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专题训练
- 格式:doc
- 大小:113.50 KB
- 文档页数:7
中考语文专项训练--名著导读专题1、名著积累(第1小题2分,第2小题3分,共5分)(1)初中语文课文中,选自《朝花夕拾》的文章有《藤野先生》、《五猖会》,《》,《》。
(2)简要说说藤野先生是个怎样的人。
【答案】(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2)示例:藤野先生是一个正直善良、热情待人、和蔼可亲、平等待人、毫无民族偏见的人(为人方面),还是一个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工作态度)的人。
【解析】试题分析: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第一题根据所学所记直接判断即可。
第二题,《藤野先生》是所学课文,回顾作品内容,从藤野先生工作的风格、对“我”的关怀、对中国的关心几个方面来概括。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选项是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相关的内容,其中两项有错误,请你找出来。
(在答题卡选择题处填涂答案)(2分)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B.书中的故事取材于俄罗斯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亲身经历,小说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C.保尔•柯察金当过童工,从小就生活在社会的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科托夫斯基的影响下,走上革命道路。
D.在课本选取的一个精彩片段中,运用了内心独白的方式,展现保尔战胜软弱自我的全过程,心理刻画细腻感人。
【答案】BC【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汤姆,索亚历险记》“铁钳甲虫戏弄小狗”的故事中,汤姆觉得去教堂做礼拜若能碰到点新鲜事儿还是挺有趣的。
B.《范爱农》一文中的范爱农和鲁迅是同乡,都在日本留过学,但他们在对徐锡麟等人被杀要不要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时持不同意见。
C.《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受阻于火焰山,土地交代了此山的来历,说是当年大圣“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
八年级上册语文书名著导读练习《红星照耀中国》1.《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
2.《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谁?他记录的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所见答:作者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他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3.《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
4.《红星照耀中国》的意义:(1)它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
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2)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
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
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的评价。
5.《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阅读纪实作品,最基本的要求是清楚地把握作者所写的事实。
11.《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共12篇,请罗列出其主要内容包括哪些?答:第一: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第二: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第三: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第四: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13.在斯诺的笔下,毛泽东是什么样的人?答:第一:斯诺第一次由周恩来引见毛泽东之后,对毛泽东的第一印象毛主席是“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
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
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第二: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第三:毛主席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14.斯诺认为“毛主席及其指挥下的红军之所以能克服重重困难,杀出一条血路胜利到达陕北”的原因是什么?答:第一:是因为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第二:是因为苏维埃人民及其基本干部的伟大的技巧、英勇、坚决和几乎是超人的忍耐力和革命的热忱;第三:革命干部中的人才特别精干、英勇和忠诚。
初三语文名著导读练习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面对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水浒》中,杨志奉命押送生辰纲,一路上小心谨慎,处处提防,但还是在黄泥岗中计,生辰纲被吴用等人劫去。
B.宋江和林冲率梁山众英雄在忠义堂排定座次,“智多星”吴用、“神行太保”花荣、“立地太岁”阮小二、“小李广”戴宗等一百零八条好汉,依据所长,各就其位。
C.《傅雷家书》中傅雷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D.培根在《谈美》中写道:“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其于人也,则有德者须形体悦目,不必面貌俊秀,与其貌美,不若气度恢宏。
”说的是一个人的德行气度比美貌重要。
【答案】B【解析】“神行太保”花荣;“小李广”戴宗错误。
应为“神行太保” 戴宗;“小李广”花荣。
2.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阅读名著能拓宽视野,启迪人生。
我们读中外作品,从《我的叔叔于勒》中的__________,《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范进中举》胡屠户中的身上了解“变色龙”的特点;读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__________赤壁之战借东风的过人谋略;读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__________》,我们徜徉在《朝花夕拾》的世界里,了解先生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与体验。
(2)《水浒传》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少年。
它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显示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
林冲、鲁达、杨志都是武艺高强的军官,由于身分、经历和遭遇的不同,走上梁山的道路很不一样。
请选择林冲、鲁达、杨志三个中你最熟悉的形象,结合一定的情节,从人物性格的角度分析他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
【答案】(1)克拉丽丝诸葛亮《阿长与<山海经>》(3分,各1分,有差错该小题不给分)(2)(4分,性格2分,结合情节2分)示例一:禁军教头的地位,优厚的待遇,美满的家庭,使林冲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种安于现实,怯于反抗的性格,对统治阶级的逼害一再隐忍;同时这种经历,又使他结交了四方好汉,形成了豪爽、耿直、不甘久居人下的品德。
名著导读考点精练初中摘要:一、名著导读考点的重要性1.提高语文素养2.培养阅读兴趣3.丰富文化底蕴二、初中名著导读考点的精练1.《红楼梦》a.作者及背景介绍b.主要人物及特点c.经典情节概括d.阅读感悟与启示2.《西游记》a.作者及背景介绍b.主要人物及特点c.经典情节概括d.阅读感悟与启示3.《水浒传》a.作者及背景介绍b.主要人物及特点c.经典情节概括d.阅读感悟与启示4.《三国演义》a.作者及背景介绍b.主要人物及特点c.经典情节概括d.阅读感悟与启示正文:名著导读考点精练初中一、名著导读考点的重要性名著导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阅读兴趣以及丰富文化底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名著的阅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初中名著导读考点的精练1.《红楼梦》《红楼梦》是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
作品主要讲述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人在荣府、贾府生活中的故事,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风情。
a.作者及背景介绍曹雪芹,清代著名文学家,生活在公元1715-1763年,他的家族曾显赫一时,后家道中落,使他对荣华富贵有了深刻的认识。
《红楼梦》以他的家族为原型,描绘了一个封建家族的兴衰。
b.主要人物及特点贾宝玉:才子佳人,感情丰富,对世俗礼教持反叛态度。
林黛玉:聪明机智,才情出众,命运多舛。
薛宝钗:端庄贤淑,聪明美丽,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c.经典情节概括(1) 石头记:讲述女娲补天遗留的一块石头,被一僧一道携入红尘,成为宝玉出生时的宝玉。
(2)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宝玉初尝禁果,梦中与秦可卿成亲。
(3) 林黛玉进荣府:黛玉丧母后被贾母接到荣府,与宝玉相识。
d.阅读感悟与启示《红楼梦》以其细腻的描绘、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情节,展示了一个封建家族的荣辱兴衰。
阅读《红楼梦》,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与罪恶,进一步反思人性的善恶美丑。
初中七年级语文名著导读练习练习含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1.名著阅读(1)阅读小贴士,为下面名著选择合适的腰封。
第一组:①《白洋淀纪事》:②《湘行散记》:第二组:③《猎人笔记》:④《镜花缘》:A.冀中平原的诗意与浪漫,战争年代的人性美与人情美,普通劳动者的胸襟和品性,中华民族的正气和精神。
B.君子国、大人国、歧舌国、女儿国、黑齿国、淑士国等三十余个国家的奇闻异事、风土人情令人目不暇接、忍俊不禁。
想象绚丽斑斓,人物形象鲜明,中国古代有名的“才学”小说。
C.一部深沉奇丽的乐曲:湘西的现实与历史交织,独特的自然世界与别样的生命形态交融,美丽纯净的自然风物背后隐含的无奈与无常.....D.一个俄罗斯作者行猎漫游见闻,19世纪中叶俄罗斯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高尔基称之为“异常优美”的作品。
(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
”....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①孙悟空为什么称罗刹为“嫂嫂”?②罗刹说“坑陷我子”是指哪件事情?(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鲁迅先生活着的时候,给予海婴的教育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多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
他自己生活在大家庭中,一切戕贼儿童的待遇,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绝对不肯让第二代的孩子再尝到他所受的一切。
—许广平《鲁迅先生与海婴》请结合《五猖会》或《二十四孝图》中一两件鲁迅先生“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的事,谈谈你对划线句的理解。
【答案】(1)①A;②C;③D;④B(2)①孙悟空与牛魔王是结义兄弟,罗刹是牛魔王的妻子。
②罗刹女与牛魔王的儿子是火云洞的红孩儿,因捉拿唐僧,要吃唐僧肉,被观音菩萨收去做了善财童子。
罗刹女因见不到儿子对悟空怀恨在心。
(3)示例:《五猖会》中鲁迅先生回忆小时候,满怀兴奋,急匆匆要去看迎神赛会,父亲却要幼时的鲁迅背诵《鉴略》,读背后才放他去看赛会,以至于幼年鲁迅看赛会的兴趣全消。
中考语文专题练习-名著导读一、名著导读1. 名著阅读。
(1)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骆驼祥子》,读一读,指出A,B两处的人物是谁。
A心里有数儿。
他晓得祥子是把好手,即使不拉他的车,他也还愿意祥子在厂子里。
有祥子在这儿,先不提别的,院子与门口永远扫得干干净净。
B更喜欢这个傻大个儿,她说什么,祥子老用心听着,不和她争辩;别的车夫,因为受尽苦楚,说话总是横着来;她一点不怕他们,可是也不愿多搭理他们;她的话,所以,都留给祥子听。
A________;B________(2)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_______,导致他梦想破灭的原因是________。
(说出一个即可)2.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①这时,我看见一个巨大黑影出现在采珠人头上,原来是一条巨鲨。
我吓得要死。
这只猛兽目露凶光,斜刺着向采珠人冲去。
采珠人往旁边一闪,虽然避开了鲨鱼那长满尖利牙齿的血盆大口,可却被鲨鱼的尾鳍打在胸口上,一下子翻倒在水中,晕了过去。
鲨鱼掉转过身,想把采珠人拦腰咬断。
就在这危急时刻,蹲在我身边的尼摩船长霍地站起身,举着短刀,径直向鲨鱼扑去。
鲨鱼发现了尼摩船长,立即转过身子,迅速地向船长冲了过去。
②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尼摩船长当时的英姿。
只见他立即俯下身,静待着朝他猛扑过来的鲨鱼;当鲨鱼扑向他的一刹那,船长敏捷地一闪,躲开鲨鱼1的攻击,同时,他狠狠地将短刀刺入鲨鱼的腹部。
喷涌而出的鲜血立即染红了周围的海水。
③我眼前一片模糊,什么也看不见。
直到海水稍稍清了一点,我才隐约看见,尼摩船长正同这个怪物进行着殊死搏斗。
此时受伤的鲨鱼更加疯狂,它使劲扭动着身体。
尼摩船长一只手死死抓住鲨鱼的一个鳍,一只手一刀接一刀地猛刺鱼腹,可惜都没有刺中鲨鱼的要害。
(1)联系全文思考,下列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海底两万里》是一部优秀的科幻小说。
其中“神奇的诺第留斯号”“奇幻的海底美景”“险象环生的海底环境”“出人意料的海上经历”等元素,深深吸引着读者。
B.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中的第二部,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选择题专项练习(含答案)1. 明代批评家叶昼在评论《水浒传》时说: “《水浒传》文字, 妙绝千古, 全在同而不同处有辨……不必见其姓名, 一睹事实, 就知某人某人也。
”以下人物语言和主人公对应正确的一项是()①“兄弟, 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 洒家忧得你苦。
自从你受官司, 俺又无处去救你……放你不下, 恐这厮们路上害你, 俺特地跟将来。
”②“公明哥哥, 休怪小弟今来捉你。
闲常时和你最好……倘或有人知得, 来这里搜着, 如之奈何?……这事放心, 都在我身上。
兄长只顾安排去路。
”③“着了!由你奸似鬼, 吃了老娘的洗脚水!”A. 鲁智深雷横扈三娘B. 武松朱仝扈三娘C. 鲁智深朱仝孙二娘D. 武松雷横孙二娘2. 下列对艾青诗选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这两句诗形象而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 而且隐含献身之意。
B.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结尾写道,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能给你些许的温度吗?”表达了诗人要向苦难的祖国奉献一颗赤子之心, 希望用自己的诗句温暖祖国。
C. 《光的赞歌》是诗人对自己生活和创作的一次总结, 同时也是一个新的中国。
D.《刈草的孩子》开头和结尾给全诗笼罩上一层阔大凄美的气氛, 以此来衬托割草孩子形象的高大, 作者的情思也尽在其中。
3. 根据你的阅读印象, 选出下面对名著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A. 《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篇散文集, 共收录10篇文章, 有的侧重写人, 有的侧重记事, 书中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凸显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风气。
B. 《朝花夕拾》多侧面地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 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其中有一篇记录了鲁迅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迎神赛会后偷罗汉豆的事, 非常富有童年气息。
C.《城南旧事》是作家林海音的一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 作品以一个早熟、聪慧而又童稚未消的小女孩英子的视角来回忆往事, 记录了她在爱与离别中懵懂成长的过程。
2023年中考语文名著导读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填空题1.完成问题。
老师:《水浒传》与《儒林外史》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都用到了“哥俩”模式,如上图所示。
我们来探究这种“哥俩”模式在构筑结构、表达主题中的作用。
小文:我发现《水浒传》中,鲁智深大相国寺耍禅杖显武艺引来林冲喝彩,继而两人结拜。
作者以鲁智深引出林冲,情节环环相扣。
林冲因(情节)被发配沧州,鲁智深一路暗中保护,在野猪林救出林冲。
作者以此突出作品“八方共域,异姓一家,四海皆兄弟”的主题。
小语:我也发现了,《儒林外史》中,严贡生抢占王家的猪,强要黄老头的利钱,因而畏罪潜逃,引出严监生(情节)。
后严监生病逝,引出严贡生(情节)。
作者以此突出作品的主题。
2.根据你对《水浒传》的阅读积累,分别写出下面三副对联所歌咏的人物姓名。
A.一生风雪落荒草半壁忠心飨天朝人物:B.难得有心呼保义可怜无人颂公明人物:C.满心草莽难剃度一生屠戮终成佛人物:二、语言表达3.微写作请从以下书目中任选一本你喜欢的名著向同学推荐,从作品的语言、情节、形象、情感或主题等角度说说推荐的理由。
150字左右。
《红星照耀中国》《傅雷家书》《名人传》《西游记》三、名著导读4.对待读书的态度和目的,往往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追求与性格品质。
请在下列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位,联系相关情节,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备选人物】A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B范进(《儒林外史》)C方鸿渐(《围城》)附加题5.任务一:下面是某同学读名著时摘录的“女性人物”阅读积累,请你根据提示补充表格。
6.任务二:有观点认为,文学离不开想象,而文学中的想象又不能脱离现实。
请从下面任选一本书,结合书中相关内容,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
①《西游记》②《海底两万里》阅读名著选段,完成问题自此,A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
诸亲六眷都来问候。
五个侄子穿梭地过来陪郎中弄药。
到中秋以后,医家都不下药了。
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
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
中考语文《名著导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1)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周汝昌分别以一个字概括了几部名著的精神实质,将《三国演义》归纳为“忠”字,将《水浒传》归纳为“义”字,将《红楼梦》归纳为“情”字。
请你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语归纳《西游记》,并简述理由。
(2)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
小周同学抢先说:“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切感受到小主人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
2.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
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
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
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
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
想跑,水裹住他的腿。
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
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1)(感悟人物形象)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中的主人公,“骆驼”是他的外号。
这部作品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文段中的祥子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体会语言风格)老舍是公认的语言大师。
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
请试着列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探究学习方法)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
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巩固、查考,也是一种治学的方式。
名著导读练习一、《爱的教育》1、《爱的教育》原名《》,是(国)作家为九至十三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
它采用的形式,讲述一个叫作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
2、《爱的教育》全书100篇文章,由三个部分组成:,以及。
这三部分都以为中心。
二、《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1、冰心,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著称。
2、《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
3、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的歌颂;二是对的崇拜和赞颂。
三是。
三、《伊索寓言》《伊索寓言》产生于的古典时期。
作者是。
四、《童年》:在苦难中长大1、《童年》是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
2、《童年》讲述的是(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的人,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外祖母,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作品中,乐观纯朴的,正直的老工人,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五、《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1、18世纪欧洲最杰出的思想家卢梭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一读的代表作《》。
这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
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2、《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是,他敢于,勇于,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
他的名字,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3、《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部分就是主人公在荒岛生活的生动记述。
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的第24年,他还搭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为。
在他的教育下成为一个忠实的奴仆。
六、《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1、昆虫学家毕其一生观察研究昆虫,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其中的《》(又译《昆虫物语》或《昆虫学札记》)被誉为“”。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鲁宾逊漂流记》专题训练1.有句歌词说:“我们扬帆出海,不是出去旅游观光,而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
”结合《格列佛游记》或《鲁滨孙漂流记》的内容,简要叙述格列佛或鲁滨孙四次出海的经历。
【答案】格列佛第一次出海到小人国,第二次到大人国,第三次到飞岛国,第四次到慧骃国。
鲁滨孙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为伦敦,可是遇到大风浪,船只沉没,好不容易才保住性命。
第二次出海是去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
第三次出海遇到了土耳其海盗,被俘虏,变成了奴隶,后来划了主人的小船逃跑,途中被一艘葡萄牙货船救起。
船到巴西后,在那里买下一个庄园,做了庄园主。
第四次出海是去贩卖黑奴,遭遇飓风,当行驶到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
【解析】【详解】一、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这是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
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
还以较为完美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念,作者用了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写出了荒诞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图,对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
1、第一次出海:利立浦特(小人国)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
不幸中途遇险,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国),被小人捆住。
利立浦特人用专车把体积巨大的格列佛运到京城献给国王,他的出现几乎吸引了小人国所有的人。
当时,另一小人国不来夫斯古帝国准备从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国,格列佛涉过海峡,把50艘最大的敌舰拖回利立浦特国的港口,立了大功。
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皇帝很不高兴。
这时,王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扑灭,谁知却让王后大为恼火。
于是,小人国君臣沆瀣一气准备除掉格列佛。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练习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1.请在下列两小题中任选一题回答。
(1)下列关于《湘行散记》的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湘行散记》这部散文集,创作于1934年初,是沈从文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
B.《虎雏再遇记》一文中的虎雏原是一个小豹子一般的乡下孩子。
他不主动招惹人家,而一旦受到别人欺侮,他便睚眦必报。
曾几次致人死地却能轻易脱身,逍遥法外,真是人如其名。
C.《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写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在乱世中的沉浮,故事背后的历史风云尤为波谲云诡。
D.《湘行散记》是一部典型的游子归乡作品。
作者在这里收回了对故乡“远景式”的眺望与回眸,转为直面故乡。
作者的主题思想很纯粹,那就是对家乡的赞美与留恋。
(2)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女人没有说话。
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水生指着父亲的小房叫地小声一些。
说:“家里,自然有别人照顾。
可是咱的庄子小,这一次参军的就有七个。
庄上青年人少了,也不能全靠别人,家里的事,你就多做些,爹老了,小华还不顶事。
”女人鼻子里有些酸,但她并没有哭。
只说:“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这段话出自《白洋淀纪事》中的________一文。
言为心声,这段夫妻对话让读者感受到水生和他的妻子作为抗日根据地的百姓,有着________的思想觉悟。
【答案】(1)D(2)《荷花淀》;为革命明大义、识大体,舍小家为大家【解析】【分析】(1)D.“作者的主题思想很纯粹,那就是对家乡的赞美与留恋”是错误的,应是:对家乡的赞美与留恋的同时,更流露出作家对故乡人事变化的隐忧,对湘西人精神状态的叹惋,流露着作家深沉的乡土悲悯情怀。
(2)由语段内容可知,此语段出自《白洋淀纪事》中的《荷花淀》,《荷花淀》是孙犁的代表作。
在激烈残酷的抗日战争这样一个关系着民族存亡的大背景下,小说选取小小的白洋淀的一隅,表现农村妇女既温柔多情,又坚贞勇敢的性格和精神。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专项之名著导读练习题一、单选题1.关于名著下面是《红星照耀中国》中有关四位红军领袖的评价,哪一项匹配不当?()A.朱德——他是坚忍不拔精神的化身,是新旧历史间的桥梁。
B.周恩来——他的自傲和热烈,虽不免有点朴野之感,可是他是十分的诚恳。
C.彭德怀——他是一个活泼的、喜欢发笑的人,是一个大的滑稽家。
D.贺龙——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性格很急躁,但是他很谦虚。
2.《昆虫记》中描写了许多昆虫,下列不是书中描述的动物的是()A.象鼻虫、蟋蟀B.蜘蛛、蜜蜂C.螳螂、蝎子D.骆驼、恐龙3.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书中介绍了很多毛泽东的事迹,特别说明了他的性格:复杂、有趣、天生精明、精力过人、自尊心极强。
B.埃德加·斯诺没有能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大多数内容都是听接待他的共产党员介绍的。
C.斯诺到达红军一方面军总部后了解到的红军的各种情况,直接引用了战士们的回答,更显示出了其报道的真实性。
D.斯诺通过一组统计数字(18条山脉、24条河流、12个省份、62座城市、10个地方军阀包围)证明了长征的伟大以及长征所取得的成绩。
4.《红星照耀中国》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百科全书”,该书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自1936 年 6 月至10 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斯诺可能报道了()A.工农红军在会宁会师B.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C.平型关大捷和台儿庄战役胜利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5.《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深入红区了解中国共产党,接触了许多优秀的红军领袖,下列人物介绍有误的一项A.朱德十七岁曾领导饥民攻打囤粮的大地主,后参加国民革命跟随孙中山从事谍报工作。
B.彭德怀从小因为强烈的反抗意识遭到家人的斥责而被迫九岁就离开家,闯荡世界。
C.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剪去了辫子并在师范学校团结了一批学生成立了新民学会。
D.贺龙曾是土匪头子,在南昌“八一”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农民大屠杀”激起了他的愤怒,凭“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了苏区。
部编初中七年级上学期语文名著导读练习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1.《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
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问题。
(1)在鲁迅深情的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的保姆________;我们记住了那位正直善良的异国老师________。
(2)《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叙述了父亲临终时“我”在衍太太的催促下不断大声呼叫父亲的一幕,结尾处,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表达了作者什么的感情?(3)《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创作的散文集,是他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一块重要拼图。
如《鸭窠围的夜》一文中,雪夜火光的夜渔,那似乎亘古不变的“人与自然的战争”,将他带回“四五千年那个‘过去’”,体验到________的力量。
【答案】(1)阿长(长妈妈);藤野先生(2)懊悔并自责于没有让父亲安静地离去。
表达了作者每念及此的不安、痛苦,以及对父亲的爱和痛惜。
(3)人性深处保有【解析】【分析】(1)因为阿长不识字,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
鲁迅曾在日本留学读书,认识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
(2)《父亲的病》是鲁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
文章最后通过描写衍太太对父亲的痛苦漠然无视“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并催促别人“认真履行职责”(让我们不断大声呼叫父亲),而我们却不知临终父亲的痛苦仍声声呼叫,深深地表达了作者的自责和对父亲的爱。
(3)《鸭窠围的夜》是沈从文20世纪30年代散文代表作《湘行散记》中的第三篇,与全书有着一致的感情基调。
它是一篇游记散文,通过作者旅途中夜宿鸭窠围时一夜间的见闻和思绪,描写了湘西地区特有的自然景色和独异的人生形态,寄托了作者深沉的生命感喟。
中考语文专项训练--名著导读专题1、名著阅读(3分)(1)被称为“苦心孤诣教子篇”的名著是《___________》,教育儿子胜不骄、败不馁,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誉荣辱感。
做一个“___________、人民卓越的艺术家”。
(2)从《水浒传》中选取一个人物及其相关故事,写出下联。
上联:孙行者智调芭蕉扇下联:________________【答案】(1)(1)《傅雷家书》德艺双馨(2)示例一: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来源:学科网]示例二: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示例三:林教头怒杀陆虞侯示例四:武二郎斗杀西门庆【解析】(1)试题分析:注意识记文学常识。
考点:识记文学常识。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试题分析:注意对联的要求是字数相同,词性一致,结构形同,然后注意押韵,从音韵的角度注意仄起平收,仄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三、四声,平可以理解为现代汉语的一、二声。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5分)①猴王只顾苦战七圣,却不知天上坠下这兵器,打中了天灵,立不稳脚,跌了一跤,爬将起来就跑;被二郎爷爷的细犬赶上,照腿肚子上一口,又扯了一跌。
他睡倒在地,骂道:“这个亡人!你不去妨家长,却来咬老孙!”急翻身爬不起来,被七圣一拥按住,即将绳索捆绑,使勾刀穿了琵琶骨,再不能变化。
(选自《西游记》第六回)②行者仔细观看,乃二郎显圣领梅山六兄弟,驾着鹰犬,挑着狐兔,抬着獐鹿,一个个腰挎弯弓,手持利刃,纵风雾踊跃而来。
行者道:“八戒,那是我七圣兄弟,倒好留请他们,与我助战。
若得成功,倒是一场大机会也。
”八戒道:“既是兄弟,极该留请。
”行者道:“但内有显圣大哥,我曾受他降伏,不好见他!你去拦住云头,叫道:‘真君,且略住住,齐天大圣在此进拜。
’他若听见是我,断然住了。
待他安下,我我却好见。
”[来源:学#科#网](选自《西游记》第六十三回)(1)根据提示,选择填空。
(2分)①“受他降伏”指的是。
A.二将军宫门镇鬼 B.小圣施威降大圣 C.真行者落伽山诉苦②“与我助战”说的是在祭赛国,七圣帮助悟空、八戒打死了万圣龙王和,并帮助祭赛国王收回了佛宝。
初中语文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专项练习1.简答:下面这段文字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这篇文章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
他仍旧泰然地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
答:文章__________________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父亲的病》主题:讽刺庸医误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丑恶本质,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知识。
由“陈莲河”这一人物判断选文出自《父亲的病》这篇散文。
2.书雅分享了自己绘制的《朝花夕拾》人物关系图,有几个问题不太确定,请你帮她完成。
(1)图中有一处空缺,请填上合适的人名(一个即可):____________。
(2)有同学认为,阿长也可以放入“亲人”一栏,你同意吗?请结合《朝花夕拾》中的具体内容说说理由。
【答案】(1)寿镜吾(或藤野先生)(2)示例:同意。
虽然阿长在血缘上与鲁迅没有关系,但这位朴实、善良、诚恳的农村妇女却给鲁迅的童年带来了无限温暖,花心思给鲁迅先生买来了他渴求的《山海经》,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是作者心中可敬的长妈妈,鲁迅对阿长充满怀念、感激、敬佩之情,内心是把她当亲人看待的,因此可以放入“亲人”一栏。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1)这段文字出自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一本①__________(体裁)集《朝花夕拾》。
初中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练习阅读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练习1.名著阅读(1)阅读小贴士,为下面名著选择合适的腰封。
第一组:①《白洋淀纪事》:②《湘行散记》:第二组:③《猎人笔记》:④《镜花缘》:A.冀中平原的诗意与浪漫,战争年代的人性美与人情美,普通劳动者的胸襟和品性,中华民族的正气和精神。
B.君子国、大人国、歧舌国、女儿国、黑齿国、淑士国等三十余个国家的奇闻异事、风土人情令人目不暇接、忍俊不禁。
想象绚丽斑斓,人物形象鲜明,中国古代有名的“才学”小说。
C.一部深沉奇丽的乐曲:湘西的现实与历史交织,独特的自然世界与别样的生命形态交融,美丽纯净的自然风物背后隐含的无奈与无常.....D.一个俄罗斯作者行猎漫游见闻,19世纪中叶俄罗斯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高尔基称之为“异常优美”的作品。
(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那罗刹出门,高叫道:“孙悟空何在?”行者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奉揖。
”....罗刹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亲,如何坑陷我子?”①孙悟空为什么称罗刹为“嫂嫂”?②罗刹说“坑陷我子”是指哪件事情?(3)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鲁迅先生活着的时候,给予海婴的教育是: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愿多拂逆他的喜爱,除非在极不能容忍,极不合理的某一程度之内。
他自己生活在大家庭中,一切戕贼儿童的待遇,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绝对不肯让第二代的孩子再尝到他所受的一切。
—许广平《鲁迅先生与海婴》请结合《五猖会》或《二十四孝图》中一两件鲁迅先生“受得最深,记得最真”的事,谈谈你对划线句的理解。
【答案】(1)①A;②C;③D;④B(2)①孙悟空与牛魔王是结义兄弟,罗刹是牛魔王的妻子。
②罗刹女与牛魔王的儿子是火云洞的红孩儿,因捉拿唐僧,要吃唐僧肉,被观音菩萨收去做了善财童子。
罗刹女因见不到儿子对悟空怀恨在心。
(3)示例:《五猖会》中鲁迅先生回忆小时候,满怀兴奋,急匆匆要去看迎神赛会,父亲却要幼时的鲁迅背诵《鉴略》,读背后才放他去看赛会,以至于幼年鲁迅看赛会的兴趣全消。
七年级语文上册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一、七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1.“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都是展现孙悟空的精彩情节,请你任选一个内容做好读书卡片。
2.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回答问题。
行者见他闭了门,却就弄个手段,拆开衣领,把定风丹噙在口中,摇身一变,变作一个蟭蟟虫儿,从他门隙处钻进。
只见罗刹叫道:“渴了,渴了!快拿茶来!”近侍女童,即将香茶一壶,沙沙的满斟一碗,冲起茶沫漕漕。
行者见了欢喜,嘤的一翅,飞在茶沫之下。
那罗刹渴极,接过茶,两三气都喝了。
行者已到他肚腹之内,现原身厉声高叫道:“嫂嫂,借扇子我使使!”罗刹大惊失色,叫:“小的们,关了前门否?”俱说:“关了。
”他又说:“既关了门,孙行者如何在家里叫唤?”女童道:“在你身上叫哩。
”罗刹道:“孙行者,你在那里弄术哩?”行者道:“老孙一生不会弄术,都是些真手段,实本事,已在尊嫂尊腹之内耍子,已见其肺肝矣。
我知你也饥渴了,我先送你个坐碗儿解渴!”却就把脚往下一蹬。
那罗刹小腹之中,疼痛难禁,坐于地下叫苦。
行者道:“嫂嫂休得推辞,我再送你个点心充饥!”又把头往上一顶。
那罗刹心痛难禁,只在地上打滚,疼得他面黄唇白,只叫:“孙叔叔饶命!”行者却才收了手脚道:“你才认得叔叔么?我看牛大哥情上,且饶你性命。
快将扇子拿来我使使。
”罗刹道:“叔叔,有扇,有扇,你出来拿了去!”行者道:“拿扇子我看了出来。
”罗刹即叫女童拿一柄芭蕉扇,执在旁边。
行者探到喉咙之上见了道:“嫂嫂,我既饶你性命,不在腰肋之下搠个窟窿出来,还自口出。
你把口张三张儿。
”那罗刹果张开口。
行者还作个蟭蟟虫,先飞出来,丁在芭蕉扇上。
那罗刹不知,连张三次,叫:“叔叔出来罢。
”行者化原身,拿了扇子,叫道:“我在此间不是?谢借了,谢借了!”拽开步,往前便走,小的们连忙开了门,放他出洞。
(1)罗刹女为何不肯借扇给孙悟空?请结合小说之前的情节简要回答。
(2)请结合所选文段内容,简要分析这部神魔小说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