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知识点与习题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43.07 KB
- 文档页数:6
九年级内燃机知识点总结归纳内燃机是一种利用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内燃机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和工业机械中,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动力来源之一。
在九年级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一些关于内燃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过程的知识,下面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内燃机的分类1.按工作循环分:四冲程内燃机、两冲程内燃机。
2.按燃料类型分:汽油机、柴油机。
3.按供油方式分:化油器供油内燃机、喷油器供油内燃机。
二、内燃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内燃机主要由进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燃烧室、排气系统和传动系统组成。
1.进气系统:主要由进气道、进气门和空气滤清器等组成,作用是将空气引入燃烧室。
2.燃油供给系统:汽油机采用化油器供油,柴油机采用喷油器供油,其作用是将燃料供给燃烧室。
3.燃烧室:是燃料燃烧和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的区域。
4.排气系统:由排气门、排气管和消声器等组成,作用是将废气排出。
5.传动系统:将活塞运动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车辆或工作机械。
三、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四冲程内燃机是指通过四个活塞行程来完成一个循环的内燃机。
其工作过程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工作冲程和排气冲程。
1.进气冲程:活塞向下运动,气门开启,汽缸内减压,燃料混合气经过进气门进入汽缸。
2.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气门关闭,燃料混合气被压缩成高压气体,体积变小,压力上升。
3.工作冲程:活塞继续向上运动,达到最高位置时,火花塞产生火花,点燃燃料混合气,产生燃烧,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转化为机械能。
4.排气冲程:活塞到达底死点位置时,排气门开启,高温废气经过排气门排出汽缸。
四、内燃机的性能指标1.功率:内燃机输出的有效功率,分为额定功率和最大功率。
2.扭矩:内燃机输出的转矩,表示内燃机工作能力。
3.燃油消耗率: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燃油量,是衡量内燃机燃油经济性的指标。
4.排气量:内燃机在一个工作循环内的气缸容积,单位为升。
物理九年级内燃机知识点内燃机是一种将燃料在内部燃烧产生能量的机械装置。
它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动力来源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发电机以及飞机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物理九年级中与内燃机相关的主要知识点。
一、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主要包括四个基本部分:进气系统、压缩系统、燃烧系统和排气系统。
进气系统负责吸入空气和燃料混合物,压缩系统将混合物压缩至高压状态,燃烧系统点燃混合物,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最后通过排气系统释放燃烧产物。
二、燃烧原理内燃机主要通过燃料的燃烧来释放能量。
燃料与空气混合后,在高压状态下被点火,发生燃烧反应。
燃烧反应产生的热能将气体加热膨胀,从而驱动活塞工作。
利用连续的爆发和推动机械装置运动的过程,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三、燃烧反应和燃料在内燃机中,燃料主要是液体燃料(如汽油、柴油)或者气体燃料(如天然气、液化石油气)。
不同类型的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反应特点和燃烧产物。
例如,柴油机燃料燃烧时会产生较多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而汽油机燃料则会产生较多的碳氢化合物。
四、热力循环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可以通过热力循环来描述,常用的是奥托循环和迪塞尔循环。
奥托循环主要用于汽油机,其特点是在连续的四个行程中完成燃油的吸入、压缩、燃烧和排出。
而迪塞尔循环主要用于柴油机,其特点是在燃油被注入和压缩后点火燃烧。
五、效率和排放内燃机的效率是指输入输出能量的比值,通常以热效率和机械效率来衡量。
热效率是指燃料中释放的能量中转化为有效功的比例,机械效率则是指发动机输出功率与输入燃料能量之比。
此外,内燃机的排放问题也备受关注。
汽车尾气排放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对环境和健康造成重要影响。
六、内燃机的改进和发展为了提高内燃机的效率和减少排放,科学家和工程师进行了许多改进和创新。
一些改进措施包括采用高效燃烧技术、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摩擦和辐射损失等。
此外,还出现了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等新型动力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内燃机在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
《内燃机》知识清单一、内燃机的定义与工作原理内燃机是一种通过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产生热能,并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动力机械。
其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的基本定律。
首先,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被吸入气缸,然后在压缩冲程中被压缩,使得混合物的温度和压力升高。
接下来,火花塞点火(对于汽油机)或者在高温高压下自行燃烧(对于柴油机),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
这些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做功,通过连杆和曲轴将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最终输出机械能。
二、内燃机的分类1、按燃料类型分汽油机:以汽油为燃料,通常应用于小型汽车、摩托车等。
柴油机:以柴油为燃料,多用于卡车、大型客车、工程机械等。
2、按气缸排列方式分直列式:气缸呈直线排列,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V 型:气缸呈 V 形排列,缩短了发动机的长度,常用于中高级轿车。
W 型:可以看作两个 V 型发动机的组合,结构更加紧凑,但制造工艺复杂。
3、按冷却方式分水冷式:通过冷却液在气缸周围的水道中循环来散热。
风冷式:利用空气直接冷却气缸。
三、内燃机的主要部件1、气缸体与气缸盖气缸体是内燃机的基本框架,容纳活塞和气缸。
气缸盖则封闭气缸顶部,上面安装有气门、火花塞或喷油嘴等部件。
2、活塞与连杆活塞在气缸内做往复运动,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
3、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输出动力。
4、气门机构控制进气和排气,包括气门、气门弹簧、凸轮轴等。
5、燃油系统汽油机:包括油箱、油泵、喷油嘴等,将汽油雾化喷入气缸。
柴油机:由油箱、高压油泵、喷油器等组成,以高压喷射柴油。
6、点火系统(汽油机)产生高压电火花,点燃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
7、润滑系统减少零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
8、冷却系统防止发动机过热,保持在适宜的工作温度。
四、内燃机的性能指标1、功率表示发动机做功的快慢,单位为千瓦(kW)或马力(hp)。
2、扭矩反映发动机输出的转矩大小,单位为牛·米(N·m)。
3、燃油消耗率衡量发动机的经济性,通常以每千瓦小时消耗的燃料量来表示。
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学习中,内燃机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的一些主
要知识点:
1. 内燃机的概念:内燃机是一种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的热机,燃
料在密闭燃烧室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机械能。
2. 内燃机的分类: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类型。
汽油机使用汽油作为燃料,而柴油机使用柴油作为燃料。
3. 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内燃机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燃烧推进和排气四个过程。
吸气阶段,活塞从缸底部往上移动,将外部空气吸入燃烧室;压缩阶段,活塞向下运
动将空气压缩;燃烧推进阶段,燃料喷入燃烧室并点燃,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
动活塞向下运动;排气阶段,活塞再次上升,将废气排出。
4. 内燃机的构造部分:内燃机主要包括缸体、活塞、曲轴、连杆、气门和点火系统等
部件。
5. 内燃机的性能参数:内燃机的性能参数包括功率、转速、扭矩和热效率等。
功率表
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转速表示活塞往复运动的频率,扭矩表示内燃机输出的转矩
大小,热效率表示燃料转化为有用功的比例。
6. 内燃机的应用:内燃机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机械设备等领域,是现代工业和
交通运输的重要动力来源。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学习中关于内燃机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理解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初三物理内燃机知识点总结归纳内燃机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发电和农业等领域。
作为初中物理的一部分,学习内燃机的原理和工作过程以及其相关知识点,有助于我们理解能源转化和机械原理。
本文将对初三物理内燃机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
一、内燃机的基本原理内燃机分为两类: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内燃机,其基本原理都是通过燃烧燃料使气体膨胀从而驱动活塞运动,达到能量转化的目的。
二、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分为四个步骤:进气、压缩、燃烧和排出废气。
在进气阶段,活塞下降,气缸内充满了混合气或直接进气。
在压缩阶段,活塞向上移动,将气体压缩至更小的体积。
在燃烧阶段,利用电火花(汽油发动机)或高温(柴油发动机)点燃燃料,使混合气燃烧。
在排出废气阶段,活塞再次向上移动,将废气排出。
三、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汽油发动机采用火花塞点火进行燃烧。
点火由点火系统中的火花塞完成,它通过电流产生火花并点燃混合气。
汽油发动机通常采用四冲程循环,即在活塞运动过程中进行吸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四、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柴油发动机采用压燃点火进行燃烧。
在压缩过程中,柴油燃料被压缩到足够高的温度,从而点燃燃料。
与汽油发动机不同,柴油发动机不需要火花塞。
五、内燃机的热效率内燃机的热效率是指其能量转换效率。
由于内燃机有燃烧损失和机械损失等,其热效率通常较低。
为了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增加压缩比、提高燃烧效率和减少摩擦损失等。
六、内燃机的应用内燃机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飞机、发电站等领域。
不同类型的内燃机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
例如,汽油发动机适用于小型车辆和轻型飞机,而柴油发动机适用于大型车辆和船舶。
七、内燃机的环保问题尽管内燃机在能量转化方面非常高效,但其燃烧过程会产生废气和有害物质。
这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为了减少内燃机的环境污染,人们研究和使用了一系列的排放控制技术,例如催化剂和尾气再循环。
七年级物理内燃机知识点在学习物理中,内燃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内燃机的原理到运行过程、应用和使用注意事项等各个方面详细介绍内燃机相关知识点。
一、内燃机的原理内燃机是利用燃料在氧气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从而推动活塞做功的一种发动机。
内燃机中的燃烧受到火花塞的控制,而气体的膨胀能则被活塞转化为机械能。
二、内燃机的运行过程内燃机分为四个过程: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在进气过程中,活塞运动向下,进气门打开,使混合气体进入汽缸;在压缩过程中,活塞运动向上,进气门关闭,混合气体被压缩,并且温度和压力都逐渐升高;在燃烧过程中,当活塞最高点时,火花塞发出火花,使混合气体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在排气过程中,活塞向上运动,排气门打开,将废气排出汽缸。
三、内燃机的应用内燃机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摩托车、船舶等各个领域。
汽车内燃机的种类还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种,其中汽油机主要应用于私家车辆,而柴油机则主要应用于工业机械、卡车等车辆。
船舶上则主要使用柴油机作为主要动力源。
四、内燃机的使用注意事项内燃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燃料的选用。
应该选用质量较好的燃料,并适当控制燃料质量,以避免燃油过多导致内燃机出现故障。
2.日常保养。
内燃机需要经常检查清洁,如更换机油、火花塞、滤清器等部件,以确保内燃机正常工作。
3.正确驾驶。
驾驶内燃机的车辆时,需要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行驶时过度加速或启动时引起内部损坏。
总之,内燃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发动机类型,其应用也非常广泛。
在学习和应用内燃机时,我们需要掌握其原理、运行过程和正确的使用方法。
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内燃机,并且保障内燃机的正常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
内燃机复习资料已整理
概述:
内燃机是一种利用燃料在发动机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的装置。
内燃机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发电厂和工业生产中。
本文档为内燃机的复习资料,整理了内燃机的基本原理、工作循环、构造和性能参数等内容。
一、内燃机基本原理
内燃机是通过在活塞内部进行燃烧来产生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的一种热机。
其基本原理是燃料与空气在气缸内混合并点燃,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从而驱动机械装置。
二、内燃机工作循环
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分为四个连续的过程,即吸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在吸气过程中,活塞下行,气门打开,燃料空气混合物进入气缸;在压缩过程中,活塞上行,气门关闭,混合物被压缩至高压;在燃烧过程中,点火系统点火,混合物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最后,在排气过程中,活塞再次上行,排出废气。
三、内燃机构造
内燃机由气缸、活塞、曲柄连杆机构、燃料系统和点火系统等
组成。
1. 气缸:内燃机的工作腔,通常呈圆筒形,可容纳活塞和混合
气体。
2. 活塞:气缸内能够往复运动的密封装置,将高压气体的作用
转化为机械能。
3. 曲柄连杆机构:将活塞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的机构,由
曲轴、连杆和曲柄轴组成。
4. 燃料系统:负责供给燃料和空气混合物到气缸中,包括燃料
喷射器、油泵和进气系统等。
5. 点火系统:提供可靠的点火能量,使混合气体能够燃烧起来。
典型的点火系统包括点火塞、点火线圈和点火控制单元等。
四、内燃机的性能参数
内燃机的性能受到多个参数的影响,包括排量、压缩比、热效率、功率和扭矩等。
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知识点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知识点1、内燃机及其工作原理:将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内能,又通过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按燃烧燃料的不同,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柴油机等。
(1)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一个工作循环为四个冲程即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的热机。
(2)一个工作循环中只对外做一次功,曲轴转2周,飞轮转2圈,活塞往返2次。
(3)压缩冲程是对气体压缩做功,气体内能增加,这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4)做功冲程是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这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5)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活塞做功,其它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_完成。
(6)判断汽油机和柴油机工作属哪个冲程应抓住两点:一是气阀门的开与关;二是活塞的运动方向。
(7)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不同处。
2、燃料的热值(1)燃料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目前人类使用的能量绝大部分是从化石燃料的燃烧中获得的内能,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燃料燃烧是一种化学反响,燃烧过程中,储存在燃料中的化学能被释放,物体的化学能转化为周围物体的内能。
(2)燃料的热值①定义:l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用符号“q”表示。
②热值的单位j/kg,读作焦耳每千克。
还要注意,气体燃料有时使用j/m3,读作焦耳每立方米。
③热值是为了表示一样质量的不同燃料在燃烧时放出热量不同而引人的物理量。
它反映了燃料通过燃烧放出热量本领大小不同的燃烧特_。
不同燃料的热值一般是不同的,同种燃料的热值是一定的,它与燃料的质量、体积、放出热量多少无关。
(3)在学习热值的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完全燃烧”是指燃料全部燃烧变成另一种物质。
②强调所取燃料的质量为“lkg”,要比拟不同燃料燃烧本领的不同,就必须在燃烧质量和燃烧程度完全一样的条件下进展比拟。
③“某种燃料”强调了热值是针对燃料的特_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④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一定质量m的燃料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为:q=qm,式中,q表示燃料的热值,单位是j/kg;m表示燃料的质量,单位是kg;q表示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是j。
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知识点归纳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知识点归纳内燃机、冲程及工作循环 1.内燃机:燃料在汽缸内燃烧的热机叫内燃机,内燃机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它们的特点是让燃料存汽缸内燃烧,从而使燃烧更充分,热损失更小,热效率较高,内能利用率较大。
2.冲程:活塞在汽缸内住复运动时,从汽缸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叫做一个冲程。
3.工作原理: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的。
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1)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2)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3)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使燃料猛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
高温高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带动曲轴转动,对外做功;(4)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把废气排出气缸。
(如下四个冲程的示意图)。
汽油机的工作过程进气阀开关排气阀开关活塞运动曲轴运动冲程作用能量的转化吸气冲程开关向下半周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 压缩冲程关关向上半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机械能→内能做功冲程关关向下半周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通过连杆带动曲轴对外做功内能→机械能排气冲程关开向上半周排除废气―― 说明一个工作循环中,有两次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化:压缩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柴油机和汽油机的区别:汽油机柴油机构造不同汽缸顶部有火花塞汽缸顶部有喷油嘴燃料不同汽油柴油吸气冲程汽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只吸入空气点火方式压缩冲程末,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燃料,称为点燃式压缩冲程末,喷油嘴向汽缸内喷出雾状柴油遇到温度超过柴油燃点的空气而自动点燃,称为压燃式效率效率低20%一30%效率高30%~45%应用自重轻便,主要用于汽车、飞机、摩托车等机体笨重,主要用于载重汽车、火车、轮船等区分汽油机、柴油机以及判断内燃机的四个冲程的方法:区分汽油机和柴油机时,要从构造上区别,有喷油嘴的是柴油机,有火花塞的是汽油机,一要看进气门、排气门的开闭状态,二要看活塞的运动方向,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初中物理内燃机知识点总结归纳内燃机是一种利用燃烧燃料内部释放的热能驱动活塞做机械运动的设备。
它是现代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中最重要的能源转化装置之一,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知识,对于我们理解能源转化和环保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以及内燃机的环保问题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一、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四个基本过程:进气、压缩、爆燃和排气。
进气过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的空气与燃料混合物一起进入气缸;压缩过程中,活塞向上运动,将混合物压缩,使其达到爆燃的条件;爆燃过程中,火花塞产生火花,点燃混合物,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排气过程中,活塞再次向下运动,将排出燃烧产物。
二、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1. 燃料:汽油机使用汽油作为燃料,而柴油机使用柴油作为燃料。
2. 混合方式:汽油机使用化油器将空气和汽油混合后进入气缸,而柴油机则是根据高压喷嘴将燃油直接喷入气缸。
3. 点火方式:汽油机采用火花塞点火,而柴油机则是通过高温高压使燃油自燃。
4. 报废物排放:汽油机燃烧产物中含有较多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对环境污染较大;柴油机燃烧产物中则主要是氮氧化物,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相对较小。
三、内燃机的环保问题随着全球环保问题的日益凸显,内燃机的环保性能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为了减少内燃机对环境的影响,人们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包括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排放浓度、使用清洁燃料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环保技术:1. 催化转化技术:通过在尾气处理系统中加入催化剂,将排出的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2. 高压直喷技术:该技术通过喷射系统将燃油直接喷入燃烧室,提高燃烧效率,同时减少有害气体的生成。
3. 多级增压技术:通过增加进气压力,提高内燃机的燃烧效率,降低燃料消耗和排放浓度。
4. 混合动力技术:将内燃机与电动机结合使用,减少对燃料的依赖,降低排放。
在环保问题上,内燃机的改进与创新仍然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领域,只有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改进,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初二物理知识点:内燃机知识点内燃机是一种利用可燃混合物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
它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发电机以及其他机械设备中。
初二物理课程中主要涉及内燃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应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内燃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常见应用,以帮助读者对内燃机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内燃机的基本构造内燃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气缸、活塞、曲轴、连杆、汽门机构和点火系统。
1. 气缸和活塞:内燃机中常见的是单缸发动机和多缸发动机。
每个气缸内部都有一个活塞,活塞上有气缸盖、活塞环等零件,活塞在气缸内做上下往复运动。
2. 曲轴和连杆:曲轴连接活塞和发动机的输出轴,将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连杆连接活塞和曲轴,使活塞在气缸内的上下运动能够转移到曲轴上。
3. 汽门机构:汽门机构负责控制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关。
它由凸轮轴、凸轮、气门和气门弹簧组成。
通过凸轮的旋转,推动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控制气缸内进气和排气的时机。
4.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提供了燃油混合气的点火能量,引燃气缸内的混合气体,触发燃烧过程。
它由火花塞、点火线圈、点火分配器等组成。
电流从点火线圈经过点火分配器传送到火花塞,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体。
二、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四个过程: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1. 进气过程:活塞下行时,进气门打开,气缸内产生负压,外部大气压力将混合气体推入气缸。
2. 压缩过程:活塞上行时,进气门关闭,压缩混合气体。
气体受到压缩而变得高温高压。
3. 燃烧过程:在顶点位置时,火花塞产生火花,引燃混合气体。
燃烧时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
4. 排气过程:活塞再次下行时,排气门打开,废气排出。
活塞上行时,排气门关闭。
通过连续进行这四个过程,内燃机不断地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机械设备的运转。
三、内燃机的应用内燃机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包括汽车、摩托车、发电机、船舶、飞机等。
1. 汽车和摩托车:内燃机是汽车和摩托车的主要动力来源。
内燃机设计知识点总结内燃机是一种利用燃料在活塞内进行燃烧以产生动力的机器。
它在现代交通、工业和农业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内燃机设计的几个关键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循环过程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过程。
在吸气过程中,活塞向下移动,气缸内的气门打开,使空气燃料混合物进入气缸;在压缩过程中,活塞向上移动,气门关闭,将混合气压缩至较高压力;在燃烧过程中,火花塞产生的火花点燃混合气,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在排气过程中,活塞再次向上移动,排气门打开,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
二、缸径和行程内燃机的缸径和行程是影响其排量和效率的重要参数。
缸径是指气缸内径的直径,行程是指活塞在气缸内上下运动的长度。
一般来说,较大的缸径可以提供更高的输出功率,而较长的行程可以提供更高的扭矩。
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要求和预算确定缸径和行程的比例,以获得最佳的性能和经济性。
三、压缩比压缩比是指活塞在压缩过程中气缸内最高和最低容积的比值。
增加压缩比可以提高内燃机的热效率和功率输出,但同时也会增加发动机的热量和压力负荷。
因此,在设计内燃机时需要综合考虑压缩比与发动机结构、材料和燃油的适配性,以兼顾性能和可靠性。
四、点燃方式内燃机常见的点燃方式包括火花点燃和压缩点燃两种。
火花点燃是通过火花塞产生的火花点燃混合气,适用于汽油发动机;压缩点燃是在高压条件下,将燃料喷入气缸内通过自身的高温压力引燃,适用于柴油发动机。
在设计时,需要根据燃料类型和发动机要求选择合适的点燃方式。
五、气门正时气门正时是控制气门开启和关闭时间的一项重要设计参数。
它直接影响内燃机的进、排气效率和动力特性。
正确的气门正时设计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和输出功率。
根据不同的工作循环要求和发动机特性,需要合理调整气门正时角度和持续时间。
六、冷却系统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冷却系统起到相应的散热作用。
设计冷却系统需要考虑散热效果、流体循环和材料耐久性等因素。
九年级内燃机知识点内燃机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发动机,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和飞机等交通工具中。
九年级学习内燃机的相关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本文将向大家介绍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分类和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的知识点。
一、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四个步骤: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首先是进气阶段,通过进气门,燃油混合物进入汽缸中。
然后是压缩阶段,活塞向上移动,将燃油混合物压缩,使其达到点火的温度和压力。
接下来是燃烧阶段,点火系统引燃混合物,产生爆炸,活塞被推向下面。
最后是排气阶段,活塞再次向上移动,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汽缸。
二、内燃机的分类内燃机可根据燃料类型和工作循环方式进行分类。
按燃料类型分,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汽油机使用汽油作为燃料,柴油机使用柴油作为燃料。
按工作循环方式分,内燃机可分为两冲程和四冲程机。
两冲程机是指将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这四个步骤合并在一个活塞行程内完成;四冲程机是指每个步骤都在一个活塞行程内分别完成。
三、内燃机关键零部件内燃机包括多个关键零部件,如汽缸、活塞、曲轴、连杆和气门等。
汽缸是内燃机的工作腔室,内壁光滑,保证活塞的正常运动。
活塞是内燃机的动力元件,通过连杆与曲轴连在一起,将燃烧产生的力量转化为机械能。
曲轴是内燃机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通过连杆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连杆起到连接活塞和曲轴的作用,使活塞的往复运动能够传递给曲轴。
气门控制着燃油进入和废气排出汽缸,是内燃机中重要的调节部件。
四、内燃机的优缺点内燃机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功率密度高:相比于其他发动机,内燃机在体积和重量上更具有优势。
2. 启动快速:内燃机无需预热即可启动,适用于快速启动和短途行驶。
3. 燃料种类广泛:内燃机可以使用多种燃料,包括汽油、柴油和天然气等。
然而,内燃机也有一些缺点:1. 燃料消耗较高:内燃机的燃料消耗率相对较高,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知识点内燃机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和家庭用途等领域。
它通过燃烧燃料使气体膨胀,从而产生推动力来驱动发动机工作。
在九年级物理学习中,了解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和相关知识点,对于理解能源转换和能量守恒定律有着重要意义。
一、内燃机工作原理内燃机主要由燃烧室、气缸、活塞和曲轴等部件组成。
它工作的基本原理可以简化为以下几个步骤:1. 进气阶段: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形成负压,进气阀门打开,新鲜空气通过进气阀进入气缸。
2. 压缩阶段: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气缸内的空气燃料混合物,使其体积减小,压力增大。
3. 燃烧阶段:当活塞达到上止点时,点火器点火将混合物点燃,形成爆炸。
爆炸产生的气体膨胀驱动活塞向下运动。
4. 排气阶段:活塞再次向上运动,将燃烧后的废气通过排气阀排出。
这样,内燃机便能源源不断地进行循环工作,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二、内燃机的分类内燃机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循环和燃料类型进行分类。
常见的内燃机有以下几种:1. 火花点燃式内燃机:也称为汽油机,以汽油为燃料,通过火花塞点火引燃混合气体。
2. 压燃式内燃机:也称为柴油机,以柴油为燃料,通过高温高压使燃料自燃。
3. 混合式内燃机:结合了火花点燃式和压燃式内燃机的特点,以混合燃料为燃料,具有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特点。
三、内燃机的优缺点内燃机作为一种常见的动力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和缺点:1. 优点:- 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安装。
- 启动快速,响应灵敏,能够满足瞬时高功率需求。
- 燃料种类广泛,适用性强,包括汽油、柴油、天然气等多种燃料。
2. 缺点:- 燃料消耗较大,对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需要采取相应的净化措施。
- 噪音较大,振动较明显,需要进行降噪和减振处理。
- 能量利用率较低,部分燃料被浪费为废热和废气。
四、内燃机的应用领域内燃机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和家庭用途等领域,包括以下方面:1. 汽车:内燃机是汽车的主要动力装置,提供驱动力和动力支持。
高中内燃机知识点总结内燃机是一种利用燃料在燃烧过程中释放的能量来驱动活塞做往复运动,进而驱动机械设备的装置。
作为一种常见的发动机,内燃机在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等机动车辆中得到广泛应用。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内燃机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内燃机工作原理、内燃机的分类、内燃机的循环过程等方面。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关于高中内燃机的知识点。
一、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内燃机一般由气缸、活塞、连杆、曲轴、气门、点火装置、进气系统、排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等部件组成。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四个基本过程: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1. 进气过程:气缸活塞向下运动,使气缸内的压力降低,气门打开,外界空气通过气门进入气缸。
2. 压缩过程:气门关闭,气缸活塞向上运动,使气体被压缩,温度和压力升高。
3. 燃烧过程:点火装置将火花引燃混合气,混合气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4. 排气过程:气缸活塞向上运动,将废气排出气缸,气门打开。
以上四个过程便是内燃机工作的基本原理,通过这些过程能够驱动活塞做往复运动,从而产生动力。
二、内燃机的分类1. 按照燃料分类:包括汽油机和柴油机两大类。
汽油机使用汽油作为燃料,柴油机使用柴油作为燃料。
2. 按照工作循环分类:a. 两冲程内燃机:每个活塞在往复运动时,只需要进行进气和压缩、工作和排气的相位各占一次往复运动,即工作循环为两冲程。
b. 四冲程内燃机:每个活塞在做两次往复运动时,需要进行进气、压缩、工作、排气四个基本过程,即工作循环为四冲程。
3. 按照点火方式分类:包括点火式内燃机和压燃式内燃机两种。
点火式内燃机利用高压电弧或高温火花来点燃混合气,而压燃式内燃机则是通过气体高温高压自燃来点燃混合气。
三、内燃机的循环过程根据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不同类型的内燃机有不同的工作循环过程。
在此,我们主要介绍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循环过程。
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过程。
九年级关于内燃机的知识点内燃机是我们生活中常见且广泛应用的一种动力装置。
它的原理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从而产生动力。
内燃机的发展与改进贯穿了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对于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 内燃机的分类内燃机主要分为两大类:汽油机和柴油机。
1. 汽油机汽油机是通过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在汽缸内燃烧产生动力。
它具有功率大、运转平稳和噪音小的特点,适合用于小型乘用车和摩托车等机动车辆。
同时,汽油机还有一个重要的优势,就是燃油比柴油机更加清洁,对环境污染较少。
2. 柴油机柴油机是利用柴油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
相较于汽油机,柴油机的特点是燃料效率高、热效率高、扭矩大,适合用于大型车辆和装备。
柴油机的一个不足之处是噪音相对较高,同时也存在一些尾气排放的问题。
二. 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它们的工作原理都是类似的。
当燃料进入燃烧室时,随着活塞的运动,进气阀打开,新鲜的空气进入汽缸,形成空燃比适宜的混合气。
然后,活塞向上运动,将混合气压缩,使其达到较高的温度和压力。
接着,在活塞达到顶点时,放电或者压缩起火点火塞让混合气着火燃烧,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从而产生动力。
最后,排气阀打开,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汽缸。
三. 内燃机的发展与应用内燃机的发展历经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1. 蒸汽机时代蒸汽机是内燃机发展的前身,它首次实现了燃料的热能转化为运动能的目标。
但蒸汽机却存在体积庞大、效率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
2. 内燃机的诞生内燃机的诞生与工业革命和石油的开发密切相关。
德国工程师尼科拉斯·奥托于1861年发明了第一台内燃机,为内燃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 内燃机的改进和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内燃机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从化油器到喷射系统的进步,从机械点火到电子点火的创新,使得内燃机在功率、燃油消耗和排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
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内容:
1. 内燃机的基本原理:内燃机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利用气体膨胀推动活
塞运动,从而做功。
一般包括四个基本过程: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2. 内燃机的组成部分:内燃机主要由气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和排气系统、点
火系统以及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
3. 四冲程往复式内燃机:四冲程往复式内燃机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燃烧冲程和
排气冲程。
进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充满混合气;压缩冲程进气
门关闭,活塞向上运动,将混合气压缩;燃烧冲程点火后,混合气燃烧膨胀,推动活
塞向下运动;排气冲程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将废气排出。
4. 内燃机的燃料:常用的内燃机燃料有汽油和柴油。
汽油为轻质油品,在较低温度下
易挥发燃烧;柴油为重质油品,相对汽油燃点较高。
5.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用于在燃烧室中提供电火花,点燃混合气。
包括点火塞、点火
线圈、分电器、蓄电池等组成。
6. 排气系统:排气系统用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包括排气管、消声器等。
7.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保持发动机温度适宜,防止过热。
一般采用循环冷却方式,通过水泵将冷却液流动起来,带走发动机产生的热量。
8. 发动机效率:发动机的效率指的是发动机输出的功的比例。
理论上,发动机效率可
以达到百分之四十左右,但实际上常常小于这个值。
以上是九年级物理内燃机的一些基本知识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内燃机原理知识点及复习题平均有效压力Pmeo假想的平均不变的压力作用在活塞顶上使活塞移动一个行程所做的功等于每循环所做的有效功。
指示热效率n it。
发动机实际循环指示功与所消耗燃料热量的比值。
充量系数①c。
内燃机每循环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充量与以进气管内状态充满气缸的工作容积的理论充量之比。
滞燃期。
指柴油机从开始喷油到开始着火的阶段。
喷油规律。
在喷油过程中,单位曲轴转角或单位时间内从喷油器喷入气缸中的燃油量。
放热规律。
燃料燃烧的瞬时放热率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
供油规律。
单位曲轴转角或单位时间内喷油泵供入高压油路的燃油流量。
充气效率。
实际进入气缸的新鲜工质与进气下整个气缸充满新鲜工质质量之比。
点火提前角特性曲线。
在气我机。
保持节气门开度,转速以及混合气浓度一定,记录功率排气温度随点火提前角变化曲线。
喷油泵速度特性。
喷油泵在流量调节齿杆位置不变,每循环喷油量随油泵转速变化的特性。
喷油泵调速特性。
柴油机调速器调速手柄位置一定。
喷油泵的循环供油量或拉杆位移随转速的变化关系。
负荷特性。
发动机转速不变,性能指标随负荷变化关系。
速度特性。
在油量调节机构位置保持不变。
内燃机性能指标随转速变化关系。
万有特性曲线。
在一张图上较全面地表示内燃机各种性能参数的变化,应用多参数特性的线。
转矩储备系数。
最大转距与标定转距之差与标定转距的相对值。
MAP图。
通过大量标定实验,获得喷油参数与综合目标控制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形。
功率标定。
生产者根据内燃机用途规定该机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输出有效功率及对应转速,即额定功率与额定转速。
理想的喷油规律。
初期缓慢,中期急速,后期快断。
初期喷油速率不能太高,目的是减少在滞燃期内形成的可燃混合气数量,降低初期燃烧速率,以降低最高燃烧温度和压力升高率,从而抑制NOx的生成量以及降低燃烧噪声。
喷油中期应采用高喷油压力和高喷油速率以提高扩散燃烧速度,防止生成大量的PM和降低热效率。
喷射后期要迅速结束喷射,以避免在低的喷油压力和喷油速率下使燃油雾化变差,导致燃烧不完全而使HC和PM的排放量增加。
知识点:1.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理解燃烧过程的实质,知道燃料燃烧值的含义,并能从燃烧值的含义理解我国家用燃料的演变和社会进步.2. 知道内能利用的两种途径,能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其本质的区别,并能用这一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例.3. 知道四冲程内燃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并能对比柴油机和汽油机的异同点,了解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和用途.4. 通过对热机中能量转化和能量损失的分析,理解什么是热机效率及热机效率总小于1的道理,并能从实际出发,列举或创新出提高热机效率的具体途径.5.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利用内能过程的观察和思考,认识其利弊,并能积极主动地探寻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核心知识一、知识框架二、知识点及学习注意问题1.燃料的燃烧值是反映燃料燃烧时释放能的本领大小的物理量,它只取决于燃料的种类,与燃料的多少、是否完全燃烧以及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由控制变量法可知,燃烧值大的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不一定多;燃烧时放出热量多的燃料燃烧值不一定大.燃料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不但与燃料的燃烧值有关,还与燃烧的质量有关.2.内能的利用要和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联系起来理解.内能的利用也就是改变(减小)被利用的物体的内能.由于能量守恒,减小的内能或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利用内能做功转化为机械能),或转移为其他物体的内能(直接利用内能来加热物体).若对某物体做功,使其内能增加则不属于内能的利用.3.通过观察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模型,发现它们构造上的不同,通过分析和推理,能理解它们吸气冲程吸ty 物质的不同,及判断出它们点火方式不同,进一步分析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和用途.4.热机的四个冲程,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的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四个冲程为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2周,活塞往复二次,对外做功1次.5.热机的效率总小于1.中考物理考点解析:内能与热机【综合概述】内能、比热容、热机这三部分内容是热学中的主要内容,每年的中考的试题中所占比例大约在8-10分左右。
其中有关比热容的内容占此部分内容80%左右,从知识点的覆盖面上考虑,每年热机的知识总会有那么1-2分。
【考点预测】【预测1】将机械能、内能、功等相关知识综合起来考查,突出化学能、内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变和应用【例题1】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加热的是〔〕A.晾晒稻谷B.喷气式飞机在空中飞行C.用高炉熔化铁D.燃气推动发动机叶轮【解析】判断内能的利用途径可以从能量的形式是否发生转化这一特征入手,选项A中太阳照在稻谷上,使稻谷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能量形式未变,是利用内能加热;选项B中,燃料燃烧获得的内能转化成了飞机的机械能,能量的形式发生了变化;选项C中炉子传热给铁,使铁熔化,能量的形式未发生变化;选项D中,燃气推动盯对家叶轮转动,燃气的内能转化为叶轮的机械能,能量的形式发生了变化,所以选项C和A正确。
经常出现的变形题型有: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内能是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所以它是机械能B.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内能越大C.在水平地面上静止的0℃的冰块不具有内能和机械能D.任何物体都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2.下列事例中,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发生变化的是〔〕A.锯木头时锯条发热B.冬天把手放在炉子旁边取暖C.卫星残骸坠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 D。
划火柴取火【预测2】密切地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加深对比热容的理解,体现知识的应用,考查同学们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题2】“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已察觉到城市暖于郊区。
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是:(1)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 ;(2)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路面的小,在相同日照下温度上升的更明显;(3)城市水面小,水的吸热少;(4)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
【解析】“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意思是说到了秋天,城外比城里先感到凉意。
其主要原因是:(1)交通工具排放大量尾气,释放出很多热量;(2)水泥路面比热容小,温度降低时,吸收的热量少,在同样日照下,温度升高快;(3)城市水面小,水的蒸发吸热少;(4)城市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等原因。
经常出现的变形题型有:1.在有些古代宫殿中,有许多空心铜柱子支持着宫殿的屋顶,在夏天走进宫殿会感到冷气沁人。
原因是空心的铜柱中装进了许多冰块,由于冰块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使温度降低,而且水的比热容较大,温度不易升高,所以宫殿了很凉爽。
2.摩托车的发动机通常是通过散热片散热的。
力帆集团推出新一代产品,打出这样的广告:“力帆水冷,摩托换代”。
所谓的“水冷”就是在散热片的基础上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你知道为什么要用水来冷却吗?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吸热效果好。
【预测3】热量的计算会比较简单,综合的热量计算将会减少【例题3】地热资源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并得到广泛利用,例如宜春的“温汤”很早就被开发和利用,若该处地下热水每日开采量为3×105kg,平均水温为66℃。
问:(1)如果改用锅炉燃烧无烟煤来供热水,则每日将等量的冷水有16℃加热到66℃。
,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若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则每日需要多少无烟煤?〔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无烟煤的热值为3.4×107J/kg〕【解析】(1)Q吸=cm(t-t0)=6.3×1010kg(2)Q放=qm 条件是完全被水吸收,也就Q吸也等于qmm=Q吸/q=1.85103kg。
经常出现的变形题型有:1.把质量为3kg,温度为20℃的铝块加热到70℃,铝块吸收的热量为多少:(铝的比热容为0.88×103J/(kg·℃)Q吸=cm(t-t0)=1.32×105J2.太阳能热水器以其安全且无污染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小芳家太阳能热水器的效率是50%,里面装有温度为15℃、质量为100kg所谓水,当这个热水器接受了4.2×107J 的太阳能时(c水=4.2×103J/(kg·℃)。
求:(1)这些水的温度能升高到多少?(2)热水器所接受的这些太阳能,相当于完全燃烧多少kg每所放出的热量?(1)65℃ (2)1.4kg【预测4】热机的效率、热机的原理将渗透到环保、当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应用中。
【例题4】热机(如汽车、拖拉机的发动机等)是将燃料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热机的发展和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
热机在能的转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损失一部分,并且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请指出热机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形式的能量损失,同时指出可能造成那些环境污染。
【解析】广泛使用的热机主要是内燃机,它的能量损失有:由于燃料燃烧不完全而损失一小部分能量;排出的废气温度较高,要带走很大一部分能量;一部分能量消耗在散热上;另外还有一部分能量消耗在克服摩擦做功上。
内燃机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其次,它在工作过程中发出巨大声响也会带来噪声污染。
经常出现的变形题型有:1.热机的广泛使用,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主要污染有大气污染,这是因为废气、粉尘的大量排放;消除和减轻污染的主要方法有:改进燃烧设备和加装消烟除尘设备,采用几种供热的方法,大力推广使用煤气和天然气。
2.有关热机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热值大的燃料,就能提高热机效率B.多燃烧一些热值大的燃料,就能提高热机效率C.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能提高热机效率D.无论用什么方法,都不能是热机效率等于或大于13某四冲程内燃机,飞轮转速为300R/min,活塞面积为120cm2,行程L是0.3m,假如做功冲程中燃气的平均压强是5×105Pa,这台内燃机的功率是多大?,如果内燃机每1min燃烧0.03kg的燃油,内燃机的效率是多大?(q燃油=4.2×107J) 4.5kW 21.4%练习题:1.内燃机工作时,燃料在气缸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燃气,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2.内燃机工作时周而复始的四个冲程为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 . 3.内燃机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4.四冲程汽油机的活塞向上运动,是压缩和排气冲程;进、排气门都关闭的是压缩和做功冲程;火花塞在压缩冲程点火,若在一分钟内火花塞点1800次,则此汽油机的转速是60 r/s. 5.柴油机经过2个冲程,飞轮转1周,若某柴油机转速是1200r/min,则在一分钟内这台柴油机经过2400冲程,其中做功冲程出现了600次.6.汽油机和柴油机构造上相比,汽油机顶部有一个火花塞,柴油顶部有一个喷油嘴. 7.在压缩冲程末,柴油机喷油嘴喷入气缸的是柴油,汽油机中汽油是在吸气冲程和空气进入气缸的.8.汽油机飞轮转速为3000r/min,那么它每秒种对外做功25次,活塞往复 50次.1.内燃机工作的某个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向上运动,由此可知该冲程为( B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2.下面关于内燃机错误说法是( C )A.蒸汽机是一种热机B.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内燃机C.内燃机只能在燃料燃烧完全结束后才对外做功D.内燃机一般在燃料燃烧的同时就对外做功3.一般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效率高,原因是( B )A. 柴油的燃烧值大 B.柴油机内压缩空气的压强大,温度高C.柴油机和汽油机吸入的气体不同 D.柴油机和汽油机的点火方式不同4.柴油机上装有又重又大的飞轮,其作用是( D )A.增加柴油机的输出功率 B.增加柴油机的稳定性C.改变柴油机的转速 D.增加柴油机转动的惯性5.四冲程柴油机工作时,依靠飞轮惯性使活塞向上运动完成的冲程是( C )A.吸气和排气冲程 B.压缩和做功冲程C.压缩和排气冲程 D.做功和排气冲程6.从本质上看,内燃机工作的能量来源于( C )A机械能 B.内能 C.化学能 D.化学能和内能的总和7.现代火电站和热电站,带动发电机发电的机械是( B )A.电动机 B.热机 C.人工机械 D.水力机械8.一台汽油机,活塞面积是50cm2,活塞行程为25cm,做功冲程中燃气产生的平均压强为7.84×105Pa,那么该汽油机在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的功是( B )A.19.6J B.980J C.78.4J D.7840J三、问答题1.汽油机和柴油机在构造上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在四个冲程中二者没有区别的是什么冲程?在这一冲程中有没有能量转化?答:构造上主要区别:汽油机顶部是火花塞,柴油机顶部是喷油嘴,二者没有区别的是排气冲程,在排气冲程没有能量转化2.内燃机的曲轴上为什么要安装笨重的飞轮?答:内燃机的吸气、压缩、排气三个冲程靠飞轮的惯性完成,质量较大的飞轮,惯性也大四、计算题1、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活塞的横截面积为600cm ,活塞的行程是100mm,做功冲程的平均压强是 3.5 ×105Pa.,求:(1)做功冲程中气体做的功 (2100J)(2)若柴油机每分钟完成500个工作循环,则柴油机的功率多大?(1.75×104W) 2.国产165型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直径为65mm,活塞冲程长55mm,满负荷工作时做功冲程燃气的平均压强为 9.58×105Pa,飞轮的转速是 1500r/min,求:(1)这种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做功的功率(不计摩擦损失);(2)如果汽油机满负荷工作时每分钟消耗1.5g汽油,这种汽油机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多少?(汽油燃烧值为 4.6 ×103J/kg)(1)2.2×103W (2)10%中考题:1、(08陕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不具有内能B、汽油机工作时,在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物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D、“尘土飞扬”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2、(08威海)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其中在压缩冲程中,气体的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方式增加内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