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名词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66.96 KB
- 文档页数:3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名词解释
一、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名词解释
表外业务呢,就是商业银行从事的一些不列入资产负债表,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的经营活动。
这听起来有点抽象哈,我来给你详细说说。
1. 担保类业务
银行保函。
这就像是银行给某个企业或者个人做的一种保证。
比如说,A企业要和B企业签个大合同,B企业担心A企业不能按时交货或者履行合同义务。
这时候A企业就可以找银行开个保函。
如果A企业出问题了,银行就得按照保函的规定,给B企业赔钱或者承担相应的责任。
银行做这个保函业务呢,虽然没有直接把钱借出去或者收到钱计入资产负债表,但要是真出问题了,银行是要掏钱的,所以会影响银行的利润。
备用信用证。
这和保函有点像,也是一种银行信用的体现。
一般在国际贸易中用得比较多。
比如说,进口商在进口货物的时候,可能需要给出口商提供一种信用保证。
进口商的银行就可以开备用信用证给出口商。
如果进口商不能按时付款之类的,出口商就可以拿着备用信用证去找开证行要钱。
2. 承诺类业务
贷款承诺。
银行答应在未来的某个时间,按照约定的条件给企业或者个人提供贷款。
比如说,企业C正在计划一个大项目,需要资金,但是项目还没完全准备好。
银行和企业C达成协议,说在半
年后,如果企业C达到某些条件,银行就给企业C一笔贷款。
企业
C就可以根据这个贷款承诺去做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
这对银行来说,虽然还没有实际放款,但是这个承诺也是有风险的,也会影响银行的经营情况。
票据发行便利。
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业务。
企业想要发行短期票据来融资,银行就给企业一个承诺,在一定的期限内,企业可以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多次发行短期票据。
银行负责包销那些卖不出去的票据。
这就给企业融资提供了方便,同时银行也能从中收取手续费等收入,不过这也是一种表外业务。
3. 金融衍生类业务
远期合约。
这是一种买卖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个时间,按照约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资产的合约。
比如说,银行和企业D签订远期外汇合约。
企业D预计半年后需要一笔外币来支付进口货款,担心到时候外币汇率上涨。
银行就和企业D签个远期外汇合约,约定半年后按照现在定好的汇率卖给企业D一定数量的外币。
如果半年后汇率真的涨了,企业D就可以按照合约价格拿到外币,少花了钱;如果汇率跌了,企业D还是要按照合约价格从银行买外币,银行就赚了。
这个远期合约的价值是随着市场情况变化的,它不体现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但是会影响银行的收益。
期货合约。
和远期合约有点类似,不过期货合约是在交易所进行交易的标准化合约。
银行可以参与期货交易,比如说做国债期货。
银行通过买卖国债期货合约来对冲利率风险或者获取投机收益。
因为期货合约有保证金制度等特殊规定,它的风险和收益情况比较复杂,而且也是表外业务。
期权合约。
期权就是给予合约买方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价
格买入或者卖出一定资产的权利。
银行可以是期权的卖方或者买方。
比如说,银行作为期权卖方,把股票期权卖给投资者。
如果股票价格走势符合投资者预期,投资者就会行使期权,银行就得按照约定来操作;如果股票价格走势不符合投资者预期,投资者不行使期权,银行就赚了期权费。
这个期权业务也是表外业务,会影响银行的盈利情况。
4. 其他表外业务
代理收付业务。
银行帮企业或者个人代收或者代付一些款项。
比如,银行帮企业代收水电费,银行只是按照企业和客户的协议,把钱从客户账户收到企业账户,或者从企业账户支付到相关的水电供应单位账户。
这个过程中,银行没有把这些代收代付的款项作为自己的资产或者负债,但是可以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也是表外业务。
代客理财业务。
现在很多银行都有这个业务。
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用客户的资金去进行投资。
银行会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投资产品,像股票、债券、基金等。
银行通过收取管理费等方式盈利。
这个业务中,银行管理的客户资金不属于银行自己的资产负债,所以是表外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