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山水库环保生态环境保护计划项目资金绩效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9
铁山水库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绩效
评价报告
目录
一、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得分95分)... - 1 -
二、投融资效率评价(得分75分)... - 3 -
三、管理效力评价(得分100分)... - 6 -
四、成效及经验总结... - 9 -
五、下一步改进措施... - 9 -
六、政策建议... - 10 -
根据财政部、环保部《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建〔2015〕226
号)和《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财建〔2014〕650号)的相关要求,2016年3月,湖南省财政厅和湖南省环境保护厅联合对铁山水库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实施绩效评价。
按照《铁山水库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2013-2017年)》(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实施期为2015
年-2019年,此次评价期为2015年,评价结果为90.5分。
一、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得分95分),
(一)评价结果
1.库体水质类别(得分20分)
根据总体方案和年度方案,到2017年,库体水质目标为保持或优于Ⅱ类;到2015年,库体水质类别年度目标为Ⅱ类。
经评价,库体水质实际为Ⅱ类。
根据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包括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或水功能区)的相关批复文件,铁山水库具有饮用水水源功能。
经评价,饮用水水源水质是达标。
2.入库河流水质类别(得分15分)
根据总体方案,到2017年,入库河流断面总数共5个,均为非国控断面,分别为:英桥河断面水质为Ⅲ类,小港河断面水质为Ⅲ类,蒋家河断面水质为Ⅲ类,月田河断面水质为Ⅲ类,毛田河断面水质为Ⅲ类。
根据年度方案,到2015年,入库断面共5个,均为非国控断面,分别为:英桥河断面水质为Ⅲ类,小港河断面水质为Ⅲ类,蒋家河断面水质为Ⅱ类,月田河断面水质为Ⅱ类,毛田河断面水质为Ⅱ类。
经评价,入库所有断面水质达标率为100%。
3.主要水质特征指标改善状况(得分10分)
从COD Mn、总氮、总磷等特征指标中选择COD Mn指标作为主要水质特征指标。
对照各断面基准年数据、总体目标和年度目标以及评价年数据进行评价,铁山水库水质特征指标改善综合指数大于1。
4.湖体营养状态(得分10分)
根据总体方案和年度方案,到2017年,湖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总体目标小于35,属中营养,2015年度目标为35,属中营养。
到2015年年底,铁山水库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实际为32.3,属中营养,与基准年相比库体营养状态级别变化情况维持不变,与基准年相比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变化情况下降。
5.湖滨自然岸线保护情况(得分10分)
根据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提供的数据,2014年湖滨自然岸线长度为369.50公里,湖滨岸线总长度为459.77公里,湖滨自然岸线率为80.37%。
到2015年,湖滨自然岸线长度实际为369.24公里,湖滨自然岸线率为80.31%。
经评价,湖泊自然岸线率不低于75%。
(说明:遥感解译精度约为90%)
6.流域范围内植被覆盖率(得分10分)
根据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提供的数据,铁山水库流域总面积为49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积为53.3 km2),2014年流域范围内植被覆盖面积为394.77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为79.4%。
到2015年,流域范围内植被覆盖面积实际为395.6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为79.8%,不低于75%,与基准年相比上升。
7.生态建设与恢复(得分10分)
根据总体方案,到2017年,湿地新增面积目标为不小于 75000 亩,生态涵养林恢复面积目标为4500亩,入湖河流生态治理长度目标为不小于100 公里。
到2015年,生态涵养林增加面积年度目标为1250亩。
经评价,生态涵养林新增面积实际为1250亩,达到年度目标。
8.污染削减(得分10分)
根据总体方案,到2017年,化学需氧量累计削减目标为1500吨,氨氮累计削减目标为90吨,总磷累计削减目标为20吨,总氮累计削减目标为200吨。
到2015年,化学需氧量削减目标为171.73吨,氨氮削减目标为20.45吨,总磷削减目标为0.7吨,总氮削减目标为26.79吨。
经评价,化学需氧量削减总量实际为171.73吨,氨氮削减总量实际为20.45吨,总磷削减总量实际为0.7吨,总氮削减总量实际为26.79吨,达到年度目标。
(二)结果分析
经评价,铁山水库库区及入库河流水质达到相关要求,营养化程度有所改善,生态建设与恢复
情况较好,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控制。
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得分95分。
二、投融资效率评价(得分75分)
(一)评价结果
1.项目实施进度(得分20分)
根据总体方案和年度方案,到2017年(实施方案期末年份),新建项目总数为83个。
到2015年(绩效评价年份),计划开工项目个数为10个,项目计划开工比例为12%。
计划完成项目个数为2个,项目计划完成比例为2.4%。
时间进度应为60%。
截至评价年,实际开工项目个数为10个,项目实际开工比例为12%。
实际完成项目个数为8个,项目实际完成比例为9.6%。
经评价,实际开工比例、项目实际完成比例2项指标均达到评价年目标,但项目实际开工比例小于时间进度。
2.投资完成进度(得分0分)
根据总体方案和年度方案,到 2017年项目计划总投资97778万元。
到2015年,时间进度应为60%。
当年完成投资比例按平均进度应为20%。
截至评价年,累计完成投资3472万元;累计完成投资比例实际为3.55%。
当年完成投资3472万元;当年完成投资比例实际为3.55%。
经评价,累计完成投资比例小于时间进度,且当年完成投资比例小于平均进度。
3.超概比例(得分10分)
根据总体方案和年度方案,到2015年(绩效评价年份),项目总数为10个。
截至评价年,超概项目数1个;项目超概比例为1.20%。
超概项目累计完成投资之和222万元;超概项目计划投资之和202万元;投资超概比例为9.4%。
经评价,项目超概比例小于10%,投资超概比例小于10%。
4.地方及社会投入(得分20分)
根据总体方案和年度方案,到2017年(实施方案期末年份),实施方案总投资97778万元。
其中:中央总投资48800万元,地方和社会总投资48978万元。
截至评价年,地方投入实际到位资金1557万元,实际占比93.12%。
社会投入实际到位资金115万元,实际占比6.88%。
地方及社会投入实际到位资金合计1672万元,实际占比1.71%。
中央各项投入实际到位资金1670 万元,实际占比1.70%。
经评价,截至评价年,地方及社会投入实际占比大于中央投入实际占比,但社会投入实际占比大于0%、小于地方投入实际占比。
5.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率(得分25分)
到2015年(绩效评价年份),中央财政已下达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累计数)2000万元。
截至评价年,专项资金已分解至项目2000万元,分解率为100%。
专项资金已实际支付1610万元,支付率为80.5%,实际支付率大于时间进度。
(二)结果分析
1、评分口径问题说明
(1)本次考核项目实施进度考核指标中的经过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申报时间为2013年-2017年,因实际实施为2015年专项资金下达才启动项目,故项目的启动顺延至2015年-2019年。
(2)本次评价过程中,因项目年度计划实施为2015年8月专项资金下拨开始实施,故资金支
付计算时间截止到2016年2月19日。
2、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原因
(1)前期工作考虑及安排欠全面,一是因为年度方案的编制及实施未综合考虑总体方案的进度要求,故到2019年(实施方案期末年份),新建项目总数为83个。
但当年2015年(绩效评价年份),计划开工项目个数仅为10个,计划开工比率仅达到12.05%,无法达到时间进度20%的要求;二是造成项目从2015年8月专项资金下拨开始实施,2015年计划完工为2个,而计划投资总额为97778万元,当年完成投资及累计完成投资额均为3472万元, 累计完成投资比例小于时间进度,且当年完成投资比例小于平均进度。
故投资完成进度为0分。
(2)社会资金到位率偏低,因本年度所建设项目基本为县政府及相关行政单位负责实施,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为地方财政及专项资金,且本年度无企业实施项目,故社会投入虽然有农民投工投劳
的投入,实际占比大于0%,但到位率偏低,故本项扣5分。
三、管理效力评价(得分100分)
(一)评价结果
1.项目运行管护机制(得分10分)
到2015年,实际已竣工项目8个。
其中,明确运行管护主体的项目7个。
运行管护比例为87.5%。
2.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机制(得分10分)
到2015年,当年未发生质量或安全事故。
截至评价年,已制定的与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文件包括:岳阳县铁山水库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岳阳县铁山水库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的通知(岳县铁办【2016】1号)。
已制定的与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相关的安全责任制度文件包括:岳阳县铁山水库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岳阳县铁山水库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工程施工安全责任制度》的通知(岳县铁办【2016】2号)
3.地方法规制度建设(得分15分)
到2015年,地方已印发的法律法规包括:中共岳阳市委、岳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铁山饮用水水源保护与库区民生保障的意见(岳发【2014】12号);岳阳县财政局、岳阳县环境保护局关于印发《岳阳县铁山水库生态环境保护项目资金管理规定》的通知(岳县财发【2015】21号);岳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岳阳县铁山库区畜禽规模养殖场退出工作方案》的通知(岳县政办函〔2015〕71号)。
4.地方部门联动机制(得分10分)
到2015年,省级部门联动机制已建立。
其中,涉及的部门包括:方案实施领导小组(省政府牵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环保厅负责日常工作)、实施执行小组(岳阳市政府牵头,市环保局负责日常工作)、专家咨询和评估组(湖南省环科院牵头)。
县级部门联动机制已建立。
其中,涉及的部门包括:由县长任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副县长任副组长,国土、环保、发改、建设、农业、水利、畜牧、林业、铁山水资源综合执法局、各镇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指挥部。
由领导小组对各相关部门、各个工程进行分配和协调指挥,形成分级管理,部门相互协调,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共同承担对铁山水库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5.环境监管机制(得分10分)
到2015年,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已达国家三级,环境监察能力建设已达标,应急能力建设已达标。
地方相关部门已按要求制定并实施监测方案。
6.报备工作(得分10分)
到2015年,实施方案和年度方案已按要求报备。
各年度预算安排项目表已按要求报备。
专项资金预算执行表已按要求报备。
7.信息公开(得分15分)
到2015年,信息公开途径包括:部门网站、宣传册、宣传栏等。
信息公开内容包括:总体实施方案和年度方案、环境信息、项目信息、资金信息等。
8.项目资产负债表(得分20分)
到2015年(绩效评价年份),地方编制了项目资产负债表,地方编制的项目资产负债表符合要求。
(二)结果分析
铁山水库管理效力评价得分是100分,主要是2013以来实行绩效考核制和改革审批制度,行政执行效率高效化。
出台了一系列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方案,通过加强工作绩效考评和量化管理,努力形成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激励人的有效机制,在提高行政效率上取得了新突破,使行政管理行为公开透明、廉洁高效。
四、成效及经验总结
(一)领导高度重视。
按照“两保并重(保障库区民生、保护水资源)”、“市县共建”的原则,当地政府把铁山水资源作为最大的民生来保护,强力推进铁山库区水资源保护工作。
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组长,常务副县长、人大副主任、分管副县长、政协副主席为副组长,18个部门和库区5个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铁山水资源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铁山水资源综合执法局,定编36人,负责铁山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协调与管理,库区5个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铁山水资源保护工作办公室;从2014年起,岳阳市人民政府从铁山供水水费中每年拿出4000万元作为库区保民生、保水质发展基金。
(二)综合整治得力。
做到“控、关、拆、建”四个结合:1控。
控人,严格控制库区人口增长,库区除自然人口增长外,严禁外来人口迁入,库区人口“只出不进”。
控养,大力发展楠竹、油茶等经济作物,严禁新上规模养殖项目,严密监控现有养殖场地,推广“猪—沼—粮、猪—沼—果”等生态农业模式。
控建,停止库区集镇新增建房用地审批;严禁一切工业项目进入库区,无一家新建工矿、木材加工企业;严禁占用林地建房,先后制止拟建房1343户,控制新开基建房102户,停建在建房32户。
控挖,严禁毁林开垦,已经开垦的必须退耕还林;加强对采石、采矿、取土使用林地的管理,严禁乱批、占用林地。
控耕,把库区核心区200米范围划为红线区,逐步退出耕地,实施退
耕还林。
2关。
库区6艘挖砂船全部拆除动力设备并逐步解体上岸,关停库区所有造纸企业,关停竹木加工企业3家和预制场、采石、长石等企业22家,关闭养殖场所7个,关停库区内营业宾馆及农家乐3家。
3拆。
强制拆除铁山大坝下游筑堤建砖厂1家、非法建设竹木加工厂1家、违法建房3栋。
同时,还建立违法建设和涉水违法举报制度,设立举报电话,实行有奖举报。
4建。
在铁山库区范围内,共清理漂浮物600多立方,配备垃圾箱600多个,新建垃圾焚烧池8273个,垃圾收集屋113个,环保型垃圾焚烧炉6个;建成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854套;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0套,配套建设污水管网3600多米,日处理生活污水1000多吨;建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设施4套,日处理畜禽养殖废水200吨;建成5个入库口拦污设施建设、2个危房改建集中安置点;投资6000万元建设月田、毛田两个集镇污水处理设施,月田污水处理厂已经竣工投运、毛田污水处理厂已经开工建设;推进新能源建设,新建沼气池1.1万口;大力推广植树造林,新增造林6738亩,库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8.05%,比全县森林覆盖率高26个百分点。
(三)环境效益明显。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有力地带动了其他资金对铁山水库的投入;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入库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效削减;铁山水库水质进一步提高,部分水质指标达到了Ⅰ类,入库口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力地保障了市县100多万城乡居民用水安全。
五、下一步改进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保障措施。
根据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方案实施组织机构,包括方案实施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和评估组。
加强领导小组对各相关部门、各个工程进行分配和协调指挥,形成分级管理,部门相互协调,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专家咨询和评估组具体负责对工程实施效果和存在的问题的咨询、评估及审核等工作。
进一步建立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专项工作的组织协调保障机制、方案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和方案实施考核机制,形成规范的管理制度保障。
建立完善铁山水库生态环境保护联系会议制度。
定期通报环境质量、环境执法、环境污染应急处理和污染治理工程信息,排除上、下游和邻近地区各自为政的障碍。
各相关职能部门应根据工程实施进度与效果、工程实施中公众反馈意见,及时对方案内容和工程实施进展进行修改和调整。
(二)增强项目实施的计划有效性。
严格按时间节点进行工程施工,及时督促项目组织实施计划,并对铁山水库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的推进情况进行不定期的督导、监察、检查。
将铁山水库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工程项目,分解具体责任分工和责任目标将方案相关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政绩进行年度考核;工程任务逐项分解、层层落实到具体实施部门,签订工程目标责任书,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各项工程的有效实施和按时保质保量完成。
六、政策建议
(一)建议根据项目实际启动年限,将《铁山水库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2013-2017年)调整为《铁山水库生态环境保护总体方案》(2015-2019年),项目绩效评估中基准年确定为2014年。
(二)建议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绩效评估的时间上要结合项目的实施方案及资金的下拨时间合理安排,建议以资金下达期后一年作为绩效评估的时间节点。
(三)建议江河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年度资金绩效评估应以所批复的对应年度方案为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