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历史第六单元第22课《抗
- 格式:docx
- 大小:23.55 KB
- 文档页数:5
第六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点1 全民族坚持抗战1.背景(1)日本对华策略改变: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国内各方的态度: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并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表现(1)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2)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3)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4)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5)随工厂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6)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7)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3.影响: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知识点2 中共七大1.时间:1945年4月。
2.地点:延安。
3.内容(1)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3)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一、知识与能力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等基本史实,探究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伟大意义,培养学生依据史实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张自忠和左权的典型事迹,以及全国各界团结抗战的情况,说明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明确论从史出的基本观点;根据中共七大的背景和内容,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将本课所学内容与之前学习的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将抗日战争和之前学习的列强侵华战争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结合现实,冷静地剖析历史、正视历史,树立理性的爱国主义情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
重点: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
【导入新课】1945年9月2日上午9时,标志着二战结束的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在东京湾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
经过八年的全民族抗战,中国军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历史性胜利。
中国军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内容探究】一、全民族坚持抗战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生: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师: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生: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师:面对出现了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
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本课内容主要包括抗日战争的爆发、国共合作抗日的局面、抗日战争的胜利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经过和胜利的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对于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可能了解不深,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重大事件感兴趣,可以借此机会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掌握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2.难点: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的评述。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抗日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英雄人物,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4.情感教育:通过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历史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2.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图片、文字和动画等,辅助教学。
3.视频资料:准备相关视频资料,用于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经过。
4.作业素材:准备相关作业素材,包括练习题和案例分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引发学生对抗日战争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抗日战争的经过和胜利的意义。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同步练习一、填空题01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头子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
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02 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总结了抗战经验,制定了,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人党章。
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03 1944年到1945年初,世界反法西斯战场捷报频传。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率先发起局部反攻,并取得一系列胜利。
先后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
对日本宣战。
04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和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选择题05广州、武汉沦陷以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日军对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B.日军加紧进攻国民党C.日军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D.日军集中优势兵力进攻国民党军队06广州、武汉沦陷以后,日本转变策略的主要原因是( )A.武汉会战没有达到预期的作战目的B.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C.国民党已经妥协投降D.共产党已经妥协投降07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奋斗方向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八七会议D.中共七大C.古田会议08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B.大会的目的是争取抗战胜利C.大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大会确定了对日战略反攻09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
”“它”是指( )A.鸦片战争B.抗日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解放战争10日本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对敌后抗日根据地是加紧进攻,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教学设计2024 秋季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 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 唯物史观:通过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认识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时空观念:能够将抗日战争的胜利置于特定的历史时空背景下进行分析,了解其在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3. 史料实证: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文献、图片、影像等史料,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4. 历史解释:能够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理解其原因、过程和影响。
5. 家国情怀:通过学习抗日战争的胜利,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2.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2. 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教参。
2. 相关历史图片、影像资料。
3. 网络资源。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抗日战争胜利的相关知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等问题。
3. 史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
4.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影像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当时的历史场景,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教学全民族坚持抗战讲述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华方针的改变和中国军民的抗战表现。
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以及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继续抗战。
中共七大介绍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和主要内容。
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强调它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讲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形势,以及中国战场的战略反攻。
介绍日本投降的过程和原因。
新2024秋季八年级统编版历史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听课记录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时间;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国际影响;了解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时间轴构建、史料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历史时序观念和史料实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升学生的历史解释和沟通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抗日战争胜利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认识到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结果,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导入教师行为:•展示一张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众庆祝的照片或视频片段,营造历史氛围。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张照片或视频记录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的庆祝场景吗?这个事件对中国和世界有何重大意义?”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或视频,尝试回答教师的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能识别出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庆祝场景。
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直观的历史图片或视频,迅速将学生带入历史情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教师的提问也巧妙地引出了本课的主题。
三、教学过程教师行为:•时间轴构建:引导学生共同绘制抗日战争的时间轴,标注出关键事件(如七七事变、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日本投降等),帮助学生理清历史脉络。
•史料分析:提供几段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反应和国内庆祝活动的史料,引导学生分析史料,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国际影响。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以及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国历史进程的深远影响。
•分享与交流:邀请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进行交流和讨论。
学生活动:•参与时间轴构建,积极标注关键事件,加深对历史脉络的理解。
•认真研读史料,分析史料中的信息,尝试提炼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和国际影响。
•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与同伴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第六单元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知识点1 全民族坚持抗战1.背景(1)日本对华策略改变:广州、武汉沦陷后,日军因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和国内资源紧张,遂改变策略,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2)国内各方的态度:在日本侵略者的诱降下,国民政府内的亲日派头子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
国民党顽固派也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并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表现(1)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打破日、伪军的封锁。
(2)在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3)在反“扫荡”作战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4)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5)随工厂内迁的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6)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7)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3.影响: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知识点2 中共七大1.时间:1945年4月。
2.地点:延安。
3.内容(1)大会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2)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3)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七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选择题
1.日本侵略军占领广州、武汉后改变了侵华战略方针,主要因为()
A.日本战线太长,兵力与财力不足B.英美等国政府支援中国抗战
C.国民政府在抗日问题上出现动摇D汪精卫成立效忠日本的伪政权
2.1940年春,一位身处华东日本占领区的爱国人士撰写对联讽刺当局曰:“国祚不长,八十多天儿皇帝;封疆何窄,两三条巷伪政权。
”据此推断,该对联讽刺的可能是()A.袁世凯中华帝国B.长春伪满洲国C.南京汪伪政权D.重庆国民政府3.1941年1月18日《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周恩来向项英等死难者致哀的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该事件是()
A.七七事变B.西安事变C.南京大屠杀D.皖南事变
4.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出战前致信将士们:只要敌人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决不半点改变。
张自忠将军是在哪场战役中为国为民族而牺牲的()
A.台儿庄战役B.枣宜会战C.武汉保卫战D.反扫荡战斗中
5.这是一次明确确定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又是一次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光明前途的大会。
这次大会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遵义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6.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会议在北平召开②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③成为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④会议指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战后的奋斗方向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7.近代以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非法侵占和窃取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等中国领土,这是不可抹杀的历史事实。
近代历史上“台湾及其附属岛屿”能够回归祖国是因为()A.抗日战争的胜利B.美国支持中国抗战C.中华民族投入抗战D.蒋与美国合作8.2019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A.八路军自始至终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B.中华民族在八年抗战中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C.全民族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
D.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9.如图是美国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宣传画,其文意是“援救中国”“中国正在帮助我们”,这反映出()
A.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障
B.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C.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D.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10.“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
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这首童谣反映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实行了全民族抗战B.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进行了正面战场抵抗D.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1.金冲及在《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写道:“它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反对外来侵略者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而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
”“它”是指()
A.鸦片战争B.抗日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解放战争
12.每年的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抗日战争的胜利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
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体现在()①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②大大提高了xx的国际地位
③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来源:]
④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3.1931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华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极大痛苦。
回顾这场战争,我们应铭记的历史经验教训是()
①日本令人发指的侵略屠杀启迪国人牢记国耻振兴中华
②国共合作抗战成功证明民族团结是民族独立于振兴的根本保障
③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提示当今须加强国际合作来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④美化侵华战争史告诫世人要警惕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对世界和平的威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教育部下发2019年l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要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
对这一要求的正确理解有()①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
②客观反映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③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④xx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唯一战场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非选择题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xx《论联合政府》
材料二:半个世纪的愤怒,五十年的屈辱,在今天这一天宣泄清洗了。
十四年间的死亡流徙,苦难艰辛,在这一天获得报酬了。
材料三:2019年1月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执政党自民党会议上高唱《君之代》,宣告新年“开工”,声称“这是‘夺回日本’的第一步。
”《君之代》这首颂扬天皇统治天长地久的歌曲,曾经是日本军国主义铁蹄蹂躏亚洲大地的主题曲与背景音乐。
安倍政府的举动,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不安。
韩联社认为日本政府表现出对一系列右翼政策的追求,安倍的动向“令人焦虑”。
(1)材料一是抗战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的一次重要会议上的讲话,这次会议是哪次会议?它的召开有什么重大意义?
(2)材料二中“五十年”前中日两国之间发生的事件,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怎样的危害?当时为什么说中国人民宣泄清洗了“愤怒”和“屈辱”?
(3)你认为中国人民清洗了五十年的愤怒和屈辱,有何重大的国内意义?
(4)为捍卫国家主权,中国人民做出了不懈的奋斗。
试从我国古代历史上就中日关系举一例。
(5)根据材料二、三的内容,回顾两国的历史,你得到的主要启示是什么?
15.(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2)甲午中日战争中《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割地、赔款,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中国人民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3)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4)明朝时,政府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
(5)勿忘历史,以史为鉴,热爱和平,开创未来等。
要警惕法西斯主义死灰复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