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
- 格式:xls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2
《十六年前的回忆》参考教案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分析课文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情,培养尊敬长辈的美好品质。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的珍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抓住关键词句,分析文章结构。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课文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作者照片和背景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提问: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吗?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要求学生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并查阅字典、词典。
3.课堂讨论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师提问: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4.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分析文章结构。
5.情感体验让学生谈谈自己读完课文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父亲的敬爱之情。
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类似的经历?你们是如何表达对亲人的爱的?6.课堂小结提醒学生课后认真复习,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7.作业布置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自己对亲人敬爱的短文。
抄写生字词,巩固记忆。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朗读较为认真,但个别学生感情表达不够充分。
2.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较好,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
3.教师在分析课文结构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4.课堂小结时,应加强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课文所传达的美好品质。
五、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开展“亲情故事”主题班会,分享自己与亲人的感人故事。
2.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如编写关于亲情的诗歌、童话等。
《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够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把握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
(3)能够分析并概括出文章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总结和归纳,提高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把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和友情的珍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2.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概括文章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3. 教学难点: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文章中深层次含义的挖掘。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革命先烈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概括文章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4. 课堂讲解: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情感教育:通过讲述革命先烈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友情观念。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1. 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2. 主要人物:李大钊、李星华、李葆华等。
3. 主要事件:李大钊被捕、李星华照顾父亲、李葆华的成长等。
4. 写作手法和表达方式:回忆录、第一人称叙述、细节描写等。
六、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写一篇关于革命先烈的短文,表达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家庭的回忆录。
3.请同学们结合题目,看注释,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被害日”指什么?(板书:永远忘不了父亲被难日)
4.默读2~32自然段并思考: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写到的?可以小组讨论。
2~32自然段分为四个部分:
⑴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被捕前)
⑵8~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被捕时)
⑶18~29自然段:写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法庭上)
⑷第30~33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害后)。
四、小组合作,交流感悟。
组内初步交流自学成果,互相补充,如仍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作上记号,待合作探究时解决。
五、课堂总结
作者是在父亲逝世十六周年时写的,通过回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在法庭上以及父亲遇难后的沉痛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怀念。
我们把这样的表达方法称作倒叙。
你还想起了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文章,也采取了这样的表达方法呢?课后收集一下。
板书设计
十六年前的回忆
前后照应
课后反思
课前设置预习方案,让学生搜集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并交流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法,同时结合实际,激发学生树立努力学习,报效国家的理想。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精选12篇)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十课《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篇1【学习目标】1.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理解这样写的好处。
【学习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2.体会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理解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难点】1.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2.弄清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法。
一、介绍写作背景,导入新课师:毛主席在“咏梅”词中,赞颂了梅花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
梅花的品格在无数革命者身上得到具体体现。
李大钊同志就是其中的一个,为了革命,他不谓艰险,面对敌人,他大义凛然,表现了革命者无所畏惧的崇高品德。
师:本课是革命先驱李大钊烈士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写的,这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16周年──李大钊烈士牺牲于1927年,所以文章题目叫《十六年前的回忆》。
李大钊的女儿李星华同志,在父亲遇难十六周年所写的回忆录中,把我们带到那腥风血雨的年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通过看注释、查词典等方式弄懂。
2.词语学习:⑴交流自己已懂的词语,如:军阀:指当时拥有自己的武装部队,割据一方,自成派系的人。
课文中的张作霖就是当时北方北洋奉系军阀的首领。
宪兵:旧社会反动派用来镇压人民的军队。
儿童娱乐场:相当于现在的儿童乐园之类。
僻静:偏僻安静。
恐怖:惊慌、害怕。
苦刑:使人非常痛苦的刑罚。
押:暂时把人扣留,不准自由行动。
绞刑:死刑的一种,用生字勒死。
⑵认读生字新词,把生字和下面的词语抄写两遍:书籍、含糊、尖锐、抽屉、恐怖、粗暴、魔鬼、肥胖、苦刑、严峻、残暴、匪徒、拘留、窝头、乱蓬蓬。
10 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目标:1.读读记记“含糊、尖锐、僻静、恐怖、粗暴、制服、宪兵、魔鬼、肥胖、苦刑、残暴、匪徒、拘留、窝头、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表达方法。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受到革命传统的熏陶感染。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李大钊能够从容面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
教学准备:1.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
2.课件。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同学们,每当清明节时,我们都要祭奠过世的亲人,缅怀离世的朋友。
而每一年清明节,我们更应该想起那些为了中国的解放,为了世界的和平而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
我们曾经为黄继光勇堵枪眼而感动,为邱少云烈火烧身而震撼,也为卢沟桥的英雄而振奋,更为狼牙山的壮士而激动。
今天,让我们在清明节即将来临之际,一起走进第10课,深深地怀念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国革命的先驱──李大钊同志。
(板书课题)二、明确目标,了解背景。
1.阅读“单元导读”,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深深的怀念”这一单元主题,请同学们自读“单元导读”,想想我们在这一单元里将要看到什么,学习什么?2.了解背景:请同学们结合题目,看看注释,再读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知道了一些什么?(1)课文的作者是李星华,她是李大钊的女儿,文章是1943年写的,回忆了十六年前的一些事情。
(2)李大钊的被难日是1927年4月28日,离现在已经十六年了。
(3)理解“被难日”,在课文中就是指李大钊被杀害的日子。
3.简介李大钊。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者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
他领导了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群众示威运动,被军阀张作霖杀害。
牺牲时年仅38岁。
三、抓住“回忆”,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六年级下11《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六年级下 11《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一篇非常重要的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
在开始学习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李星华。
李星华是李大钊同志的长女,她用真挚的笔触写下了对父亲的回忆。
这篇课文是一篇回忆录,通过作者的回忆,向我们展现了一位革命先驱李大钊同志在危难时刻坚守信仰、英勇无畏的形象。
现在,让我们正式走进这篇课文。
首先,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题目,“十六年前的回忆”,从题目中,我们能获取到什么关键信息呢?很明显,“十六年前”告诉了我们时间的跨度,这意味着作者所回忆的事情发生在很久以前。
而“回忆”这个词则表明了这是作者对过去经历的回想和追溯。
接下来,我们来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注意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者不理解的词语,可以先圈画出来,稍后我们一起解决。
大家都读完了吗?那老师来考考大家。
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好,这位同学举手了,你来回答。
嗯,回答得不错。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回忆了十六年前父亲李大钊被害的过程,包括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以及被害后这几个部分。
那接下来,我们就按照这几个部分,逐一进行学习。
我们先来看被捕前这一部分。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 1 至 7 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在被捕前,李大钊同志的工作环境和状态是怎样的?读完了吗?那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局势非常紧张,李大钊同志的工作也充满了危险。
但他仍然坚守岗位,为了革命事业日夜忙碌。
比如文中写道:“那年春天,父亲每天夜里回来得很晚。
每天早晨,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又出去了。
有时候他留在家里,埋头整理书籍和文件。
”从这些描写中,我们能感受到李大钊同志的忙碌和对工作的认真负责。
那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李大钊同志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继续从文中找答案。
“父亲一向是慈祥的,从没有骂过我们,更没有打过我们。
课题《10.十六年前的回忆》第(1 )课时一度设计主备人:教学目标1.会写14个字,读读记记“书籍、抽屉、恐怖、魔鬼、绞刑、严峻、残暴、拘留、舅老爷、含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文章的脉络。
4.理解“被捕前”的内容,初步体会李大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教学重点1.理清文章的脉络。
2.理解“被捕前”的内容,通过重点词句初步体会李大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被捕前”的内容,初步体会李大钊对革命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教学准备PPT,学生搜集李大钊的相关资料。
主要知识点教学预设明确单元学习目标,导入新课一、明确学习目标,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能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上学;每天都能和你的朋友同学愉快的玩耍;每天都能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学习。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幸福的生活是谁给我们开创的呢?第三组课文展现了一幅幅难忘的历史画面,将带我们共同去缅怀那些革命先烈。
2.生默读单元导读,划出学习目标。
(1.缅怀革命先辈,继承光荣传统;2.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情实感,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今后的习作中加以运用。
)3.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4.通过预习,你知道这篇课文是谁写的回忆?回忆了谁?5.课前预习时,你搜集到了哪些关于李大钊的资料?全班交流。
在交流后出示李大钊和社会背景的相关资料。
理清脉络二、初读课文,字词反馈,理清脉络自 1.字词预习情况反馈:书籍抽屉恐怖魔鬼瞅了瞅绞刑严峻哼气残暴拘留匪徒舅老爷含糊军阀辨析:(1)籍藉(2)俊峻骏书写指导:舅(注意“臼”的笔顺。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按照这个顺序,主要写了几件事?分别是哪几个自然段?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时间顺序。
1:总体交代事件;2-7:被捕前;8-17:被捕时;18-29:法庭上;30-32:被害后。
)3.根据各部分内容,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在被捕前、被捕时、在法庭上同敌人作斗争,最后英勇牺牲的事迹。
10.《十六年前的回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花园九年制学校李井芳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
4、初步感悟人物品质。
教学重难点理清课文条理,感悟人物品质。
教法与学法教法: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文,理解内容;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认为值得深入体会的句子,进行深入理解,必要时给予点拨。
学法: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抓住重点语句进行研读。
教学准备1、收集关于李大钊的资料。
2、自学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引发兴趣1、单元导读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创造的呢?革命先烈们。
如毛泽东、董存瑞、狼牙山的五壮士等,面对先烈,我们充满了无限的敬意,这节课让我们走进第三单元“缅怀先烈”之旅吧。
让我们首先一起走进本单元第一篇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
(板书课题,齐读,强调“回忆”重读)2、“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李星华回忆了谁呢?(板书:李大钊)3、交流李大钊的资料。
(教师补充)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者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
他领导了1926年3月18日北京人民反帝反军阀的群众示威运动,被军阀张作霖杀害。
牺牲时年仅38岁。
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读音,指导“魔”等字的写法。
2、用一句话概括李星华回忆父亲李大钊什么事?这件事是从哪一自然段到哪一自然段记叙的?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2~32自然段,这部分内容按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给你留下印象很深刻的是什么?简单划句子,做批注。
2、交流: 按时间顺序写了哪些事?分别是哪些自然段写到的?可以小组讨论。
理清条理,归纳小标题: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被害后。
3.小组通过交流讨论,理清写作顺序和课文结构。
2~32自然段分为四个部分:⑴2~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前的一些事情(被捕前)⑵8~17自然段:写父亲被捕的经过(被捕时)⑶18~29自然段:写我们和父亲最后一次见面的情景(法庭上)⑷30~32自然段:写父亲被害后,一家人非常悲痛(被害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