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内注射标准
- 格式:pdf
- 大小:233.33 KB
- 文档页数:2
皮内注射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皮内注射相关知识:
一、皮内注射法的目的是什么?
答:1.将小量药液注入于表皮和真皮之间,用于各种药物过敏试验,以观察局部反应。
2.用于预防接种。
3.用于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
二、皮试阳性如何判断?
答: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大于1厘米,或周围有伪足、痒感,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
三、青霉素为什么要先用现配?
答:青霉素溶液在室温下超过4小时其效价迅速降低。
因青霉素G分子在水溶液中很快经过分子重排而成为青霉稀酸,注入体内后与人体蛋白结合成青霉噻唑蛋白和青霉稀酸蛋白而结合成全抗原。
青霉素溶液在长时间的储存过程中也可产生高分子聚合体,也能和蛋白质结合成为全抗原。
这些都是致敏物质,以引起过敏反应。
四、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有那些?
答: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药疹、药物热和过敏性休克等,可见速发反应和迟缓反应两种形式。
速发反应:在做皮试后或注射后数秒钟或数分钟即出现全身过敏反应,有时呈闪电式反应。
表现为胸闷、心悸、口舌发麻、气短、呼吸困难、紫绀、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脉弱、血压急剧下降、继则神志丧失,大小便失禁,昏迷或抽搐。
迟缓反应:注射后的数小时或两三天后才出现红疹,偶有用药数日后突然发生过敏性休克。
五、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抢救要点有哪些?
答:1.立即停药,迅速就地平卧,保暖、吸氧。
2.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
同时可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
3.注射抗组织胺类药物,入异丙嗪、苯海拉明等。
4.若血压不回升,可用右旋糖酐扩充血容量及用升压药。
5.呼吸抑制可用呼吸兴奋剂,必要时行人工呼吸或气管切开。
6.心脏骤停时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
7.抢救时密切观察意识状态及T、P、R、BP、尿量等病情变化,采取急救措施,做好护理记录。
六、皮内试验药液的配制方法:
答:1.青霉素皮内试验药液配制方法:皮内试验药液以每1ml含青霉素200-500的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注入剂量为20-50u(0.1ml).具体配制方法如下:
(1)于含有80万u青霉素的密封瓶内注入生理盐水4ml,稀释后每1ml含青霉素2万u;(2)用1ml注射器吸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内含青霉素2万u;
(3)弃去0.1ml,余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内含青霉素2000u;
(4)再弃去0.9ml,余0.1ml(或弃去0.75ml,余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内含青霉素200u(或500u)即配成皮试溶液。
2.破伤风抗毒素(TAT)皮试配制
(1)用1ml注射器吸取TAT药液(1500u/ml)0.1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ml(1ml内含TAT150u),及可供皮试使用。
(2)取上述皮试液0.1ml(内含TAT15u)作皮内注射。
3.头孢菌素类皮试配制(以先锋霉素为例)
皮试液以含先锋霉素500ug/ml的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皮试注入剂量为0.1ml(含先锋霉素50ug)。
皮试液配置方法如下:
(1)于内含先锋霉素0.5g的瓶内注入2ml生理盐水,则每1ml含先锋霉素250mg;
(2)取上液0.2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内含先锋霉素50mg;
(3)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内含先锋霉素5mg;
(4)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内含先锋霉素500ug,即配成皮试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