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效替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18.50 KB
- 文档页数:2
等效替代法初中物理实验题目:等效替代法初中物理实验——研究电阻的串、并联关系引言:电阻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是电路中影响电流的因素之一。
我们知道,在电路中,电阻可以进行串联和并联连接,但是它们有什么区别呢?本实验通过等效替代法的方式,探究了电阻的串联和并联关系,并且提供了一种简单可行的实验方法。
实验目的:通过手工搭建电路、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方法,研究串联和并联连接的电阻之间的关系,理解等效替代法的应用。
实验材料:1. 电源箱2. 电流表和电压表3. 导线4. 3个不同电阻5. 万用表实验步骤:1. 将电源箱的负极和电阻R1的一端连接起来,把电源箱的正极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起来,将电源箱的正负极和电阻R2的两端连接起来。
这样,我们就搭建了一个串联电路。
2. 将两个电流表分别连接到电阻R1和电阻R3上,并记录下电流值I1和I3。
3. 利用电压表分别测量电阻R1和电阻R3的电压值U1和U3。
4. 计算串联电路中的总电流I、总电压U和总电阻R。
5. 将电源箱的正负极与电阻R1的两端连接起来,将电阻R2和电阻R3的一端分别与电源箱的正负极相连。
这样,我们就搭建了一个并联电路。
6. 将电流表连接到电阻R1上,并记录下电流值I1。
7. 利用电压表分别测量电阻R1、电阻R2和电阻R3的电压值U1、U2和U3。
8. 计算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I、总电压U和总电阻R。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对比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得出以下结论:1.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即R = R1 + R2 + R3。
2. 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即1/R =1/R1 +1/R2 + 1/R3。
这说明在串联电路中,电阻是相加的关系,而在并联电路中,电阻是相加倒数再取倒数的关系。
这种关系被称为等效替代法。
实验思考:通过此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等效替代法的应用技巧,还深入了解了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电路的串联和并联连接是非常常见的,通过此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路的原理。
等效替代法——物理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等效是指不同的物理现象、模型、过程等在物理意义、作用效果或物理规律方面是相同的。
它们之间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证结论不变。
【活动1】:请你利用所给的器材(液压计,刻度尺,水和未知液体)测量未知液体的密度。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1、将液压计的探头放入水中,测量,观察。
;2、将液压计的探头放入未知液体中,观察与步骤1相同时,测量。
实验表格:x=实验小结:这里的等效是指相同;我们可以用等效替代。
【活动2】:请你利用所给的器材(电源、开关、电流表、导线、R1和R2、电阻箱)测量如图所示电路中的两个电阻并联之后的总电阻。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总= Ω实验小结:这里的等效是指相同,我们可以用等效替代。
【学以致用】:公安人员在勘查某一案发现场时,提取到犯罪嫌疑人在较为平整松软的土地上留下的站立时的脚印和几根头发.根据取到的线索,公安人员的部分破案过程如下:(1)公安人员测得该犯罪嫌疑人的头发所能承受的拉力是1.49N,根据人的头发所能承受的拉力随年龄而变化的规律,大致可确定该犯罪嫌疑人的年龄属于岁年龄组.(2)公安人员在现场提取到的该犯罪嫌疑人左脚脚印可确定该犯罪嫌疑人双脚站立时,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约是210cm2,脚长25cm,人的身高大概是脚长的7倍,大致可确定该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大致为m。
(3)公安人员将一面积为5cm2、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圆片平放在现场脚印旁,当在圆片放上0.85kg的物体时,圆片下陷的深度和脚印下陷的深度相同,则可确定该犯罪嫌疑人的质量约是多少kg?(g=10N/kg)【活动3】:校医室有一台测体重的台秤,一只排球,一张白纸,一盆清水。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法,粗略测出排球击打地面时对地的冲击力。
实验小结:这里的等效是指相同,我们可以用等效替代。
测量结果:F=【本课小结】:【作业】:1、曹冲称象中曹冲是如何称出大象质量的。
请①画出受力分析,②写出实验步骤,③用步骤中的字母表示大象的质量,④所有的物理方法是什么?2、生活中应用等效替代的例子。
初中物理中等效替代法的实验
物理学中等效替代法,是一个关于电路元件替换的方法。
在电路中,如果两个电路中元件的特性相同,那么这两个电路是等效的,可以相互替代。
这个方法通常应用于电路的简化以及电路分析中。
试验方法:
材料:电源、电压表、电阻、电容、电感、开关、导线、万用表。
操作步骤:
1、连接一条导线,连接电源的正极和一个电压表。
2、将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和开关逐一连接到电路上。
开关起初关闭。
3、开关闭合前后电路的表现进行比较。
4、连通任意两种元件的电路,使它们以一种等效方式连接。
5、将等效的电路与原电路分别进行比较。
6、观察电路对电压、电流、电器等其他参数的影响,详细比对各类元件的替代形式。
结果分析:
通过此实验,了解到在电路分析中进行等效替代的优点。
其一,可以实现电路的简化,减少材料使用;其二,可以更清晰地表示电路的结构,与电路分析的关系,从而更容易找出错误;其三,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电路中的设计思想和维护要点。
结论:
等效替代法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是非常有用和方便的,可以使我们更加准确地判断电路的失效情况,提高电路的可靠性。
在学习物理中,此类实验有助于我们理解电路中元件的特性,进而更好地掌握电路基础知识。
同时,还能训练我们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物理中的转换法和等效替代法
转换法和等效替代法是物理学中用于简化复杂系统分析的两种常见方法。
转换法是指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或物体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以便更容易地分析或理解。
例如,将一个复杂的电路转换成等效的简化电路,或者将一个复杂的力的作用体系转换成一个简化的力。
通过这种转换,我们可以更容易地应用已知的物理定律和原理来分析系统的行为。
等效替代法则是指用一个简化的模型或元件替代原系统中的复杂部分,以便更方便地进行分析。
例如,将一个复杂的电路中的一组元件替换成一个等效的单一元件,或者将一个复杂的物体替换成一个等效的简化模型。
这样做可以大大简化问题,并且使得分析更加直观和容易。
这两种方法都是为了简化问题的分析,使得我们可以更容易地应用已知的物理定律和原理来解决问题。
它们在物理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电路分析、力学、热力学等等。
通过使用转
换法和等效替代法,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理解和分析复杂的物理系统。
⨯1 ⨯10⨯100⨯10 Kai 等效替代法——电学实验【知识】等效..替代..法. 在研究物理问题时,有时为了使问题简化,常用一个物理量来代替其他的物理量,但不会改变物理效果。
如用合力替代各个分力,用总电阻替代各部分电阻,浮力替代液体对物体的各个压力等。
1.等效替代法解读等效替代法是把复杂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转化为简单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一种科学思想方法,它是物理实验的一种重要方法. 2.操作方法具体来说,等效替代法在实验中,就是用一个标准的已知量替代被测量,并调整此标准量,使整个测量系统恢复到代替前的状态,则被测量等于标准量;或者另辟蹊径,选用别的实验器材和方法来替代难以测量的物理量.3.注意事项在应用等效替代法时,一定要注意等效性的准确把握.既在进行替代时和未进行替代时要有相同的效果.(08丰台2)38.用图23甲所示的电路测量R X 的阻值,图中R 为电阻箱,R 0为滑动变阻器,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
(1)请你完成该实验的主要步骤有: A .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B .断开开关S 2,闭合开关S 1,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C .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调节R 的阻值使电流表示数为I 。
;D .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就是未知电阻的阻值。
(2)该同学操作正确,电阻箱调节好后的示数如图23乙所示,可知待测电阻的阻值R X =_36___Ω。
[等效电阻如何等效?如果想证Rx 等于R ,就得从两次通过他们的电流和它们两端电压出发,由题可知电流相等,Ro 电阻不变,那么可以推出Ro 两端电压不变,所以Rx 两端电压等于R 两端的电压,所以能推出Rx 等于R 的阻值。
](2006年江苏中考题)【探究的目的】粗略测量待测电阻R x 的值【探究器材】待测电阻R x、一个标准电阻箱(元件符号)、若干开关,一个电池、若干导线和一个刻度不准确但灵敏度良好的电流表(电流表是量程足够大)【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在右边的虚线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2)将下面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探索篇•方法展示等效替代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初探潘涛(山东省滕州市北辛中学,山东滕州)摘要:在学习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应用了多种研究方法,等效替代法就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
所谓等效替代法,是指探究物理现象和规律时,为了使较复杂的问题简化,变得直观,或者因实验本身的限制,或者因实验器材的限制,不能直接观察、揭示其规律的,常用一个与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的直观的现象来代替的方法。
运用等效替代法从事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是值得教师经常运用的方法,以使初中生更好和更多掌握物理学科知识,提升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等效替代法;应用探究在新课改和教改趋势促使下,初中物理教学同样出现了各种教学方法,在各种教学方法当中,等效替代法也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教学法,它能使许多物理问题变得更加直观和简单,降低学习的难度。
因此,运用等效替代法从事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是值得教师经常运用的方法,以使初中生更好和更多地掌握物理学科知识,提升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一、等效替代法的概念和作用(一)等效替代法的概念等效替代法是指依据事物之间的同等效果,以替换的形式,实现对一些物理现象、物理规律和物理规律变化等方面进行学习和掌握的一种教学法。
物理现象历来相对复杂,学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因此,采用等效替代法进行初中物理教学可使有些物理知识变得相对直观和简单,便于教师的讲解,利于初中生的学习识记。
它是一种具有一定科学性的思维方法。
(二)等效替代法的作用不要小觑等效替代法的教学作用,它能有效降低物理知识的学习难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初中生理解与分析物理知识的能力。
能使初中生透过相对复杂的物理现象理解物理问题的实质,加深对物理知识本质的认识,促进教学目的的达成。
不仅如此,它对促进形成初中生科学思维意识具有相应助力,能帮助初中生提高综合分析能力,为学好物理知识奠定相关思维基础。
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等效替代法的应用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重要内容。
“等效替代法”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等效替代法”是以效果相同为出发点,对所研究的对象提出一些方案和设想进行一种等效处理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启迪思考、扩大视野、触类旁通的作用,是物理学研究问题常用的方法,常用于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例如: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的“合力”、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等。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等效替代法常用于一些缺少实验器材的物理实验中。
没有实验器材测定的物理量,可以由已知的物理量和已有的实验器材用公式或定律通过计算、实验得到来替代它,替代的条件是效果必须相同。
一、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学生实验,其原理是:用天平测出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固体和液体的体积V,根据密度的定义:ρ=mV计算出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天平和量筒是实验中重要的测量工具。
1、不用量筒,只用天平等器材测定液体的密度。
用天平可以测定液体的质量,没有量筒我们无法直接测定出液体的体积,只有用另一种已知密度的液体替代它,替代的条件是等效,即体积相等。
通常我们用同一个容器分别装满不同的液体来实现体积相等。
实验步骤:①取一个空瓶,用天平测得其质量为m0②将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得其质量为m1③将瓶中的水倒干净,再装满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得其质量为m2则,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m2-m0m1-m0 ·ρ水解法:由实验步骤可知水的质量m水=m1-m0液体的质量m液=m2-m0水的体积V水=m水ρ水=m1-m0ρ水=V液待测液体的密度ρ液=m液V液=m2-m0 m1-m0 ·ρ水2、不用量筒,只用天平等器材测定固体的密度。
要用体积相等的物体来替换,通常采用“排水法”。
(如下图所示)实验步骤:①将烧杯中盛满水,用天平测得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m0②将物体浸没在水中,用天平测得剩余的水和烧杯及物体的总质量为m1③将物体从水中取出后,用天平测得剩余的水和烧杯的总其质量为m2则,待测固体的密度ρ固=m1-m2m0-m2·ρ水解法:由实验步骤可知固体的质量m固=m1-m2固体排开水的质量m水=m0-m2排开水的体积V水=m水ρ水=m0-m2 ρ水=V固则,待测固体的密度ρ固=m固V固=m1-m2m0-m2·ρ水3、不用天平,只用量筒等器材测定固体的密度。
等效替代法科学方法物理
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寻找替代的方法或者模型
来解决问题或者进行实验。
在物理学中,等效替代法可以被应用在
多个方面。
首先,在实验设计中,等效替代法可以用于寻找替代实验方法。
例如,如果某个实验需要大量资源或者时间,科学家们可以尝试寻
找等效的实验方法来达到相似的研究效果,但是成本更低或者更高效。
这样可以节约资源并且提高实验的可行性。
其次,在物理模型的建立中,等效替代法可以用于寻找替代的
物理模型来描述同样的现象。
例如,对于复杂的物理系统,有时候
可以使用简化的等效模型来描述其行为,从而使得问题的分析和求
解更加容易。
这种等效替代模型在物理学中是非常常见的。
另外,等效替代法也可以在数据分析和解释中发挥作用。
在物
理实验中获得的数据可能会受到各种误差和干扰,科学家们可以尝
试寻找等效的数据处理方法来减小误差或者提取更有用的信息,从
而得到更可靠的结果。
总的来说,等效替代法在物理学中是一种非常有用的科学方法,它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设计实验、建立模型和分析数据,从而
推动物理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通过应用等效替代法,我们可以更
全面地理解物理现象,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可靠性。
例 说 等 效 替 换 法 在 物 理 实 验 中 的 应 用
等效替换法,顾名思义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情况下,将一些陌生的、复杂的、较难处理的问题用人们熟悉的、简单的、易于处理的问题来替换。
如曹冲称象的做法就是在运用等效替换法,在研究串、并联电路电阻时引入总电阻,在研究物体
受几个力时引入合力,也采用了等效替换法。
在中考试题中也不
断出现对等效替换法应用的考查。
例1.如图,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
在玻璃板前面,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要想研究玻
璃板成像的特点,关键问题是确定像的位置。
仔细想想,实验时
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 。
我们这样确定像的位置,凭借的是视
觉效果的相同,因而可以说是采用了___________ 科学方法。
解析:另取一支相同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采用了等效替换法。
例2.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可以测量一个未知电阻的阻值,其中Rx 为待测电阻,R 为电阻箱( 用表示),s 为单刀双掷开关,R 。
为定值电阻.某同学用该电路进行实验,主要步骤有:
A .把开关S 接b 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
B .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C .把开关S 接a 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D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
(1)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只需填写序号).
(2)步骤A 中电阻箱调节好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它的示数为________ Ω.若已知R 。
的阻值为1O Ω,则待测电阻的阻值为 Ω.
(3)本实验所采用的物理思想方法可称为_________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换法”).
解析:从步骤上看,前后两次的电流是不变的,要达到这一效果,则电路中Rx 、 R 。
的阻值应该相等,即Rx 的阻值大小就是R 。
的阻值大小。
这种处理问题的思想就是等效替换。
答案:(1)DCAB (2)47 47 (3) 等效替换法。
例3.请利用待测电阻Rx ,一个电阻箱R(符号用表示),若干开关、导线,电池组,一个不准确但灵敏度良好的电流表(量程足够大),粗略测量待测电阻Rx 的阻值.画出电路图,写出实验的步骤。
解析:题目中提供的电流表不准确,这就否定了平时所采用的
利用定值电阻、电流表、测量待测电阻阻值的方法。
这里要测量电
阻就要用到等效替换法。
电路图如图,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S 2,
闭合开关S 1,记下电流表示数I ,(2)断开开关S 1,闭合开关S 2
,调
节电阻箱的旋钮直到电流表示数为I,记下电阻箱的阻值R0,则Rx的阻值大小就是R0。
例4.利用滑动变阻器R,电阻箱R′,电池组,若干开关、导线,电流表,测定一个电热器R0(R0的阻值未知但不温度变化,额定电压已知为U0)的额定功率P0,画出电路图写出实验的步骤,并用所测量和已知量表示电热器R0的额定功率P0。
解析:题目告诉我们R
0的阻值不变化,,它的额定电压已
知为U0,在没有电流表的情况下,测它的额定功率可运用公式
P=U2/R,这样本题就转化为如何利用所给器材测量R0的阻值,
可采用等效替换法。
电路图如图,实验步骤如下:
(1)闭合开关S、S1,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当电流表示数为某一较适合的值I 时,并记下电流表示数I;
(2)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置不变,断开S1,闭合S2,调节电阻箱R′的旋钮直到电流表示数为再次为I,记下电阻箱的阻值R0,则Rx的阻值大小就是R0;
(3)用所测的量和已知量表示电热器R0的额定功率P0,P0= U02/ R0。
同学们不妨思考若把例4中的电流表换成电压表,又如何测定电热器R0的额定功率P0呢?画出电路图写出实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