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胸膜炎105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96.86 KB
- 文档页数:2
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
方法:选取2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经治疗,7天内患者胸腔积液消失,体温恢复正常7例,14天内体温恢复正常,胸腔积液消失11例,30天内体温恢复正常,积液完全消失7例。
结论: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要早期正规应用抗结核药物,积极抽液,适当应用激素。
使其尽量减少胸膜增厚粘连,减轻肺功能损害,防止脓胸的形成,预防肺内、肺外结核病的发生。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抗结核治疗;抽液【中图分类号】R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3-0132-02结核性胸膜炎是胸膜对结核杆菌及其代谢产物高度变态反应时产生的胸膜炎症,为最常见的胸膜炎,可同时伴有或无明显的肺内结核病灶。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儿童或青少年[1]。
早期发现,合理治疗,预后良好。
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25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25例,其中男12例,女13例,年龄15~76岁,平均年龄35岁。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16例,咳嗽20例,咳痰15例,胸痛19例,小量胸腔积极液3,中量胸腔积液8例,大量胸腔积液13例,双侧胸积液1例。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升高5例,结核抗体阳性22例,痰找结核菌阳性8例,胸腔积液检查结核抗体阳性22例。
X线检查:均有胸部X线正侧位片,显示包液性积液12例,叶间积液2例。
1.2 方法①早期正规使用抗结核药物:每日服用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和(或) 乙硫异烟胺(ETH) (10~15mg/(kg?d))或 EB(15~25mg/(kg?d)),但仍应根据患儿肺内有无结核病灶,以及初治或初治失败的复治病人的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案。
②积极胸腔穿刺抽液:少量胸水一般不需抽液,或仅做诊断性穿刺。
结核胸膜炎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52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0-0083-01结核性胸膜炎目前仍是一种常见病患,但有时诊断较为困难,原因是难以找到病因依据,胸水中很难找到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也仅为13.4%。
本文对67例结核性胸膜炎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总结出结核性胸膜炎临床特点,为临床提供经验。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7例患者中,男42例,女25例,年龄为19~52岁,平均36.4岁;临床表现:发热58例,咳嗽44 例,咯痰21例,胸痛50例,胸闷气促59例,盗汗48例;左侧胸腔积液28例,右侧胸腔积液35例,双侧胸腔积液4例;胸腔大量积液35例,中量积液20例,少量12例;伴有肺结核19例,结核性脑膜炎6例,喉结核2例。
1.2治疗方法 (1)短程强化联合抗痨治疗全部应用2HRZE/4HR(H:异烟肼,R:利福平,E:乙胺丁醇,Z:吡嗪酰胺),每日按时服药。
异烟肼0.3g、利福平0.6 g、乙胺丁醇0.75g每日清晨顿服,吡嗪酰胺0.5g每日3次口服。
(2)应用激素全部口服泼尼松10mg/次,每日3次,4周后每周减2.5~ 5mg。
(3)43例中量及大量胸腔积液经B超定位在患者同意下采用在B超定位下每周抽液1次,首次抽液量一般控制在1000ml 内,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而定。
全部患者就诊时摄X线胸片,服药期间用B超和胸片观察胸水吸收情况。
将胸膜超过3mm为胸膜增厚, X线胸片上见大片高密度阴影及索条状为胸膜粘连,肋膈角变钝为正常。
2 结果体温在5天内恢复正常者12例,5~10天正常者37例, 11-1 5天正常者15例,15天以上者3例。
伴随着体温好转咳嗽、胸闷等症状随之好转或消失。
胸腔积液1~2周内吸收44 例,2~4周吸收15例,1~2个月吸收6例,2个月以上吸收2例;12例出现胸膜肥厚。
3 讨论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增长过快过多,大量积液压迫肺脏,减少呼吸面积和限制膈肌活动,肺活量减低,会导致患者胸闷、气促及心悸等,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呼吸困难及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危险,故必须及时发现,积极抽液,有效减轻心肺组织压迫,减少渗出,促进积液吸收,防止胸膜增厚粘连,尽可能保存应有的肺功能。
93例结核性胸膜炎临床分析[ 10-02-25 11:45:00 ] 作者:刘金平编辑:studa090420结核性胸膜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据国内报道可占同期住院肺结核的3.7%~9.0%[1]。
而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时比较困难,为进一步提高诊断符合率,以便临床正确治疗,我们对经病理证实的93例患者做以下临床分析。
1 对象与方法近5年本院收治的178例经临床诊断为结核性胸膜炎的患者,经病理证实的93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40例,男女之1.3:1;年龄在16~75岁,平均44.4岁;病程15~60天,平均26.5天。
2 结果2.1临床特点93例中,体温正常39例,低于38℃28例,38-39℃19例,大于39℃7例;咳嗽86例,咳痰23例,咯血1例,乏力、盗汗33例,胸痛40例,胸闷、气短78例。
2.2血沉、PPD、外周血象、胸部X线片检测,血沉正常26例,轻度升高42例,中度升高18例,重度升高7例;PPD阴性22例,阳性46例,中度阳性17例,强阳性0例;外周血象白细胞计数正常61例,10~20.0×109/L29例,大于20.0×109/L3例;X线示少量积液8例,中量积液67例,大量积液18例。
2.3胸水常规检查外观清亮48例,混浊45例,淡黄色71例,血性22例,其中50岁以上15例;胸水细胞计数小于0.1×109/L1例,0.1~0.2×109/L4例,0.2~0.5×109/L31例,大于0.5×109/L57例;细胞分类主要以有核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0.5~0.8 64例,大于0.8 5例;淋巴细胞小于0.5 69例,大于0.5 14例;间皮细胞87例小于0.016例,大于0.05;胸水蛋白定量小于25g/L 1例,26-35g/L 10例,大于35g/L 8例。
2.4胸膜活检本组93例患者采用美国制Tricat型胸膜活检针活检,所取材料经10%甲醛固定,送病理活检,依病理分为:结核结节、结核性肉芽肿、结核炎性改变3种,分别为24、30、39例。
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治疗分析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治疗措施及疗效。
方法:我院收治61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痊愈43例、有效16例、无效2例。
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早期采用合理综合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发生,改善预后。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是指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胸膜出现的充血、增生、纤维化等疾病,其可以引起胸膜腔积液,是我国最重要的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伴病侧胸痛、气急等。
以渗出性胸膜炎为最多见,此外还包括叶间胸膜炎、包裹性积液、纵膈胸膜炎和肺底积液等[1-2]。
在全部胸腔积液患者中,约有半数以上患者均有结核性胸腔积液,如不加以治疗,则65%左右的患者的病情将转变为活动性结核病[3]。
其在临床上常常造成患者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循环障碍,影响患者的预后。
在治疗中,腔内进行治疗得到了广泛应用[4]。
我科于2014年1月~2017年11月共对61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1例,其中男34例,女27例;年龄38~77岁,平均52.5岁;病程最短5个月,最长11年,平均4.6年;患者均为肺结核,经过体征、X线、胸水检查后确定为结核性胸膜炎;其中胸腔大量积液为11例,中等积液50例。
1.2治疗方法⑴所有患者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术,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浸润麻醉,以中心静脉导的套管针穿刺,从针管后端的小孔送入导丝,拔出穿刺针,插入扩张器扩张,拔出扩张器,然后将导丝引导置入胸腔,拔出导丝,外留导管用无菌贴膜或缝针固定。
均常规消毒肝素锁,连接50mL注射器,缓慢抽吸胸水。
给予药物尿激酶10万U、异烟肼0.1 mg、利福平0.1 mg、地塞米松1 mg 胸腔内注射,引流胸腔积液的量以完全引流充分为原则,关闭引流管,常规抗感染;⑵化疗方案:均采用全身化疗方案2HRZE/4HR;⑶用糖皮质激素:常用泼尼松15-30mg/d,分3次口服;或泼尼松龙20mg/d,分4次口服。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分析目的分析纤溶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10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所有患者均加强营养,合理调整饮食,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
研究组再次家畜上加用纤溶酶治疗。
治疗一个月后,比较两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胸膜粘连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胸膜厚度变化。
结果研究组、对照组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分别为(13.9±1.7)天、(19.0±2.1)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胸膜粘连发生率分别为3.6%(2/55)、16.4%(9/5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纤溶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总有效率(92.7%)明显高于常规治疗(81.8%),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2周末、4周末胸膜厚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纤溶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可降低胸膜粘连、胸膜肥厚发生率,促进胸腔积液的消失,临床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标签:结核性胸膜炎;纤溶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是一种以咳嗽、发热、气急、侧胸痛等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渗出性炎症[1],在呼吸内科十分常见。
患者机体处于高敏状态,约30%患者治疗后仍有胸膜肥厚粘连[2],影响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旨在探讨纤溶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我院自2015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110例纳入此次研究。
所有患者均经胸腔积液检测、凝白酶原时间、血常规检查、X线检查确诊,伴有呼吸困难、食欲减退、胸痛、咳嗽、积液较多等症状。
排除过敏体质者、消化性溃疡者、出血倾向者。
其中男患者84例,女患者26例;年龄24~55岁,中位年龄(28.9±1.5)岁;单侧胸膜炎100例,双侧胸膜炎10例,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所有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5例。
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分析发表时间:2019-07-23T09:50:54.75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6期作者:王美娟[导读] 探究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疗方法及效果。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齐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161000【摘要】目的探究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疗方法及效果。
方法抽选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3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临床分析,明确诊断,采用针对性治疗,回顾性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 18例患者显效(占56.3%),13例有效(占40.6%),1例无效(占3.1%),治疗总有效率为96.9%(31/32)。
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经全面的临床分析,及早明确诊断,及时采用针对性治疗措施,能够取得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诊断;针对性治疗在我国,结核性胸膜炎是常见的胸膜疾病,在胸腔积液的病因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发病与结核分枝杆菌及其代谢产物引起胸膜腔超敏反应有关[1]。
抽选我院收治的3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诊疗方法及效果。
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抽选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3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9例(占59.4%),女性患者13例(占40.6%),年龄25~61岁,平均年龄(47.5±1.2)岁。
2病因及发病机制2.1病因结核性胸膜炎的感染途径有以下3种:(1)肺内结核病变通过胸膜直接蔓延;(1)结核分枝杆菌经肺门、纵隔淋巴结、淋巴管到达胸膜;(3)通过血行播散到胸膜。
结核性胸膜炎多为单侧,少数也可以表现为双侧,甚至累及全身多处浆膜,引起多浆膜腔积液。
2.2发病机制多项临床观察显示,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是结核分枝杆菌或其代谢产物与致敏的CD4+T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
CD4+T细胞在胸腔内蓄积,导致多种炎性介质产生并释放,引发胸膜炎[2]。
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分析结核性胸膜炎是胸膜对结核菌高度变态反应时产生的胸膜炎症,为最常见的一种胸膜炎。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于儿童和青少年。
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生是很复杂的,目前比较多的意见认为与下列因素有着重要的关系。
即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的刺激、以及机体对于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的敏感性增高,二者是缺一不可的。
一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到达胸膜腔的途径(1)局部播散。
肺表面的结核病灶可直接累及脏层胸膜,引起胸膜炎症与粘连,肺表面的干酪病灶破溃进入胸膜腔时可携带大量结核菌,引起胸膜炎;另外,胸壁结核、脊柱结核,腹腔结核等疾患都可可波及胸膜,引起胸膜炎的发生。
(2)淋巴播散。
肺门及纵隔淋巴结结核时能影响淋巴管引流,造成淋巴的逆流,使得肺门及纵隔淋巴结中的结核菌或结核菌的代谢产物逆至胸膜。
(3)血行播散。
结核菌由胸膜腔经淋巴血行进入血液循环造成血行播散引起全身结核的结果。
二人体的反应性(1)免疫力。
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力有二种,一是先天性免疫力,属于非特异性;另一种是后天性,具有特异性,一般人初次感染结核菌后,大多数由于免疫力的保护作用而不发展成为结核病。
(2)变态反应。
(过敏反应),结核菌侵入人体后4~8周身体组织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过敏反应称为变态反应。
具有过敏反应的病人再以接触结核菌时,使局部组织反应强烈而产生炎症,甚至坏死,由此而灭菌合用细菌局限化,达到防御作用。
(3)变态反应与免疫力的关系。
人体感染结核菌后是否发病或发病程度较轻,反之如果机体免疫力低下,虽然结核菌入侵数量不多,毒力不大也可发生结核病。
三主要诊断依据1.病史午后低热、消瘦、乏力、食欲不振、失眠与盗汗等,此外尚有胸膜改变所造成的一系列症状。
2.症状(1)发热。
表现不一,发病缓慢的胸膜炎可无发热,而干性胸膜炎,从发病至引起胸膜腔产生渗液后,以及一般性渗出胸膜炎和包裹性胸膜炎,都可出现发热,有的资料统计在80%以上,热型包括不规则热,弛张热、稽留热,有的体温达39~40℃,这种病人随着抗结核药物及激素类药物的使用,以及胸腹腔抽液后,体温会逐渐下降,短者3~5d内即可达到正常。
结核性胸膜炎95例临床诊治分析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经正规方案治疗后其结果及预后。
方法: 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科收治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95例,对其诊断、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周后55例患者胸腔积液消失,X线复查肋膈角变锐,4周后35例患者胸腔积液消失;8周后5例患者积液完全消失。
随访患者出现胸膜肥厚者11例,出院后1年无复发病例。
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早期发现,早期正规治疗临床效果满意,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出院后的生存质量。
标签:结核性胸膜炎;胸腔积液;结核杆菌;胸膜肥厚结核病是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目前在全球依然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
结核性胸膜炎在肺外结核中是常见的结核感染形式,其致病菌为结核杆菌。
大多数患者呈急性发病,大部分患者基本上在1个月内起病。
其常见主要症状是患侧胸痛和干咳,临床上多见于青年人,典型的结核性胸膜炎其临床特征为单侧胸腔少到中等量的积液[2]。
我科在近年收治了9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现将其临床诊治分析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2006年6月~2008年6月共收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95例,其中,男62例,女33例,年龄19~81岁,平均29.5岁。
入院时发热91例、盗汗58例,单侧胸痛75例、胸闷82例、咳嗽92例、咳痰32例。
病程1个月~2.5年。
1.2 体格检查95例患者中单侧肺底浊音93例,呼吸音减低69例,可闻及■音88例,胸膜摩擦音57例。
1.3 辅助检查入院后行胸部X线检查诊断为单侧胸腔积液87例,其中右侧胸腔积液45例,左侧胸腔积液42例,双侧胸腔积液8例,痰液查找结核杆菌,胸腔积液检测均为渗出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1.4 治疗1.4.1 入院后可在B超定位下进行胸膜腔穿刺抽取胸腔积液,根据患者耐受情况,可抽取1 000~1 500 ml,如患者情况良好,可继续抽取。
术中要随时观察患者情况,严格遵守操作规范,严格无菌操作,抽取速度宜慢,避免出现胸膜反应、纵膈摆动或气胸、血胸等并发症。
结核性胸膜炎68例临床分析目的总结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结核性胸膜炎病例。
结果针对不同的结核性胸膜炎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能有效控制胸膜炎症促进胸腔积液吸收。
结论只要规范治疗,本着早期抗痨治疗,积极抽出胸腔积液,辅以激素的合理应用,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tuberculous pleurisy.M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68 cases of tuberculous pleurisy cases.Results Treatment options for different tuberculous pleurisy,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disease and promote the absorption of pleural effusion pleurisy.Conclusion As long as the standard treatment,in line with the chemotherapy treatment early,actively take out pleural effusion,supplemented by the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hormone,and can achieve good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Key words:Tuberculous pleurisy;Analysis结核性胸膜炎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不规范治疗,可能延误病情及导致胸膜增厚粘连、形成慢性胸膜炎、包裹性积液、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等,可致患者呼吸功能受限。
收集我所自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已确诊68例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过短程强化联合抗痨、应用口服激素和积极抽出胸腔抽液、加强营养及防止混合感染的治疗,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结核性胸膜炎临床分析
翟淑丽
【期刊名称】《医药论坛杂志》
【年(卷),期】2005(26)14
【摘要】目的总结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治疗方案。
方法对245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①年龄分布,≤35岁占51.5%,≥55岁占23.2%,平均37.2岁。
②发热、咳嗽、胸痛的发生率分别为73.5%、58.0%、52.2%。
③单侧胸水占94.7%,双侧胸水占5.3%,左右侧发生率分别为48.6%及46.1%。
④中、小量胸水共占98.0%,大量胸水仅占2.0%。
⑤胸膜炎同时合并肺结核占47.3%。
⑥PPD阳性反应者占84.9%。
⑦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者占64.9%,均值为46.9mn/1h。
结论结核性胸膜炎是常见疾病之一,多见于青壮年,与肺结核关系密切,诊断时注意临床特点,综合分析、早期诊断、合理治疗。
【总页数】2页(P16-17)
【关键词】结核性;胸膜炎;临床分析
【作者】翟淑丽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市结核病防治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21.7
【相关文献】
1.蝮蛇抗栓酶在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应用(附32例临床分析) [J], 朱敏;钟济和
2.对进入临床路径及未进入临床路径的结核性胸膜炎治疗结果分析 [J], 陈明菊;王舰涛;陈世莉;
3.老年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特点(附58例临床分析) [J], 屈磊;章涛;滕维亚
4.结核性胸膜炎和癌性胸膜炎的临床分析 [J], 刘金萍
5.辅助超声引导靶向透药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J], 贾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核性胸膜炎临床诊疗【概述】结核性胸膜炎是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直接感染,和/或胸膜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产生高度变态反应而发生炎症,为最常见的一种胸膜炎症性疾病。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据国内228例胸膜腔积液病例报告,结核性胸膜炎占54.8%。
因结核病而死亡者尸检有92%发现结核性胸膜病变。
【临床表现】结核性胸膜炎按病理变化可分为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其临床表现各异。
1. 干性胸膜炎干性胸膜炎可发生于胸膜腔的任何部位,多见于肺尖部,其次为肺下部。
症状轻重不一,多数病人发病缓慢,没有或很少症状,常可自愈。
少数病人起病较急,有畏寒,不同程度发热,干咳。
主要症状是局限性针刺样胸痛、深呼吸及咳嗽时更甚。
由于胸痛病人多不敢深吸气,呼吸急促而表浅,当炎症刺激胸膜迷走神经时可引起顽固性咳嗽。
查体可见呼吸运动受限,局部压痛,呼吸音减低,听到胸膜摩擦音是特征性体征。
2.渗出性胸膜炎病变多为单侧,胸膜腔内有数量不等的渗出液,一般为浆液性,偶见血性或脓性。
按其发生部位可分为;胸膜炎(又称为典型胸膜炎)、包裹性胸膜炎、叶间胸膜炎、纵隔胸膜炎、膈胸膜炎、肺尖胸膜炎。
典型渗出性胸膜炎起病多较急,有中度或高度发热、乏力、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发病初期多有刺激性咳嗽,痰量少,有胸痛,多为刺激性剧痛,随胸液出现和增多,胸痛减弱或消失。
如急性大量积液压迫肺组织和心脏、血管,以致呼吸面积减少及心搏出量减低,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发绀。
胸腔积液量愈多、发生愈快、症状也愈重,在抽液或渗液逐渐吸收后呼吸困难缓解。
如积液缓慢形成,气急可不显著而仅感胸闷。
纵隔胸膜炎常和典型胸膜炎并存,除一般结核中毒症状外,大量积液可引起压迫症状,如胸骨区疼痛、咳嗽、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心悸、呕吐、肩痛等。
膈胸膜炎(肺底积液)右侧多于左侧,偶见双侧,常有低热、气短、咳嗽、胸痛、肩痛、上腹痛或腰痛等。
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患侧胸廓饱满、肋间隙增宽、呼吸运动减弱、气管纵隔向对侧移位,语颤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