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自主学习历史能力的培养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初中历史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发表时间:2011-06-20T09:46:35.770Z 来源:《魅力中国》2011年5月上供稿作者:赵胜男[导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新课标》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赵胜男(河南省实验中学河南郑州 450000)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5-0000-0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新课标》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无疑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搭建了平台。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教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另外,教育主体自主性发展的教育理论指出,学生不是被动教育者,而是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受教育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够发挥作用。
因此,学校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同时更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是夯实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
一、激发学习兴趣,做好自主学习的基础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知识从生活中来,把问题贴近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学习是生活所必需,是他们内心需要,产生 “我要学”的强烈求知欲。
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心理来看,跟自己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生动有趣的、以及理解起来较容易的知识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自主参与。
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知知识背景,设计富有情趣、直观形象的教学活动情境,如: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等,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如讲“赤壁之战”时,我讲了诸葛亮 “草船借箭”的故事,既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允许学生走入“误区”,在思维磨擦中,自省自悟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从教师的角度,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应该使学生对历史学科产生兴趣和热爱。
历史学科是一门宽广而深奥的学科,我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媒体资源来引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观看历史纪录片、听取历史故事、参观历史文物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还可以组织历史讲座、历史沙龙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与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增加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好奇心和热爱度。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导入问题、引导讨论、设置问题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和研究活动,让学生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来查找资料,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鼓励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研究项目,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能力。
我们应该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学习资源和工具是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保障。
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图书馆、电子图书、历史文物、多媒体设备等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便捷地获取所需的学习资料。
我们还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课堂、在线学习平台等,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工具,例如在线课程、学习视频、学习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和关键。
我们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制定学习计划、如何进行学习笔记、如何进行学习总结等,让学生学会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学习时间。
我们还可以教授学生一些学习技巧和学习策略,如如何有效阅读、如何进行思维导图、如何解决问题等,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工具,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浅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严丽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一般都结构严谨, 老师按明确的教学目标,采用一定的教学方法, 包括“启发式”,向学生展示教学任务,让学生在认识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获得知识和积累知识。
如果老师选定的问题设计与学生的实际问题重合度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接受知识快,且掌握的程度高。
反之,如果老师的问题设计与学生的实际问题关联不大,调动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形成“你教你的,我学我的”的局面。
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且收效甚微。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发挥教育教学的主导作用,我们从99学年起,对高一新生进行了旨在建立学生主动学习的机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课题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下是笔者的认识及基本做法。
一、明确目标,激发内驱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作为课题研究中的被试,又是影响实验结果的相关变量。
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必须让学生清楚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及与学生个体英语学习的相关性,从而获得学生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首先,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
除了了解各类学生的薄弱环节、存在问题,还了解他们是否具备英语自学能力和习惯。
在这基础上,向学生提出了三年学习目标和能力目标:提前完成高中教学任务,相当一部分同学达到“四级水平”。
同学们很受鼓舞,情绪高涨。
在以后的课题实施中,大多数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
许多同学总在新书拿到后很短的时间内,就把阅读篇目通读了一遍。
还有的边读边做Workbook上的习题,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教学进度。
同学们还不满足于课本上那有限的阅读量。
他们订阅了多种英文报刊、购买了多种英文阅读丛书,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词汇量。
同学们的积极性保障了我们教学研究的顺利进行。
二。
培养习惯,具体指导据调查,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所用到的知识只是他们在各级学校里所学知识的20%-30%。
一个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在一生中不断获得新的知识。
浅谈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与途径浅谈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与途径【摘要】:^p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和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已成为教育界的一种共识。
本文结合自己这几年的教学理论,讨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才能。
【关键词】:^p :中学历史;自主学习;才能培养1、创设和谐、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唤醒自主学习意识。
这里所说的“和谐、民主、融洽”至少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学习内容和学习需求的和谐。
学生只对自己需要的学习内容感兴趣,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自主学习。
因此,自主学习对课堂教学内容有较高需求。
它必须符合学生心理需要和现实生活需要,它要么是经过时间证明的具有永久审美价值的经典名篇,要么是现实感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优秀时文。
假如教材内容不具备这两个条件,老师应该少讲或不讲。
对于其中有些不得不讲的内容,就要做好教学铺垫,采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民主化。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学生来讲,最好的老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老师,而把学生视为自己朋友的那种老师。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注意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善待学生,对学生暴露出来的情感或观点,有道理的,给予赞赏和肯定;不正确的,决不批评、嘲笑,常常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的`感受,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使师生关系融洽,学生敢说、乐于学习,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
比方在对历史上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秦始皇、武那么天、曾国藩等人物进展评价时,引导学生进展辩论、分析^p 、比照,在这种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中,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尊心、自信心,从而也就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的培养。
2、巧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平台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经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传授本领,而在于鼓励、唤醒、鼓舞。
浅谈学生自主学习历史能力的培养
作者:徐冬梅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27期
(海口实验中学,河南海口,570208 )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培养建构知识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今后的终身学习,自主学习成为一个人适应信息时代必备的能力。
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学生自主学习历史能力的培养来谈谈几点浅显的认识。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展现自我
一、指导阅读
历史的特点具有过去性,纵贯古今中外,知识涵盖量大。
而教材中的内容篇幅有限,难以完整地重现历史。
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同学对教材中出现的大量的时间、人物、事件,觉得年代久远,枯燥烦琐,会出现阅读障碍,阅读收获信息不大。
所以培养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非常重要,学会阅读教材,阅读史料,是学习历史最基本的必备能力。
在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教师要向学生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提纲导读,为学生的阅读指明方向。
要时时对学生阅读的习惯和方法进行指导训练。
当学生读书抓不住要领或者阅读不仔细,致使答题不准确或者用词不规范时,就应该及时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内容,帮助他们理解教材中文字、图片等各种历史材料使用意图,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史料、历史地图对学生进行指导。
培养学生阅读时养成好的习惯:做到“四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以读促学,以学带读,不但使得我们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而且具备了会读书的能力,这对于学生会自主学习将是受益终生的。
二、编写学习提纲
指导学生整理、编写提纲,可以培养学生学会课前预习课文、理解课文、掌握基础知识,构建知识框架的能力。
因为学生在整理和自编提纲时,必须先仔细阅读教材,正确理解知识点,理清教材中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才能编写出准确的知识结构。
学生在编写提纲时,为了使教材内容变得条理化、要点化,必须通过思考,对教材进行分析、归纳、概括,整理。
这无疑能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是自主学习的一种重要体现。
以此类推,学生在掌握了提纲编写方法后,可以依照这种方法去整理编写同一类历史现象、同一专题知识的结构。
学生在复习、整理编写历史提纲时,构建知识体系,能帮助自己迅速查出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从而进行针对薄弱环节的复习,提高复习效率。
如中国近代史的
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侵略与反抗,这就要求学生能将学过的知识纳入到这一体系和线索中,形成框架,便于知识的记忆和整体把握。
三、鼓励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学生想知道还不知道时,教师要及时、热情、耐心、巧妙的引导、启发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自己寻找答案。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合作探究、查阅资料、调查研究、质疑、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实践表明,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经过他们自主学习,付出艰辛而得来的学习成果,他们就能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他们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会大大的提高。
积极鼓励学生由于好奇心引起的各种探索活动,给学生以充分的“解放”和“自由”,这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重要途径。
四、搭建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
教师可以通过课内外的历史活动为学生创造机会,搭起展现自我,主动学习的舞台,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独立思考、自我创造。
具体的作法有:
1.创办历史手抄报
创办历史手抄报可以分为四个小组进行,每两周一期,每组人员人人参与,都是供稿人,学生轮流去做主编、策划。
内容主要有:历史追踪、历史典故、历史人物点评、历史事件介绍、历史学习经验等。
内容也可以结合历史周年大事,进行历史专题介绍。
如“辛亥革命”、“九一八事变”、“新中国成立”、“海南建省”等专题。
四个小组还可以交流手抄报,写评语、写感受。
还要进行手抄报的评比,激励小组团结合作,展开竞争。
人人得以参与,写作能力、设计思路、增长历史见识都在这一方土地上茁壮成长。
2.开展历史调查
历史调查可以调查一个历史事件,听取一个历史报道,参观历史博物馆、走访一位历史人物等。
如在学习《“文化大革命”的十年》这一课时,学生可以访问老一辈人,了解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经历和感受。
从实例中了解“文化大革命”这一段历史。
在学习《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这一课前,学生可以调查自己身边长辈,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亲身经历的变化,从这些活生生的事实去分析人们生活方式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开展历史调查就是一种自主学习的锻炼,让学生亲自去见证历史,去听去看去亲自把所见所闻用心记下来、写出来、说出来。
3.撰写历史小论文
教给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的方法,训练学生平时从简单的点点滴滴作起。
让学生从简单的读后感出发,捕捉到一点历史感想与体会,学会用笔记下来,不过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
比如:在学习“火烧圆明园”的历史时,我布置学生就当前圆明园重建问题写了一篇题为《圆明园该不该重建》的小论文,学生提出了很多独特的观点。
每个学期布置一篇历史小论文,学生也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内容或感兴趣的内容来写。
然后通过在班里交流、师生共评,评出10篇优秀的佳作,把好的论文贴到了班级里。
通过这种方法,激发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4.历史剧表演
教师选取好合适的主题,让学生自编自导表演历史剧,但不能偏离主题,各个角色要符合历史情境,还要必须体现书本中要求的基本知识点。
如学生表演的历史剧《张骞出使西域》,把汉武帝想通西域时的迫切心情,张骞不辱使命、果敢与机智,西域各民族想与汉朝交好,匈奴的凶悍都通过学生栩栩如生的表演体现出来……学生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同喜共悲,与历史脉博同跳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能简单理解为由教师来“解放”学生,而应逐步培养学生“解放自己”和“自主”的能力。
架个天梯给学生是每一个教师的职责,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具备较全面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能力,并把这些能力通过教与学的互动过程,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学生获取终身学习的能力。
这就是我们历史教育的宗旨所在──流动的历史,发展中的人。
参考文献
[1]朱汉国主编.新编历史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
[3]冯一下著.改革中的历史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