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福建高考语文试卷质量分析与教学建议
- 格式:doc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19
1、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
石钟山的名字也叫得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开展了激烈的争论。
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
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叹为观止 B. 戎马倥偬 C. 名不见经传 D. 不容置喙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 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从汉字笔画的统计分布规律来看,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
②不少人认为简化汉字的理想目标是把十画以上的字简化到十画或不足十画。
③为了增强区别性,对那些笔画较多的非常用字还是不去简化为好。
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区别性。
⑤但把笔画全部减到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
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
A.②①④⑥⑤③ B.②①⑤③④⑥ C.④⑥②①③⑤ D.④⑥③⑤②①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2011高考语文考试阅读解读与应对策略信度、难度、区分度的最终达成一定与考题标准化密切相关,考题一旦标准化,题目类型就比如走向趋同化,因为,只要这样,才能做到标准。
如果说xx、08、09三年是一个渐次调整的过程,那么到2016年,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省份,无论是单独命题还是自主命题;无论是新课标还是旧课标,在现代文命题思路上不是呈开放化,反而渐次走向趋同。
倘若非要点破其中玄机,只能说,就语文考试学来说,现代文阅读可能设置的题目类型实在也仅此四类——词句理解、内容分析、鉴赏、观点评价。
我们不妨说得更细致绵密,彻底揭开命题背后的潜规则。
词句理解,全国卷的考生今年显然毫无悬念地再次发现国老师的话得以验证,连15题的题号都没有置换掉,同时需要让考生解释两个句子的传统也依旧保持。
问题的关键更在于,其题目难度依然是0.7左右。
这意味着,考生只要在文中将需要解释的词句进行定位,并依据文本提示判断答案是在定位完之后的上文还是下文的两至三个句子就完全可以了。
从语文考试学的角度来看,难度控制在0.7上下的题目绝不可能以段落或篇章为单位确定答案,而只能以独立存在的句群为单位。
如果想得满分,考生所要做的亦仅仅是将定位完了之后上下文两三句中的关键词(一般就是名词或形容词)找到,并重新使用它们造句。
这样的思路对付一般的词句理解题绰绰有余。
再次强调一次,因为难度决定答案范围,这是语文考试学中必然的出题规律。
反复强调过,这样的题目是考试必出的,无需多引更多省份的卷子。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重庆《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现代文上来14题劈头即是请学生解释划线句子的含义,且分值4分,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将一个句子的解释提升为4分,背后可见命题者对考生基本阅读能力的重视,颇值得玩味。
内容分析类型,照我的说法,考了二十年,几乎只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第二类,特点;第三类,两段关系。
从语文考试学上来看,难度普遍维持在0.5左右,且提问方式多样,但归结起来就是上述三种。
2011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情况分析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语文组一、试题总体评价1、试题导向好。
及时体现新一年《考试说明》的变化,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来命题,能较好地体现高考的最新的动态,注重基础性和科学性,强调学科能力,考点全面,分布合理,有利检测,对复习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2、试卷难度适中。
预计难度0.63,实测难度0.62,难度适中,难易题交错,是一份较为理想的模拟试卷,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难度梯度,能较好地检测学生对高中内容的复习掌握情况。
个别试题难度偏大(如对联既考逻辑,又考平仄)。
3、试题材料新颖。
全部试题均为原创,选取“贺岁电影”、史铁生、高招制度改革等时代感强、考生感兴趣的材料进行命题,贴近生活。
4、作文试题导向良好,但材料不严密。
作文试题一改以往的以话题来提示考生的做法,并限制了文体,给考生自主写作的空间,并强调了文体意识。
可写性强,开放性好,让每个考生有内容可写,可发挥空间大,但要写出亮点也要求考生有思考,有深度,学生的成绩也因此拉开了档次。
作文材料出自北大中文系教授王岳川的演讲稿,出现了与历史不符的常识性错误。
虽然这不会影响考生的立意和写作,却给本应较为理想的试卷留下了很大的遗憾。
二、学生答题情况2011年莆田市高中毕业班质检语文科成绩分布统计表根据上表统计数据分析(少数学校没有报送),语文科总体成绩符合预期,成绩呈正态分布。
但高分人数少,最高分仅127分。
部分学校报送的各大题平均得分情况1、名句默写:考查范围在去年高考要求的18篇基础上,增加《饮酒》《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钱塘湖春行》《陋室铭》《爱莲说》5篇初中课文。
虽然新增加了考查内容,学生得分还是较理想,空卷较少。
该题失分在于错别字,主要体现在“章”写成“彰”,“颠”写成“巅”,“犹”写成“尤”。
“不敢言而敢怒”写成“敢怒而不敢言”。
2、文言文:设题平稳,难度适中。
考生存在望文生义的毛病,如如“竟“字,很多同学理解成”竟然;翻译文言文时未能结合文本把握句意,字字落实,关键词语把握不准,多义词掌握不全,错译“启闻”“便宜”,得满分的很少。
2011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一、古代诗歌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2)云销雨霁,。
(王勃《滕王阁序》)(3),枯松倒挂倚绝壁。
(李白《蜀道难》)(4),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李煜《虞美人》)(5)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6)香远益清,。
(周敦颐《爱莲说》)【答案】(1)欲辨已忘言(2)彩彻区明(3)连峰去天不盈尺(4)小楼昨夜又东风(5)渺沧海之一粟(6)亭亭净植(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给分。
)(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书杭检讨遗事【清】洪亮吉杭检讨名世骏,钱塘人,少举于乡。
乾隆元年,以鸿博科官翰林院检讨。
杭检讨,名世骏,钱塘人。
年轻时乡试中举。
乾隆元年,凭鸿博科考(成功)在翰林院任检讨之职。
先生性伉爽①,能面责人过,同官皆严惮之。
乾隆中叶,上思得直言及通达治体者,特设阳城马周科②试翰林等官,先生预焉。
先生性格刚直豪爽,能当面责备他人过错,同僚都畏惧他。
乾隆中期,皇上想得到能说正直话和通晓治国之道的人,特设阳城马周科考,选取正直的御史翰林等官员。
先生参加了考试。
日未中,已得数千言,语过戆直,未又言满洲人官督抚者过多,触上怒,抵其卷于地者再,已复取视之。
太阳没到正中,(先生)已经写好了几千个字,言语过于刚直,最后又写道:“满洲人做督抚的过多。
” (此话)触怒(了)皇上, (皇上)两次把他的卷子扔到地上,随后,又拿来看。
时先生试毕,意得甚,方趋同官寓邸食,忽内传片纸出,言罪且不测。
同官恐,促先生急归。
先生笑曰,“即罪当伏法,有都市在,必不污君一片地也,何恐?”寻得旨放归。
当时先生答考完毕,很得意,刚要到同僚寓所吃饭,突然廷内传出纸片,说他获罪将有不测。
同僚很害怕,催促先生马上回家。
先生笑着说,“就算是犯了罪应当伏法,都城中有集市(刑场)在,一定不会弄脏你们的一片地,你们怕什么呢?”不久得到圣旨,(他)被释放回去。
2011年福建省高考各学科命题解析2011年福建高考命题根据《福建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遵循教育部颁布的《考试大纲》和福建省《考试说明》的要求,按照“提高质量,保持平稳”的基本原则,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考查,旨在既有利于高校公正地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试题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要求,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试题重视以考生为本,做到“情景易于理解、设问明确无歧义”、“入题容易,答题有门”,让考生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同时试题的设计与考查要求兼顾平稳与求新。
追求多样均衡体现积极导向(语文)2011年的高考命题严格遵循教育部《考试大纲》和福建省语文《考试说明》,体现了“提高质量,保持平稳”的理念。
概括起来,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有如下特点:一、整体追求多样均衡1.选材的多样均衡试卷选用的素材充分考虑了时间分布和文章体裁的多样均衡。
文言文阅读题,一改连考多年的人物传记,选用的是一篇规范的游记,一方面避免本考题连续多年选材的单一,另一方面有利于整卷文体的横向多样均衡。
古代诗歌阅读题,2004年分省命题以来选用的材料皆为律诗和绝句,或名家非名作,或非名家非名作,今年则首次选用了五言古体诗,且为清浙西诗派领袖厉鹗的名作,丰富了本考题的选材形式,有利于命题选材的纵向多样均衡。
名句默写题,从时间来看,涉及了先秦、东晋、唐、宋四个时期(考试说明规定23篇未涉及宋以后篇目);从文体来看,涉及了诗、词、文、赋四种文体。
2.考查的多样均衡试卷的题设和答案充分考虑了考试范围和能力层次的多样均衡。
阅读题,包括文言文文本、古代诗歌文本、文化经典文本、论说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考查,题设既有细部的理解与分析又有整体的归纳与综合;既有思想情感的体会又有表达技巧的把握。
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命题评析泉州五中陈宏明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第15小题的“答题要点”值得商榷,具体如下。
第15小题要求考生分析作者在文章第⑪段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细读文本,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答题点及其答题依据。
①对城市喧嚣的厌烦和不满(“城市就像大地上吵闹的星群”“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②对自己离不开“物资”世界和不得不离开沙漠的无奈(“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然后把袜子和鞋穿上,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我没有办法像那些甲虫一直生活在这里,不能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甚至不能像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③对沙漠的迷恋和敬仰(“我没有办法像那些甲虫一直生活在这里,不能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甚至不能像一匹骆驼”“不能留下,就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对照一下高考试卷所提供的“答题要点”,我们发现:1.试卷的第一个要点和我们的第一个要点貌似一样,其实不一样。
我们从试卷所提供的要点分析中就可发现端倪:“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如何能说明“作者对对城市‘物资’生活的不满和批判”?回到文中“我知道,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然后把袜子和鞋穿上,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的语境中去,我们知道上面文字要告诉我们的是作者对离不开“物资”生活的无奈而不是作者“对城市‘物资’生活的不满和批判”。
说自己想离开人家而自己又离不开人家,所流露的应该是自己对自己的无奈,而不是对人家的不满和批判。
这道理很好懂。
2.试卷的第二个要点的分析也有点离谱。
2011年高考语文复习及答卷成绩情况分析王智2011年高考已经谢幕,经过一年的辛勤播种和耕耘之后的收获已成定局。
回首一年来的教学历程,再看看眼前的微薄收成,心中不免忐忑不安,还有诸多遗憾。
为了给下一年的高考复习提供有益的借鉴,现将本人在复习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简略汇报如下。
2011年高考语文成绩文科省均为88、51分,理科省均为92、66分。
我所任教的文科补习班3班的语文平均成绩为90、55,理科补习班13班的语文平均成绩为93、81分,分别超省均2、04分和1、25分。
这个成绩与应该所得的理想的成绩尚有差距。
2001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Ⅰ无论是考查的知识和能力板块,还是试题结构,或难易程度,与以往高考语文试题,都没有特别大的差别。
第Ⅰ卷第一题共四小题,分别是字音题、成语题、语病题、衔接排序题。
字音题没有涉及声调,都是常见的容易读错的字,设错处分别是A项一丘之貉.(lùo)、B项凹.陷(wā)、C项咀.嚼(zǔ),这些字的注音都可以一眼看出来。
成语题考查了高屋建瓴、繁文缛节、趋之若鹜、不绝如缕这几个常用成语的运用,是从适用对象、感情色彩、语境等角度来考查的,难度不大。
语病题从主宾搭配、句式杂糅、并列词语的逻辑关系等几个类型进行了考查,难度适中。
衔接排序题,侧重于对句群的整体意思及句与句之间关系的理解能力的考查,有一定语言感知能力的学生都可准确作答。
第二题选用了文学理论方面的社科文《说意境》,对于论述对象“意境”学生在复习诗歌鉴赏时已经有所了解,这对学生理解文意大有帮助,在选项中设置的陷阱类型已在平时复习中多次涉及,只要静下心认真阅读、仔细对照分析,都可以找到正确答案。
文言文阅读题选文是《明史·熊鼎》,文字较浅显,选择题分别是实词的语境意、围绕人物品格或性格的筛选信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翻译句子等这几个方面的考查,跟以往的复习训练没有多少出入。
只要有强烈的语境意识,将每一道题代入原文,根据上下文做合理的猜读推断,就可以较顺利的得到正确答案。
1、下面一段话有三个句子,其中一句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要保持原意。
(4分)①在长江三峡中,瞿塘峡最为雄奇险峻,峡内有不少令人惊叹的名胜古迹。
②在瞿塘峡北岸绝壁上,有一条沿江修建、全长65千米的古栈道,连通奉节白帝城与巫山青莲溪,全程异常艰险,这就是著名的夔巫古栈道。
③瞿塘峡南岸的白盐山有一处巨大的临江石壁,上面书写着自宋以来的篆、隶、楷、行等字体的数十块摩崖石刻,气势恢宏,与瞿塘峡雄伟的气势相得益彰。
有语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2分)针对语病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2分)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五大道历史体验馆”项目以五大道历史为背景,以洋楼文化为主线,结合历史图片、历史资料、历史物品、历史人物,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现当年的洋楼生活。
B.“全民阅读”活动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引导市民多读书、读好书,使读书成为一种体现百姓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
C.由于自贸区致力于营造国际化、法治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使更多金融、物流和IT等专业人才有机会不出国门,就能拿到远超同行水平的“国际工资”。
D.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实质上就是这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即使经历了深重灾难,也绝不放弃文化的传承与融合,从而促进自我发展的精神升华历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4分)A.具有自动化生产、智能识别和系统操控等功能的工业机器人,正成为国内不少装备制造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解决人力成本上涨的利器。
B.如何引导有运动天赋的青少年热爱并且投身于滑雪运动,从而培养这些青少年对滑雪运动的兴趣,是北京冬奥申委正在关注的问题。
C.要深化对南极地区海冰融化现象和南极上空大气运动过程的认识,就必须扩大科学考察区域,加强科研观测精度,改进实验设计方法。
D.各级各类学校应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台建设,着力培养一批熟悉网络技术、业务精湛的教师,以便扎实有效地开展网络教育教学工作。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B.联合国大会曾经两次召开会议,讨论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的问题,但因各方立场南辕北辙,讨论无果而终。
C.本届展销会邀请到了安徽、浙江、上海等地知名企业,湖笔、宜笔、徽墨、宜纸、歙砚等文房四宝济济一堂。
D.写一篇小说并不太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就不那么容易了。
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书是整个人类的记忆。
没有书,也许历史还在混沌未开的蒙昧中。
读书,让绵延的时光穿越我们的身体,让几千年来的智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汩汩流淌。
读书,不仅需要的精神,还需要懂得快慢精粗之分。
A.徘徊积聚宵衣旰食 B.徘徊积淀废寝忘食C.踟蹰积淀宵衣旰食 D.踟蹰积聚废寝忘食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亲和力声名鹊起闹别(biâ)扭称(chēng)心如意B.倒胃口皇天后土瞭(liǎo)望哨金蝉脱壳(qiào)C.哈蜜瓜明眸皓齿撑(chēng)场面姹(chà)紫嫣红D.敞篷车异彩纷呈差(chà)不多白雪皑皑(ái)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2011年福建省高考语文科命题解析2011年福建高考命题根据《福建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遵循教育部颁布的《考试大纲》和福建省《考试说明》的要求,按照“提高质量,保持平稳”的基本原则,以能力测试为主导,注重对考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考查,旨在既有利于高校公正地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试题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要求,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试题重视以考生为本,做到“情景易于理解、设问明确无歧义”、“入题容易,答题有门”,让考生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同时试题的设计与考查要求兼顾平稳与求新。
追求多样均衡体现积极导向(语文)2011年的高考命题严格遵循教育部《考试大纲》和福建省语文《考试说明》,体现了“提高质量,保持平稳”的理念。
概括起来,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有如下特点:一、整体追求多样均衡1.选材的多样均衡试卷选用的素材充分考虑了时间分布和文章体裁的多样均衡。
文言文阅读题,一改连考多年的人物传记,选用的是一篇规范的游记,一方面避免本考题连续多年选材的单一,另一方面有利于整卷文体的横向多样均衡。
古代诗歌阅读题,2004年分省命题以来选用的材料皆为律诗和绝句,或名家非名作,或非名家非名作,今年则首次选用了五言古体诗,且为清浙西诗派领袖厉鹗的名作,丰富了本考题的选材形式,有利于命题选材的纵向多样均衡。
名句默写题,从时间来看,涉及了先秦、东晋、唐、宋四个时期(考试说明规定23篇未涉及宋以后篇目);从文体来看,涉及了诗、词、文、赋四种文体。
2.考查的多样均衡试卷的题设和答案充分考虑了考试范围和能力层次的多样均衡。
阅读题,包括文言文文本、古代诗歌文本、文化经典文本、论说类文本、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的阅读考查,题设既有细部的理解与分析又有整体的归纳与综合;既有思想情感的体会又有表达技巧的把握。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真谛睿智勤能补拙夙兴夜寐B.甘霖磨砺积腋成裘蔚为大观C.宵汉崔嵬中流砥柱沧海桑田D.韬略谙熟飒爽英姿风弛电掣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亲和力声名鹊起闹别(biâ)扭称(chēng)心如意B.倒胃口皇天后土瞭(liǎo)望哨金蝉脱壳(qiào)C.哈蜜瓜明眸皓齿撑(chēng)场面姹(chà)紫嫣红D.敞篷车异彩纷呈差(chà)不多白雪皑皑(ái)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 D.⑥④②⑤③①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纠葛(gã)瓜蔓(màn)牛皮癣(xuǎn)为(wâi)虎作伥B.惬(qiâ)意觊(jì)觎蒙(mēng)蒙亮扺(zhǐ)掌而谈C.谄(chǎn)媚压轴(zhóu)一溜(liù)烟间不容发(fà)D.豆豉(chǐ)箴(zhēn)言轧(zhá)马路开门揖(yī)盗6、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缜(shân)密感喟(kuì)紫蔷薇(wēi)暗香盈(yínɡ)袖B.镶(xiānɡ)嵌驰骋(chěnɡ)栀(zhī)子花逸兴遄(chuán)飞C.热忱(chãn)别(biã)扭康乃馨(xīn)积微成著(zhù)D.菜肴(yáo)酣(hān)畅蒲(pú)公英春风拂(fó)面7、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
2011年高考试卷分析2011福建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暨近三年福建高考试题同题比较一.关于名句默写从2007年以来,这一大题6句全是必答题,分值保持6分不变。
2009年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考查范围13篇,高考试题中采用后填空5处,前填空1处。
2010年考查范围增加到18篇,6句全部采用后填空方式,所考查的均为名篇,难度大大降低。
2011年试题在2010的18篇的基础上增加了初中的5篇,按常理,内容的增多预示着难度的增加。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2011年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却异常地简单。
2011年古诗文名句默写看不到任何“技术含量”:试题中采用后填空4处,前填空2处;6个句子有4句仅需填4字,1句填5字,1句最长9字,而且都是考生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句子,6个句子没有哪怕一个需要小心应对的难字。
二.关于文言文阅读从2009年起,本题满分15分,命题采取选择题和翻译题相结合的方式。
2009年文言文阅读。
考查的是明朝归有光的《张自新传》。
考题设置为2道选择题6分;2句翻译9分。
考点涉及:实词:了、戚、怪、面,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文言文翻译。
知识点:实词:“怪”是形容词意动用法、“面”是名状用法。
翻译采分点:虚词:且、以的意义和用法,动词使动用法等词类活用,一般动词,补出省略词语,句式:有反问句式、省略句式等。
2010年文言文阅读。
考查的是清代张惠言的《周维城传》。
考题设置为3道选择题9分;2句翻译6分。
考点涉及:实词:属、具、寻、贾,主人公美好品行归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文言文翻译。
知识点:实词:“属、具、寻”均在必修课文中多次出现、“贾”是名动用法,都不难。
翻译所选句子难度不大,采分点重在实词特别是动词的字字落实与文从字顺。
2011年文言文阅读。
考查的是元代虞集的《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
考题设置与2010年一致,同为3道选择题6分;2句翻译6分。
考点涉及:实词:次、秽、怃、起,主要内容的分析和归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以及文言文翻译。
课标卷的新异处和高三教学的几点建议一、课标卷的新异处1 结构与分值与前不同课标卷I卷,阅读题〔主客观均有〕。
甲必考题。
先是小阅读〔多属社会科学论文,为论述类文本,千字左右〕9分;再是文言文阅读的主客观结合〔实词,信息筛选比较,文意理解〕9分,译文10分;再是古代诗歌鉴赏,11分;再是名句名篇默写,6分。
乙选考题。
文学类文本阅读〔中外短篇小说,1500字左右〕25分,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或访谈、报道等〕25分,二者任选其一。
课标卷II卷,表达题〔主客观均有〕。
先是语言文字运用〔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中的成语,语病,衔接,9分;补写,仿写11分;最后是写作60分。
以上可见试卷结构的改变表达在顺序调整和分值调整方面。
将阅读放在试卷的开头,要求学生一上来就进入阅读状态。
将以往全国卷的第一大题12分与第六大题15分的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共27分,合并为语用表达题共20分,而将其结余的7分分别加到古代诗歌鉴赏〔加3分〕、名句名篇默写〔加1分〕、大阅读〔加3分〕上。
2 课标要求的具体表达①重积累·整合,名句名篇初中内容达4分。
②重感受·鉴赏、思考·领悟,调整了阅读的权重:古代诗歌鉴赏增加3分,大阅读〔小说或传记〕增加3分。
③选修和必修有所表达,学生的选择性有所表达,设置了选考题。
④重发现·创新,设置探究题〔也称开放性试题,占8分〕。
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学习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对优秀作品常读常新,获得新的体验和发现。
要求根据文体特点〔小说阅读可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传记阅读可从内容〕,任选一个方面,陈述观点,并作分析。
201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将其考核目标定位于六个层级中的最高层级。
表述为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⑤重应用·拓展,语言运用着眼现实需要和实际运用,设置补写题,从以往的选词考查提升到补写短语、句子的高度。
福州市高考语文质量分析报告福州教育学院语文科章肖涛一、对试卷的评价往年我省的高考语文试卷在结构编排上较去年稍有变化,即按〝现代诗文阅读〞〝文学名著和文明经典阅读〞〝现代文阅读:论述类和文学类、适用类文本阅读〔选考〕〞〝言语文字运用〞〝写作〞共五大块顺序陈列。
这样的编排顺序有利于考生厘清答题思绪和水平的发扬。
试卷充沛思索了整卷的阅读量、书写量,往年的阅读量和书写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写作〞局部错别字扣分,由原来的最多扣3分改为最多扣5分,以期惹起对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高度注重。
往年作文题采用了资料作文,这那么资料可引发考生从多角度停止思索,有利于突出考生考察先生的思辨才干和发散性思想。
〝思辨才干〞是先生作文〔特别是议论文〕亟待增强的写作才干。
这种命题方式能有效地规避〝套作〞的现象。
在〝言语运用〞局部,分值由去年的10分增为13分。
时文评述所选资料是我国与欧美国度之间的节日文明的融合,引导先生关注生活、关注文明。
资料可引发考生从多角度停止思索,构本钱人的观念;试题要求用150个字〔去年为100字〕加以论述,注重考察思想和表达才干。
白话文阅读局部增设了〝内容信息挑选〞题,这种题型难度不大,但要求考生从总体上掌握文本的内容,依据需求对信息停止挑选和整合,这种〝信息阅读〞才干〔包括论述类文章阅读、科普文章阅读〕是信息社会中一种重要的才干。
鉴于我省高中语文教材存在两种版本的现状,试卷的命制也充沛思索到了非选考局部的公允性效果。
详细标题表达在默写题中,要求默写的名句名篇〔由去年的8篇增为13篇〕都是课标规则的篇目,以及两种教材的共有篇目。
命题选用的资料没有因地域差异而存在不公允效果。
试卷对〝文学名著〞和〝文明经典〞的测试方式做了探求。
为了坚持先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保证阅读评分的可操作性,〝文学名著〞的考察依然定位于检测先生能否〝读书〞,评分规范作了适当的革新,答案要求宜粗不宜细。
〝文明经典〞的阅读考察那么依据广阔师生的建议,适当降低了难度,旨在考察考生了解经典文明的状况。
福建省2011年高考作文情况分析及建议一、福建省2011年高考考生作文情况分析:福建省2011年高考作文写作的难点,主要集中在对试题材料的理解与对写作文体的选择两方面。
(一)对题意的理解1. 广大考生能够把握试题原材料,论点言之有理。
2. 部分考生只抓住试题原材料的只言片语,作文论点言之无据。
部分学生缺乏整体理解、把握材料意义的能力,匆忙之中只抓住试题原材料的只言片语加以断章取义,例如:我要晒太阳、亲近自然、身体健康、选择的力量、环境保护、民以食为天、换个角度看问题等等。
需要强调的是,材料作文中考生应表明自己的观点、立意“怎么来的”,它与试题原材料具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并将这个观点不蔓不枝地集中一条线贯穿全文,不断发展、思辨、开掘。
(二)对文体的把握1.少数作文论述深刻。
在20多万考生中所占的比例很小2.大多数学生论述能力欠缺。
许多“议论文”出现了以下“硬伤”:(1)在同一平面上的堆砌材料,只有例子,缺乏论证,用材料(事实、名言)代替论证。
未能使材料与文章的其它内容融为一体。
(2)过多地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甚至展开生动的人物对话。
(3)未能对材料(事实)加以恰当地概括、剪裁、转述,不善于将材料加工为议论文所需的点例或繁例。
(4)语言表达散文化的倾向还比较严重。
散文化、诗化的形象语言,虽情感强烈,但往往内涵比较模糊,不清晰,更谈不上准确、严密;而有议论文的语言讲究概括性、抽象性、逻辑性。
因此,议论文写作中不宜采用散文化语言。
3.缺乏逻辑的严密、周全。
主要表现在事实论据与论点的意义指向不契合。
思维不缜密,导致行文思路旁逸斜出、摇摆不定,缺乏明确、单一的论述方向。
此现象在考生作文中较多存在。
4.记叙文写作不如人意。
今年只有极少数考生选择记叙文来写,但是,其中大多数主题先行,生硬地编造故事,图解试题材料的内容,内容不具体,事件不完整,以致一类卷几乎看不到。
5.很少有同学能在作文中体现谋篇布局,有较大部分同学的作文整体感觉像是“意识流”,完全没表现出有经过构思,结构较为混乱。
2011福建高考语文试卷质量分析福州教育研究院语文科章肖涛总体印象:总体上看,今年我省语文高考卷出得非常精致,很好地体现了语文的妙处。
卷子很好地体现了稳中求变的特点,结构、题数、题型、难度等都基本保持了稳定,全卷试题不偏不怪,入情入理,较好地把握了全卷的平衡度,易得分的题目与不易得分的题目,非常用心地加以匹配,比例适当。
在“求变”上今年则体现较多,也较出彩。
首先,今年全卷减少了选择题,增加了问答题的数量。
其次,在文言文的测试上,日常多数考生都是练习传记类的文章,而今年却改换成了笔记类的文章。
此外,在语言运用这一大题里边,出题者把“时文评论”中的“时评”两字拿下了,也将“概括内容”调整为“概括观点”,改变了平时训练的步调,不走老套路。
最后,学生平时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小说里面的主要人物或者主要情节上,这次的简答题选择的是《三国演义》,但它不考孙权、孙策,考的却是孙皓。
作文题目直视现实生活,给人亲切感,通过平实当中去发现生活本质的东西,作文也会更好地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感性、浅显中渗透着那种理性的东西,求得一个入门的感性和思考的理性的结合。
通过对题目的进一步理解,我们感觉只要角度好,仍能写出极具思辨性的文章。
具体分析如下:1、背诵六句都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
从时间来看,涉及了先秦、东晋、唐、宋四个时期,涉及了诗、词、文、赋四种文体。
今年新要求的背诵篇目在考试中有一定的体现。
《诗经》《劝学》《滕王阁序》《赤壁怀古》是出题频率较高的篇章。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备考中一定要重视重点篇目。
本题考查识记能力,需要一字不错,考生失误在于记忆不准或书写出现错漏。
更有甚者,全部填满却全军覆没。
得分总体情况不如去年。
极个别出现乱写,风马牛不相及。
建议今后难度还可适度增加,分值也可以再提高。
2、文言文古文部分,一反先前主要是考查人物传记的形式,文章难度适中,有利于区别学生的阅读能力。
选择题三题出得较好。
第一题,需要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B、C、D三项符合均符合原文意思;A项“次”解释做动词“排列”在文中讲不通,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停留”。
本题的误区在于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过于僵化,不能和语言环境结合起来理解,而误认为A项正确。
第二题,本题可用排除法,难度不算大。
第三题,本题误区在于望文生义,对原有信息没有仔细的推敲与揣摩。
翻译:【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文从句顺。
【解析】第(1)题翻译时要注意“新”是形容词作动词“新修”;“更”是动词“重新”,“题”也是动词为“命名或题名”的意思;“可乎”表反问语气,也要体现出来。
第(2)题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主语“我”。
本题的难点为虚词“以”字的用法。
“以”在这里作介词,引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凭借,可译为“凭、根据”等。
“少”为通假字通“稍”,可译为“约略、大概”等。
3、古诗词阅读(6分)(1)情感分析解析:往年的该题一般都是对某一联、某个句子、某个字词作为切入点,对诗歌的情感(也就是诗人的思想感情)进行分析,而今年与往常不同,题目要求比较简单易懂——就是分析感情。
其实这道题也是"换汤不换药"的,可以从某个字词、某个句子、某一联等入手,这就是此类型题目的答题套路。
(2)表达技巧分析鉴赏解析:这种题已经给学生重申多遍,而且也做过N次,这是高考中最常见的题目。
很多同学首先连"表达技巧"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比较难了。
"表达技巧"包含"修辞手法"(比喻、双关、借代、反复、排比、反问、设问、拟人、夸张、对偶、互文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表现手法"(想象、联想、类比、象征、烘托、对比、渲染、悬念、反衬、比兴、托物言志、赋比兴、动静相衬、虚实结合、景情理合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以动写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虽然还有其他,但我们就从这其中的某一个点入手进行赏析就已经可以拿全分了。
要注意的是,在答题时必须结合到诗歌中具体的内容回答,切不可脱离本题。
答案解析:1、得分点:1分幽静的氛围或对山水的热爱1分向往自由隐居生活淡泊1分惆怅失望悲伤等相近的情感2、得分点:1分对比或对偶、衬托1分以动衬静1分表达诗人的闲适之情或热爱山水或突出环境的清幽等4、文学名著(1)本道试题考查识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等级为A级,识记,要求学生判别故事情节的正误,检测学生课外阅读的积累情况。
(2)【命题立意】本道试题考查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等级为A,要求学生能根据记叙的要素,叙述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
【解析】《三国演义》和《巴黎圣母院》是大多数学生喜爱的作品,对于题目所设情节应该比较熟悉,关键是简洁明了的把情节要点表述出来。
答题要有所侧重,重心要落在所问上,要交待故事的来龙去脉,但不要面面俱到。
5、文化经典【命题立意】本道试题考查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
【解析】三个选段可以综述为儒家对“过错”的见解:儒家并不怕做错事,做错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
答第一小题时要同时兼顾三个选段,信息提取与概括要全面准确,不能挂一漏万。
如果思考日和月在中国古代特定的象征含义即光明正大,并结合选段③找出他们的比喻义,第二小题就可迎刃而解。
6、论述类文本阅读(1)该题较简单,都很容易在原文中找到相关依据,考生基本都能得分。
考生答题情况:1、表述不完整——“达到自身的利益”、“协调人际利益关系”两个部分有所缺漏。
2、分点意识薄弱——没有用①、②、③分开,对阅卷造成不便,字迹潦草的同学问题更为严重。
3、答非所问——把此处的“作用”理解为“文章结构上的作用”,结果答成前后照应、引出下文、铺垫伏笔等。
(2)考生答题情况:1、部分学生认为“根本原因”只有一点,因此不敢过多展开,只答到参考答案中的某一点。
2、没意识到“如果……”仅仅是前提,是无法作为答案的。
不少学生将“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作为第一点来作答。
3、答案“只能产生功利的,追求诸如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东西的价值观”部分,出现不少相关的表述情况,如“会产生功利(形式化的、异化)的价值观”、“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实学、精神境界”等。
这些均可得分。
4、不少学生未读懂题意,大谈名利的重要性或危害性,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
例如“(名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名利)是人们借以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
5、答题不完整,忽略了第一点。
6、自由发挥的瞎胡诌现象。
教学建议:论述类阅读答题,务必做到“答有所依”,在平时教学中应重点培养阅读的“圈、点、划”意识,好为答题做足准备;强化简答题答题的分点意识;对题目的相关“术语”在教学中要有所提示;1、认真审题的意识。
从划线的句子“这也是”的字眼可以看出,这部分的答案至少有两个句群(即前文的两个“如果”)2、结合原文作答,切忌自由发挥。
7、文学类文本阅读(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类作品的分析综合能力,重点是对文章的理解。
难度不大,基本都可以得分。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准题目的关键点。
划线句子“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关键点无疑是“深处”与“悠远”。
什么才是“深处”与“悠远”的东西?那就是童年、历史、等。
顺着这个思路在文中寻找有关信息,然后结合文章用自己的话归纳概括即可。
在具体评卷中,答案的开放性比较大。
例如:①我的童年记忆童年的心灵;童年,使人记起儿时的点点滴滴;童年的记忆;人的记忆;儿时所知的童话故事和传说;对童年乐趣的回忆。
童年,如李白的《静夜思》和嫦娥的传说(例子错);照抄,未加概括。
②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向往;人类文化的悠久;历史的延续和人类文明的发展;对李白的《静夜思》来说,是遥远的故乡;人类历史进程的几样基本的东西;人类历史;照抄,未加概括。
③宇宙意识对世界和宇宙的探索和追求;年少时对天空对宇宙的幻想;对大自然的永恒的思考;对大自然的敬佩;自然永恒的感慨。
月亮带动潮汐变化的规律;对大自然的亿万年的生存之道;照抄,未加概括。
④生命感受生命的起源;人类从海洋起源,月光早已牵动海潮;我的灵魂、心灵、精神;人的情感、思想、灵魂、修养、情操、思绪;人类精神深处;思念、母性;生命的起源地;生命有限;照抄,未加概括。
内心对生命的思考;对生命的理解;生命意义的思考;(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解析】这是一个探究性的,很开放的题目,理解可以是多元性的。
答题时要立足表现作者行为的句子,如“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活”等,透过文学性的语言,发掘作者隐含在句里行间的深层含义,进行合理的想象与联想,结合文本,说出自己的观点。
①对城市“物资”生活的不满和批判厌烦;厌倦;厌恶;鄙弃;对社会喧嚣、人们以金钱为主、勾心斗角的社会病态的厌恶;对功利社会和复杂的人际关系的厌恶之情;对充满物欲追求的物质社会的鄙弃;对现代社会的无奈和积极的生活态度(矛盾);愤恨(用词不当);憎恨;②a.对沙漠的不舍喜欢生活在安静、无吵闹、自由自在的沙漠世界;热爱自然、向往清静;想要像甲虫、骆驼、骆驼刺那样无拘无束、简单平淡、自由快乐地生活;对沙漠宁静、和谐的精神世界的喜爱与向往;对沙漠宁静、和谐的精神世界的追求;对沙漠清幽寂静、无忧无虑生活的向往;对沙漠中任思想和灵魂自由飞翔的无私的喜爱;在喧嚣的物资世界的感悟;对沙漠祥和生活的喜爱;b.不得不离开的无奈③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生活的追求;对自由自在的生命的崇敬与向往;净化心灵;追求一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放松自己的心灵;沙漠能照亮他的世界;解脱;解放;8、实用类文本阅读(1)【命题立意】本题考查了考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解析】D选项“完全”两字太绝对。
朱启玲只是直接从经费上支持营造学社的研究工作,并无人力、物力之说。
E选项文中并无此信息。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
【解析】文章写梁思成显然是用来直接或间接表现主人公朱启玲的。
文是有关事例并不少,考生不仅要找出来,还要作简要分析,分析时要从文章的结构方面作探究。
参考答案是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在改卷中有根据具体情况酌情放宽。
例如衬托、侧面表现、侧面烘托、突出朱的贡献,引出下文或传主;“贡献”可表述为:被抹杀的人的历史价值与贡献、被抹杀的人的历史地位;答“对比”要具体分析内容,能自圆其说,酌给2-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