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病证(四)
- 格式:pdf
- 大小:206.34 KB
- 文档页数:31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心系病证考试资料(题库版)1、单选不寐痰火扰心证,若伴胸闷嗳气,脘腹胀满,大便不爽,苔腻,脉滑,应加用()A.左归丸B.天王补心丹C.半夏秫米汤D.归脾汤E.涤痰汤正确答案:C2、单选(江南博哥)真心痛正虚阳脱证,若出现阴竭阳亡,可在四逆加人参汤基础上加用()A.苏合香丸B.真武汤C.生脉散D.乌头赤石脂丸E.黄连温胆汤正确答案:C3、单选不寐心肾不交证,若心阴不足为主者,可用()A.左归丸B.天王补心丹C.半夏秫米汤D.归脾汤E.涤痰汤正确答案:B4、单选患者男,68岁。
因胸闷痛反复发作3年,近日加重,现胸闷如窒,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头晕沉如裹,咯白痰,苔腻,脉沉滑。
其中医辨证分型为()A.阴寒凝滞B.痰浊壅塞C.气滞血瘀D.痰热中阻E.心脾两虚正确答案:B5、单选治疗不寐痰热扰心证,首选的方剂是()A.涤痰汤B.礞石滚痰丸C.半夏白术天麻汤D.羚角钩藤汤E.黄连温胆汤正确答案:E6、单选心血瘀阻型胸痹的症状特点是()A.胸部刺痛,固定不移B.胸痛彻背,感寒痛甚C.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痛剧而无休止D.胸闷如窒而痛,肢体沉重E.胸闷隐痛,时作时止正确答案:A7、单选患者男,80岁。
反复胸闷10余年,近期发作频繁,胸闷气短,动则更甚,自汗,面色白,神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此病证诊断为()A.心悸心血不足证B.胸痹气阴两虚证C.胸痹心肾阳虚证D.胸痹痰浊闭阻证E.心悸心阳不振证正确答案:C8、单选关于惊悸和怔忡叙述不正确的是()A.怔忡每由内因引起,惊悸常由外因而成B.惊悸日久可发展为怔忡C.怔忡常自觉心中惕惕,病来虽渐,但全身情况较差。
D.怔忡患者,又易受外惊所扰,使动悸加重E.惊悸以虚证为多,发则悸跃不能自控正确答案:E9、单选真心痛寒凝心脉证,若痛剧者,即刻给予()A.苏合香丸B.真武汤C.生脉散D.乌头赤石脂丸E.黄连温胆汤正确答案:A10、单选李某,女性,21岁。
第一单元肺系病证一、感冒卫表不和致感冒,风寒败毒或达表,风热银翘使辛凉,暑湿新加香薷饮,气虚之人参苏饮,加减葳蕤阴虚造。
二、咳嗽外感咳嗽寒热燥,风寒止嗽合三拗,风热桑菊随加减,干咳桑杏治风燥;痰湿二陈合三子,痰热清金宜化痰,肝火泻白黛蛤兼,阴亏沙参麦冬汤。
三、哮病哮必兼喘哮鸣声,病位主肺联脾肾,冷哮青龙射麻专,定喘越婢主热哮,风痰三子把功建,寒包热哮也常见,六君健脾又补肺,生脉金水肺肾安。
四、喘证喘分虚实肺肾关,张口抬肩鼻翼煽;风寒痰郁里热型,麻黄桑白麻石甘;痰浊二陈三子合,肺气郁闭五磨专;生脉补肺肺气虚,肾虚肾气参蛤散;正虚喘脱是急症,参附汤送黑锡丹。
五、肺痈肺痈初期使银翘,成脓苇茎如金解;溃脓加味桔梗汤,恢复沙参桔梗杏。
六、肺痨肺痨阴亏用月华,虚火百合秦艽甲;保真参苓气阴耗,补天大造阴阳消。
七、肺胀痰浊饮瘀共肺胀,外寒里饮小青龙;并见痰浊与痰热,苏三越婢或桑皮;涤痰水泛真武苓,平喘补肺肺肾亏。
第二单元心系病证一、心悸心悸亦是心脾伤,心虚胆怯安神定,心血不足归脾施,阳虚桂甘合参附,苓桂术甘水凌心,阴虚天王合朱砂,桃仁红花治瘀阻,痰火扰心温胆连。
二、胸痹胸痹阴阳气血虚,阴寒痰浊并血瘀;血府逐瘀治瘀阻,柴胡疏肝气滞除;痰壅瓜蒌合涤痰,寒凝枳薤当归宣;生脉养荣气阴虚,天王炙草心肾阴;心肾阳虚末不温,参附汤合右归饮。
三、心衰(助理不要求)虚瘀水泛致心衰,气虚保元合逐瘀,气阴生脉并血府,真武镇水合葶苈;参附龙骨急救逆,缓急轻重要分清。
四、不寐不寐虚实当首辨,肝火龙胆痰温胆;心脾两虚归脾赞,心肾六味交泰叹;心胆气虚安神定,共合酸枣睡眠安。
第三单元脑系病证一、头痛头痛外感与内伤,循经用药效非常;川芎茶调散风寒,风热芎芷湿羌活;天麻钩藤肝阳亢,痰浊半夏血四物;肾虚补元瘀通窍,气虚升清益聪明。
二、眩晕眩晕风火痰瘀虚,肝脾肾脏辨虚实;肝阳痰瘀清窍扰,天麻半夏通窍好;气血亏虚归脾妙,肾亏左归右归宝。
三、中风中风卒起证多端,气血虚火及风痰。
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考点总结:心系病证一、心悸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辨虚实:虚者为气、血、阴、阳亏损,使心失滋养,而致心悸;实者多为痰火扰心,水饮上凌或心血瘀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治疗原则:虚证分别以补气、养血、滋阴、温阳;实证则应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1. 心虚胆怯证: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2. 心血不足证: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3. 心阳不振证: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4. 水饮凌心证:振奋心阳,化气行水,宁心安神—苓桂术甘汤5. 阴虚火旺证: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6. 瘀阻心脉证: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7. 痰火扰心证:清热化痰,宁心安神—黄连温胆汤加减心悸与怔仲: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有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咳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
怔仲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重,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
病来虽渐,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兼见脏腑虚损症状,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仲。
二、胸痹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病位:在心。
治则:发作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的特点。
其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先从祛邪入手,然后再予扶正,必要时可根据虚实标本的主次,兼顾同治。
辨本虚标实:辨证首先辨别虚实,分清标本。
标实应区别气滞、痰浊、血瘀、寒凝的不同,本虚又应区别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
心系病护理常规第一节心系病一般护理常规(一)生活起居护理1、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避免一切不良刺激,特别要避免突然而来的噪声、高音。
病室空气要清新,经常通气换气,温湿度适宜。
治疗护理过程中做到“四轻”。
2、久病体弱,动则心悸怔忡,饮停心下,水邪泛滥水肿及重症卧床患者,一切活动由护理人员协助,加强生活护理,预防褥疮等并发症发生。
3、指导患者排便时勿过于用力屏气怒挣,养成每日定时排便习惯,平时饮食中可增加粗纤维食物或蜂蜜等润肠之物。
便秘者适当应用缓泻剂。
4、病证轻者适当进行锻炼:太极拳、八段锦、气功等,以利脏腑气血的功能调节;但久病怔忡或心阳不足的患者以卧床休息为宜,以免劳累耗伤心气加重病情。
5、患者抵抗力较差,感受外邪不仅会促使疾病复发或加重,还会进一步降低机体抵抗力,故应注意保暖、避风寒、防外感。
(二)情志护理1、情志不遂是诱发本病的重要因素。
做好情志护理,注意消除患者紧张、惧怕、焦虑等不良情绪,要使患者怡情悦志,避免思虑过度伤脾。
2、当病证发作时,患者常自觉六神无主、心慌不宁、恐惧,此时护士或家人应在旁守护患者以稳定其情绪,使其感到放心,同时进行救治。
(三)饮食护理1、加强营养补益气血:食用莲子、龙眼、大枣、山药、甲鱼等;水肿者要限制水盐的摄入,忌食肥甘厚味、生冷、辛辣之品,忌烈酒、烟、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2、体虚者可配以养血安神八宝粥(原料:芡实、薏苡仁、白扁豆、莲子、山药、大枣、龙眼、百合各6 g,粳米150 g),实证者则多配用重镇安神之物如朱砂安神丸。
3、饮食宜有节制,定时定量、少食多餐、不宜过饱。
4、可少量饮用低度红酒,有温阳散寒、活血通痹的作用。
(四)用药护理1、补益药宜早晚温服。
使用中成药或西药者,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和时间给药。
2、服用洋地黄类药、扩冠状动脉药及抗心律失常药等抢救药物时,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
附子过量后出现乌头碱中毒表现为心律失常,久煎1~2 h可减毒。
洋地黄中毒可出现心率减慢、恶心呕吐、头痛、黄视、绿视等毒性反应。
中医内科学知识点总结——心系病证心系病证第一节心悸概念: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重者为怔忡。
病因:感受外邪,药食不当,七情所伤,体虚劳倦病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病位在心,涉及脾、肾、肺、肝。
辨证要点:首辨虚实;心悸的辨证应结合辨病。
预后转归:取决于本虚标实的程度、邪实轻重,脏损多少,治疗当否,脉象变化。
预后较差者,或出现喘促,水肿,胸痹心痛,厥证,脱证等变证,坏病。
1.心虚胆怯证:安神定志丸—镇惊安志,养心安神2.心血不足证:归脾汤—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五心烦热,自汗盗汗,胸闷心烦,舌淡红少津,苔少或无,可用炙甘草汤;热病后期损及心阴而心悸,可用生脉散。
3.阴虚火旺证: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滋阴清火,养心安神。
火热不显,可单服天王补心丹;肾阴亏,虚火妄动,遗精腰冷,合用知柏地黄丸。
4.心阳不振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大汗出者,用独参汤。
5.水饮凌心证:苓桂术甘汤—振奋心阳,化气利水,宁心安神6.瘀阻心脉证: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活血化瘀,理气通络7.痰火扰心证:黄连温胆汤—清热化痰,宁心安神第二节胸痹病因: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年老体虚病机:心脉痹阻。
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
辨证要点:首辨病情轻重,次辨标本虚实。
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先从祛邪入手,然后再予扶正。
标实当泻,尤重活血通脉治法;本虚宜补,尤其重视补益心气之不足1.心脉痹阻证: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通脉止痛(含化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2.气滞心胸证: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活血通络(辨证可用失笑散、用丹栀逍遥散、用当归龙荟丸)3.痰浊闭阻证: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泄浊,豁痰开结(痰浊合瘀血往往同时并见,常并用两法)4.寒滞心脉证:瓜蒌薤白白酒汤合当归四逆汤—宣痹通阳,散寒止痛(舌下含化苏合香丸/麝香保心丸)5.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益气养阴,活血通脉6.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滋阴清火,养心和络(辨证可用酸枣仁汤)7.心肾阳虚证:参附汤合右归饮—温补阳气,振奋心阳(辨证可用真武汤、用四逆加人参汤)第三节真心痛概念:是胸痹进一步发展的严重病证,其特点为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心悸、水肿、肢冷、喘促、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其他内容与胸痹相参1.气虚血瘀证: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汤—益气活血,通脉止痛2.寒凝心脉证:当归四逆汤—温补心阳,散寒通脉3.正虚阳脱证:四逆加人参汤—回阳救逆,益气固脱(阴竭阳脱亡,合生脉散)第四节不寐概念:不寐是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一、【肺系病证】1.1感冒–解表达邪1.2咳嗽–宣肺散邪1.3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1.4喘证–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1.5肺胀–侧重地选用扶正与祛邪的不同治则1.6肺痈–清热解毒,化瘀排脓1.7肺痨–补虚培元,治痨杀虫1.8肺痿–补肺生津二、【心系病证】2.1心悸2.2胸痹–祛邪治标,扶正固本“补,通”2.3厥证2.4不寐–补虚泻实,调整阴阳2.5痴呆2.6癫狂2.7癎病三、【脾胃病证】3.1胃痛3.2痞满–苦辛开降,理气消痞3.5噎膈3.6腹痛3.7痢疾–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赤重者用血药,白重者重用气药。
3.8泄泻3.9便秘–通下四、【肝胆病证】4.1胁痛4.2黄疸4.3积聚4.4鼓胀4.5眩晕4.6头痛4.7中风4.8瘿气–养阴清热,解郁化痰4.9疟疾五、【肾系病证】5.1水肿–“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5.2淋证–虚则补益,实则清利5.3癃闭–六腑以通为用实证治宜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而通利水道;虚证治宜补脾肾,助气化,使气化得行,小便自通。
5.4关格–治主当缓,治客当急5.5阳痿–补肾疏肝,健脾益气,行气活血5.6遗精-实证以清泄为主,虚证以补肾固涩为主六、【气血津液病证】6.1郁病–理气开郁,调畅气机,怡情易性6.2血证–治气、治血、治火6.3痰饮–温阳化饮6.4消渴–养阴生津,清热润燥6.5内伤发热6.6汗证–虚者补之,实者泄之,脱者固之,寒者热之,热者清之6.7肥胖–补虚泻实6.8虚劳–补益6.9癌病–扶正袪邪,攻补兼施七、【肢体经络病证】7.1痹病–祛邪活络、缓急止痛7.2痿病–调理脾胃,补益肝肾,育阴清热,不妄用风药为基本原则7.3颤证–补益肝肾, 以求治本7.4痉证–急则舒筋解痉治其标, 缓则养血滋阴治其本7.5腰痛–虚者以补肾壮腰为主,兼调养气血;实者祛邪活络为要。
常见病辩证模式目录内科系统疾病脏腑辨证一、肺系病证:(一)感冒:感冒是由于六淫、时行病毒侵入人体而致病。
病机:1、卫外功能减弱,外邪乘袭致病;外邪侵袭人体是否发病,关键在于卫气之强弱,同时与感邪的轻重有关。
2、病邪侵入肺卫,而已卫表不和为主。
1、风寒束表证: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喉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或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方药: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2、风热犯表证:症状:身热较著,微恶风,汗出不畅,头胀痛,面色多红,目胀,咳嗽,痰粘或黄,或咳声嘶哑,咽燥,或咽喉乳蛾红肿疼痛,鼻塞,流黄浊涕,口干欲饮,舌苔薄白微黄,舌边尖红,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方药:银翘散、葱豉桔梗汤加减。
3、暑湿遏表证:症状: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粘,鼻流浊涕,心烦口渴,或口中粘腻,渴不多饮,胸闷脘痞,泛恶,腹胀,大便或溏,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脉濡数。
治法:清暑祛湿解表方药:新加香薷饮加减。
4、气虚感冒证:症状:恶寒较重,发热,无汗,头痛身楚,咳嗽,痰白,咯痰无力,倦怠懒言舌淡苔白,脉浮而无力。
治法:益气解表方药:参苏饮加减。
5、阴虚感冒证:症状:身热,微恶风,少汗,头昏,心烦,口干,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解表方药:加减葳蕤汤加减。
(二)咳嗽咳嗽是指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
病因病机:1、外感六淫,侵袭肺系;2、情志内伤,内邪干肺。
外感咳嗽1、风寒袭肺证:症状: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征,舌淡苔白,脉浮或浮紧。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药:三蚴汤、止嗽散加减。
2、风热犯肺证:症状: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口渴,头痛,身楚,恶风,身热等表证,舌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心系病证(A1_A2型题2)1.心虚胆怯心悸的特点为A.心悸气短,头晕目眩B.心悸易惊,心烦失眠C.心悸不宁,善惊易恐D.心悸眩晕,可伴水肿E.心悸不安,伴心痛时作答案:C2.以下何种实性病理变化不见于胸痹A.血瘀B.寒凝C.痰浊D.气滞E.痰热答案:E3.何人最重视瘀血内阻导致心悸怔忡A.张仲景B.成无己C.张景岳D.朱丹溪E.王清任答案:E4.何书认为不寐是:邪气客于脏腑卫气行于阳不能入阴所致A.《内经》B.《伤寒杂病论》C.《景岳全书》D.《诸病源候论》E.《玉机微义》答案:A5.以下何项最有助于厥证与眩晕的鉴别A.手足逆冷与否B.头晕目眩的有无C.呕吐恶心的有无D.有无意识丧失E.以上皆非答案:D6.以下何病的发生与情志不调关系不密切A.不寐B.健忘C.多寐D.癫狂E.厥证答案:C7.心病的病理性质主要有哪两个方面B.虚、实C.阴、阳D.表、里E.瘀血、痰热答案:B8.何人提出了癫狂与痰的密切关系A.张仲景B.秦越人C.朱丹溪D.王肯堂E.王清任答案:C9.《内经》对睡眠基本生理的叙述是A."皮肤湿,分肉不解"B."留于阴也久,其气不清"C."肠胃大而皮肤有湿"D."阳气尽,阴气盛"E."阴盛阳衰"答案:D10.《伤寒杂病论》关于"厥"的概念主指A.突然昏倒B.手足逆冷C.气机逆乱D.四肢抽搐E.血厥答案:B11.痫病,卒倒啼叫,面赤身热,口流血沫,平素或发作后便秘,口臭,苔黄,病性属A.风B.痰C.热D.瘀E.燥答案:C12.不寐是以何为特征的一类疾病A.睡眠时间不足B.睡眠深度不足C.入睡困难或睡而不醒D.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E.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答案:E13.突然昏倒,不省人事,醒后对发作情况不知,并反复发作者多为何病A.厥证B.郁证D.痫病E.痉病答案:D14.真心痛的关键病机是A.心气不足,阴血亏耗,血行瘀滞B.心脉突然闭塞,气血运行中断C.血行瘀滞,胸阳痹阻,心脉不畅D.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心脉不和E.阳气虚衰,胸阳不振,血行瘀滞答案:B15.痫病与厥证的共同点是A.突然昏倒、不省人事B.面色苍白、四肢逆冷C.口噤拳握、手指拘急D.四肢逆冷E.四肢抽搐、有怪叫之声答案:A16.胸痹何证型的发作和加重与情志不遂关系最密切A.心血瘀阻证B.气滞心胸证C.痰浊闭阻证D.寒凝心脉证E.气阴两虚证答案:B17.患者,男,20岁,失恋后精神抑郁。
中医内科学证型表解一、【肺系病证】
1.3哮病–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1.4喘证–实喘治在肺,祛邪利气,虚喘治在肺肾,以肾为主,培补摄纳
1.7肺痨–补虚培元,治痨杀虫
二、【心系病证】
2.4不寐–补虚泻实,调整阴阳
2.5痴呆
三、【脾胃病证】
3.4呃逆
3.5噎膈
3.7痢疾–初痢宜通,久痢宜涩,赤重者用血药,白重者重用气药。
四、【肝胆病证】
4.4鼓胀
4.7中风
五、【肾系病证】
5.2淋证–虚则补益,实则清利
5.3癃闭–六腑以通为用
实证治宜清湿热,散瘀结,利气机而通利水道;
5.4关格–治主当缓,治客当急
5.5阳痿–补肾疏肝,健脾益气,行气活血
六、【气血津液病证】
6.2血证–治气、治血、治火
6.3痰饮–温阳化饮
6.6汗证–虚者补之,实者泄之,脱者固之,寒者热之,热者清之
6.9癌病–扶正袪邪,攻补兼施
七、【肢体经络病证】
7.5腰痛–虚者以补肾壮腰为主,兼调养气血;实者祛邪活络为要。
心系病证(三)-2(总分:25.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3型题(总题数:0,分数:0.00)二、某男,38岁,两年前因"颅脑外伤"而住院,出院后时有头痛,位于右侧顶部,痛时伴左侧上肢抽搐。
舌质略黯,苔白,脉涩。
(总题数:1,分数:0.50)1.若病人流涎、苔腻或脉滑宜加∙A.茯苓、泽泻∙B.陈皮、半夏∙C.焦神曲、炒麦芽∙D.藿香、佩兰、苍术∙E.半夏、胆南星、竹茹(分数:0.50)A.B.C.D.E. √解析:三、某男,63岁,2小时前活动中出现心胸疼痛,胸部闷窒,伴心悸、喘促、汗出,经含化复方丹参滴丸等药治疗无效。
现病人仍心前区疼痛、胸中闷窒、动则加重,心中恐惧,出汗,舌体胖大,舌质黯淡,苔白,脉细无力。
(总题数:3,分数:1.50)2.首选方剂为∙A.血府逐瘀汤加减∙B.枳实瓜蒌桂枝汤加减∙C.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D.四逆加人参汤加减∙E.保元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分数:0.50)A.B.C.D.E. √解析:3.若病人刺痛重,宜加∙A.柴胡、郁金∙B.川楝子、元胡∙C.木香、陈皮、砂仁∙D.莪术、元胡,吞三七粉∙E.仅用血府逐瘀汤(分数:0.50)A.B.C.D. √E.解析:4.若病人出现口干、舌红,应∙A.改用增液汤∙B.改用益胃汤∙C.加麦冬、生地∙D.加天花粉、沙参∙E.改用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分数:0.50)A.B.C. √D.E.解析:四、某男,40岁,经常失眠心烦,伴胸闷脘满,嗳腐吞酸,头昏沉重,口苦,尿赤,苔黄腻,脉滑数。
(总题数:3,分数:1.50) 5.其主症为∙A.肝火扰心∙B.痰热扰心∙C.饮食积滞∙D.痰浊上扰∙E.阴虚火旺(分数:0.50)A.B. √C.D.E.解析:6.治疗主方为∙A.龙胆泻肝汤加减∙B.黄连温胆汤加减∙C.保和丸加减∙D.导痰汤加减∙E.朱砂安神丸加减(分数:0.50)A.B. √C.D.E.解析:7.其兼证为∙A.肝火上扰∙B.心脾不足∙C.脾胃气虚∙D.饮食积滞∙E.湿盛困脾(分数:0.50)A.B.C.D. √E.解析:五、某女,35岁,有"风心病史"十年。
心系病证(四)(总分15.5,考试时间90分钟)一、A3型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
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某男,18岁。
两小时前突然尖叫一声,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两眼上吊,二便失禁,20分钟后清醒,一如常人,对发病过程不知。
其有类似病史。
诊见舌淡,苔白腻、脉滑。
1. 首先考虑何病A.厥证B.郁证C.癫狂D.气厥实证E.以上皆非2. 宜用何方A.定痫丸加减B.通窍活血汤加减C.顺气导痰汤加减D.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E.黄连温胆汤加减3. 其辨为何证A.风痰闭阻B.痰火扰神C.瘀阻脑络D.心脾两虚E.心肾亏虚4. 若病人有眩晕,目斜视者可A.改用通窍活血汤B.改用天麻钩藤饮C.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D.加生龙骨、生牡蛎、磁石等E.加党参、黄芪等患者,男,60岁,十余天前突然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状若刀绞,痛时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出冷汗,数分钟后缓解。
以后反复发作,日约2~3次,受寒易发,但疼痛较轻,含化硝酸甘油后很快缓解。
现病人四肢欠温,胸闷,苔薄白,脉沉细。
5. 治法为A.活血化瘀,通脉止痛B.疏肝理气,活血通络C.温补阳气,振奋心阳D.益气养阴,活血通脉E.辛温散寒,宣通心阳6. 宜选方剂A.柴胡疏肝散加减B.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C.枳实瓜蒌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D.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E.参附汤合右归饮7. 其辨证为A.心血瘀阻B.气滞心胸C.痰浊闭阻D.寒凝心脉E.心肾阳虚某女,58岁,两年前曾患"中风"经治已愈,之后逐渐出现善忘呆滞,言语模糊不清,行为古怪,孤僻,时哭时笑,诊见两目黯晦、舌黯、脉细涩。
8. 治法为A.祛风化痰通络B.益气养血、化瘀通络C.搜风化痰、行瘀通络D.活血化瘀、开窍醒神E.豁痰开窍、健脾化浊9. 其辨证为A.风痰瘀阻B.气虚络瘀C.痰浊蒙窍D.髓海不足E.瘀血内阻10. 首选方剂为A.涤痰汤加减B.通窍活血汤加减C.还少丹加减D.七福饮加减E.天麻钩藤饮加减11. 应诊断为A.郁证B.健忘C.痴呆D.中风恢复期E.中风后遗证某女,30岁,5年前产后出现睡眠障碍,经常出现失眠,不易入睡,多梦易醒,近因劳累再发,伴心悸,健忘,神疲乏力,纳呆便溏,诊见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
中医知识:心系疾病的病机病证知识
今天我们总结心系疾病的病机病证知识,具体内容如下:
一、病因病机
心主血脉,又主神明,所以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血脉运行的障碍和情志思维活动的异常。
因舌为心之窍,且心与小肠相表里,所以心热常反映出舌尖色红,如移热于小肠,则见心烦舌疮、小便短赤。
又心包为心之外卫,保护心主,故温邪逆传,多为心包所受,而心本脏之病,多起于内伤,如禀赋薄弱,脏器虚弱,或病后失调以及思虑过度,伤及心脾,都是导致心阴虚或心阳虚的病因。
心阴虚的主要病机为心血亏耗,心阳虚的主要病机为心气不足,两者均可表现为心神不宁。
若情志抑郁,化火生痰,痰火上扰,或气滞脉中,瘀血阻络,或饮邪阻遏心阳,又可表现为心之热证和实证。
心的病证有虚有实,虚证为气血阴阳不足,实证多是火热痰瘀等邪气的侵犯,虚实之间常兼夹互见。
心主血,肺主气,气以血帅,血以载气,肺朝百脉;心肺在生理功能上的密切关联,就决定了它们在病历上的相互影响,肺气虚弱,宗气生成不足,则运血无力;心气不足,血行不畅,也会影响肺气的输布与宣降,故心肺气虚常表现为呼吸气息的异常及血运障碍。
心主血,脾化血,脾统血,脾虚,生血不足,统摄无权,可致心血亏耗;思虑过度,耗伤心血,也要影响脾的运化与统血功能,从而形成心脾两虚。
心阳下降于肾,以温肾水;肾阴上济于心,以养心火,心肾相交,
则水火既济,若肾阴不足,心火独亢;或心火亢于上,不能下交于肾,心肾阴阳水火失去了协调,即为心肾不交。
新编中医内科歌诀刘俊杰整理民藩亦舟,何患无水新编中医内科方剂口诀(刘俊杰版):肺系病证:一、感冒:一)实感:1,风寒证: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达表汤、荆防败毒散。
寒包火:防风通圣散。
荆防达表苏芷苓,姜葱神曲橘杏仁,辛温疏表宣肺卫,风寒感冒服康宁。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薄荷少许姜三片,时行寒温有奇功。
加入荆防免生姜,温毒发斑肿痛松。
防风通圣大黄硝,荆芥麻黄栀芍翘,甘桔芎归膏滑石,薄荷芩术力偏饶,表里交攻阳热盛,外科疡毒总能消。
2,风热证:辛凉解表,清肺透邪:银翘散、葱豉桔梗汤。
银翘散主上焦疾,竹叶荆牛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宣温热煮无过。
葱豉桔梗汤连翘,竹叶栀子薄荷草,疏风解表清肺热,咽痛咳嗽服之效。
3,暑湿证: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香薷扁豆姜制朴,祛暑解表化湿浊。
新加香薷增银翘,兼清湿热功效足。
二)虚感:1,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宜,甘葛木香桔梗茯,内伤外感此方推。
2,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枣草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3,阳虚感冒:温阳解表:再造散。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含,细辛煨姜大枣入,阳虚无汗法当谙。
4,血虚感冒:益血解表:葱白气味饮。
葱白气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
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二、咳嗽:一)外感1,风寒袭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止嗽散。
止嗽散用桔甘前,紫菀荆陈百部研,止咳化痰兼透表,姜汤调服不用煎。
咽痒蒡蜕痛蓝射,苓半桑白治痰粘,表证重者苏防姜,蒌贝知母咳无痰。
2,风热犯肺: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甚阳明入母膏。
3,风燥伤肺: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桑杏汤用象贝宜,沙参栀豉与梨皮,翘荷甘桔焦栀豆,清宣凉润燥能医。
二)内伤1,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益以茯苓甘草臣,理气和中燥湿痰,煎加生姜与乌梅。
心系病证(四)
(总分:15.5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3型题(总题数:0,score:0分)
二、某男,18岁。
两小时前突然尖叫一声,昏倒不省人事,四肢抽搐,口吐白沫,两眼上吊,二便失禁,20分钟后清醒,一如常人,对发病过程不知。
其有类似病史。
诊见舌淡,苔白腻、脉滑。
(总题数:4,score:2分)
1.首先考虑何病
•A.厥证
•B.郁证
•C.癫狂
•D.气厥实证
•E.以上皆非
【score:0.50】
【A】
【B】
【C】
【D】
【E】【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本题思路:
2.宜用何方
•A.定痫丸加减
•B.通窍活血汤加减
•C.顺气导痰汤加减
•D.六君子汤合归脾汤加减•E.黄连温胆汤加减
【score:0.50】
【A】【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
【D】
【E】
本题思路:
3.其辨为何证
•A.风痰闭阻
•B.痰火扰神
•C.瘀阻脑络
•D.心脾两虚
•E.心肾亏虚
【score:0.50】
【A】【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B】
【C】
【D】
本题思路:
4.若病人有眩晕,目斜视者可
•A.改用通窍活血汤
•B.改用天麻钩藤饮
•C.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D.加生龙骨、生牡蛎、磁石等•E.加党参、黄芪等
【score:0.50】
【A】
【B】
【C】
【D】【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E】
本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