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理念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90.00 KB
- 文档页数:79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简答。
1.简述如何进行诗歌教学?2.简述如何进行童话教学?3.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在课程总目标中是怎样体现的?4.谈谈你对“语文”作为课程名称内涵的理解。
5.简述小学语文课程的的最新理念。
6.小学识字写字教学有哪些基本理念?参考答案一、简答。
1.简述如何进行诗歌教学?(1)古诗的教学。
①朗读品味法②扮演绘画法。
③观察体验法。
(2)现代儿童诗的教学。
①导入语情真意切。
②朗读要贯彻始终。
③部分词可以不求甚解。
④多媒体的恰当利用。
2.简述如何进行童话教学?(1)反复朗读,学习语言。
(2)体悟形象,培养想象。
(3)理解内涵,锻炼思维。
(4)拓展延伸,运用生活。
3.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在课程总目标中是怎样体现的?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审美创造主要体现在课程总目标的第8、9两条。
第8条“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侧重对语言文字及作品的审美。
第9条“能借助不同媒介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习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侧重多种媒介的利用和审美能力。
4.谈谈你对“语文”作为课程名称内涵的理解。
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
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
(或者,语文==语+文=口头语言+书面语言=语言(广义) )这一名称意味着语文课程要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并重。
5.简述小学语文课程的的最新理念。
(1)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2)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阶段性与发展性。
(3)突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典范性,加强课程内容整合。
(4)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5)倡导课程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6.小学识字写字教学有哪些基本理念?(1)激发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理念”部分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应立足学生,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功能。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以促进学生为目的,以、、、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型课程目标体系。
3.面向全体学生,突出性,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进行交流沟通,吸收成果,提升,建立得到全面发展。
4.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与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规律和的内在逻辑,以为基础,以为主线,以为引领,以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和资源等要素,设计。
6.学习任务群的安排注重根据突出不同学段学生的需求,体现和。
7.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突出课程内容的和,加强课程内容整合。
8.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突出内容的,充分吸收语言、文学研究新成果,关注数字时代的新发展,体现学习资源的新变化。
强调内容的,精选的作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作用,重视,突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注重课程内容与、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的整合,促进、的整体发展。
根据“六三”学制和“五四”学制各自特点,合理组织与安排课程内容。
9.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增强课程实施的和,促进学习方式变革。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设计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 , 促进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注重 , 勒于,乐于,勇于,养成良好的;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倡导、,注重阅读引导,培养,提高 ;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拓展语文学习、,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11.倡导课程评价的和整体性,重视评价的作用。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评价要有利于促进,改进,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
课程评价应准确反映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注重考察学生的、、和,关注学生和学习进步。
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和不同学段的,选用恰当的评价方式,抓住,突出,加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
注重评价主体的与 , 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充分利用促进评价方式的变革。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观点论述题及答案四、观点论述题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答: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把“语文素养”的内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
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
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
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陶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
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
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
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2、试述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答: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训练与实践。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
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
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
所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
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
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
要掌握这些东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3、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探究学习是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的,但不能据此否定接受学习,因为接受学习包括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如果是主动接受还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简答题12道含答案1. 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案: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 小学语文课程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答案:小学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同时,应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如何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答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同时,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4.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目标是什么?答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能力。
5.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是什么?答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意识。
教师应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对能力。
6.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的是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通过综合性学习,学生可以拓宽学习空间,提高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小学语文课程应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答案:小学语文课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时,应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考查,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方面。
同时,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进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1。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是什么?答:它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3.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式是什么?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三维目标指什么?答: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课堂教学资源指什么?答:教材、教师、学生。
6.课外教学资源指什么?答:校本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
7合作学习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①组内异质,组间同质②分配角色,分享机会。
③任务分割,结果整合。
8.合作学习的基本程序是什么?答①:确定学习内容②充分的自主学习③有效的小组讨论。
④深入的集体交流。
精当的总结升华。
9.教师在学习活动中的角色是什么?答: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10识字教学的原则是什么?答:①识写分开,多认少写②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③快乐识字主动识字。
④承认差异,因材施教。
11.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有哪些方面?答:阅读感知能力,阅读理解能力。
12.如何积累素材?答:学生走进生活、走进自然、走进书籍。
13.语文的四项基本训练指什么答听说读写14.口语交际的教学原则是什么?答:情境性,交际性,激励性。
15.教师的任务是什么?答:教书育人。
16 如何确立班规?答:师生共同制定,学生自定班规,家长教师学生三方同制班规。
17.如何落实班规?答:①公布解读班规②强化日常执行③惩罚严慈相济。
④适当灵活调整班规.。
小学语文教师考试新课程标准试卷测试题附答案一、填空。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小学语文课和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正确把握语言的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3、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太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4、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 ( 2500 )个左右会写。
5、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默读时不( 出声 )不( 指读 )。
6、一至二年级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的话,写(想象中的)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7、3至4年级学生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课内习作每学年( 16篇)次。
8、5至6年级要求学生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逗号)与(顿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背诵优秀诗文( 60)篇(段)。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
二.选择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2.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B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4、( 2 )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观点论述题及答案四、观点论述题1、谈谈你是如何理解“语文素养”的?答: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把“语文素养”的容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分为6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
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
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
语文学习的主要容是一篇篇具体的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
第三,熟练的语言技能。
熟练的技能到了一定程度就成为一种能力。
第四,良好的学习习惯。
语文教学必须牢记叶圣先生的名言“教是为了不需要教”。
第五,深厚的文化素养。
第六,高雅的言谈举止。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儒雅气质和文明举止。
可见,《课程标准》中语文素养的涵是非常丰富的。
它绝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技能,而是一种综合的文明素养,是个体融入社会、自我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修养。
2、试述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答:首先,语文是工具,而掌握任何工具的基本途径是训练与实践。
从某种意义上说,语言以及一切技能都是一种习惯。
凡是习惯都是通过多次反复的实践养成的。
”其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基本的语言能力表现为语感。
语感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
所谓自动化,就是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活动,而长时工作记忆形成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对有关材料非常熟练。
熟练语言材料和基本途径是朗读、背诵等语文实践活动。
第三,语言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现象。
要掌握这些东西,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反复多次的语文实践中把它记住,记得的语言材料越多,语言经验越丰富,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也就越强。
3、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答:这种说法是片面的。
探究学习是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的,但不能据此否定接受学习,因为接受学习包括主动接受和被动接受,如果是主动接受还是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
小学语文专业知识试题及答案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6.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7.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俗风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
1.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2.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3.精读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4.写作的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查学生作文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
对写作的评价还要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填空:1.(1)《诗经》包括风、雅、颂三部分。
(2)XXX是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号称“XXX”。
(3)XXX在《观书有感》一诗中有一句关于读书积累的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总分:____________一、填空。
(20分,每空1分)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2、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性研究,在实践中研究,运用语文”。
3、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研究资源。
4、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5、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7、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8、1-4年级从写话、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
9、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选择题(从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1-5每小题2分,6-10每小题3分,共25分)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3、“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
4、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研究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6、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标”正确恰当的表述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1、关于新课程改革中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的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2、在新课程中,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1、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注重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注重写作,让学生多写多练,提高写作水平;注重口语,让学生多说多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注重文化素养,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一)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2.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哪些能力?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与合作态度。
主要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活动,是否能主动提由问题,还有搜集整理材料、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探究问题、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等方面的情况。
第一、第二学段要较多地关注学生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兴趣与态度。
第三、第四学段要多关注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由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
各个学段综合性学习的评价都要着眼于促进学生提高语文水平的效率,并有助于他们扩大视野,更好地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3.阅读教学中精读评价有哪些要求?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
第一学段可侧重考察对文章内容的初步感知和文中重要词句的理解、积累;第二学段侧重考察通过重要词句帮助理解文章,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以及对文章大意的把握;第三学段侧重考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4,《标准》中第一、二、三学段关于识字和写字数量有什么要求?一学段: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二学段: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三学段: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5,《标准》教学建议中指由:“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你的理解。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2022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卷试题库(含答案)(教师招聘语文新课程标准试题)一、填空题。
1.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与()的统一。
2.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与()课程。
3.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活动以及()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5.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6.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围绕()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和(),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
7. 语文课程应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以()、()、()、梳理与探究等四个版块的语文实践活动作为课程构建主线。
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为基础,以()为主线,以()为引领,以()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
9. 语文课程设计应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注重课程的()与()。
10.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突出内容的(),充分吸收语言、文学研究新成果,关注数字时代语言生活的新发展,体现学习资源的新变化。
强调内容的(),精选文质兼美的作品,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熏陶感染作用,11.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12. 新课程语文课程的实施,倡导促进学生()、()、()学习。
13.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14.语文新课程标准倡导语文教学要少做题、()、()、()、(),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
15.语文课程实施应关注()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
16. 新课程倡导课程评价的()和(),重视评价的导向作用。
17.语文课程评价要有利于促进(),改进(),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有(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3、( 语文素养 )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 语文实践 )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5、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 )、( 过程和方法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个维度设计。
6、语文学科各阶段目标分别从( 识字与写字 )( 阅读 )( 写作)( 口语交际 )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7、自然风光、( 文物古迹 )、民俗风情、( 国内外的重要事件)、( 学生的家庭生活 )以及( 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8、教学建议: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 主动性 )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重视(情感)、(态度 )、( 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正确处理(基本素养 )与创新能力的关系;遵循学生的( 身心发展规律 )和( 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9、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 积累 )、( 感悟 )和( 运用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10、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 趣味性 ),宜以( 活动 )和( 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11、阅读是( 搜集处理信息 )、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 )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 教师)、( 文本 )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 )、(理解 )、( 欣赏 )和评价的能力。
12、( 写作 )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 观察 )、思考、( 表现 )、(评价 )的能力,要求学生要说( 真话 )、( 实话)、(心里话 ),不说( 假话 )、(空话)、(套话 ),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测试题(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出题人:梁恕俭一、填空。
(每空2分,共30分)1.语言文字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3.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 )个左右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 )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 (2500 )个左右会写。
二、选择。
(每小题2分,共10分)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2.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A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3.(B)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4.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5.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AD)(多选题)A、朗读B、分角色读C、表演读D、默读三、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的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
2.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与接受学习相对而言的,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简答题。
(共20分)1.请简要谈谈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一、填空题.(6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学生语文素养)(de)形成和发展.2、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de)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de)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de)引导者和组织者.3、课程目标按(九年一贯整体)整体设计,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4、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de)综合性、实践性课程.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de)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de)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二、单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de)大写字母填入题后(de)()内.(每个小题2分,共10分)1、关于语文课程(de)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de)观点是:(C )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de)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de)统一2、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de)基本笔画和常用(de)偏旁部首(de)目标要求是:( C )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3、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de)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de):( B)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4、阅读教学过程是:(D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de)过程.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de)过程.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de)过程.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de)过程.5、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三、多选题.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de)大写字母填入题后(de)()内.(共10分)1、关于课程(de)基本理念, “新课标”正确恰当(de)表述是:(A )①全面提高学生(de)语文素养. 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de)学习方式. ③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de)语文课程. ④正确把握语文教育(de)特点.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③④①D、①④②③2、关于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新课标提出:(A)①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de)基础. ②1~2年级要多认少写. ③引导学生掌握基本(de)书写技能. ④初步感受汉字(de)形体美.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3、各个学段(de)阅读教学都要重视:(B )①朗读②分角色读. ③表演读.④默读A、①②③④B、①④C、②③D、③④4、综合性学习(de)评价应着重于学生(de):(C )①合作精神②创新意识③参与程度④探究精神A、①②③B、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5、学生作文修改(de)评价要:(B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A、①B、①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四、简答题(一)试述新课标(de)课程理念.(10分)答:1、全面提高学生(de)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de)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de)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de)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de)基本方法,养成良好(de)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de)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de)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de)个性和健全(de)人格.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de)特点语文课程丰富(de)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de)影响是广泛而深刻(de),学生对语文材料(de)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de).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de)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de)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e)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de)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de)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de)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de)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de)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de)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de)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de)规律.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de)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de)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de)语感和整体把握(de)能力.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de)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de)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de)特点,爱护学生(de)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de)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de)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de)学习方式.教学内容(de)确定,教学方法(de)选择,评价方式(de)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de)形成.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de)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de)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e)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de)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de)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de)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de)精神,应该积极提倡.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de)语文课程语文课程(de)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de)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de)需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de)领域,注重跨学科(de)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de)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de)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de)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de).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de)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de)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de)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de)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二)试述第二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10分)第二学段(3~4年级)(一)识字与写字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de)兴趣,养成主动识字(de)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3.有初步(de)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de)书写习惯.(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de)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de)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de)意义.4.能初步把握文章(de)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de)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de)地方提出疑问.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de)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de)形象和优美(de)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de)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de)阅读感受.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7.在理解语句(de)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de)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de)一般用法.8.积累课文中(de)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de)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9.养成读书看报(de)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三)习作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de)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de)快乐.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de)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de)内容写清楚.3.能用简短(de)书信、便条进行交流.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de)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de)词句.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de)词句.根据表达(de)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四)口语交际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de)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de)意见与人商讨.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de)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五)综合性学习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de)问题,有目(de)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de)观察所得.3.能在教师(de)指导下组织有趣味(de)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三)问题分析及对策(20分)1、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de)情景: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de)同学坐在一起.”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主(de)气氛洋溢着这个空间.作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怎么看怎么办(10分)答:这种现象确实非常(de)普遍.表面上看,是注重学生(de)个人感受,尊重学生,培养孩子(de)人性化阅读.实际上,教学流于形式,没有深入实际.造成这种现象(de)原因在于部分老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新课标.学生是学习(de)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de)组织者和引导者.上面(de)案例,忽视了老师引导(de)功能.学生作为学习者,他们(de)认知要在老师(de)牵引下思路逐渐清晰,而上面(de)案例中(de)学习会处于一种杂乱,无效(de)状态.引导学生(de)读,一要有目(de),二要有方法,三才是选择自己喜欢(de)阅读方式.读之前,交给学生问题,要读出什么,读懂什么,还要明确地说明怎样读懂,提供解决问题(de)方法,在这些基础上,学生可以有自己(de)学习习惯.对于课堂上(de)换座位朗读,我个人认为值得商榷.课堂教学要注意课堂秩序,如果以牺牲课堂效率为代价,那是得不偿失.2、一位老师在批改学生(de)造句时,发现如下句子.(10分)想——我想听到花开(de)声音. 活泼——河里(de)水很活泼.悄悄——我们听不懂小鱼(de)悄悄话. 丢——上街时,毛毛把爸爸丢了.爬——牵牛花像个小弟弟,爬在树上.老师不假思索就把这些句子打“×”,理由是句式不符合人(de)语言表达习惯.你怎样看待这位老师(de)教学行为,如果是你该处理答:我不禁要为这位学生叫屈.可以看得出这个孩子非常富有童真,句子充满了童趣.小学低段(de)教学要注意培养孩子表达(de)兴趣,乐于表达(de)习惯.特别是孩子(de)创造性思维应该得到保护,案例中(de)老师(de)做法会扼杀学生(de)创造思维.我想,我会给这个孩子一个优,并且在班级上给予表扬,表扬他造句(de)生动,想象力(de)丰富.五论述题(24分)结合你(de)教学实践,重点围绕新课标(de)三维目标,谈谈怎样上好一堂课.答:1、教学目(de)要清晰明确课堂教学是师生(de)共同活动,其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发挥主导作用(de)先决条件,在于坚持清晰明确(de)教学目(de),时刻注意教什么,怎样教,最后要达到什么目(de).掌握清晰明确(de)教学目(de),关键在于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刻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本身(de)内在要求.一堂课所应完成(de)教学任务是多方面(de),但在实际教学中,不是一项一项(de)单独地去完成,而是综合地解决传授知识与技能,发展智能,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以及增强体质等任务.2、教学内容要正确教学目(de)主要是通过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来实现(de).目(de)明确之后,最重要(de)是要正确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正确地传授教学内容.为此,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理解每一个科学概念、原理、法则、公式和规律;要从教材(de)部分与整体(de)内在联系上下功夫,了解教材每部分在整个教材中(de)地位和作用,前后各部分(de)因果联系及其发展序列;抓住教材中(de)重点和难点,深入研究和掌握.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既能讲清科学概念和规律,又能掌握观点与材料(de)内在联系,把重点内容突出出来,使学生准确理解概念和规律,并形成正确(de)思想观点.3、教学方法要灵活适当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所接受,并能促进学生智能(de)发展,形成正确(de)思想观点,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比如当学生对这堂课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积极时,就要善于提出有趣味(de)课题,激发学生学习(de)要求,调动他们(de)学习积极性;当教师在讲到全课关键性问题时,就通过一定方式引起全班同学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要问题,取得良好(de)教学效果.有些问题预计到学生不易理解,就要采取一种通俗化(de)讲解法,辅以生动活泼(de)直观教学,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当学生具有一定(de)知识和经验时就要尽可能通过谈话法或讨论法,引导学生自己通过思考和互相讨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锻炼他们(de)独立自学能力,促进其智力(de)发展.一节课绝不是用一种固定不变(de)方法,就能完成教学任务(de),实际上经常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备课时准备好运用哪些教学方法,要根据当时课堂教学进展(de)情况,机智灵活地改变教学方法,使方法能适应当时教学(de)需要.并且要把几种教学方法结合好,在不同条件下都能起到各种教学方法特有(de)作用.4、课堂组织要严密紧凑上课是在特定(de)时间(上课时间内)、空间(教室或操场等)、人员(教师和学生)及教学设备(课桌椅、黑板、讲台、教具)等条件下开展(de)教学活动.只有教师把这些因素都充分考虑好,使这些条件得以有效地利用,才能在以较少(de)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取得良好(de)教学效果.就是说不但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要通过对各种条件(de)有效利用,提高教学效率.作为一名教师,上课绝不是单纯讲授知识,重要一环要把课堂活动组织好.良好(de)课堂组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课堂中(de)人与人、人与物(de)相互关系要处理好,组织要严密,使各方面(de)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例如,教师与学生之间(de)教与学(de)关系,相互配合得好,学生学习时就能把一名学生学习(de)经验和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de)经验教训,使大家都能受益;还要研究在什么条件下,教师直接讲授;在什么条件下,教师不讲,利用物质条件(教具,现代教学手段等),使学生通过自己(de)直接观察,启发独立思考;在什么条件下,学生共同讨论研究.总之,不要使课堂教学活动只是教师(de)活动或只是少数几个学生(de)活动,而是要使全班学生都活跃起来,都在教学活动中受到效益.其次,要善于将教学活动(de)各个环节组织得当.能够一环扣一环地进行,使前一个环节为后一个环节打好基础,前后接应,相互衔接,不浪费每一分钟时间.这是通过组织教学活动程序提高教学效率(de)一个重要方面.5、师生作用要充分发挥构成一堂好课,要具备多种因素,其中最重要、最活跃(de)因素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de)主体,他们对整个课堂教学活动(de)开展都有能动作用.课堂教学活动(de)效果和质量,取决于教师和学生(de)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发挥作用(de)前提条件是师生对教学活动都具有积极性.比如,教师对学生是否有热情,有责任心,有良好(de)工作情绪;学生是否爱学,是否有学习兴趣,求知欲是否强烈.只有师生双方都有积极性,才能把各自(de)作用发挥出来.其中,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学习(de)积极性主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调动.如课程讲得生动活泼,教学方法又具有吸引力等,都对学生(de)学习(de)积极性起重要作用.然而教师(de)学生观,即能否正确地对待学生(de)优缺点,能否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尊重学生,则是教师能否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de)基础,它是决定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de)一个重要条件.教师不但要把学生(de)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而且还要把学生在学习中(de)主体作用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不是接受知识(de)容器,也不仅仅是受教育(de)对象,同时又是教学活动(de)能动(de)参加者.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问题、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探求问题和独立动手动脑活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自己(de)精神财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A.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B.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C. 强化学生的识字量D.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2. 小学语文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A. 被动接受B. 自主、合作、探究C. 机械记忆D. 单一重复3. 语文教育应注重:A. 丰富的人文内涵B. 严格的纪律约束C. 高强度的知识灌输D. 单一的技能训练4.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包括:A. 教材内容B. 课外阅读材料C. 校园环境D. 以上都是5.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强调:A. 教师的主导地位B. 学生的主体地位C. 知识的传授D. 技能的单一训练6. 小学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A. 知识与技能B. 过程与方法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 以上都是7. 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A. 学习成绩B. 学习兴趣C. 个体差异D. 以上都是8. 小学语文新课程的教学评价应:A. 以考试分数为主要依据B. 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C. 强调学生的主观感受D. 以上都是9. 语文教学应重视:A. 语文知识的传授B. 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C. 语文情感的体验D. 以上都是10. 小学语文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应:A. 以教师讲授为主B.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C. 以教师指导为主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2. 小学语文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哪些?3.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4.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三、论述题(10分)结合实际教学,谈谈你对小学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体会。
答案:一、选择题:1. B2. B3. A4. D5. B6. D7. D8. B9. D10. D二、简答题:1. 小学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020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题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下面给大家分享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题,欢迎借鉴!一、单选题。
根据新课标,选择符合课标理念的大写字母填入题后的()内。
(每个小题1分,共70分)1.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A)的形成和发展。
A语文素养B阅读能力C写作能力2.语文教学应在(A)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A生本B师生C师本3.(A)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A学生教师B教师学生C课程课堂4.课程目标按(A)整体设计。
A九年一贯B五四制C六三制5.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A)”。
A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B日记C写景状物作文6.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的观点是:(C)A、工具性B、人文性C、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D、工具性、思想性与人文性的统一7.第一学段新课标对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的目标要求是:(C)A、了解B、基本掌握C、掌握D、不要求8.新课标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中的第7条: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是哪个学段提出的:(B)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9.阅读教学过程是:(D)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0.锻炼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鼓励学生:(A)多练习。
A、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
B、在口语交际课中C、在家庭生活中D、在与社会人群交往中11.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C)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12.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B)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13.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B)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14.(B)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2022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模拟测试题及答案(三)一、填空题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2、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_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5、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6、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T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7、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8、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9、学会汉语拼音。
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
10、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平等对话—过程中进行。
11、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12、口语交际是—听—与_说_双方的互动过程。
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
1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14、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帮助(学生阅读)。
1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活动)的教学重点。
小学语文课程理念试题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5、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6、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7、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帮助说好普通话,帮助阅读。
8、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9、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简笔画、演示(实物肢体语言)、电教媒体、实验操作等。
10、巩固识字的最好办法是学用结合。
11、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各科教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12、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首先要选好话题。
话题要贴近生活,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3、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
14、创设情境、实现互动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15、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16、现代阅读观认为,学习者原有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知识或信息的获得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和过程而建构成的,外部信息的输入如果没有主体已有的经验作为基础,这种信息对于学生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17、《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8、《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的表达。
19、课标实施建议中就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20、语文综合性学习应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
21、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23、《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明确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能力、方法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24、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分解式和交融式。
25、"分解式目标"按照知识和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设计,每个维度根据实际情况罗列若干小目标。
这种叙写方式,思路清晰,具体明确,便于操作。
2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不会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二维乃至三维的目标都融合在一起。
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27、清晰明确,乃是教学目标叙写的灵魂。
2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结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
这样既可体现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二、基本概念题(1-6)1、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等。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终生发展的基础。
2、自主学习——相对于接受学习而言,是指学生自己有目的的学习,对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有自觉意识和自我控制的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引导,要帮助学生提高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合作学习——是在学生独立读书、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以后再去合作。
通过合作学习,实现资源共享,不断丰富自己,加深理解,提高认识,获取深刻的体验。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处世态度、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探究学习——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和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
‚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获取探究乐趣。
5、对话——阅读教学中的对话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在平等的情形下,就教学问题展开的互动的、有意义建构的、全方位的信息沟通和多元的意义重构活动。
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在对话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能力,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使学生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
6、课堂即时评价——在语文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境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的质性评价。
亦称‚情境性评价‛。
这种评价主要针对在学生互动为主的多元(师生、生生)状态下课堂教学的过程和结果。
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同学、学生本人;评价结论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激励性评语、体态动作、实物、象征性物品;评价对象可以是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学生群体。
三、简答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课程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基石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3、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就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呢?首先是由于语言运用往往因为‚约定俗成‛而无理可讲,人们的母语是在生活中自然习得的。
从课本上和教师那儿获得的,只有比自然习得的更为集中和规范,并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自然习得中的实践经验和积累等本性。
再者,语文课程是应用型课程,‚应用‛要求实践,要求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感悟。
4、新课程要求老师角色怎么转变?答:新课程要求教师转换到位、得体,放弃师道尊严,成为学生有效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激励者。
师生构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
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和谐,是轻松自如地开展教学的保证。
教学互动往往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中实现,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要降低自己的年龄、身份,保持年轻的心态。
如上课前或上课之初与学生朋友一样轻松、愉快地对话,消除学生的距离感,课堂上始终面带微笑,语言亲切用商量的语气,带着亲和力,形成沟通,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对学生的答案要肯定为主,不去挑剔,也不冷漠对话。
师生互相交流对话,互助性强。
当然课堂教学贯彻多元评价、人文关怀,教师文化积淀丰富,能深刻全面地把握新课程,具有较高的教学艺术修养。
5、《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教学有哪些要求?答: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要求是:‚学会汉语拼音。
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语文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难度降低了,时间减少了,但是汉语拼音的能力并没有削弱。
6、汉语拼音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具有什么地位?答:(1)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识字。
(2)汉语拼音帮助学生说好普通话。
(3)汉语拼音帮助学生阅读。
总之,汉语拼音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了基础,它也必将陪伴学生不断地学习、生活。
10、口语交际教学应注意哪些问题?1、激趣导入,创设民主和谐的交际氛围。
2、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互动交际的动机。
3、双向互动,发展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4、互动评价,促进学生良好口语交际习惯的形成。
11、什么是阅读教学?阅读与阅读教学有什么区别?‚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途径,不是目的。
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
13、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习作教学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答:①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②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激发学生展开想像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
③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④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实用。
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