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讲学稿
- 格式:docx
- 大小:21.41 KB
- 文档页数:21
第3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知识与能力】了解汉武帝实施大一统措施的背景;列举汉武帝所采取的大一统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理解汉武帝的文治武功,认识到汉武帝是我国古代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学会评价汉武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儒家学说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并一直延续两千多年。
【重点】汉武帝所采取的大一统措施及其影响。
【难点】对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进行评价。
【自主学习】1.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2.在统一思想上,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3.你如何评价汉武帝?【新课导入】(情境式导入)汉族、汉语、汉人、汉文化、汉学。
“汉”从何而来,为什么它能成为我们的代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我国历史上的西汉王朝,分析其原因。
【合作探究】知识点一汉武帝的大一统1.阅读教材P55阅读卡,思考:(1)为了让汉室江山永不倒,汉高祖刘邦采取了什么行动?他的这一行为给后来的统治者埋下了什么隐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景帝是如何做的?引发了什么后果?答案提示:分封诸侯王,尤其是分封刘姓子弟为诸侯王。
刘姓子弟在他死后的岁月里骄奢淫逸,势力过大,不易控制,渐成隐患。
景帝采纳大臣晁错的建议,削减诸侯王的封地。
这一行动激起了诸侯的反叛,景帝被迫处死晁错,但诸侯并没有罢兵,景帝只得派兵平定叛乱。
(2)汉武帝即位时,国家处于怎么的状态?答案提示:经济繁荣,国力雄厚,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2.阅读教材P56第1段,思考:(1)汉武帝是如何解决诸侯问题的?答案提示:实行“推恩令”,规定除了诸侯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再分给其他子弟,建立侯国。
(2)与汉景帝削藩相比,推恩令高明在哪里?答案提示:汉武帝不费财力、兵力,以和平的手段,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使之无力对抗中央,而且大多数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不仅不会反抗中央,还会对此心存感激。
3.阅读教材P56第2段,思考:汉武帝是如何强化监察制度的呢?答案提示:中央设司隶校尉,地方设刺史。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第三单元教材内容的整体把握]第三单元的主题是“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在这里主要讲述了四个内容:(1)西方文化发展的脉络,从希腊、罗马的文化缘起到对现代西方文化的影响力。
(2)西方国家历史的发展脉络。
比如说我们中国人非常清楚我们自己的历史主线“宋元明清等”,那么学习了这一章节,同样应该了解西方国家历史的发展脉络。
但这一历史更迭的线索并非我们讲课的重点,在这条线索里我们要重点了解的是西方中世纪的社会情况。
(3)伊斯兰文明的缘起与辉煌。
(4)文化的多样性。
[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这一课首先应讲清一条线索即:西方文化缘起、传递的脉络。
可以在欧亚大陆的地型图上作一番演示:来自东方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尼罗河文明影响到地中海东部地区,形成古希腊文化,罗马征服希腊,希腊又从文化上征服了罗马,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扩展,古罗马文化在欧洲地方扎根,虽然有之后的日耳曼人国家的建立,但由于日耳曼人最初是一个不认识字的民族,因此罗马文化再次有了因袭、继续的可能,并把这种影响力延续至今。
课文可作三部分处理。
(1)古希腊文明(2)古罗马文明(3)解释西方文化之根,即上面所说的线索。
希腊文明部分可处理成两段论。
(1)希腊文明的早期阶段——爱琴海文明。
(2)城邦文明的情况。
爱琴文明可以由米诺斯神话导入,讲考古发现展示古文明的成就,由文明的湮没过渡到成邦文明。
城邦文明部分首先要解说清楚城邦的来由、特点,可以借助巴尔干半岛地形图、雅典卫城图。
重点推介的雅典与斯巴达采用思考题的方式来探讨。
问题设计:假设学生穿越时光隧道来到2700多年前的希腊的土地上,有两个居住点A和B (影射雅典和斯巴达),说明各自的地理情况,请学生选择并假想你可能会发生的生活情况。
题目设计的用意在于让学生从地理、人文条件去明白古希腊人的选择(商业文明或农耕文明),并由各自的生活方式所引导所形成的人性的、政治生活的特点(希腊的政治生活民主化和斯巴达的军事化)古罗马文明的介绍也分两部分:(1)罗马的从无到有,从一个小城邦到大帝国。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教案第三单元教案集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根据资料描述爱琴文明的情况、雅典的民主制度和斯巴达城邦的特点。
(2)通过公民大会模拟游戏体验雅典民主制度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3)通过希腊文明和中华文明的自然环境的比较来探讨希腊文明发展的特点,并感受人类文明发展的多元性和独特性。
四、教学过程导入:下课时听到同学们在议论这幅图片,这是我的家乡缙云的仙都风景区,是国家4A级的风景名胜。
今天我么就去旅游一下,不是去仙都而是去古代希腊文明。
旅行准备:去古代希腊需要什么交通工具?还要做什么准备?学生回答后提出还要知道时间公元前XX年到公元前5世纪晚期,还要知道古代希腊位置。
展示欧洲地图和古代希腊地图了解希腊文明所处的位置和陆地类型。
爱琴文明参观游:(播放FLASH穿越时空片段一)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爱琴文明博物馆,展示一些当时的图片。
因为博物馆刚刚建成,还没有写上说明,请大家群策群力作解说。
把学生分成四个组,每个组选出解说员,让他们到黑板拿取四个景点的图片。
放音乐,在音乐播放期间准备解说词。
音乐停止,让学生上来汇报,对解说做简单评价。
这些图片放在博物馆里,怎么样的顺序好呢?让学生上来排顺序,并解释排列的理由。
特别强调特洛伊为什么放在最后,突出它使爱琴文明走向了衰亡。
城邦时代体验游(播放FLASH穿越时空片段二)公元8世纪的希腊进入了城邦时代,出现许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家,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和斯巴达。
、雅典今天雅典人要召开公民大会。
它的民主制度是很著名的,我将带大家看一些场地和物品,猜猜他们与什么民主制度有关!为什么?出示雅典的民主广场图片、黑色豆子和白色豆子、写有名字的陶片。
让学生小组简单讨论后完成连线题。
民主广场黑色豆子和白色豆子陶片500人议事会陶片放逐法公民大会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也就是解释了这些民主制度。
把雅典民主制度与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制度进行比较,让学生说说他们认为雅典民主制度在当时世界上哪些内容比较先进。
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单元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了秦汉时期大一统的局面。
时间跨度: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到东汉政权灭亡。
课节概述:秦国一统天下,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秦朝确立起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推行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政策。
秦后的汉朝,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局面,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科技成就斐然。
阶段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1.掌握秦统一的史实和统一的措施。
2.了解秦朝灭亡和汉朝建立的概况。
3.掌握汉武帝所采取的大一统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4.了解秦汉统治者为抵御匈奴侵扰所采取的巩固边疆的措施及结果。
5.知道秦汉昌盛的文明成就。
【重点】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知道秦末农民起义;汉武帝所采取的大一统措施及其影响;汉朝与匈奴关系的变化;秦汉文化、科技成就。
【难点】认识中央集权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对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进行评价;我国古代民族交往的主要方式;秦汉文化兴盛原因。
2.推恩令:汉武帝时期为了解决王国问题而推行的政策,规定嫡长子继承王位后,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3.大一统: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4.西域:人们把今天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地区和更西的地区,称为西域。
5.丝绸之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在经由这条路线进行的贸易中,中国输出的商品以丝绸最具代表性。
因此,人们称这条陆上中西交通要道为“丝绸之路”。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教材分析】本课位于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秦朝一统以及汉朝建立的史实。
在此基础上,本课内容主要讲述了汉武帝为巩固汉朝统治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采取的措施,形成了自秦朝以来新的大一统的局面,并简略介绍了王莽新政以及东汉灭亡的史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汉朝经历的确切时间。
(2)掌握汉武帝为巩固新的大一统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3)知道王莽新政以及东汉灭亡的史实。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在比较秦朝的各项制度和汉朝的各项制度的异同来理解汉武帝时期的所采取的措施的过程中,掌握通过比较来理解史实的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郡县制和分封制对巩固中央集权带来的影响的过程,培养与人合作,自主探究历史现象及其意义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形成对汉武帝的正确评价。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统一的多民族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意识。
【教学重点】汉武帝新的大一统的措施。
【教学难点】汉朝的一统于秦朝一统的区别。
【教学方法】比较法与自主探究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导入】猜古代皇帝的名字:打得赢就是上帝(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帝(康熙)上海复旦大学博士姜鹏曾用十六个字形容一个皇帝的一生——内强皇权,外服四夷,迷信神仙,晚年改辙。
请问这个皇帝是谁?(汉武帝)(教师总结:姜鹏博士的这十六字总结,前八个字概括了汉武帝一生的功绩,简单来说,就是缔造了一个新的大一统的格局。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新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回到汉朝体会汉武帝的雄才伟略。
)环节一:画年代尺教师在黑板上画汉朝历的年代,让学生在相应的年代填上相应的事件。
(此过程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汉朝的大致时间和经历的重大事件,有利于对史实的梳理)阅读卡内容探究请学生自行阅读书本阅读卡上的《西汉的分封与七国之乱》,小组讨论:如果你是汉武帝,如何避免类似七国之乱事件的发生。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新)同步教案:第3单元第1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新)第3单元第1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课程内容包括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秦始皇的政治制度、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的文化改革以及秦始皇的军事扩张等。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七年级的历史与社会课程,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以及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的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的措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对秦始皇的统一事业有更深入的认识,并理解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等。
1. 时空观念:通过学习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使学生能够理解历史事件发生的时空背景,建立起对历史的时空观念。
2. 史料实证: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实证的方法,了解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事实,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3. 历史解释:通过对秦始皇政治制度、中央集权制度、文化改革和军事扩张等方面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秦始皇的统一事业进行客观、全面的历史解释。
4. 文明史观:通过学习秦始皇的统一事业,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大业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培养学生的文明史观。
5. 全球史观:通过对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事件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历史的全球影响,培养学生的全球史观。
三、学情分析在进入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七年级的历史与社会课程,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诸侯争霸等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如资料搜集、分析、比较等,具备一定的历史思维能力。
然而,学生在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仅限于表面,缺乏深入理解和批判性思考。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第三单元学习提纲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一、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1、识记爱琴文明的历程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
公元前2000年左右,爱琴文明发祥于克里特岛,后来文明中心移至希腊半岛,出现迈锡尼文明。
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历时约800年。
2、识记课本第50页图3-2古代希腊图,爱琴文明的两个中心、两大著名城邦、古代希腊位置和古代希腊的范围。
爱琴文明中心:克里特岛、迈锡尼两大城邦:雅典、斯巴达古代希腊位置:欧洲南部的希腊半岛,东邻爱琴海古代希腊范围:希腊本土、爱琴海地区、小亚细亚西海岸3、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列表学习)机构性质组成职责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全体男性公民投票决定国家内政外交大事主要权力机构五百人议事会抽签出500人组成处理城邦日常事务最高司法机构陪审法庭从公民中抽签处理重要案件4、理解雅典民主制度的双重性,既你如何理解:“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制度,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这句话。
积极方面:它具有专制统治所不具备的特点和优点,使公民得以享受更多的权利;消极方面:这一民主制度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因此,雅典民主制并不像伯利克里所标榜的那样美好,他的话仅说对了一部分。
5、由于雅典和斯巴达都想压倒对方,彼此征战,消耗很大,公元前5世纪晚期以后,希腊逐渐地衰落了。
这对于我们国家有什么启示吗?对内我们始终要团结全国人民,各地区间要相互帮助,不搞小团体主义。
对外,我们要互利合作,多对话少对抗,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6、古代希腊重要城邦比较(列表学习)雅典斯巴达地理环境濒临爱琴海,多良港境内三面环山,中间为平原工商业活动航海、工商业发达农业较发达政治制度奴隶主民主政治少数奴隶主贵族专政社会生活文化学术发达尚武,注重军事训练7、识记知识点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许多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出现在小亚细亚西海岸和希腊各地,它们称之为“城邦”。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讲学稿第二单兀讲学稿第三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教学目标】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了解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帝国的建立等史实;说说阿拉伯文化的成就。
学习收集、处理和组织历史材料的方法,培养运用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伊斯兰教的创立在阿拉伯国家统一、帝国的建立等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比较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历史背景,以故事的形式介绍六至七世纪阿拉伯半岛的基本情况、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阿拉伯民间故事。
感受伊斯兰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理解宗教对政治、社会生活、文化的影响。
通过了解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感受世界文明的融合。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伊斯兰教的创立、阿拉伯古代文化的成就。
教学难点: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统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课前预习】伊斯兰教教徒称为。
著名的城市巴格达曾经是哪个帝国的都城,并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A、罗马帝国;B、查理曼帝国;c、阿拉伯帝国;D、法兰克帝国【学与教的过程】一、伊斯兰帝国的创建与阿拉伯帝国古代阿拉伯半岛的基本情况阅读课本P61 -62内容,并观察图3-27《阿拉伯半岛地图》,结合七年级上册《干旱的宝地》一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了解到西亚的阿拉伯半岛现今的一些基本情况,请几位同学来介绍一下那么你是否了解古代阿拉伯半岛、阿拉伯国家的情况吗?知道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吗?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扩张中的作用观察图3-25《古兰经》思考:伊斯兰教创立的社会背景?既七世纪时阿拉伯社会的阶级矛盾、社会情况?叙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概括穆罕默德的精神?说说伊斯兰教教义?列举世界三大宗教,比较它们产生的背景、教义的异同点?简述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过程小结: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扩张中的作用?阿拉伯帝国可以用四个一来概括:一个人物、一个宗教、一个帝国、一种文明,分别指出是哪四个?二、阿拉伯一伊斯兰文化阅读课本P62-64内容,归纳阿拉伯一伊斯兰文明内容建筑文学地理【课堂巩固】在世界文化的贡献方面有这样一种说法:“希腊人的脑,中国人的手,阿拉伯的人的脚。
”结合你所掌握的知识,结合地理知识分析说说你对“阿拉伯人的脚”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填空。
有三个信奉宗教的人分别说了三段话:甲说: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恶事最易做,善事最难行。
阿弥陀佛。
乙说:行善者自受其益,作恶者自受其害。
我今生今世的最大的心愿就是去麦加朝拜。
丙说:主啊!我是你忠实的奴仆。
你叫有权位的人失位,叫卑贱的人高升甲信奉的是 ________ 教,该教产生的时间是_______创始人是______ 。
乙信奉的是 ________ 教,该教产生的时间是_______创始人是______ 。
丙信奉的是 ________ 教,该教产生的时间是_______创始人是______ 。
【拓展延伸】把你认为最能体现下列文明或历史时期特点的内容用短语填写在表格中。
古代雅典女口:雅典的民主制;奥运会的发源地……古代斯巴达古罗马帝国欧洲中世纪时期古代阿拉伯帝国【作业布置】P20-22第三课题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样性总课时第22课时课型新授课时设计者吕建忠授课时间0.10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能辨析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宗教景观的差异。
学生能了解宗教景观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不同世界三大宗教景观差异,了解宗教景观的象征意义,理解世界各地文化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察社会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景观,提咼自己的综合研究能力。
教学重点不同宗教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教学难点探究活动的展开。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收集相关世界三大宗教的资料特别是宗教建筑方面的资料,如印度佛塔、日本佛寺、中国佛寺等;收集中国南北方的戏台图片;收集家乡的宗教建筑和戏台方面的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归类与引导,使学生正确区分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
同学们,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能说说在旅游后给您印象最深的景点有哪些吗?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什么是宗教景观提问:什么是文化景观?什么是宗教景观?引导学生看教材,了解“文化景观”这一概念,再由此引出“宗教文化景观”的含义。
阅读图3—36《天主教堂》、图3—37《佛教寺庙》、图3—38《清真寺》,思考:都是宗教建筑,它们相同吗?掌握相关概念。
三大宗教的建筑风格完全不同,体现了在文化景观方面的差异。
这种差异说明了人类文化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样性的。
实际上文化景观是极为丰富的,千姿百态的。
下面我们以三大宗教文化景观为例,来了解为什么会形成不同的文化,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是如何与别的文化发生融合的,自身又是如何发展或变化的等问题。
依次展示:图3-35《中国的佛寺》、图一33《印度的佛塔》、图3—34《日本的佛3寺》,并出示两个思考题:这三个建筑有何相活动:1.由学生扮演导游向其他同学介绍中国佛教建筑的形态和构造,再展示印度佛塔和日本佛寺的图片,揭示佛教传播的路线。
请各小组结合“导游”的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不同的宗教景观告诉我们什么?同和不同之处?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不同?绍和上述两个思考题开展讨论,重点讨论形成不同风格的原因。
讨论结束后由每个小组选派代表交流结果。
通过三个建筑物的比较,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展示图3—36《天主教堂》、图 3 —37《佛教寺庙》、图3—38《清真寺》思考:1.从功能上看,这三个建筑物有什么相同之处?天主教堂和清真寺的建筑都采用了哪项技术?你能告诉大家这项技术的优点吗?你知道它们的建筑风格分别具有何象征意义吗?通过上述两组宗教建筑物的比较,说明文化的多样性可以说是无处不在。
展示图3-39《教堂前面的广场》、图3-40《中国北方的戏台》和图3-41《中国南方的戏台》,指导学生观察图片、阅读教材的相关内容讨论:1.中国和西方的宗教景观在布局上有何不同?你能试着分析其原因吗?中国南北方宗教景观在布局上又有何不同?你觉得主要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不同?通过以“各地不同的宗教景观”为案例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了文化的多样性。
我们也来试一试组织学生“试试”:引导学生说说本地的宗教景观,再展示自己制作的关于本地宗教景观的图片及资料的小报或幻灯片。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讨论确定哪几个是可能有探究价值的宗教景观,并确定几个探究主题,供各学习小组选择。
指导各学习小组讨论确定本组的探究主题和采用的方法;组内成员完成具体分工,明确任务,并制定出具体的活动计划。
板书设计三大宗教与宗教景观>不同的宗教景观反映了不同的文化内涵-- >让我们去探索身边的文化作业设计《作业本》P37、1-4作业评批记录上交情况全批全改批改时间0、13讲评时间0、13典型问题记录石窟寺是宗教文化景观吗?为什么?纠改措施自我纠正互相纠正小老师指导教师讲解第三单元讲学稿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教学目标】了解欧洲文明的起源地及其发展脉络。
通过资料比较,能分析出雅典和斯巴达两个城邦的不同特点。
了解罗马兴起、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转变、帝国衰落的基本脉络通过读图了解罗马帝国的版图范围。
通过课文资料理解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转变的原因。
通过欧洲古典文明与大河文明的比较、希腊文明与罗马文明的比较、雅典文明与斯巴达文明的比较,让学生感受人类文明发展的多元性与独特性。
【重点难点】雅典的民主制及成因和局限性【课前预习】爱琴文明是________ 文明的开端,爱琴文明包括_______—文明和_______ 文明。
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古希腊出现了一系列城邦,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城邦是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 。
公元前509年, _________ 建立;公元前27年,_________ —自称“元首”,实际上成为________ ,古罗马进入______—时期。
公元 _______ 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它标志着西欧奴隶制的崩溃,________ 逐步形成。
【学与教的过程】框:早期爱琴文明与城邦国家、爱琴文明亚非四大文明古国是哪些?此四文明古国的文明有何共同点?看图册P20《古代希腊》图,思考:说说古希腊的地域范围。
从地图上看,它与亚非文明古国有什么不同?看课本P50,思考:爱琴文明的时间及中心?如何证明该地有文明?城邦国家看课本P51页,思考:什么是城邦?哪两个城邦最重要?雅典雅典的自然环境如何?自然环境对雅典的经济有何影响?雅典的民主制度①表格机构组成职责公民大会500人议事会陪审法庭②问题:雅典将军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的葬礼上发表演说时说到“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雅典的国家大事怎样决定?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什么?在雅典哪些人具有参政议政的权利?通过上述分析谈谈你对雅典民主制度的理解。
斯巴达。
阅读课本P52第二段,说说斯巴达人社会有何特点?对我国有何启示?第二框:从共和国到大帝国1、看课本P52-53内容,结合图3-10及社会图册P22,问:你知道罗马城的传说吗?、罗马人与哪个城邦的人民有相似之处?这个共同之处对罗马的发展有什么影响?简述罗马的发展过程,在罗马的发展过程中,政治制度有什么变化?是谁改变了这种政治体制?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古罗马为什么能从一个小小的罗马城变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观察图3-10,罗马帝国的版图主要包括今天的哪些国家?【叙述】古代的罗马帝国虽然强盛一时,但在3世纪陷入了全面的危机,后来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
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
这么强大的帝国是如何被灭掉的?如果你感到好奇,可以在课外查阅有关资料。
【课堂巩固】标志着西欧奴隶社会结束的历史事是A、西罗马帝国灭亡;B、东罗马帝国灭亡;c、基督教的产生;D、罗马帝国分裂【拓展延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当时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
境内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起来,海路畅通无阻,陆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促进了贸易发展,也有利于信息传递和军队调动。
帝国同北欧、印度、中国都有贸易往来,中国的丝绸也传入帝国。
”材料中的“帝国”是指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海洋成为了它的内海?何时分裂为哪两部分?帝国初期大致相当于中国哪一朝代?当时中国称该国什么名?帝国初期的二百年间经济繁荣,请用一句西方谚语来说明它的繁荣。
【作业布置】作业本:P28-31 : 1、2、3、4、6、7、& 11、14第三单元讲学稿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学校:凤桥镇中学执笔:董常军审核:罗杰【教学目标】了解古希腊人在哲学、历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
根据图文资料了解古罗马人在法学、建筑等方面的成就,理解欧洲古典文化的历史地位。
了解罗古希腊人和罗马人在文化成就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