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
- 格式:pptx
- 大小:2.54 MB
- 文档页数:16
肾内科面试题1什么是慢性肾脏病?该病常见的病因有哪些?答案: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结构和功能进行性损害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进而引起肾小管功能异常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常见病因有糖尿病、高血压、多囊肾、肾小球肾炎等。
分析:了解慢性肾脏病及其常见病因对于肾内科医生至关重要。
面试者需要了解慢性肾脏病的定义、病因等基本知识。
注意点:回答该问题时,需要注意提及慢性肾脏病的病因并进行详细说明,以展示对相关疾病的知识掌握程度。
2.肾功能衰竭的分类有哪些?请列举一种主要类型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答案:肾功能衰竭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AKI)和慢性肾功能衰竭(CKD)两类。
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主要指肾小球滤过率持续缓慢而进行性下降的一类肾脏疾病。
分析:了解肾功能衰竭的分类及其特点对于肾内科医生来说非常重要。
面试者需要熟悉AKI与CKD这两种主要类型,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注意点:回答该问题时,需要注意提及肾功能衰竭的分类并简要描述其中一个类型的特点,以表明对肾内科疾病的了解。
3.肾小球肾炎是什么疾病?有哪些常见的病因?答案:肾小球肾炎是一组以肾小球炎症性损伤为特征的肾脏疾病。
常见病因有IgA肾病、膜增生性肾炎、肾小球膜肾病等。
分析:了解肾小球肾炎及其常见病因是肾内科医生的基本要求。
面试者需要了解肾小球肾炎的疾病特征以及常见的病因。
注意点:回答该问题时,需要提及肾小球肾炎的基本概念,并列举一些常见的病因以展示对该疾病的掌握程度。
4.高血压性肾病是指什么?其病理生理机制是什么?答案:高血压性肾病是指由于长期高血压引起的肾小动脉和肾小球动脉硬化,导致肾脏局部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的肾脏病变。
其病理生理机制包括肾小球滤过膜受损、肾小动脉硬化、肾小动脉痉挛等。
分析:了解高血压性肾病及其病理生理机制对于肾内科医生来说非常重要。
面试者需要清晰地了解高血压性肾病的定义及其病理生理机制。
注意点:回答该问题时,需要确切地解释高血压性肾病的概念,并简要描述其病理生理机制,以体现对该疾病的理解。
慢性肾脏病的定义文章目录*一、慢性肾脏病的定义*二、慢性肾脏病的饮食指导*三、慢性肾脏病的主要原因慢性肾脏病的定义1、慢性肾脏病的定义定义是指肾脏损伤或GFR60ml/min/1.73m2持续3个月。
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可以有或无GFR下降,可表现为下列异常:病理学检查异常;肾损伤的指标阳性: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GFR60ml/min/1.73m2≥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
2、慢性肾脏病的诊断慢性肾脏病的诊断可早期发现肾脏病,早期预防肾功能进一步进展恶化。
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引起肾单位和肾功能不可逆的丧失,导致以代谢产物和毒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常常进展为终末期肾衰竭。
3、慢性肾脏病的类型慢性肾脏病包括: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血管性疾病以及遗传性肾脏疾病等多种类型。
我国目前仍以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较为常见(尤以IgA肾病最为多见),其次为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以及多囊肾等,但近年来伴随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
慢性肾脏病的饮食指导1、供给适量高生物价蛋白质(热氮比为300-400:1),同时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
蛋白质0.6g/(kg〃d),优质蛋白质占50%以上,选择禽畜肉、鱼、蛋、奶类,不用豆类及其制品、硬果类(如花生、杏仁、核桃等),部分主食可用麦淀粉代替,以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入。
补充复方α-酮酸制剂(如开同)0.12 g/(kg〃d)。
2、脂肪占热能25~30%,每日胆固醇应低于300mg。
烹调油应选用橄榄油、茶籽油、菜籽油、花生油,20~25g/d。
少食用高胆固醇食物:动物内脏、猪脑、蛋黄、蟹黄、鱼子、淡菜、干贝、鱿鱼、墨鱼、蚬等。
3、注意电解质的变化,特别是血磷和钾。
应根据血钾、血磷选用食物。
血磷偏高时应限制:笋,藕,茨菇,莴苣,蘑菇,香菇,酵母,坚果类,酱油等。
慢性肾脏病健康教育慢性肾脏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慢性病,它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为了提高患者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疾病,以下是关于慢性肾脏病的健康教育内容。
1.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功能持续减退,而且通常无法完全康复的一种疾病。
慢性肾脏病通常分为五个阶段,从轻度肾损伤到肾衰竭。
2. 慢性肾脏病的常见症状早期慢性肾脏病的症状可能不明显,但当疾病进展到晚期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劳、水肿、尿量减少、血尿、高血压等症状。
患者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3. 慢性肾脏病的危害慢性肾脏病会引起体内废物和毒素的堆积,导致内分泌紊乱,增加心脑血管疾病、贫血、骨质疏松等并发症的风险。
定期检查和积极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4. 慢性肾脏病的预防和控制不吸烟、控制血压、定期检测血糖、血脂等生活习惯调整可以有效预防慢性肾脏疾病的发生。
此外,饮食健康、合理摄入蛋白质、限制盐和糖的摄入也是控制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重要措施。
5. 肾脏病患者的饮食建议患者应该合理摄取蛋白质,建议适量摄入高生物价蛋白质,如鱼、家禽、蛋类等;限制钠盐的摄入,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分;饮食应均衡,多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适量饮水,避免过度饮水。
6. 肾脏病患者的心理护理慢性肾脏病是一种长期治疗的疾病,患者需要面对诸多生活和心理上的困扰。
建议患者积极参加康复训练,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的沟通,以及参加支持群体,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
7. 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药物管理患者应该按照医生的建议,遵守药物管理方案,准时服药,掌握用药的常识和剂量。
同时,患者还应该定期复查,确保疾病控制良好。
慢性肾脏病的健康教育不仅对患者本身有益,还能帮助家人和社会了解并关注慢性肾脏病。
通过合理管理和预防控制,患者可以减轻疾病对身体的负担,提高生活质量。
最后,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积极的心态,与医生和家人共同努力,共同抗击慢性肾脏病。
什么是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指肾损害,包括病理、血、尿、影像学异常≥3个月者。
据《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制定慢性肾脏病定义标准:1.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可以有或无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可表现为下面任何一条:(1)肾脏病理学检查异常;(2)肾脏损伤的指标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
2.GFR<60ml/min/1.73m2≥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
只要符合上述定义标准中的1条就是慢性肾脏病。
慢性肾脏病包括哪些疾病?慢性肾脏病包括: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性疾病、肾血管性疾病以及遗传性肾脏疾病等多种类型。
我国目前仍以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较为常见(尤以IgA肾病最为多见),其次为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糖尿病肾病、慢性间质性肾炎以及多囊肾等。
但近年来伴随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
大多数慢性肾病患者早期可完全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较少,随着病情的进展,可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各种症状。
早期可表现为经常疲劳、乏力,眼睑、颜面、下肢(尤其踝关节)水肿,尿中大量泡沫,尿色异常,排尿疼痛或困难,夜间排尿次数增多。
出现肾功能不全时,慢性肾病的各种症状逐渐明显,出现疲倦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腰痛、夜尿增多、全身水肿、血压升高、呼气带尿味、骨痛、皮肤瘙痒、肌肉震颤、手脚麻木、嗜睡、反应迟钝等表现。
化验检查可发现贫血、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浓度升高等。
进入尿毒症晚期时,上述各种症状继续加重,导致心、肝、肺等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率很高。
慢性肾脏病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其患病率和病死率高,并明显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产生巨额的医疗费用。
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肾脏病的思路和方法是:(1)加强单病种优化方案的研究;(2)加强确有疗效的新药开发研究;(3)加强中医药治疗肾脏病作用机制的研究;(4)加强有毒中药肾损害的机制及防治研究;(5)利用系统生物学的方法,探索中医肾本质的研究;(6)组织编写《慢性肾脏病中西医结合防治指南》;(7)大力宣传,重视普查,早期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