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山大学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中山大学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中山大学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一、学位论文形式结构

封面

扉页

前置部分原创性及使用授权声明

中英文摘要

目录

导论

正文

学位论文形式结构主体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部分

后记(包括致谢)

●学位论文一律打印成文

(一)前置部分

1、封面和封底

由研究生院统一印刷,封面内容一律打印。

题目:在25字以内,能简明、具体、确切地表达论文特定内容,必要时,可以使用副标题。中、英文题目应一致。

2、扉页

包括学位论文中英文题目、专业名称、申请人姓名、导师姓名及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由答辩委员会成员签名)。扉页格式如下: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题目(居中)

英文题目(居中)

专业名称:公共管理

申请人姓名:

导师姓名:

答辩委员会组成(签名)

主席:

委员:

3、原创性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①论文原创性声明内容: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②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内容:

本人完全了解中山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方法保存学位论文;可以为存在馆际合作关系的兄弟高校用户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和交换服务。

保密论文保密期满后,适用本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4、中英文摘要

摘要:概括论文的主要信息,包括论文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及最终结论。论文摘要一般不超过1200字。

关键词: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主要内容的通用词。关键词一般列3~5个。

(二)主体部分

1、主体部分

包括导论,正文,结语,参考文献。要求图表清晰,叙述流畅,章节有序,层次分明。

导论: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理论与实际意义;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文献综述;研究的线索与思路。

文中的图、表、公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按章顺序编号。如图1-1、图2-2,表1-1、表2-1,公式(1-1)等。图序及图名置于图的下方,居中排列;表序及表名置于表的上方,居中排列。

结语:归纳论文的主要贡献,交待论文研究的局限,提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⑴参考文献为论文中所有引文、引用观点以及对论文有重要影响和启发的文献。

⑵参考文献按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依次排序,一般排列在论文末尾(论文篇幅较大且引用文献较多的,可在每章末尾注出)。

⑶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序号].作者.文章题目.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例:

①梁柱.论高等学校在未来终生教育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79—84

②PELAGTTI P, BACCHI A, CARCELL M, et al. Palladium complexes containing a chelating ligand Part Ⅲ. J Organomet Chem, 1999, 583:94—105

●参考文献是图书时:[序号].著者.书名.版次.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例:

①刘晖,侯春山.中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参考文献是研讨会论文时:[序号].作者.文章题目.会议名称.地名.国名.月份.年份.卷号。例:

①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北京.中国.1998.第3卷

●参考文献是学位论文时:[序号].作者.论文题目.博/硕士论文.校名,年份。例:

①刘伟.汉字不同视觉识别方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硕士论文.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1998

●参考文献是电子文献时:[序号] .主要责任者. 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例:

①WEN Y D. Forced vibration. https://www.doczj.com/doc/0819458308.html,/ vibram, 1999.9.10

2、注释

用来标注论文引用的理论和观点,数据和案例、带引号的文字等,统一使用脚注(即页下注)。

(三)附录部分

1、附录

附录是正文主体的补充。下列内容可以作为附录:

⑴攻读MPA学位期间发表的(含未发表但已取得录用通知书的)与MPA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目录。

⑵由于篇幅过大,或取材于复制件不便编入正文的材料、数据。

⑶对本专业同行有参考价值,但一般读者不必阅读的材料。

⑷论文中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书。

⑸附件:计算机程序清单、软磁盘、鉴定证书、获奖奖状或专利证书的复印件等。

2、后记

后记是有关本论文情况的说明性文字,主要是交代写作过程,阐述作者的感想和体会,对有关单位或个人的致谢语等。

二、结构排版及字体规范

(一)论文印制规格

学位论文一律采用A4纸张1.5倍行距双面打印,纸的四周留足空白边缘,以便装订、复制和读者批注。

(二)中英文摘要

1、中文摘要样式

(居中)论文题目:

专业:

硕士生:

指导教师:

摘要

××××××××××××××××××××××××××××××××××××

××××××××××××××××××××××××××××××××××××××××××××××××××××××××××××××××××××

关键词:××× ×××× ×××

2、英文摘要样式

(居中) Title:

Major:

Name:

Supervisor:

ABSTRACT

××××××××××××××××××××××××××××××××××××××××××××××××××××××××××××××××××××××××××××××××××××××

Key Words:××× ×××× ×××

(三)目录页(单独一页)

1、例

目录

左对齐右对齐

第一章(空2格)××× (1)

第一节(空2格)××× (1)

第二节((空2格)××× (2)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

后记………………………………………………………… ()

2、说明

⑴目录页排版只排到二级标题,即章和节。

⑵论文正文和目录须保持一致。

(四)主体部分

1、例

(居中)第一章(空2格)×××(小二号黑体)(章节题目之间空两行)

(空2格)第一节(空2格)×××(小三号宋体,加粗)

(空1行)

(空2格)一、×××(小四号宋体)

(空1行)

××××××××××××××××××××××××××××××××××××××××××××××××××××××××××××(小四号宋体,1.5

倍行距)

2、说明

⑴章、节的编排为:章居中,节左边空二格排版。

⑵内文文字可参照下面要求进行排版:

章的题名建议采用小二号黑体,居中;节的题名建议采用小三号宋体,加粗,左起空两格;文章段落内容建议采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⑶使用文字、数字的书写法:

①文字用简体字排版。

②世纪、年份一概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并写全数。例:

20世纪90年代;1998年不能写成98年。

③公式均需标注公式号,公式号用圆括号,阿拉伯数字表示,按章编排。例:

第二章第三公式编为:

X+Y=Z (2-3)

④论文中的物理量、量纲及符号均采用国际标准(SI)和国家标准(GB)。

博士论文写作指南(定性研究类)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博士学位论文写作指南 (定性研究类) 一、目的 为使采用定性研究方法的博士生了解定性研究的基本知识点,掌握学位论文写作框架,制定本指南。 方法论是现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性基础知识和研究技能,基本知识应完全并能够批判性地使用。 对于博士生来说,在定性方法论方面的要求是,能够准确使用且最好在一定程度创造性地使用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实现自己的研究目的。 写作过程的方法论细节或方法论学术问题,请与指导老师及导师组交流。 二、定性研究知识框架 Ⅰ定性研究的学术地位与趋势 定性研究是针对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局限而逐步形成的。 对定性研究方法有突出贡献的学科有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 目前,定性研究越来越为社会科学接受。 Ⅱ定性研究方法的含义及实质 定性研究方法是以后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如符合互动理论,现象学,常人方法论等)为基础,在自然情境下通过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之间的系统互动,综合运用多角化技术对所研究问题的逻辑关系和意义机制进行描述、解释、预测和应用的研究方法的统称。 Ⅲ定性研究的特征 定性研究是整体主义或情境主义。

定性研究是藉由人、情境与时空关系而形成研究框架。 定性研究不排除,但要求研究者尽量消除自己的“前设”和“偏见”,并随着研究的进展,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设计、方案。 Ⅳ定性研究种类 目前,比较公认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 民族(人种)志研究; 现象学研究; 扎根理论; 历史比较研究法; 自传/传记/生命史。 此外,案例研究,规范研究也可以归属到定性研究的范围。 Ⅴ定性研究的一般过程 确定研究题目 选择某一种或若干种定性研究方法 选择研究情境 设计接触研究对象的策略及步骤 收集资料 编码分析以及解释资料 反省研究者在研究情境中所扮演的角色 理论结论 三、定性研究论文格式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印制规范

中山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写作与印制规范 本科生毕业论文(含毕业设计,下同)是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训练,是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考察。为规范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特制订本规范。 一、本科生毕业论文形式结构 封面 开题报告 前置部分过程检查情况记录表 答辩情况登记表 学术诚信声明 中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正文 毕业论文形式结构主体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部分附录 成绩评定记录 二、毕业论文的撰写内容与要求 (一)论文题目 ,Xh39746 9B42 魂pM O 论文题目应以简短、明确的词语恰当概括整个论文的核心内容,避免使用不常见的缩略词、缩写字。读者通过标题可大致了解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专业的特点和科学的范畴。中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4个字,必要时可增加副标题。外文题目一般不宜超过12个实词。 (二)摘要、关键词和设计说明 1.中文摘要和中文关键词 摘要内容应概括地反映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说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不要与引言相混淆。语言力求精练、准确,以300—500字为宜。 在摘要的下方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5个)。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摘要与关键词应在同一页。

2.英文摘要和英文关键词 英文摘要内容与中文摘要相同,以250—400个实词为宜。摘要下方另起一行注明英文关键词(Keywords3—5个)。 3、设计说明 毕业设计需附有设计说明,主要介绍设计任务来源、设计标准、设计原则及主要技术资料,中文字数要在1500~2000字以内,外文字数为1000个实词左右,关键词一般以5个左右为宜。 (三)目录 论文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各章节组成部分的小标题。要求标题层次清晰,目录中的标题要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四)正文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的选题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正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引言或背景 引言是论文正文的开端,应包括毕业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的简要评述;介绍本项研究工作研究设想、研究方法或实验设计、理论依据或实验基础;涉及范围和预期结果等。要求言简意赅,注意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解。 2.主体 论文主体是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必须言之成理,论据可靠,严格遵循本学科国际通行的学术规范。在写作上要注意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章节标题、公式图表符号必须规范统一。论文主体的内容根据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论文(设计)总体方案或选题的论证; 36174 8D4E 赎!140193 9D01 鴁26713 6859 桙 (2)毕业论文(设计)各部分的设计实现,包括实验数据的获取、数据可行性及有效性的处理与分析、各部分的设计计算等; (3)对研究内容及成果的客观阐述,包括理论依据、创新见解、创造性成果及其改进与实际应用价值等; (4)论文主体的所有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凡引用他人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应详加注释。自然科学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清晰;人文和社会学科的论文应把握论点正确、论证充分、论据可靠,恰当运用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进行模型或方案设计,注重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等。 3.结论 结论是毕业论文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应精炼、准确、完整。结论应着重阐述自己的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论文要求 一、学位:同等学历硕士学位 二、专业:应用心理学 三、研究方向:工业组织心理学、人力资源、从医院角度出发的研 究方向,也就是能和医学、医院管理、或者医务工作者的心理相关内容挂勾的课题。 四、完成时间:12-18个月 五、其他要求:此论文需作为毕业论文,毕业答辩的论文和公开发 表的论文三用。最好是能有一个简单的开题报告。学院要求文章必须在有正规CN编号级别的专业期刊上发表。 六、对论文的具体要求: 第八条学位论文工作 在申请人通过所有课程考试和国家统一考试之后(经院系同意,也可适当提前),可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开展学位论文工作,获批准后,即进入学位申请阶段,向学校交纳申请学位学费。申请人的学位论文可结合本职工作进行,也可选做我校指导教师指定的研究课题,论文内容必须属于所申请学科的范畴。选题工作完成后,申请人必须由院系安排作开题报告接受审核,通过开题报告后,方可开始学位论文工作。学位论文一般用中文书写,并有中英文摘要,外语类专业可用外文撰写。学位论文格式应符合《中山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第九条学位论文答辩申请及审核

(一)申请人应在全部课程考试通过后1年内提交学位论文,否则本次申请学位无效。申请人在每年3月、9月在网上填写答辩的申请,并按要求向学位办公室提交以下材料: 1.《中山大学接受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申请书》。 2.本人独立完成(实验学科可以是第二完成人)公开发表或出版的与申请学位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或其他成果原件及复印件。 3.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外国语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证明。 4.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学科综合水平全国统一考试合格证明。 5.《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总成绩单》(由院系提供)。 6.开题报告审议表。 7.申请硕士学位的学位论文一式三份。 (二)学位办公室在收齐上述材料1个月内对申请人进行答辩资格审查。通过答辩申请审核的,学位论文方可送审。 第十条学位论文评阅和答辩 (一)申请人提交的学位论文,应是本人独立完成并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管理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申请人同他人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或发明、发现等,对其中确属本人独立完成的部分,可以由本人整理为学位论文,并附送该项工作主持人签署的书面意见或共同发表论文、著作的其他合作者的证明信,以及合作完成的论文、著作等。 (二)论文评阅。学位评议组聘请至少3名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或研究生导师为论文评阅人。聘请的论文评阅人中至少有1位是我校和申请人所在单位以外的专家,申请人的导师不能作为论文评阅人。学位论文应在论文答辩日期2个月以前,由院系寄送论

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注释及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外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注释及参考文献格式要求 一.注释 外语专业学生学位论文的注释采用尾注(End-notes)和夹注(In-text Citations),不 采用脚注。 1. 尾注(Endnotes) 在正文需注释处的右上方按顺序加注数码①②③……,在全文之后写注文,每条 加对应数码,回行时与上行注文对齐。 2. 夹注(In-text Citations ) 某些引文或所依据的文献无需详细注释的,以夹注的形式随文在括弧内注明。 A. 来自专著或文章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已经出现 格式:出版年份:页码。 Example: Rees said, “ ASiey aspects of lear ning are not stable, but cha ngeable, this ope ns the way for the role of the teacher as the pre-em inent mediator in the process" (1986:241). B. 来自专著或文章的直接引语,作者姓名在文中没有出现 格式:作者姓名,出版年份:页码。 Example: "One reason perhaps is that the Chinese audienee are more familiar with and receptive to Western culture tha n the average En glish readers is to Chin ese culture" (Fung, 1995:71). C. 来自专著或文章的间接引语,作者的姓名在文中已经提到 格式:出版年份:引文页码。 Example: According to Alun Rees (1986:234), the writers focus on the unique contribution that each in dividual lear ner brings to the lear ning situati on. D. 来自专著或文章的间接引语,作者的姓名在文中没有提到 格式:作者姓名,出版年:引文页码。 Example: It may be true that in the appreciation of medieval art the attitude of the observer is of primary importa nee (see Robertso n, 1987:136). 注:如所述观点可直接从原文找到,用(see Robertson, 1987:136);如所述观点部分与原文有关,用(c.f. Robertso n, 1987:136)。 E. 提到某人的观点与姓名 格式:发表年份(紧随姓名后) Example: Fires (1981) attempted to provide evidenee that Theme is a meaningful concept by showing a nu mber

中山大学关于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

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 中山大学关于博士生发表学术论文的具体规定 (20XX年7月修订) 按照《中山大学授予学位细则》关于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博士研究生获得学位前必须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不少于一篇学术论文,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应为中山大学(学术论文发表前应交导师审阅)。申请学位的博士生必须是第一作者或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经各学位分委员会和校学位评定委员会通过,各学科博士生发表论文的具体规定如下: 一、文科分委员会的规定 1、刊物范围:学校社会科学处公布的《中山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期刊目录》(在学期间的版本均可)。 对于在国外出版的刊物、论文集上发表的论文,由各学位评议组认定,并报研究生院公示。 2、发表时间要求:必须提交已正式发表的论文。 3、发表论文必须和学位论文属于同一领域并具有相关性。 二、理工科分委员会的规定 1、刊物范围:由理工科各学位评议组确定发表论文的刊物目录,各学位评议组必须提前公示该刊物目录,并报学位办备案。 2、发表时间要求:以正式刊出或正式录用通知为准。 3、发表论文必须属于学位论文的部分内容。 4、鼓励博士生选择高难度或攻关性的研究课题。若博士生所进行的学位论文研究,经导师认可,并由评议组组织的专家认定为具有较大的创新前景的,在审议学位时可不按上述条件要求,但各评议组应有明确的认定程序和要求,并报研究生院公示。 三、医科分委员会的规定 1、刊物范围:科研型博士生要求是SCI收录的杂志。临床型博士生要求是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系列的杂志,或中国科技期刊总被引频次排序在前400名以内的杂志(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公布,在校期间的排位),或正式出版的外文杂志。此外,临床型博士生在以下学报发表学术论文视为符合要求: 北京大学学报医科版(原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学报) 中南大学学报医科版(原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科版(原同济医大学报) 四川大学学报医科版(原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复旦大学学报医科版(原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科版(原上海二医大学报) 中山大学学报医科版(原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2、发表时间要求:应以现刊为准,对于在国(境)外发表的SCI收录论文可以是清样,也可以是附有导师签名担保的校样或正式录用通知。 3、发表论文必须属于学位论文的部分内容。 各学位评议组可以根据以上规定,对发表论文刊物和篇数提出更高的要求。发表学术论文如果要求为现刊的,申请学位者必须在学科评议组开会前提交已发表的论文。具体提交时间参见当次《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工作的通知》。对于未能达到要求的博士生,其学位申请不能提交学位评议组审议。 1 / 1

中山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中山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学位分学士、硕士、博士三级。我校各级学位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及管理学十一个学科门类及各类专业学位授予。 医学门类的个别学科、专业,可根据研究生所学课程内容、研究课题以及原有的基础,授予理学学位。 第三条各类专业学位的实施细则按照各专业学位试行办法或专业学位全国教学(育)指导委员会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遵守我校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学校实际制定的规章制度,在本校学习并达到一定学术水平或者专门技术水平者,经我校审查同意,均可按本细则规定向我校申请相应的学位。 第二章学位学术水平的要求 第五条学士学位的学术水平 本科毕业,或通过法定的其他学习途径本科毕业,成绩优良,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学士学位: (一)较好地掌握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第六条硕士学位的学术水平 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硕士学位: (一)掌握有关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二)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三)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第七条博士学位的学术水平 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或具有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的人员,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学术水平者,授予博士学位:

中山大学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范化管理附则

中山大学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规范化管理附则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本科毕业论文过程管理,规范论文写作,提高毕业论文水平,特制定本附则。本附则是《中山大学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规范》的补充、修改和进一步完善。本附则从2009届毕业生开始试行。 一、表一(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二(毕业论文过程检查情况记录表)、表三 (毕业论文答辩情况)、表四(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封三(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记录)内容的填写要求 1.表一: 开题报告栏:根据毕业论文日志记录誊写。内容应在指导教师认可下由学生用小四号宋体下载打印,时间应为当时开题时间。 2.表二: 过程检查栏:内容由学生和指导教师根据毕业论文日志记录如实填写,用小四号宋体下载打印,时间应为检查的时间。 3.表三: 论文答辩情况:内容由各实验室的答辩小组秘书填写,用小四号宋体下载打印。 4.表四: 成绩评定表:一律使用修改后的《药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附件1)。成绩评定表中的分数栏应在答辩后根据答辩小组讨论给出的成绩等级由指导教师酌情填写,成绩评定意见栏应由答辩小组组长填写优、良、中、及格或不及格并签名。 5.封三: 指导教师评语栏:应全面评价学生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情况,包括工作态度与表现、选题、工作成绩、论文写作等方面。字数不能少于60字。成绩处应根据《成绩评定表》统计的总分用优(≥90)、良(89-80)、中(79-70)、及格(69-60)和不及格(≤60)五个等级划分。 答辩小组评语栏:应结合学生答辩情况给出评语。成绩应参考指导教师意见并根据答辩组讨论后确定,用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划分。优秀率应严格控制,不能超过答辩学生总人数的30%。所有答辩小组成员应签名。 二、论文格式要求 严格毕业论文撰写格式,不符合要求者一律返回重新修改。论文格式详细要求请参见附件2。 三、毕业论文上交要求 学生向学院上交毕业论文前,必须经指导教师检查并确认。指导教师需在

中山大学论文格式要求

中山大学药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规范 前言 本科生毕业论文是本科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训练,是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考察。为规范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现制订我院本科生毕业论文的有关规定。 第一章毕业论文的工作程序 毕业论文属必修课,我院本科生从第七学期开始进入各实验室做毕业论文,于第八学期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包括:写作指导、动员、导师确认及选题、安排指导教师、实验指导、开题报告、写作指导、论文评阅与答辩等阶段。 1.写作指导:为配合毕业论文的开展及指导论文的写作,我院特安排教师为学生开设毕业论文写作指导课程《文献查阅与论文写作》。 2.动员:学院于第六学期末组织即将进入本科论文阶段的本科学生开动员会,讲解做毕业论文的要求及管理办法,并介绍我院各学科方向、实验室老师等情况。 3.导师确定及选题:经学院审核有资格指导本科生做毕业论文的导师应在第七学期开学一周内将毕业论文题目、对学生要求、需要学生人数报到相应的实验室秘书处,并由秘书汇总报到学院办公室。原则上中级及中级职称以上的老师才有资格指导本科生,每名中级职称老师一般每年可以指导1名本科生,副高级职称老师可以指导2名本科生,高级职称老师指导3名本科生。 4.安排指导教师:本科生应该在第七学期第二周之内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指导教师的确定按照学生和教师的双向选择原则,老师提出课题题目,学生本人根据兴趣、爱好、意愿选择课题及指导老师,同时指导老师挑选合适的学生,双方满意后予以确定,学院作适当调整并最终落实。名单公布后,学生和指导老师都不能随意更改。若有更改,需向学院递交双方签字的书面申请。 5.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检验本科生对专业知识的独立驾驭能力和研究能力,考察写作论文准备工作是否深入细致,包括选题是否恰当,资料占有是否翔实、全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是否了解,本人的研究是否具有开拓、创新性。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一)博士学位论文撰写要求 博士学位论文可用中文撰写,也可用外文撰写。用中文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按“中山大学学位论文格式要求”撰写。用外文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按“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撰写。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如用英文撰写,必须用电脑进行文字输入。要求英文用Times New Roman12号字体;中文用宋体、5号字体,行距1.5。用A4(210mm X 297mm)白纸打印。除封面、扉页1、扉页2、《原创性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中文摘要、英文文摘用单面复印外,其余均要求双面复印。学位论文的封面和封底由学校研究生院统一印刷,博士生应按要求认真填写,并在学位论文封面的编号处打印上自己的学号,密级处填写“公开”。 博士学位论文正文的长度一般不少于100页。 博士学位论文除封面和封底外,其主体部分应包括如下内容: 1.扉页1(Title page one)。该页的内容有:论文的中文标题、外文标题、专业名称、作者中文姓名、导师中文姓名、答辩委员会主席和成员的签名、论文答 辩日期。 2.扉页2,又称书名页(Title page two)。该页应全用外文著录,内容包括:学位论文标题、专业名称、作者姓名、导师姓名、学位授予单位的全称(即: 中山大学)、论文提交的年月。注意,在“学位授予单位”的上方,应写上这 条款目: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hilosophy 3.《原创性及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和《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在扉页之后并排在同一页上。 4.致谢(Acknowledgements)。 5.英文、中文摘要(English and Chinese Abstracts)(含关键词3-8个)。英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单词,中文摘要300字左右。 6.目录(Contents)。 7.前言或绪论(Introduction)。 8.正文(Main text)。 9.讨论(Discussion) 10.结论(Conclusion)。 11.注释(Notes)(必要时)和参考文献(References)。 12.附录(Appendix)(必要时)。如果正文中的表格和插图较多,可分别列出清单,标出页码,附在目录之后。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注释和参考文献的格式按《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注释和参考文献格式要求》著录。参见文后附录。

中山大学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格式

中山大学博士(硕士)学位 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题目: 英文题目: 专业: 学位申请人: 导师姓名: 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 成员: 年月

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中山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进入学校图书馆、院系资料室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复印、缩印或其他方法保存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论文题目:中山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格式 专业:工程力学 硕士生:XXX 指导教师:XXX(宋体小三,多倍行距,1.25) 摘要(小二黑体居中) 本文给出了中山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写作规范和排版格式要求。文中格式可作为编排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格式模板,供博士(硕士)研究生参考使用。 摘要部分说明: “摘要”是摘要部分的标题,不可省略。 标题“摘要”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二,然后空两行。 论文摘要是学位论文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内容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单位制一律换算成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制,除特别情况外,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码。文中不允许出现插图。重要的表格可以写入。 摘要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摘要正文后,列出3-5个关键词。“关键词:”是关键词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关键词请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关键词与摘要之间空一行。关键词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黑体,小四,加粗。 关键词:写作规范;排版格式;博士(硕士)学位论文

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中山大学MPA

目录 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方案 (1) 一、培养目标 (1) 二、培养方式 (1) 三、学分要求 (1) 四、课程设置 (1) 公共管理硕士(MPA)教学管理补充规定 (4) 一、学习年限 (4) 二、教学安排 (4) 三、考勤 (4) 四、考试结果处理 (5) 五、成绩查询 (5) 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 (6) 一、论文选题与导师确定 (6) 二、开题报告格式规范 (7) 三、论文开题 (8) 四、论文写作 (8) 五、论文评阅 (10) 六、论文答辩 (11) 七、学位评定与授予 (12) 中山大学MPA奖学金评定细则 (13) 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15) 一、学位论文形式结构 (15) 二、结构排版及字体规范 (20)

中山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是为适应公共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专业化要求,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立的,其培养目标是为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培养德才兼备、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专门人才。 二、培养方式 学制三年。采用在职不脱产方式学习。 三、学分要求 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其构成是:核心课程18学分;专业方向必修课程8学分;选修课程9学分;社会实践2学分。毕业论文不计学分。 核心课程、专业方向必修课程70分为合格,成绩在70分以上(含70分)方可获得相应学分;选修课程、社会实践60分为及格,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四、课程设置 (一)核心课(18学分)

(二)专业方向必修课(8学分)方向一:政府过程与公共预算 方向二: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 方向三:城市与区域治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