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织物的成形与结构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5
第十五章织物的成形与结构
第一节织物成形方法概述
按纤维集合成形的方法分:机织物、针织物、非织造织物、编织物。
一、机织物的成形与分类
机织物(梭织物):用两组纱线(经纱和纬纱)直角交织形成的织物。
最初按纤维种类分:棉织物、毛织物、麻织物和丝织物。
按织物风格分:棉型织物、毛型织物、麻型织物、蚕丝型织物(即丝绸)。
二、针织物的成形与分类
把纱线编织成线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称为针织物。
按成形方式分:
(1)纬编
纬编针织物由纬编针织机来编织。
由纬向喂入针织机工作针上的,纱线被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形成织物。
平幅形,如横机针织物;圆筒形,如圆机针织物。
纬编针织物的横向延伸性较大,有一定弹性,但脱散性也较大。
(2)经编
经编针织物需用经编针织机编织。
它是将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用经编机所有的工作针上同时进行成圈而形成的平幅形针织物。
经编针织物的延伸性小,弹性较好,脱散性小。
三、非织造织物的成形与分类
狭义:指一取向排列或随机排列的纤维层通过机械、化学或热粘合等方法粘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织物。
广义:把所有有别于传统纺织品和纸的纤维制品,均定义为非织造材料。
我国国标(GB/T5709-1997)赋予非织造织物的定义是:定向或随机排列的纤
15-1
维通过摩擦、抱合或粘合或者这些方法的组合而相互结合制成的片状物、纤网或絮垫。
根据非织造织物的成形原理和制造方法的不同,分成以下几类:
(1)毛毡
(2)树脂粘合或热粘合非织造织物
(3)针刺毡状非织造织物
(4)缝结非织造织物
(5)纺粘法非织造织物
(6)熔喷法非织造织物
(7)水刺法非织造织物
四、编织物的成形与分类
编织物也称为编结织物,是由纱线连续斜向交织形成的一族织物。
它是用一组或多组纱线,在本身之间或相互之间用勾编、串套或打结的方法形成的片状或筒状纺织品。
编织物有平面编织物和立体编织物两类。
编织物有以下几种主要的产品形式:
(1)编织管:使用两组连续纱线斜向编织,一组纱线中的每根纱线都与另一组纱线中的每根纱线交织,形成连续的螺旋线,用于制造复合材料。
(2)平编带:只有一组纱线,其中的每一根纱线都与该组内其它纱线交织,主要用于选择部位的增强,例如船身和拉挤型材的特殊部位等。
(3)宽幅编织物:先用大型编织机生产直径超过15.2cm(6 inch)的编织管,再将编织管剖开形成宽幅的编织物。
(4)包模编织物:这是将纤维直接编织在模具或芯子上进入模塑作业的成形方法。
这种方法迄今被推荐为制造精密预形体的最好方法。
(5)立体编织物:编织工艺有两步法和四步法等。
还有一种多层连接编织物也属三维编织物,它是在二维编织的基础上通过相邻层之间的连接。
15-2
第二节机织物的结构
一、平面双轴向梭织物的结构
(一)织物的组织规则
织物组织:织物中经纬纱相互交织的规律和形式。
原组织:经纱或纬纱系统的每根纱线在一个单位组织循环内只与另一系统纱线交织一次的组织。
三原组织:平纹、斜纹和缎纹组织。
1.平纹组织
平由两根经纱和两根纬纱组成一个组织循环,经纱和纬纱每隔一根纱线交错一次。
2.斜纹组织
斜纹组织至少三根经、纬纱构成一个组织循环。
经面斜纹:斜纹线由经纱浮点组成。
纬面斜纹:斜纹线由纬纱浮点组成。
3.缎纹组织
一个系统纱线(经纱或纬纱)上的各个单独浮点间距离较远,织物表面有可能为另一系统纱线的较长浮点(称浮长)所覆盖,在织物表面不易显现浮长短的一组纱线。
经面缎纹、纬面缎纹
正反面有很明显的区别,正面特别平滑而富有光泽,反面则比较粗糙、无光。
在单位长度内纱线根数相同的条件下,缎纹组织是原组织中组织点最少的组织,纱线每交织一次要相距几根纱线,所以手感最柔软,强度最低。
(二)织物的长度、宽度、厚度
长度:以m为单位,工厂及贸易部门都以匹长来表示。
宽度(幅宽):一般以mm表示。
厚度:以mm为单位,常用每米布重(g/ m)或每平方米布重(g/m2)来度量,
15-3
15-4
丝绸还常用 “姆米”,1姆米=4.356 g/ m 2。
织物厚度与纱线的细度、织物组织及织物中纱线的弯曲程度有关。
弯曲波峰越高,织物越显得丰满厚实。
以平纹组织为例,如p.318图15-3所示,假定纱线为圆柱体,且无变形,经纬纱直径相同,即d=d J =d W ,那么织物厚度可在2d ~3d 的范围内变化。
(三)织物的密度与紧度
织物密度(工艺密度):织物单位长度(10cm 或1cm)中所排列的纱线根数,有经纱密度与纬纱密度之分。
常用于设计工艺与生产工艺。
几何密度:相邻纱线间中心距离来(mm )。
常用于织物结构分析。
织物经(纬)向盖覆紧度:经(纬)纱的直径与两根经(纬)纱间平均中心距离之比的百分数。
J J J J J J P d P d a
d E ⋅=⨯=⨯=100100100
W W W
W W W P d P d b
d E ⋅=⨯=⨯=100100100 式中:E J 、E W ——经、纬向的盖覆紧度(%);
d J 、d W ——经、纬纱直径(mm );
P J 、P W ——织物的经、纬向纱线密度,即工艺密度(根/10cm ); a 、b ——两根经、纬纱间的平均中心距离,即几何密度(mm )。
织物的总盖覆紧度Ez :经纬纱所盖覆的面积与织物总面积之比的百分率。
p.319图15-7 :计算织物盖覆紧度的示意图
100 100100100 100)( 100 100W
J W J W J W J J W J Z E E E E b
d a d b d a d ab
d a d b d C B A B A E ⋅-+=⨯⨯-⨯+⨯=⨯-+⋅=⨯+++=⨯=
)面积()面积(织物的总面积
经纬纱所盖覆的面积
若所得E J或E W大于100%,说明织物中纱线可能有挤压或重叠,织物平面已完全被纱线覆盖。
(四)织物的结构相与支持面
结构相:经纬纱在织物中的交织屈曲的状态。
屈曲波高:经(纬)纱屈曲波的波峰与波谷(指对横截面中心而言)之间的垂直距离。
以h J表示经纱屈曲波高,h W表示纬纱屈曲波高
织物内经纱无屈曲,即h J=0时,h W=d J+d W=D;若纬纱无屈曲,则h W=0,h J= d J+d W=D。
h J与h W可以有各种不同的数值,但它们之间均应遵循h J+h W=d J+d W的关系。
为方便计,通常把取决于织物中经、纬纱屈曲状态的结构相,按它们的屈曲波高比:h J / h W,分成九个阶序,即九种结构相。
每两个阶序之间的阶差为D/8。
各结构相的具特征见p.321表。
织物的支持面:织物在一定压力下与一平面相接触时的面积和织物总面积之比的百分率。
从理论上讲,在零结构相时,因经纬线都进入在织物的同一表面,支持面最大。
二、平面三轴向机织物的结构p.323图15-8
三、立体梭织物的结构p.323图15-9~13
四、多向立体梭织物的结构p.324图15-14
第三节针织物的结构(略)
第四节非织造织物的结构(略)
第五节编结织物的结构(略)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