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素质测评与评估·本学期第一次主观题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6
现代人员测评主观题汇总目录第一章导论 (3)第二章基本理论 (4)第三章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 (4)第四章心理测验 (5)第五章面试及其应用 (6)第六章评价中心技术 (7)第七章其他测评方法 (8)第八章人员测评的组织与实施 (8)第九章测评质量检验 (9)第十章测评结果的分析与报告 (10)第一章 导论节知识点名称主观题1、素质测评: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系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或者直接从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性的过程。
(名词解释)第一节测评与考评★★★基本概念2、绩效考评:考评主体对个体或组织活动成果及其价值的考查与评定。
(名词解释)3、绩效:指主体在一定时间与条件下完成某一任务所取得的业绩、成效、效果、效率和效益。
(名词解释)1、选拔性测评:是一种以选拔优秀人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名词解释)2、选拔性测评的特点是什么?(口诀:客刚选分分)(简答题)①测评的目的具有区分功用 ;选拔性测评②测评的标准刚性最强;③测评的过程具有客观性;★★★④测评的指标具有选择性;⑤测评的结果是分数或是等级。
3、选拔性测评的原则是什么?(口诀:选准公公,可比差异)准确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差异性原则(简答题)1、配置性测评:以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为目的。
(名词解释)2、配置性测评的特点是什么?(口诀:配针管,严格准备)针对性、客观性、严格性、准备性(简答题)1、开发性测评:是以开发人员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名词解释)配置性测评第二节主要类型开发性测评2、开发性测评的特点是什么?(简答题)勘探性、配合性、促进性1、诊断性测评:以服务于了解素质现状或素质开发中的问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名词解释)诊断性测评★2、诊断性测评的特点是什么?(简单题)①测试内容十分精细或全面广泛②测评过程寻根究底③测评结果不公开④测评具有较强的系统性考核性测评考核性测评:又称鉴定性测评,是以鉴定与验证某种(些)素质是否具备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第一章人员素质测评概论✧考情提要✧逐题击破一、单选1.( )决定和影响着人的外在表现,人的外在表现是( )的反映。A.胜任力B.素质C.智力D.品德2.( )亦称生理素质或身体素质,它是先天的。A.心理素质B.品德素质C.社会素质D.自然素质3.( )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系列稳定的心理特点,它由观察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与注意力五种基本心理因素组成。A.非智力素质B.品德素质C.社会素质D.智力素质4.心理素质是以( )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逐步产生、发展和形成的。A.业务素质B.品德素质C.社会素质D.自然素质5.( )即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审美素质、劳动与技能素质,它们是在适应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们的社会属性的集中体现。A.业务素质B.品德素质C.社会素质D.自然素质6.个体的素质是在遗传、外界影响与( )三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A.基因B.心态C.个体能动性D.意识7.面对同样的困境“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体现了素质的( )A.内在性B.稳定性C.差异性D.表出性8.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不健全的素质可以健全起来,缺乏的素质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一般性的素质可以训练成为特长素质,这说明素质具有( )A.稳定性B.可塑性C.综合性D.表出性9.素质表现的持续性和一致性可以总括为素质的( )。A.基础作用性B.稳定性C.内在性D.可塑性10.任何个体的素质都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人们要在特定的空间同时去把握所有的素质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是,可以先从素质表现的媒介中逐一去认识单个的素质,然后再去把握整体的素质,这说明素质具有哪个特点( )A.基础作用性B.层次性C.可分解性D.内在性11.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 )于1973年提出了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1710】【1810】A.罗伯特•怀特B.霍恩比C.托马斯D.麦克利兰12.麦克利兰认为,人的素质就像一座冰山,其中,“水面上的部分”包括( ),是外在表现A.知识、技能B.价值观C.自我形象D.品质、动机13.( )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一种更为有效的工具,它不仅能够满足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而且成为人员素质测评的重要依据,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前提。A.素质洋葱模型B.素质冰山模型C.素质五结构模型D.素质金字塔模型14.美国学者理查德•博亚特兹在深入研究麦克利兰的素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 ),展示了素质构成的核心要素,并说明了各构成要素可被观察和衡量的特点A.素质冰山模型B.素质洋葱模型C.素质五结构模型D.素质人格模型15.“素质洋葱模型”把素质由内到外概括为层层包裹的结构,最核心的是( )。【1810】A.自我形象与价值观B.态度C.知识与技能D.动机和个性16.下列哪一项人员素质测评不是按照测评目的划分的( )A.诊断性测评B.配置性测评C.开发性测评D.定量测评17.选拔性素质测评的目的是( )A.选拔优秀人员B.人事合理配置C.开发素质潜能D.了解组织现状18.配置性测评与其他类型的素质测评相比,具有针对性、客观性、严格性和( )等特点。A.公平性B.公正性C.准备性D.可比性19.开发性素质测评又可称为( )A.鉴定性测评B.促进性测评C.勘探性测评D.配合性测评20.( )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一种人员素质测评方式,是以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目的,要求人与事的相互匹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人力资源发挥最佳效益。A.选拔性测评B.诊断性测评C.配置性测评D.开发性测评21.在飞行员的招聘,决不能因为一时找不到合格的人员而降低标准要求,这反映了配置性测评的( )。A.针对性B.客观性C.严格性D.准备性22.在素质洋葱模型中,个体在某一特定领域所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指的是( )A.知识B.技能C.社会角色D.品质23.所谓( ),就是采取经验判断与观察的方法,侧重从行为的性质方面对素质进行测评。A.定量测评B.定性测评C.静态测评D.动态测评24.( )是根据素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进行的素质测评,是从前后的变化情况而不是当前所达到的标准进行的素质测评。A.定量测评B.定性测评C.静态测评D.动态测评25.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并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称为()【1810】A.能力B.性格C.动机D.品德26.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常用到的一种测评是()【1810】A.开发性测评B.诊断性测评C.配置性测评D.选拔性测评26.在鉴定性测评中,要求测评的范围要尽可能遍及纵向时间的跨度与横向空间的场所,要尽可能遍及素质形成的全过程以及素质结构中的所有因素,这样才能突出鉴定性测评的概括性特征。
一、单选(10X1’=10’)1.同一个体的各种素养、同一素养的各种成分作为高度统一的有机体存在于个体之中,体现了素养的综合性。
2.素养测评主要是对主体工作前条件的分析与确定。
3.公正性原则:即整个素养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要求都是一样的,不是对某些人特殊严格而对另一些人却很随意,测评者必需按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客观的测评。
4.差异性原则:即要求素养测评既要以差异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之素养的真实差异。
5.在人力资源配置中我们常常须要运用配置性测评。
6.类别量化:就是把素养测评对象划分到事先确定的几个类别中去,然后给每个类别均给予不同的数字。
7.测评标准体系的纵向结构是指在素养测评标准体系中,一般在素养测评目的下规定测评内容,在测评内容下设置测评目标,在测评目标下设置测评项目,在测评项目下设置测评指标。
8.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过的事物的反映。
9.实力倾向本身是一种尚未接受教化训练所存在的潜能。
10.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是运动技能倾向测验。
11.看法型品德特征:诚恳,主动,勤劳,虚心,圆滑、虚伪、消极、懒散、傲慢。
12.公文处理是评价中心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测评形式。
二、多选(5X2’=10’)1.素养测评的主要功用:a.评定;b.诊断反馈;c.预料。
2.下列对人员素养测评量化表述正确的是:BDE3.心理测验是指:ABCDE。
4.从记忆层次测评学问有两种基本方式:a.回忆法b. 再认法。
5.品德包括特性倾向与特性心理特征。
6.特性倾向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看法和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
7.面试的特点:a.对象的单一性;b.信息的复合性;c.沟通的干脆互动性;d.内容的敏捷性;e.推断的直觉性。
8.评价中心的主要形式:a.公文处理;b.小组探讨;c.管理嬉戏;d.角色扮演;e.面谈模拟;f.事实推断;g.书面案例分析。
9.效度包括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关联效度。
三、填空(10X1’=10’)1.素养的可塑性:个体的素养是在遗传、环境与个人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因而具有可塑性。
人员素质测评200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素质为人员发展与事业成功提供了一种可能和前提,任何有成就、有发展的个体或组织,都必须以良好的素质为基础、这反映了素质的()A、系统性B、稳定性C、基础性D、可塑性2、素质的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如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环境影响,对素质发展起主导作用、这体现素质的()A、难测性`B、可塑性C、稳定性D、差异性3、素质不是个体在某一时间和空间的偶然显现,而是个性经常性和一惯性的行为和特点、这体现素质的()A、稳定性B、系统性C、差异性D、基础性4、目前公认的测量定义:“测量就是依据规则为测量对象所具有的某一特性指派一个可资比较的数字。
”它是提出者的()A、史蒂文森B、泰罗C、法约尔D、韦伯5、当组织发展出现缓慢或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后退的现象时,采用一定的测评技术和方法对被测评者相应要素进行客观的评价,找出原因并及时反馈给被测评者,帮助被测评者设计改进的措施和方法。
这是素质测评的()A、诊断功能B、预测功能C、导向功能D、鉴定功能6、素质测评可以被测评者在实际工作岗位和业绩上所能达到的程度的预测,提供丰富而客观准确的有关个体(或群体)当前发展水平的信息。
这反映素质的()A、预测功能B、鉴定功能C、导向功能D、激励功能7、测评可以划分为领导干部测评、中层管理人员测评、一般人员测评等。
这种分类的标准是()A、按测评内容划分B、按测评客体划分C、按测评结果划分D、按测评目的划分8、以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A、配置性测评B、鉴定性测评C、诊断性测评D、选拔性测评9、以鉴定与验证测评对象是否具备某种素质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A、诊断性测评B、开发性测评C、配置性测评D、鉴定性测评10、在人员素质测评中,既要对各在人员的素质、职能和绩效进行评定,又要运用现代数字方法和定量分析技术,把各种现象间的关系数量化。
这是运用()A、实验分析法B、案例分析法C、比较分析法D、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法11、对特定的问题从实证角度进行分析、评价,然后再根据所归纳的结果确定处理这类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论述题为什么说“如果素质测评缺乏评定功用,那么素质测评就纯属一般的调查与了解”?答:人才素质测评活动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把被测评者的特征行为与某种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素质构成与成熟水平。
用来比较的标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存在于测评对象之外的客观要求,例如任职资格标准。
另一种是存在于测评对象之中的“常模”标准。
例如干部选拔测评中所依据的标准,常常需要在“高子之中拔高子”。
前一个“高子”便成了选拔测评中的“准常模”。
无论采用哪种标准,通过比较(直接或间接),任何人的素质都被确定在一个相应的位置上,以表明素质结构的优劣与水平高低。
如果人才素质测评缺乏评定功能,那么人才素质测评就纯属一般的调查与了解。
人才素质测评评定功能的正向发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首先表现为促进与形成作用。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与群体评价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三个重要参数。
通过自我测评与群体测评,使一个人有了对他人与对自己的认识标准。
一个人的行为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调整与安排的。
调整的需要好像在无意识中产生的,个体仿佛自动地调整自己的行动去适应所确认的人才素质测评标准,以提高自己在这些标准上的测评分值。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来到这个世间没有带着镜子,他总是习惯于拿社会群体当作镜子来照,在他掌握了这种社会知觉的方法之后,他便把镜子挪到了自我的内部。
因此,通过他人测评、自我测评与群体中互相测评,每个人都能够认识自己的素质,自己的优势素质是什么,短缺素质是什么,亟待改进的素质是什么;社会与工作需要的是什么素质,不需要的是什么素质;什么是良好的素质,什么是低劣的素质。
因而会由此激发与产生改善自身素质,加强自我修养的愿望与行为。
人才素质测评中,既有对良好素质的肯定又有对低劣素质的认识,既有热情的希望与鼓励又有真诚的批评与悔改。
因此,人才素质测评可以把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开发期望与被测评者的自我修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个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人员素质模拟试卷一888四、名词解释1、(1310、1210名词)广义的“素质”概念: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内在的、相对稳定地、长期发挥作用的身心特征及基本品质结构。
2、素质模型:就是为了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具备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与技能水平。
3、(1101、1501、1710名词)人员素质测评:是指运用科学的测评方法,针对被测评者的思想品格、智力水平、知识水平、能力结构、个性特点、职业倾向和发展潜能等多种素质进行测量和评价的一种综合性的方法体系。
4、鉴定性测评:又称为考核性测评,是指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一定的方式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测评目标作出量值或价值判断的过程。
5、诊断性测评:是以了解被测评者素质的现状或诊断组织问题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6、人力资源诊断:是指通过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诸环节进行的实际情况、制度建设和管理效果进行调查评估。
7、个体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带有倾向性、本质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决定者一个人的风格、行为方式与活动效率。
8、(1201、1301、1310、1710名词)胜任力: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
9、胜任力素质模型:就是个体为完成某项工作、达成某一绩效目标所应具备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10、(未考察)测评指标:也叫测评要素,是指反映被测评者特定属性的一系列考察方面或维度,也是表征被测评者特征状态的一种形式。
11、测评标志:是为每一个测评要素确立的关键性描述特征,要求具备可辨别、易操作的特征。
五、简答题1、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离职时离开)(1)人员素质测评是人力资源科学管理的基础;(2)人员素质测评是人力资源配置科学化的根本保证;(3)人员素质测评为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可靠依据;(4)人员素质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具有激励效用;(5)人员素质测评是人才市场的指示器。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及答案(45页)一、单项选择题1.质量为人员发展和职业成功提供了可能性和前提。
任何有成就和发展的个人或组织,都必须以良好的素质为基础、这反映了素质的()a、系统B,稳定性C,基础D,可塑性2、素质的发展受环境的影响,如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环境影响,对素质量发展起主导作用,它反映了质量()a、难测性`b、可塑性c、稳定性d、差异性3.品质不是一个人在某个时间和空间的偶然出现,而是一个人有规律的、习惯性的行为和性格特征这体现素质的()稳定性B、系统化C、差异D、基础4、目前公认的测量定义:“测量就是依据规则为测量对象所具有的某一特性指派一个可资比较数字。
“这是作者的()a、史蒂文森b、泰罗c、法约尔d、韦伯5.当组织发展缓慢或停滞,甚至落后时,应采用一定的评估技术和方法对被测评者相应要素进行客观的评价,找出原因并及时反馈给被测评者,帮助被测评者设计改进的措施和方法。
这是素质测评的()a、诊断功能B、预测功能C、引导功能D、识别功能6、素质测评可以被测评者在实际工作岗位和业绩上所能达到的程度的预测,提供丰富而客关于个人(或群体)当前发展水平的准确信息。
这反映了()a、预测功能b、鉴定功能c、导向功能d、激励功能7.考核分为领导干部考核、中层管理人员考核、一般人事考核等。
本分类标准是()a、根据评价内容B,根据评价对象C,根据评价结果D,根据评价目的8。
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而进行的质量评估为()a、配置性测评b、鉴定性测评c、诊断性测评d、选拔性测评9.旨在识别和验证评估对象是否具有一定质量或程度的质量评估为()a、诊断性测评b、开发性测评c、配置性测评d、鉴定性测评10.在评估人员素质时,我们不仅要评估所有人员的素质、职能和业绩,还要使用现代数字方法和定量分析技术,把各种现象间的关系数量化。
这是运用()a、实验分析法B.案例分析法c、比较分析法d、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法11.从实证角度分析和评估具体问题,然后根据总结的结果决定如何处理这些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 分,共分)1.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 C )测评。
A.选拔性B.诊断性C.配置性D.开发性2.素质测评的(B )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差异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真实差异,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正确性的前提。
A.公正性B.差异性C.准确性D.可比性3.记忆的( B )是指对某方面知识的再现没有任何歪曲、遗漏和附会。
A.完整性B.准确性C.公正性D.合理性4.明尼苏达操作速度测验主要用来测验人的( C )能力。
A.文书倾向B.运动技能倾向C.机械倾向D.技能技巧5.面试中,所谓( C )原则是指主试人应该从多方面去把握考生的内在素质,应从整个的行动反应中系统地、完整地测评某种素质,而不能仅凭某一个行为反应就下断言。
A.客观性B.目的性C.全面性D.标准性6.区分度,是指项目把具有不同素质水平的被测适当区分开来的( A )能力。
A.鉴别B.操作C.管理D.考查7.( D )误差,是指测评者不是实事求是地对每个素质独立测评,而是依据其是否具有相关性特点而进行逻辑上的推断。
A.哈罗效应B.对比效应C.趋中心理效应D.逻辑效应8.评价中心是以测评( C )素质为中心标准化的一组评价活动。
A.决策B.操作C.管理D.能力9.复本信度,是指测评结果相对于另一个非常相同的测评结果的( A )程度。
A.吻合B.变异C.准确D.满意10.( C )一般是指手势、身势、面部表情、眼色、人际空间位置等一系列能够揭示内在意义的动作。
A.动作B.行为C.体态语D.情感11.“素质测评目标体系”是指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素质测评(A )?。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完整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试题及答案《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应试复习题及答案第一章1、素质测评的__ ____原则,即要求整个素质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都是一致的,不是对某些人特别严格而对另一些人随意,测评者必须按统一的标准要求进行客观的测评,这是保证选拔结果有效的前提。
A. 公正性B. 差异性C. 准确性D. 可比性2、在选拔性测评中所谓差异性原则,即要求素质测评既要以__ ____为依据,又要能够反映被测评者素质的真实差异。
A. 量化B. 水平C. 能力D. 差异3、下列表述中,不属于人员素质测评的运用原则的是______ 。
A. 他人测评与自我激励B. 分项诊断与综合开发C. 统筹兼顾与个别关注D. 全面测评与择优开发4、按人员素质测评范围来看,企业诊断与人员培训过程中的测评一般需要。
A. 单项测评B. 诊断测评C. 配置测评D. 开发测评5、用以鉴定与验证某种(些)素质是否具备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
A. 考核性测评B. 诊断性测评C. 配置性测评D. 开发性测评6、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有评定、______和预测。
A. 记忆B. 考察C. 诊断反馈D. 应用7、个体的素质是在_____、环境与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A. 遗传B. 教育C. 个性倾向性D. 个性8、素质的第一特征是它的。
它是个体行为发展与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它说明了素质开发的必要性。
A. 可塑性B. 可靠性C. 差异性D. 基础作用性9、人力资源最佳发挥的前提是人事相宜,人适其事,事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实践表明,每种工作职位对其任职者都有一种基本要求,当任职者现有的素质合乎职位要求时,个体的人力资源就能主动发挥作用,创造出高水平的绩效,因此,在人事配置中经常需要运用测评。
A. 选拔性B. 诊断性C. 配置性D. 开发性10、“高个之中选高个”或“矮个之中选高个”,反映了选拔性测评。
江苏2020年10月自学考试06090《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真题及答案解析1.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
A.素质B.性格C.学历D.履历【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素质是驱动一个人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各种个体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个人的知识、技能、个性和内驱力等。
素质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起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
素质和绩效,特别是高绩效水平密切相关.素质的差别最终体现在工作绩效高低的不同上面。
素质表现与一定的情境因素相联系.具体来说,这些情境因素包括特定的工作角色、岗位性质、职责、组织环境、企业文化、管理风格等•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高素质并不一定能够带来高绩效。
P22.个体最为鲜明的标志是()。
A.性格B.智商C.情商D.意志【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性格是个体最为鲜明的标志,是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并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P83.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埃德加·沙因提出的人性假设是()。
A.“经济人”假说B.“社会人”假说C.“复杂人”假说D.“自我实现人”假说【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复杂人”假设是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埃德加.沙因(Edgar H. Schein)提出的。
P544.心理学中把人能够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称为()。
A.素质B.能力C.资力D.潜质【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心理学中把人能够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称为能力。
能力是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并且表现在掌握活动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熟练程度上的差别,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如训练条件、学习条件和时间等),人与人之间在掌握某种知识或技能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快慢”“深浅”“难易”以及“巩固程度”上的差别。
P585.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提出人格的三个基本特质或因素是神经质、精神质和()。
人员素质测评与评估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素质测评中要求整个素质测评过程对于每个被测评者来说,有利性相对平等,不是对某些人特别有利而对其他人不利。
这体现了选拔性测评操作中的﹍A﹍原则。
A 公平性B 公正性C 差异性D 准确性2.下列哪项不属于古代人员素质测评活动中所采取的技术?﹍D﹍A 观B 听C 问D 荐3.优化管理是人员素质测评的﹍C﹍。
A 前提B 客观要求C 发展方向D 基础4.各个测评指标相对不同的测评对象来说,会有不同的地位与作用。
因此要根据各测评指标对测评对象反映的不同程度而恰当地分配不同的权重。
下列哪项是确定权重的方法。
﹍A﹍A 德尔菲法B 问卷法C 头脑风暴法D 观察法5.偏好分析、量化、逻辑、批判、实际、喜欢数字、有金钱观念等特点属于全脑模型中人的素质的哪种类型?﹍A﹍A 理智的本体B 护卫的本体C 感觉的本体D 实验的本体6.根据测验的具体对象,可将心理测验分为﹍B﹍。
A 成就测验与智力测验B 认知测验与价格测验C 态度测验与品德测验D 描述性测验与预测性测验7.在人事管理中,晋升测评以及人员录用与招聘多属于﹍A﹍。
A 无目标测评B 常模参照性测评C 效标参照性测评D 综合测评8.﹍A﹍是评价中心用得最多的一种测评形式,也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一种形式。
A 公文处理B 小组讨论C 管理游戏D 角色扮演9.下列四种类型中,﹍D﹍的效度系数最低。
A 行为操作型B 工作相关信息型C 小组讨论型D 情境模拟型10.在素质测评中,﹍B﹍是人们最为关心的一种效度。
A 内容效度B 结构效度C 关联效度D 其它效度二、填空题(每题2分, 共20分)1.素质测评的其它功用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有助于组织人力资源配置的科学化;二是有助于人力资源开发;三是有助于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
2.人员素质测评最本质的特征之一,是力求准确反映求职者的素质,帮助雇主与管理者正确地认识与把握被测者的素质,因此测评过程的客观化是素质测评中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及答案[合集]第一篇: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高个之中选高个”或“矮个之中拔高个”,反映了选拔性测评(B)。
A、测评标准刚性最强B、整个测评特别强调区分功用C、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D、整个测评过程特别强调客观性2、等距量化要求素质测评对象的排列有强弱、大小、先后等顺序关系,而且要求任何两个素质测评对象间的差异(A),然后在此基础上才给每个测评对象一一赋值。
A.相等B.不相等C.相反D.相似3、下列关于当量量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实际上是近似的等值技术B、常常是一种主观量化形式C、不能使不同类别不同质的素质测评对象可以进行互相比较和数值综合D、主要解决不同类别的对象如何综合的问题4、某指标的测量数据为17、16、14、19、13、15、20,其中位数是(C)。
A、14B、19C、16D、205、.比例量化要求素质测评对象的排列有顺序等距关系,而且还要存在(B)关系。
A.数量B.倍数C.相等D.相似6、指某一时间内个体所负担的一个或整个责任的集合的是(C)。
P134 A.要素B.任务C.职位D.职务7、观察法是由有经验的人通过(A)观察方法,记录被观察者某一时期的工作内容、原因和方法而不干扰其工作的活动。
A.直接B.间接C.记时D.记件8、权重分配要反映测评对象的内部结构和规律,防止权重分配不当而脱离实际或产生偏向。
这反映了权重分配的(D)。
A.变通性B.模糊性C.归一性D.合理性9、测评指标权重的数量表示即为权数,相对权数是指某个测评指标作为一个单位,它在总体中的(D)。
A.积B.差C.和D.比重值10、工作分析活动的实质就是要从不同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活动的调查入手,顺次分析工作者、职务、职位、职责、任务与要素的过程,并由此确定工作的性质要求与(B)。
P134 A.岗位B.任职条件C.工作描述D.责任11、1938年默里与摩根编制了投射测验之一的(C)测验,简称TAT。
人力资源管理(一)主观练习题简答题: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导论1.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的区别有哪些?2.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什么?3.人力资源的特征是什么?4.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的要点有哪些?5.简述“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观点和管理措施第二章员工激励1.简述保健—激励因素理论的主要观点2.如何正确理解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3.简述斯金纳的强化理论4.简述激励的内涵及作用第三章工作分析1.工作设计有哪些影响因素?2.工作说明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简述工作设计的内容4.简述工作设计的原则第四章人力资源规划1.简述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2.如何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供小于求的问题3.简述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步骤4.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何意义5.如何理解人力资源规划与人力资源战略之间的关系?第五章招聘管理1.简述人员录用的原则2.简述招聘的原则3.招募信息的发布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第六章人员素质测评1.简述心理测验的特点2.简述素质的冰山模型3.简述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第七章员工培训1.简述成人学习理论2.简述头脑风暴法的优点及其影响因素3.简述培训的作用4.新员工培训的内容有哪些?第八章绩效管理1.平衡计分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简述绩效反馈面谈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九章薪酬管理1.薪酬水平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简述薪酬设计的原则第十章职业生涯规划1.简述职业锚的类型2.简述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影响因素论述:1.试述人力资源战略与组织经营战略的匹配2.论述工作分析的具体方法及其优缺点3.试论述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4.试论述招募渠道的选择5.试论述薪酬结构的构成要素6.试述提高面试效果的对策7.论述对处于职业生涯后期的员工的管理方法8.试论述薪酬对企业的功能参考答案:简答题:第一章1.答:首先,两者概念的范围不同。
人力资源包括自然性人力资源与资本性人力资源,其中自燃性人力资源是指已经具有了劳动能力和素质但还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与市场交易的劳动者所蕴含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资本性人力资源(即人力资本)是不仅具备劳动能力和劳动素质而且已经进入了劳动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获得了收益的人力资源。
广东省现代人员测评年主观真题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广东省《现代人员测评》2008-2014年主观真题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第一章导论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36、素质测评p6: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的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系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
090731.绩效考评P7:是指考评主体对个体或组织活动成果及其价值的考查与评定。
1201110110010801140136、选拔性测评p8:是指以选拔优秀员工为目的的测评。
080741.考核性测评p14:又称鉴定性测评,是以鉴定与验证某种(些)素质是否具备或者具备程度大小为目的的素质测评。
考核测评经常穿插在选拔性测评与配置性测评之中。
201301、090140.简述素质的基本特性。
P20801答:基稳朔内表差综分层次与相对性(1)、原有基础作用性;(2)、稳定性;;(3)、可塑性;(4)、内在性;(5)、表出性;(6)、差异性;(7)、综合性;(8)、可分解性;(9)、层次性与相对性45、简述选拔性测评的特点。
P8-9答:区分刚性客观选择等级1,整个测评特别强调测评的区分功用;2,测评标准的刚性最强;3,测评过程特别强调客观性;4,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5,选拨性测评的结果或是分数或是等级。
36.简述选拔性测评的原则。
P10答:平正差准比1,公平性原则;2,公正性原则;3,差异性原则;4,准确性原则;5,可比性原则。
45、诊断性测评与其他测评类型相比有哪些主要特点?P13答:细全究底不公开系统1.测评内容或者十分精细,或者全面广泛。
2.诊断性测评的过程是寻根究底。
3.测评结果不公开;4.测评具有很强的系统性。
40、简述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
P150907试述人员素质测评的功用1401论述答:评定诊断预测其他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主要功用:评定;诊断反馈;预测。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素质素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素质就是一个人在活动前所具有的稳定的身体的、精神的及社会的基本特质。
狭义的素质是先天的遗传条件和后天的社会实践而获得的心理倾向性的总称。
素质是测评的基本对象。
2、素质测评人员素质测评是根据一定的目的,采用一系列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类人员的德、能、勤、绩、体等素质进行的测量与评定。
具体的表述是:测评主体针对特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的,如招聘、选拔、安置、考核、培训、晋升等,采用科学的测量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对人员的素质进行多方面系统评价,进而为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7、心理测验心理测验是在标准情境下,依据一定的心理学原理和技术,对行为样本的心理特征作出推论和分析描述的一种手段。
14、公文处理公文处理又叫公文筐作业。
与其他测评技术相比,公文处理是评价中心用得最多的一种测评形式。
它是在模拟情境中,通过测评对象对文件的处理情况来评定其潜在的管理能力的一种方法。
15、角色扮演角色扮演又称模拟面谈或即席对话,主要是用以测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情境模拟活动。
在这种测评活动中,评价人员设置一系列尖锐的人际矛盾和人际冲突,需要测评对象扮演某一角色,并模拟实际工作情境中的一些活动,去处理各种问题和矛盾的一种测评形式16、无领导小组讨论无领导小组讨论是由一组测评对象组成一个临时工作组,讨论给定的问题,并做出决策的一种测评形式。
评价人员只是通过安排测评对象的讨论题目,观察每个测评对象的表现,给测评对象的各个要素评分,从而对测评对象的能力、素质水平做出判断。
28、比奈智力测验比奈的智力测验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应用价值的心理测验,是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制定的智力测验。
比奈是心理测验的奠基人之一,他最突出的贡献之一在于提出了测量智力的俄方法,并建立了最早的相对客观、量化的度量工具。
他的另一个重要贡献是将智力测验成功地运用于教育领域,这也使人们看到了心理测验的应用价值,推动了心理测验的迅速发展。
人员素质测评试题一、基本情况。
1. 姓名:2. 性别:3. 年龄:4. 学历:5. 专业:6. 工作经验:二、能力测评。
1. 沟通能力。
你认为自己的沟通能力如何?请举例说明你在工作中如何有效地与同事、领导和客户沟通。
你在处理冲突和问题解决方面有何经验?请描述一个你成功解决问题的案例。
2. 团队合作。
你认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是什么?请举例说明你在过去的工作中是如何与团队合作的。
你在团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你认为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是什么?3. 领导能力。
你认为一个好的领导应该具备哪些特质?请描述一个你认为是好领导的人,并解释原因。
你有过带领团队完成重要任务的经验吗?请描述一次你成功领导团队的经历。
4. 解决问题能力。
你在工作中遇到过哪些难题?你是如何解决的?你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请分享一个你成功解决问题的经验。
5. 自我管理能力。
你是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和任务的?请描述你的时间管理和任务分配方法。
你有什么方法来保持自己的工作状态和情绪稳定?请分享你的自我管理经验。
6. 学习能力。
你认为学习能力对工作的重要性是什么?请分享你的学习方法和经验。
你有过快速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经历吗?请描述一次你快速学习的经历。
三、品德测评。
1. 诚实守信。
你认为诚实守信对工作的重要性是什么?请分享一个你遇到诚信问题时的处理经验。
你在工作中遇到过需要诚实守信的情况吗?请描述一次你对诚实守信的体现。
2. 责任心。
你如何理解责任心?请分享一个你在工作中承担责任的案例。
你认为责任心是一种天生的品质还是可以培养的?请阐述你的观点。
3. 团队精神。
你认为团队精神对工作团队的重要性是什么?请分享一个你在团队中展现团队精神的经历。
你在工作中遇到过团队合作不顺利的情况吗?请描述一次你如何解决团队合作问题的经验。
4. 社会责任感。
你认为个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社会责任感?请分享一个你参与公益活动的经历。
你在工作中如何体现你的社会责任感?请举例说明你在工作中关注社会责任的情况。
人员素质测评与评估平时作业人员素质测评与评估平时作业温馨提示:1.请完成对照题本完成平时作业,并将答案按要求填入下方的答题卡。
未按要求作答或未将答案填入答题卡的,成绩无效。
2.题本在答题卡之后,位于整套试卷的第二页。
3.作答规范性要求:字体宋体,五号,行间距1.5倍行距。
4.最后提交作业时,仅提交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哪个是人员素质测评的客观要求?(C)A.优化管理B.开发提高C.角色要求D.素质差异2.行为效标的选择以什么为基准?(A)A.客观性B.主观性C.多元性D.差异性3.通过判断某一员工潜在素质与其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人的大脑的分布的符合程度来建立的胜任特征模型是哪个?(C)A.冰山模型B.洋葱模型C.全脑模型D.通用模型4.在人事管理中,晋升测评以及人员录用与招聘多属于哪种测评?(B)A.无目标测评B.常模参照性测评C.效标参照性测评D.综合测评5.哪个是测评标准体系的主体?(C)A.测评理论B.测评内容C.测评目标D.测评指标6.下列哪项不属于角色扮演中主试对被试的评价内容?(A)A.角色的把握性B.角色的复杂性C.角色的衣着、登记表与言谈举止是否符合角色及当时的情境要求D.角色的行为表现7.下列哪些方法不属于工作分析的方法?(D)A.观察法B.工作者自我记录法C.主管人员分析法D.头脑风暴法8.面试中,哪个原则是指主试人应该从多方面去把握考生的内在素质,应从整个的行动反应中系统地、完整地测评某种素质,而不能仅凭某一个行为反应就下断言?(C)A.客观性B.目的性C.全面性D.标准性9.确定测评指标权重的德尔菲法,又叫什么?(A)A.专家咨询法B.文献查阅法C.问卷调查法D.访谈法10.素质的第一特性是什么?(D)A.可塑性B.可靠性C.差异性D.原有基础作用性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再测信度,即指测评结果与以同样的测评工具、测评方式与测评对象再次测评的结果间的差异程度。
《人员素质测评》常考知识点填空题:1.素质是个体完成任务、形成绩效及继续发展的前提。
如果把素质限制在个体范围内,是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工作)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因素,包括________与心理素质两个方面。
2.素质是高度统一的个体行为与特定系统中的稳定的结构因素。
这说明了素质具有________的特性。
3.素质测评是指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________,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体系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
4.素质测评量化除了方便简洁的物化表述功能以外,还有助于促进测评者对素质特征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与比较,有助于从大量的________中抽象概括出本质的特征和作出尽可能准确的差异比较。
5.素质测评标准体系及其分数等级、评语,在素质测评过程中,是充当一种价值等价物的作用,它一般由______、标度和标记三个要素组成。
6.素质测评结果报告形式可以分为口头报告、评语报告、_________报告、等级报告等。
7.素质测评标准体系及其分数等级、评语,在素质测评过程中,是充当一种价值等价物的作用,它一般由______、标度和标记三个要素组成。
8.人员素质测评从其流程与步骤来看大致可分成以下几个步骤: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分析与决策阶段、______阶段。
9.人员素质测评从其流程与步骤来看大致可分成以下几个步骤: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分析与决策阶段、______阶段。
10.个体的素质是在_________、环境、个体能动性三个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并非天生不变的,因而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11.人员素质测评从其流程与步骤来看大致可分成以下几个步骤:准备阶段、_________阶段、分析与决策阶段、检验与反馈阶段。
12.人员素质测评的类型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划分,按测评结果来分,有_________测评、_________测评、等级测评以及符号测评。
论述题为什么说“如果素质测评缺乏评定功用,那么素质测评就纯属一般的调查与了解”?答:人才素质测评活动中,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把被测评者的特征行为与某种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素质构成与成熟水平。
用来比较的标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存在于测评对象之外的客观要求,例如任职资格标准。
另一种是存在于测评对象之中的“常模”标准。
例如干部选拔测评中所依据的标准,常常需要在“高子之中拔高子”。
前一个“高子”便成了选拔测评中的“准常模”。
无论采用哪种标准,通过比较(直接或间接),任何人的素质都被确定在一个相应的位置上,以表明素质结构的优劣与水平高低。
如果人才素质测评缺乏评定功能,那么人才素质测评就纯属一般的调查与了解。
人才素质测评评定功能的正向发挥,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首先表现为促进与形成作用。
社会心理学研究发现,自我评价、他人评价与群体评价是衡量一个人素质高低的三个重要参数。
通过自我测评与群体测评,使一个人有了对他人与对自己的认识标准。
一个人的行为基本上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调整与安排的。
调整的需要好像在无意识中产生的,个体仿佛自动地调整自己的行动去适应所确认的人才素质测评标准,以提高自己在这些标准上的测评分值。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来到这个世间没有带着镜子,他总是习惯于拿社会群体当作镜子来照,在他掌握了这种社会知觉的方法之后,他便把镜子挪到了自我的内部。
因此,通过他人测评、自我测评与群体中互相测评,每个人都能够认识自己的素质,自己的优势素质是什么,短缺素质是什么,亟待改进的素质是什么;社会与工作需要的是什么素质,不需要的是什么素质;什么是良好的素质,什么是低劣的素质。
因而会由此激发与产生改善自身素质,加强自我修养的愿望与行为。
人才素质测评中,既有对良好素质的肯定又有对低劣素质的认识,既有热情的希望与鼓励又有真诚的批评与悔改。
因此,人才素质测评可以把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开发期望与被测评者的自我修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个体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其次,人才素质测评的评定功能的正向发挥还表现出激励与强化的作用。
每个人都有自我尊重与超越上进的愿望,希望自己在测评中取得好成绩、好结果。
获得肯定性评价的行为将会趋于高频率出现,而获得否定评价的行为会趋于低频率出现。
人才素质测评是促使个体素质的培养与修养行为向着社会所要求的方向发展的强化手段。
它是从外部激发个体的内部动机,使培养者与修养者的动机处于积极向上的激活心态,从而产生动力、压力与活力,激励他们素质开发(培养与修养)的行为更加自觉、更加积极地去接受并维护社会的测评标准,促进与提高所测评的素质水平。
再次,评定功能的正向发挥,还表现出导向作用。
测评实践表明,测评过程中哪种素质的权重或分值越大,哪种素质就倍受人们重视;哪种素质的权重小,哪种素质就会被人们轻视;哪种素质不测评,则人们就会逐渐忽视它。
这种现象在鉴定性、选拔性测评中,表现尤为明显。
因此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应注意到人才素质测评的导向作用的正向发挥。
讨论习题有人认为素质具有内在性,其作为高度统一的有机体存在于个体之中,是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的东西,因此素质测评是不可行的。
试讨论。
答:素质测评是指明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系作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或直接从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性的过程。
素质测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测”,主要是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行为事实)表征信息;二是“评”,主要是测评主体采用科学的方法针对某一素质测评目标系作出量值与价值判断,或者直接从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性的过程。
但并不是素质测量与素质评价的机械相加,而是指一种建立在对素质特征信息“测”与“评”基础上的分析判断。
在综合大量行为事实群的基础上进行整体测评,局部范围内行为事实与素质高低不一致的偶然现象,并不能否定素质测评整体把握的必然性。
素质测评要力求以尽可能少的人力、物力,获得尽可能准确而全面的素质测评信息,公正、客观、准确、迅速地鉴别人员素质,为人力资源开发与人事决策提供依据。
人员素质测评是一种特殊的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其主体包括主持测评者和测评对象,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这就决定了人员素质测评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测评活动,归纳起来,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人员素质测评主要是心理测量,而不是物理测量。
这一特点是就人才测评的内容指向而言的。
一般来讲,人才测评主要是对个别体心理现象的测量,包括能力、兴趣、性格、气质及价值观等。
当然身高、体重有时也列入测量范围,但不是主要方面。
人员素质测评要是心理测量,这是由心理素质在个体发展事业成功过程的关键性作用所决定的。
心理测量的对象就具有复杂性、隐蔽性和无形性等特点。
(2)人员素质测评是抽样测评,而不是具体测量。
从理论上讲,人员素质测评实施时,涉猎的范围越广,收集的相关信息越充分、越全面,测评结果就越有效,越具体客观。
但在实际操作中,上述理想状态不可能存在也不可做到,任何工项测评的主持者,在有限时间内不可能掌握被子测班次者素质的全部表征信息,只能本着“部分能够反映整体”的原理,对测评要素进行抽样,保证样本的足够多及其足够的代表性,从样本的测量结果来推断全部待测评内容的特征,那种企图对测评内容一就俱全,全面进行测评的想法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且也没有必要。
(3)人员素质测评是相对测量,而不是绝对测量任何测评从测评的实施主观愿望来讲,都力求尽量地客观反映被测者素质的实际状况。
但由于人员素质测评是对人的测评,测评的主观性决定素质测评不会不存在误差。
一方面测评方案的设计及测评活动的实施都是凭借施测人的个人经验进行的,而不同的施测人对测评目标的理解,测评工具的使用及测评结果分数解释,都有难免带有个人色彩,不可能完全一致。
另一方面,作为测评对象的人,其素质是抽象模糊的,其构成是极为复杂的,三是测评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此可见,人员素质测评既有精确的一面,又有模糊的一面。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在1927年提出了物理学中的测不准原理,在人员素质测评中也同样存在着测不准关系,即人员素质测评处于一定的测不准状态。
这就是说,人员素质测评双职工有测准的一面,也有测不准的一面;测准是相对的,测不准确性是绝对的。
随着人类认识自身能力的提高及测评技术的发展,人员素质测评将逐步摆脱测不准的状态,逼近测准的状态。
(4)人员素质测评是间接测量,而不是直接测量。
这一特点是由人员素质测评的对象——人的素质的特点决定的。
素质的突出特点之一是抽象性。
素质是隐蔽在个体身上的客观存在,是一种内在抽象的东西,是看不见的,模不着的乃至说不清的,但素质并不神秘,它具有一定的表现性,即素质可以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素质和行为之间存在一系列中介物。
我们不可能对素质本身进行直接测理,但可以通过表现的行为特征进行间接的推测和判断。
由此可见,人员测评是间接测量,而不是直接测量。
因此,有人认为素质具有内在性,其作为高度统一的有机体存在于个体之中,是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的东西,因此素质测评是不可行的观点是错误的。
思考题教材的第三节介绍了素质测评的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主要功用,那么其实施一定会是一帆风顺的吗?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什么阻碍?会对人力资源管理造成哪些负面影响?答:近年来,人员素质测评被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并使用,通过定量定性分析,力求全面、准确、客观、公正地评价人才。
而且不少地方在公务员考试中都积极采用人才测评和面试技术,减少了过去公务员录用过程中的人为因素。
但是,由于这种测评在我国刚刚兴起,使用中存在一些问题,许多企业在实施中并没有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人员素质测评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与工具,在承认其先进性和科学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局限性,不能盲目推崇,它的应用不能抛开企业环境和组织状况,同时,还要以人为本,将对员工个性和人格的尊重放在首位。
(一)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
理论研究薄弱是指人才测评的理论研究滞后,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去指导现实的人才测评活动。
目前从事人才测评理论研究分为三大派别,即考试学派、考核学派和心理测量学派。
考试学派强调人才测评的社会功能与作用,投入较大精力去研究考试历史演变过程以及考试制度的变迁等。
由于考试测评的内容总是在有限的范围(考试大纲范围)之内,故考试学派将研究重点集中在试题的编制和测评实施过程的组织方面。
心理测量学派看重测量理论和统计方法对现代人才测评的贡献,因而把视野集中在数字上,强调精确性和标准化。
在测评内容方面太注重心理学理论的系统性而对现实的需求考虑较少。
考核学派则完全从现实需求出发,具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
考核学派注重测评要素指标体系的设计,他们强调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在测评理论方面则集中在对测评(评定)结果进行数字化处理的理论与方法,如加权的理论与方法等。
这就要求我们今后的理论研究要在综合考虑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把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借鉴国外先进的测评理论与方法,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以指导我国的人才测评工作。
(二)人员素质测评的功能作用认识还不够明确。
人才测评是综合应用各种方法,对人员进行客观公正的全面评价,它具有诊断甄别、预测反馈的功能,是人员选拔配置、激励开发的依据。
目前社会上对人才测评的认识,存在着二大误区:一是走极端,或是认为测评并不比传统选人用人方法高明,搞那么复杂,花那样大代价没有必要;或是认为人才测评万能,夸大人才测评功能作用,过分依赖测量结果。
二是以偏盖全,抓住人才测评的某一方法和手段,就认为可以对人全面了解。
这中间既有看重笔试面试的,又有偏好履历分析的,近年来又有完全迷信心理素质测验的。
目前还有一些管理者把测评作为创收的重要渠道,这种过分功利的取向,使测评的质量全面滑坡,测评的权威性在大众的心目中大大降低。
上述种种,均是源于对人才测评的功用没有全面正确的认识。
面对当今对人才测评的认识误区,在摆正人才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位置的同时,要加大对人才测评的宣传力度,让社会、使用者均能全面正确认识人才测评,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充实人才测评的理论和手段,力求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客观地去了解测评对象。
(三)人员素质测评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人才测评对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专业素质要求非常高,测评人才专业化的要求是基于以下考虑:第一,现代人才测评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它有一整套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必须要有系统的训练和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胜任。
第二,专业性人才测评机构出示的测评结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直接影响到测评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因此测评机构出示的测评结果必须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而这种高准确性与测评机构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是直接相关的。
但由于现代人才测评在我国尚属新兴行业,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缺乏,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员缺少正规的训练,许多人对测评的方法和原理一知半解,宏观上对人才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中所处的地位把握不住,微观上对测量群体、测量方法和使用的工具不熟悉,这必然造成测量出现误差,对测量结果使用者产生误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