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课本译文2定稿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5
1.陈嘉庚传略(一)二十世纪初叶,在亚洲觉醒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到达了社会政治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发现国家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寄托在其海外同胞的希望和梦想之上。
这些同胞不顾艰难险阻,在异国他邦寻求国家光明的未来。
这是华侨时代的开始。
一部丰富多彩的华侨史,因为一个人的伟大非凡,而更具深刻的意义,——这个人就是陈嘉庚。
在其漫长的一生中,陈嘉庚建树多多。
这个杰出的商人,在东南亚发了财,将其汇往中国,兴办教育,赈灾济困,救助战争难民。
在他身上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陈嘉庚目光远大,有胆有识,在举国动荡的岁月,他用其财富和影响反腐败,反封建,抗击外国侵略。
他一贯有强烈的正义感,一贯谦逊,富有人道精神。
他从不动摇对中国未来的美好憧憬,他以其热忱和出类拔萃的领导才能去唤醒一个沉睡的民族。
他对家乡所做的贡献被传为美谈;而他对祖国刻骨铭心的忠诚,对一个强大而统一中国的期盼,更使他傲然立于同代伟人之列,不仅今日举国称颂,还将代代相传。
——陈嘉庚纪念馆序言1874年,陈嘉庚诞生在厦门附近一个贫穷的小渔村——集美。
小时候,陈嘉庚就讨小海,干农活。
9岁入私塾,学国学,接受传统道德教育。
他母亲慈祥,慷慨,曾尽出粒积的全部家当——400银圆,平息一场宗族械斗,因而在村民中享有盛誉。
母亲的善行对陈嘉庚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1890年,陈嘉庚17岁,他告别母亲和刚刚两岁的弟弟,到新加坡投奔父亲,在父亲米店中当学徒。
这是陈嘉庚从商生涯的开始,也是他在实业界的首次露面。
在1890年到1903年的13年间,陈嘉庚三次回乡。
他看到村民因瘟疫、灾荒、械斗,死的死,逃荒的逃荒,剩下的仅有半数,心中充满一种强烈愿望,希望能为乡亲们做点什么。
1903年,陈嘉庚再度返回新加坡。
令他吃惊的是父亲的生意已经破产。
尽管他面临着经济困难,但仍承诺清还父亲欠下的2万5千元债务。
此举在新加坡非同小可,因为新加坡法律规定:儿子没有替父亲还帐的义务。
经过三年的独立经营,精明的陈嘉庚赚了钱,如约还了债,赢得良好的声誉,被称为值得信赖的人。
8.学钟长鸣陈嘉庚所有产品都用钟作商标,因为钟声象征着中国人民的觉醒,有着文化和政治的寓意。
此外,汉字的“钟” 与另两个汉字“中”和“忠”读音相同,而这两个字的意思分别是“中国” 和“忠诚”,含义是“忠诚于中国”——陈嘉庚崇高的思想和凌云壮志。
1913年集美响起了第一声新学的学钟。
钟声宣布集美小学的创立,宣布陈嘉庚在中国历时半个世纪兴学之举的开始。
1911年辛亥革命之后,陈嘉庚对有关祖国的事务发生强烈的兴趣,觉得自己应该为国尽一份责任。
他决心回集美创办一所小学。
他相信提高家乡和周边地区的教育是中国迈向现代化的第一步,并且承诺只要个人财力允许,就尽力兴学。
1912年他到过多个村社,这促使他着手于1913年创立集美小学。
在此次乡村之行中,他看到许多小孩赤身裸体,没有上学,迷恋赌博。
当问及村里的小孩为何无所事事时,村民告诉他,旧私塾已关闭,新学办不起。
他顿有所悟:“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用不着十年,至多十几年,这些村社能不变为蛮荒之地?”创办一所乡间学校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为把祠堂改为教学用的临时校舍,陈嘉庚费尽口舌,劝说本房的乡里老大,求得他们的应允。
当时集美的陈姓有7房,每房都办有一所半死不活的私塾,因为女孩不得上学,每所学生不足20人。
陈嘉庚提出创办一所小学,供全集美社陈姓的所有小孩入学,并答应由他本人支付全部费用,终于说服村里的老大允许他办集美小学。
1913年1月学校创办时,共招收学生一百五、六十名,分成5级,由7名教师任教。
与此同时,陈嘉庚决定建集美小学校舍。
由于集美社的房子挤在一块,可用地有限。
幸而村西陈嘉庚住家对面有口大鱼塘。
陈嘉庚将其买下作为集美学校的产业。
他在鱼塘四周挖深沟,把挖出的土填入鱼塘,筑成学校的场地和操场。
接着,陈嘉庚招集工人,建起了校舍。
校舍能容纳7班学生。
这是集美学校的第一座建筑。
就陈嘉庚的财力而言,在集美创办这所小学也许只是一个无足轻重之举。
然而,这却是该地区兴办教育一个重大成就的标志。
v3. 初试锋芒在其一生中,像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同时代的一些成功人士一样,陈嘉庚发过财,也破过产。
陈嘉庚从父亲的公司起步,从学徒做起。
他父亲的公司顺安米店在当时算是一爿实力雄厚的商铺。
1892年,仅仅两年,陈嘉庚便到达人生的一大转折,从学徒升任经理和财务主管。
陈嘉庚是个好经理,敬业,称职,节俭,深得父亲的信赖,父亲事事都交托给他。
陈嘉庚做事无懈可击,父亲对他的经营方式、生意上的决策从未有过微词。
陈嘉庚的父亲是个干练的成功商人。
他相信并且力行“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箩筐内”的格言。
他从事多种投资,经营房地产、西米厂和菠萝罐头厂。
在好年头,这些行业收入稳定,资金周转快,确实是有利可图的生意。
陈嘉庚在任经理的两年中,给顺安赚了大钱。
八年后,即1900年前后,父亲达到了他一生中商业生涯的顶峰。
然而,好景不长。
1903年,陈嘉庚第四次从集美回到新加坡时,发现父亲已债台高筑。
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父亲历尽艰辛,才创办起这些店铺商行。
对陈嘉庚来说,要毁掉这些企业是一种异常痛苦的经历。
他明智地帮助顺安还清债务,大大地挽回了父亲的声誉,也提高了他自己在新加坡华人社会中的社会声望和经济地位。
有一点很重要,值得指出:他父亲长期的商业信誉,在华人社会中的地位,对陈嘉庚极为有利。
1904年他最终创立自己的企业,生意一帆风顺,父亲的信誉和地位起了关键的作用。
不管怎么说,顺安的倒闭对陈嘉庚来说是因祸得福,他因此得以独自纵横商界,因而能在七年内成为百万富翁。
4. 橡胶大王碰巧,那年六月,陈嘉庚在与一名欧洲客商商谈罐头生意时,那客商一再催促陈嘉庚种橡胶牟利。
陈嘉庚查询到陈齐贤的地址,了解到橡胶苗的出售情况之后,随即前去找陈齐贤,花了1800叻币,买了约18万颗橡胶籽,一颗一分叻币。
种子运到后,工人用了2个月的时间,将其套种在他福山凤梨种植园中。
1909年,他又将园区扩充500英亩,用于种植橡胶,总面积达1000英亩。
自此,陈嘉庚及其族亲与新加坡、马来亚的橡胶业结下了不解之缘,长期大获其利。
《陈嘉庚办学》做批注感悟主旨微课案例教材: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四课《陈嘉庚办学》。
微课目标:通过品读文中重点语句,边读边联系实际做批注,使学生向陈嘉庚学习,提高自己的学习热情和感悟能力。
微课内容:当我们细读一篇课文时,每一句话都能让我们感悟到很多,我们可以用做批注的方法将心中的感受记录下来,有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感悟到表达的情感。
含义:批注是常用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时候把读书感想、疑难问题,随手批写在书中的空白地方,以帮助理解,深入思考。
格式:写的时候少则可以是一个字,多则可以是一段话。
没有固定的格式,没有任何限制,只要是自己心中的感受就行。
方法:做批注时,最好要联系实际生活,让自己的生活和文中的人物、景物相比较,可以回忆过去,可以畅想未来。
或赞美,或批评,或抒情等。
下面以《陈嘉庚办学》为例,具体说一说怎样做批注。
课件:当走过小时候念书的私塾门口时,他发现私塾已经关闭了。
一打听,原来是镇里穷,很多孩子交不起学费,私塾办不下去了。
那个年代有许多孩子上不起学,长大了什么也干不了,祖国能富强吗?现在我们在多么好的学校里学习,温馨、舒适!我们多幸福呀!我们能不好好学习吗?学好本领,长大了为祖国做贡献,让祖国更富强。
这正是文章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和理念。
课件: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对妻子说:“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
我们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陈嘉庚在那个落后的年代里,为了创业吃了很多苦,可是他要把全部的积蓄捐献给祖国,心里想的都是祖国,只要祖国富强,做什么都愿意。
多么伟大!多么崇高!我们生活在发达的国家里,衣食无忧。
有的同学整天奢侈浪费,碌碌无为,这样做对得起谁呢?今后,我们要多做有意义的事情,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伸出热情的双手。
特别是多给灾区捐款捐物,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帮助灾区的人们渡过难关。
这正是课文的写作目的。
课件:每次到学校,他总要站一会儿,静静地聆听,仿佛在欣赏美妙的音乐。
《陈嘉庚》课文译文曹原黄淑萍译陈经华校第一部分传略1.陈嘉庚传略(一)二十世纪初叶,在亚洲觉醒的大背景下,中国人到达了社会政治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发现国家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寄托在其海外同胞的希望和梦想之上。
这些同胞不顾艰难险阻,在异国他邦寻求国家光明的未来。
这是华侨时代的开始。
一部丰富多彩的华侨史,因为一个人的伟大非凡,而更具深刻的意义,——这个人就是陈嘉庚。
在其漫长的一生中,陈嘉庚建树多多。
这个杰出的商人,在东南亚发了财,将其汇往中国,兴办教育,赈灾济困,救助战争难民。
在他身上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
陈嘉庚目光远大,有胆有识,在举国动荡的岁月,他用其财富和影响反腐败,反封建,抗击外国侵略。
他一贯有强烈的正义感,一贯谦逊,富有人道精神。
他从不动摇对中国未来的美好憧憬,他以其热忱和出类拔萃的领导才能去唤醒一个沉睡的民族。
他对家乡所做的贡献被传为美谈;而他对祖国刻骨铭心的忠诚,对一个强大而统一中国的期盼,堪称一代伟迹而无愧,不仅今日举国称颂,还将代代相传。
陈嘉庚纪念馆序言1874年,陈嘉庚诞生在厦门附近一个贫穷的小渔村——集美。
小时候,陈嘉庚就讨小海,干农活。
9岁入私塾,学国学,接受传统道德教育。
他母亲慈祥,慷慨,曾尽出粒积的全部家当——400银圆,平息一场宗族械斗,因而在村民中享有盛誉。
母亲的善行对陈嘉庚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
1890年,陈嘉庚17岁,他告别母亲和刚刚两岁的弟弟,到新加坡投奔父亲,在父亲米店中当学徒。
这是陈嘉庚从商生涯的开始,也是他在实业界的首次露面。
在1890年到1903年的13年间,陈嘉庚三次回乡。
看到村民因瘟疫、灾荒、械斗,死的死,逃荒的逃荒,剩下的仅有半数,他心中充满一种强烈愿望,希望能为乡亲们做点什么。
1903年,陈嘉庚再度返回新加坡。
令他吃惊的是父亲的生意已经破产。
尽管他面临着经济困难,但仍承诺清还父亲欠下的2万5千元债务。
此举在新加坡非同小可,因为新加坡法律规定:儿子没有替父亲还帐的义务。
陈嘉庚阅读答案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美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
他热心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从1913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赞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1951年,陈嘉庚定居集美后,就立即主持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扩建工作。
一天,陈毅到厦门视察(陈毅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阵汽车喇叭声后,一辆黑色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住。
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着这幢小楼,它和集美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
屋里陈设极其简单。
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
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
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
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
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
他随手从茶几上的瓷盘里拿起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又想起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
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还破旧。
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
”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看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地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惭愧!不敢当!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存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
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啊!”听了这话以后,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1)“嘉老,您让我想起了延安!”了解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用“‖”给短文分段。
(3)用两三句话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4)读一读短文中画线句子,想一想,此时陈毅心里会想些什么?根据短文的有关内容,想像一下当时陈毅的心里活动,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
陈嘉庚办学的教学课件陈嘉庚办学的教学课件这篇课文讲的是我国出色的爱国华侨陈嘉庚回到故土,发现家乡由于,连私塾都办不下去了,他深为家乡的孩子们担忧,于是几十年如一日,出资为家乡办学,而他自己却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表现了陈嘉庚先生深切的爱国之情。
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读书,在阅读实践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的崇高精神,激发爱国情感。
1.读懂课文,弄清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体会陈嘉庚的爱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认7个生字,会写8个字以及课文中由会写字组成的词语。
通过描写陈嘉庚行为、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以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字词卡片、挂图。
三课时。
第一课时1.板书课题,齐读。
2.围绕这个题目,你产生了什么疑问?3.引导学生梳理问题,评出有价值的问题。
1.带着问题,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并在有关问题的内容旁边作记号。
2.说说课文讲述的主要内容。
1.同桌合作,互正字音,交流记字方法。
2.圈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先认读,再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想想词语的意思。
3.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课后查阅有关,了解陈嘉庚的生平事迹1.认读生字、新词。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3.上节课,我们围绕课题,提出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课文里知道了些什么?2.汇报交流。
①说说陈嘉庚给你留下的印象;②陈嘉庚的成功是怎样才得来的?①想一想:陈嘉庚为什么要办学?他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②找出描写陈嘉庚行为、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语句读一读,然后把自己的体会与同桌或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③集体交流,指名汇报。
老师相机出示有关句子,指导读出正确的语气和感情,互读互评。
④文中的插图是对照课文的哪局部内容的?看插图,谈谈你看后的感受。
出示句子:“从此,陈嘉庚一边在海外打理生意,拼命工作,一边把赚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兴办学校。
《陈嘉庚》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陈嘉庚是福建省同安县集美人,青年时期到南洋经商,成为富翁。
他热心于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从1913年起,他陆续创办和赞助了许多学校,著名的厦门大学就是他出资兴建的。
但他一生却过着极其筒朴的生活。
1951年,陈嘉庚定居集美后,就立即主持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校的规划、扩建工作。
一天,陈毅到厦门视察(陈毅当时任华东军区司令员兼上海市市长),特意到集美拜望陈嘉庚。
一阵汽车喇叭声后,一辆黑色轿车在一幢年久失修的两层小楼前停住。
陈毅从车里出来,双手反剪在背后,侧着头看着这幢小楼,它和集美座座高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陈嘉庚把陈毅请进屋里。
屋里陈设极其简单。
办公室同时也是卧室,床上挂的蚊帐已经发黄,打了好些补丁,那是抗战时买的,已经用了好些年了。
办公桌上放着一个倒扣的破瓷碗。
上面立着半根蜡烛,那分明是自制的烛台。
屋里还有两张沙发,不成对了,一张看来已经无法翻修;另一张蒙上了皮面,显然是新修过的。
陈嘉庚请陈毅坐皮面沙发,自己坐破的。
陈毅看了陈嘉庚的住房和屋内陈设,心中颇有感触,脸上浮现出很复杂的表情。
他随手从茶几上的'瓷盘里拿起一块糖,一边剥着包装纸,一边说道:“嘉老,您让我又想起了延安!”陈嘉庚说:“比延安好多了。
毛主席当年用的桌子比这还破旧。
我这些东西是旧了些,但都能用。
”陈毅站起来,踱到窗前,看看窗外幢幢高楼,不由地赞叹道:“嘉老,您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呀!”“惭愧!不敢当!不敢当!”陈嘉庚说,“我多存一分钱,也就为国家多存一分钱,积少成多,用来兴办学校,多出人才,振兴祖国。
这是我一生的心愿啊!”听了这话以后,陈毅紧紧地握住陈嘉庚的双手,激动地说:“我们的后代会永远记住您的。
”今天,当你走进厦门大学时,可以看见一座塑像,那就是陈嘉庚。
(1)“嘉老,您让我想起了延安!”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用“‖”给短文分段。
(3)用两三句话写出短文的主要内容。
(4)读一读短文中画线句子,想一想,此时陈毅心里会想些什么?根据短文的有关内容,想像一下当时陈毅的心里活动,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下来。
四年级语文下册《陈嘉庚办学》课文四年级语文下册《陈嘉庚办学》课文陈嘉庚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华侨(qiáo)领袖和著名的大实业家。
十七岁时,陈嘉庚远涉(shè)重洋,到新加坡学做生意。
凭着他辛勤的劳作和诚信的经营,生意渐渐兴隆起来。
但是,远在异乡的他,却时时想念着自己的故乡——福建省同安县集美镇。
几年后,陈嘉庚回到了集美。
故乡的山,故乡的水,在他看来,一切都是那么亲切。
顺着熟悉的巷子,他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看着镇里的变化。
当走过小时候念书的私塾(shú)门口时,他发现私塾已经关闭了。
一打听,原来是镇里穷,很多孩子交不起学费,私塾办不下去了。
陈嘉庚心里很着急,他想:孩子是祖国的未来,要是上不了学,那怎么行呢?回到家里,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对妻子说:“我想用这些钱办所学校。
我们自己有吃有穿就行了,有钱多花,没钱少花。
”“这些钱是你下南洋辛辛苦苦挣来的呀!怎么能就这样都用掉呢?”妻子有些犹豫。
“钱花掉可以再挣,孩子们学习的.时间耽(dān)误了,可就再也补不回来了!”在陈嘉庚的耐心劝说下,妻子被说服了。
学校办起来了,孩子们琅(láng)琅的读书声又响起来了。
陈嘉庚特别喜欢到学校走走。
每次到学校,他总要站一会儿,静静地聆(líng)听,仿佛在欣赏美妙的音乐。
从此,陈嘉庚一边在海外打理生意,拼命工作,一边把赚(zhuàn)来的钱源源不断地寄回家乡,兴办学校。
他在集美先后办起了小学、中学、师范(fàn),还办起了水产学校、航海学校、农林学校、商科学校……1921年,他又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创办了福建省第一所大学——厦(xià)门大学。
这时的陈嘉庚已年近五旬,两鬓(bìn)染上了斑斑白霜。
他常常对人们说:“要想让祖国立足世界,不受外国欺侮,必须从兴办教育开始。
”【教学分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通过叙述陈嘉庚回到家乡看到家乡因贫穷连私塾也办不下去。
陈嘉庚课本译文2第四部分旅游胜地33.鳌园集美鳌园是陈嘉庚的科学思想和闽南民间建筑艺术完美的结合。
鳌园坐落在一个小岛上,一座叫鳌头宫古庙的旧址,因此得名。
该庙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寇的炮火摧毁。
鳌园的建设花费了陈嘉庚最后十年的心血。
鳌园占地一万平方米,大部分是从浅海滩围垦而成。
鳌园的布局呈汉字“圖”字型。
园内,除了关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的石雕外,还有中国著名书法家书写的对联石刻。
鳌园的故事还得从陈嘉庚1949年6月到1950年2月历时9个月的新中国之行说起。
事情是这样的:陈嘉庚在游历山东省广智院时,看到一组包含许多提倡文明、进步、卫生的雕塑,大受启发。
于是,他决定在集美建一座公园,规模比广智院更大,内容更丰富,艺术品位更高,以便人们在娱乐中接触新事物,学习新思想。
1950年,陈嘉庚谢绝了毛泽东和周恩来要他住在北京的美意,回到集美着手进行他大规模的建设计划。
他决定先建一座纪念集美解放的纪念碑。
陈嘉庚一刻也没有忘记是毛泽东领导的党和人民军队,经历了十年的“土地革命”,八年的抗日战争,三年的解放战争,才建立了新中国,解放了包括集美人民在内的5万万中国人民。
这对人民来说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值得永久纪念。
他认为最好的办法是建一座纪念碑。
因为毛泽东是他在抗战时结交的可靠朋友之一,所以,他请毛泽东为纪念碑题写碑名,让集美人民永记毛主席、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恩德。
纪念碑设计为鳌园的主体,四周的围墙镶嵌上精美的石雕,叫博物观,以便人们观赏、学习。
他这样描述鳌园:“真大观勿嫌小岛,有旧植乃展新型。
”鳌园建筑工程于1951年9月8日动工,陈嘉庚亲自主持开工仪式。
鳌园原先的计划不包括陈嘉庚墓。
陈嘉庚墓是后加的。
纪念碑快竣工时,一位老师傅偶然发现建筑工地附近的海滩上有一块巨石,他认为此石用作坟地,大吉大利。
根据他的建议,鳌园加上了陈嘉庚墓。
因此,鳌园的收尾工程一直到1961年8月陈嘉庚去世下葬后才最后完成。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如此浩大工程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竟然是陈嘉庚本人。
他成竹在胸,挥动手杖,指挥工程建设。
34.嘉庚公园和陈嘉庚纪念馆陈嘉庚喜爱集美的景色胜过任何其他地方。
他到过东南亚好几个国家,游历过中国20几个省,遍访名山大川,城镇都会,但在他眼里,没有一处名胜比得上集美。
高集海堤和杏集海堤的建成,为他的故乡增添了新的亮色,使他更为自己的家乡感到傲。
他想把这著名的文化区建设得更加引人注目,想为学生,主要是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一个寓教于乐的环境。
他已计划每年花20到30 万元用于美化各校校园。
此外,他还有个想法:在鳌园附近建一个公园,以便村民、学生有个娱乐的地方。
于是,1955年,鳌园建设初成规模之时,他又买了22亩地,供建公园之用。
不幸的是,不久陈嘉庚患了癌症,于1961年去世。
公园的建设久久没有动工。
直到1994年,为纪念陈嘉庚诞辰120周年,地方政府和集美学校委员会决定完成陈嘉庚的遗愿,建造他想建而未建的公园。
公园按陈嘉庚原来的计划兴建,但比原计划大得多,环抱了整个鳌园;定名嘉庚公园。
园内,绿树繁花掩映之中屹立着座座具有传统风格的建筑,开阔的地面上可见多座尊师重教的雕塑。
坐落在嘉庚公园北侧的是陈嘉庚纪念馆。
纪念馆的建设得到中央有关部门的批准,于2005年3月18日动工,2008年对外开放。
纪念馆占地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1千平方米。
展览区分布在2、3楼,包括一个序厅和4个展厅,总面积3千平方米。
前三个展厅展现的是陈嘉庚的生平事迹及贡献。
展厅中有栩栩如生再现的历史场景,如陈嘉庚的橡胶种植园、早期的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新加坡街头募捐筹款活动、陈嘉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言等。
第四展厅题为《在陈嘉庚周围》,表现陈嘉庚的襄助者、追随者以及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的校友的活动和贡献。
馆内珍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如《南侨回忆录》的手稿。
纪念馆是一座嘉庚风格的建筑,和鳌园、嘉庚公园完全一致,三者合一构成统一的旅游胜地。
纪念馆的功能除收集、保存陈嘉庚的文物外,还兼作这位伟人的思想、事迹的宣传、研究中心。
35.嘉庚故居、归来堂和归来园陈嘉庚故居位于集美学村的中央,现嘉庚路149号。
故居于1918年6月落成。
陈嘉庚和其弟陈敬贤在集美时,就住在这里,工作在这里。
因为两兄弟分别被称为“校主”和“二校主”,所以,当地人称该建筑为“校主屋”。
1919年,陈嘉庚就是在这楼里筹划创办厦门大学和扩大集美学校的。
1940年,该楼在一次空袭中被日寇的燃烧弹摧毁。
1950年,陈嘉庚定居集美,他考虑的头一件大事是重建扩建集美学校,无暇顾及自己的住处。
结果,该楼废墟依旧,直到集美的重建计划基本完成之后才开始重建。
陈嘉庚搬进重建的新居后不久, 1960年前后,便离开到北京就医去了。
为纪念陈嘉庚,1980年该楼进行一翻改造装修,但仍保持原来的风貌,向公众开放。
“陈嘉庚先生故居”的楼名是时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廖承志题写的。
楼内的布局,即卧室、书房、餐室、会客室以及陈嘉庚个人物品均按原样摆放。
人们可以透过其手稿、衣服及日常用品,看到他简单澹泊的生活和崇高的道德风范。
他居住的简陋的住屋和他捐巨资兴建的高楼大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坐落在故居正前方的是归来堂。
归来堂有一中厅,两侧是厢房,是闽南的庭院式的建筑;建筑面积1,330 平方米。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陈嘉庚预留了3万元,想盖一座房子,他称之为归来堂。
他希望海外的亲人永不忘故土,常归故里。
这房子就是让他们回来居住的。
但他转念一想,觉得“学校的建设未完成而先建私人住宅,有悖于孔夫子的信条。
”于是,建屋的事就这么搁置起来。
陈嘉庚去世以后,周恩来得知此事,出于对这位爱国老人的尊敬,指示说:嘉老的想法很有意义,照嘉老的意思办。
为此,有关部门为归来堂的建设拨了专款。
归来堂于1962年陈嘉庚逝世一周年之际落成。
归来园是1983年为纪念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校70周年由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兴建的。
归来园位于归来堂的正前方,两者紧密相连为一。
归来园占地1万平方米。
园的正中央,屹立着陈嘉庚的铜像,高2.3米,重750公斤。
铜像生动地刻画了陈嘉庚远途归来,面带喜色看着集美学校蓬蓬勃勃发展时的瞬间神态。
铜像的背后是一垛花岗岩砌成的隔墙,墙上镶嵌着八个大字“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毛泽东对陈嘉庚准确的评价。
嘉庚故居、归来堂、归来园构成了集美旅游胜地另一组以陈嘉庚为中心的的景点。
第五部分集美学校36.集美学村1913 年集美小学创办以后,陈嘉庚不厌其烦,到福建各地调查教育的状况。
结果,他认为要挽救福建教育的颓势,自己应该有所作为,办法是创办一所师范学校,在闽南招收有天赋的贫寒学生入学,培养教师。
1917年,陈嘉庚事业蒸蒸日上,千万富翁指日可待。
他派其弟陈敬贤回集美,创办中学师范部。
除了建校舍,延聘教师职员,陈敬贤还承担着从闽南30多个县招收有天赋的贫寒学生的繁重任务。
截至1918年3月中学师范部正式开学,共招师范生120多名。
为了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陈嘉庚对师范生不收学费,还给他们提供免费的食宿,中学生也只交伙食费。
中学师范部成立后,确如事先所料,教师职员的问题接二连三地出现。
1920年,陈嘉庚在集美。
他聘请福建当地人、北京大学经济系的毕业生叶渊为校长,此后,学校才恢复安定,开始有了起色。
从1920年到1928年,学校学潮一浪高过一浪,学生要求罢免校长叶渊的呼声不断,理由是叶渊霸道,禁止学生参加政治活动。
尽管如此,陈嘉庚自始至终支持叶渊。
他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陈嘉庚始终考虑着设立实用学科和应用科学的问题。
早在1917年,他就有在集美创办航海学校的想法。
他的这个想法逐步明晰,部分是因为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经营航运,经济上受益匪浅,另外是因为他认为,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阔的海域,只有发展水产和航海才能充分开发。
一开始他便给上海一所海运学校写信,询问能否从该校延聘教职员,最后同意由他资助两名优秀学生到日本留学,条件是学成之后到集美帮助创办水产航海学校。
1919年两人在日本毕业后,双双于1920年到集美创办航运学校。
陈嘉庚从德国购买全套机器和设备,安装在一艘渔船上,供训练和实习之用。
他还从法国买了一艘机动拖网船,既供实习,又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就在创建航海学校的同一年,陈嘉庚又创办了女子师范学校、幼儿师范学校及商业学校。
1923年,他从新加坡给叶渊写信,敦促他在天马山选择适宜地点,创办农业部,从属于集美学校。
该部最终于1926年6月开学。
1927年3月,集美各教育机构统一调整,把“部”、“校”等一律改为“学校”。
这样,陈嘉庚在集美创办了一系列学校,其中包括小学、女子小学、师范学校、中学、水产航海学校、商校、女子中学、农业中学、幼儿师范和国学专门学校,共十所。
学生主要来自福建、广东,部分来自东南亚。
因为这些学校,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职业学校都归集美学校委员会集中管理,所以通常被称为集美学校。
“集美学村”一语最早见于1923年的一份和平请愿书。
那时,集美—高崎海峡两边军阀交火,打死学生一名,打伤一名。
于是,最高当局正式承认学校所在地集美为“永久和平学村”。
此后,“集美学村”之说便沿用下来。
抗日战争爆发后,集美学校内迁到山区继续办学。
陈嘉庚在回国慰劳之行结束后,回到他的出生地集美,过了一夜。
1940年11月14日,他到集美学校内迁地视察,高兴地看到各校进展顺利,教职员工和学生情绪高昂。
抗战胜利后,学校迁回集美。
陈嘉庚回国定居后,集美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7.发展中的集美学校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坎坎坷坷,分分合合,提高升格,集美学校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从学龄前教育、小学、中学到高等教育。
虽然这些院校办学层次不同,从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却有着共同的校训、共同的校歌,都把其创办人陈嘉庚作为精神领袖。
集美幼儿园与集美小学集美幼儿园是陈嘉庚于1919年创办的,是中国最早由中国人个人独立创办的幼儿园之一。
许多人才都在那里接受启蒙教育。
集美小学创办于1913年,是陈嘉庚在集美创办的第一所新型的学校。
集美小学的创立被视为集美学校创办之始。
随着学校校舍的修缮,教学条件不断的改进,高水平教师的加入,集美小学已正式成为福建省省级重点小学。
集美中学集美中学创办于1918年。
由于具有光辉的历史,又有海内外校友带来的荣耀,学校享有“中国名校”之美誉。
在过去的90多年中,学校共培养了约5 万名毕业生,他们中人才荟萃,有政界人物,有杰出的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和运动员。
中学的校舍屹立在集美的正面,著名的南薰楼和道南楼均为嘉庚式建筑的代表作,是集美的地标和旅游胜地。
无怪乎已故的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1972年访问该校时赞不绝口,称其为世界上最美的中学。
学校现有学生3000多名,与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地区的中学有着密切的学术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