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文明的历史方位_张云飞
- 格式:pdf
- 大小:208.81 KB
- 文档页数:7
国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张云飞教授访谈本刊记者 编者按:如何贯彻和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而使我国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在中央组织和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中,将生态文明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列入了相关的子课题中。
那么,如何借鉴国外的经验来开展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研究呢?带着这一问题,我们走访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云飞博士。
记 者:为了推进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我们需要把握国外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的进展,尤其是需要了解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看法。
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生态文明研究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您能否向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张云飞:为了更好地把问题交代清楚,首先需要对生态文明的内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反思全球性问题的过程中就自己的基本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作出的理性选择和科学回答,是文明理论研究的新课题和文明实践活动的新方向。
根据已掌握的有限资料,国外学者似乎没有直接提出这一概念,但是形成了一系列类似的概念和思想。
现在看来,“生态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创造性成果。
即,“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①这一表述既总结了生态文明的实践成就,也概括了生态文明的理论成果。
大体来说,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
一般来讲,生态文明是指和谐美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条件,良性增长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和产业,健康有序的可持续运行的机制和制度,科学向上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和价值,协调创新的可持续的科学和技术,以及由此保障的人的自由、全面、充分与和谐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全面进步。
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历程前言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重点任务。
它涉及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等多个方面,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
本文将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出发,详细介绍其演变和取得的成就。
1. 起步阶段(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起步阶段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初级阶段,工业化进程刚刚起步,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但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已引起重视。
因此,中国政府开始重视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这个阶段,中国着力发展农业和兵工工业,但也对环境保护进行了一些有限的尝试。
1962年,中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这是中国第一部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
2. 初步探索(80-90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开始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并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
1983年,中国召开了第一个全国环境保护大会,这次大会将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随后,中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环境管理制度。
同时,中国还加强了国际合作,与各国共同交流环境保护的理念和经验。
3. 深化改革(21世纪初至今)21世纪初,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
中国政府认识到,只有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因此,中国开始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
在这一阶段,中国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包括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推进清洁能源发展、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等。
中国还发布了一系列五年规划和白皮书,详细规划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措施。
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合作,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中国还积极推动全球环境治理,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倡议,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志性成果作者:张云飞来源:《湖湘论坛》 2019年第4期张云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摘要:习近平同志《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讲话,从关乎民族永续发展、民生福祉和党的使命宗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指明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从自然观、发展观、价值观、方法论、治理观、全球观等方面阐明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的任务,从实现空间格局、发展方式、治理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方面指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这篇文献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标志性成果,是推动我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纲领。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图分类号: A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4-3160(2019)04-0005-10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科学回答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生态文明建设主题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和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这一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指导和有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为建设生态文明提供了科学的方向指引和根本的价值遵循。
其中,习近平同志于2018年5月18日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以下简称为《讲话》),在科学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创新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回答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基本原则、体系构成、现实路径等诸多重大问题,是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纲领。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任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中国自主生态文明知识体系建构的初步探索作者:张云飞王悦心来源:《鄱阳湖学刊》2024年第01期编者按: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云飞教授自从1986年发表《生态伦理学初探》一文以来,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研究,涉及生态伦理学、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可持续技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史、西方环境主义和生态主义思潮等多个领域。
他力求打破西方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新自由主义环境主义政策的话语“霸权”,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坚持探索。
张云飞教授笔耕不辍,在海内外已经出版各类著作47部,其中包括:个人学术专著《天人合一——儒学与生态环境》(1995年)、《中国农家》(1996年、2019年)、《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2014年、2018年)、《天人合一:儒道哲学与生态文明》(2019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Building A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2020年)、《自然的复活: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及其当代意义》(2022年)、《生态文明的伦理诉求》(2023年)、《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进路研究》(2023年)等14部,与他人合著《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2017年)、《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2018年)、《中国生态文明新时代》(2020年)、《新中国生态文明建設的历程和经验研究》(2020年)、《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22年)等8部,主编著作《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创新抉择》(2014年)、《辉煌40年——中国改革开放成就丛书·生态文明卷》(2018年)等4部。
此外,他还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教学与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美国《资本主义自然社会主义》(Capitalism Nature Socialism)等海内外重要报刊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生态伦理学初探》《试论生态文明在文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试论生态文明的历史方位》等。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作者:陈艺文来源:《鄱阳湖学刊》2021年第04期[摘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在经历了20世纪80—90年代的起步、2000—2009年的全面展开和2010年至今的深入发展之后,已经成长为一个非常活跃的学科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成为世界性社会生态转型与环境保护治理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正从以马克思恩格斯经典文献解读和生态马克思主义思潮评介为主的学习阶段,走向一个建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新阶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在达到历史性高点的同时,也面临着研究视野和研究方法层面的发展瓶颈或局限。
促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在于:积极建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知识地图”,主动关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着力推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阐发、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反思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建设性互动,在理论与实践的比较分析中构建面向中国社会现实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生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学术文献史与资本主义全球化扩张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加剧相伴随的,是作为一种普遍性“红绿”环境政治哲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逐渐形成与发展,其核心在于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整体性架构的唯物辩证分析与彻底性批判来解释和应对现代生态环境问题。
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在生态维度上的文本学阐释、时代化拓展和创新性运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构建及其理论话语体系化发展的主要进路。
①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立足于自身马克思主义研究传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研究,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诠释与阐发、国外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与批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探索与构建三大研究领域取得了不断丰富的研究成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与环境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
70年来生态文明理念的嬗变作者:张云飞来源:《人民论坛》2019年第29期【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围绕着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推动生态文明理念的创新,形成了可持续人口资源环境理念、环境和发展相统一的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科学生态理念的集大成者,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为中国的繁荣进步提供了可持续的理念导引和支撑。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念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回顾新中国70年来的辉煌历程,我们之所以能够走上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始终坚持推进生态理念的变革,坚持用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引领中国的繁荣进步。
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着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主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始终坚持科学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规律,形成了科学的生态文明理念。
站起来的生态理念抉择。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彻底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对中国人民的压迫,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但是,旧中国留下的经济上一穷二白和生态上穷山恶水的烂摊子依然存在。
这些问题不解决,不可能真正站起来。
为此,毛泽东发出了“向自然界开战”的号召。
中国人民发扬“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积极投身到水土保持、环境卫生、植树造林、水利建设、防灾减灾等生态建设基础性工程当中,通过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促进中国“换了人间”。
在实际工作中,一度存在着按照唯意志论理解“向自然界开战”和“战天斗地”的倾向,导致生态遭到破坏。
对此,毛泽东深刻地指出:“如果对自然界没有认识,或者认识不清楚,就会碰钉子,自然界就会处罚我们,会抵抗。
比如水坝,如修得不好,质量不好,就会被水冲垮,将房屋、土地都淹没,这不是处罚吗?” 这确立了新中国生态理念的科学唯物主义基础。
富起来的生态理念抉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富起来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
59绿色中国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系统工程中,生态补偿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性内容。
生态补偿制度不同于环境污染损害赔偿制度,相较于后者,生态补偿制度指的是人类生产或生活活动所产生的之于生态环境的正的外部性的补偿,也就是生态服务或产品的受益者对提供者所给予的经济上的补偿。
这样,一方面,由于我国是自然资源公有或国有制度,那么,国家对于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主体进行收费,以体现所有者的权益;并对费用进行合理安排,用于生态恢复或生态修复,从而实现对于自然资源或环境因开采而受损的补偿。
另一方面,对于保护资源或环境者进行补偿,或以此鼓励并实现对于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生态补偿制度有利于将资源和环境责任与受益进一步市场化,通过市场机制调节生态行为,进行生态调控。
我国所提出的生态补偿机制,部分上类似于国外的生态服务付费制度(Payment for Ecosystem Service,PES),即,以生态系统的服务为基础,通过经济手段来调整生态保护者和受益者在生态和环境方面的利益。
在生态补偿制度文|张云飞Ecological Civilization Keywords 生态文明关键词Ecological Compensation System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美国,政府有关保护和环境管理的规划历史显示,其政策已经从维护农场生产力转向奖励农民自愿保护和提供生态系统服务。
因此,虽然美国还没有达到高效的PES 系统的状态,但是已经在类似于PES系统的政策上走了很长的实践道路。
20世纪30年代的“黑风暴”危机使美国开始了水土资源保护的政策,这些政策已经在近些年有了显著的发展。
早期环境保护计划主要关注通过控制水土流失保有土地生产力,对于采用这些政策的农民进行适当补助,采用土壤保护行为也会受到商业补贴。
1985年的《农场法案》(Farm Bill)采用了一些新规定,开始从关注农场生产力转向非农场环境效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正义论引领新时期农村高质量绿色发展研究文/ 张连国(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山东 淄博 255049)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我国发展的远景目标,强调“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绿色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正义论引领新时期我国农村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思路和路径。
一、新时期我国农村高质量绿色发展问题亦即以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正义秩序问题党的系列报告有关生态文明的论断有二义,一是狭义的人与自然关系文明化的生态文明观,二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努力走向生态文明的新时代”的广义的生态文明形态,这是绿色发展含义的生态文明,即超越工业文明的社会发展阶段的新文明形态的“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历史必然趋势”[1]。
生态文明的核心和本质是生态正义(王雨辰2011、2015),生态文明的价值追求或相关战略和政策的价值依据和追求就是生态正义(汪信砚、张云飞,2020)。
因此,新时期我国农村高质量绿色发展问题研究必须有以生态正义为核心和决策价值依据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大视野,构建我国农村“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高质量绿色发展的生态正义秩序,换言之,新发展理念就是生态正义的高质量发展理念,我国农村高质量绿色发展就是要进行生态科技创新发展生态经济,共享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资源,建立人与人间、人与社会组织间、社会组织间、阶层间、人与自然间、区域间、城乡间协调、开放的文化伦理关系、政治民主关系和美好生活秩序,即农村生态文明的生态正义秩序,并解决因政治经济文化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等造成的新时期农村现代化所面临的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间、人与社会组织间、社会组织间、城乡间等的关系失调以及社会经济和生态资源分配不公等生态非正义问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正义论及其引领新时期农村高质量绿色发展思路正义是一种政治伦理和法权理念,将其用于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即形成生态正义理论,有两种理论倾向:一是环境主义个人权利本位的当代人类间生态环境资源和成本平等分配的环境正义论,二是生态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与自然生命主体间内在价值平等或大自然创生的差序生态系统价值,并主张代际公平分配生态环境资源成本的生态正义理论。
5*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0(项目编号:04BZX011)的最终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09-02-26[作者简介]张云飞,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理论和生态伦理学。
试论生态文明的历史方位*张云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关键词] 社会形态;文明形态;文明结构;工业文明;智能文明;生态文明[摘 要] 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而是贯穿所有文明形态(从渔猎社会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智能文明)始终的一种基本结构。
智能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只有形成新的生态文明,智能社会才是可持续的。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9)08-0005-07 在谈论到生态文明的时候,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继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并试图用生态文明来取代或代替工业文明。
其实,这种观点有值得商榷之处。
在实践上,它有否定工业化和信息化在社会发展中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一般价值之嫌;事实上,从农业的产业化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不可跨越的一般规律。
在理论上,它有混淆文明形态和文明结构之嫌;事实上,工业文明是与渔猎社会、农业文明、智能文明属于同一系列的范畴(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属于同一系列的范畴(文明结构)。
正像每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有其相应的物质文明等文明结构一样,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所有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要求。
当然,在反思工业文明的生态弊端、科学走向智能文明的过程中,人类需要建构新的生态文明。
一、社会形态是划分人类文明形态的基本依据文明是社会的素质、实践的事情,这样,社会形态(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类型的单位)就成为科学划分文明形态(文明总是处在一定发展阶段或一定类型的文明)的科学依据。
浅述生态文明的定位问题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提出以后,学界有了很多不同的解读,也因此出现了一些需要加以澄清的观点。
其中,关于生态文明的定位就是一个核心问题。
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为一体的综合文明。
这一观点表面上有一定道理,但是从理论角度看却缺乏逻辑架构性,实践中也难以操作。
要真正解决生态文明的定位,还得借助历史唯物主义,如果抛开这个科学体系,就无论如何也无法理清头绪。
谈到文明,必然涉及文化。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之时,就十分注重从文化角度去审视社会。
恩格斯在致?布洛赫的信中说:“我们自己创造着我们的历史,但是第一,我们是在十分确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创造的。
其中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
但是政治等等的前提和条件,甚至那些萦回于人们头脑中的传统,也起着一定的作用,虽然不是决定性的作用。
”“但是第二,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
”重视传统的作用就是重视文化的作用,所谓文化视角,就是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来把握社会发展的一般性的视角。
其意义在于:第一,体现了辩证性。
社会个体的发展是社会总体发展的基础,社会总体的发展是社会个体发展的凝敛。
通过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来考察社会发展,有利于坚持社会发展的自然物质性。
第二,体现了多样性。
由于各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差异,所以即使在同一生产力水平上,社会的发展特色也各不相同,从文化视角来考察社会发展,有助于深化对民族问题的了解。
第三,体现了传承性。
社会意识尤其是社会心理具有相对稳定性,从文化角度考察社会,有利于对社会演化过程的了解,从而把握社会发展的历史前提。
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不仅不排斥文化研究,而且把文化研究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必要补充。
如果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交往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层面。
2012年4月理论学刊Apr.2012第4期总第218期Theory Journal No.4Ser.No.218统筹兼顾: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维*张云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摘要〕统筹兼顾,是事物所具有的整体和部分、均衡(平衡)和非均衡(非平衡)的辩证法在发展观上的具体运用和在方法论上的创造性发展,也是我国生态建设实践经验的科学提升。
它不仅具有明确的生态指向,而且具有直接的生态价值。
在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将统筹兼顾确立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维,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统筹兼顾;人与自然;生态文明;系统;效益〔中图分类号〕D6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09(2012)04-0085-05方法是推动内容前进的动力。
作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深刻地反映了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刻地揭示了实现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只有坚持运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善于从战略思维的高度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各种利益关系,才能真正促进我们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统筹兼顾的科学根据统筹兼顾,既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又有坚实的实践基础,是事物的整体和部分、均衡(平衡)和非均衡(非平衡)的辩证法在发展观上的具体运用和在方法论上的创造性发展,反映了事物的辩证属性,是一个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概念,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价值方法的高度的有机的统一,不仅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始终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社会主义事业的各个方面都具有指导意义。
(一)统筹兼顾的理论依据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出来就是统筹兼顾。
统筹兼顾就是通盘筹划、全面照顾的意思。
25*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0(项目编号:04BZX011)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05210220[作者简介]张云飞(1963)),内蒙古丰镇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社会发展理论和生态伦理学研究。
试论生态文明在文明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张云飞(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872)[关键词] 社会结构;文明系统;生态文明[摘 要] 在社会结构中,生态结构是为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人的正常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的层次,构成了社会有机体的/物质外壳0。
人类活动的积极的进步的成果在生态结构上的积淀和表现就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独立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之外的一种文明形式,并对他们具有重大的制约性的影响。
同时,生态文明具有自己的价值形态、实践形态、理论形态和政治形态。
总之,生态文明是一种独立的文明形式,社会的文明系统就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构成的。
[中图分类号]C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2826(2006)0520025206在一些论者看来,生态文明是一种依赖性或依附性的文明形式,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其实,这种看法是难以成立的。
这里涉及到的是人类文明形式的划分问题,而文明形式问题实质上是社会结构的划分问题。
按照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理论,我们认为生态文明是一种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文明形式,四者共同构成了社会的文明系统。
在一般的意义上,生态文明是指在人们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人和人、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方面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
总之,只有/四个文明0共同发展,我们才能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社会结构是社会系统中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切关系的总和,构成了划分人类文明形式的客观的内在的依据。
社会结构的划分和社会文明的形式是对应的。
作者: 张云飞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版物刊名: 人民论坛
页码: 15-17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34期
主题词: 生态文明 生态治理 美丽中国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伟大实践中,已初步形成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新理念、优化自然条件新思路、绿色发展新方略、国土空间新布局、国内生态治理新设计、全球生态治理新方案,构成了其“四梁八柱”.只有坚持对该思想的自信和自觉,才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试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础工程
张云飞
【期刊名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4(000)003
【摘要】人口、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和灾害是自然界的最基本的物质力量,是影响和制约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其可持续性构成了一切持续性的基础.这样,维持和加强上述因子的可持续性就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础工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础工程是,建设一个人口均衡型社会、资源和能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安全型社会和灾害防减型社会.在此基础上,我们才能夯实生态文明的自然物质基础.
【总页数】6页(P16-21)
【作者】张云飞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北京1008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71.4
【相关文献】
1.试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任务和基本目标 [J], 杨宇
2.试论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任务和基本目标 [J], 杨宇
3.试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及其基本经验 [J], 吴雪会
4.试论我国企业目标定位的基本依据 [J], 吕锡强;陈素清
5.试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础工程 [J], 张云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生态文明的发展历程
1.思想起源阶段。
从古代儒家思想中强调的天人合一、天道自然的思想,到现代环保意
识逐渐兴起的过程,这个阶段见证了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
2.技术应用阶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环保技术被广泛应用,包括水处理、空气净化、垃圾分类等。
这个阶段关注的是技术手段对环境保护的贡献。
3.政策制定阶段。
政策制定和推行对生态文明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资源
保护、环境评估、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政策。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阶段。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共建绿色家园。
这个阶段
建立起了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新时代核心价值观,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
重要阶段。
5.绿色生产、绿色消费阶段。
以绿色生产为基础,倡导绿色消费,这个阶段代表了当今社会对环保
发展前景的更加深入理解,实现了大型企业对环保生产的积极响应,以及
消费者对环保消费的理性认识。
作者: 张云飞[1]
作者机构: [1]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版物刊名: 先锋
页码: 12-15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9期
主题词: 制度保障;最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由于制度问题和法治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因此,在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问题和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问题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议题。
2018年5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必须'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制度创新,强化制度执行,让制度成为刚性的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这里,他将'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作为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
今天,只有科学把握这一原则,切实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才能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
生态文明:中国现代化的生态之路
张云飞
【期刊名称】《理论视野》
【年(卷),期】2008(104)010
【摘要】党的十七大将生态文明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就是要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成为生态现代化.生态现代化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作为生态现代化成果集中体现的生态文明是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文明.
【总页数】4页(P27-30)
【作者】张云飞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A849
【相关文献】
1.生态文明建设:考验中国现代化之路 [J], 解安;陈锦晓
2.生态文明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J], 王孔雀
3.走向生态文明:中国未来的文明创新之路——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经济的系列思考 [J], 张孝德
4.筑生态文明之基,走绿色发展之路--韶关市浈江区建国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 无
5.聚焦客家文化,探索生态文明教育融合之路——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小学校生态文明教育纪实 [J], 林莉萍;曹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唯物史观视野中的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0(项目编号:04BZX011)的最终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2009-02-26[作者简介]张云飞,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哲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发展理论和生态伦理学。
试论生态文明的历史方位*张云飞(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872)[关键词] 社会形态;文明形态;文明结构;工业文明;智能文明;生态文明[摘 要] 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而是贯穿所有文明形态(从渔猎社会到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智能文明)始终的一种基本结构。
智能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只有形成新的生态文明,智能社会才是可持续的。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09)08-0005-07 在谈论到生态文明的时候,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生态文明是继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并试图用生态文明来取代或代替工业文明。
其实,这种观点有值得商榷之处。
在实践上,它有否定工业化和信息化在社会发展中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的一般价值之嫌;事实上,从农业的产业化到工业化再到信息化是社会发展的不可跨越的一般规律。
在理论上,它有混淆文明形态和文明结构之嫌;事实上,工业文明是与渔猎社会、农业文明、智能文明属于同一系列的范畴(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属于同一系列的范畴(文明结构)。
正像每一种社会形态和文明形态都有其相应的物质文明等文明结构一样,生态文明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所有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要求。
当然,在反思工业文明的生态弊端、科学走向智能文明的过程中,人类需要建构新的生态文明。
一、社会形态是划分人类文明形态的基本依据文明是社会的素质、实践的事情,这样,社会形态(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发展类型的单位)就成为科学划分文明形态(文明总是处在一定发展阶段或一定类型的文明)的科学依据。
社会形态是一个由多层次的结构构成的整体。
社会有机体与社会形态是统一的。
在唯物史观那里,社会有机体说明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的整体,突出强调的是社会构成的系统性。
社会形态说明人类社会是在社会基本矛盾推动下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突出强调的是社会发展的阶段或类型。
由此,可以将/五种社会形态0看作是社会形态的总体规定。
同时,社会基本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殊规定,总是在一定的程度上、从一个特定的层面上推动、反映和表达着社会发展的阶段或类型。
这样,在反映社会形态构成的具体性、多样性和特殊性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以下具体概念:(1)经济的社会形态。
这是指具有特殊规定的社会分工和交换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经济层面(阶段和类型)。
由此,可以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和产品经济社会等几个阶段或几种类型。
(2)技术的社会形态。
这是指具有特殊规定的生产力尤其是科技进步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层面(阶段和类型)。
由此,可以把人类社会划分为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智能社会(知识社会或信息社会)等几个阶段或几种类型。
与此相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智能文明(知识文明或信息文明)就成为基本的文明形态。
(3)政治的社会形态。
这是指具有特殊规定的政治关系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政治层面(阶段和类型)。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和表达。
根据生产者与劳动资料的关系,可以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原始社会(无阶级的社会)、私有制社会(阶级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阶级消亡了的社会)等几个阶段或几种类型。
(4)文化的社会形态。
这是具有特殊规定的文化发展所构成的社会形态的文化层面(阶段和类型)。
马克思根据由普遍交往所形成的/世界历史0的情况,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民族文学0(以民族的或地域历史为基础)和/世界文学0(以世界历史为基础)两个阶段。
此外,唯物史观还根据人的发展状态把人类社会划分为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几个阶段,等等。
从根本上来说,这些具体的划分都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结果,都是统一于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推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
智能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
随着以信息化为中心和特征的新科技革命的发展,尤其是信息产业的发展,人类社会将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进入智能文明时代。
(1)知识和信息将成为主要的劳动对象。
在信息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劳动对象出现了软化的趋势,知识和信息成为了主要的劳动加工对象。
不仅信息产业是对信息的加工和改造(电子信息),而且生物产业也是对信息的加工和改造(DNA就是一种生物信息)。
这样,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就从物料和能量的层次进入到了信息的层次。
(2)智能机器将成为主要的劳动工具。
在大工业时代发明的工具机和动力机的基础上,新科技革命使电子计算机等人工化、智能化的控制技术在生产中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工业文明时代的机器绝大部分是不需要反馈就能运转的,而智能机器有传感器吸收周围的信息、侦察各种变化,然后相应调整机器的运转。
显然,信息化实质上是生产力的革命。
(3)劳动者的科技文化水平将成为制约劳动者素质的主要因素。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对产业主体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个人的知识积累和创新程度将决定工作的绩效。
劳动者就业结构尤其是其知识结构的集约性的提高,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生产力。
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化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可能,将开辟人的智能进化的新方向。
(4)知识经济将成为主要的经济部门。
以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为知识经济的兴起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而知识经济的发展又为新科技革命和高科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比较起来,知识经济具有物耗低、能耗少、污染轻的特点,但它创造的经济价值却远远大于农业经济产品、工业经济产品的价值。
这里,关键的问题是要注意/自然形成的生产工具和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之间的差异0。
[1](P103)显然,智能文明与工业文明同属于技术的或产业的社会形态,信息化是继工业化之后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因此,取代工业文明的只能也只能是智能文明。
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具体的文明形态。
尽管生态文明概念是在反思工业文明的生态弊端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具体的文明形态。
(1)生态问题不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
不仅工业文明导致了生态危机,事实上,在整个文明形态的发展过程中都在一定程度上遭遇到了生态环境问题。
即使是在渔猎社会时代,也存在着物种资源丧失等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
农业文明也不是简单的田园牧歌的时代。
玛雅文明的灭绝其实是有其深刻的生态原因的。
当然,只有在工业文明时代,生态危机才达到了全球性的水平。
在/后工业文明0时代,如果人类行动出现失误的话,也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生态文明是一项永恒的事业,而不可能成为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独立的具体的文明形态。
(2)生态文明没有独立的标志技术基础。
科技进步是文明形态更替的基础和标志。
一般来讲,/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种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6的经济的社会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0。
[2](P210)如果说弓箭、铁犁和机器分别是渔猎社会、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基础和标志,那么,电脑只能是智能文明的基础和标志。
如果将电脑看作是生态文明的基础和标志,那么,就将生态文明和智能文明等同了。
当然,人们在使用弓箭、铁犁、机器、电脑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如何遵循生态化原则的问题。
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再先进的工具也会成为最具生态破坏力的罪恶手段。
作为生态文明的科技基础的生态化科学技术的意义和价值就在这里。
这里,通过科技的生态化形成的生态化科学技术是一种软科技,主要强调的是科技体系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转型问题;而弓箭、铁犁、机器、电脑等都是硬科技,标志着人类文明在产业技术形态上的具体发展程度。
(3)生态文明没有独立的物质变换层次。
一定的文明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变换的基础上的。
物质变换存在着物料、能量和信息三个层次或三种方式。
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层次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文明形态。
渔猎社会和农业文明主要是在物料层次上展开的;随着物质变换扩展到能量的层次上,就从农业文明过渡到了工业社会时代;而随着物质变换深入到信息的层次上,就开始了从工业文明向智能文明发展的新时代。
显然,生态文明没有独立的物质变换的基础。
如果将信息变换作为生态文明的物质变换的基础,同样将生态文明和智能文明混同了。
当然,在物质变换的各个层次上,都存在着一个如何按照生态化原则实现这种变换的问题。
总之,工业文明属于技术的社会形态的一种类型,是一种具体的文明形态,而生态文明不涉及这些问题,因此,取代工业文明的只能也只能是智能文明,而不是生态文明。
二、生态文明是文明形态正常发展的基本要求尽管生态文明不是取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但是,它是贯穿于所有社会形态和所有文明形态始终的一种基本的文明结构,而这是由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在整个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地位决定的。
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影响一切文明产生的自然物质条件。
自然界由于自己的内在矛盾存在着一个进化的序列,形成了一系列的物质运动形式;而在自然进化链条上通过劳动诞生的社会运动就构成了社会有机体,人类文明之花就是在自然运动转化为社会运动的过程中绽放的。
因此,自然运动是社会运动的前提和基础。
而社会运动一旦产生就将自然运动包括在社会运动当中了,使人和自然的关系具有了社会性质,在这个过程中,才产生了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
这样,在人类实践的基础上,通过进行物料、能量和信息等方面的物质变换,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就在事实上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在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对抗和冲突,这种冲突和对抗的自然发展和人为激化都有可能毁灭人类文明;因此,保证人的正常的生存和发展、保障社会的正常存在和进步、保存文明的果实和演进都需要人类自觉地人性地理性地调节这种关系。
今天,由于人类社会实践的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生态化和系统化等方面的水平的提高,这两种运动的和谐、协同和统一也正在出现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征,有可能在整合、嵌套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的功能和属性的过程中,形成一种新的物质运动形式)))社会生态运动。
社会生态运动规律就是指/自然)社会0这一复合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整体协调规律,就是要承认/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0,也就是要/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0。
[3](P384)这一规律是由于人类实践及其水平在物质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而使物质运动趋向有序、和谐和统一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