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红楼梦》的婚姻爱情悲剧教学提纲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5
文学评论·古典文学红消香断有谁怜——浅谈《红楼梦》中的婚姻爱情悲剧余琦 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摘 要:《红楼梦》是封建社会百科全书式的作品,其中的爱情、婚姻、家庭研究是一个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研究领域,它内含作者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各领域的思考与探索。
而宝、黛、钗、凤姐、四春等人的爱恨情仇共同构建出大观园中的爱情婚姻世界,形成一部婚姻悲剧史,作者笔下众人的婚姻展示了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性,也揭示了封建婚姻的价值观念及其悲剧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红楼梦;封建社会;婚姻;爱情;悲剧;启示作者简介:余琦(1995-),女,汉族,广东中山人,华南农业大学人文与法学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3级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2-078-01作为一部人情小说,《红楼梦》“全书所写,虽不外悲喜之情,聚散之迹,而人物事故,则摆脱旧套,与在先之人情小说甚不同。
”曹雪芹打破以往人情小说大团圆结局的模式,以封建社会制度为背景,以宝黛爱情故事为主线书写悲剧,表现封建社会的道德观念。
全书被提及姓名的人物近五百人,典型人物数十位,其中产生爱情婚姻故事的占比很大,大观园的爱恨情仇构筑了一部爱情婚姻悲剧史。
《红楼梦》对婚姻悲剧的揭示是复杂而深刻的。
林黛玉、贾宝玉二人,自幼“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耳鬓厮磨,共同思想驱使之下产生情愫亦是必然。
二人在灵魂层面的契合共鸣以纯粹相对,坦诚真挚。
因旁人难免将不时发作“小性儿”的黛玉与表现出封建淑女品质的宝钗对比,封建家长都认为宝钗更端庄大气,是标准的儿媳人选。
加之黛玉寄人篱下,自然没有根基门第之类作支撑,而与薛家联姻的益处却不言而喻。
于是孤傲不懂奉承的黛玉在封建家长眼中,至少在择媳方面无一能与宝钗相提并论,因此宝黛的爱情悲剧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封建家长的择媳标准与叛逆子孙的择妻标准严重不一致的这一矛盾中。
而薛宝钗与贾宝玉的婚姻悲剧则是心灵思想无法契合造成的。
《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分析1. 引言1.1 概述《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它以其精湛的描写艺术和深邃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其中,爱情悲剧是《红楼梦》的一大亮点和核心主题之一。
本文将对《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复杂情感和人性困境。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分析:首先介绍《红楼梦》中主要人物及其与爱情相关的关系;然后详细描绘《红楼梦》中爱情悲剧元素;随后对这些爱情悲剧进行原因分析;接着探讨这些爱情悲剧对整个作品主题的贡献与意义;最后通过与其他经典作品中的爱情悲剧元素进行对比,进一步强调《红楼梦》在此领域内的价值。
1.3 目的通过对《红楼梦》中爱情悲剧的深入分析,本文旨在揭示这些悲剧情节对于作品主题及读者产生的影响。
同时,通过与其他经典作品中的爱情悲剧进行对比,进一步展现《红楼梦》在中国古代文学以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本文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更深层次的解读角度,也为今后研究此领域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考。
2. 爱情悲剧在《红楼梦》中的体现:2.1 主要人物及其爱情关系:《红楼梦》是一部描写贾、史、王、薛等四大家族的衰败与灭亡的小说,其中充斥着许多令人动容的爱情关系。
主要人物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以及其他众多角色都经历了各种形式的爱情悲剧。
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隐藏着一种被命运束缚和无法实现的爱情,而贾迎春与薛宝钗则是属于自愿牺牲自己幸福以满足别人需求的爱情。
2.2 悲剧因素的描绘:在《红楼梦》中,作者曹雪芹巧妙地描绘了造成爱情悲剧发生的一系列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封建礼教的束缚、世俗利益和权力游戏对真爱的破坏,以及命运和宿命对个人选择和幸福的限制等等。
通过对每个角色的情感描写、对环境的刻画以及人物命运的安排,作者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悲剧因素的世界。
2.3 爱情悲剧的原因分析:在《红楼梦》中,爱情悲剧的发生可以归结为几个主要原因。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与婚姻观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其中深刻地描绘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爱情和婚姻关系。
本文将从几个主要角度来分析《红楼梦》中所呈现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1. 家族利益与婚姻在《红楼梦》中,许多人物的婚姻都被家族利益所左右。
家族地位、财富以及政治因素成为决定婚姻关系的重要因素。
例如,黛玉虽然深爱宝玉,但最终被迫与薛宝钗成亲,这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由于家族地位和世俗功利而牺牲真爱的现象。
2. 爱情与命运另一个重要元素是命运对于爱情的干涉,在《红楼梦》中可以看到多个例子。
比如宝黛之间相互倾心却始终无法在一起,注定只能成为生死劫难的知己;宝钗则一直守护着自己深爱的宝玉,但命运却使他们无法在一起。
3. 婚姻的现实与理想《红楼梦》中展现了婚姻的两个方面:现实与理想。
通过贾母、王夫人等人物,可以看到封建礼教对于女性自由选择婚姻对象和幸福生活的限制。
另一方面,一些较为自主和开明的人物如林黛玉与薛宝钗,在婚姻中追求真正的爱情和感情交流。
4. 功名利禄与婚姻观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也成为《红楼梦》中婚姻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袭人就选择了隐居而不是跟随学士参与朝廷政治;而贾琏则因功名之计迫使内子迎新欢,导致家庭破裂。
5. 爱情的种类《红楼梦》中还描绘了各种类型的爱情。
其中有亲情的表达,如晴雯对探春充满关怀;友情体现在宝黛、黛玉和宝钗之间的深厚友谊;还有一些浪漫的爱情描述,例如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情感纠葛。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关于爱情观与婚姻观的描绘极其丰富多样,凸显了封建社会对于爱情和婚姻关系的限制以及个体自由选择的局限。
通过这些角度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红楼梦》中涉及到爱情和婚姻观念的主题。
红楼梦的爱情教案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而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红楼梦》则被普遍认为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爱情之作。
《红楼梦》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复杂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人物形象而广受欢迎。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红楼梦》中的爱情主题,本教案将对其中的几对重要爱情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中所蕴含的智慧与哲理。
一、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可以说是《红楼梦》中最具代表性和最令人动容的爱情之一。
他们的爱情既承载了他们个人的情感和渴望,也反映了社会和制度对于个人爱情权利的限制和干扰。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常常被人们称为“红楼悲剧”。
他们之间的情感既纯粹又复杂,他们存在着深厚的默契和精神纽带,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受到了家族的束缚和社会价值观的约束。
尽管他们彼此深爱,但最终却不能走到一起,凄美的爱情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这对爱情中我们可以看到,爱情不仅仅是对他人的情感投射,更是对社会和制度的挑战。
尽管贾宝玉和林黛玉最终没有在一起,但他们所经历的情感、挣扎和牺牲依然让人感动,他们的爱情也反映出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对于个人爱情的限制与压抑。
二、贾宝玉与薛宝钗的爱情贾宝玉与薛宝钗之间的爱情是另一个重要的爱情线索,它呈现出一种与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形成鲜明对比的另一种爱情模式。
贾宝玉和薛宝钗是两个家族之间的联姻对象,他们的爱情关系最初是基于家族间的政治利益。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之间的关系逐渐由表及里,发展出一种真正的爱情。
与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相比,贾宝玉与薛宝钗的爱情更加理性和稳定。
他们之间既有深情厚意,又有互相尊重和理解,他们的爱情并不受社会约束的束缚,最终也得到了幸福的结局。
通过贾宝玉与薛宝钗的爱情,我们可以看到,在社会背景不同、爱情目的不同的情况下,爱情的发展方式和结果也会截然不同。
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爱情的触发可能是一时的冲动,而真正经得起考验和时间的考验的,是那种理性和稳定的情感。
档案编号:网络教育毕业论文《红楼梦》爱情悲剧及社会根源学生姓名:张雪华指导教师:张立民教授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论题方向:汉语言文学方向学号学习中心:甘肃省武威市奥鹏学习中心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09 年5月摘要《红楼梦》以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线索,通过贾、薛等家族由兴到衰的发展历史,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叶广阔的社会现实,集中地表现了封建社会种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本质,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中宝黛爱情悲剧是必然的,具体表现在命运的悲剧、性格的悲剧、社会的悲剧三个方面。
宝黛爱情的悲剧根源就是当时罪恶的封建社会和吃人的封建制度。
关键词:《红楼梦》悲剧;独特性;必然性;社会根源悲剧精神是《红楼梦》的精髓之所在,《红楼梦》的悲剧精神具有两方面标志性意义:一是《红楼梦》集中国传统悲剧文化精神之大成;二是《红楼梦》的悲剧精神体现了一种新境界,即具有现代性意义的文化悲剧精神。
如果我们把《红楼梦》的悲剧艺术结构比作一幅意蕴丰富、深邃的油画作品,那么它则在结构上呈现为近景、中景、远景三个层次。
以人的情欲悲剧为近景,以婚姻、家族悲剧构成了中景,以社会历史文化为中心的悲剧则是这副图画的远景。
《红楼梦》是一部内涵丰厚的作品,展示了一个多重层次、又互相融合的悲剧世界。
尤其深刻的是,在小说展示的贾府的生活图画里,显示出维持者这个贵族之家的等级、名分、长幼、男女等关系的礼、法、习俗的荒谬。
这样的家庭和它所代表的阶级,必定走向毁灭。
从整部作品看,《红楼梦》笼罩着一层由好到了,由色到空的感伤色彩。
《好了歌》及其解注就是人生悲剧的主题歌。
贯穿在《好了歌》里的中心思想是“变”。
荣与辱、升与沉、生与死都在急剧的变化中,由于对一切传统的、现存的思想信念和社会秩序提出了大胆的怀疑和挑战,同时,又因为新的出路、新的社会理想又那么朦胧,因而倍觉感伤,这是曹雪芹在探索人生方面的的矛盾,所以他才会那样痛苦地为尘世之悲洒心酸之泪。
论述《红楼梦》的爱情悲剧内容提要:宝黛钗三个都是处于悲剧时代,同时又具有悲剧性格的悲剧人物,因此他们的悲剧命运在那个时代几乎是不可避免的,是具有普遍性的悲剧典型。
本文试图从命运、性格及社会的客观因素三个方面来探究造成这一爱情婚姻悲剧的原因。
透过宝黛钗三人的爱情婚姻悲剧,我们可以看到,在罪恶的封建社会里,悲剧是无所不在的,无论是像宝黛一样叛逆还是像宝钗一样顺从都无法摆脱悲剧的结局。
关键词:《红楼梦》悲剧命运性格社会《红楼梦》写了一个恋爱不能自由,婚姻不能自主的悲剧,这就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它是贯穿《红楼梦》全书最主要的叙事线索,也是《红楼梦》中最生动、最完整、最扣人心弦的故事。
一、命运的悲剧《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生活在封建的清朝,经历过大富大贵和穷困潦倒的生活,深刻地体会到生活的悲剧在那个社会中是无处不在的,但是他把这悲剧归结为命运的安排。
这种宿命的色彩在介绍宝黛的来历时表现得尤为浓重。
贾宝玉本是女娲炼石补天时剩下的一块石头,有补天之才却不得实现补天之志,偏偏又通了性灵,有了感觉,有了灵魂。
曹雪芹以石头的来历暗示顽石的幻象——贾宝玉是个不容于当世的人。
因此贾宝玉的思想行为在世人看来是无法理解的,贾宝玉人生的悲剧也是冥冥中注定的。
绛珠草“还泪”之说,明白地揭示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是注定要以悲剧作结的。
曹雪芹认为这个悲剧性的结局不是宝黛钗等人能够把握或更改的,因而是命中注定的。
《红楼梦》的开篇,作者就设计了这样一个荒诞神奇而又寓意颇深的神话故事来表明这一故事是一出命运的悲剧。
但同时,作者也认识到悲剧产生的原因绝不仅是命运的捉弄,还有着性格和社会的因素。
因此,《红楼梦》描写宝黛钗三个的爱情婚姻悲剧时,也着重突出了造成这一爱情婚姻悲剧的性格因素和社会因素。
二、性格的悲剧关于宝黛钗三人的形象问题,历来争论颇多。
但勿庸置疑的是,他们三人都有着不同的出身背景,而正是这不同的家庭背景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点。
红楼梦讨论教案导语: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探讨红楼梦这部文学经典的主题、人物和风格等方面的内容,并提供相关讨论的指导和参考。
通过深入分析,学生将能更好地理解红楼梦的内涵和意义。
一、讨论主题:爱情与命运的探索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爱情为主线,展现了爱情与命运的交织与冲突。
学生可以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 爱情与命运的关系: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是否受到命运的制约?他们是否有能力改变自己的命运?2. 爱情与现实的对抗:红楼梦中的爱情受到众多因素的挑战和阻碍,如婚姻、家庭、宗法等,学生可以就这些因素对爱情的影响展开讨论。
3. 爱情与自我价值:红楼梦中的人物对爱情追求的动机是什么?他们追求爱情的结果如何影响了他们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二、讨论人物: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形象及寓意贾宝玉和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他们的形象和寓意对整个作品的主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学生可以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特点:他们的性格有何异同?这些特点对他们的行为和命运有何影响?2.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人生观: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何追求和理想?他们如何在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下保持自我?3. 贾宝玉与林黛玉的象征意义: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形象是否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他们所代表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对现实社会是否有指导意义?三、讨论风格:艺术手法与意境的表现红楼梦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手法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典范,学生可以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 幻想与现实的结合:红楼梦中的许多情节和人物都富有幻想色彩,如黛玉的梦幻世界和贾宝玉的幻想情人,这种幻想与现实的结合给作品带来了怎样的意境和美感?2. 细腻的描写和意境的营造:红楼梦以其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写和绚丽的意象营造而闻名,学生可以分析其中运用的具体手法,如描写细腻、比喻隐喻等,以及这些手法在表现意境方面的作用和效果。
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研究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讲述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其中蕴藏着许多令人动容的悲剧元素。
本文将针对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进行研究,探讨其原因及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一、缘起悲剧的原因在红楼梦中,爱情悲剧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原因。
首先,贾宝玉与林黛玉虽然注定是生死之交,但却被家族的命运束缚。
贾宝玉作为贾府的继承人,他的婚姻不能单凭个人意愿决定,而是要考虑家族的地位和利益。
这一点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其次,红楼梦中还存在着众多的复杂情感纠葛,包括贾宝玉与其他女性角色之间的关系。
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最终无法得到圆满的结果。
二、爱情悲剧对人物命运的影响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对人物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之悲剧最终导致了林黛玉的早逝。
林黛玉本是一个聪明善良的女孩,她的悲剧命运使得她在家族矛盾和个人痛苦的压力下逐渐消磨殆尽,最终导致了她的死亡。
其次,贾宝玉也因为爱情的悲剧遭受了精神上的伤害。
虽然他最终与贾元春结婚,但内心仍然无法释然,一直心系着林黛玉。
爱情的挫折使得贾宝玉处于一种长期的痛苦之中,这对他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三、爱情悲剧的启示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
首先,爱情需要珍惜和坚守。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家族的认可和支持。
这告诉我们,在爱情面前,要勇敢坚持自己的选择,同时也要认清现实的局限。
其次,家族压力对个人幸福的影响不容忽视。
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正是因为贾府的传统观念和家族利益的牵绊而发生的。
这让我们意识到,在选择爱情时,也需要考虑到家族的态度和影响。
综上所述,红楼梦中的爱情悲剧是由于家族的束缚、情感纠葛等多重原因导致的。
这些悲剧对人物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林黛玉英年早逝,贾宝玉身陷痛苦中。
然而,这些悲剧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重要的启示,让我们在面对爱情时能够珍惜和坚守,同时认清现实的限制和家族压力的影响。
红楼梦中的爱情与婚姻观念探讨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瑰宝,它以细腻入微的笔触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清代社会的众多方面。
在这部作品中,作者曹雪芹提出了许多关于爱情和婚姻观念的思考,带领读者深入探讨了这一永恒的主题。
一、爱情的多重面貌在红楼梦中,作者通过赋予各个人物不同的性格和命运,展示了爱情的多重面貌。
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林黛玉与贾宝玉之间的感情纠葛。
黛玉患有忧郁症,性格敏感多疑,对感情非常执着,在与宝玉的爱情中扮演着坚定的追求者角色。
而宝玉则是典型的男性思维,对感情不太敏感,常常搞不清楚自己的真实感受,因此对黛玉的感情表达更为迟缓。
他们之间的曲折爱情,引发了读者对于真爱和权谋之间的选择的思考。
另外,红楼梦中还描绘了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的三角恋情。
薛宝钗是一个温柔贤淑的女子,她的出现给黛玉与宝玉之间的感情带来了严重的冲击。
然而,作者通过对比两个女子性格和家庭背景的描写,给读者展示了不同类型爱情的特点和优劣。
这种设定引导着读者思考人们在真实生活中的爱情选择。
二、婚姻观念的多元化红楼梦中对于婚姻观念的探讨也是多元化的。
在封建社会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决定婚姻的重要因素。
然而,红楼梦中的人物对于婚姻的态度和行为都具有较大的反叛色彩。
例如,黛玉在感情受挫后选择了出家,逃避了封建家庭的束缚。
王熙凤则是一个典型的聪明强干、立志做大事业的女性,对婚姻持较为独立的态度,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地位。
与此同时,红楼梦中也揭示了婚姻制度给女性带来的困境。
大观园中的贾母、贾政等人都以严格的婚姻制度来安排子女的婚姻,忽视了子女的真实感情和个人意愿。
曹雪芹借此揭示了封建婚姻制度的弊端,并再次引发了读者对于婚姻自由和个体选择的反思。
三、爱情与婚姻的辩证关系红楼梦中的爱情与婚姻观念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的关系。
一方面,作者通过描述人物之间的爱情纠葛,引起了读者对婚姻的质疑和思考。
另一方面,红楼梦也向我们展示了婚姻对于社会稳定和个体幸福的重要性。
初中语文课堂红楼梦中的婚姻观念教学设计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的婚姻观念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对红楼梦中的婚姻观念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传统婚姻观念的演变和对比,从而提高认识水平和价值观念的形成。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分别是分析贾宝玉和林黛玉、贾宝玉与王熙凤的婚姻观念,揭示贾府的婚姻制度,以及探讨红楼梦中对伦理、道德的思考。
一、贾宝玉和林黛玉、贾宝玉与王熙凤的婚姻观念在红楼梦中,贾宝玉经历了与林黛玉和王熙凤的婚姻纠葛。
通过对比两者的婚姻观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传统和现代婚姻观念的差异。
首先,通过分析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婚姻观念,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贾宝玉对婚姻的浪漫和理想化追求。
林黛玉是一个具有独立思想和个性的女性,她崇尚爱情,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婚姻关系。
而贾宝玉则将林黛玉视为自己真爱,不顾一切地追求她,体现了传统文化中“一见钟情”的婚姻观念。
接下来,分析贾宝玉与王熙凤的婚姻观念,可以让学生认识到传统婚姻观念中的功利性和权力结合。
王熙凤具有强烈的家族意识和野心,她通过婚姻来提升自己和家族的地位。
贾宝玉虽然不爱王熙凤,但出于家族的责任感和婚姻观念的束缚,最终娶了她。
通过对比两者的婚姻观念,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传统社会中的婚姻制度与个人情感的矛盾。
二、贾府的婚姻制度揭示红楼梦中的贾府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庭,它的婚姻制度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和父权制。
通过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探索贾府的婚姻制度,深入理解封建社会中的婚姻观念。
首先,学生可以分析贾府的族规族约,了解到婚姻是有严格规定的。
在贾府中,婚姻不仅是一种个人的感情问题,更是涉及家族利益和家族继承的重要事务。
这一点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封建制度对于个人婚姻选择的限制和束缚。
其次,学生可以了解到贾府中的婚姻是由长辈和权威人士决定的。
在贾府中,长辈的意见和权威的决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可以通过文本分析和角色扮演,模拟贾府中的婚姻决策过程,体验封建家庭的婚姻制度。
《红楼梦》中的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教案一、引言1.1《红楼梦》的历史背景与文学价值1.1.1明清时期的社会环境与家族制度1.1.2曹雪芹的生平与创作动机1.1.3《红楼梦》的文学地位与影响1.1.4作品中的多元主题与深刻内涵1.2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重要性1.2.1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婚姻观念1.2.2家庭伦理在古代社会的作用1.2.3《红楼梦》中的婚恋描写与伦理探讨1.2.4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与反思1.3教学目的与意义1.3.1加深对《红楼梦》的理解与欣赏1.3.2探讨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变迁1.3.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文学鉴赏能力1.3.4结合现实,思考传统价值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二、知识点讲解2.1《红楼梦》中的婚恋观念2.1.1主人公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纠葛2.1.2传统婚姻观念的体现与批判2.1.3婚恋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初步探讨2.1.4作品中的爱情悲剧及其深层含义2.2家庭伦理的展现2.2.1贾府的家族结构与成员关系2.2.2家族伦理规范与个人命运的冲突2.2.3权力斗争与家族衰败的描写2.2.4传统伦理观念的反思与现代价值2.3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2.3.1明清社会的阶层分化与性别角色2.3.2人物命运与社会环境的关联2.3.3个人情感与社会伦理的冲突2.3.4作品中的社会批判与人文关怀三、教学内容3.1文学鉴赏与分析3.1.1《红楼梦》中的文学手法与风格3.1.2人物塑造与心理描写3.1.3情节安排与主题表达3.1.4作品的艺术成就与审美价值3.2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讨论3.2.1作品中的婚恋观念与现代观念的比较3.2.2家庭伦理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与挑战3.2.3学生对婚恋与家庭伦理的个人见解3.2.4引导学生批判性思考与价值判断3.3作业与评估3.3.2分析特定人物的性格与命运3.3.3讨论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现实意义3.3.4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四、教学目标4.1理解《红楼梦》中的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4.1.1掌握作品中的主要婚恋情节与人物关系4.1.2分析作品反映的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特点4.1.3评价作者对传统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态度4.1.4联系现实,思考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当代意义4.2提升文学鉴赏能力4.2.1学习并运用文学批评的方法与技巧4.2.2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与风格4.2.3深入理解人物塑造与情节安排4.2.4提高文学审美能力与批判性思维4.3培养跨文化理解与沟通能力4.3.1了解明清时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特点4.3.2比较中西方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差异4.3.3讨论文化差异对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影响4.3.4增强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全球视野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教学难点5.1.1《红楼梦》中的复杂人物关系与情节5.1.2作品中的隐晦思想与深层含义5.1.3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变迁及其影响5.1.4学生对传统观念的现代理解与批判5.2教学重点5.2.1作品中的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主题5.2.2文学手法与人物塑造的分析5.2.3传统观念与现代价值的对话5.2.4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5.3教学策略5.3.1采用案例分析法,深入解析作品情节与人物关系5.3.2运用比较研究法,探讨中西方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差异5.3.3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与交流5.3.4设计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力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教具准备6.1.1《红楼梦》原著及相关研究资料6.1.2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与图片6.1.3白板与马克笔,用于记录重点内容与思路6.1.4教学课件,包括作品背景、人物关系图、主题分析等6.2学具准备6.2.1笔记本与文具,用于记录笔记与心得6.2.2《红楼梦》原著,用于课堂阅读与讨论6.2.3小组讨论材料,包括问题列表与案例分析6.2.4作业与评估表格,用于课后作业与自我评估七、教学过程7.1导入与背景介绍7.1.1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兴趣7.1.2介绍《红楼梦》的作者与创作背景7.1.3概述作品的主要情节与人物关系7.1.4阐述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在作品中的重要性7.2知识讲解与案例分析7.2.1详细讲解作品中的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7.2.2分析代表性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命运7.2.3讨论作品中的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主题7.2.4比较中西方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差异7.3小组讨论与分享7.3.1分组讨论,探讨作品中的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7.3.2每组选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7.3.4引导学生思考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现代意义八、板书设计8.1章节概览8.1.1《红楼梦》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主题8.1.2作品背景与作者介绍8.1.3主要人物与情节分析8.1.4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现代意义8.2重点内容解析8.2.1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纠葛8.2.2贾府的家族结构与成员关系8.2.3作品中的社会批判与人文关怀8.2.4传统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反思8.3思考与讨论8.3.1中西方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差异8.3.2学生对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个人见解8.3.3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变迁及其影响8.3.4学生批判性思维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培养九、作业设计9.1阅读作业9.1.2分析特定人物的性格特点与命运9.1.4思考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现代意义9.2讨论与写作9.2.2设计小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9.3创意与实践9.3.1创作一部以《红楼梦》为背景的短剧,展现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9.3.2设计一份关于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查9.3.3采访长辈,了解他们对于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看法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教学反思10.1.1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10.1.2反思学生对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理解程度10.1.3思考教学目标与实际效果的差距10.1.4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10.2拓展延伸10.2.1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宽学生视野10.2.2组织学生参加相关讲座与研讨会10.2.3开展跨学科研究,探讨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重点关注环节补充说明:1.教学难点与重点:这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需要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深入解析作品情节与人物关系,引导学生理解婚恋观念与家庭伦理的变迁及其影响。
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念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念,包括婚姻观、性别观、爱情观等;2. 分析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爱情观念,如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等;3. 探讨红楼梦对现实社会的启示和影响。
教学内容:一、红楼梦中的婚姻观红楼梦中描写了多种婚姻观念,如包办婚姻、择偶自由、妻妾成群等。
通过阅读相关章节,学生了解不同婚姻观念的存在,并分析其在小说中的表现与影响。
教学步骤:1. 阅读《红楼梦》中与婚姻有关的章节,如贾母的包办婚姻、贾宝玉的择偶观念等;2.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对这些婚姻观念的理解和看法;3. 引导学生就这些观念对比现实生活中的婚姻观念,分析现实中的婚姻观念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二、红楼梦中的性别观《红楼梦》中呈现了严格的男女性别分工与角色定位。
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性别观念,学生可以了解古代社会对男女性别角色的规定以及其对人物行为和命运的影响。
教学步骤:1. 阅读《红楼梦》中关于性别角色的描写,如女性的贞猷、男性的家族责任等;2.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古代性别观念对人物塑造的影响;3. 引导学生思考,现代社会是否依然存在性别角色的不公平分工,如何看待和改变这种现象。
三、红楼梦中的爱情观红楼梦中塑造了丰富多样的爱情观念,如宿命爱情、从众爱情、牺牲爱情等。
通过学习这些爱情观念,学生能够深入思考爱情的真谛以及不同爱情观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教学步骤:1. 阅读《红楼梦》中与爱情有关的片段,如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王熙凤与贾宝玉的婚姻等;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爱情观念在小说中的体现和影响;3. 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爱情观念有哪些,与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念有何异同。
四、红楼梦对现实社会的启示和影响通过对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念进行分析,学生能够探讨小说对现实社会的启示和影响,如婚姻观念的改变、性别平等的追求以及爱情观念的多样性等。
教学步骤:1. 学生进行个人思考,总结红楼梦对现实社会的启示和影响;2. 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结果,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3. 教师进行总结发言,对学生思考提供指导和点评。
论红楼梦的悲剧精神写作提纲摘要:《红楼梦》以封建贵族青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中心线索,通过贾、薛等家族由兴到衰的发展历史,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叶广阔的社会现实,集中地表现了封建社会种种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本质,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
《红楼梦》的悲剧不仅是官僚由盛而衰的悲剧,更是封建社会的悲剧。
一,自觉强烈的悲剧意识。
这种悲剧意识主要体现为作者悲剧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
作者对悲剧人生有着痛切地感受和透彻的了悟,从而凝结出令人心酸的人生箴言,这便是第一回的“好了歌”。
人的一生主要围绕金钱,功名,妻室,儿女拼搏奋斗的。
因而产生了虚无厌世的悲剧思想,也是因为有了这种悲剧的世界观,才创作出这样一部真正的悲剧。
二,规模宏大的悲剧框架。
《红楼梦》这部作品仿佛一座摩天大楼,高大严谨,丝丝入扣。
作者用前五回的序幕奠定了整部书的悲剧基调,营造了全书的悲剧氛围,它预示了这样一个轨迹家庭——社会——人,世上所有的一切都将走上毁灭和消亡。
总之在《红楼梦》中,绝大部分有名有姓的人物,几乎全部的主要人物,莫不走向一个共同的方向——毁灭和死亡,他们的生命之曲无论是怎样的音符,无疑不是悲哀的旋律。
三,包罗万象的悲剧冲突。
主人公贾宝玉的叛逆思想与封建腐朽思想的冲突无疑是一条主线,他藐视皇权,否定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倡导自由平等,是一位民主主义思想的先驱。
四,出神入化的悲剧美感。
曹雪芹先生不仅写出了悲剧之悲,更写出了悲剧之美。
林黛玉是书中重要悲剧人物之一,而她便是被愚昧的结合体。
晴雯是《红楼梦》中有始有终的重要人物,她的一生也是悲与美结合的典型范例。
《红楼梦》是一部万代传承而不朽的文学作品,其中每一个角色的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种悲剧色彩,综观古今中外,象《红楼梦》这样把悲剧的氛围营造的如此之浓厚者,也是非常少见的。
红楼梦中的爱情与婚姻观念教学方案1. 引言- 对《红楼梦》中的爱情和婚姻观念的重要性进行介绍- 提出本文档旨在通过特定的教学方案来深入探讨该主题2. 教学目标- 理解《红楼梦》中人物之间复杂的爱情关系- 掌握作者对于传统婚姻观念的批评和反思- 分析小说对于社会、家庭以及个人幸福感带来的启示3. 教学内容与方法3.1 深入分析人物关系•使用脑图工具,展现《红楼梦》中不同人物之间复杂的爱情关系。
•讨论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等女性角色之间的爱情观念差异,并分析导致这些差异背后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通过这些复杂而矛盾的爱情关系所表达的思想和观点。
3.2 婚姻观念的批评与反思•阅读相关章节,重点关注婚姻观念的表达。
•分组讨论贾宝玉、刘姥姥、贾母等人对传统婚姻观念的不同态度和看法。
•就这些态度和看法进行辩论,引导学生思考其中所蕴含的社会规范和个人选择之间的冲突。
3.3 社会、家庭与个人幸福感•分析小说中婚姻带来的社会压力和个人追求幸福感之间的矛盾。
•通过对凤姐、探春等人物形象的分析,探讨女性在传统家庭中所面临的困境,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些困境。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个人对于幸福感的理解,并尝试将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4. 教学评估方法- 学生撰写相关论文或参与小组项目,展示他们对于《红楼梦》中爱情与婚姻观念教学主题的深入理解和批判意识。
5. 参考资料- 《红楼梦》原文- 相关研究论文和专著通过这个教学方案,学生将能更深入地理解《红楼梦》中所描绘的爱情与婚姻观念,并对其进行批判性思考。
这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同时,也能引发学生对于现实社会中复杂的爱情和婚姻问题的思考,培养他们对于社会伦理和价值观的审视能力。
红楼梦中的婚姻观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红楼梦》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写作意图;2. 分析小说中不同人物对婚姻的态度和观点;3. 探讨小说对封建社会婚姻制度的批判。
二、教学重点:1. 理解《红楼梦》对封建婚姻观的批判;2. 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婚姻观念。
三、教学难点:1. 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来抒发作者对封建婚姻观的批判;2. 思考小说中婚姻观的深层含义。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1. 导入(15分钟)a. 展示《红楼梦》封面,启发学生对小说的初步认识;b. 介绍《红楼梦》的社会背景、作者及其写作意图,为后续分析做铺垫。
2. 学习《红楼梦》中的婚姻观(50分钟)a. 分析贾母、王夫人等封建家庭对婚姻的安排和看法,突出封建婚姻观的压抑和约束;b. 分析林黛玉、薛宝钗等女性角色对婚姻问题的态度,探讨封建女性的无奈与抗争;c. 分析林黛玉与贾宝玉的婚礼的失败,谈论对冷峻的封建婚姻制度的批判。
3. 探讨作者的观点(30分钟)a. 分析曹雪芹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所传达的婚姻观念;b. 思考曹雪芹在小说中通过对婚姻观的批判,反映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思考。
4. 总结与拓展(15分钟)a. 学生自主发言总结《红楼梦》中的婚姻观,并提出个人观点;b. 鼓励学生扩展讨论,将小说中的婚姻观与现实社会婚姻问题联系起来,分析对比。
五、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展开自由思考和深入讨论。
六、教学资源:1. 《红楼梦》文本;2. PPT与投影仪。
七、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和思考能力;2. 课后布置的作业,如书写读后感。
八、拓展延伸:1. 邀请学校文学社团或任课老师进一步解读《红楼梦》中的婚姻观;2. 组织学生阅读其他经典文学作品,对比不同作品中的婚姻观念;3. 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的论文或演讲,深入探讨封建婚姻观与现代婚姻观的异同。
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红楼梦》中的婚姻观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将之与现实社会的婚姻问题联系起来,提高对封建婚姻观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
理解《红楼梦》中的传统婚姻观念——文学课探讨方案1. 引言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红楼梦》无疑是一部极具代表性的作品。
这部作品描绘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社会生活,并且展示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其中涉及到了传统婚姻观念的方方面面。
本次文学课探讨将重点关注《红楼梦》中的传统婚姻观念,通过深入分析小说中不同角色的婚姻体验和态度,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婚姻观念。
2. 主体部分2.1 反映封建社会下的包办婚姻制度首先,我们将重点分析《红楼梦》所反映出来的封建社会下的包办婚姻制度。
在这个制度下,男女之间的配偶选择权往往被剥夺,家族和族谱成为决定因素。
例如,贾母替宝玉和薛宝钗筹办盛大的婚礼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通过研究小说中各个角色的婚姻经历,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制度对个人幸福和婚姻生活的影响。
2.2 女性地位在婚姻中的体现其次,我们将探讨《红楼梦》中女性地位在婚姻中的体现。
传统社会下,女性在婚姻中往往处于被动和弱势的地位。
例如,贾母作为家族长辈对宝玉等男性角色的配偶选择发挥着重要作用,女性没有自主权力。
通过研究林黛玉、薛宝钗和贾迎春等角色的命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女性在传统婚姻观念下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2.3 爱情与利益之间的冲突最后,我们将探讨《红楼梦》中描绘的爱情与利益之间的冲突。
在封建社会下,婚姻往往不仅涉及感情层面,还与家族荣誉、财富等密不可分。
通过研究宝玉与黛玉、宝玉与宝钗之间的复杂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传统婚姻观念对爱情带来的阻碍和影响。
同时,我们也将讨论小说中反映出来的个别角色对于传统婚姻制度的质疑和追求真爱的尝试。
3. 总结通过分析《红楼梦》中的传统婚姻观念,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古代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
这不仅是学习文学作品的内容,更是拓宽视野、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重要途径。
在当今社会,尽管婚姻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仍然可以借鉴过去的经验教训,并思考如何构建更平等和幸福的婚姻关系。
*以上内容仅为举例,实际文章内容可能根据需求有所调整。
浅谈《红楼梦》的婚姻爱情悲剧“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人们对《红楼梦》的高度赞赏,以及对它的推崇。
从《红楼梦》现世到今,已有一两百年的时间。
我们也说了一两百年,不但没有说完,还成了现今社会的一大热点;《红楼梦》增删了五次,披阅了十载的,不仅没有写完,作者还泪尽而逝。
《红楼梦》是曹雪芹“呕心沥血”,长期艰辛劳动才给子孙后世留传下来的一件宝贵的艺术珍品。
自《红楼梦》出世以来,人们一直在读红楼,说红楼。
因它的美而惊叹连连,因它的悲而悄然落泪,甚至因对它的品评而“遂相龃龌,几挥老拳”。
《红楼梦》的出现,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让当时的整个社会都为之一振,甚至影响至今。
从而引起了人们人们对其品评、研究的极大兴趣。
下面我就以宝、黛、钗尤其是宝黛之间的爱情,来浅谈一下《红楼梦》中的爱情婚姻悲剧。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关于宝、钗、黛爱情的评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可以说,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最终是以不幸作结的。
宝玉出家、黛玉悲死、宝钗守寡,他们同样成了封建礼教的殉葬品。
尽管宝玉对黛玉爱得死去活来,终究免不了黛玉一死的命运;尽管宝玉如何的与宝钗不融合,也终究免不了娶她为妻的结局。
整个梦终成一场空。
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是《红楼梦》悲剧的主线。
其是贯穿全书的一条主线。
我们首先看宝黛钗三人之间的爱情关系:宝玉深爱着青梅竹马的黛玉,但他却不能与之生死相守。
宝玉视黛玉为红尘知己,但黛玉的飘然而逝,令宝玉心如死灰。
可以说,黛玉的死对宝玉来说不仅是爱的破灭,而且也是人生价值的彻底毁灭。
再来看宝玉和宝钗,虽然宝玉在丢失了通灵宝玉、神志不清的情况下被迫与宝钗成亲,但他却不爱宝钗,不愿与之厮守一生。
宝钗虽然与贾宝玉成婚了,但也只是得到贾宝玉毫无灵气的空壳躯体。
相比较之下,也许薛宝钗的命运比林黛玉更富有悲剧性。
我们先看宝黛的悲剧,《红楼梦》所提供的金玉姻缘和木石前盟的故事框架,其意义要远远超出故事本身。
薛宝钗的“金”是草“木”之人林黛玉的克星,而贾宝玉的“石”有两重性,既可化为土而生木,又可采炼而成金,所以有“木石前盟”和“金玉因缘”两种可能。
薛林二人是作为两种对立的审美、理想和精神的化身而出现的,贾宝玉存在的意义,是尝试某种取舍的可能性。
他负担者巨大的精神矛盾,贾宝玉和林黛玉悲剧,实际上是无从选择的。
他是渺小的,以他个人的能力是无法与整个封建社会抗衡,也无法与封建的婚姻制度抗衡。
他不敢与封建制度彻底的决裂;他从来不敢和封建家长正面发生冲突,对抗比较消极;还有当他苦于找不到思想出路时,就产生了想死,想“化烟化灰”的虚无空幻的思想。
在封建的“礼”教面前,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成为悲剧,不是由于宝钗的出现,也不是简单地由凤姐、王夫人,贾母造成的。
对于这些宝黛爱情悲剧的直接制造者,曹雪芹并没有把她们写成像传统的戏剧小说里的小丑一样拨乱其间,而是写她们沿着封建社会不可抗拒的社会法则在进行活动。
并不是由于简单的门不当户不对,并不是简单地由于自由恋爱触犯了封建婚姻制度,而是在于这一爱情本身所包蕴的反封建色彩为社会所不容。
薛宝钗家境富足,从小饱读诗书,接受的是极为全面而正统的教育,贾母总是夸她“沉静宽厚”。
的确,这是古代女人应该有的美德,也是他从小就被教育的方式。
纵观全书她的举止,几乎从未超出这些束缚。
只有一次宝玉将她比做杨妃令她大怒,可也只是冷冷的用一句话反讽过去。
其实她才是最可悲的人,一生都被别人的看法和所受的教育支配着,从来都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没有开心也没有不开心,只是按照理所当然的道路走下去,从未得到过全心全意的爱情。
而更可悲的是,她也就认为世界本就如此,认为夫妻间有的不是真诚的感情而是“举案齐眉”的尊重;认为母女间有的不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而是服从的孝道。
这样冷酷的规则,竟然是她遵守了一生的原则,而且还毫无知觉地麻木着。
她的作为,其实并没有多少是自由的选择。
她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守护者,是封建势力的帮凶,但同时,她也是受封建势力压迫,毒害的千万个人物的其中一个。
她是聪慧有才的,却被教育得认为女子读书也是无用,香菱和湘云谈诗她说道“一个女孩儿家,只管拿着诗作正经事讲起来,叫有学问的人听了,反笑话说不守本分的”。
她博学多才,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晓,各地风土,处世之万般皆通。
就连医药之理。
宝钗也略知一二。
因此宝玉常常为之赞叹。
她的艺术造诣很深,大观园里是有口皆碑的。
诗才敏捷,常常独占鳌头,足可与黛玉相媲美。
至于她那“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的容貌神韵也常令宝玉羡慕得发呆。
的确,薛宝钗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少女。
她像任何人一样希望有美好的生活,但当母亲为了贾府的权势而把她嫁给痴痴傻傻的宝玉时,因为母亲告诉说她已经应承了,也就只有流泪接受。
直到最后宝玉出家,她的悲剧达到高潮。
即使在这时,她依然是不能由着本性而为的。
王夫人说“看着宝钗虽是痛哭,他端庄样儿一点不走,却倒来劝我。
这是真真难得的!”与林相比,她的一生也许更为可悲,林至少还追求了自己的幸福,而且得到了一份真诚的感情,最终一死解脱了所有的痛苦。
贾宝玉的多情,导致了宝黛之间的感情产生了裂痕,是造成这场悲剧的主要因素。
宝玉的多情无疑使得宝黛的情感产生了波折。
比如他对史湘云的情感。
史湘云不是贾府的人,但其与宝玉的关系几可与黛钗鼎足而立,除去书中对她才情品格描写外,还有“金麒麟”一案足以证明。
此外还有一个妙玉,与贾府不沾亲不带故,她除了因出身高贵外,也因为同宝玉之间存在着某种“情”的联系。
由“品茶”、“乞梅”等情节,特别是贺宝玉生日那一个“遥叩芳辰”的拜帖,可以见出这个“槛外人”已蹈人槛内,不知不觉地为“情”所牵动。
此外,贾宝玉同情于画蔷的龄官,庇护过烧纸的藕官,替彩霞瞒赃,为芳官不平,怕和尚的臭气熏了尤氏姐妹,破例接待付家婆子惟恐薄了付秋芳……等等。
可以这样认为,其上的所有女子,几乎都在不同的层次上,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向“诸艳之冠”的贾宝玉或多或少的有关联。
也就是说,这些艺术形象,不论他们自身的重要性如何,都有一个共同之点,即与宝玉之间存在着某种感情上的联系,足以揭示贾宝玉性格的特征“多情”。
正是由于他的多情,他才能够爱晴雯却不拒绝袭人的诱惑,爱黛玉却又贪恋宝钗的冰雪肌肤。
宝黛之间的性格是他们爱情婚姻悲剧的间接原因,《红楼梦》中两个爱情主角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不再是以前戏剧小说所常写的“金榜题名”式的才子和温婉贤淑的佳人,而是两个性情乖僻,被当时人嘲弄为有“痴病”的封建主义的叛逆者。
他们不单单是在自由恋爱这点上与那个社会相抵触,而是在许多思想问题、生活问题上与那一社会相违背。
贾宝玉坚决拒绝了封建家庭给他安排的生活道路,他对举世趋之若鹜的科举仕进道路非常冷淡,把那些匍匐在功名仕进底下的人痛骂为“国贼”、“禄蠹”,并对封建秩序、精神道德等等都给以激烈地憎恶和否定,甚至把那些宣传封建正统教义的书给烧了。
贾宝玉彻底打破了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认为“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子”,“男人不过是一些浊沫渣滓”。
林黛玉虽然口头上说得不多,但在许多实际行动上背离了那一社会的妇道,特别是她对贾宝玉的叛逆行为始终采取同情和支持的立场,不仅对他从不说那些仕途经济的“混帐话”,而且把贾宝玉引为知已、视为生活的终生伴侣。
宝黛之间的爱情尽管有着反封建的叛逆色彩,但另一方面又有着浓重的没落贵族的气息。
这一方面表现在男女主人公由于过着悠闲的生活,他们的爱情生活打上了绮艳轻柔、闲愁万种的情调。
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这一爱情的阶级性,更规定了他们爱情的反封建只能达到一定的限度。
他们的爱情,只能局限在大观园那一狭小的天地里,他们无力到荣国府外面去开拓新天地。
他们对封建家长还存在着某些幻想,在爱情最后的阶段,他们消极地等待由封建家长做主完成婚姻,以至在封建包办婚姻制度面前失去了斗争的能力。
宝黛钗三人之间的爱情婚姻悲剧的出现,最深层次的原因,是宝黛的爱情与当时的封建礼教的格格不入。
宝黛两人所共同具有的叛逆性格和生活理想,由于不容于当时的社会,由于他们和封建势力的尖锐冲突导致了这一悲剧。
宝黛之间的爱情,从一开始就注定不能不是悲剧。
因为在宝黛那个时代,假如两人的生活前途是光明的话,就必须不仅找到一块能够容纳自由恋爱和自由婚姻的国土,还要找到能够容纳贾宝玉、林黛玉的生活理想和生活道路的国土,找到一块能够容纳他们叛逆的地方。
可是,这在当时是不可能的。
那么大的贾府,上到贾母,下到丫鬟,没有人支持他们的爱情,没有人站出来为他们说话。
他们横遭干涉,并不是由于简单的门不当户不对,也不是简单地由于自由恋爱触犯了封建婚姻制度,而是在于这一爱情本身所包蕴的反封建色彩为社会所不容造成了悲剧。
《红楼梦》在展开爱情悲剧的同时,揭露了贾,薛、王,史等封建大家族的腐朽和罪恶,它们是整个即将没落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写照。
小说的第四回写了薛家公子薛蟠,因霸占丫头,平白地打死了人,竟一走了事,作案一年,官府不敢究问。
金陵应天府尹贾雨村初上任不知内情,本想依法办理,一个门子止住了他,并向他介绍了一通“护官符”的缘由:“如今凡作地方官的都有一个私单,上面写的是本省最有权势极富贵的大乡绅名姓,各省皆然。
倘若不知,一时触犯了这样的人家,不但官爵,只怕连性命也难保呢!所以叫做‘护官符’。
”于是贾雨村就“徇情枉法,胡乱判断了此案”,事后又连忙修书二封给薛蟠的姨父贾政,舅父王子腾请他们放心。
“护官符”不仅深刻地暴露了当时官场,吏治的黑暗腐败,而且表明了四大家族在那个封建社会里有着何等强大的政治势力。
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关系下,在贾府上下看来,贾宝玉如和宝钗结合,他将赢得世俗艳羡和锦绣前程。
贾宝玉如和黛玉结合,他将一无所有。
在这种情况下,世俗只能允许贾宝玉和宝钗结合,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只能以悲剧告终。
综上所述,《红楼梦》这部小说中宝黛爱情悲剧故事,反映贵族判逆者反对科举功名、反对礼教纲常、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给他们规定的生活道路、要求婚姻自由、男女平等、尊重个性的心声,同时因为本质上与封建礼教的格格不入,只能不可避免地走向悲剧。
而宝钗的悲剧在于这个封建礼教的嫡系传人,虽然一心恪守封建礼教,仍然难免被封建礼教所吃的悲剧性结局,这就使得整部作品反封建的主题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