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化学探究性试题(二)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6
回夺市安然阳光实验学校考点21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聚焦与凝萃1.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共性和差异性;2.通过探究实验,比较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水中的溶解性及热稳定性,从而掌握鉴别它们的方法。
解读与打通常规考点Na2CO3和NaHCO3(1)Na2CO3:白色粉末,俗名苏打(2)NaHCO3:白色细小晶体,俗名小苏打【科学探究】(1)Na2CO3和NaHCO3在水中的溶解性①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各约1 g)进行比较,它们外观的细小差别。
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加几滴水,振荡试管,用手触摸两支试管,有什么感觉?②继续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约10 mL水,用力振荡,有什么其现象?③向试管内分别滴加1~2滴酚酞溶液有什么其现象?Na2CO3溶液呈红色NaHCO3溶液呈浅红色记录实验现象及结论如下:步骤Na2CO3 1 g NaHCO3 1 g①加几滴水白色粉末,加水结块,变成晶体,放热。
白色细小晶体,加水部分溶解,感受不到热量变化②加10 mL水振荡时间长时,可溶解固体量减小初步结论易溶;碳酸钠易与水结合形成晶体,反应方程式是Na2CO3+10H2O=Na2CO3·10H2O,并放出热量。
水溶液呈碱性。
可溶,溶解度比Na2CO3小。
水溶液呈碱性。
解释:在20℃时,Na2CO3的溶解度是21.5g,NaHCO3的溶解度是9.6g。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是白色粉末,且都能溶于水;溶解性碳酸钠>碳酸氢钠;溶解的热效应: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与水反应得到晶体。
【科学探究】(2)Na2CO3和NaHCO3的热稳定性小试管内塞有沾有白色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
实验现象:点燃酒精灯加热,能观察到小试管中棉花球变蓝色,B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中有气泡冒出实验结论: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受热易分解,生成物中含有CO2和H2O 。
由此可知,Na2CO3的热稳定性比NaHCO3强。
2021年山东高考专题二:实验题[2020年山东高考]1. 实验室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 用冷水贮存白磷B. 用浓硫酸干燥二氧化硫C. 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D. 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解析: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然,且密度比水大,常保存在冷水中,A项正确;浓硫酸有吸水性且不与SO2反应,可用浓硫酸干燥SO2,B项正确;蒸发皿可直接加热,蒸发操作时,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蒸发皿,C项正确;K燃烧有K2O2、KO2生成,K2O2、KO2和CO2反应产生O2助燃,所以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金属钾的燃烧,D项错误。
答案:D2. 利用下列装置(夹持装置略)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甲装置制备并收集CO2B. 用乙装置制备溴苯并验证有HBr产生C. 用丙装置制备无水MgCl2D. 用丁装置在铁上镀铜解析:CO2密度大于空气,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A项错误;苯与溴在溴化铁作用下反应,反应较剧烈,反应放热,且溴易挥发,挥发出来的溴单质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溴酸,所以验证反应生成的HBr,应先将气体通过四氯化碳,将挥发的溴单质除去,B项错误;MgCl2能水解,在加热时通入干燥的HCl,能避免MgCl2的水解,C项正确;电解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所以丁装置铁为阳极,失去电子,生成二价铁离子,铜为阴极,溶液中的铜离子得到电子,得到铜,D项错误。
答案:C3. 实验室分离Fe3+和Al3+的流程如下:知Fe 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FeCl 4]-,该配离子在乙醚(Et 2O ,沸点34.6℃)中生成缔合物+-24Et O H FeCl ﹒﹒[]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下B. 分液时,应先将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C. 分液后水相为无色,说明已达到分离目的D. 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解析:萃取振荡时,分液漏斗下口应倾斜向上,A 项错误;分液时,密度大的液体在下层,密度小的液体在上层,下层液体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下层液体放完后,密度小的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B 项正确;Fe 3+在浓盐酸中生成黄色配离子,该离子在乙醚中生成缔合物,乙醚与水不互溶,故分液后水相为无色,则水相中不再含有Fe 3+,说明已经达到分离目的,C 项正确;蒸馏时选用直形冷凝管,能使馏分全部转移到锥形瓶中,而不会残留在冷凝管中,D 项正确。
专题复习(二) 实验与探究专题概述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中的必考内容,考查的内容主要有:(1)实验基本操作,如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气密性、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等;(2)气体制取的原理及装置的选择的应用;(3)几个重要实验,如混合物的分离、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操作、物质在氧气中发生燃烧反应的实验;(4)常见物质的检验,主要是H+、OH-、Fe3+、Cl-、SO2-4、CO2-3、NH+4等的特征反应;(5)掌握物质的鉴别和鉴定及分离和提纯;(6)综合实验和简单实验方案设计(或包括确定实验原理、仪器、药品、装置及实验步骤或对实验进行补全或改进等)。
一、化学基本操作与实验1.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例1】下列玻璃仪器的名称错误的是( )A.普通漏斗 B.锥形瓶 C.集气瓶 D.长颈漏斗【解析】分液漏斗有一活塞可以控制液体的流量;而长颈漏斗没有活塞,无法控制液体流量,故D为分液漏斗而不是长颈漏斗。
【答案】 D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方法,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仪器的洗涤,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过滤,蒸发,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药品的存放实验安全要求,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例2】(某某中考)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本操作。
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A不正确;试剂瓶的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B不正确;给试管加热时,液体的体积应少于试管容积的1/3,C不正确;胶头滴管应竖直向下,不能伸入试管内,D的操作是正确的。
【答案】 D二、气体的制取、干燥与净化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取决于气体的性质,收集气体的方法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
【例3】气焊和气割都需要用到乙炔。
乙炔俗称电石气(化学式为C2H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023年高三化二轮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型探究专题训练知识梳理化学反应原理主要考查热化学、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等主干理论知识,主要命题点有盖斯定律的应用、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分析、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书写与计算、反应条件的分析选择、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等,试题常以填空、读图、作图、计算等形式呈现。
试题一般以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物质为背景材料命制组合题,各小题之间又有一定的独立性。
主要考查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学科内综合分析能力,应用反应原理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体现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核心素养。
在近几年的相关考题中,对单一因素影响的考查已经越来越少了,主要以“多因素影响”出现,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
以实际情景(场景)为背景,更能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
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影响因素是多元化、多方位和多层次的。
强化训练1.(2022·湖北,19)自发热材料在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CaO—Al—H 2O ”体系的发热原理,在隔热装置中进行了下表中的五组实验,测得相应实验体系的温度升高值(ΔT )随时间(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①CaO(s)+H 2O(l)Ca(OH)2(s) ΔH 1=-65.17 kJ·mol -1 ②Ca(OH)2(s)Ca 2+(aq)+2OH -(aq) ΔH 2=-16.73 kJ·mol -1③Al(s)+OH -(aq)+3H 2O(l)[Al(OH)4]-(aq)+32H 2(g) ΔH 3=-415.0 kJ·mol -1则CaO(s)+2Al(s)+7H 2O(l)===Ca 2+(aq)+2[Al(OH)4]-(aq)+3H 2(g)的ΔH 4=_______kJ·mol -1。
(2)温度为T时,K sp[Ca(OH)2]=x,则Ca(OH)2饱和溶液中c(OH-)=__________(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专题2 误差分析与控制一、出题点解读只要实验数据与理论数据不同,就属于误差分析范畴。
误差分析一般分为两类题型1、有气体参与的反应误差来自于空气:装置内外的空气都有可能是误差的来源➢该装置如果从实验安全出发,反应前通入气体是为了➢但是从实验数据角度出发,➢但是上图中实验设计同样有两处缺点:①。
②③➢此装置若考察金属冶炼,实验结束后继续通气体目的是防止金属再次被氧化;但是若考察的是金属成分检验,则答案就应该是使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石灰水吸收,数据更准确误差来自于气体本身的性质在电解水试验中,氧气的水溶性好于氢气,并且因为氧气性质活泼,所以可能会被电极材料部分消耗。
2、其他可能导致误差的来源➢➢➢➢欢迎大家继续补充二、精选试题(共10大题)1.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
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该实验还能得出氮气的性质有、。
(2)若实验操作规范,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3)该方法测定的结果偏小的可能原因是(填序号)。
①红磷量不足②装置气密性不好③弹簧夹没有加紧④没有冷却到室温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方案开展进一步探究:[提出问题〕①可用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药品只能是红磷吗?什么样的药品可以作为该实验的反应物?②可用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装置除了课本中提及的,还有其它装置吗?③改进装置和药品,能使一些在一般条件下不能用于测定空气含量的物质也能测定氧气的含量吗?[作出猜想]猜想1一定还可用其它的物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如镁条。
猜想2可用于“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装置不止这一种,但都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査阅资料]刘小源同学査阅资料获知:(1)“镁在空气中燃烧不仅与氧气反应,还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反应”;(2)铁丝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3)“引火铁”(极细的铁粉)是一种准纳米材料,这种铁粉具有很髙的反应活性,它在空气中受热很容易燃烧;(4)白磷与红磷的化学性质有相似之处,白磷在40℃左右便能燃烧,红磷在240℃才能燃烧。
中考初中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第2课时)知识归纳总结教案+测试题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呼吸是生命现象的特征之一,在这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有什么科学的奥秘呢?(1)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成白色浑浊液,实验中白色浑浊物越多,说明气体中二氧化碳越多。
(2)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越多。
(3)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4)空气主要是由氮气、氧气组成的,还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5)氮气、稀有气体性质较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1.收集两瓶空气。
2.排水集气法收集两瓶呼出气体的样品:用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的一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注意不能留有气泡),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中。
将饮管小心插入集气瓶内,向集气瓶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充满呼出的气体。
在水下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的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桌上。
3.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样品和呼出气体样品中,观察现象:伸入空气中,燃着的木条,伸入呼出的气体瓶中,燃着的木条。
结论:呼出气体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的少。
4.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的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加入盛空气的集气瓶中后振荡,;加入呼出的气体瓶中后振荡,。
结论:呼出气体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中的多。
5.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哈气,对比观察现象:被呼气的玻璃片上有__________出现,放在空气中的另一块玻璃片上_______________。
结论:呼出气体的水蒸气含量比空气中的____。
【答案】3.无多大变化4.很快熄灭无明显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水雾无明显现象多将集气瓶装满水,倒置在水槽中,气体由瓶口进入,瓶内水排完,说明气体已经收集满,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然后取出集气瓶放在实验桌上。
广东省深圳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根据乐器的制作材料可对中国古典乐器进行分类。
下列对乐器类别及制作材料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2.实验室制备乙炔的反应为CaC2+2H2O=Ca(OH)2+C2H2↑。
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CaC2的电子式:B.钙的原子结构示意图:C.Ca(OH)2中含有非极性键D.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3.人类文明的进化得益于化学的发展。
下列有关历史事件描述中涉及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4.环己基乙酸IV)是一种香料成分,可通过如图方法合成。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I中所有原子均可共平面B.I与III均属于烃类物质C.II中六元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3种D.II与IV可发生酯化反应5.化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下列项目相关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 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0g熔融NaHSO4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3N AB.1molFeCl3水解形成Fe(OH)3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 AC.1L1mol·L-1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N AD.2molNO与1molO2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总数小于2N A7.科技强国,化学功不可没。
下列陈述II正确,且与陈述I有因果关系的是A.A B.B C.C D.D8.下列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将Na2O2放入水中:Na2O2+2H2O=2Na++2OH-+O2↑B.Fe2O3溶于过量的氢碘酸:Fe2O3+6HI=2Fe2++4I- +3H2O+I2C.将足量NH3和足量CO2依次通入饱和食盐水:Na++NH3+CO2+H2O=NaHCO3↓+NH +4-+H++OH-D.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溶液呈中性:SO24+Ba2+=BaSO4↓+H2O9.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原子核外电子总数等于W原子次外层电子数,W与X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Y与Z同主族。
实蹲市安分阳光实验学校课时跟踪检测(二)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1.在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已知:ρCCl4>ρH2O )( ) A .水中 B .煤油中 C .四氯化碳中D .汽油中解析:选B 钠极易与水反,A 项错误;钠的密度小于四氯化碳,浮在表面而不能隔绝空气,C 项错误;汽油的挥发性太强,不适合保存钠,D 项错误。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 .将金属钠和金属钾混合研磨得到液体 B .刚切开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变暗C .刚切开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加热变成淡黄色D .一小块钠投入到水中熔成闪亮的小球解析:选A B 项,4Na +O 2===2Na 2O ;C 项,2Na +O 2=====△Na 2O 2;D 项,2Na +2H 2O===2NaOH +H 2↑。
3.一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钠的性质:将一粒金属钠和一块铜片分别盛在表面皿中,来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性。
该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①假说法 ②法 ③分类法 ④比较法A .①②③④B .②④C .①③D .①②解析:选B 比较钠与铜的性质,采用比较法;利用探究二者的稳性,采用法。
4.物质的性质决物质反的现象,通过对钠与水反现象的观察,无法得出的结论是( )A .钠的熔点较低B .钠的密度小于水C .钠有导电性D .钠很活泼解析:选C 在钠与水反的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及原因分析为(1)钠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2)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反放热,钠的熔点较低);(3)发出响声,最后消失(钠化学性质活泼,反剧烈)。
5.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钠和氧气反,条件不同,则产物不同 B .钠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最终将变成碳酸钠C .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与钠不反的煤油中D .当钠与硫酸铜溶液反时,有大量固体铜出现解析:选D 钠与CuSO 4溶液反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H 2O +CuSO 4===Cu(OH)2↓+Na 2SO 4+H 2↑,反时没有单质铜出现。
10 8O天津市河西区2020届高三化学总复习质量调查试题(二)化学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常用的消毒剂中,消毒原理与氧化还原无关..的是 消毒剂 医用酒精高锰酸钾溶液二氧化氯双氧水选项ABCD2.下列食用品的有效成分对应正确的是A .氢氧化铝B .碳酸氢钠C .硬脂酸甘油酯D .蔗糖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B .NaOH 的电子式:Na +[ O H ]-C .C 2H 2分子的比例模型:D .由Si 、H 电负性分别为1.8、2.1推知SiHCl 3中Si 的化合价为+2价 4.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食用明矾 食用纯碱 芝麻香油 白砂糖A .配制稀硫酸B .收集NO 2气体C .收集氨气D .用铜丝做Na 的焰色 5.以下有关研究有机物的步骤或方法正确的是A. 李比希元素定量分析可确定有机物分子组成及其结构式B. 对有机物分子进行红外光谱图的测定可确定其相对分子质量C. 重结晶法一般适用于分离提纯沸点差异较大的液态有机混合物D. 一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 6.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钠在空气中燃烧:4Na + O 2 2Na 2OB .Na 2S 2O 3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S 2O 32-+4H +═ SO 3+S ↓+2H 2O C .浓硝酸与铜片的反应:Cu + 4H ++2NO 3- = Cu 2+ +2NO 2↑ +2H 2O D .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Fe 2+:Fe 2+ + [Fe(CN)6]2- ═ Fe[Fe(CN)6]↓ 7. 根据元素周期律,由下列事实进行的归纳推测合理的是 选项事实推测A 已擦干煤油的绿豆粒大的钠放入水中,剧烈反应 大小相同的钾与水,缓慢反应B Na 与Cl 形成离子键Al 与Cl 形成离子键C Si 是半导体材料,同族的Ge 也是半导体材料 ⅣA 族元素单质均可做半导体材料D HCl 在1 500 ℃时分解,HI 在230 ℃时分解HBr 的分解温度介于二者之间8.普拉西坦是一种改善记忆、抗健忘的中枢神经兴奋药,其结构如下图,下列关于普拉西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碱性条件下可水解B .它的二氯取代物有两种C .它既有酸性,又有碱性D .分子中所有C 、N 、O 原子处于同一平面9.下列反应的发生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或“盐类水解平衡”无关..的是 A .Mg(OH)2沉淀能在饱和NH 4Cl 溶液中溶解 B .向淀粉KI 溶液中滴加稀硫酸可观察到溶液变蓝△浓硫酸 水水棉花H 2C -C -CH 2 C CH 2C CH 2N O OHC.Al2(SO4)3溶液遇NaHCO3溶液快速生成白色泡沫D.含有CaSO4的水垢经饱和Na2CO3溶液浸泡转化为易溶于酸的CaCO3 10.下列对生铁片锈蚀对比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序号①②③实验现象8小时未观察到明显锈蚀8小时未观察到明显锈蚀1小时观察到明显锈蚀A. 对比实验①②③,说明苯能隔绝O2B. 实验①中,生铁片未见明显锈蚀的主要原因是缺少O2C. 实验②中,NaCl溶液中溶解的O2不足以使生铁片明显锈蚀D. 实验③中,属于铁的吸氧腐蚀,负极反应:O2+4e−+ 2H2O =4OH−11.HCHO与O2在HAP表面催化氧化的历程示意图如下:(HAP仅为部分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AP能提高HCHO的平衡转化率B.HCHO在反应过程中有C-H键的断裂C.产物CO2分子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O2D.该反应可表示为2HCHO+O2――→HAPCO2+2H2O12.25 ℃,用0.100 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 mol·L-1的盐酸和0.100 mol·L-1的醋酸,得到如下图所示滴定曲线:N2生铁片饱和食盐水苯生铁片苯生铁片饱和食盐水pHp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1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 B .图2滴定应选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C .图中A 、D 点水的电离程度:A < DD .图2中B 点:c (CH 3COO -)>c (Na +)>c (H +)>c (OH -)第Ⅱ卷注意事项:1. 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中考初中化学科学探究题1.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常见的盐的性质后,完成了如下实验。
该学习小组对废液杯上层清液的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提出问题)上层清液中含有什么溶质?(作出猜想)Ⅰ溶质仅为_____(填化学式);Ⅱ溶质为KCl和BaCl2Ⅲ溶质为KCl和_____(填化学式);Ⅳ溶质为KCI和K2CO3V溶质为KC1、K2SO4,和K2CO3(设计方案)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分装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先向甲试管中滴加盐酸至过量。
无明显现象猜想Ⅵ、Ⅴ均不正确再向乙试管中滴加____溶液。
(填化学式)_____猜想Ⅱ正确(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实验过程中无须使用AgNO3溶液,其理由是_____(用文字表述)【答案】KC1 K2SO4 K2SO4有白色沉淀生成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上层清液中一定有氯化钾,无须再验证【解析】【分析】【详解】[作出猜想]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可能是硫酸钾过量,也可能是氯化钡过量,也可能是恰好反应;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可能是碳酸钾过量,也可能是氯化钡过量,也可能是恰好反应;所以作出猜想,Ⅰ溶质仅为KCl;Ⅱ溶质为KCl和BaCl2;Ⅲ溶质为KCl和K2SO4;Ⅳ溶质为KCI和K2CO3;V溶质为KC1、K2SO4和K2CO3;[设计方案]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分装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先向甲试管中滴加盐酸至过量,无明显现象,猜想Ⅵ、Ⅴ均不正确;因为盐酸可以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如果有碳酸钾会有气泡冒出;再向乙试管中滴加硫酸钾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溶液中含有氯化钡,猜想Ⅱ正确;[交流反思]硫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上层清液中一定有氯化钾,所以无须使用AgNO3溶液验证;2.县农业技术员在做土地调查时发现,喜耕田的承包地土壤呈酸性,建议他用熟石灰改良。
小专题(二) 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探究1.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活 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 Cu Hg Ag Pt Au应用①从左到右,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②排到氢前面金属能置换出酸中氢,后面金属不与酸反应(指盐酸、硫酸)③前面金属能把后面金属从它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盐必须可溶)2.金属活动性顺序实验探究原理判断依据金属在自然界中存在形式 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这种金属不活泼与氧气反应难易程度 越易与氧气反应,这种金属越活泼 与酸反应难易程度越易与酸反应,这种金属越活泼金属与盐反应能否发生能与盐反应,金属比盐中金属活泼(K 、Ca 、Na除外)【特别提醒】以上各点是进行探究活动重要判断依据。
考点一 金属活动性顺序【例1】(2015河南中考)为比较X 、Y 、Z 三种金属活动性大小,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结论正确是( )A .X >Y >ZB .Z >Y >XC .Y >X 、Y >ZD .X >Y 、Z >Y【解析】X 、Y 与硫酸反应,X 能产生氢气,Y 不能,证明X 排在氢之前,Y 排在氢之后,活动性X >Y 。
Y 、Z 与硝酸银反应,Y 表面析出Ag ,Z 不能,证明Y 排在Ag 之前,Z 排在Ag 之后,Y>Z ,故顺序为X>Y>Z 。
故选A 。
【答案】A【例2】(2016新华区二模)X ,Y ,Z 三种常见金属及其盐溶液存在以下反应,则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是( )①X +H 2SO 4===XSO 4+H 2↑ ②Y+H 2SO 4不发生反应 ③Y+2ZNO 3===Y(NO 3)2+2Z A .Y>X>Z B .X>Z>Y C .X>Y>Z D .Z>X>Y【解析】X 与H 2SO 4能反应,X 排在氢之前;Y 与H 2SO 4不反应,Y 排在氢之后;Y 能置换Z ,Y 排在Z 之前,则活动性顺序为X>Y>Z ,故选C 。
初三生化专题复习一:实验探究1.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的是()A.在甲烷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通过产生水的现象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B.将足量的铜丝放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加热,以除去其中的O2C.电解水时加入氢氧化钠可增强导电性D.将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加热蒸发25g水,得到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2.现有一种固体粉末状样品,已知该样品由氧化铜和铁组成。
取样品少许,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待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向滤液中加入一根洁净的铁丝,铁丝表面无明显变化。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①该样品的颜色为黑色;②向样品中加入稀硫酸后,一定有气体生成,且液体颜色不变;③滤渣中一定有铜,不一定有铁;④滤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⑤滤液中溶质只有硫酸铁。
A.2个B.3个C.4个D.5个3.在实验中经常会出现实验现象与理论的“不配合”,理性思考这些现象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1)乙图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此时天平平衡。
当吸滤瓶中的白磷燃烧并冒出大量白烟时,“砰”的一声,橡皮塞冲出,瓶中的白烟也随之冒出。
重新塞上橡皮塞,此时会发现天平仍然平衡。
你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为了避免在实验过程中橡皮塞被冲出,可以打开吸滤瓶支管上的夹子,并接上一个。
(2)当实验现象与理论之间出现“不配合”时,可取的做法是。
A.否定相应的理论B.放弃实验,直接认同相应的理论C.查阅资料,了解理论的适用条件4.某同学在网上查到了以下资料:溴百里酚蓝是一种灵敏的酸碱指示剂,在酸性环境中呈黄色,中性环境中呈绿色,碱性环境中呈蓝色。
他用如图装置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实验步骤如下:(1)按图甲所示安装好实验装置,打开K1,关闭K2,用手捂住瓶壁后,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此操作是为了。
(2)将生长旺盛的沉水植物若干枝放人广口瓶中,加满蒸馏水,滴加溴百里酚蓝酸碱指示剂,再向瓶内通人二氧化碳,直到溶液变色。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六:初中化学实验专题(2)——实验与探究1科学探究科学探究原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
这里的科学探究指的是同学们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包括:①发现问题;②猜想与假设;③制定计划;④收集证据;⑤解释与结论。
2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设计考查的发展方向是以化学实验勾基础,联系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的实际去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去探讨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得出科学的发现和结论。
它包括物质的制备、物质的鉴别、物质的分离、物质的组成分析、气体的净化与转化等的实验方案的设计。
设计实验方案的试题大多思考性、综合性较强,解答时必须联系自己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进行适当的类比、迁移、重组后从已知条件出发,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
3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方案的评价包括实验原理及方案的评价、实验装置的评价、实验操作的评价、实验现象的描述与结论分析的评价等。
进行评价时一般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理论上是否正确、操作上是否简便、会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所需药品或原料的来源是否丰富、实验方案是否安全等等。
实验评价的考查范围包括对课本中重要的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对为解决科学研究、生产、生活、环境保护中所出现的实际问题所设计出的实验方案的评价。
一、考点剖析:考点1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考点点评※此类题目主要考查在实验中的一些基本操作。
对于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称量等基本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一定要了然于胸。
考点2用下列序号填空:①烧杯;②试管;③胶头滴管;④燃烧匙;⑤蒸发;⑥过滤;⑦搅拌;⑧量取,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由食盐制得食盐晶体的操作;取用6.8毫升某溶液的操作。
※考点点评※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知常用仪器的用途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考点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
专题02 走进化学实验室1. 下表是初中化学实验室部分常用仪器,其对应用途有误的是A. AB. BC. CD. D 【答案】B【解析】【详解】A、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故说法正确;B、量筒用于量取液体药品,不能用于加热液态物质,故说法错误;C、玻璃棒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故说法正确;D、试管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故说法正确;故选B。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详解】A、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且不可把试管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B、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不符合题意;C、禁止用手去拿正在加热的蒸发皿,防止烫伤,应用坩埚钳夹取,不符合题意;D、稀释浓硫酸: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发出去,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中,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B. 量液读数C. 滴加液体D. 蘸取液体【答案】D【解析】【详解】A、液体药品取用时,试剂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试剂瓶标签应朝向手心,试剂瓶口紧靠试管口,试管稍倾斜,使液体缓慢流入试管,故选项错误;B、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选项错误;C、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于试管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也不能接触试管内壁,故选项错误;D、蘸取液体用干净的玻璃棒伸入液体内,使玻璃棒头蘸有少量液体即可,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 下列实验操作或对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A. 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平放于实验台上B. 实验时,应穿好实验服,戴好防护眼镜C. 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D. 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答案】A【解析】【详解】A、取液后的胶头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能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腐蚀橡胶胶帽或污染试剂,符合题意;B、实验时,应穿好实验服,戴好防护眼镜,防止发生危险,不符合题意;C、氢气等可燃性气体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不符合题意;D、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浓硫酸具有腐蚀性,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不符合题意。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专题汇编《实验探究题》1、(2019合肥市蜀山区一模)铝是重要的轻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电讯和建筑等领域。
(1)依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锌。
但是将铝片和锌粒分别投入稀硫酸中,铝片表面产生的气泡却比锌粒少而慢。
为了探究影响铝与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振兴同学用相同质量、相同形状、除去氧化膜的铝片设计如表所示实验。
实验一(2)写出实验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比较实验三、四说明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与有关。
(4)比较实验一、二说明铝与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可能与、(填粒子符号)和温度、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等多种因素有关。
(5)比较实验一、二、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2019合肥市包河区一模)同学们在探究金属镁的性质时发现,将镁条放到盛有冷水(蒸馏水)的试管中,没有明显的现象,然后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发现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提出问题】加热时镁条与水发生反应吗?生成的物质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1)甲同学认为,加热时应该先将蒸馏水煮沸并迅速冷却,理由是。
(2)甲同学认为,加热时镁和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选填a。
H2 b.N2),不选择另一项的理由是。
【实验验证】乙同学向加热的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
【实验结论】(3)镁在加热时与水发生反应,因为加热后溶液中生成了性物质。
请根据分析写出二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交流】(4)乙同学将加热后的试管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的红色消失了,出现白色浑浊。
在确定酚酞溶液没有变质的情况下,你认为溶液中红色消失的原因可能是。
3、(2019蚌埠市一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将足量的锌粒加入到浓硫酸中,发现有大量的气泡放出,他们对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锌粒加入浓硫酸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查阅资料】①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②SO2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
专题复习:化学探究性试题(二)
13、在化学实验室,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发现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认为可能是NaOH变质了,为此他们展开了探究,请你参与。
[查阅资料] NaOH溶液露置于空气中易吸收CO2而变质,但无明显现象。
碳酸钠溶液的pH>7。
[提出问题]怎样检验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的NaOH溶液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从一瓶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的NaOH溶液中,分别取等量溶液装入A、B、C三支试管,进行探究。
向A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没有变质;
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已经变质;
向C试管中滴入CaCl2溶液,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已经变质。
[实验分析]⑴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A试管:,B试管:,C试管:。
⑵写出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定发生的反应,
可能发生的反应。
⑶显然,他们的实验结论是矛盾的。
实验中,根据试管(填A、B、C)的现象作出的结论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
[探究拓展]如果确定原NaOH溶液已经变质,若要进一步测定装入试管的溶液中变质的NaOH的质量,实验时他们需要测知的实验数据应是。
14、做稀盐酸的导电性实验时,小红观察得非常仔细,她不仅看到灯泡亮了,还观察到与电解水相似的现象——两根石墨电极上出现了气泡!于是激发了小红探究气泡成分的欲望。
请你来参与小红的探究活动吧!
⑴提出问题。
盐酸通电石墨电极上分别生成了什么气体?
⑵查阅资料,提出假设。
信息资料:①盐酸HCl气体的水溶液;②HCl气体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③Cl2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Cl2。
提出假设:假设1: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氢气和氯气;假设2:电极上分别生成了氧气和氯气;
假设3:;……
以上假设的依据是。
⑶设计实验。
小红决定用电解水的装置重做稀盐酸的导电性实验。
⑷进行实验。
用右图所示的实验方法分别收集稀盐酸通电时两个
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⑸收集证据。
观察气体颜色,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收集到的无色气体。
发现HCl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了两种新物质。
⑹实验分析。
若一只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为黄绿色,另一试管中的气体能燃烧,则假设成立;若两只试管内收集到不同的无色气体,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
实验证明假设1成立,所以盐酸通电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⑺反思与评价。
联想从电解水实验得出结论,小红认为可以用电解盐酸的方法来探究HCl中元素质量比。
我认为小红的设想(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
⑻拓展与交流。
实验表明:溶液和金属导电原理在物质变化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是,后者是。
请你对盐酸的导电性实验,再提出一个可供大家探究的新问题。
15、⑴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①用A、C组合,可以制取一种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通过比较发现:制取CO2、H2、O2的发生装置都可以选择B装置,试从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方面总结满足选择B装置要求的一般条件:。
⑵黄冈市沧浪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对KNO3、NaOH、HCl等溶液的酸碱性进行测定,
①经探究,发现根本为宜作酸碱指示剂,三种物质中理想的指示剂是。
②小明是一个勤于思考,喜欢钻研的同学,发现了牵牛花瓣汁液遇NaOH溶液变蓝色后,思考到一个问题:NaOH溶液中到底是哪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显蓝色呢?于是他和同学们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NaOH溶液中何种粒子使牵牛花汁液发生颜色改变?
【提出猜想】猜想1: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H2O
猜想2: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
猜想3:使牵牛花汁液变色的粒子是。
【设计实验】
16、在进行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各反应实验时,若要使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则:
⑴此反应操作是向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化学方程式为:
,
若要得到中性溶液,需借助试液,当溶液恰好中和时,现象是。
⑵实验结束后发现容器壁温度升高,证实中和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
若用固体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验证中和反应过程中放出热量,你认为可行吗?,理由是。
17、实验室中有一烧杯废液,可能由K2SO4、NaCl、NaOH、NaNO3、H2SO4、NHO3、FeCl3七种溶液是的几种溶液混合而成,安宁同学想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假设每步均恰好完全反应)
①观察混合液呈无色;
②取少量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M;
③向滤液M中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得到白色沉淀B和滤液N;
④向滤液N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
请推断:
⑴A是,B是(写化学式);
⑵原混合溶液pH 7(填“>”“<”或“=”);
⑶滤液M中含有的阴离子是;
⑷原混合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18、A、B、C、D分别是NaNO3、NaOH、HNO3和Ba(NO3)2四种物质的溶液中的一种。
现利用另一种物质X的溶液,用下图所示的文法,即可将它们逐一确定。
则A是、B是、C是、D是、X是。
19、有一种碳酸盐的矿石,其主要成分为BaCO3和CaCO3,这两种盐有相似的性质:都难溶于水;高温加热都可以分解成为氧化物;都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
钡和钙元素的氧化物和氢氧化也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氢氧物溶解度有一定的差异,下表所示的是两种氢氧化物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某同学为除去矿石中的CaCO3得到BaCO3,根据上述信息,对矿石样品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处理。
写出实现上图各步转化过程中的实验方法(填写所加试剂、操作方法、反应条件等)。
①、②、
③、④。
20、化学与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某化学兴趣小组从摄影店收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主要成分为Zn(NO3)2和AgNO3),并定影液进行处理,回收金属银和硝酸锌固体。
设计实验步骤如下:
根据题意试解答下列问题:
⑴操作1和2的名称分别是、;
⑵X为,Y为。
⑶加入适量的Ba(NO3)2的目的是;写出相关的反应方程式:。
21、某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口与橡皮塞上常有白色粉末出现。
为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设计了如下的实验完成后面各题。
⑴由实验①可知,无色溶液显性;由实验②③可知,氢氧化钠变质后生成的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⑵写出实验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你认为该实验方案有何不足?。
22、A、C均由一种或多种金属组成。
为确定A组成,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部分产物略去)。
已知B、E 均为只含有一种溶质的溶液,B为浅绿色,E为蓝色。
⑴G是(写物质名称或化学式)。
⑵为了分离溶液和不溶固体,在①处应进行的操作是。
⑶反应②、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
③。
⑷比较反应③、④,它们的共同点是(写2条)
;。
⑸根据以上信息,对A的组成可做出的判断是(填序号)。
a.A中只含有Fe b.A是含有Fe和Cu
c.A可能是铜锌合金d.A是一定有Au
23、物质X和A~F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A、D为碱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化学式:X 、E 。
⑵写出反应方程式:X+A:;
D+CuCl2→E+F:。
24、某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一瓶盛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口有白色粉末,他推测白色粉末可能是残留在瓶口的氢氧化钠变质形成的新物质。
⑴为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下列实验: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理由是。
⑵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该同淡又进行了下列实验: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加入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
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他得出白色粉末中还存在氢氧化钠的结论你认为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5、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过程:
【假设】H2O2生成O2的快慢与催化剂种类有关
【实验方案】常温下,在两瓶相同体积的H2O2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MnO2和红砖粉,测量各生成一瓶(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
【进行实验】图所示他们进行实验的装置图,气体发生装置中A仪器名称是:,此实验是B 处宜采用的气体收集方法是:。
【结论】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H2O2在常温下分解缓慢,加入MnO2或红砖后反应明显加快,若要证明书MnO2和红砖粉是该反
应的催化剂,还需要增加实验来验证它们在化学反应前后的的是否改变。
H2O2生成O2的快慢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你帮助他们继续探究。
(只要求提出假设和实验方案)
【假设】。
【实验方案】。
你若还能提出新的合理的假设和实验方案,本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为超过60分)
【假设】。
【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