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参考Word)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6
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
2013年,中华消化杂志编委会组织了国内部分专家,结合国内外文献,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共同讨论拟定了我国《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2013年,深圳)》。近3年来,随着学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领域有了不少新进展,为使“消化性溃疡诊断与治疗规范”与时俱进,特对其进行补充和更新。
消化性溃疡的定义与流行病学
1.消化性溃疡是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黏膜发生炎性反应与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溃疡的黏膜坏死缺损穿透黏膜肌层,严重者可达固有肌层或更深。病变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麦克尔憩室内,其中以胃、十二指肠最常见。
2.近年来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虽有下降趋势,但目前仍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
本病在全世界均常见,一般认为人群中约有10%在其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其发病率有较大差异。消化性溃疡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尚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以20-50岁居多,男性多于女性[(2〜5):1],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多于胃溃疡,两者之比约为3:1。
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损伤因素和黏膜自身防御-修复因素之间失平衡有关。其中,H.pylori感染、NSAID和阿司匹林的广泛应用是引起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损伤因素,胃酸和(或)胃蛋白酶引起黏膜自身消化亦是导致溃疡形成的损伤因素。
4.H.pylori感染为消化性渍疡重要的发病原因和复发因素之一。
范》
2023-10-29
•诊断方法
•治疗方法
•并发症处理
•预防与护理目
录
01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是否有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结
构、工作及心理压力情况。
询问患者既往是否有消化性溃
疡病史、幽门螺杆菌感染史、
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皮质类固
醇药物史等。
进行腹部查体,注意腹部压痛、反跳痛等体征。
测量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以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检查,了解是否有贫血、
血小板减少等表现。
进行血清胃泌素测定,了解胃泌素水平是否升高。进行大便常规检查,了解是否有消化道出血。
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如尿素呼气试验、血清学抗体检测等,以确定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02治疗方法
抗幽门螺杆菌治疗
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采用抗生素、质子泵抑制剂、铋剂等联合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促进溃疡愈
合,降低复发率。
抑酸治疗
通过抑制胃酸分泌,减轻胃酸对溃疡面的刺激和腐蚀,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
抗炎治疗
对于由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停用非甾体抗炎药,并给予胃粘膜保护剂、抑酸药
等联合治疗,缓解症状,促进
溃疡愈合。
药物治疗
通过切除大部分胃组织,减少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从而治愈溃疡。适用于严重并发症、顽固性溃疡、多发性溃疡等患者。
胃大部切除术
对于较小的消化性溃疡,可在内镜下采用高频电灼、激光、热凝等方法治疗,或在内镜下放置止血夹、缝合器等止血治疗。
内镜下治疗
手术治疗
饮食调理
消化性溃疡患者应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消化性溃疡指南共识标准规范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
建议
2023-11-06
contents •概述
•诊断与评估•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患者教育与随访•特殊情况处理
目录
01概述
定义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主要由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过多、胃黏膜保护减弱等因素引起。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内镜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进行诊断。
定义和诊断标准
发病机制
消化性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保护减弱等因素有
关。
病因主要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吸烟、饮酒、精神压力等。
发病机制与病因
首先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然后进行内镜检查和病理组
织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诊疗流程
以药物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同时采取饮食调理和心理
疏导等综合治疗措施。原则
诊疗流程与原则
02诊断与评估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
医生应询问患者的症状,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以及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黑便等。
体格检查
医生应检查患者的腹部,特别是上腹部,以确定是否有压痛、反跳痛等体征。
医生会进行血常规、尿常规、粪便隐血等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全身状况和是否有消化道出血。
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胃镜、钡餐等影像学检查,以更直观地观察胃部和十二指肠的病变情况。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
VS
病情评估与分级
病情评估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对病情进行评估。分级
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将患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溃疡。
03药物治疗
通过抑制胃壁细胞上的质子泵,有效减少胃酸分泌,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抑制胃酸分泌,常用于轻中度患者。
胃疡(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
一、概述:消化性溃疡是指暴露于酸和胃蛋白酶区域(主要是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黏膜溃疡,有时可穿透黏膜肌层及浆膜层。属祖国医学“胃脘痛”、“吐酸”、“胃疡”之远血范畴。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年)。
主要症状:胃脘痛(胀痛、刺痛、隐痛、剧痛及喜按、拒按)、脘腹胀满、嘈杂泛酸、善叹息、嗳气频繁、纳呆食少、口干口苦、大便干燥。
次要症状:性急易怒、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小便淡黄。
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2项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08年,黄山)。
(1)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中上腹痛伴反酸者。
(2)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史或现症者。
(3)胃镜证明消化性溃疡。
(4)X线钡餐检查证明是消化性溃疡。
(二)疾病分期
A1期: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厚白苔,可伴有渗出或血痂,周围潮红,充血水肿明显。
A2期:溃疡覆盖黄色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充血水肿减轻。
H1期:溃疡处于愈合中期,周围充血、水肿消失,溃疡苔变薄、消退,伴有新生毛细血管。
H2期:溃疡继续变浅、变小,周围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S1期:溃疡白苔消失,呈现红色新生黏膜,称红色瘢痕期。
S2期:溃疡的新生黏膜由红色转为白色,有时不易与周围黏膜区别,称自色瘢痕期。
(三)证候诊断
1.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暖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自或薄黄;脉弦。
2021 年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21 年〕。
主要病症:
胃脘痛〔胀痛、刺痛、隐痛、剧痛及喜按、拒按〕、脘腹胀满、嘈杂泛酸、善叹息、嗳气频繁、纳呆食少、口干口苦、大便枯燥。
次要病症:
性急喜怒、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烦躁
易怒、便秘、喜冷饮、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小便淡黄。
具备主证 2 项加次证 1 项,或主证第一项加次证 2 项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标准建议〔2021 年,黄山〕。
(1〕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中上腹痛伴反酸者。
(2〕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或现症者。
(3〕胃镜证明消化性溃疡。
(4〕X 线钡餐检查证明是消化性溃疡。
〔二〕疾病分期
A1 期:
胃镜下见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厚白苔,可伴有渗出或血痂,周围潮红,充血水肿明显。
A2 期:
胃镜下见溃疡覆盖黄色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充血水肿减轻。
H1 期:
胃镜下见溃疡处于愈合中期, 周围充血、水肿消失,溃疡苔变薄、消退,伴有新生毛细血管。
H2 期:
胃镜下见溃疡继续变浅、变小,周围黏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S1 期:
胃镜下见溃疡白苔消失,呈现红色新生黏黏膜,称红色瘢痕期。
S2 期:
胃镜下见溃疡的新生黏黏膜由红色转为白色,有时不易与周围黏膜区别,称白色瘢痕期。
〔三〕证候诊断
1.肝胃不和证:
胃脘胀痛,攻窜两胁;善太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返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胃痛(消化性溃疡)诊疗方案
一、病名:中医病名:胃痛(ICD-10 编码为:K27.901)
西医病名:消化性溃疡(ICD-10 编码为:K25.901、K26.901、K27.901)。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胃痛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年)
主要症状:胃脘痛(胀痛、刺痛、隐痛、剧痛及喜按、拒按)、脘腹胀满、嘈杂泛酸、善叹息、嗳气频繁、纳呆食少、口干口苦、大便干燥。
次要症状:性急易怒、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烦躁易怒、便秘、喜冷饮、失眠多梦、手足心热、小便淡黄。
具备主证2项加次证1项,或主证第1项加次证2项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消化性溃疡(ICD-10编码:K25.901,K26.901,K27.901)参照消化性溃疡病诊断与治疗规范建议(2008年,黄山)
(1)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中上腹痛伴反酸者。
(2)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史或现症者。
(3)胃镜证明消化性溃疡。
(4)X线钡餐检查证明是消化性溃疡。
疾病分期
A1期: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心覆盖厚白苔,可伴有渗出或血痂,周围潮红,充血水肿明显。
A2期:溃疡覆盖黄色或白色苔,无出血,周围充血水肿减轻。
H1期:溃疡处于愈合中期,周围充血、水肿消失,溃疡苔变薄、消退,伴有新生毛细血管。
H2期:溃疡继续变浅、变小,周围黏膜皱襞向溃疡集中。
S1期:溃疡白苔消失,呈现红色新生黏膜,称红色瘢痕期。
S2期:溃疡的新生黏膜由红色转为白色,有时不易与周围黏膜区别,称白色瘢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