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科学课教案:学跳舞娃娃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3
幼儿小班科学课教案:学跳舞娃娃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跳舞娃娃,了解其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 能够制作一个简单的跳舞娃娃,学习如何使用轮子和摆杆等简单机械零件。
3. 学习如何调节跳舞娃娃的节奏和速度,加深对节拍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学习跳舞娃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制作跳舞娃娃的基本方法。
3. 学习如何调节跳舞娃娃的节奏和速度。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
1. 导入(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跳舞娃娃,放映有关跳舞娃娃的视频,向学生展示现场演示跳舞娃娃。
2. 学习跳舞娃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20分钟)
1)介绍跳舞娃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通过展示跳舞娃娃的样例和视频来让学生加深了解。
3. 制作跳舞娃娃(50分钟)
1)向学生介绍制作跳舞娃娃的步骤。
2)提供舞蹈和音乐模板,鼓励学生制作自己的跳舞娃娃。
3)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调整跳舞娃娃的速度和节奏。
4. 跳舞娃娃展示和调整(20分钟)
1)学生演示自己制作的跳舞娃娃,老师进行点评和调整。
2)鼓励学生在家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并创作更多的跳舞娃娃。
5. 总结与反馈(5分钟)
1)学生在展示过程中获得了经验和技巧,老师进行总结和反馈。
2)记录学生制作跳舞娃娃的成果,以供日后查看。
四、教学手段
1. 视频资料:展示有关跳舞娃娃的视频,让学生感受跳舞娃娃的魅力。
2. 制作材料:提供必要的材料,包括轮子、摆杆、齿轮等简单机械零件。
3. 教学工具:教学板书、投影仪、音乐播放器。
五、教学后记
本次科学课教学采用了制作跳舞娃娃的方式,通过亲身体验来掌握跳舞娃娃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为孩子们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会,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提高科学素养,还能在操作制作的过程中锻炼他们的技能和手眼协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新知识。
最终,孩子们取得了满意的制作成果,在亲友面前露出自豪的笑容,我们也感到非常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