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docx

  • 格式:docx
  • 大小:29.73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理工学院

暑假社会实践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题目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B1105

学号

姓名

完成日期2013年8月28日

关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的调查

一.研究背景与目

1.背景

帮助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是目前职业学校所面临的重要发展问题。目前,我国的就业形势比较严峻。由于城市化进程速度的加快,企事业用人制度的改革,以及市场化的冲击,每年都有大量的新增就业人员和失业再就业人员产生。与之相比较,就业岗位的增加却相对不足,因此,就业市场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大到政府,小到各个家庭所关心的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直接面向市场的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就不仅成为了学校所关注的问题,同样也成为了社会及家庭所关注的问题。了解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期望、就业准备以及市场对学生的要求,不仅可以为职业学校学生就业指导提供必要事实依据,也可以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必要的事实基础。

2.目的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了解北京市初中毕业生选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比例,原因,毕业后的技术素质和收入状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其他问题及合理化建议。2013年8月20日-25日,我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民学校和北京工业职业学院针对中等教育发展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

二.2013毕业生中职比例及调查对象

北京市2013年安排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约5.28万人,比去年减少0 .44万人。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约3.52万人,比去年增加0.44万人,其中,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0.45万人,比去年增加0.03万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规模1.42万人,比去年增加0.22万人;职业高中招生规模0.88万人,比去年增加0.1万人;技工学校招生规模0.77万人,比去年增加0.09万人。

妙峰山民族学校坐落于陇驾庄村,毗邻永定河,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8765平方米,建筑面积6748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477人,21个教学班。在岗教职工总数109人,专任教师69人。多年来,学校秉承“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以“管理规范、质量提升、校风良好、和谐发展”为办学目标,以“和谐共进、勤勉创新”为校训,倡导“风气正、团结好、干劲足、实效强”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实干、探索”的教风和“尊师、守纪、刻苦、善思、乐学”的学风。学校先后被评为门头沟中学生“知礼仪、展风采”优秀组织奖、北京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北京市“城乡携手迎奥运,共建文明京郊行”示范学校、北京市美化绿化花园式学校、国家级优秀(示范)家长学校等。妙峰山民族学校初三年级有2个班,每班17人。根据调查情况,作出如下表格:

表1-1妙峰山民族学校初三年级毕业生调查表

数据显示,大部分初三毕业生选择高中而未选择中职,还有部分学生选择

了3+2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校。根据数据显示,2013年北京应届初中毕业生预计为9.6万人。其中北京户籍应届初中毕业生7.17万人,非北京户籍应届初中毕业生2.43万人。今年全市各类高级中等学校共计划招收8.5万人,其中,示范高中的计划为2.5万人,录取率约为27%,每四名考生中至少有一人能被示范高中录取。对比去年,今年北京中招政策调整比较多。除首次放开异地中考外,今年中招择校生比例由去年的15%降至10%,减招1922人。另外,将示范高中“名额分配”比例由去年的10%-12%提高至12%-15%,今年示范高中“名额分配”计划是3021人,比去年增加了457人。

三.中等职业学校面临四大问题

问题一:生源危机

一是学生数量萎缩。近两年“普高热、中职冷”的“生源大战”局面愈演愈烈,北京一个远郊区的某所职高去年只招了31个学生。数字表明:随着北京学龄人口的变化,初中毕业生将逐年减少,到2008年,将从2001年的14万人逐步下

降到9.6万人左右;“普高和高校”的扩招导向使得普职比例呈“普增职减”之势,今后几年,职校招生数还会继续下降;初中毕业生的锐减、普高的扩招、中职缺乏吸引力带来的“招生难”,无疑给职业学校带来巨大的生存危机。

二是学生状况处于弱势。淘汰分流机制下的职校考生分数偏低,比如,为了“初中不落地”以及社会的稳定,使得一些职业学校不得不录取分数很低的学生;“考不上普高到职高”的无奈选择,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和人格发展;把相当数量的不合格初中毕业生教成“学历加证书”的合格职校生谈何容易?

问题二:体系割裂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后发的教育类型,在体系上应该说是不完善的,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也不是很清晰。

其一是在层次上衔接不够。过去一般认为,“职业教育”从层次上看主要是指职高、中专和技校等中等层次,高职是众多人所陌生的,而且中高职在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模式等方面也缺乏有机的衔接。中职与普通高校的交叉衔接更是缺乏有效机制。

其二是在类型上融通不够。初三后分流的职教与普教相互分离、高中阶段的职普二元并存,是我国中等职教模式的一大特色。职普相互融通和渗透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综合高中在国外是成功的模式,但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取得经验形成特色。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也处于浅尝实验阶段。

其三是职业培训在正规教育体系中没有正式的地位。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更多地属于非正规社会教育系统。但随着职教事业的变化,成人的、非学历的职业培训也是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原有的教育体系显然具有局限性。

问题三:模式单一

尽管多年来职教取得很多经验,但用它本应有的“多样化”的内在特征来对照,依然带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化”的痕迹。

一是办学功能单一。几乎都办成学历教育、正规教育,非学历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只是一种补充形式。

二是办学体制单一。在北京现有的约220所中等职业学校中,仅有20所是各种形式的民办教育,其余均为公办学校。与国家积极鼓励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采取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不相适应。

三是办学形式单一。职业教育在国际上主要有三种模式:以学校为主的模式、以企业为主的模式、以企业和学校相结合的模式。我国是比较典型的学校本位模式,企业和行业参与的力度和广度不甚平衡,其中有认识问题、有政策问题、有企业的困难,但关键还是制度和机制问题。以学校为主的办学模式,带来的是资源和投入的客观需要与实际供给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高成本的学校模式也遭到世界银行专家的质疑,他们在一份报告中发出“今后20年内,中国应把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减少为零”的惊人警示,引起国人官方和学者的争议,且不说这个判断是否合理,至少为什么、从哪个角度引发出这种结论,值得我们深思。

四是教学制度单一。学校系统的职业教育几乎都是长学制,或是三年制,或是四年制。一些经济和企业界人士认为,若单纯从职业能力和岗前培训的角度看,许多岗位职业(工种)根本不需要3、4年的培养;另外,职业教育和培训主要是面向企业行业,固定而不灵活的教学制度也不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

问题四:质量遭非议

中等职教因为先天的不足(人、财、物、办学思想等)和后天的不利因素(社会认识、用工政策、政府导向、自身条件)影响,导致它的社会吸引力和认可度都不是很高。据北京教科院的一项“公众对首都教育现状的评价与预期调查”报告显示:公众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满意度状况,中等职教的分值最低(满分为5,中职为2.96),质量评价不仅低于学前、普通中小学和高校,甚至不如民办、私立学校及继续教育。这种状况需要客观地分析,至少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增加了职业学校教育的难度。

四.选择中等教育原因

调查中的学生大部分表示不愿意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么升入普通高中,要么未接受培训直接进入社会,只有少部分成绩不太好的同学考虑愿意接受职业技术教育,从而导致农村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生源严重不足。通过调查,妙峰山民族学校的一些家长在报考志愿时,考虑的问题是孩子成绩不好,考不上高中,只能报中职,可是内心并不希望孩子上中职,只是由于成绩不好,考不上高中,便上不了大学,所以要找一门专业,学一门技术,以后出来好找工作。家长抱有无奈的心情,让孩子报考中职,孩子抱有对自己没信心没把握的心态报考中职。只有极少数学生家长是真心想让孩子上中职,原因当然是学好技术对工作有帮助。2013年8月22日,我们走访妙峰山民族学校学生李心怡家里,对她做了调查访问。李心怡为妙峰山民族学校2013年初三(2)班毕业生,本次中考成绩为415,分,本可以上北京市重点高中北京市大峪中学,首师大附属中学永定分校,育园高中等等这些高级重点学校,但是由于个人原因,她本人觉得学习太累,初三一年的努力已经让她喘不过气,所以她想解放了,于是去了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选择了前教育专业。对于像李心怡同学这样的放弃高中,高分进中职的人少有人在。其实选择中职对于学生来说并非不好,或许这正是一段新的开始,新的旅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