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期末试卷5套
- 格式:doc
- 大小:192.00 KB
- 文档页数:44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20 分)
1.要素禀赋:亦即要素的丰裕程度,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由于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所导致的可利用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状况。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认为,要素禀赋构成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基础。
2.倾销: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3.黄金输送点:黄金输送点包括黄金输入点和黄金输出点,是黄金输入、输出的价格上限和下限,它限制着一个国家货币对外汇率的波动幅度。
4.三元悖论:也称为三元冲突理论,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各国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两个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
2.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C)
A 两国的绝对优势
B 两国的比较优势
C 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
D 两国的要素禀赋
3.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B)
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B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
C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D 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
4.课征关税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将(B)
A 上升
B 降低
C 不变
D 不确定
5.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的概念?(C)
A 外国企业
B 非盈利机构
C 国际经济组织
D 政府
7.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了(B)
A 以英镑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B 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
C 以英镑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D 以美元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8.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间接投资的是(D)
A 在国外设立分公司
B 在国外设立独资企业
C 在国外设立合资企业
D 购买国外企业债券
9.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方式不包括(C)
A 技术转让
B 信息交流
C 信息回授
D 示范效应
10.在斯图旺表中第三象限表示(C)
A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
B 衰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
C 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
D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
三、判断正误题
1.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都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
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2.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现象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几乎所有国家都曾出现过,并且很难避免。(×)
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有相同的起因和特征,彼此之间不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4.列昂惕夫反论提出的问题可能是由于美国的关税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给予了保护。(√)
5.按照技术差距贸易论,技术差距决定了国际贸易的某种格局。(√)
6.穆勒认为,对幼稚产业的保护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利润的现值。(×)
7.根据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从基期到报告期,通货膨胀的差异应该等于汇率的差别。(√)
8.牙买加体系基本特征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储备多元化、浮动汇率制及黄金货币作用的削弱。(√)
9.国民收入的国际差异会引起劳动力的国际流动。(√)
10.两缺口模型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外部资源的必要性。(√)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比较优势:即使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效率都较低,没有任何绝对优势,仍有可能存在互利贸易:该国可以专门生产并出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小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较大的商品。核心是“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
2.人力资本:是资本与劳动力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生产要素,人们通过对劳动力进行投资(如进行教育、职业培训、保健等),可以提高原有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劳动生产率得到提升,从而对一个国家参加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产生作用与影响。
3.布雷顿森林体系: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1971年所实行的金汇兑本位制,是一种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个不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内容(D)
A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B外汇理论研究
C跨国公司研究D国内消费水平研究
2.已知A国生产1单位的X和Y商品分别耗费3和5个单位的劳动,要使两国都具有绝对优势,则B国生产1单位的X和Y商品分别耗费多少单位的劳动:(A)
A1,6B2,4C3,4D4,7
3.关于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D)
A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的根源在于贸易条件的恶化
B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C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会降低本国的福利水平
D出口的贫困化增长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
4.产品的水平差异是指(D)
A采用新技术制造的新产品带来的差异
B产品质量方面的差异C同质产品
D商品由于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而产生的差异性
5.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又称(B)
A购买力平价B铸币平价C铸币数量D铸币本位
6.国际货币体系按照是否有意识地进行组织安排可以划分为(C)
A金本位、信用本位和介于二者之间的金汇兑本位制
B固定汇率制、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和自由浮动汇率制
C自发存在的国际货币体系和人为安排组织的国际货币体系
D布雷顿森林体制和牙买加体制
7.根据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跨国公司进行对外投资的充分条件是(A)
A区位特定优势B市场内部化C资源禀赋优势D所有权特定优势
8.在开放条件下,一国国民收入均衡水平取决于国内消费、国内投资、国内政府开支以及(C)
A国内进口B国内出口C国内净出口D国内净资本流出
9.三元悖论成立的前提是(B)
A完全竞争市场B开放经济C封闭经济D垄断
10.关税同盟的经济效应主要集中在以下哪两个方面?(A)
A贸易创造,贸易转移B贸易创造,贸易抑制
C贸易转移,贸易抑制D贸易创造,贸易分享
三、判断正误题:
1.国际经济学是国内经济学的延伸。(√)
2."货币差额论"着眼于货币数量的增减,主张多进口,少出口甚至不出口。(×)
4.按照H-O定理,一国应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5.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发展中国家利用所谓的"后发优势"提供了理论基础。(√)
6.国际收支表的基本编制方法是采用单式计账法。(×)
7.购买力平价法不能够反映不同经济体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消费差异,但是能够反映不同国家商品的质量差异。(×)
8.牙买加协定实施以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它体现在国际储备多元化、汇率制度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多样化三个方面。(√)
9.国际收支发生顺差的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因为本国资金流出超过外部资金流入。(×)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三)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20 分)
1.贸易差额论:是晚期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贸易差额论主张国家不应该禁止而是应该允许将货币输出国外,以便扩大对于外国商品的购买。但是,贸易差额论依然坚持在对外贸易中必须保持顺差的原则,强调用于购买外国商品的货币总额,必须少于出售本国商品所得的货币总额,即是说在总体上依然保证货币的流入和国家财富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