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政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说课稿 教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3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3课的一篇课文,本节课的主题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教材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通过讲述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对国家的发展负有责任。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的阐述,也有生动的实例,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但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部分学生可能对个人责任与国家兴亡之间的关系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明确自己的责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认识到每个人都对国家的发展负有责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激发学生为国家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对国家的发展负有责任,并付诸实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历史变迁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理论依据。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分析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关系。
4.案例分析:教师呈现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责任担当,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教材内容,明确每个人都对国家的发展负有责任。
6.实践环节:让学生制定个人责任计划,以实际行动为国家繁荣昌盛贡献力量。
课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材:教育科学出版社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识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懂得报效祖国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心,并能将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转化为立志成才的自觉行动;。
二.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堂堂清练习题三.学习过程和指导:(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读名言引入: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板书课题)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或板书学习目标、学生朗读)。
学习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大家认真、细致的自学,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认真自学。
(二)出示自学指导:(投影自学指导及目标思考题)自学指导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P17——20内容,对照下列目标思考题,大字部分精读,小字部分快读,找出相关答案,并用铅笔做好标记,10分钟后检查,看谁回答得快而准确。
1.青少年为什么要树立忧患意识?2.青少年为什么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3.时代赋予的使命,青少年应该怎么做?(三)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进行紧张的自学,教师行间巡视,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或做适当点拨。
(四)教师检查并点拨、更正和补充(20分钟)方法:学生举手回答,当出现个别不会的,让会的帮助不会的;当出现多数不会的,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思考题1. 青少年为什么要树立忧患意识?学生回答,教师归纳:①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②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技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
③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高科技领域、教育文化、综合国力等方面依然处于劣势。
思考题 2. 青少年为什么要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历史上许多中华儿女都“以天下为己任”中国还不发达,中国人民还不富裕,中国要赶上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还要走很长的艰苦之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上第三课的主题。
这一课的内容主要围绕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展开,让学生理解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个人应该如何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对于如何具体实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深入思考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并激发他们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意愿。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
2.引导学生思考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并激发他们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意愿。
四. 教学重难点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2.如何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他们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物资和场地。
3.制作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短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相关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个人的行为对社会的影响。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结合案例思考个人如何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
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引导学生进行分享和交流。
教科版《思想品德》九年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课稿说教材1、本课设计意图和地位:承接“历史的足迹”,感悟“历史的昭示”,自然就转接到对青少年学子的期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这是本单元的落脚点和归宿。
也是知识性最弱、情感性最强的一课,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使命感和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并能将远大理想转化为自觉行动。
2、单元主题前后联系:在感受个人与民族和国家命运之间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方面,本单元是七年级《情感世界》的主题延续,也是对八年级《在同一片土地上》的深化;在责任感教育方面,本单元更是与各册诸多单元互相补充、互为印证,如七年级《在分数的背后》《共同的责任》中,涉及了责任感的问题,八年级将责任问题提升,逐渐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责任、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的关系,认识到只有将这些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个人的理想才能有实现的可能。
从七年级第一单元《扬帆起航》一直到九年级最后一个单元《新的旅程》,都贯穿了理想教育,本单元从历史的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理想要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才会更有价值。
说学情进入九年级后,随着认知能力的发展,学生对社会、对民族发展更加关注,对责任更加强烈,思想品德课程应将教学的视角引向更加广阔的社会思想领域和民族的发展历程中。
引导学生感悟忧患可以兴国,安逸可能亡国的道路,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忧患意识;懂得没有祖国的兴旺发达,也就没有个人的前途和幸福;懂得报效祖国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责任。
对于爱国者的事迹,学生知道不少,关键是如何通过对人物的事迹的分析让学生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与这些爱国人士产生思想共鸣,因此,在教学中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和需要,抓住中学生的爱国心理和强烈的责任心,从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内在规律出发,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是学生真正从情感态度、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使教学较好地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
说教法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有声有色、令人深思的情景,采用讨论、合作探究、交流看法、演讲比赛、合唱渲染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看法,启发和引导学生树立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初中思想品德教科版九年级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思想品德教科版九年级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关心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情感。
2、了解我国的国情。
3、认识我国目前的基本国情。
2重点难点
重点:对现目前我国树立忧患意识的原因的认识,以及如何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难点:青少年的成长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基础过关】(预习导读,完成填空)
1、自主检测:
一、树立忧患意识
(1).人类的历史变迁,世界的激烈竞争,祖国的白来了沧桑,已经无数次的证明:它也在警示着我们:,。
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_______ 等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二、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2).阅读教科书第19页的第一段正文,把其中反映先人忧国忧民、自觉承担建设祖国重任的名句划出来。
(3).青少年肩负着怎样的建设祖国的重任?(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
(4).20页第一句话的寓意是: .
2、我的疑惑:
【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1).我们为什么要树立忧患意识?
(2).为什么青少年要以振兴中华为已任?
(3).青少年应怎样承担振兴中华的责任?(为了振兴中华,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教科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我国古代思想家顾炎武的名言,这句话传递了每个人都有责任关心国家的兴衰,为之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课将围绕这一主题,引导学生理解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国家发展的责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国家、社会问题产生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古代思想家的观点理解有难度,需要教师引导他们结合现实生活,体会名言的内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认识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为国家和民族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认识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深入理解个人责任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顾炎武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来源和含义。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个人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分享自己的观点。
4.讨论交流:全班交流,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深入理解个人责任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关系。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人物的事迹,让学生体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内涵。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明确个人责任与国家、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科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3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上册的第三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要让学生认识到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在面对国家兴亡时,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的基本国情,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培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对国家和社会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关系,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联系自身,理解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密切关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关系,认识到作为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在面对国家兴亡时,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到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中。
2.培养学生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意识,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
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关系,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理解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之间的密切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2.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增强课堂的互动性。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2.设计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3.准备情景模拟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身临其境,体验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重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国家兴亡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名言的出处、背景及其含义。
(2)使学生掌握一些关于国家兴亡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述历史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2)通过小组讨论、展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国家兴亡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2)培养学生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
(2)了解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2)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则关于国家兴亡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关系。
2. 新课呈现:(1)讲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出处和背景。
(2)介绍一些关于国家兴亡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如岳飞抗金、文天祥忠烈等。
(3)引导学生讨论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兴亡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3. 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讨论在国家兴亡面前,作为普通人应该如何承担责任。
(2)展示交流:让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4. 总结归纳: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国家兴亡与个人责任的关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一篇关于如何在国家兴亡面前承担责任的短文。
九年级政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课稿教科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的“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经梁启超根据八字成文的语型得出的绝世名句。
它的意思就是国家的兴盛与衰亡,每位公民都是有责任的。
那么国家的兴盛与衰亡的基础是什么呢?那就是国家的独立是否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而军事实力的强弱决定了这个新兴国家在世界上的话语权,独立后国防实力即代表了军事实力。
“国防”二字对于中国人来说,首先是崇敬的。
古有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近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自古以来多少民族英雄为了保家卫国而豪不犹豫地担起了拯救国家的重担,战死沙场。
再者,“国防”对于中国人来说又是陌生的。
学生拼命学习,家长拼命工作,还真没有多少人关心国防。
就算有,也是愚味无知的,失去理智的爱国之情。
我求学于当地最好的高中,但屡次听到有学生愤怒的叫喊道要像曾经日本侵略中国一样报复日本,台湾再不“乖”就扔个原子弹的话时,我感到悲哀。
而在每年的12月13日听不到任何南京的声音,听不到关于任何关于战争的深刻反思,我感到极度的痛心。
最后,“国防”二字对于中国人来说,甚至是可怕的。
我遇见过许多崇拜希特勒的人,也有许多人认为日本在二战末采取的“自杀式”行动很“帅”。
我听到的第一反应是震惊,想到的第一个词是军国主义。
再来看看瑞士。
众所周知,瑞士是中欧的一个在缝隙中生存的小国家。
可能刚才说到的那些人还看不起它,但是就因为被意、德、法、奥四大军事强国夹在中间,所以瑞士国民十分重视国防。
第一,瑞士在宪法规定: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必须义务服兵役,受4个月军训后返回原单位,尔后定期复训,直到42岁。
要知道一共才720万人的瑞士每年到部队或军事院校参加训练的预备役人员多达30万到50万人。
第二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军事演习、国防讲座,还有在网络上宣扬爱国思想,极大的激发民众的国防意识。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课文本一、教学目标的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崇尚劳动,感受历史进步、国家发展是劳动者创造的,尊重劳动者;积极发扬实干精神,主动承担历史重任。
●能力目标:通过亲自参与活动,提高自己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劳动的重要性;明确劳动者身上的优秀品质;体会理解创新的重要;明确国家发展对青少年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一)内容分析本课是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中的第二框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该部分的课程目标是: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本框题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该部分的课程目标是: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了解实现全成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增强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使命感与自信心。
本框题是在第一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理解创新的重要,感受劳动、实干的价值与意义,树立尊重劳动的意识,发扬实干精神,明确自己的历史重任。
(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尊重和学习国家的建设者。
教学难点:实干才能创造未来。
三、学情分析●今天的成就是由劳动实现的,未来的辉煌更需要实干创造,中国梦需要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所有人通过劳动、实干来实现。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很少接触真正的劳动,对劳动的意义、价值认识不足,以至于轻视劳动,有的甚至对某些岗位的劳动有歧视、厌烦等错误态度。
也有部分学生认为,美好的未来自然会实现,对只有辛勤劳动、艰苦付出才能实现梦想认识不足,从而缺乏实干精神,不能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的“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经梁启超根据八字成文的语型得出的绝世名句。
它的意思就是国家的兴盛与衰亡,每位公民都是有责任的。
那么国家的兴盛与衰亡的基础是什么呢?那就是国家的独立是否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而军事实力的强弱决定了这个新兴国家在世界上的话语权,独立后国防实力即代表了军事实力。
“国防”二字对于中国人来说,首先是崇敬的。
古有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近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自古以来多少民族英雄为了保家卫国而豪不犹豫地担起了拯救国家的重担,战死沙场。
再者,“国防”对于中国人来说又是陌生的。
学生拼命学习,家长拼命工作,还真没有多少人关心国防。
就算有,也是愚味无知的,失去理智的爱国之情。
我求学于当地最好的高中,但屡次听到有学生愤怒的叫喊道要像曾经日本侵略中国一样报复日本,台湾再不“乖”就扔个原子弹的话时,我感到悲哀。
而在每年的12月13日听不到任何南京的声音,听不到关于任何关于战争的深刻反思,我感到极度的痛心。
最后,“国防”二字对于中国人来说,甚至是可怕的。
我遇见过许多崇拜希特勒的人,也有许多人认为日本在二战末采取的“自杀式”行动很“帅”。
我听到的第一反应是震惊,想到的第一个词是军国主义。
再来看看瑞士。
众所周知,瑞士是中欧的一个在缝隙中生存的小国家。
可能刚才说到的那些人还看不起它,但是就因为被意、德、法、奥四大军事强国夹在中间,所以瑞士国民十分重视国防。
第一,瑞士在宪法规定:凡年满20岁的男性公民都必须义务服兵役,受4个月军训后返回原单位,尔后定期复训,直到42岁。
要知道一共才720万人的瑞士每年到部队或军事院校参加训练的预备役人员多达30万到50万人。
第二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军事演习、国防讲座,还有在网络上宣扬爱国思想,极大的激发民众的国防意识。
第三是通过定期举办各种英雄纪念活动来强化国民的国防意识。
全民皆兵的瑞士让我想起了抗日时期中国的军民一心。
虽然没有巨大的资金作后盾,表面看上去十分弱小,但深入民心反侵略思想能让全国人民都成为英勇的战士,拥有击败侵略者的勇气和实力。
之所以瑞士能躲避两次世界大战,自拿破仑远征失败到现在一直是太平盛世,想必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吧。
如强大的国防力量肯定能让中国的匹夫深刻反思:我们该怎么做?
为官者因为是“官”,必须起领导性作用。
教育是民族之根本,以此为突破口,虽然难,但能起到最大限度的杠杆作用。
不仅为了增强国民的国防意识,而且还能提高国民素质,为今后所要做的一切大事奠定良好的基础,也算是完成了钱老的心愿吧。
我们不能只注重成绩,从小就应该全面发展。
要多给孩子们时间,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这样才能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擅长于什么,今后发展什么;这样才能让国家多些优秀的人才为国防事业服务。
所以,主要的还是看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
要调动一切力量宣传正确的国防思想,激发民众对国防理性的热情,不要让上文我所说的军国主义思想出现在国人思想中。
在外交上,中国自古以来一直都做得不错。
郑和下西洋是给东南亚人民带去大明朝的祝福,宣扬国威的,而不像西方航海家,尽是烧杀拖掠,危害一方。
现在,中国在外交上仍施行的中庸之道的确是最佳的外交方式。
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确实给外国带来威胁,再加上一部分外国政府夸大中国的威胁,还煽风点火地宣传所谓的“中国威胁论”。
如果没有坚持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没有一个大国所拥有的包容心,而是像西方国家一样动不动就互撤驻外大使。
那么以前信任中国的政府和个人还会不会继续相信我们呢?这样,整个世界会把本无错的中国孤立起来,逼我们做有错的事情。
后果不堪设想。
以我之愚见,睿智的中国领导人忽略了一小
点,可它的作用发挥起来将会是非凡的:那就是文化。
中国与西方,中国与南海旁的岛国之间的矛盾冲突,问题之根源是文化信仰上的不同。
西方是信基督教的,而马来西亚、印尼等国是信伊斯兰教的。
在他们的世界里当然是极不情愿地看到一个陌生人的进入,更何况是日益变强的中国呢。
所以,我们得加强与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让他们熟悉真正的中国,认识并喜欢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软实力的渗透,特别是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传播的儒家思想;特别是与东南亚各国在外交上“睦邻”、“强邻”的思想,也有利于世界和平,各国能安心发展经济。
提到经济,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做得一直都很不错,在此我就不加以评论了。
总而言之,一切的一切都是为官者为了国防事业,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一定要做,也是不得不做的事。
为民者因为是“民”,所以起决定性作用。
每位老百姓都要以天下为已任,关心国防,关心国家大事。
特别是现在的青少年,未来国家是否能和平崛起就靠我们是否有极强的民族凝聚力,能够集中力量做大事。
每位中国公民都要响应党的号召,为国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为子孙后代,为祖国的未来提供坚实的保障。
记得中国近代史是从耻辱的鸦片战争为开端的吗?还记得圆明园多少财宝被洗劫一空,连园林也荡然无存吗?还记得二战时日本在中国的暴行吗?还记得南京大屠杀杀死了30万人吗?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我们不能让悲剧重演!为官者与为民者相结合,共同为国防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
每位中国人都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这样才能够永久地保住江山大业,和平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