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65.29 KB
- 文档页数:15
记叙文知识点及考点一、写作手法及作用1.表现手法的作用(1)象征:抓住了……与……相似的特点,通过对……准确的描写刻画,丰富了文章内涵,给人以启迪。
(2)衬托(正衬——相似,反衬——相反):用……衬托了……的……(特征),使……形象更鲜明,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3)抑扬(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欲扬先抑):作者本意是……,而先……,然后……,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使情节更曲折,使人印象深刻。
(4)虚实结合:将……的虚写与……的实写结合,突出……(事物)的……(特征),表现了(表达了)……。
(5)动静结合:将……的动与……的静结合,二者互相映衬,充满情趣。
(6)托物言志:抓住……(事物)的……特点,精心刻画富有哲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理想(或者……人生观)。
(7)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使抒发的……感情更含蓄,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注: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作用是:直接抒发……的情感。
(8)以小见大:从人们所熟知的……小事中领悟到……的生活道理,突出表现中心,更具有震撼力。
2.结构手法及作用(1)首尾照应(前后呼应):……与……照应,使文章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2)过渡(承上启下):总结上文的……内容,引出下文的……内容,使上下文自然衔接,结构严谨。
(3)设置悬念:文章巧妙地运用了设置悬念的手法,先把……抛给读者而又不说明原因,层层设疑,紧紧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达到了表达主题的目的。
(4)埋下伏笔:此处使用伏笔,为后文……以暗示(或埋伏线索),使文章结构严谨、紧凑。
(5)详略得当:详写了……有利于更生动、深刻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了……对主题起补充衬托作用。
详略得当,使文章错落有致,重点突出,体现主题思想。
3.修辞手法的作用(1)比喻、拟人: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比喻成……(或者把……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情感,观点)。
记叙文知识点1、记叙文的特点: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它的中心思想通过写人、叙事来表达。
2、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其中核心要素是:人物和事件。
它把所有材料联结成一个有机体。
〔1〕线索的类型: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①以具体的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物线〕:如《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贯穿全文。
②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事线〕:如《变色龙》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
③以人物或人物的特征为线索〔人线〕: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展开。
④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展开〔感情线〕: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⑤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化为线索〔时间线、地点线〕: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⑥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见闻线〕:如《孔乙己》以小伙计“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塑造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
温馨提示:有些文章的线索不止一条,往往有几条线索同时起作用。
明线一般是主要人物、主要事物、主要事件。
暗线一般是作者的情感。
如《背影》《枣核》的线索就是标题;《故乡》的线索是我回乡的见闻和感受……有的记叙文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如《背影》的线索还有一条暗线,那就是父子深情;《枣核》的暗线是海外游子对故乡的深情。
〔2〕线索的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的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推动情节的发展(3)寻找线索的方法: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④作者的思想情感⑤某一人的见闻感受⑥有的线索较隐含,需要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4.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和补叙〔1〕顺叙的作用:〔2〕倒叙的作用:〔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防止表达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记叙文知识点
记叙文是一种文学体裁,其主要目的是叙述事情的发生过程以及人物、事件、情景等的描写,主要特点是语言详实生动,情节环环相扣,情感真实自然,一般采用故事的形式来表达。
以下是记叙文的一些知识点:
1. 人物描写:在记叙文中,人物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人物描写需要关注其外貌特征、性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并通过描写来让读者对人物有感性的认识。
2. 情节设置:情节是记叙文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要合理安排情节发展的起伏跌宕和高潮迭起,使文章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3. 现实主义色彩:记叙文通常强调真实性和生活的感性表达,因此需要借助于真实的生活经验,刻画真实的人物描写,营造现实主义色彩。
4. 描写手法:记叙文需要通过各种描写手法来描述事物,比如具体形象的描写、比喻与象征性的描写、对比与排比的描写等。
5. 语言风格:记叙文需要注重语言的生动形象,使用易懂、贴近读者的语言风格,让读者感到亲切和身临其境。
6. 篇章结构:记叙文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篇章结构,整篇文章应该有一个通顺的叙述线索,以引导读者循序渐进地理解文章内容。
记叙文的知识点归纳记叙文是一种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通过描写人物、事件、环境等,来展现事物的变化过程和人物的经历。
以下是记叙文的知识点归纳:一、记叙文的基本要素1. 人称:记叙文的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第一人称使读者感到亲切、真实;第二人称增强了读者的参与感和亲切感;第三人称则能更客观地展现事件。
2. 时间:记叙文要明确时间,包括时间period(时代)、时间point(时刻)和时间relation (时间关系)。
正确把握时间,有助于读者理解事件的发展脉络。
3. 地点:记叙文中的地点包括空间location(地点)、space relation(空间关系)和atmosphere (氛围)。
地点的描述有助于读者形成清晰的空间概念,增强身临其境的感觉。
4. 人物:记叙文要描绘人物形象,包括外貌、性格、动作、语言、心理等。
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展现人物的内在品质和情感变化。
5. 事件:记叙文要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包括发生、发展、高潮、结局等。
事件的描述要有起伏、波折,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二、记叙文的结构1. 导入:引出记叙文的背景、人物、事件等,为下文的情节发展做铺垫。
2. 主体:详细叙述事件的发展过程,包括人物的动作、心理、对话等。
3. 高潮:事件发展到最紧张、最激动人心的阶段,是文章的关键部分。
4. 结局:叙述事件的结果,包括人物的命运、情感变化等。
5. 尾声:总结全文,点明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
三、记叙文的写作技巧1. 描述:通过细节描写,使人物、事件、环境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感知力。
2. 对话: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展现人物性格特点,推动情节发展。
3. 心理描写:深入挖掘人物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4. 象征手法:运用象征手法,暗示文章主题,提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5. 抒情议论:在记叙过程中,适时加入抒情、议论,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四、记叙文的语言特点1. 生动性: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形象、有趣。
记叙文考点1、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表现手法的作用:①衬托对比:用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
更好地表现主题。
②欲扬先抑:与上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③托物言志:明确指出比喻之人,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思想感情。
如爱莲说④象征:用具体事物表现出某种抽象意义或精神品质。
2、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3、常用修辞手法及作用:①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②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富有感染力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③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④反问:强调,加强语气⑤对比:强调了……突出了……⑥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4、记叙文的线索:题目人物实物感情5、对文章内容的把握:题型(1):用自己的话概括文章内容、中心或段意、层意。
格式:通过什么人做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
可抓起因+经过+结果找主旨的方法:a.要抓中心人物与核心事件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
b.抓结尾的议论抒情句。
题型(2):概括中心事件方法一人物时间地点加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方法二人物加做了什么事6、分析人物性格:(1)抓主要事件,主人公做了哪些事,这些事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品质。
(2)从原文中找关键词。
(文中有原词尽量引用原词)(3)找描写的句子,分析其性格。
7、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补充交代了部分情节;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更充实;更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
8、了解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使人亲切,自然,增强文章的真实性。
知识点1:描写方法及作用人物描写的作用(1) 写出人物的身份地位及所处的社会环境。
(2) 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揭示人物的心理世界。
(3) 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
(4)结合文章主旨。
必要时还要考虑结构上的作用。
⎪⎪⎪⎪⎪⎩⎪⎪⎪⎪⎪⎨⎧⎨⎧⎪⎪⎪⎪⎩⎪⎪⎪⎪⎨⎧⎪⎩⎪⎨⎧⋯⋯处房屋、风俗等)个社会环境描写(景物等)动时间、地点、季节、自然环境描写(人物活环境描写己说出来心理独白:心中想的自心理活动:我想、动作神态描写:表情、情绪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行动描写)白)独白、对白、群白、旁语言描写(对话描写、神态描写)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和人物描写一般描写时代,小至家庭、一社会、整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
(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的位置)2、渲染气氛(氛围)。
(一般放在开头或中间的位置)3、烘托人物心情(像兴奋喜悦,忧愁感伤,沮丧,绝望等等)。
(随时出现,位置不固定)4、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一般放在中间的位置)5、形成对比,突出主旨。
(随时出现,位置不固定)6、引出下文。
(一般是放在文章的开头位置)!!!注意:1.交代的背景可以认为是:时间、地点、天气、季节等2.如果环境描写的内容是不好的环境(下大雨,刮大风,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阴沉、泥泞的草地、漫天黄沙、狂风暴雨等等需视具体环境内容而定)那么渲染的气氛及烘托的人物的心情一般也是“不好”的气氛(冷清、凄凉、孤寂等视具体内容而定)或不好的心情;相反环境描写的内容是好的环境描写,那么渲染的氛围或烘托的人物的一般也是好的。
知识点2: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征),表达……的情感。
结合句子)排比:增强了……的语气语势,表现了……(结合句子)反问:增强了……的语气,强调了……(结合句子)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结合句子)设问:强调了……,引起思考。
(结合句子)注:以上列举的这些,只是我们常规的一些“帽子”,任何一种修辞手法的作用,不论是前面的“帽子”,还是后面所要表达的内容,都要结合具体的文本,切不可死板硬套。
记叙文阅读知识点
1.散文(叙事散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抒情、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
散文按照所写内容通常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叙事散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如《背影》一文:时间——推算为六年前,即1919年;地点——南京车站;人物——父亲和“我”;起因——“我”去北京读书,父亲到车站送别;经过——父亲车站送别,展现深沉的父爱;结果——怀念父亲。
3.写作手法
(1)常用修辞手法
(2)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有5种:描写(人物描写、环境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抒情、议论、说明、叙述(顺叙、倒叙、插叙)。
①描写的作用
4.记叙文人称及作用。
记叙文知识点归纳1.表达方式: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说明、议论2.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渲染、反衬、反讽、对比、虚写、用典、欲扬先抑、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等。
3.结构技巧:开门见山、承上启下、总领下文、设置悬念、首尾呼应、前后照应、卒章显志、做铺垫、埋伏笔、虚与实、详与略、总与分、正面与侧面、以线索贯穿全篇等。
4.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引用、反问、设问等。
5.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并不会改变中心,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和事件的叙述方式,叫插叙。
它是记叙文常用的一种叙述方法。
比如:《爸爸的花儿落了》《故乡》等。
主要作用:(1)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
(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3)使文章脉络清晰。
(4)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
(5)突出主题。
(6)为下文作铺垫。
(7)突出中心思想。
6.倒叙:是根据表达的需要,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重要、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边,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按事情原来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方法。
倒叙的类型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把结局提前;二是把中间扣人心弦的部分提前;三是由眼前事物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采用倒叙的情况一般有三种:一是为了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把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部分提到前面,加以突出;二是为了使文章结构富于变化,避免平铺直叙;三是为了表现效果的需要,使文章曲折有致,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点。
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特别要注意,不要无目的地颠来倒去,反反复复,使文章的眉目不清。
作用:采用倒叙的方法,能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使文章产生悬念,更能引人入胜,同时也可以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记叙文知识点
记叙文是一种通过叙述事件或故事来表达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的文学形式。
它通常包括人物、情节、时间和地点等要素,通过描写和叙述来展现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下面将从叙述方式、结构和语言运用三个方面来介绍记叙文的知识点。
一、叙述方式
记叙文的叙述方式有两种: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
直接叙述是指作者直接叙述事件或人物的情况,如“他走进了房间”;间接叙述则是通过描写和暗示来表达事件或人物的情况,如“他踱步进了房间,目光扫过每一个角落”。
二、结构
记叙文的结构通常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要引起读者的兴趣,中间要展开故事情节,结尾要有总结和反思。
同时,记叙文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倒叙、插叙和回环等手法来增强故事的吸引力和深度。
三、语言运用
记叙文的语言运用要求生动、形象、具体,能够让读者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同时,语言运用也要符合故事的情境和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在描写悲伤场景时,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来
表达人物的内心感受。
记叙文是一种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的文学形式,它通过叙述事件和描写人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在写作时,我们要注意叙述方式、结构和语言运用等方面,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记叙文(小说)作用:1.开头:①点明主旨,统领全文(结构上)②埋下伏笔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④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结构:2.中间句:结构上:承上启下,过渡。
内容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
内容:3.结尾:结构上:①总领全文②首尾呼应,照应标题,开头,前文,使文章结构完整。
内容上:①点明中心②升华感情③体现人物精神④言有尽而无穷⑤引起读者思考。
4.标题:①概括内容人物②线索③揭示主旨④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5.记叙顺序:顺叙:①时间、空间、逻辑。
②作用:按顺序写,清楚明了,贯通性好,层次分明。
倒叙:①含义:先写结果,再按顺序写。
②:作用:A:设悬,吸引读者。
B:增强文章的灵活性,避免叙事的枯燥乏味。
C:突出中心。
插叙:①含义:暂时中断原来记叙,插入一段,再接着叙述。
②A:补充说明。
B:推动情节发展。
C:使情节曲折。
D:激发读者兴趣。
补叙:作用:①使事件完整,结构完整,主题完整。
②:使情节曲折,突出人物或主题。
平叙:叙述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6.修辞手法赏析句子①字词(动词)②修辞③表现手法比喻:明喻、暗喻、借喻。
拟人:拟物、比拟。
夸张:超前夸张、扩大夸张、缩小夸张。
对偶、双关、反问、反复、排比、借代、顶针、对比。
7.人称作用第一人称:叙述亲近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
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情感,增强亲切感,便于抒发感情。
第三人称:直接客观地展现,不受时空限制,全知全能,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8.分析句子的含义(表层+深层)对句子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表述+道理)9.表达方式:记叙、抒情、议论、描写(①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动作;②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说明。
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一、记叙文分类:1、侧重写人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
如《顶碗少年》。
2、侧重叙事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
如《羚羊木雕》3、侧重写景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
如《春》。
4、侧重状物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以抒怀。
如《核舟记》、《爱莲说》。
二、记叙文特点: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综合其他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通过描述人物、事件及状物、写景来表达一定的中心。
三、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四、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顺叙:①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记叙。
《老山界》《枣核》②按事物或观察的空间方位顺序来记叙。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用:脉络清晰、条理分明。
(2)倒叙: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断提到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如《在那颗星子下》。
作用: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加强表现力,增强文章的生动性,避免叙述的平板和结构的单调。
(3)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
如《爸爸的花落了》时而写眼前的事,时而又回忆往事:用衣襟上的粉红色夹竹桃,引出探望爸爸的情景;忆述探病时爸爸说的一番话,引出因赖床不起受爸爸惩罚情形;礼堂的钟声响了,想到爸爸的病和爸爸因病不能料理花,于是又忆起爸爸爱花的情形;唱骊歌,想到盼望自己长大,忆起爸爸让她汇款一事。
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作用和衬托作用,可以帮助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
使结构曲折。
五、表达方式:叙述、说明、议论、描写、抒情。
叙述:记载、述说人物活动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用:(1)介绍人物的身世、地位、经历、事迹等,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变化过程,交代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2)为议论文提供事实论据,以用来证明论点。
例:她是一个青年教师,刚由外地调来不到半年,课讲得很好,虽然说话带点口音,可学生喜欢她。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一)记叙文阅读1、定义记叙文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的一种文体。
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就是说通过具体地继续事件、形象地描写人物活动来表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情感立场,读后使人收到其人其事的感染和影响。
2、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年,月,日,时写清楚;地点:要写环境和发生事情的地点;人物:写事情里的人物;事件的起因: 为何发生这件事;经过: 来龙去脉写清楚;结果:交代好结局。
3、记叙文的记叙线索(1)以时间为线索:文章以时间发展为线索,把不同时间、不同人物串联在一起。
(例:《伟大的悲剧》)(2)以某事件为线索:例如《散步》一文,以一家三代人散步、发生分歧、统一意见来组织材料,突出中心。
(3)以某物为线索:围绕某一件物品来展开,这件物品在文章结构、实现主题、塑造人物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例:《羚羊木雕》)(4)以人物为线索:(例:《我的叔叔于勒》)(5)以见闻为线索:(例:《故乡》,所见、所闻、所感。
)(6)以地点转换为线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7)以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例:《阿长与<山海经>》)4、记叙文的人称第一人称(更真实可信)第二人称(更加亲切)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5、记叙文的表达方式记叙文主要以记叙、描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和说明等,几种表达方式往往结合在一起运用。
(1)记叙指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做的必要交代和说明,是记叙文中最基本的表达方式。
(2)描写指作者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做的绘声绘色、细致的描绘与刻画,按内容分,主要由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等。
从另一个角度还可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及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
(3)议论指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及对问题的看法等。
记叙文中的议论主要是为记叙服务的,主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4)抒情指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记叙文知识点: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顺叙作用:正常叙事,条理清楚,脉路清晰倒叙作用:概括倒叙部分的内容、总起全文、引出下文……的叙述、引出对……的回忆、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给人以鲜明印象,为……埋下伏笔,突出重点,加强表现力,增强文章的生动性,不落俗套,避免单调插叙作用:概括插叙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和衬托作用,表达什么情感,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与上下文……形成对比,丰富文章内容、与顺叙的结尾部分照应,结构完整、为揭示中心做铺垫、表达人物具有什么性格线索:人、物、一句话、一个问题、一种现象、一种情感、时间、空间线索作用:贯穿全文、组织文章内容、表达情感(情绪变化)、寄托情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记叙文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第一人称(我)作用:真实、亲切、感人,便于直接抒情第二人称(你)作用:便于与读者直接交流、引起感情上的共鸣、直接抒发情感第三人称(他)作用:写作不受时空限制,开阔自由、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真实客观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人物描写(动作、神态、肖像、语言、心理)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社会风气、风土人情、思潮)作用:交代……环境、表现……困难,表现人物……心情,衬托人物……性格,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为……做伏笔、铺垫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主要内容概括:谁---起因---经过----结果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欲扬先抑、象征手法、对比手法、衬托手法、借物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联想想象、由点到面、夸张手法、拟人手法、讽刺手法等语言特点:准确、鲜明、生动、形象、优美、朴实清新、含蓄幽默、鲜活隽永、文雅、通俗、口语化、方言化、富有情感、富有哲理、富有诗意(韵律美、图画美、色彩感等)开头段作用:概括内容(交代了……内容)、总起全文、交代……线索、奠定……感情基调、引出下文……叙述、点题、运用……修辞、照应后文使结构完整、为后文……埋下伏笔(做铺垫)激发读者兴趣、吸引读者、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注意思考等中间段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上考虑。
结构上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情节波澜起伏、为下文……伏笔铺垫,内容上交代……内容(表达人物性格特点、心情、表达作者……情感、渲染……气氛、交代……环境)结尾段作用:运用……表达方式(抒情、议论),表达……内容,扣题、点明中心、深化中心、升华情感、耐人寻味、引起读者思考、给读者留下广阔想象空间、言尽意犹存,照应开头(前文),使文章结构完整,总结全文(上文)赏析句子:抓住内容(思想情感),形式(修辞、语言特点)赏析词语:词语的意思、表达的情感、心情等概括段意:摘句(中心句)、概括法、合并法(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合并)比喻:生动形象具体表达……(事物、任务特点,作者情感)。
拟人(把舞当人写,赋予物人的性格):生动形象真切表达……夸张(夸大或缩小):表达……特点、情感。
对比:突出……特点,表达情感。
反问:增强……语气、表达情感。
设问:引起注意思考,产生……思想感情共鸣。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表达……情感。
衬托(正、反):突出……特点、性格,表达……情感题目要求:准确、概括、鲜明、新颖题目作用:1、表面意义、深层意义2、交代了……内容3、揭示了……中心4、交代线索5、表达……情感6、运用……修辞7、生动形象表达……、含蓄委婉表达……8、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注意思考,吸引读者,激发兴趣,耐人寻味,激发想象,给人广阔想象空间9、象征意义,象征……篇二:记叙文阅读知识点总结记叙文阅读必备常识及答题技巧记叙文阅读必备常识及答题技巧1.文章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找主题句? 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
4.概括文章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答: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 5.材料组织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
6.划分层次?(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7.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8.为文章拟标题。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9 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4)平叙(略)10.语言特色?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它“??(适当地选入下面词库摘抄的语言)”。
例句: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如“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攫走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等,笔意超逸,清新隽美,富有诗意,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夏之绝句》)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选用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
附:朴实自然的语言赏析词库:(1)、朴实无华(2)、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如画(3)、言简意赅,清真雅洁,朴素自然(4)、语言简洁,气势纵横(5)、文字洗练,意境深邃(6)、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耳(7)、文辞畅达,沉静雅洁(8)、平易省净的语言,运笔飘逸流动,设色素淡而隽永??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1)、文笔凝练,刻画传神(2)、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3)、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4)、笔意超逸,九曲回肠,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5)、汹涌豪迈的气垫,清丽隽永的风格,稳健深沉的笔(6)、血肉丰富,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感人肺腑(7)、大笔泼墨,尽情挥洒(8)、说理深刻,内容厚重(9)、语言气垫壮阔,精练凝缩,激动人心(10)、深婉隐约,耐人寻味(11)、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12)、行文起伏跌宕,含义深邃隽永??11.写作手法(表现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 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以至达到形象生动效果。
(2)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烘托(正面、侧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置悬念(11)、托物言志、(12)、借物抒情、(13)、联想、想象12.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达到形象生动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3.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套路:“x 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①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
②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
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14.句子含义?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
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
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15.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4)、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5)、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6)、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16.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17.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
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记叙文中的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人物描写又细分为:(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5)、突出、深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