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7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一、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需求与需求法则
2、需求弹性
3、供给与供给法则
4、供给弹性
5、均衡价格及其变动
(二)难点
供求理论的应用
二、关键概念
需求需求曲线沿需求曲线的移动与需求曲线的位移供给供求规律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
三、习题
(一)选择题
1、张某对面包的需求表示( C )
A.张某买了面包
B.张某没有买面包,而买了煎饼
C.面包卖每个1元时,张某准备用现有的收入买4个,而每个为2元时,准备买1个D.张某准备买10个,但钱没带够
E.以上都不表示需求
2、当羽毛球拍的价格下降时,对羽毛球的需求量将( C)
A.减少 B.不变
C.增加 D.视具体情况而定
3、消费者偏好不变,对某商品的消费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 D )
A.替代品 B.互补品
C.正常品 D.低档品
E.无法确定
4、对大白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C )
A.气候异常严寒 B.政策限制大白菜的种植
C.大白菜的价格下降 D.化肥价格上涨
E.无法确定
5、如果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分,那么这种做法将引起这种商品的( B )
A.价格上升5美分 B.价格的上升少于5美分
C.价格的上升大于5美分 D.价格无法确定
6、下列诸情形中,何种情况将意味着是吉芬品( B )
A.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是正的
B.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是负的
C.需求收入弹性为正,但需求价格弹性是负的
D.需求收入弹性为负,但需求价格弹性为正
E.上述没有一个说出了吉芬品的特点
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弹性的大小( A )
A.与消费者的税收负担成反比,与生产者的税收负担成正比;
B.与消费者的税收负担成正比,与生产者的税收负担成反比;
C.不影响税收额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分配比例;
D.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税收无关。
8。
下列哪一项会导致面包的需求向右移动(D )
A。
面粉价格的上涨
B。
果酱价格的上涨
C。
收入的下降
D。
花生酱价格的下降
9、假定某商品的供给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那么该商品供给的价格弹性( B ) A。
随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B。
恒等于1;
C。
为其斜率值; D.难以确定。
10、当商品的供给和需求同时增加后,该商品的均衡价格将( D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无法确定
E.使得均衡数量不变
(二)判断说明题
1、需求就是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购买的商品量。
错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需求的基本概念
【解析】: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既定的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2、X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Y商品的需求数量上升,说明两种商品是替代品。
错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替代品的基本概念
【解析】:X商品的价格下降导致Y商品的需求数量上升,说明两种商品是互补品。
3、垂直的需求曲线说明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为零.
错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需求曲线的基本含义
【解析】:垂直的需求曲线说明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需求弹性为零。
4、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将上升。
错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互补品的基本含义
【解析】: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将下降。
5、某种商品如果很容易被别的商品替代,那么该种商品的价格弹性就比较大.
对
6、对厂商征税,将使产品的供给曲线左移,使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上升.
错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税收对供求的影响
【解析】:对厂商征税,将使产品的供给曲线左移,使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下降。
7、政府规定最高限价会使短缺发生。
对
8、低档商品的经济学含义是指这些商品达不到某种可接受的质量标准。
错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低档品的经济含义
【解析】:低档商品的经济学含义是指这些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于零。
9、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错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需求弹性的经济含义
【解析】: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10、维持农产品价格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其价格的大幅度波动。
错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价格下限的目的
【解析】:维持农产品价格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农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和保护农民特殊利益。
(三)计算题
1、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50—5P,供给函数为Q=-10+5P。
(1)、求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60-5P。
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和均衡数量Q,并作出几何图形。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均衡价格和数量的计算方法
【解析】:(1)由
得均衡价格,均衡数量
图略
(2)由
得均衡价格,均衡数量
图略
(3)由
得均衡价格,均衡数量
图略
2、假定2-1是需求函数Q=500-100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需求表:
(1)求出价格2元和4元之间的需求的价格弧弹性。
(2)根据给出的需求函数,求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3)根据该需求函数或需求表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2元时的需求的价格点弹性。
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
【解析】:解:(1)
(2)
(3)
用几何方法计算出的弹性值与(2)结果相同。
2P在一定价格范围内的供给表:
3、假定2-2是供给函数Q=-3+
(2)根据给出的供给函数,求P=4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3)根据该供给函数或供给表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4元时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价格弹性的计算方法
【解析】:根据该供给函数或供给表作出几何图形,利用几何方法求出P=4元的供给的价格点弹性。
它与(2)的结果相同吗?
解:(1)
(2)
(3)
用几何方法计算出的弹性值与(2)结果相同。
见图
4、若某商品的价格变动20%,其产量将变动10%,求这种商品的供给弹性
供给弹性为0.5
5、某商品价格为9元时,需求量为11;价格为11元时,需求量为9。
请计算:
(1)P=9,Q=11作为基数时的需求弹性
(2)P=11,Q=9作为基数时的需求弹性
5、(1)需求弹性为9/11;(2)需求弹性为11/9。
(四)问答题
1、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影响需求的因素
【解析】价格;偏好;收入;收入分配;替代品的数量和价格;对未来的预期。
2、影响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影响供给的因素
【解析】价格;生产成本;供给的替代品的赢利性;联合供给品的赢利性;自然、“随即冲击"和其他不可预测事件;生产者的目标;对未来的预期;供给者的数量.
3、影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解析】替代品的数量和密切程度;物品的档次;人们在某种商品上的支出比例;市场定义的广狭程度;时期的长短.
4、如果考虑提高生产者的收入,那么对农产品和电视机、录像机一类高档消费品应该采取提价还是降价的办法?为什么?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价格弹性理论的应用
【解析】对农产品应采取提价的办法;对电视机、录像机这类高档消费品则应采取降价的办法。
这可以从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之间的关系来说明.
5、通常,公共巴士、自来水公司都会一再要求涨价,请以需求价格弹性的有关理论来说明其理由。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价格弹性理论的应用
【解析】上述公司涨价的要求可以从厂商的收益与价格的关系来说明,而这种关系皆与相应的需求价格弹性有关。
公共巴士和自来水公司之所以一再要求涨价,皆是因为这些厂商
的需求弹性小于1,即缺乏弹性。
所以,通过涨价可以带来总收益的增加,这样他们乐于提高价格来增加自己的收益,
(五)案例分析题
阅读以下材料,联系实际情况,运用所学理论进行评析。
2003年10月,中国农产品价格突然强劲大范围上涨,这还是1997年以来的第一次.由于中国过去几次恶性通货膨胀都是首先由副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的,因此,粮食价格的细微变化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如何看待这次突如其来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呢?
据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局长吕维峰介绍,早在今年春天,由于干旱使播种遭遇困难,黑龙江就开始传言粮食价格会涨,经过夏季洪涝,到9月末黑龙江提前迎来早霜,这个传言就应验了,多种因素造成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预计比上年减少100亿斤。
此外,国家自实行农业结构调整以来,退耕还林等措施使农业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中国的粮食产地面积曾高达15亿亩,目前已下降到14亿亩。
此外,近5年,粮食价格低迷造成农民种植谷物的积极性减退,改种回报比较高的经济作物或弃农从事其他行业,粮食产量近3年也在逐年递减。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年粮食产量8613亿斤,比上年下降529亿斤,是1990年以来粮食产量最低的一年。
粮食减产使得粮价自2003年8月至2004年4月出现了一轮快速上涨。
于是,今年秋天粮食收购价格比往年高出很多,尤其像大豆、葵花这样的经济作物,涨幅都在30%以上;水稻每斤由0.6元涨到0.8元,玉米由0。
38元涨到0。
45元,大豆每斤由0。
9元涨到1.4元,芝麻从3.00元涨到8。
00元,葵花从0。
8元涨到了1.3元。
虽然农垦总局小幅减产,但今年总局的农户收入至少增加了20%.农垦总局的农民们纷纷表示,如果每年价格都这么好,他们就继续种粮。
案例来源:根据深圳新闻网:《农垦局长解读粮食涨价:农户收入至少增加了20%》,2003年11月21日编写。
【解题思路】:本题考察价格弹性理论的应用
【解析】:1、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商品的价格每变动1%时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数.通常,商品的需求量和它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关系,因此,需求价格弹性总是负值。
一般地,我们总是关心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以便进行比较。
我们把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1的商品称作富有弹性,把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小于1的商品称作缺乏弹性.
2、当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时,边际收入小于0,这时销售量增加,总收入下降;销售量减少,总收入增加。
总收入与价格同方向变动。
当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等于1时,边际收入等于0,这时销售量增加,总收入不变.总收入与价格变动无关。
当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时,边际收入大于0,这时销售量增加,总收入上升;销售量减少,总收入下降。
总收入与价格反向变动。
3、粮食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于 1.当粮食减产、销售量降低时,粮食的价格会上
升,农民的总收入反而会增加。
反之,粮食丰收,粮价会下降,农民收入也下降,即“谷贱伤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