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方案
- 格式:pdf
- 大小:3.15 MB
- 文档页数:20
朔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朔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朔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18.08.29•【字号】朔政办发〔2018〕60号•【施行日期】2018.08.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社会工作正文朔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朔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的通知朔政办发〔2018〕6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朔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有关单位:《朔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朔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8年8月29日朔州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27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省市平台对接工作的通知》(晋政办发电〔2018〕36号)要求和市领导有关批示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建设目标2018年8月底前,建成覆盖全市的市级统筹、部门协同、整体联动、一网办理的市、县一体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满足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要求,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
二、建设内容(一)平台体系架构设计以山西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架构设计为基础,重点建设基础平台体系、业务支撑体系、关键保障技术体系和评价考核体系,依托省统建的各种平台和系统,充分利用市政务云、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市政务外网,结合朔州市的自身特点及个性化需求,积极做好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
(二)平台组成“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主要由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政务服务管理平台、业务办理系统和政务服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四部分构成。
互联网政务服务门户是统一展示、发布政务服务信息,提供用户注册验证、政务服务事项定位和查询、政务服务网上预约和申请、办理过程和结果反馈、用户专属信息管理和互动咨询等服务。
南京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方案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和全省政务服务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全省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工作部署,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切实提高政务服务质量与实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目标,秉持开放、互动、平等、共享的互联网思维,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优化政务服务供给,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着力解决阻碍创新发展的“堵点”、影响干事创业的“痛点”和市场监管的“盲点”。
创新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方式,满足互联网时代用户高并发、大流量、跨区域、多层次、高效率等政务服务需求,消除信息孤岛,促进部门业务融合,切实增强政务服务的主动性、精准性和便捷性,持续有效推进政府治理创新,努力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二、工作原则(一)问题导向、创新突破。
针对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时间长、盖章多、材料多、中介多、收费多”等问题,研究制订目标可达的解决方案,优化政务服务架构、完善建设机制、打通信息壁垒。
(二)总体设计、规范先行。
根据国家和省的顶层设计要求,按照全市一盘棋、因地制宜的工作思路,建立覆盖“互联网+政务服务”全流程各环节的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推动政务大厅信息化管理平台与网上服务大厅的融合,最终形成市、区、街(镇)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
(三)统筹建设、分级使用。
市级统筹建设基础性、公共性的政务服务基础设施、应用系统,确保数据同源展示,系统无缝对接,应用统一发布,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集约发展。
(四)信息共享、安全可靠。
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和数据资源,发挥统一平台优势,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减少办事证明材料,简化政务服务流程环节。
重视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提升技术能力,完善管理机制,全面保障平台运行和数据安全。
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互联互通工作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全省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X政办字〔XX〕19号)、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互联互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德政办字〔XX〕29号)文件精神,限时完成市、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和互联互通工作任务,根据省、市政府有关要求,按照统一标准、市级建设、多级使用、开放共享、联动实施的原则,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中央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和完善全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实体政务大厅向网上办事大厅延伸,实施各级政务服务互联互通,大力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覆盖面,逐步实现政务服务的网络化、移动化、智慧化,努力形成全县主要行政权力“一张网”运行和企业、群众办事“一网通”,向社会提供便捷高效规范的网上政务服务。
主要目标:上半年基本完成全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任务,将行政许可事项(涉密的除外)和主要公共服务事项纳入平台管理,并同步推进政务服务中心规范管理工作;X月份开展互联互通试点,X月底前完成与市级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X月底前省、市、县三级正式上线运行。
二、重点任务(一)加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
1.完善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根据省、市政府政务服务平台技术标准和规范,县级政务服务平台按照行政权力运行、政务公开、便民服务、法制监督、效能监察“五位一体”的思路设计,依托全市电子政务外网和电子政务机房环境,借助市级平台和云计算技术进行建设,共分“行政事项管理、行政权力运行、网上政务大厅、平台运行支撑、大厅智慧化管理”五大板块。
县政务服务平台是全县各级各部门为社会提供服务的网上运行系统,是全县政务服务门户,其涵盖范围:以政务服务中心为主体,横向包括所有县直部门和单位,纵向容纳所有乡镇(街道)、社区。
要依据上述范围,研究制定平台建设方案和数据交换、信息共享、业务协同等技术标准,实现与市政务服务平台的互联共享。
政务云建设方案范文
一、政务云概述
政务云是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一种新兴的信息化应用模式,其本质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加快政务服务信息化的发展,为政府部门提供统一的IT技术平台,实现数据和信息的有效管理和共享。
政务云的建设不仅可以增强政府管理的实效性,提高服务公民的水平,还可以有效地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强劲的支撑。
通过政务云,政府部门可以实现数据的安全共享、政务应用服务的全面覆盖、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政府信息化服务的质量提升。
二、政务云建设方案
1.制定政务云建设方案
建立政务云需要综合考虑系统设计、组织管理、技术实现、运营维护等多方面因素,尤其要注意技术安全与信息安全问题。
因此,建设政务云前,必须先制定一套明晰、可行的政务云建设方案,以明确发展目标和扩展方向,分析技术架构与运营模式,根据技术规划拟定实施方案,确定完整的实施步骤,指定具体的责任主体,形成一个完善的政务云建设方案。
2.培训配备技术人员
一个完善的政务云系统除了需要先进的技术平台外,还需要有熟练的技术人员来操作维护系统。
县级“互联网+政务服务”项目建设方案第1章项目背景 ...................................... -1 -第2章建设需求分析 .................................. -1 -2.1政务信息化面临的挑战....................................... -1 -3.2/总、体需求分析 ............................................ 一2 - 第3章总体建设方案 .................................. -4 -4.1建设目标................................................... -4 - 4.2建设内容................................................... -5 -3.2. 1政务服务综合管理平台.................................. -5 -4.2.2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5 -5.2.3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升级改造............................. -6 -6.2.4线下线上政务大厅一体化平台............................. -6 -7.2.5电子证照管理系统....................................... -6 -8.2. 6 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一6 - 4.3系统架构................................................... -7 - 第4章分项建设方案 .................................. -8 -5.1政务服务综合管理平台....................................... -8 -4. 1. 1统一受理系统......................................... -8 -4. 1.2统一调度管理系统...................................... -8 -4. 1.3统一审批系统.......................................... -8 - 4. 1.4统一授权管理系统...................................... -9 -4.1.5大厅综合管理系统....................................... -9 - 4.1. 6政务服务数据开放平台.................................. -9 - 4. 1. 7应用对接管理系统.................................... -10 - 4.2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10 - 4. 2. 1资源目录管理系统.................................... -10 - 4.2.2数据采集系统.......................................... -11 - 4. 2.3数据交换(归集)系统................................. -11 - 4. 2.4数据处理系统......................................... -11 - 4. 2.5数据备份系统......................................... -12 - 4.3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升级改造................................ -12 - 4. 3. 1县级行政审批系统.................................... -12 - 4. 3.2电子监测系统......................................... -12 - 4. 3.3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系统................................. -13 - 4. 3.4网上申报系统......................................... -13 - 4. 3.5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14 - 4. 3.6网上办事移动应用服务平台............................. -14 - 4.4线下线上政务大厅一体化平台................................ -15 - 4. 4. 1网上办事系统........................................ -15 _ 4. 4.2线下一体化系统....................................... -15 - 4. 4.3线上线下综合服务系统................................. -15 - 4. 4.4区县线上线下一体化系统............................... -16 -4. 4.5企业专项线上线下一体化系统............................ -16 - 4.5电子证照管理系统........................................... -16 -4. 5. 1证照技术标准规范..................................... -16 -4. 5.2证照目录服务系统...................................... -16 -4. 5.3证照签发管理系统...................................... -16 -4. 5.4证照综合管理系统...................................... -17 -4. 5.5证照公共服务系统...................................... -17 -4.5.6证照接口服务系统....................................... -17 - 4.6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17 -4. 6. 1实名账户注册子系统................................... -18 -4. 6.2实名认证资料档案管理子系统............................ -18 -4. 6.3用户账号信任源管理子系统.............................. -18 -4. 6. 4身份认证子系统....................................... 一19 -4. 6.5运维统计分析管理子系统................................ -19 - 第5章实施进度计划及投资预算....................... -20 -5. 1实施进度计划.............................................. -20 - 5.2 一期投资估算............................................... -20 - 第6章效益分析 ..................................... -20 -第1章项目背景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6 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新政发(2016)84号)等文件要求,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服务型政府建设,全面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
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x〔x〕55号),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x年底前,建成省、市、县三级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
统一技术构架、数据标准、版面设计、考核评价和管理规范,省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与省政府门户网站前端整合、升级,增加便民服务、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公共资源交易和大数据应用等栏目和服务功能,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优化网上服务流程,抓好信息惠民试点,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网络化水平。
--x年底前,建成全省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和政务服务安全保障体系。
省、市、县三级网上政务服务系统联动应用,实现一次认证、单点登录、全网通办,实体政务大厅和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有效衔接,多渠道受理、一平台办理、多渠道反馈。
提升信息安全支撑保障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
--x年底前,建成全省统一数据交换共享系统。
整合经济发展、社会管理、文化建设、城市服务等数据资源,编制网上政务服务信息共享目录,建设电子证照互认共享系统,实现基础信息库互联互通,支持政务信息资源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互认共享,为提高网上政务服务能力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x年底前,建成覆盖全省、联通国务院的整体联动、部门协同、省级统筹、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
提供权威、全面、便捷的一站式政务服务,进一步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安全保护,提高政务服务供给能力、智慧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有效率。
上述年度任务涉及省内主要工作,要在x年底以前完成,为总体目标实现提供基础支持和完善空间。
二、工作任务(一)优化再造政务服务。
1.编制统一标准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规范政务服务事项内容。
省、市(地)、县(市、区)政府(行署)和所属部门要依据法定职能全面梳理行政机关、公共企事业单位直接面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具体办事服务事项,编制全省统一标准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统一规范政务服务事项的名称、依据、条件、流程、时限、收费标准、注意事项等,统一规范提交材料的名称、格式、份数、签名签章等要求,提供规范表格、填写说明和示范文本,提供咨询、投诉的电话、邮箱,通过本级政府门户网站、网上政务服务平台集中公开发布。
智慧政务大厅整体建设方案智慧政务大厅是现代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整体建设方案需要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在这个越来越数字化的时代,政府需要利用技术手段来提供更加高效、便捷、透明的服务,智慧政务大厅就能起到这个作用。
下面我将分步骤来阐述这样一个方案。
第一步:需求分析和市场调研在智慧政务大厅的整体建设方案中,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和市场调研。
这个步骤可以帮助政府了解人们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哪些服务最为紧急、怎样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等等。
对于市场调研,需要了解现有市场的状态、竞争对手的情况、技术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分析出这些数据,就有助于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整体建设方案。
第二步:平台架构设计在获取了这些数据之后,就需要进行平台架构设计。
这个步骤的关键是确定系统的架构和框架,选择适合的技术和平台。
系统的架构应该具备可扩展、稳定、高可靠和高性能等特点。
系统的框架则可以采用开源框架,也可以基于现有已经成熟的系统进行改进与优化。
在平台架构设计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安全因素,确保在系统建设过程中安全性可以得到保障。
第三步:技术方案设计平台架构设计完成之后,就需要制定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的目的是将平台架构转化为具体的合理的技术方案,并在保证系统质量和安全前提下,力争平台建设的可行性和可维护性。
技术方案需要考虑到技术选型、数据库设计、信息采集、数据处理和展示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系统软硬件环境和网络环境的兼容性和互动性,确保平台运行和发挥最大效益。
第四步:系统建设与测试技术方案制定完之后,就可以进入系统建设与测试的阶段。
这个阶段的关键是按照设计方案,采用相应的技术工具,结合需求分析和用户体验设计,进行开发。
在开发之后,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测试,包括技术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及安全测试等。
第五步:运行及维护当系统建设和测试合格之後,就可以进入运行及维护阶段了。
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平台上线,并进行运营维护工作,对系统的用户体验和安全性进行监控和维护,及时处理漏洞和故障,保证整个平台的正常运行。
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一、内容描述以提升政务服务质量为核心目标,强化政府数字化转型意识,深化政务服务的互联网应用,实现政务服务从线下到线上的全面升级。
构建统一的政务服务网络平台。
整合各类政务服务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形成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提供包括政策查询、业务办理、在线支付、进度跟踪等全方位服务。
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的全面上网。
梳理现有政务服务事项,制定详细的上网计划,逐步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迁移至网络平台,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的全覆盖。
优化政务服务流程。
借助互联网技术,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办理周期,提高办事效率。
推行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等应用,减少办事过程中的纸质材料使用。
强化数据共享与安全保障。
加强政府部门间的数据共享,避免重复采集,减轻企业和公民的信息负担。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政务服务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建立健全政务服务评价体系。
通过线上评价、反馈等方式,实时收集公民和企业的意见和建议,持续优化政务服务质量。
推进移动政务服务建设。
开发移动政务应用,方便公民和企业随时随地获取政务服务,提高服务的可达性和便捷性。
1. 背景介绍(当前政务服务现状、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趋势)。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融合不断深化,人民群众对于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政务服务方式在某些情况下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亟需进行改进和创新。
在此背景下,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推广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政务服务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服务流程、服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些政务服务仍然依赖于传统的线下办理方式,流程繁琐、效率低下,给人民群众带来了诸多不便。
政务服务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也有待提高,以便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提升政府公信力。
与此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具备了更高效、更便捷、更智能的可能性。
“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X〕55号)、《X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省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X〕5号)和《X 年全省电子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总体工作方案》(X政办明电〔X〕25号)文件要求,加快推进X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放、管、服”改革各项工作部署,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推进跨层级、跨部门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消除“信息孤岛”,逐步形成以X市政务云平台为基础、以大数据管理为核心、以“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为主导的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建设集行政审批、便民服务、阳光政务、电子监察、互动交流等功能于一体,市、县、乡三级标准统一、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X市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打造建设集约、服务集聚、数据集中、管理集成的“网上政府”,促进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二)工作目标。
X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工作主要目标:到X年底,X市“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有效运行。
一是完成市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改造工作,实现市、县、乡级政府部门全覆盖,并与省电子政务外网互联互通;二是建成全市统一政务大数据平台,承载全市政务数据资源汇聚、交换、共享,具备大数据挖掘、分析功能,率先为网上政务服务平台提供支撑;三是建成全市统一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市、县、乡三级具备网上行政审批能力,群众关注的重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最终实现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融合运行。
二、主要工作任务(一)建设政务大数据平台及电子政务外网。
一是梳理并编制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空间地理信息及主题资源目录体系。
按照国家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编制指南,梳理各部门信息资源,形成部门信息资源目录及人口、法人、宏观经济、空间地理等基础信息资源目录和主题资源目录,制定目录及信息资源日常更新维护制度;二是搭建市政务大数据平台。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建设方案一、背景和目标政务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是推动政府机构变革和提升公共服务效能的重要手段。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的建设旨在实现政务服务的一站式集成,提供便捷高效的在线服务,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并优化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的目标包括:1.提供统一的政务服务入口,整合各级政府不同部门的服务,实现一站式服务。
2.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优化流程,降低办事成本,提升用户满意度。
3.推动政府机构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办公,提高政府治理能力。
二、关键技术和功能2.1 关键技术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的建设需要依托以下关键技术:1.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平台能够快速处理海量的数据和用户请求,并进行智能分析和决策。
2.微服务架构:采用微服务架构可以实现系统的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不同功能模块可以独立开发、部署和管理。
3.前端技术:使用现代化的前端开发技术,如React、Vue等,提供良好的用户界面和交互体验。
4.安全技术:采用多层次的安全措施,包括身份认证、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确保用户信息和交易的安全性。
2.2 主要功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1.在线办事服务:提供办事指南、在线填报、在线支付、在线咨询等功能,实现政务服务的线上化。
2.信息查询服务:提供政策法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重要信息的查询功能,方便用户获取相关信息。
3.互动交流平台:提供在线论坛、在线投诉建议、在线问卷调查等功能,促进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4.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通过对用户行为和数据的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5.统计报表和数据展示:提供数据统计和报表功能,对政务服务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监测和展示。
三、平台建设步骤3.1需求调研和分析在平台建设之前,需要对政府机构和民众的需求进行调研和分析,明确平台的功能和服务范围。
3.2系统设计和架构规划根据需求调研结果,进行系统设计和架构规划,确定平台的模块划分、数据流程和系统接口等。
智慧政务大厅信息化建设方案智慧政务大厅是指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构建一体化、全覆盖的政务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务实、安全的政务服务。
智慧政务大厅也是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推进政府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高政府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一、前言智慧政务大厅将实现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各级政府部门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构建人民满意的政务服务体系。
以下是智慧政务大厅信息化建设方案。
二、整体架构智慧政务大厅包括政务信息展示平台、服务预约平台、政府信息发布平台、政务大厅内部管理平台四个子系统,以下章节会分别对这四个子系统进行详细介绍。
1.政务信息展示平台政务信息展示平台主要是面向市民和企业用户,提供政府产生的、公开的、有关公共事务的信息展示和查询服务。
该平台可以直接从主界面进入拥有图文并茂、简洁明了、一目了然的各项政策、新闻、信息,便于市民与企业了解政府的相关工作;同时该平台还为市民和企业提供网上办事、投诉举报、咨询答疑等在线服务,真正实现政府与市民和企业信息互通、服务互动、互利合作。
2.服务预约平台服务预约平台主要是为市民提供预约各类政务服务的便捷途径,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等功能。
服务预约平台通过多渠道推广宣传,让市民通过网站、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服务预约,提高办事效率,减少服务等待时间。
3.政府信息发布平台政府信息发布平台是承担政府信息发布的任务,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高效、规范、安全、便利地宣传政策、传递信息,让市民了解政府政策、政策的实施情况及对社会的影响。
政府信息发布平台的信息来源两种类型,一种是本地政府部门录入信息资料,另一种是通过各类渠道获取的信息资料。
4.政务大厅内部管理平台政务大厅内部管理平台主要是面向政府部门对办公、服务等运营环节的全面管理,包括政务服务机器人、智能终端设备、电子邮件及信函管理系统等,提高了政务工作的科技含量和效率。
互联网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政务服务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重要纽带,为了提高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搭建一个便捷、高效、可信赖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
二、项目目标1.建立一个综合性的网上政务服务平台,为公民提供便捷的政务服务。
2.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降低办事成本。
3.增强政务服务的透明度和可信赖度。
4.优化政务服务的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5.打造一个互动性强、个性化服务的政务平台。
三、建设内容1.政务服务事项的整合与展示通过整合各级政府的政务服务事项,建立统一的事项库,并提供便捷的及展示功能,让公民可以快速找到所需办事事项,并查看相关政策和流程。
2.网上办事服务建立在线申请、预约、查询等网上办事功能,提供网上材料上传、审批进度查询等服务,实现公民在家随时随地办理相关事务,省去了排队等待的繁琐过程。
3.一网通办通过建立与其他政府部门和机构的数据共享和对接,实现公民在网上一站式办理多个政务服务事项,避免了重复提供材料和填写表格的麻烦。
4.在线支付功能提供在线支付功能,包括政务服务费用缴纳、罚款支付等,方便公民快速完成交易。
5.政府公开信息发布通过政务服务平台,政府可以及时发布各类公开信息,包括政策解读、公告通知、办事指南等,提升政务公开度。
7.数据安全保障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确保公民的个人隐私和相关数据不被泄露和滥用,增强公民对政务服务平台的信任度。
四、建设步骤1.需求分析阶段明确政务服务的需求和具体要求,搜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制定项目工作计划。
2.系统设计阶段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进行系统架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模块划分等工作,明确系统的基本框架。
3.系统开发阶段根据系统设计文档,进行系统的详细设计和编码工作,包括前端界面设计、后台数据处理等。
4.系统测试阶段进行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智慧政务一网通办建设方案介绍智慧政务一网通办建设方案旨在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实现政府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管理。
通过整合政务资源和信息,提高政务服务效率,优化用户体验,实现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无缝连接和高效互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慧政务一网通办建设方案的背景、目标、关键技术和实施步骤。
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面临着信息孤岛、服务繁琐等问题。
传统的政务服务模式需要群众跑多个部门、提交重复材料,效率低下且增加了群众的负担。
为了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服务的需求,智慧政务一网通办建设方案应运而生。
目标智慧政务一网通办建设方案的目标是实现政务服务的一站式办理,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构建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
具体目标如下:1.整合政务资源和信息,建设统一、开放的政务信息平台。
2.提供多种渠道的政务服务,包括网站、微信公众号、APP等。
3.实现政务服务的在线申请、在线支付、在线办理等功能。
4.加强政务数据的共享与开放,推动数据驱动的决策和服务。
5.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关键技术智慧政务一网通办建设方案依托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思维,采用一系列关键技术来支撑实施。
以下是其中几个关键技术的介绍:1. 云计算利用云计算技术可以实现政务服务的弹性扩展和高可用性。
通过将政务应用部署在云平台上,可以根据需求动态分配和释放资源,提供可靠的服务保障,并降低成本。
2. 大数据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政府部门更好地管理和分析海量的政务数据,推动数据驱动的政务决策和服务。
通过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价值,提供更优质的政务服务和决策支持。
3.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应用于政务服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和智能推荐等技术,可以提供智能办理、智能咨询和智能推送等个性化的政务服务。
实施步骤智慧政务一网通办建设方案的实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需求分析和规划首先,政府部门需要明确自身的目标和需求,进行需求分析和规划。
住房城乡建设部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方案一、推进政务信息公开按照《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实施细则要求,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推进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
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依法依规明确政务公开的主体、内容、标准、方式、程序,完善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信息等规定,落实好重大决策预公开和保密审查制度。
建立公开促进依法行政的机制,推动解决行政行为不规范问题。
通过政务公开让公众更大程度参与决策制定、执行和监督,不断完善政策,改进工作。
二、扩大网上服务范围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办理,促使“互联网+政务服务”从审批类向服务类扩展。
依据法定职能全面梳理我部政务服务事项,编制政务服务事项目录。
推动全国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平台建设,方便跨地区就业的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业务。
试点城市以及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初步实现通过平台办理转移接续业务。
2017年底,其他设区城市基本实现通过平台办理转移接续业务。
积极推进数字化城管工作。
推进城市管理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指导各地整合形成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
三、优化网上服务流程适应互联网技术发展要求,不断研究改进工作,优化简化服务流程。
在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工程招标代理资格、城乡规划编制单位资质及注册监理工程师等行政许可实行电子化申报和审批的基础上,研究受理审批系统运行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和问题,从管理方、审核方、使用方等多方面不断优化受理审批系统,进一步研究简化审批的措施方法,改进行政审批工作。
初步实现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甲级证书电子化,完善电子证书设计,制订《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甲级电子证书使用管理办法》,为企业提供便利。
完善违法违规行为网上举报系统,根据系统运行情况和反映的问题,优化举报受理办理流程,修改完善举报系统,方便群众举报。
四、推进政务信息共享加快推进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制(修)订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管理办法和数据库标准,实现与各省级建筑市场监管与诚信信息一体化平台互联互通,以及部、省数据互联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