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证比对产品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9
人证比对的解决方案一、技术原理二、硬件设备三、软件系统人证比对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特征匹配和结果输出。
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模块负责对从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去噪、对比度增强、人脸检测和面部特征提取等操作,获取面部特征向量。
特征匹配模块通过计算两个面部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确定是否匹配。
结果输出模块将比对结果通过界面或接口的形式输出给用户。
四、解决方案设计3.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对从摄像头获取的人物面部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对比度增强、人脸检测等操作,以提高特征提取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4.特征匹配算法选择:选择合适的特征匹配算法,如余弦相似度、欧式距离等,以计算两个面部特征向量之间的相似度,并确定是否匹配。
5.结果输出和应用场景:根据比对结果,将匹配结果通过界面或接口的形式输出给用户。
同时,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将人证比对技术应用于身份验证、门禁系统、金融业务、公共安全等领域,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五、技术挑战和解决方案1.复杂环境下的人脸检测:在光线较暗、人脸遮挡、姿态变换等复杂环境下,如何准确地检测人脸并提取面部特征点,可以通过使用先进的人脸检测和识别算法,并结合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方法进行训练模型,提高人脸检测和特征提取的准确性。
2.面部特征向量的提取和匹配准确度:通过改进特征提取算法,如利用多层人脸特征提取网络提取更丰富的特征信息;通过设计更精确的相似度计算方法,如结合多个特征之间的权重来计算相似度,改进特征匹配的准确性。
3.大规模人员数据库的管理和查询效率:对于大规模人员数据库,如何高效地进行信息管理和查询,可以采用分布式数据库、索引结构和合理的查询算法等技术手段,提高数据库的管理和查询效率。
综上所述,人证比对的解决方案需要将硬件设备、软件系统、数据库建设和系统集成等要素进行有机的结合和优化,通过合理的算法选择和技术手段,以提高人证比对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人证比对技术的应用将会在身份验证、门禁系统、金融业务、公共安全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Biometric ID card verification products and application solutions人员身份核验产品与应用解决方案北京海鑫智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目录1.引言概述 (4)1.1.背景分析 (4)1.1.1.居民身份证信息读取流程 (5)1.1.2.人脸验证流程 (6)1.1.3.指纹验证流程 (7)1.2.指纹身份证核验模块 (7)1.2.1.产品外观 (8)1.2.2.产品功能 (8)1.2.3.产品规格 (9)1.2.4.应用领域 (10)1.3.手持式人员身份核验终端(android PAD版) (11)1.3.1.产品简介 (11)1.3.2.产品外观 (11)1.3.3.产品功能 (12)1.3.4.产品规格 (13)1.3.5.应用领域 (14)1.4.手持个体多生物特征信息采集综合识别终端 (14)1.4.1.产品简介 (14)1.4.2.产品外观 (15)1.4.3.产品功能 (15)1.4.4.技术规格 (16)1.4.5.应用场景 (17)1.5.实名通--海鑫身份核验终端 (18)1.5.1.产品简介 (18)1.5.2.产品外观 (18)1.5.3.产品功能 (19)1.5.4.产品规格 (20)1.5.5.应用领域 (20)1.6.自助多生物身份信息核验闸机 (21)1.6.1.产品介绍 (21)1.6.2.产品外观 (22)1.6.3.产品功能 (22)1.6.4.产品规格 (23)1.6.5.应用领域 (24)2.解决方案 (25)2.1.现状和问题分析 (25)2.2.解决方法 (27)2.3.技术方案 (28)1.引言概述1.1.背景分析人员身份的认证与鉴别,对社会公共安全的保障有着重要意义,而生物特征对于鉴别人员身份有着准确、无法伪造等先天的优势,在各应用领域中备受关注。
早期居民身份证,仅通过数字作为“身份核实”的依据,曾经多次发生某某遗失身份证被人盗用后成了诈骗人员、某某用他人身份证上网被拘留等事件;之后发行了带有芯片防伪功能的居民身份证,芯片中加入了持证人的文字以及人脸照片信息,居民身份证使用专用设备读取其芯片内的信息,从而减少了身份证的冒用、盗用、假证等不规范使用。
火车站安检通道人脸识别比对系统方案火车作为人们主要的出行工具,通过火车逃串的逃犯也较多。
火车站作为人们乘坐火车的唯一进出口,在进出站行人中藏匿着各类特殊人群。
当有需要对这些人员进行辨别、防范时,如何准确、有效地发现他们就成为车站公安,安保部门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
根据目前国内多数火车站进出站管理流程的模式来看,火车站的进站口、出站口、售票口都是旅客必经之地,在这类地区旅客的流动速度会放慢,就为拍摄照片及人脸比对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通常相关部门会在进出站口和售票处安装录像监控设备,利用这些地点的特殊性,通过人工进行辨认方式进行比对;或者直接排人员进行现场身份证抽查辨认。
但人工查找和比对有很大的局限性,例如:面对大量的客流量导致的人工成本问题,人的记忆力有限,通常不能清楚地记住短时间接触的对象的面部特征;不能同时辨认多个对象;不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和辨认力等等。
因此在这些主要地方迫切需要引入人脸智能识别比对系统,来提高安全防范的效率和效果。
火车站人脸识别技术特点1.本系统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可以选择直接从前端录像设备获取实时图像,也可以根据情况二次开发从其他厂家流媒体获取图像。
2.本系统人脸或者车牌比对速度快,准确率高,一台对比服务器可以完成100路的视频实时识别,并完成与数据库内图片特征值的实时比对。
3.本系统具有很友好的界面操作,一旦发生报警,用户可以根据电子地图得到位置,可以看到实时视频,并能看到报警时比对服务器抓拍的照片以及图库中原照片,方便用户进行再次的确认。
4.本系统具有很强的报警预案,其中包括:声音提醒,报警录像,手机短信,联动其他报警设备等。
5.本系统人脸比对准确率高,独有的人像搜索、跟踪、定位、捕捉技术,人脸抓拍率在98%以上,角度能达到35度的偏移不会影响抓拍效果。
针对有多个人像张的照片,系统会自动检测人像并分割出多张独立的照片,识别准确度高识别准确度高,1:1识别准确率97%;1:N识别准确率95%以上。
官网: 人证对比识别系统解决方案-机场安检应用-铁军智能在当今社会中,机场已经成为国际交通要道。
每天的人流量达到百万次以上,而且据统计,每年持假证套证试图闯关的人数接近一千人的规模,90%以上的犯罪分子都是通过机场来逃离出境。
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发展,客流量增多,机场安检工作量加大,传统的低效率人工安检手段已不能满足大型国际机场的需要,因此,如何将新一代监控技术应用于机场安检系统,并使其成为一种安全、稳定、高效的检测技术,已是当务之急。
为了保障机场安检更高效,更精确的识别旅客身份,铁军智能人证对比识别系统通过对多家机场需求的深入调研了解,提供了基于摄像机和二代证件读卡器官网:的人证对比识别系统解决方案,可用于辅助机场人工查验工作,能够有效证明并且记录工作人员已经仔细核查过该持证人的证件以及证件与持证人的对应信息。
该人证对比识别系统的功能特点有:读取二代身份证信息及照片。
对印刷/粘贴有照片的驾驶证、护照、从业资格证等证件进行拍照,并自动检测和裁剪出人脸照片。
人证对比识别系统自动检测和抓拍持证人的正面、清晰的实时现场人脸照片和场景照片。
该人证对比识别系统能够对证件照片和持证人现场人脸照片进行自动的识别比对,给出验证通过和验证失败的结论。
验证失败时,需人工核实确认持证人身份后,才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步业务办理过程。
在旅客正常的安检工作的同时,铁军智能人证对比识别系统解决方案也在同步工作,当发现可以的人证不一致的信息时,系统自动提示安检人员加强人工核查工作。
官网: 通过铁军智能人证对比识别系统解决方案的应用,必将有助于打击违法犯罪和消除治安隐患,减轻公安人员的日常工作量,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使影响公共安全的暴力恐怖犯罪、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等得到有效遏制,实现真正意义的科技强警。
人证比对产品解决方案合肥天正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03月方案设计系统架构人证比对系统采用以太网TCP/IP通讯,中心采用专业管理平台,结合非接触式IC卡、身份证、指纹/人脸生物识别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前端通行人员起到人证比对识别、门禁通行等管理职能。
人证比对系统由管理中心(管理平台、IC卡发卡器、指纹发卡器、USB摄像机、身份证阅读器、软件、卡\证)、前端人证比对设备等组成。
1)管理中心:采用专业管理平台,采用特殊的加密处理传输数据,向前端设备下发数据库信息(身份证、指纹、人脸等),接收设备端的比对结果,管控相关人员身份核验、通行。
应用前端:2)联网比对时,在设备端进行比对后,向后端平台传输比对结果,同时在设备端输出语音提示及文字显示界面,3)网络断开(或没联网)时,也可以单机独立工作a)网络断开时,只要提前经过平台下发数据(卡号、指纹、人脸等)或通过USB导入的数据(卡号、指纹、人脸)或在学习模式下采集的(身份证、人脸)信息库,在本机上进行比对验证,支持向后端平台传输比对结果等,同时在设备端输出语音提示及文字显示界面b)单机使用,可以在学习模式下进行信息(指纹、身份证、人脸)采集,也可以通过USB导入数据(卡号、指纹、人脸),在设备上对身份证、人脸数据进行验证,然后输出语音提示及文字显示界面人证比对系统对人员进行多种类多级别权限管理,来应对管控区域内进出管制,系统还可联网实时监控构建立体的防护系统,极大的提升了防护区域的安全性。
工作原理人证比对设备使用的深度学习算法保证支持人脸库人脸人脸数据更多,准确率更高,设备要求实名、实证、实人,支持身份核实、白明单(VIP名单)、黑名单,支持1:1小图人证比对准确率>99%,支持平台预先下发的(卡号、指纹、人脸)信息库或通过USB导入的(卡号、指纹、人脸)信息库或在学习模式下采集的(身份证、人脸)信息库进行本地1:N比对,支持向后端平台传输比对结果等,比对时间≤1S/人,设备使用独特的人脸捕捉定位功能,提升人脸识别准确度,设备支持网络通信,实现结果、事件信息上传,可单机使用也可与专业平台对接校验身份信息,系统记录识别和验证的过程可作为系统记录存放作为复查依据。
人像一比一比对测试方案2015年5月目录1人像1:1比对测试介绍 (4)1.1测试目的 (4)1.2测试重点 (4)1.3测试内容 (5)1.4测试指标 (5)2测试数据和环境准备 (6)2.1测试数据准备 (6)2.1.1查询照准备 (6)2.1.2登记照准备 (7)2.2测试硬件形式 (7)2.3测试网络环境 (7)3测试过程及说明 (8)3.1测试流程方法说明 (8)3.1.1静态人像比对测试方法 (8)3.2参测单位输入输出 (8)3.2.1测试输入 (8)3.2.2测试输出 (9)3.3测试结果 (9)4测试计划与安排 (11)5系统安全与数据安全 (11)1.1测试目的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人的面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通过先进、成熟的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全面的提升互联网线上远程开户等业务的拓展和服务能力提升,并通过柜台开户优化、VIP身份识别等功能优化线下业务。
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顺应了当前互联网金融趋势,全面推进业务创新拓展。
人脸识别技术在近两年飞速发展,计算机识别能力已超过人眼平均水平。
同时,人民银行近期下发远程开户意见征求稿,微众、网商等互联网银行已对人脸识别技术探索应用。
人脸识别技术在金融行业的使用正在迅速扩散。
人脸识别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核心在于取得判断申请人当前人像照与申请人对应的个人证件照是否为“同一人”。
无论业务场景如何变化,归其根本还是两张静态图片的1:1比对。
因此在金融领域人脸识别技术的测试中,将静态人像1:1比对的结果做为衡量人像识别产品性能的根本指标。
人像1:1比对测试使得在自己的业务场景下,更好地了解行业技术的成熟度,比较各厂商识别能力。
1.2测试重点根据业务场景,验证人像识别技术在具体业务上提供服务的能力。
主要包括:➢金融领域需要人脸识别技术较低误报率。
人脸识别技术测试最常用的两个指标是“误报率”和“通过率”,所谓“误报率”是指:不同人照片比对判断错误的比例(换句话说:将不同人的两张照片识别为同一个人),“通过率”是指:相同人照片比对判断正确地比例(换句话说:将同一个人两张照片识别为同一人的比例)。
智能人像比对系统解决方案************2016年12月13日目录1 背景与意义 (3)3 人像比对系统 (5)3.1 系统结构 (5)3.2 设计原则 (6)3.2.1 先进性 (7)3.2.2 开放性 (7)3.2.3 扩展性 (7)3.2.4 安全性 (9)3.2.5 抗灾性 (9)3.3 人像识别算法 (10)3.3.1 技术选型标准 (10)3.3.2 算法性能 (10)3.3.3基本比对功能 (11)3.4 人像资源库 (11)3.4.1 数据量要求 (11)3.4.2 建设基础人像库 (12)3.4.3 建设少数民族人像库 (12)3.4.5 建设宗教人像库 (12)3.4.6 数据更新 (13)3.5 软件系统介绍 (13)3.5.1 子系统功能 (13)3.5.2 人机交互系统功能 (16)3.5.3 其它功能 (17)3.5.4 子系统配置清单 (18)3.5.5 依赖软件与平台 (18)3.6 硬件系统建设 (19)3.6.1 系统结构 (19)3.6.2 系统部署规划 (20)3.6.3 硬件配置 (21)3.7 网络环境 (23)4 公安主要应用领域 (24)4.1 出入境管理 (24)4.2 边检通关口岸、机场管理 (24)4.3 户政管理 (25)4.4 侦查办案 (26)4.5 追逃布控 (26)4.6 治安管理 (27)4.7 民族宗教管理 (27)1 背景与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速度加快,以及互联网的突飞猛进,导致城市中人口密集,流动人口增加,引发了城市建设中的交通、社会治安、重点区域防范、网络犯罪日益突出等城市管理问题,今后现代化城市的建设、网络信息必然将安全作为重中之重,与城市的经济建设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社会犯罪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恐怖袭击事件如“昆明301”,网络犯罪事件等频频发生,罪犯的犯罪手法也更加隐蔽和先进,给广大公安人员侦破案件增加了难度。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人证比对系统设计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以人脸作为识别对象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通过分析人脸图像的几何特征和纹理特征,来确定一个人的身份信息。
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人证比对系统可以应用于身份认证、门禁考勤等场景,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一、系统需求分析1.人证比对功能:将用户提供的证件照与摄像头捕捉到的人脸图像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匹配。
2.高准确率:系统对人脸图像的识别应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保证系统的可靠性。
3.快速响应速度:系统应具备较快的响应速度,以提高用户体验。
4.稳定性和实用性:系统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并减少误识别。
二、系统设计1.数据采集模块:通过摄像头获取用户的人脸数据,并将其图像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后续识别的准确率。
2.特征提取与比对模块:将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与已知的证件照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匹配。
常用的方法有PCA、LBP、深度学习等。
3.数据库模块:存储用户的证件照和人脸特征信息,以供比对时使用。
4.用户界面模块:提供用户界面,供用户输入证件信息并进行比对查询。
同时,界面也需要显示比对结果。
三、系统流程1.用户打开人证比对系统,并提供证件信息。
2.系统通过摄像头获取用户的人脸图像,并进行预处理,如去除噪点、对齐等。
3.系统对采集到的人脸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与数据库中的证件照进行比对。
4.系统计算比对结果,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界面模块。
5.用户界面显示比对结果,并提供相应的操作选项。
四、系统性能优化1.特征提取算法优化:采用高效的特征提取算法,以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准确率。
2.硬件优化:使用高性能的摄像头和服务器,以提高图像采集和处理的速度。
3.算法训练和优化:通过大规模数据集的训练,优化算法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4.异常处理:对于识别失败或无法识别的情况,系统应给出相应的提示,引导用户重新识别。
人证访客、明眸通道技术方案目录1.整体概述 (3)1.1 方案背景 (3)1.2需求分析 (3)2. 一脸通系统 (5)2.1系统架构 (5)3.产品方案设计 (6)3.1 访客系统 (7)3.2 门禁系统 (9)3.3内部人员注册 (10)3.3.1.内部人员中心注册-USB相机采集 (10)3.3.2.内部人员中心注册-照片导入 (11)3.3.4.外部访客注册流程 (11)3.4出入口类型 (11)3.4.1 新增人证通道 (11)3.4.2 利旧人证通道 (12)4 . 主要产品 (13)4.1 台式双屏访客一体机(DS-K5022) (13)4.3 人证通道(新增型) 人员通道+DS-K5603-Z (15)4.4 人证通道(改造型) DS-K5603-H (17)4.5 人脸门禁一体机DS-K1T605MF (19)1.整体概述1.1 方案背景近年来,由于对人员出入口的疏忽管理,非法入侵、财物偷盗、暴力伤害等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威胁到人身安全及财产安全。
为了切实维护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在出入口处进行有效的人员身份核验和进出管理成为大家的共同诉求。
大量的内部人员和外部访客在不同时间进出不同的场所,此种现象给管理方和用户都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传统一卡通无法所有场景实现统一授权,同时存在卡片存在被复制、被代刷的情况,用户在不同的场景拥有不同的一卡通应用,意味着用户拥有多张卡片,无法实现介质统一化,能通过技术手段将进出不同场所内部人员和外部访客的身份进行统一的身份识别有着迫切的需求。
各类大楼园区、厂区(如政府大楼、企事业单位园区、住宅小区、电厂、学生/员工宿舍等)日常进出人员主要包括内部人员和外来访客两类。
目前,内部人员以刷卡方式为主;外来访客通常由保安、物业人员进行人工身份核验,采用纸质方式进行访客信息登记,访客进出往往由保安、物业人员刷卡或者直接放行。
目前已有人脸识别产品应用于金融、司法、军队、公安、边检、政府、航天、电力、工厂、教育、医疗及众多企事业单位等领域解决上述问题,但是由于人脸识别技术、系统应用的受限并未真正实现“一脸通”。
. 人证比对产品解决案天正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03月1.案设计1.1.系统架构人证比对系统采用以太网TCP/IP通讯,中心采用专业管理平台,结合非接触式IC卡、身份证、指纹/人脸生物识别及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前端通行人员起到人证比对识别、门禁通行等管理职能。
人证比对系统由管理中心(管理平台、IC卡发卡器、指纹发卡器、USB摄像机、身份证阅读器、软件、卡\证)、前端人证比对设备等组成。
1)管理中心:采用专业管理平台,采用特殊的加密处理传输数据,向前端设备下发数据库信息(身份证、指纹、人脸等),接收设备端的比对结果,管控相关人员身份核验、通行。
应用前端:2)联网比对时,在设备端进行比对后,向后端平台传输比对结果,同时在设备端输出语音提示及文字显示界面,3)网络断开(或没联网)时,也可以单机独立工作a)网络断开时,只要提前经过平台下发数据(卡号、指纹、人脸等)或通过USB导入的数据(卡号、指纹、人脸)或在学习模式下采集的(身份证、人脸)信息库,在本机上进行比对验证,支持向后端平台传输比对结果等,同时在设备端输出语音提示及文字显示界面b)单机使用,可以在学习模式下进行信息(指纹、身份证、人脸)采集,也可以通过USB导入数据(卡号、指纹、人脸),在设备上对身份证、人脸数据进行验证,然后输出语音提示及文字显示界面人证比对系统对人员进行多种类多级别权限管理,来应对管控区域进出管制,系统还可联网实时监控构建立体的防护系统,极大的提升了防护区域的安全性。
1.2.工作原理人证比对设备使用的深度学习算法保证支持人脸库人脸人脸数据更多,准确率更高,设备要名、实证、实人,支持身份核实、白明单(VIP)、黑,支持1:1小图人证比对准确率>99%,支持平台预先下发的(卡号、指纹、人脸)信息库或通过USB导入的(卡号、指纹、人脸)信息库或在学习模式下采集的(身份证、人脸)信息库进行本地1:N比对,支持向后端平台传输比对结果等,比对时间≤1S/人,设备使用独特的人脸捕捉定位功能,提升人脸识别准确度,设备支持网络通信,实现结果、事件信息上传,可单机使用也可与专业平台对接校验身份信息,系统记录识别和验证的过程可作为系统记录存放作为复查依据。
下面分别介绍两种运行模式:1)单机比对a)在设备上刷卡、身份证、刷指纹后,抓拍人脸照片后与身份证芯片人脸小图1:1比对,输出语音或文字提示界面,来验证是否为正确持证人。
b)在设备上直接刷人脸,与通过USB导入的人脸或在学习模式下采集的人脸进行本地1:N比对,输出语音或文字提示界面c)设备也支持第一次刷身份证对人脸验证通过后,后续直接刷脸验证通过2)联网比对a)1:1比对在设备上刷卡、身份证、指纹后,抓拍人脸照片后与身份证芯片人脸小图1:1比对,同时比对信息上传给平台人脸库或者公安网身份信息库,输出语音或文字提示界面。
b)1:N比对支持在设备上刷人脸后与平台预先下发的信息(卡号、指纹、人脸)或通过USB导入的信息(卡号、指纹、人脸)或在学习模式下采集的信息(身份证、人脸)进行本地1:N比对,比对信息上传到平台或者与公安网信息库做比对核实,输出语音或文字提示界面1.3.比对模式新一代人证比对设备支持单机和联网两种工作运行式,根据不同场景及功能需求支持多种比对模式,目前比对模式分为以下几种,刷人脸、刷卡+人脸、智能(人脸/刷卡+人脸切换)、指纹+人脸、刷卡+指纹+人脸,接下来将对几种比对模式分别做介绍1)刷人脸设定该模式后,需要刷人脸进行核验或通行,该模式分为两种运行状态:a)人证设备单机状态使用用户在设备上直接通过人脸框校准采集刷人脸,跟与平台预先下发的人脸或通过USB导入的人脸或在学习模式下采集的人脸进行本地1:N比对,然后设备输出语音或文字提示界面结果,按照用户权限进行身份核验或控制通行,设备还支持对黑库里的人员进行联动报警功能。
b)人证设备联网状态使用●用户在设备上通过人脸框校准采集人脸后与平台预先下发的人脸信息或通过USB导入的人脸信息或在学习模式下采集的人脸信息进行本地1:N比对后,设备输出语音或文字提示界面结果,对用户进行身份核验或控制通行,如果是黑里的人员,还支持提示、联动报警等功能在这种比对模式下,无论人证设备是联网运行或者单机运行,用户仅需要采用自带的生物识别(人脸)式这一种式进行比对,识别式上比传统的刷卡验证安全性更高,用户也无需携带卡片,在使用上给客户带来便利2)刷卡+人脸设定该模式后,需要刷卡(IC卡/身份证)+人脸进行核验或通行,该模式分为两种运行状态:a)人证设备单机状态使用●用户在人证设备上刷IC卡,并通过设备上人脸框校准采集人脸照片,跟预先通过USB导入人证设备的人员信息(卡号、指纹、人脸)先核对卡号,再对卡号关联的人脸信息进行1:1比对,然后由设备输出语音或文字提示界面结果,按照用户权限进行身份核验或控制通行。
●用户在人证设备上刷身份证,并通过设备上人脸框校准采集人脸照片,跟身份证芯片里存储的信息进行1:1小图比对,然后由设备输出语音或文字提示界面结果,按照用户权限进行身份核验或控制通行。
b)人证设备联网状态使用,●用户在人证设备上刷IC卡/身份证,并通过设备上人脸框校准采集人脸照片,在设备端先核对卡(IC卡/身份证)信息,再对卡信息关联的人脸信息进行1:1比对,设备输出语音或文字提示界面结果,同时返回比对结果给平台,对用户进行身份核验或控制通行。
在这种模式下,用户需要使用卡(IC卡/身份证)+人脸两种验证式,安全性比单独刷人脸有所提高,必须两种式都正确才能通过核验,适合使用对权限要求较高的场所场景。
3)智能(人脸/刷卡+人脸切换)模式设定该模式后,支持两种(刷人脸)/(卡+人脸)两种模式自动切换(检测到卡自动切换),也分为两种运行状态:a)人证设备单机状态使用●用户在人证设备上对准人脸框校准采集人脸照片,与平台预先下发的人脸信息或通过USB导入的人脸信息或在学习模式下采集的人脸信息进行本地1:N比对,设备输出语音或文字提示界面结果,按照用户权限进行身份核验或控制通行。
●设备检测到用户在人证设备上刷IC卡,则自动切换成(卡+人脸)验证模式,并通过设备上人脸框校准采集人脸照片,跟预先通过USB导入人证设备的信息(卡号、指纹、人脸)先核对卡号,再对卡号关联的人脸信息进行1:1比对,然后由设备输出语音或文字提示界面结果,按照用户权限进行身份核验或控制通行。
●设备检测到用户在人证设备上刷身份证,则自动切换成(卡+人脸)验证模式,并通过设备上人脸框校准采集人脸照片,跟身份证芯片里存储的信息进行1:1小图比对,然后由设备输出语音或文字提示界面结果,按照用户权限进行身份核验或控制通行。
b)人证设备联网状态使用,●用户直接刷脸,则在设备上通过人脸框校准采集人脸,与平台预先下发的人脸库或通过USB导入的人脸库或在学习模式下采集的人脸库进行本地1:N比对,设备输出语音或文字提示界面结果,对用户进行身份核验或控制通行。
●设备检测到用户在人证设备上刷IC卡/身份证,则自动切换成(卡+人脸)验证模式,并通过设备上人脸框校准采集人脸照片,在前端先核对卡信息,再对卡信息关联的人脸信息进行1:1比对,输出比对结果给平台,同时设备输出语音或文字提示界面,对用户进行身份核验或控制通行。
在这种模式下,用户可跟根据需要在刷人脸或刷(卡+人脸)模式间自由切换,一面有卡+人脸生物识别验证式保证安全性,另外也给了客户一定的自由度,在忘带卡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人脸生物识别验证式核验通行。
4)指纹+人脸设定该模式后,需要刷指纹+人脸进行核验或通行,该模式分为两种运行状态:a)人证设备单机状态使用●用户在人证设备上刷指纹,并通过设备上人脸框校准采集人脸照片,跟预先通过USB导入人证设备或通过学习模式采集的人员信息(指纹、人脸)先本地1:N核对指纹,再对指纹关联的人脸信息进行1:1比对,两种式都比对后,由设备输出语音或文字提示界面结果,按照用户权限进行身份核验或控制通行。
b)人证设备联网状态使用●用户在人证设备上刷指纹,并通过设备上人脸框校准采集人脸照片,在本地先1:N核对指纹信息,再对指纹信息关联的人脸信息进行1:1比对,输出别对结果给平台,同时设备输出语音或文字提示界面结果,对用户进行身份核验或控制通行。
在这种模式下,用户使用指纹+人脸两种生物识别式做比对,在两种式都通过验证的前提下才可以通过核验或通行,两种生物识别式都是用户随身携带,没有传统上外带卡片的麻烦,同时也提高了权限验证的安全性,适用于安全级别较高的场景场所。
5)刷卡+指纹+人脸设定该模式后,需要刷卡+指纹+人脸进行核验或通行,该模式分为两种运行状态:a)人证设备单机状态使用●用户在人证设备上刷IC卡,指纹,并通过设备上人脸框校准采集人脸照片,与通过USB导入的信息(卡号、指纹、人脸)或在学习模式下采集的人员信息(身份证、人脸)先核对卡、指纹,再对卡和指纹关联的人脸信息进行1:1比对,三种式都比对后,由设备输出语音或文字提示界面结果,按照用户权限进行身份核验或控制通行。
●用户在人证设备上刷身份证,指纹,并通过设备上人脸框校准采集人脸照片,与通过USB导入的信息(卡号、指纹、人脸)或在学习模式下采集的信息(身份证、人脸)先核对身份证、指纹,再对身份证和指纹关联的人脸信息进行1:1比对,三种式都比对后,由设备输出语音或文字提示界面结果,按照用户权限进行身份核验或控制通行。
b)人证设备联网状态使用●用户在人证设备上刷卡(IC卡/身份证)、指纹,并通过设备上人脸框校准采集人脸照片,在设备端本地比对卡信息、指纹信息,再对卡(IC卡/身份证)、指纹信息关联的人脸信息进行1:1比对,输出比对结果给平台,同时设备输出语音或文字提示界面,对用户进行身份核验或控制通行。
在这种模式下,用户必须刷卡(IC卡/身份证)+指纹+人脸三种式做比对,在三种式都通过验证的前提下才可以通过核验或通行,除去两种生物识别式,还加上传统上卡片权限的验证,把安全级别提到了最高,适用于安全级别要求极高的场景场所,如银行、金库、监所等场合。
1.4.系统功能优势人证比对系统可以联网运行比对,也可以单机运行比对,还支持多种比对模式,系统跟传统的人证比对设备相比,有更丰富的功能及优势:1)设备支持卡、身份证、指纹、人脸单独一种或多种组合验证,可供客户灵活选择比对式。
2)设备可单机运行,使用14亿人都有的身份证,无须事先采集照片,对身份证信息和人脸做比对,充分保证使用的便捷性。
3)设备可联网运行,支持与第三平台或者公安身份信息库对接,实时比对并输出结果给平台,跟预定的权限数据库核验后使用,保证数据验证的密性。
4)设备根据验证式不同,支持1:1人证小图或人脸1:N本地比对,保障了不同验证的准确性,满足客户对准确性的要求5)设备支持卡(IC卡、身份证)权限、证、人证合一的黑白管理,确保实名实证,一人一证,验证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