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鲁人版语文必修四第4课滕王阁序第1课时word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16.00 KB
- 文档页数:5
4 滕王阁序本课话题——困境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才华横溢,志向远大,可是仕途坎坷,屡遭困窘,怀才不遇,报国无门。
但王勃的可贵之处在于,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在困境中壮志弥坚。
链接——生活中的素材清华大学自强标兵——王佳明王佳明出身于普通的农民家庭。
“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本来困窘的生活彻底陷入了黑暗的泥潭,全家人几近绝望。
但王佳明没有一蹶不振,没有被痛苦打倒,用自己的汗水和坚强的意志先后获得清华大学学生年度新闻人物、首都无偿献血工作先进个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等荣誉称号。
在困境面前,他选择了做一只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带着热情的火焰和坚定的信念,高傲地飞翔。
背诵——相关名言名句1.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
——伏尔泰2.卓越的人的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贝多芬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翼轸.(zhěn) 襟.(jīn)三江 瓯.(ōu)越 下榻.(tà) 台隍.(huán ɡ) 棨.(qǐ)戟 懿.(yì) 范 襜.(ch n)帷.(wéi) 腾蛟. (jiāo) 胜饯.(jiàn) 潦. (lǎo)水 骖.(cān)(fēi) 崇阿.(ē) 鹤汀. (tīnɡ) 凫.(fú)渚.( zhǔ) 萦.(yín ɡ) 回 绣闼. (tà) 雕甍. (mén ɡ) 闾.(lǘ)阎.(yán ) 舸.(ɡě) 舰 孤鹜. (wù) 彭蠡.(lǐ) 遄.(chuán )飞 睢.(suī )园 邺.(Yè )水 睇.(dì)眄. (miǎn) 南溟.(mín ɡ) 帝阍.(hūn) 多舛. (chuǎn) 虽赊. (shē) 东隅.(yú) 宗悫. (què) 簪.(zān)笏. (hù) 叨.(tāo) 陪 捧袂.(mèi) 盛筵. (yán)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云销.雨霁(“销”,通“消”,指云气消散,雨过天晴) (2)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细微的预兆)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属⎩⎨⎧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属于)若属.皆且为所虏(名词,类)属.予作文以记之(动词,同“嘱”,嘱托)衡少善属.文(动词,撰写) (2)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消失)(3)胜⎩⎨⎧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形容词,才能出众的)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形容词,盛大的)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形容词,优美的)材木不可胜.用也(shēnɡ,副词,尽,完) (4)数⎩⎨⎧识盈虚之有数.(shù,名词,定数)一曲红绡不知数.(shù,名词,数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shuò,副词,屡次)数.典忘祖(shǔ,动词,列举) (5)穷⎩⎨⎧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名词,尽头)穷.且益坚(形容词,处境艰难)岂效穷.途之哭(形容词,阻塞不通) 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流星一样) (2)徐孺下.陈蕃之榻(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放下) (3)屈.贾谊于长沙(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屈) (4)窜.梁鸿于海曲(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窜) (5)腾.蛟起.凤(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腾飞,使……飞起) (6)穷.岛屿之萦回(形容词作动词,穷尽,极尽) (7)襟.三江而带.五湖(名词的意动用法,襟:以……为衣襟/带:以……为衣带) (8)梓泽丘墟..(名词用作动词,成为荒丘废墟) (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词用作动词,遥望) (10)层峦耸翠,上.出重霄(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 (11)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12)烟光凝而暮山紫.(形容词用作动词,变成紫色) (13)四美.具,二难.并(形容词用作名词,美:美好的事物/难:难得的宾主) (14)川泽纡其骇.瞩(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吃惊) 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古义:迎接。
《滕王阁序》教案《滕王阁序》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滕王阁序》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滕王阁序》教案篇1第一课时学习目的:1、通过反复朗读,领略骈文的神韵之美。
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学习重点:1、不同形式对偶句的朗读,特别是句读的切分。
2、认真朗读,弄清典故,把握文意。
学习难点:弄清典故,把握文意。
学习方法:朗读法,讲解法教具学具:Ic课件讲课前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课文,通读课下注释并思考下列问题。
1、叙事是哪一段?概括大意。
2、写景是哪几段?概括大意。
3、抒情是哪几段?抒发了什么感情?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二、学习新课。
1、作者简介:王勃,字子安。
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称“初唐四杰”,王勃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名作,名句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开阔,甚相慰勉。
《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传为佳话。
唐高宗在位期间,为王勃之才一叹二叹,乃至于三叹,在初唐时即被传为佳话。
王勃十四岁不到就去应幽素举。
应试之日,到禁卫禁场的考场,用眼四观,见全是年长的公子、束发秀才、白首童生,唯独自己还是一个孩童。
当主考官点名点到王勃时,见其长衫拖地,乳臭未干,一脸稚气,心中颇有几分不快。
王勃非常聪明,见状,连忙上前叩拜施礼,说:“宗师爷在上,学生龙门王勃前来参拜领教。
”这几句话听者颇觉顺耳。
主考官这时突生奚落之念,出口道:“蓝衫拖地,怪貌谁能认!”王勃仗胆反讥:“紫冠冲天,奇才人不识。
”主考官笑,再戏谑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王勃趣答:“今朝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主考官窃喜,拊掌道:“神童,神童,果然是龙门神童,准考。
第4课《滕王阁序》导学案(教师版)学习目标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言、文化知识。
2.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
3.理解大量的典故的作用,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方法指导】1.诵读法(文章属骈文,句式整齐,便于诵读。
通过学生的反复朗读,不断培养他们对作品的感悟和理解能力)。
2.点拨、归类法(如解读词语时,多以练习形式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点拨总结,以巩固旧知,积累新知)。
3.讨论法(对比较难理解的问题,如作者抒发怀才不遇的情感、融情于景的特点可通过师生讨论寻找解决途径。
)知识链接:1.关于作者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初唐文学家。
王勃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
后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
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
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
随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惊悸而死。
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
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2.关于文体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进入全盛时期。
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
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
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第一课时一、读课文,初步感知全文大意。
通读全文,解决生字注音,明确不同句式的各种停顿。
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其中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
请将下面的句子画对停顿示例:二二对二二:豫章/故郡,洪都/新府B 六字句的断句:(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2).临/帝子之长州;穷/待遇之萦回(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C.七字句的读法(按意义划分):(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4)都督阎公/之雅望;宇文新州/之懿范D 四六对四六:渔舟/唱晚,响穿/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E 六四对六四:屈贾宜/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泓/于海曲,岂乏/明时?F 主谓结构相对: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滕王阁序-鲁人版必修四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滕王阁序》这篇经典文章,让学生了解到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经典文化的能力和水平。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学生能够了解《滕王阁序》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2.学生能够理解《滕王阁序》的主要内容和思想;3.学生能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规则和阅读方法;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和理解其他经典文化作品。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滕王阁序》一文,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滕王阁序》的背景和作者生平;2.《滕王阁序》的主要内容和思想;3.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规则和阅读方法;4.经典文化的阅读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步骤本节课教学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导入1.引入《滕王阁序》的背景和作者生平;2.介绍《滕王阁序》的主要内容和思想。
第二步:讲解1.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规则,如主谓宾、定状补等;2.讲解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如逐字、逐句、逐段理解;3.给出几个练习让学生尝试着读懂文言文。
第三步:练习1.分发《滕王阁序》的原文,让学生尝试着阅读;2.通过导读、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原文内容和思想;3.让学生回答几个问题,检查其对文本的理解程度。
第四步:拓展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谈谈对经典文学和文化的理解和感想;2.建议学生读一些其他经典文化作品,提高阅读能力和水平。
四、教学评估教学评估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学生作业。
要求学生完成一篇读后感或自己对经典文化的理解和感想;2.学生投票。
通过匿名投票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程度和满意度。
五、教学资源本节课需要的教学资源包括:1.《滕王阁序》的原文;2.相关的教学音视频、PPT等资料;3.学生阅读笔记和阅读材料。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反思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标是否实现;2.教学内容是否充实;3.教学方法是否得当;4.学生反馈和评估结果是否满意。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教学教案设计高中语文《滕王阁序》教学教案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诵读课文,初步把握2、了解文体特点3、培养学生热爱自燃的思想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初步把握教学难点:了解文体特点教学方法:诵读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学习新课,导入《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
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时人谓勃为腹稿。
”王勃才气从中可见一斑。
正因为如此才华,路过洪州,参加滕王阁重阳宴会时,才能顷刻而就,文不加点,写下在唐代已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
文体:《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经历:作者的人生道路与文章主旨有密切关系,“知人论世”对理解作品内容不无益处。
除课文注释外,补充介绍下列知识:王勃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
曾为沛王府修撰,为沛王李贤侍读时因撰《檄英王鸡》文而被逐,入蜀后补虢州参军时又因擅杀官奴曹达当诛,遇赦除名。
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二、诵读课文,初步把握初读求读准:让学生自己搭桥过河,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碰壁”后予以引导,记忆尤深。
例如,骈文的七字句和诗句节奏不同,诗句的节奏一般是四三,而骈体文七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三四、三一三、二五、四一二、二三二等,所以下列文句节奏应是:A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B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C都督阎公∕之∕雅望,启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帷暂暂驻。
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引导点拨后,举一反三,学生自会读出语感,有所感悟。
3.再读解词句:即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解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特殊句式这些文言语法问题。
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依靠积累、依靠语感用特定的标记画出不同词法现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换重点,同时共同释疑,提出难点,教师适当启发点拨。
例如:“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的“雾”“星”学生凭语感画出名词作状语的标记。
《滕王阁序》教案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西安三中李为华教学理念:1、古今联系2、听、说、读、写、背、讲、练七要素相结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2、理解文意3、体会文章的美感及骈文的特点4、梳理指导学生背诵教学重点:1、优美的翻译2、熟读背诵教学过程:一、了解作者1、学生谈对于作家王勃的了解2、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走进初唐诗人的精神世界二、疏通文意:1、学生听示范朗读2、学生齐读、自读第一段,寻找文言知识点方法:老师引导学生按构造梳理文章学生提出问题,同学解答,学生翻译,老师点评(1)、把握文章构造(2)、翻译中存在问题的实词、虚词(3)、文言文的特殊语法现象翻译语段:学生翻译、调整、教师归纳词类活用:襟三江而带五湖:都为意动,以为襟、以为带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都为名词作状语,像雾、流星那样宾主尽东南之美: 形容词作名词,俊杰、人才句式:物华天宝:判断句宾主尽东南之美:判断句童子何知: 宾语前置借代:襜帷暂驻二、体会文章的特色1、细读文章2、课堂练习:(1)、比拟学生习作《我的三中》片段与《滕王阁序》第一自然段《我的三中》片段民国的女子尊德,现在为西安三中。
它处在名城胜地,与历史和现代相连.连带着八仙宫。
周围环绕着古树,影响扩至东郊,连及全市。
这里的宝物众多,就像是天的珍宝,人才俊杰。
土地灵气,雄伟的学校像雾一样涌起,俊美的人才像流星一样奔驰。
百年三中永远辉煌。
(2)、让学生仿照《滕王阁序》第一自然段将这段文字翻译成文言文:学生动笔,学生念自己的翻译参考翻译:尊德故校,西安新星.地分名胜,时接古今.襟八仙而带古树.控东城而引全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雄校雾列,俊采星驰.百年三中,永铸辉煌3。
比拟发现第一自然段(骈文)的特点:构造相互对称,词语对偶。
在声韵上讲究运用平仄,音律和谐三、背诵指导1、学生先自由背,考察效果2、老师指导运用层次加顺序的发法背诵前半局部3、学生运用层次加顺序的发法背诵后半局部原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滕王阁序》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王勃生平与作品,了解骈体文的文体特征,积累一些文化知识。
2.掌握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或用法,理解典故的作用。
3.领会情景交融的写法,感悟语言。
4.准确把握诗人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目标3、4【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课前出示一段中学生创作的文言习作)悲哉秋心,萧条凄瑟,西风飒过,万木咸荒。
苇叶纷下,芜杆迁黄。
三五之月,新上田桑,明明若水,触目生凉。
离人频顾,羁客成伤。
中夜不寐,林下彷徨。
哀歌骚辞,从风流荡,鱼雁闻声,中心惶惶...... (孔立新主编《高考状元作文》) 大家相信吗?这段文字出自一位17岁的高中生之手。
1999年,这位同学参加了上海市高考,以一篇洋溢文言气息的作文获得了高考作文满分的好成绩!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组长王光祖先生对他的作文评价是:\'思想严密,层次清楚,语言老到,体现出良好的语言素养。
\'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章其作者则是一位1300多年前的青年,这就是王勃的《滕王阁序》!二、解题滕王阁,是唐高祖的儿子李元婴在洪州任都督时修建的一座楼阁,故址在今天江西南昌赣江之滨。
落成时,李元婴封为滕王,所以命名为“滕王阁”。
唐高宗时,洪州任都督阎某又重新修缮,并在公元675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
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
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
但前往交趾时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1.关于本文的写作(见“王勃一序传千秋”)据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
都督阎公不之信。
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
已宿构矣。
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
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
《滕王阁序》学案一、从学过的前三段中选取词句为小组取名,并陈述理由。
二、第一回合:1、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你知道吗?2、与四大名楼有关的名人题诗,你知道吗?3、你能判断出下列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吗?A、襟三江而带五湖B、腾蛟起凤C、雄州雾列,俊采星驰D、尽东南之美4、你能判断出下列句式特点吗?A、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B、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C、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
D、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5、前三段讲述了什么内容?三、第二回合:自主、探究的方式分析4、5两段中重要文言词句的意思。
遥襟甫畅,逸兴遄(chuán)飞。
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
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四美具,二难并;穷睇(dì)眄(miǎn)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怀帝阍(hūn)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chuǎn);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四、第三回合:研读4、5段,找出4、5段中抒发作者抒发人生感慨的句子,并探究作者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慨,并谈谈你的认识。
五、第四回合:思考:回归现实,如果是我们面对命运的不幸和打击,那么如何进行心灵突围呢?写一段让“心灵突围”的文字在课堂上交流。
六、课后练习:1、第五回合:给王勃写一段颁奖词2、预习6、7段。
《滕王阁序》学案(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及文体;2、通过反复朗读,领略骈文的神韵之美;3、关注“襟”“带”“下”“懿”“逢迎”“学士”等重要词语,翻译第1段。
二、学习重点及难点:重要文言词语积累;把握句意三、(知识链接):滕王阁面临赣江,处于赣江和抚河交汇处。
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都督时,于公元653年下令在江西南昌修建。
以封号为名。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
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他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赞为神童,16岁授官朝散郎,后因事被逐,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26岁时,王勃南下探亲,路过南昌,赴都督阎某在滕王阁的宴会,赋诗并作序。
后在赴探亲途中渡海溺水受惊而死。
《滕王阁序》遂成为他的“绝唱”。
传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二十六。
都督阎公不之信。
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及以纸笔让宾客,勃不辞让。
公大怒,拂袖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公闻之,沉吟不言。
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公瞿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即亟宴所,极欢而罢。
序:是写在文章前面的文字,用于说明书籍写作或出版的意图、宗旨、过程、编排体例等内容。
由作者本人写,也可由他人代写。
骈体文: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俪文的全盛时期。
唐与“古文”相对称为“骈文”。
又因它通篇四、六字句,亦称“四六文”。
此文体盛行于唐代特点:1、讲求对仗,一般用四字句或六字句。
2.平仄相对,音律和谐。
滕王阁序-鲁人版必修四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了解唐代文化和文学的历史背景;
2.理解并分析《滕王阁序》的主旨、结构和艺术特点;
3.学会欣赏古代散文作品,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4.通过写作练习,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滕王阁序》的主旨、结构和艺术特点;
2.古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难点:
1.理解《滕王阁序》的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
2.运用散文的写作方法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
1.课前预备
介绍唐代文化和文学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氛围。
2.正文内容
2.1 《滕王阁序》的主旨、结构和艺术特点
1.介绍《滕王阁序》的背景和作者唐代文学家王勃;
2.按照文本结构和思路,讲解全文的主旨和结构;
3.分析文本的艺术特点,如运用古典修辞方法和虚实结合手法等。
2.2 古代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
1.介绍古代散文的特点,如文采卓绝、意蕴深刻、情感真挚等;
2.按照散文写作的基本要素(主题、情感、写法、语言、结构等),讲解古代散文的写作方法;
3.指导学生进行散文写作练习,如仿写《滕王阁序》或写一篇自己的散文作品。
4.课后延伸
5.留作业:让学生写一篇散文作品,题材自定,要求运用散文写作的基本要素;
6.提供阅读材料:精选优秀的散文作品,供学生自主阅读和欣赏。
四、教学评价
1.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如听课情况、思考能力、提问质量等;
2.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考试评价:设置相关试题,测试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滕王阁序》导学案学习要点1. 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2.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3.了解相关文言知识及文学典故。
4.积累“故”、“尽”、“属”、“即”等实词义项,“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5.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作者复杂的感情。
重点讲解整体感知本文原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全文运思谋篇,都紧扣这个题目。
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历叙洪都雄伟的地势、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紧扣题中“洪府”二字来写;第2段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近观远眺,都是浓墨重彩,写出了滕王阁壮美而又秀丽的景色,紧扣题目“秋日”、“登滕王阁”六字来写;第3段由对宴会的描写转而引出人生的感慨,紧扣题目中“饯”字来写;最后一段自叙遭际,表示当此临别之际,既遇知音,自当赋诗作文,以此留念,这是紧扣题中“别”、“序”二字来写。
由此看来,全文层次井然,脉络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谓丝丝入扣,层层扣题。
局部思路揭示:本文因饯别而作,但对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不落窠臼,独辟蹊径。
而局部思路的布局谋篇,取舍立意,亦颇见为文之功底。
以第五段为例说明作者的情感起伏脉络:先用一连串短句抒发感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冯后易老,李广难对。
”而后长短结合,抒发自己的愤郁悲凉:“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最后又用先短后长的一组对偶表明心志:“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铿锵的语调表达了自己不甘沉沦的决心。
精彩语句揣摩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赏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
这两句不囿于静止的画面色彩,而着力表现山光山色的色彩变幻: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
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语文:2.4《滕王阁序》精品教案1(鲁人版必修4)【教学目的】1.背诵全文。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3.积累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
2.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预习,理解注释中的重要典故,了解有关文化知识。
2.教学可分两个层次:对于文言文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学目标应定位于理解文意、熟读成诵上;对于有一定文言基础的学生,可定位于理解、背诵、仿写上,即增加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二课时一、导语设计《滕王阁序》能流传千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语言艺术的角度看,主要是以下两点:工整的对偶和文情并茂的警句。
(解说:本导语单刀直入,直奔主题,目的在于迅速切入本节课核心内容。
一般而言,导语以简明赅要为上。
)二、品析鉴赏1.对偶品析这篇文章是骈体文。
文中四字为一语六字为一语的很多,前后语句完全对偶(没有成对的,只有嗟乎所赖勃呜乎云而九个字),还讲究字的平仄关系,所以声调读起来十分和谐。
试就第1段看其对偶关系:不仅句与句对偶,还有不少的句子,本身之中又有些词或词组也是对偶,这叫做当句对。
(解说:张志公先生说:属对练习是一种不讲语法理论而实际上相当严密的语法训练;经过多次的练习之后,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词类和造句的规律,并且用之于写作,因为从一开始就是通过造句的实践训练的,而不是只从一些语法术语和抽象定义学习的......属对是涉及方面很广的一种综合性的语文基础训练,对于培养学生读书、作文的能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通过实践,灵活地把语法、修辞、逻辑几种训练综合在一起,并且跟作文密切结合起来。
(《传统语文教育初探》P103-106,上海教育出版社,1962年版。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人们对属对重视得十分不够。
本设计在志公先生思想的指导下,结合本文的典型特征,从语言学习的心理规律出发,尝试着指导学生进行文言写作的第一步--属对练习。
2.4 滕王阁序教学案(鲁人版必修4)1、指出通假字并解释云销雨霁所赖君子见机接孟氏之芳邻2、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千里逢迎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阮籍猖狂君子见机谁悲失路之人3、指出词类活用并解释襟三江而带五湖雄州雾列俊采星驰上出重霄宾主尽东南之美目吴会于云间梓泽丘墟腾蛟起凤徐孺下陈蕃之榻川泽纡其骇瞩窜梁鸿于海曲屈贾谊于长沙穷岛屿之萦回4、一词多义(1)尽宾主尽东南之美潦水尽而寒潭清聊乘化以归尽(2)故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桓侯故使人问之既克,公问其故亲故多劝余为长吏(3)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4)数识盈虚之有数一曲红绡不知数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可胜数数见不鲜5、文言句式都督阎公之雅望极娱游于假日奉宣室以何年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奏流水以何惭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非谢家之宝树纤歌凝而白云遏怀帝阍而不见《滕王阁序》学案(答案)1、指出通假字并解释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所赖君子见机(“机”通“几”,预兆)接孟氏之芳邻(“接”通“结”,结交)2、指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千里逢迎(迎接)(高高的道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困厄,处境艰难)阮籍猖狂(狂放)君子见机(事前洞察事物细微)谁悲失路之人(悲:古义:同情今义:悲伤)3、指出词类活用并解释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以…为衣襟,以…为带)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像雾一样;星:像流星一样)上出重霄(上:向上)宾主尽东南之美(美:俊美的人,俊杰)目吴会于云间(目:看,遥看)梓泽丘墟(丘墟:变成丘墟)腾蛟起凤(腾、起:使…腾飞,使…起舞)徐孺下陈蕃之榻(下:使……放下)川泽纡其骇瞩(骇:使……吃惊)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窜:使…逃)屈贾谊于长沙(屈:使......受委屈/屈居)穷岛屿之萦回(萦回:曲折迂回的景致)4、一词多义(1)尽宾主尽东南之美(都)潦水尽而寒潭清(消尽,干)聊乘化以归尽(完,尽头)(2)故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旧)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桓侯故使人问之(特地)既克,公问其故(原因)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朋友)(3)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就)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姑且)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将要)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尚且)(4)数识盈虚之有数(定数)一曲红绡不知数(多少,数量)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技术)不可胜数(计算)数见不鲜(屡次)5、文言句式都督阎公之雅望(定后)极娱游于假日(状后)奉宣室以何年(状后)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状后)奏流水以何惭(宾前)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滕王阁序(第一课时)教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骈体文的特点。
2、能读清句读并能翻译课文1—3自然段。
3、理解和积累下列文言词语“故、尽、属、即、且、矣”的意义和用法。
4、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人生观,要有远大抱负和人生使命感;能够正确看待挫折,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笑对人生,始终对生活充满信心。
学习重点:
能读清句读并能翻译课文1—3自然段。
一、回顾预习
1、写作背景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二十六。
都督阎公不之信。
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及以纸笔让宾客,勃不辞让。
公大怒,拂袖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
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公闻之,沉吟不言。
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公瞿(jù惊视,惊恐四顾)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即亟(jí急迫地)宴所,极欢而罢。
2、走近作者
王勃,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
他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赞为神童,16岁授官朝散郎,后因事被逐,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26岁时,王勃南下探亲,路过南昌,赴都督阎某在滕王阁的宴会,赋诗并作序。
后在赴探亲途中渡海溺水受惊而死。
《滕王阁序》遂成为他的“绝唱”。
现有明崇祯中张燮搜辑汇编的《王子安集》16卷。
3、文体知识
序,是写在文章前面的文字,用于说明书籍写作或出版的意图、宗旨、过程、编排体例等内容。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
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骈文,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俪文的全盛时期。
骈文在语言上有三个特点:
(1)讲求对仗,一般用四字句或六字句。
(2)平仄相对,音律和谐。
(3)多用典故,讲究藻饰。
4、朗读(给下面的字词注音)
翼轸.()瓯.越()墟.()棨.戟()
懿.范()襜.帷()潦.水()骖騑
..()鹤汀.()凫渚.()绣闼.()雕甍.()学法指导
了解文学常识!
闾阎.()舸.舰()舳.()彭蟸.()二、自主合作探究
阅读1~3段,根据课下注释,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探究。
探究一:
1、通假字
①俨.骖騑于上路(“俨”通“”,)
②云销.雨霁(“销”通“”,)
2、古今异义
①千里逢迎
..(古义:;今义:)
②时维.九月(古义:;今义:)
③俨骖騑于上路
..(古义:;今义:)
3、词类活用
①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
②宾主尽东南之美.(美:)
③徐孺下.陈蕃之榻(下:)
④腾.蛟起.凤(腾;起:)
⑤川泽纡其骇.瞩(襟;带:)
⑥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
⑦层峦耸翠,上.出重霄(上:)
⑧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下:)
4、特殊句式
①宾主尽东南之美()
②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③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④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⑤都督阎公之雅望()
⑥宇文新州之懿范()
探究二:
(一)探究第1段
⒈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
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明确:
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出相关知识点,课堂上仔细分析,力争当堂掌握。
(二)探究第2、3段
1、一说到秋人们常常会想起这样的诗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战国楚·宋玉《九辩》)“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刘禹锡《秋风引》)
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明确:
2、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
小结1~3段:
三、当堂达标
背诵1—3自然段。
四、总结·提升
五、拓展 延伸
相关知识补充:
一、中国“四大名楼”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
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有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黄鹤楼(因崔颢的《黄鹤楼》诗而闻名),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闻名),北方第一阁(楼)蓬莱阁(因苏轼的《海市诗》而闻名)、鹳雀楼(因王之涣《登鹳雀楼》而闻名),以有记无楼而闻名的阅江楼(因宋濂的《阅江楼记》而闻名)等等。
1、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鹳雀楼
2、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蓬莱阁
3、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越王楼
二、滕王阁
滕王阁面临赣江,处于赣江和抚河交汇处。
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都督时,于公元653年下令在江西南昌修建。
以封号为名。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
现在的滕王阁楼于1989年10月8日竣工,全楼九层,高米,背城临江,占地达47000平方米。
如今滕王阁已成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王勃的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可查阅相关资料!
序》。
答案:1、通假字
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齐的样子)
云销雨霁(“销”通“消”,消失)
2、古今异义
千里逢迎
..古义:迎接;今义:奉承、拍马屁
时维.九月古义:在;今义:常作“维护”、“维持”之义。
俨骖騑于上路
..古义:高高的道路;今义:走上路程。
3、词类活用
①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②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⑥星: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
⑧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
③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④层峦耸翠,上出重霄,
⑤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⑥川泽纡其骇瞩
4、特殊句式
宾主尽东南之美(判断句)
渔舟唱晚,响穷(于)彭蠡之滨(省略句)
雁阵惊寒,声断(于)衡阳之浦(省略句)
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宾语前置)
都督阎公之雅望(定语后置)
宇文新州之懿范(定语后置)
品读文段
(一)⒈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明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历史久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
2.作者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
明确:作者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
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二)1.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明确: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
2. 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①“潦水尽…”,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
②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
③“落霞…”的朦胧秋景,“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洋溢着作者无比愉悦的心情。
作者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
小结:第一段略写洪州的地理风貌,极写滕王阁的无限壮美,和周围环境的超凡脱俗,以及阁中如云高朋的文才武略。
这样写,既初步写出了滕王阁的不同凡响,又为后文详写做好了铺垫。
第二段: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景观。
笔触转细,渐入佳境,让人赏心悦目。
第三段:近距离地开始了穷微尽妙、绘声绘色的描写,进一步写滕王阁环境之美,将滕王阁及周围景色推上美的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