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旅游主体文化
- 格式:ppt
- 大小:1.40 MB
- 文档页数:39
一.填空题1.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媒介是旅游业。
2.关于旅游的艾斯特定义所针对的只是消遣性旅游,而没有把商务旅游纳入进去。
这是该定义的不足之处。
3.旅游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通过个人行为表现的社会经济文化活动。
4.旅游作为一种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的活动,具有消费属性、休闲属性、社交属性、审美属性。
5.从时间维度上说,旅游消费是一种“间歇性消费”;从行为方式上说,旅游消费是一种“井喷式消费”,在短短的旅游期间集中消费额度大,无理性消费成分较多。
6.在对本国居民的出境旅游人(次)数统计方面,国际上的通常做法是由本国在这些出境旅游者回国时,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进行统计。
7.旅游活动的六要素是食、住、行、游、娱、购。
8.按组织形式,旅游活动分为团体旅游、散客旅游。
9.按游客的流向,国际旅游可分为出境游和入境游两类。
10.根据旅程的长短,国际旅游可分为跨国旅游、和三种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1.“旅游”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南朝梁诗人沈约的以下哪首诗C。
A.《六艺诗》B.《鸳鸯赋》C.《悲哉行》D.《衍波词》2.国际上普遍引用和广泛传播的旅游定义是B。
A.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B.艾斯特定义C.英国学者对旅游的定义D.美国学者对的定义3. C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在目的地的定居和就业。
A.旅游者B.短程游览者C.旅游D.游客4.下列活动中哪一项是旅游活动D。
A. 三峡大移民B. 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C. 学生异地读书D. 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5.国内与国际旅游的根本区别在于D。
A.消费程度B.逗留时间C.经济作用D.是否跨越国界6.中国大陆公民前往港、澳、台地区旅行属于B。
A.国内旅游业务B.出境旅游业务C.入境旅游业务D.边境旅游业务7.C我国国内旅游的人数为11.02亿人次,首次突破10亿人次大关。
第一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被公认为世界第一次商业性旅游活动发生在哪一年?()选项:A:1845年B:1842年C:1841年D:1840年答案: 【1841年】2、单选题:中国旅游创始人是()选项:A:陈光甫B:庄子C:老子D:徐霞客答案: 【陈光甫】3、多选题:旅游业三大支柱企业是()选项:A:旅行社B:机场C:交通D:酒店答案: 【旅行社;交通;酒店】4、多选题:旅游文化的结构包括()选项:A:旅游企业文化B:旅游介体文化C:旅游客体文化D:旅游主体文化答案: 【旅游介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主体文化】5、判断题:被誉为中国旅游标志之都的是陕西省西安市。
()选项:A:对B:错答案: 【错】6、判断题:中国旅游日是5月19日,这一天是《徐霞客游记》的开篇日。
()选项:A:对B:错答案: 【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单选题:直到20世纪早期,现代史学家都认为夏商两个王朝仅仅是传说,而今天安阳附近的()的考古发掘使这两个王朝被认可。
选项:A:洛邑B:桐宫C:丰镐遗址D:殷墟答案: 【殷墟】2、单选题:如今的()是秦国的首都,城市中有非常著名的郑国渠景点,还包括乾陵、茂陵博物馆、永寿槐树旅游区等景点。
选项:A:西安B:咸阳C:汉中D:宝鸡市答案: 【咸阳】3、单选题:()古时称为小方盘城,它是汉长城的一处关隘,功能类似于现代的通关海关。
选项:A:甘肃敦煌玉门关B:山西娘子关C:山西代县雁门关D:河北秦皇岛山海关答案: 【甘肃敦煌玉门关】三皇指的是()选项:A:神农氏B:燧人氏C:舜D:禹E:尧F:伏羲氏答案: 【神农氏;燧人氏;伏羲氏】5、多选题:青铜器是()的合金。
选项:A:铜B:铅C:锡D:铁E:银答案: 【铜;铅;锡】6、多选题:()是距离西安市区最近的三座汉代陵墓。
选项:A:汉景帝的阳陵B:汉文帝霸陵C:汉武帝的茂陵D:汉高祖的长陵E:汉宣帝的杜陵答案: 【汉景帝的阳陵;汉文帝霸陵;汉宣帝的杜陵】7、判断题:收藏于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首次出现了“中国”一词。
第一章:旅游文化的定义:旅游文化是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旅游文化是旅游生活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旅游这一独特的社会现象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
(P4)旅游文化的定义(徐日辉版):旅游文化作为一种表现形式(或文化种类)。
既是人类活动的表现,也是人文化的结果;作为存在方式,旅游文化通过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的相互作用,不仅反映了人类旅游实践的结果,还包括创造成果的活动本身。
(P6)第二章:中国旅游文化的特征:历史承传特征:中国旅游文化的历史承传特征,也就是中国旅游文化的历史承传性指世世代代相传延续,承传延续具有社会特点的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包括文化现象和文化载体。
地域文化特征:地域特征即:同一地区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相同文化;不同地区不同文化。
民族特征:中国旅游文化的民族特征,正是中国56个民族旅游文化的民族特征,同时也是展示我国多民族和睦团结气氛和吸引旅游者的魅力所在。
综合发展特征:旅游是动态的,文化是发展的,而且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这是因为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
可以肯定地说西方旅游文化的传入并不能也不可能取代中国原有的旅游文化,特别是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的引进,其结果只能是对中国旅游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丰富。
(P22)游子:游子,是对出游在外的统称。
“游子”可分为两种,一种为衣锦还乡以显其贵。
桑梓之情安土重迁;另一种则是事业有成,无缘故里。
(P18)九州:“九州”是中国的别称之一。
古代中国人将全国划分为九个区域,即所谓的“九州”。
根据《尚书·禹贡》的记载,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
(书上未找到,来自百度百科)第三章:民俗: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
(P29)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历史的产物,被称作社会社会史的活化石;民俗文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积淀,并且在不断继承、扬弃、融合、渐进。
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人类创造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过程和成果的总和。
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泰勒。
这一定义强调了“文化”的核心——精神层面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我国最早使用“旅游文化”这个概念是在1984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卷》中。
旅游文化概念旅游文化是旅游主题、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内在的及其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旅游文化的结构:物质文化处于文化结构的表层,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处于文化结构中层,精神文化潜沉于文化结构的里层。
旅游文化的结构1:旅游主体文化【文化素养、兴趣爱好、审美观、价值观、性格心理、行为方式、政治主张、思想信仰以及旅游者的职业、生活背景等。
】2旅游客体文化【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宗教文化、旅游建筑文化、旅游娱乐文化、旅游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文艺文化、景观文化等。
】3旅游介体文化【旅游管理文化、旅游服务文化、旅游教育文化、旅游政策法规、旅游行规制度等。
】旅游文化的特征:旅游文化事象纷繁、特征多样,是稳定性与变异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地域性的统一;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统一;显性与隐性的统一;多样性与单一性的统一;群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旅游文化的功能:旅游文化具有10大功能:保存、认知、教化、启智、愉悦、凝聚、交流、经济、审美、规范功能。
旅游文化研究方法:文献法、调查法、观察法、比较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法、系统分析法。
研究意义:1 有助于人们认识旅游活动发展的机理。
2有助于人们认识旅游活动的社会影响。
3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4有助于加强学科建设。
5有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中国当代旅游文化特征:1旅游目的的多样化2文化动机、回归自然动机强化3参与意识不断增强4自助游、自由行渐成时尚。
旅游主体消费行为中的主要文化表现:1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生态环境、社会环境)2中西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生活方式)3中西方旅游消费行为的文化差异表现(在旅游动机强弱上的差异、在旅游需求心理上的差异、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的差异、在旅游方式选择上的差异、在旅游消费支出上的差异、旅游习俗的差异。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旅游文化学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系统而准确地掌握旅游管理相关文化现象,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使学生能够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旅游现象,并能把旅游文化学的知识与理论灵活运用到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借助相关知识解决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本课程应要求学生阅读有关社会文化、跨文化教材,探讨旅游文化内容,把握旅游业服务与管理的文化内核。
通过课程穿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讲解,培育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帮助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Tourist cultures course is aimed at helping students system and accurately master the tourism management related cultural phenomenon, expand students' knowledge and improve students' cultural quality, enable students to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tourism phenomenon, and can apply the knowledge and theory of flexible of tourist cultures to the other professional course, with the help of related knowledge to solve the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course learning. This course should require students to read about social culture, cross-cultural teaching material, explores the tourism culture, understanding of the cultural core of the tourism services and management.Through the curriculum interspersed with the infiltration and explanation of the excellen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1 -cultivate students' sense of cultural identity and help them form a correc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2.设计思路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中国旅游文化复习题答案版《中国旅游文化》复习题以下个人总结的答案,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旅游文化旅游文化:以一般文化的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互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介体和旅游研究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的,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已经形成的观念形态及其外在表现总和。
2、旅游主体文化旅游主体文化:旅游主体在旅游过程中形成的共有的观念形态和行为模式,具有规性、传统性、时代性、多样性以及扩散性的特征。
3、旅游客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自然旅游客体文化和社会人文旅游客体文化成为人们游览、观赏的对象,并在人们游览、观赏的过程中与其他相关文化事象一起,所展现的一种旅游文化形态。
4、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介体文化:旅游介体在其位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服务的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展现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服务规的一种旅游文化形态。
5、比德说比德说:指以自然景物的特征比附人的道德情操,是儒家学说的表现,是将儒家思想核心中的“仁政”“礼教”等容溢透到山水审美中来。
6、四谛说四谛说:“谛”是真理之意。
四谛即四条真理:苦、集、灭、道。
四谛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四谛说是佛教教义的核心。
7、斗拱斗拱:我国木构架建筑特有的结构构件,主要有水平放置的方形斗、升和矩形的栱以及斜置的昂组成。
8、藻井藻井:一种高级的天花,一般用在殿堂明间的正中,如帝王御座之上,神佛像座之上,形式有方,矩形,八角,圆形,斗四,斗八等。
9、开间开间(面阔):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为“通面阔”中间一间为“明间”左右侧为“次间”再外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九间以上增加次间的间数。
10、借景借景:将园外的风光胜景,巧妙地收进园游人眼中,以丰富园景色,使园外景物融为一体,形成园外有园、景外有景的效果。
11、中国民俗风情文化中国民俗风情文化:指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流传于民间的,约定俗成的民俗。
它既有全国性的民俗文化,也有地域性的民俗文化。
旅游文化学重点知识大纲第一章 绪论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旅游文化是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魅力所在。
文化因素社会因素 个人因素 心理因素 购买者传统观念社会流行 年龄 学习 民风民俗参考群体 性别 感觉 民族性格家庭角色 职业 动机 思考方式地位 生活方式 信念 亚文化 阶层 自我观念 态度 购买决策过程(EBK 模式):确认问题 搜集信息 判断选择 购买决策 购后评价 社会心理模式:认识社会的动物,其需求和购买行为一般受到社会文化和亚文化的影响,并遵从所处的社会团体、阶层和家庭等特定的行为规范。
第一节、文化的界定1999年《辞海》将“广义文化”为“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
我们认为文化泛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形成的语言文字、性格特征、社会心理、传统道德、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以及社会生产力水平等物质和精神要素以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和表现。
狭义的文化则是指排除广义文化概念中的物质性的部分,将文化限定在人类精神活动创造及其结果层面。
第二节、旅游文化概述一、旅游的文化属性旅游的文化学角度定义:旅游是一种以体验他乡异域文化风情,丰富阅历、满足精神享受为目的的而暂时离开居住地的特殊生活方式。
旅游的AIEST定义:旅游是指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居住而引起的一种现象及关系的总和。
这些人不会永久居住,亦不从事赚钱活动。
1)旅游主体文化属性旅游实际上是一种为满足文化需求的活动,旅游活动对旅游主体而言,既是文化的消费过程又是文化的创造过程,另外,旅游者的进入及其所带来的异形文化或异质文化,对旅游地原有的文化信息系统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2)旅游客体的文化属性旅游产品实际上是一种文化产品,无论是旅游地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还是其旅游服务,都应该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内涵。
3)旅游介体的文化属性旅游介体是指为旅游活动提供服务和从事旅游经营与管理的部门和企业。
旅游⽂化旅游⽂化第⼀章1.我国⽂化定义:⽂化是⽂与化的复合。
⽂是⽂德教化。
化则有改变、化⽣、造化等含义。
2.⽂化的定义:凡是超越本能的、⼈类有意识地作⽤于⾃然界和社会的⼀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化;或者说,“⾃然的⼈化”即是⽂化。
它包括显露在外的、⼈们可以直接感知的所谓“显在⽂化”和不表现在外的由知识、态度、价值观、⼼态等构成的“隐在⽂化”。
3.⽂化的内涵:(简答题)①⽂化是⼈的创造物,⽽不是⾃然物,是⼀种社会现象,⽽不是⾃然现象。
②⽂化不属于某⼀个⼈,它是全社会⼈们共同拥有和享⽤的。
③⽂化是⼈类智慧和劳动的创造,这种创造体现在⼈们社会实践活动的⽅式中,体现在⼈们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中。
4.⽂化的构成体系:(论述题)⽂化的构成要素:①物质⽂化即⽂化的物质实体层⾯,它包括各种⽣产⼯具、⽣活⽤具以及其他各种物质产品等。
②⾏为⽂化也叫⽂化的⾏为⽅式层⾯,它包括⾏为规范、风俗习惯、⽣活制度以及各种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等③精神⽂化也可以称作⼼态⽂化或观念⽂化,这是⽂化的精神观念层⾯,包括思维⽅式、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审美情趣、道德操守、宗教信仰以及民族性格等。
三者之间的关系:①⽂化的三个层⾯之间关系⼗分密切;②精神⽂化居于核⼼地位,它是⽂化发展的动因,起⽀配制约作⽤;③⾏为⽂化是精神⽂化在⼈们⾏为活动中的体现;④物质⽂化是精神⽂化通过⼈们的实践活动在物质产品上的体现。
⑤三者⽔乳交融,互相依存。
5.“旅游⽂化”与“⽂化旅游”的区别旅游⽂化是⽂化的⼀个重要组成部分,从狭义来说,它属于⼀种精神⽂化。
它是指⼈类在旅游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特定的⽂化氛围与⽂化传统。
旅游与⽂化是⼀对孪⽣兄弟,很难截然分开。
旅游与⽂化⼀般是相互结合共同发展的,如旅游与⽂化艺术的结合、与科技⽂化的结合、与宗教⽂化的结合、与民俗⽂化的结合、与古迹⽂化的结合、与⼭⽔⽂化的结合等等。
旅游与⽂化的这种有机结合构成了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化——旅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