活,又有一定的娱乐性和实用性。
通过多媒体播放器的开发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模块化设计思想的认识,以及初步领会利用可视化编程工具设计多媒体程序的方法;遵循软件工程的开发思想和过程,将其主要开发过程渗透到研究性学习成果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中,使理论的学习和具体的技能操作结合起来,支持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在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得以实现。
本章设置了两节内容:“6.1 多媒体应用程序设计”。
本节从语文老师需要为自己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编写一个VCD播放器的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即如何自主开发一个“VCD播放器”程序。
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提出程序设计的功能需求,通过观摩实际程序运行效果来体验设计要求,然后经历任务分析、设计制作的过程,最后完成VCD多媒体播放器的程序设计。
在这一过程中,既复习了旧知识,又传授了新知识,例如,多媒体播放控件MediaPlayer 和通用对话框控件CommonDia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