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1 地球仪和地图限时规范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444.50 KB
- 文档页数:6
202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题1 地球仪和地图限时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
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
读下图,回答1~2题。
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乙地和甲地互为对跖点,故乙地的坐标是(30°N,135°W),对应于图中④地。
答案:D
2.关于①②③④四地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位于西半球 B.②地位于低纬度
C.③地位于大西洋 D.④地位于南温带
解析:由图可知,①地位于110°E,在东半球;②地位于40°S,在中纬度;③地的坐标为(0°,45°W),位于大西洋;④地位于30°N,位于北温带。
答案:C
如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①地位于④地的( )
A.东南方 B.西北方
C.东北方 D.西南方
解析:极地经纬网图要根据自转方向判断东西,顺自转方向为向东,故①地位于④地的东方;据纬度判断南北,图中极点为南极点,离其越近,越靠南,故①地又位于④地的南方,综合分析可知,①地位于④地的东南方。
答案:A
4.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地,其路程约为( )
A.6 600 km B.5 000 km
C.3 330 km D.4 200 km
解析:经线上纬度相差1°的长度约为111 km,60°纬线上经度相差1°的长度是111 km×cos60°,②地至③地先向正南方向经过的纬度距离约为30×111 km,即3 330 km,后向正东方向经过的经度距离为30×111 km×cos60°,即1 665 km,加在一起即为全程距离,最接近5 000 km。
答案:B
读图,完成5~6题。
5.分析甲、乙两图,可以看出( )
A.比例尺甲大于乙B.甲为地图,乙为景观图
C.比例尺均为数字式D.乙图中的动物形象属于注记
解析:比较甲乙两图中的比例尺可知,甲图为线段式,乙图为数字式,且甲大于乙。
答案:A
6.关于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其方向是先正北后正东
B.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东北方向
C.火车站位于科技园的西南方向
D.若比例尺放大1倍,则图幅面积将增大2倍
解析:依据甲图中的指向标,可判断沿公路从火车站到农业实验区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学校在农业实验区的西北方,火车站在科技园的西南方;若比例尺放大1倍,图幅面积将增大3倍。
答案:C
读我国南极考察站示意图,完成7~8题。
7.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看69°S纬线的形状近似呈( )
A.正圆B.椭圆
C.直线段D.曲线段
解析:在中山站10千米高空不能俯视整个69°S纬线圈,因而见到的是曲线段。
答案:D
8.我国泰山站(73°51′S,76°58′E)位于中国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之间,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
据图可知长城站应位于泰山站的( )
A.东南方B.东北方
C.西南方D.西北方
解析: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自转,从两站的相互位置可以看出长城站应位于泰山站的西北方向。
答案:D
读两区域示意图,完成9~10题。
9.飞机从乙地沿着最近距离飞往甲地,其方向是( )
A.由西北向东南B.由西南向东北
C.由东北向西南D.由东向西
解析:利用甲地位于南半球、西经度,乙地位于北半球、东经度,两地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综合判断,乙地位于甲地的东北方向,故飞机从乙地沿着最近距离飞往甲地,其方向是由东北向西南。
答案:C
10.图示区域( )
①甲城市临大西洋,乙城市临太平洋
②东、西半球位置不同
③甲、乙两城市沿海海域的洋流流向不可能大致相同
④甲城市所在区域实际范围比乙城市大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先根据图中经纬度信息进行区域定位,乙城市位于印度半岛西部,甲城市位于南美洲秘鲁西部,所临海洋、所在东西半球即可确定;甲城市沿海海域秘鲁寒流与乙城市附近北印度洋冬季洋流流向大致相同;甲城市所在区域纬度比乙城市低(跨经度范围相当),故区域实际范围比乙城市大。
答案:B
读图,回答11~12题。
11.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解析:图中四幅图图幅相近,b图比例尺最小,则实际范围最大。
答案:B
12.若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a=b=c=d B.a>c>d>b
C.b>d>c>a D.c>b>a>d
解析:等高距相同,比例尺大的表示实际距离短,则坡度陡。
答案:B
二、综合题(共52分)
13.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____,B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所属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____,C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
(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____,所属的纬度地带为________,F点在E点的______方向。
(4)图中A点在C点的________方向,E点在C点的______方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
答案:(1)(15°S,15°W)南半球、东半球 1 110千米低纬度
(2)(60°S,170°W)南半球、西半球275千米(或277.5千米)
(3)(70°N,180°)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西北
(4)东北东北
14.读图,图中阴影表示黑夜,完成下列各题。
(26分)
(1)甲在乙的________方向,丙在丁的________方向。
(2)丙地位于________(东、西)半球,________(高、中、低)纬度,________(热量带)。
(3)沿图中的弧线,由甲到乙飞行,是不是最短航线?为什么?
(4)写出丙点对跖点的坐标,并判断该点到南极点的距离。
解析:(1)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即可判断。
(2)20°W向东到160°E 的范围属于东半球,丙在该范围内;纬度30°—60°属于中纬度,丙为45°;丙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属于北温带。
(3)在地球上,沿过地心的大圆的劣弧段飞行,其距离最短;图中甲、乙之间的弧线为晨昏圈的一部分,晨昏圈为过地心的大圆。
(4)对跖的两点(同位于赤道除外),其经度之和为180°,东西经相反,纬度值相等,南北纬相反。
丙点的对跖点与南极点相距45°,故到南极点的距离约为5 000千米。
答案:(1)东南东北(2)东中北温带(3)是。
甲、乙同位于晨昏圈上,晨昏圈是地球上的大圆,图中甲、乙之间的弧线是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距离最短。
(4)(45°S,30°W)。
5 000千米。
ns39855 9BAF 鮯31009 7921 礡25205 6275 扵&38069 94B5 钵35836 8BFC 诼 336283 8DBB 趻nf39770 9B5A 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