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继电保护试验报告标准格式审批稿

继电保护试验报告标准格式审批稿

继电保护试验报告标准格式审批稿
继电保护试验报告标准格式审批稿

继电保护试验报告标准

格式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CSL101B线路保护全部定期检验调试报告

1.绝缘试验

以开路电压为1000V的摇表按下表对各回路进行绝缘试验,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兆欧。试验结果填入表1。

2.直流稳压电源检查

经检查,本装置电源的自启动性能良好,失电告警继电器工作正常()。

各级输出电压值测试结果见表2。

3.经检查,本装置时钟工作正常,掉电后时钟能保持运行,并走时准确()。

4.经检查,本装置CPU及MMI所使用的软件版本号正确(),记录见附表1。

5.经检查,本装置主网1、主网2及本装置所附带的打印卡、打印电缆线全部完好,打印功能正常()。

6.开入量检查

保护压板开入量检查全部正确(),记录于表3。

信号开入量检查全部正确(),记录于表4。

7.开出传动试验

a. 保护开出传动试验

对CPU1、CPU2、CPU3进行开出传动试验,注意观察灯光信号应指示正确,并在装置端子上用万用表检查相应接点的通断(),试验结果记录于表5 。

b. 重合闸开出传动试验

对CPU4进行开出传动试验(),结果记录于表6。

c. 经检查,起动元件三取二闭锁功能正确()。

8.模数变换系统调试

零漂调整打印结果记录于附表4,要求允许范围为±()。

电流、电压刻度调整打印结果记录于附表5,要求误差小于±2%()。

经检查,电流、电压回路极性完全正确()。

9.模拟短路试验

各保护动作值检验

a.经检查,高频距离保护在倍定值时可靠动作,在倍定值时可靠不动

作();

b.经检查,高频零序保护在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在倍定值时可靠动

作();

c.经检查,相间、接地距离I段保护在倍定值时可靠动作,在倍定值时

可靠不动作();

d.经检查,相间、接地距离II段、III段保护在倍定值时可靠动作,在

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

e.经检查,零序I段保护在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在倍定值

时可靠动作();

f. 经检查,零序II段、III段、IV段保护在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在倍定

值时可靠动作();

g. 经检查,保护装置在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短路时可靠不动作,在三相

短路时以相间距离III段的延时动作()。

以上模拟反向故障时,保护均正确不动作()。

模拟区外故障时,高频保护均正确不动作()。

动作时间测量

各保护的动作时间测量结果记录于表7,要求高频距离保护在倍定值时不大于30ms,距离I段保护在小于倍定值时不大于20ms,零序I段保护在倍定值时不大于23ms()。

整组试验

选择重合闸在单重方式(X23端子加入+24V)下进行整组试验,模拟短路电流I=In,模拟阻抗X=5/In,R=1/In,KX=、KR=0,试验结果正确(),记录于表8。

高频通道裕量 dB,收发讯机 dB告警。

经检查,本装置所带录波插件软件为()版本,录波网及录波功能完全正确()。

10.带负荷试验

有功: MW ,无功: MW,母线电压 kV

电流电压相位关系为:

11、投入运行前,核对定值()。

附表1:软件版本和程序检验码的检查CPU1: CPU2: CPU3:

CPU4: MMI: CPU6:

附表2:保护定值

CPU1: CPU2: CPU3:CPU4: CPU6:

附表3:开入量

附表4:零漂CPU1:

CPU2:

CPU3:

CPU4:

附表5:电流、电压刻度值CPU1:

CPU2:

CPU3:

CPU4:

附表6:高频相间距离保护CA:

AB

BC

附表7:高频接地距离保护AN:

BN:

CN:

附表8:相间距离保护AB :

AB :

BC :

BC :

CA :

CA :

装置不动作

附表9:接地距离保护AN :

BN :

CN :

装置不动作

附表10:零序保护

AN : AN :BN : BN :CN : CN :CN :

CN I04:

装置不动作

附表11:带负荷采样值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实验报告要点

网络高等教育《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学习中心:山西临汾奥鹏学习中心 层次:专升本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年级:2013年春季 学号:131326309943 学生姓名:李建明

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型电压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 2. 学习动作电流、动作电压参数的整定方法; 3. 总结实验的体会和心得。 二、实验电路 1.过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2.低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三、预习题 1.过流继电器线圈采用并联接法时,电流动作值可由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所对应的电流值读出;低压继电器线圈采用串联接法时,电压动作值可由转动刻度盘上的指针所对应的电压值读出。(串联,并联) 2. 动作电流(压),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 动作电流:由于产生动作电位的结果而流动的微弱电流。 返回电流:电流低于那个值时电流继电器就不再吸合了。 返回系数:对于继电保护定值整定的保护,例如按最大负荷电流整定的过电流保护和最低运行电压整定的低电压保护,在受到故障量的作用时,当故障消失后保护不能返回到正常位置将发生误动。因此,整定公式中引入返回系数,返回系数用Kf表示。对于按故障量值和按自起动量值整定的保护,则可不考虑返回系数。 四、实验内容 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 表一过流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 2.低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测试 表二低压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

五、实验仪器设备 六、问题与思考 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 电流继电器是过流动作,小于整定值后返回;为了避免电流在整定值附近时导致继电器频繁启动返回,一般要设一个返回值,例如0.97,电流小于0.97才返回。因此返回值要小于1 。 2.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 确保保护选择性的重要指标,让不该动作的继电器及时返回,使正常运行的部分系统不被切除。在出现故障后,可以保护继电器。

(完整word版)继电保护三段电流保护实验实验报告

北京交通大学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继电保护三段电流保护实验实验报告 姓名: **** 学号: *******(1005班) 指导老师:倪** 课程老师:和*** 实验日期: 2013.5.29(8--10)

目录 一、实验预习 (1) 二、实验目的 (1) 三、实验电路 (1) 四、实验注意问题 (2) 五、保护动作参数的整定 (2) 六、模拟故障观察保护的动作情况 (2) 七、思考题 (3)

一、实验前预习: 三段电流保护包括: Ⅰ段: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Ⅱ段: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Ⅲ段: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三段保护都是反应于电流增大而动作的保护,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按照不同的原则来整定动作电流。 三段式保护整定计算内容及顺序:1 动作电流:选取可靠系数,计算短路电流和继电器动作电流;2 动作时间的整定;3灵敏度校验。 对继电保护的评价,主要是从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四个方面评价。 二、实验目的 1、熟悉三段电流保护的接线; 2、掌握三段电流保护的整定计算原则和保护的性能 三、实验电路 实验电路如下图: 其中继电器的接线法有: (1)三相三继电器的完全星形接线(2)两相两继电器的不完全星形接线

另外还有两种继电器的接法如下: (3)两相三继电器接线法(4)两相继电器接线法 对三相继电保护的评价: 由I段、II段或III段而组成的阶段式电流保护,其最主要的优点就是简单、可靠,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能满足快速切除故障的要求,因此在电网中特别是在35kV及以下的单侧电源辐射形电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缺点是受电网的接线及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变化的影响,使其灵敏性和保护范围不能满足要求。 四、实验注意问题 1、交流电流回路用允许大于5A的导线; 2、接好线后请老师检查。 五、保护动作参数的整定 1、要求整定参数如下: 保护I段动作电流为4.8A,动作时间为0秒; 保护III段动作电流为1.4A,动作时间为2秒。 2、按上述要求进行电流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的整定。 时间继电器的整定:将时间继电器整定把手调整到要求的刻度位置。 电流继电器的整定:按图接线。先合交流电源开关,但直流电源先不投入,按下模拟断路器手合按钮,调节单相调压器改变电流,分别整定电流I、III段的动作电流,要求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与整定值的误差不超过5%。将实际整定结果填入表13-1。 表 六、模拟故障观察保护的动作情况 1、电流I段 通入5A电流(模拟I段区内故障):先合交流电源开关,但直流电源先不投入,按下模拟断路器手合按钮,调节调压器使电流为5A,再按下模拟断路器手分按钮,投入直流电源,按下模拟断路器手合按钮(模拟手合I段区内故障),观察各继电器的动作。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实验一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继电器的結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继电器的调试方法。 二、构造原理及用途 继电器由电磁铁、线圈、Z型舌片、弹簧、动触点、静触点、整定把手、刻度盘、轴承、限制螺杆等组成。 继电器动作的原理: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增加到一定值时,该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矩能够克服弹簧反作用力矩和摩擦力矩,使Z型舌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动静接点接通,继电器动作。当线圈的电流中断或减小到一定值时,弹簧的反作用力矩使继电器返回。 利用连接片可将继电器的线圈串联或并联,再加上改变调整把手的位置可使其动作值的调整范围变更四倍。 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如下:图一为动合触点,图二为动断触点,图三为一动合一动断触点。 电流继电器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及电动机等的过负荷和短路保护装置。 三、实验内容 1. 外部检查 2. 内部及机械部分的检查

3. 绝缘检查 4. 刻度值检查 5. 接点工作可靠性检查 四、实验步骤 1、外部检查 检查外壳与底座间的接合应牢固、紧密;外罩应完好,继电器端子接线应牢固可靠。 1. 内部和机械部分的检查 a. 检查转轴纵向和横向的活动范围,该范围不得大于0.15~0.2mm,检查舌片与极间的间隙,舌片动作时不应与磁极相碰,且上下间隙应尽量相同,舌片上下端部弯曲的程度亦相同,舌片的起始和终止位置应合适,舌片活动范围约为7度左右。 b. 检查刻度盘把手固定可靠性,当把手放在某一刻度值时,应不能自由活动。 c. 检查继电器的螺旋弹簧:弹簧的平面应与转轴严格垂直,弹簧由起始位置转至刻度最大位置时,其层间不应彼此接触且应保持相同的间隙。 d. 检查接点:动接点桥与静接点桥接触时所交的角度应为55~65度,且应在距静接点首端约1/3处开始接触,并在其中心线上以不大的摩擦阻力滑行,其终点距接点末端应小于1/3。接点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m,两静接点片的倾斜应一致,并与动接点同时接触,动接点容许在其本身的转轴上旋转10~15度,并沿轴向移动0.2~0.3mm,继电器的静接点片装有一限制振动的防振片,防振片与静接点片刚能接触或两者之间有一不大于0.1~0.2mm的间隙。 2、电气特性的检验及调整 (1)实验接线图如下:

华北电力大学 继电保护综合实验报告 完整版

华北电力大学 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综合 实验报告 院系班级 姓名学号 同组人姓名 日期年月日 教师肖仕武成绩

Ⅰ. 微机线路保护简单故障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微机线路保护简单故障实验,掌握微机保护的接线、动作特性和动作报文。 二、实验项目 1、三相短路实验 投入距离保护,记录保护装置的动作报文。 2、单相接地短路实验 投入距离保护、零序电流保护,记录保护装置的动作报文。 三、实验方法 1 表1- 1 2、三相短路实验 1) 实验接线 图1- 1 表1- 2

表1- 3 三相短路故障,距离保护记录 4) 保护动作结果分析 R=5.0Ω,X=1.0Ω时,距离保护I段动作,故障距离L=20.00 R=5.0Ω,X=3.3Ω时,距离保护II段动作,故障距离L=74.00 R=5.0Ω,X=6.0Ω时,距离保护III段动作,故障距离L=136.00 3、单相接地短路实验 1) 实验接线 见三相短路试验中的图1-1 2) 实验中短路故障参数设置 见三相短路试验中的表1-2 表1- 4 A相接地故障,保护记录 4) 报文及保护动作结果分析 R=5.0Ω,X=1.0Ω时,距离保护I段动作,故障距离L=20.00 R=5.0Ω,X=3.3Ω时,距离保护II段动作,故障距离L=77.50 R=5.0Ω,X=6.0Ω时,距离保护III段动作,故障距离L=142.00 四、思考题 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161B包括哪些功能?每个功能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与每个功能相关的整定值有哪些? 功能:距离保护,零序保护,高频保护,重合闸 1)距离保护是反应保护安装处到故障点的距离,并根据这一距离远近而确定动作时限的一种动作 距离保护三段1段:Z1set=(0.8~0.85)Z l,瞬时动作 2段:Z1set=K(Z l+Z l1),t=0.05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实验四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四输电线路距离保护阻抗特 性测定实验 学号 日期2018-5-18 地点动力楼306 教师陈歆技蒋莉 电气工程学院 东南大学

1.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输电线路距离保护装置定值配置方法、模拟电网故障设置及继电保护测试仪的操作方法。 (2)通过输电线路的短路故障实验,记录和观察故障电压、电流数值,理解输电线路故障动作过程及接地距离与相间距离阻抗特性的测试原理。 (3)通过输电线路故障电压、电流数值分析及保护装置动作行为的分析,学会阻抗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理解和掌握短路类型、故障点阻抗及保护定值对输电线路距离保护阻抗特性的影响。 2.实验内容: 1)相间、接地距离I段保护阻抗特性曲线的测定 该实验项目分别搜索和测试相间、接地距离I段保护动作边界,绘制PSL 603U 保护装置相间、接地距离I段实际阻抗特性曲线图,根据保护定值及保护算法计算并绘制PSL 603U装置相间、接地距离I段保护的理论阻抗特性曲线,比较两者的误差,并校验阻抗特性的正确性。 2)相间、接地距离Ⅱ段保护阻抗特性曲线的测定 该实验项目分别搜索和测试相间、接地距离Ⅱ段保护动作边界,绘制PSL 603U保护装置相间、接地距离Ⅱ段保护实际阻抗特性曲线,根据保护定值及保护算法计算并绘制PSL 603U装置相间、接地距离Ⅱ段保护的理论阻抗特性曲线,比较两者的误差,并校验阻抗特性的正确性。 3)相间、接地距离Ⅲ段保护阻抗特性曲线的测定 该实验项目分别搜索和测试相间、接地距离Ⅲ段保护动作边界,绘制PSL 603U保护装置相间、接地距离Ⅲ段保护实际阻抗特性曲线,根据保护定值及保护算法计算并绘制PSL 603U装置相间、接地距离Ⅲ段保护的理论阻抗特性曲线,比较两者的误差,并校验阻抗特性的正确性。 3.实验原理(实验的理论基础): 本实验以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验系统所装设的PSL 603U线路保护装置为基础,变电站的线路一次主接线图如图-1所示。图中Zk为所装设的PSL 603U 线路保护装置,其电压与电流输入量与实验一一样,均来自220KV母线与断路器2201之间所装设的电压互感器EPT与电流互感器ECT的测量量,即基于IEC 61850标准的SMV信号量。 F1 实验线路距离保护模拟一次主接线图 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原理,及PSL 603U线路保护装置说明书所述工作原理,可知PSL 603U线路距离保护主要有三段式相间距离继电器、接地距离继电器及辅助阻抗元件组成,相间、接地距离继电器主要有偏移阻抗元件、全阻

继电保护试验报告标准格式

C S L101B线路保护全部定期检验调试报告 1.绝缘试验 以开路电压为1000V的摇表按下表对各回路进行绝缘试验,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兆欧。试验结果填入表1。 2.直流稳压电源检查 2.1 经检查,本装置电源的自启动性能良好,失电告警继电器工作正常()。 2.2各级输出电压值测试结果见表2。 4.经检查,本装置CPU及MMI所使用的软件版本号正确(),记录见附表1。 5.经检查,本装置主网1、主网2及本装置所附带的打印卡、打印电缆线全部完好,打印功能正常()。 6.开入量检查 6.1 保护压板开入量检查全部正确(),记录于表3。

7.开出传动试验 a. 保护开出传动试验 对CPU1、CPU2、CPU3进行开出传动试验,注意观察灯光信号应指示正确,并在装置端子上用万用表检查相应接点的通断(),试验结果记录于表5 。

b. 重合闸开出传动试验 对CPU4进行开出传动试验(),结果记录于表6。 c. 经检查,起动元件三取二闭锁功能正确()。

8.1 零漂调整打印结果记录于附表4,要求允许范围为±0.1()。 8.2 电流、电压刻度调整打印结果记录于附表5,要求误差小于±2%()。 8.3 经检查,电流、电压回路极性完全正确()。 9.模拟短路试验 9.1 各保护动作值检验 a.经检查,高频距离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动作,在1.05倍定值时 可靠不动作(); b.经检查,高频零序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在1.05倍定值 时可靠动作(); c.经检查,相间、接地距离I段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动作,在1.05 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 d.经检查,相间、接地距离II段、III段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动 作,在1.05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 e.经检查,零序I段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不动作,在1.05倍定值 时可靠动作(); f. 经检查,零序II段、III段、IV段保护在0.95倍定值时可靠不动 作,在1.05倍定值时可靠动作(); g. 经检查,保护装置在单相接地短路和两相短路时可靠不动作,在三相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继电保护及微机保护实验报告 实验一 DL-31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规电流继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掌握设置电流继电器动作定值的方法。 3、学习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测试仪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并测试DL-31型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 二、实验方法: (1)、按照实验指导接好连线; (2)、打开测试仪,在PC机上运行“继电保护特性测试”系统软件; (3)、设置测试仪的控制参数,本实验是动态改变I a的幅值,以“I a幅值”为控制量,步长设置为,整定值为3A,起始值设置为0A。(4)、重复手动测试继电器动作值及返回值,记录数据。 三、实验结果

四、思考题 1、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与电流的整定值有关,也就是舌片的上方的止位螺钉的位置有关系,动作电流也与舌片的Z 字型的舌片的Z 的角度有关。还与铁芯上的线圈的粗细,匝数、游丝的松紧程度有关。 2、返回系数的大小主要是继电器断开的时间长断,返回系数是指返回电流re I 与动作电流OP I 的比值称为返回系数re K ,即: 。 实验二 DY-36型电压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规电压继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掌握设置电压继电器动作定值的方法。 3、测试DY-36型电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 二、 实验方法: (1)、按照实验指导接好连线; (2)、打开测试仪,在PC 机上运行“继电保护特性测试”系统软件; (3)、设置测试仪的控制参数,本实验是动态改变U a 的幅值,以“U a 幅值”为控制量,步长设置为,整定值为50v ,起始值设置为40v 。 4)、重复手动测试继电器动作值及返回值,记录数据。 三、实验结果 OP re re I I K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电气信息学院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实验二:LG_10系列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三:重合闸继电器特性

实验二 LG_10系列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继电器的原理及构造(采用整流式原理,嵌入式结构) 2. 掌握继电器的检验方法(主要部分) 3. 掌握移相器和相位表的使用方法 二、结构原理 继电器的原理接线图如下: 三、实验步骤

1、按图接好实验电路 2、电流潜动和电压潜动的检查,要求电流和电压均无潜动 a、电流潜动:电压回路⑦、⑧端经20Ω电阻端接,电流回路⑤、⑥端子通 入额定电流5A,测量极化继电器线圈上的电压(即⑨、⑩端子上的电压),测得的电压应接近于0V(或不大于0.1v),如电压不为零,可调整电位器 Rp1使电压为零。 b、电压潜动:电流回路⑤、⑥端开路,在电压回路⑦、⑧端子加电压100v, 测量极化继电器线圈上的电压,测得的电压应接近于0v(或不大于0.1v),如电压不为0,可调整电位器Rp2,使电压为0。 反复调整电压及电流潜动,使极化继电器线圈上的电压均接近于0,然后突然加入及切除额定电流5A及额定电压100v,继电器接点不应有短时动作现象。 在电流回路开路情况下突然加入或切除(电压回路)100v,继电器触点同样要求不应有瞬时闭合现象。若发现触点有瞬时接通现象,可更换比较回路的电阻核电容,使制动回路电容放电时间常数不小于工作回路电容放电 时间常数。更换后应重新进行潜动调整。潜动调整结束后,将电位器锁紧。 3、动作区和最大灵敏角检查 在额定电流及额定电压下,用移相器改变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角,读出动作边界 的两个角度θ1和θ2(即继电器接点闭合和断开的两个边界交度)如图一 或图二所示,按下式求最大灵敏角: φm=(θ1+θ)/2 式中:θ1、θ2——加在继电器端子上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角,电流 滞后电压时,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继电保护及微机保护实验报告 实验一 DL-31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规电流继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掌握设置电流继电器动作定值的方法。 3、学习微机型继电保护试验测试仪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并测试DL-31型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 二、实验方法: (1)、按照实验指导接好连线; (2)、打开测试仪,在PC 机上运行“继电保护特性测试”系统软件; (3)、设置测试仪的控制参数,本实验是动态改变I a 的幅值,以“I a 幅值”为控制量,步长 设置为0.05A ,整定值为3A ,起始值设置为0A 。 (4)、重复手动测试继电器动作值及返回值,记录数据。 三、实验结果 四、思考题 1、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与电流的整定值有关,也就是舌片的上方的止位螺钉的位置有关系,动作电流也与舌片的Z 字型的舌片的Z 的角度有关。还与铁芯上的线圈的粗细,匝数、游丝的松紧程度有关。 2、返回系数的大小主要是继电器断开的时间长断,返回系数是指返回电流re I 与动作电流OP I 的比值称为返回系数re K ,即: 。 动作值(A ) 返回值(A ) 返回系数 1 3.05 2.70 0.89 2 3.10 2.70 0.87 3 3.00 2.70 0.89 4 3.05 2.70 0.89 平均值(A ) 3.05 2.70 0.885 误差(A ) 0 变差(%) 3.28 返回系数 0.885 整定值(A ) 3 OP re re I I K

实验二 DY-36型电压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规电压继电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2、掌握设置电压继电器动作定值的方法。 3、测试DY-36型电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返回系数 二、 实验方法: (1)、按照实验指导接好连线; (2)、打开测试仪,在PC 机上运行“继电保护特性测试”系统软件; (3)、设置测试仪的控制参数,本实验是动态改变U a 的幅值,以“U a 幅值”为控制量,步长设置为0.5v ,整定值为50v ,起始值设置为40v 。 4)、重复手动测试继电器动作值及返回值,记录数据。 三、实验结果 四、思考题 1、电磁型电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与电压的整定值有关,和相关磁路的磁阻有关(具体包括铁芯材料的磁导率、铁芯的尺寸、空气气隙的长度),也和线圈的匝数有关。 2、电压继电器的返回系数是 实验三 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1、掌握功率方向继电器的动作特性试验方法 2、测试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和动作范围; 3、测试LG-11型功率方向继电器的角度特性和伏安特性,考虑出现“电压死区”的原因。 动作值(V ) 返回值(V ) 返回系数 1 47.4 42.2 0.89 2 46.4 42.0 0.91 3 47.8 41.0 0.86 平均值(V ) 47.2 41.73333 0.89 误差(V ) -7.2 变差(%) 2.97 返回系数 0.89 整定值(V ) 50 OP re re U U K

微机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继电保护 实验项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仿真实验 实验地点: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 专业班级:电气1200 学号:0000000000 学生姓名:000000 指导教师:000000 2015年12 月 2 日

一、实验背景 微机继电保护指的是以数字式计算机(包括微型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众所周知,传统的继电器是由硬件实现的,直接将模拟信号引入保护装置,实现幅值、相位、比率的判断,从而实现保护功能。而微机保护则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实现,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某种运算求出电流、电压的幅值、相位、比值等,并与整定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发出跳闸命令。 继电保护的种类很多,按保护对象分有元件保护、线路保护等;按保护原理分有差动保护、距离保护和电压、电流保护等。然而,不管哪一类保护的算法,其核心问题归根结底不外乎是算出可表征被保护对象运行特点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等的有效值和相位以及视在阻抗等,或者算出它们的序分量、或基波分量、或某次谐波分量的大小和相位等。有了这些基本电气量的计算值,就可以很容易地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保护。基本上可以说,只要找出任何能够区分正常与短路的特征量,微机保护就可以予以实现。 由此,微机保护算法就成为了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研究的重点,微机保护不同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其软件算法来完成。微机保护的其中一个基本问题便是寻找适当的算法,对采集的电气量进行运算,得到跳闸信号,实现微机保护的功能。微机保护算法众多,但各种算法间存在着差异,对微机保护算法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确定特定场合下如何合理的进行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偿与改进,对进一步提高微机保护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目前已提出的算法有很多种,本次实验将着重讨论基本电气量的算法,主要介绍突变量电流算法、半周期积分算法、傅里叶级数算法。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实验四

. .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实验四输电线路距离保护阻抗特 性测定实验 学号 日期2018-5-18 地点动力楼306 教师陈歆技蒋莉 电气工程学院 东南大学

1.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输电线路距离保护装置定值配置方法、模拟电网故障设置及继电保护测试仪的操作方法。 (2)通过输电线路的短路故障实验,记录和观察故障电压、电流数值,理解输电线路故障动作过程及接地距离与相间距离阻抗特性的测试原理。 (3)通过输电线路故障电压、电流数值分析及保护装置动作行为的分析,学会阻抗特性曲线的绘制方法,理解和掌握短路类型、故障点阻抗及保护定值对输电线路距离保护阻抗特性的影响。 2.实验内容: 1)相间、接地距离I段保护阻抗特性曲线的测定 该实验项目分别搜索和测试相间、接地距离I段保护动作边界,绘制PSL 603U 保护装置相间、接地距离I段实际阻抗特性曲线图,根据保护定值及保护算法计算并绘制PSL 603U装置相间、接地距离I段保护的理论阻抗特性曲线,比较两者的误差,并校验阻抗特性的正确性。 2)相间、接地距离Ⅱ段保护阻抗特性曲线的测定 该实验项目分别搜索和测试相间、接地距离Ⅱ段保护动作边界,绘制PSL 603U保护装置相间、接地距离Ⅱ段保护实际阻抗特性曲线,根据保护定值及保护算法计算并绘制PSL 603U装置相间、接地距离Ⅱ段保护的理论阻抗特性曲线,比较两者的误差,并校验阻抗特性的正确性。 3)相间、接地距离Ⅲ段保护阻抗特性曲线的测定 该实验项目分别搜索和测试相间、接地距离Ⅲ段保护动作边界,绘制PSL 603U保护装置相间、接地距离Ⅲ段保护实际阻抗特性曲线,根据保护定值及保护算法计算并绘制PSL 603U装置相间、接地距离Ⅲ段保护的理论阻抗特性曲线,比较两者的误差,并校验阻抗特性的正确性。 3.实验原理(实验的理论基础): 本实验以智能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实验系统所装设的PSL 603U线路保护装置为基础,变电站的线路一次主接线图如图-1所示。图中Zk为所装设的PSL 603U 线路保护装置,其电压与电流输入量与实验一一样,均来自220KV母线与断路器2201之间所装设的电压互感器EPT与电流互感器ECT的测量量,即基于IEC 61850标准的SMV信号量。 F1 实验线路距离保护模拟一次主接线图 根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原理,及PSL 603U线路保护装置说明书所述工

试验检测单位资质报审表

表号:SZLB7

表号:SZLB7

本工程的实验项目及要求 1.材料进场复检 1.1钢筋 按照同一批量、同一规格、同一炉号、同一出厂日期、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每批重量不大于60t为一检验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当不足60t 也为一个检验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试样分为抗拉试件两根,冷弯试件两根。实验室进行检验时,每一检验批至少应检验一个拉伸试件,一个弯曲试件。 试件长度:冷拉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650mm),冷弯试件长度一般≥250mm(250—350mm)。 (备注:取样时,从任一钢筋端头,截取500—1000mm的钢筋,再进行取样) 1.2水泥 按同一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取样方法:水泥试样必须在同一批号不同部位处等量采集,取样试点至少在20点以上,经混合均匀用防潮容器包装,重量不少于12kg。 (备注:委托单位填写检验委托单时应逐项填写以下内容:水泥生产厂名、商标、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出厂编号或出厂日期、工程名称,全套物理检验项目等。) 1.3 砂子

以400m3或600t为一个检验批,每验收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和泥块含量检验。取样方法:在料堆水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在料堆的顶部、中部、底部各均匀分布的五个不同部位取得,组成一组样品,砂子在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8份,石子在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15份。砂子为Kg,石子为Kg。 1.4碎(卵)石 实验项目及取样要求同1.3砂子。 1.5砖(砌块) 每3万块为一批,不足该数量时仍按一批。强度检验的样品,从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检查合格中按随机抽样法抽取,共15块。抗压强度、抗折荷重检验各5块,备用5块。 2.施工工程实验 2.1回填土实验 2.1.1素土击实实验 按没段在夯实层下半部(至每层表面以下2/3处)用环刀取样,在环刀内壁涂一层凡士林,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至土样高出环刀,用钢丝锯整平环刀两端土样,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并取余土测定含水量。基坑回填每20-50m3取样一组(每个基坑不少于1组);基槽或管沟回填每层按长度20-50m取样1组;室内填土每层按100-500m2取样1组;场地平整回填每层按400-900m2取样1组。 2.1.2回填土压实实验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实验二:方向阻抗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整流型LZ-21型方向阻抗继电器的原理接线图,了解其动作特性; 2. 测量方向阻抗继电器的静态()?f Z pu =特性,求取最大灵敏角; 3. 测量方向阻抗继电器的静态()r pu I f Z =特性,求取最小精工电流; 4. 研究方向阻抗继电器记忆回路和引入第三相电压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 1.整流型阻抗继电器的阻抗整定值的整定和调整 前述可知,当方向阻抗继电器处在临界动作状态时,推证的整定阻抗表达式如式4-3所示,显然,阻抗继电器的整定与LZ-21中的电抗变压器DKB 的模拟阻抗Z I 、电压变换器YB 的变比n YB 、电压互感器变比n PT 和电流互感器n CT 有关。 例如,若要求整定阻抗为Zset =15Ω,当n PT =100,n CT =20,Z I =2Ω(即DKB 原方匝数为20匝时),则1015 = yb n ,即YB n 1=0.67。也就是说电压变换器YB 副方线 圈匝数是原方匝数的67%,这时插头应插入60、5、2三个位置,如图4-10所示。 (a) YB 整定板示意图 (b) YB 副方线圈内部接线 图4-10 LZ-21型阻抗继电器整定面板说明图 整定值整定和调整实验的步骤如下: (1)要求阻抗继电器阻抗整定值为Z set =5Ω,实验时设n PT =1,n CT =1,检查电抗变压器DKB 原方匝数应为16匝。(Z I =1.6Ω)

(2)计算电压变换器YB 的变比6 .15 =yb n ,YB 副方线圈对应的匝数为原方匝数的32%。 (3)在参考图4-10阻抗继电器面板上选择20匝、10匝,2匝插孔插入螺钉。 表4-3 DKB 最小整定阻抗范围与原方线圈对应接线 (4)改变DKB 原方匝数为20匝(Z I =2Ω)重复步骤(1)、(2),在阻抗继电器面板上选择40匝、0匝,0匝插孔插入螺钉。 (5)上述步骤完成后,保持整定值不变,继续做下一个实验。 2.方向阻抗继电器的静态特性Z pu =f (?)测试实验 实验步骤如下: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8685-31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完整 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完整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电流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继电器的結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继电器的调试方法。 二、构造原理及用途 继电器由电磁铁、线圈、Z型舌片、弹簧、动触点、静触点、整定把手、刻度盘、轴承、限制螺杆等组成。 继电器动作的原理: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增加到一定值时,该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矩能够克服弹簧反作用力矩和摩擦力矩,使Z型舌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动静接点接通,继电器动作。当线圈的电流中断或减小到一定值时,弹簧的反作用力矩使继电器返回。利用连接片可将继电器的线圈串联或并联,再加上改变

调整把手的位置可使其动作值的调整范围变更四倍。 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如下:图一为动合触点,图二为动断触点,图三为一动合一动断触点。 电流继电器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及电动机等的过负荷和短路保护装置。 三、实验内容 1. 外部检查 2. 内部及机械部分的检查 3. 绝缘检查 4. 刻度值检查 5. 接点工作可靠性检查 四、实验仪器 1、微机保护综合测试仪 2、功率方向继电器 3、DL-31 型电流继电器 4、电脑、导线若干。 五、实验步骤 1、外部检查 检查

继电保护装置试验规程

继电保护装置 检验规程 保护实验班组 2012-4-25

1 总则 1.1 为加强规范继电保护检验工作管理,提高检验管理水平,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特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规范了继电保护检验工作的各项管理工作及具体实施要求。 1.3 运行维护单位应在本规程和有关技术资料基础上,编制各继电保护现场检验工作的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以下简称作业指导书),依据主管部门批准执行的作业指导书开展现场检验工作。 1.4 检验使用的仪器、仪表应定期校验,确保其准确级和技术特性符合有关要求。 1.5 检验中应按要求做好记录,检验结束后应将报告整理归档。 2 继电保护检验管理 2.1 一般要求 2.1.1 继电保护检验工作要确保完成率达到 100%。 2.1.2 检验项目不得漏项,要防止继电保护检验工作不到位引发的继电保护不正确动作。 2.1.3 继电保护原则上随同一次设备停电进行检验。各运行维护单位应结合电网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一次设备检修及继电保护检验工作,确保继电保护按正常周期进行检验。 2.1.4 新安装继电保护在投运后1年内应进行第一次全部检验。 2.1.5 线路两侧继电保护设备检验工作应同时进行。 2.1.6 故障录波器、保护故障信息子站等与多个一次设备关联,其检验宜结合一次设备停电进行并做好安全措施;不具备条件的可单独申请退出运行进行检验。安全自动装置的检验工作应统筹协调,合理安排。 3 检验种类及周期 3.1 检验种类 3.1.1 检验分为三种: 3.1.1.1 新安装装置验收检验;

3.1.1.2 运行中装置的定期检验(简称定期检验); 3.1.1.3 运行中装置的补充检验(简称补充检验)。 3.1.2 新安装装置的验收检验,在下列情况进行: 3.1.2.1 当新安装的一次设备投入运行时; 3.1.2.2 当在现有的一次设备上投入新安装的装置时。 3.1.3 定期检验分为三种: 3.1.3.1 全部检验; 3.1.3.2 部分检验; 3.1.3.3 用装置进行断路器跳、合闸试验。 3.1.4 补充检验分为五种: 3.1. 4.1 装置进行较大的更改或增设新的回路后的检验; 3.1. 4.2 检修或更换一次设备后的检验; 3.1. 4.3 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后的检验; 3.1. 4.4 事故后检验; 3.1. 4.5 已投运的装置停电一年及以上,再次投入运行时的检验。 3.2 定期检验周期与项目 3.2.1 定期检验应根据本规程所规定的周期、项目及各级主管部门批准执行的作业指导书进行。 3.2.2 新安装的装置1年内进行1次全部检验,以后每2~3年进行一次部分检验,每6年进行一次全部检验。 3.2.3 在制定部分检验周期计划时,装置的运行维护部门可根据装置的制造质量、运行工况、运行环境与条件,适当缩短检验周期、增加检验项目。若发现装置运行情况较差或已暴露出了需予以监督的缺陷,可考虑适当缩短部分检验周期,并有目的、有重点地选择检验项目。 4 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4.1 总体要求

材料报审表.doc

A5 编号:001 工程材料/构配件使用报审表 工程名称:合同号: 附注:1、本表根据《施工监理规程》制定 2、本表一式四份,业主、监理工程师、承包商、档案馆各一份

附带: 文明施工 重新制作规范的“三板一图”,于4 月10 前完成。 做好宣传鼓舞工作,应在现场大门,塔吊等位置挂设安全质量标牌。在其他醒目位置部位挂设安全及防火标牌。设吸烟室(拟定在现场会议室),其他部位严禁吸烟。 加强现场平面管理,现场施工料具码放必须按阶段性指定位置,码放整齐,该成方的成方,该码垛的码垛。加强现场用火管理,未经项目经理批准,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火。 按“三清”、“六好”要求定期进行文明施工检查。此项工作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一般每月一次。派专人清扫厕所,经常扫除,定期扫除,定期洒专用药物,宿舍区由组长负责各自卫生区的清扫,以保证职工有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食堂要坚持卫生责任制,确保饮食卫生。对食堂外的垃圾进行一次清除,以后要定期清除。 雨期施工技术措施 表演池、鲸鱼池、2 号工作间及地下通道施工均可赶上雨期,因而必须采取必要的雨期施工措施。 每次搅拌混凝土前,对砂、石含水率进行现场测定,并相应调整用水量,确保配合比的准确。 浇筑混凝土时(尤其是表演池池壁),因配备塑料薄膜以防临时降雨,以尽可能保证浇筑混凝土连续施工。如确因突然大雨无法继续施工时,则因留置后浇带(不是施工缝),然后按后浇带做法处理。表演池底板、池壁的混凝土浇筑时间应根据阶段性天气预报安排,避开降雨天气。 对于尚未进行基础施工的坑壁,进入六月份后要用塑料薄膜覆盖,以防因雨水冲刷造成塌方。对于表演池观众厅基础处(最南面的三个)已出现边坡裂处安排人尽早清除,以防降雨,引起塌方。 备潜水泵、离心泵各两台,降雨后及时抽走基抗内积水。 鲸鱼池北边基抗边缘进入六月份后须培土挡水,以防外面积水流入基坑。 六月上旬进行一次现场用电线路及机械设备全面检查以确保雨期施工安全。 如需在水泥库外面码垛放水泥时,垛底面必须高出地面300mm,且排水通畅,垛子顶面必须铺塑料薄膜一层,且备足苫布,以防水泥受淋变质,露天码存放的水泥最长时间不得超过7d,局部受潮结块水泥,不得用于结构工程。 附带: 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措施 1、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把环保指标以责任书的形式层层分解到有关部门及个人,列入 承包合同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一个懂行善管理的环保自我监控体系。 2、组织所有员工学习环保知识,提高其环境意识,自觉遵守国家有关控制环境污染的法 律、法规。 3、应做好临时排水系统规划,包括阻止场外水流入现场和使现场水排出场外两部分,着 重注意地面排水,以防泥沙流向河床。 4、施工现场所产生的垃圾由专人管理并及时运出施工现场,不得影响各道工序;生活 垃圾集中堆放,不占或少占施工场地,并组织人员定时清理、运走;杜绝一切物资及生活垃圾 向河道内抛弃。

03试验检测单位资质报审表

试验(检测)单位资质报审表 表号:SZLB7工程名称:石楼东卫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编号:JDJE-TJ-001

注本表一式 4 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 1 份,施工项目部存 3 份。 试验(检测)单位资质报审表 表号:SZLB7

工程名称:石楼东卫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编号:JDJE-TJ-002

注本表一式 4 份,由施工项目部填报,监理项目部 1 份,施工项目部存 3 份。 本工程的实验项目及要求 1.材料进场复检

1.1钢筋 按照同一批量、同一规格、同一炉号、同一出厂日期、同一交货状态的钢筋,每批重量不大于60t为一检验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当不足60t也为一个检验批,进行现场见证取样。试样分为抗拉试件两根,冷弯试件两根。实验室进行检验时,每一检验批至少应检验一个拉伸试件,一个弯曲试件。 试件长度:冷拉试件长度一般≥500mm(500—650mm),冷弯试件长度一般≥250mm(250—350mm)。 (备注:取样时,从任一钢筋端头,截取500—1000mm的钢筋,再进行取样) 1.2水泥 按同一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取样方法:水泥试样必须在同一批号不同部位处等量采集,取样试点至少在20点以上,经混合均匀用防潮容器包装,重量不少于12kg。 (备注:委托单位填写检验委托单时应逐项填写以下内容:水泥生产厂名、商标、水泥品种、强度等级、出厂编号或出厂日期、工程名称,全套物理检验项目等。) 1.3 砂子 以400m3或600t为一个检验批,每验收批至少应进行颗粒级配、含泥量和泥块含量检验。取样方法:在料堆水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在

武大电气继电保护仿真实验报告

电气工程学院 《继电保护仿真实验》报告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 6 月 20 日 一.线路距离保护数字仿真实验 1.实验预习

电力系统线路距离保护的工作原理,接地距离保护与相间距离保护的区别,距离保护的整定。 2.实验目的 仿真电力系统线路故障和距离保护动作。 3.实验步骤 (1)将dist_protection拷到电脑,进入PSCAD界面; (2)打开dist_protection; (3)认识各个模块作用,找到接地距离保护和相间距离保护部分; (4)运行。 4.实验记录 (1)断路器B1处保护的包括故障瞬间及断路器断开瞬间的三相测量电压、电流; a.单相接地三相测量电压(故障相:A相) 单相接地三相测量电流(故障相:A相)

b.两相短路接地三相测量电压(故障相:B、C相) 两相短路接地三相测量电流(故障相:B、C相)

c.三相短路接地三相测量电压 三相短路接地三相测量电流 (2)各个接地距离、相间距离保护测量阻抗的变化。 在dist_relay模块中找到显示接地距离、相间距离保护测量阻抗和整定阻抗的两个XY_Plot,利用Plot右侧的滑竿可以清楚看到测量阻抗与整定阻抗的关系。注意记录的Plot要显示整个运行期间测量阻抗与整定阻抗的关系。 由所学知识可知:当测量阻抗落入整定阻抗特性内则保护动作。

a. 单相接地短路时接地距离保护 测量阻抗的变化(左图:整个过程。右图:放大) 单相接地短路时相间距离保护测量阻抗的变化 可知:相间距离保护无法正确反应单相接地故障距离。即保护拒动。

b.两相接地短路时接地距离保护测量阻抗变化(左图:整个过程。右图:放大)两相接地短路时相间距离保护测量阻抗的变化(左图:整个过程。右图:放大)

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电流方向继电器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继电器的結构及工作原理。 2、掌握继电器的调试方法。 二、构造原理及用途 继电器由电磁铁、线圈、Z型舌片、弹簧、动触点、静触点、整定把手、刻度盘、轴承、限制螺杆等组成。 继电器动作的原理: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增加到一定值时,该电流产生的电磁力矩能够克服弹簧反作用力矩和摩擦力矩,使Z型舌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动静接点接通,继电器动作。当线圈的电流中断或减小到一定值时,弹簧的反作用力矩使继电器返回。 利用连接片可将继电器的线圈串联或并联,再加上改变调整把手的位置可使其动作值的调整范围变更四倍。 继电器的内部接线图如下:图一为动合触点,图二为动断触点,图三为一动合一动断触点。 电流继电器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线路及电动机等的过负荷和短路保护装置。 三、实验内容 1. 外部检查 2. 内部及机械部分的检查 3. 绝缘检查 4. 刻度值检查 5. 接点工作可靠性检查

四、实验仪器 1、微机保护综合测试仪 2、功率方向继电器 3、DL-31 型电流继电器

4、电脑、导线若干。 五、实验步骤 1、外部检查 检查外壳与底座间的接合应牢固、紧密;外罩应完好,继电器端子接线应牢固可靠。 1. 内部和机械部分的检查 a. 检查转轴纵向和横向的活动范围,该范围不得大于0.15~0.2mm,检查舌片与极间的间隙,舌片动作时不应与磁极相碰,且上下间隙应尽量相同,舌片上下端部弯曲的程度亦相同,舌片的起始和终止位置应合适,舌片活动范围约为7度左右。 b. 检查刻度盘把手固定可靠性,当把手放在某一刻度值时,应不能自由活动。 c. 检查继电器的螺旋弹簧:弹簧的平面应与转轴严格垂直,弹簧由起始位置转至刻度最大位置时,其层间不应彼此接触且应保持相同的间隙。 d. 检查接点:动接点桥与静接点桥接触时所交的角度应为55~65度,且应在距静接点首端约1/3处开始接触,并在其中心线上以不大的摩擦阻力滑行,其终点距接点末端应小于1/3。接点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m,两静接点片的倾斜应一致,并与动接点同时接触,动接点容许在其本身的转轴上旋转10~15度,并沿轴向移动0.2~0.3mm,继电器的静接点片装有一限制振动的防振片,防振片与静接点片刚能接触或两者之间有一不大于0.1~0.2mm的间隙。 2、电气特性的检验及调整 (1)实验接线图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