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考 核办法
- 格式:pdf
- 大小:91.58 KB
- 文档页数:5
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1. 为规范教育信息化工作,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制定本管理制度。
2. 本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3. 教育信息化工作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实效性、创新性的原则。
二、组织机构与责任1. 学校设立信息化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组织实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规划和各项政策。
2. 学校设立信息化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的信息化工作推进、项目管理、技术支持等工作。
3. 各部门、学院设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领域的信息化工作,协助信息化管理办公室推进工作。
三、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1. 学校统一建设教育信息化平台,包括教务管理系统、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学资源管理平台等。
2. 平台建设应遵循标准化、模块化、可扩展的原则,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学校应定期进行系统维护和更新,并及时解决用户反馈的问题。
四、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1. 学校按学科、年级等不同需求,建设和采购教学资源,包括数字教材、教学视频、教学软件等。
2. 学校要建立统一的资源管理体系,包括资源的筛选、审批、发布、更新等环节。
3. 学校要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确保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有效利用。
五、教育信息化安全管理1. 学校设立信息安全管理组织,负责教育信息化安全工作的规划、监督和技术支持。
2. 学校要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
3. 教育信息化平台的账号管理、权限控制和日志审计等工作必须得到严格执行。
六、教育信息化管理评估1. 学校要定期对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评估,包括技术水平、应用效果等方面。
2. 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以供改进和调整工作。
3. 学校要加强对评估结果的利用,为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七、宣传推广和社会合作1. 学校要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宣传推广,提高师生和家长对信息化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
2. 学校要积极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教育信息化制度模版一、背景与目的在当今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为了推动、规范和优化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为学校、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提供一个操作指南,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能够顺利、高效地进行。
二、应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教育机构,包括但不限于学校、教育管理部门等。
三、责任主体1. 学校行政人员:负责组织和协调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
2. 教师:负责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积极参与,并提供相关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方案。
3. 教育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协调和指导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
四、教育信息化数据管理1. 数据收集和整理:学校应建立健全的数据收集机制,定期收集和整理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数据,包括教师、学生和教育资源等相关数据。
2. 数据安全管理: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教育信息化数据的安全和机密性。
3. 数据分享与交流:学校可以通过合理的机制和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数据分享与交流,提高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效果。
五、教育信息技术设备管理1. 采购与更新:学校应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和经费情况,制定教育信息技术设备的采购和更新计划,并按时进行采购和更新工作。
2. 设备维修和保养:学校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维修和保养制度,定期检查和维修教育信息技术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3. 设备利用和管理:学校应制定教育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规定,合理安排设备的利用和分配,防止浪费和滥用。
六、师资培养与专业发展1. 教师培训机制:学校应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和分享。
2. 培训资料和资源:学校应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料和资源,以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
3. 培训效果评估:学校应定期对教师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并对培训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
教育信息化工作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教育信息化工作应当坚持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学生发展、服务教育管理的总体方针,遵循科学、规范、开放、共享的原则,实行全员参与、分类管理、全面推进的工作机制。
第三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目标是:建设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
第四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支持教育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第五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明确责任分工,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六条教育信息化工作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信息技术发展规律,注重实践创新,逐步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第七条教育信息化工作需遵循教育学、信息学、心理学等学科原理,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开展系统化、标准化的工作,提高教学效果和管理水平。
第八条教育信息化工作应当注重保障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加强网络监管和人员培训,保障教育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教学秩序。
第二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第九条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网络、计算设备、教学软件等。
第十条学校应当建立网络布线、机房、服务器等硬件设施,保障教育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安全。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购置优质教学软件和资源,提供学生和教师使用,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育渠道。
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定期更新硬件设施和教学资源,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持续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建立信息技术保障队伍,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维护工作,预防故障发生,保障教学正常进行。
第三章教育信息化教育教学第十四条学校应当根据教育教学需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设计和开展各类教学活动。
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公布日期】2023.02.06•【字号】•【施行日期】2023.02.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市教育局,各有关高等学校: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23年2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办法(试行)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引导督促全区高等职业院校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规范教育教学管理,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合格评估”)。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个更大”重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和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紧紧围绕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总目标,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深化职业教育评价改革,规范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坚决破除“五唯”顽瘴痼疾,扭转不科学的评价导向,确保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
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引导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教学条件达标建设,健全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保证体系,提升我区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能力,为促进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制度范本1. 引言教育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改造和提升教育教学过程的能力和效果的过程和结果。
为了统一教育信息化组织的管理,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实施,特制定本组织管理制度,以规范和指导教育信息化的运作。
2. 概述本组织管理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教育信息化组织的运作,明确职责分工、工作流程和管理要求,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推进和落地。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教育信息化组织成员,包括领导、管理员和技术人员。
3. 职责分工3.1 领导层:负责制定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和规划,明确各个阶段的目标和重点工作,保障资源和支持。
3.2 管理员:负责组织和协调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预算,监督和评估工作进展。
3.3 技术人员:负责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包括硬件和软件的采购、安装、升级、维修和保障。
4. 工作流程4.1 需求分析:收集各方需求,明确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和特性,编制需求分析报告。
4.2 规划设计:制定教育信息化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具体设计方案,包括网络拓扑、服务器配置和软件功能等。
4.3 采购建设:按照规划设计方案进行硬件和软件的采购、配置和安装,建设教育信息化系统。
4.4 运维管理:对教育信息化系统进行日常运维和管理,包括故障排除、数据备份和安全管理等。
4.5 使用培训:组织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教师和学生对教育信息化系统的使用能力和积极性。
4.6 监督评估:定期对教育信息化系统进行监督和评估,收集用户反馈,及时改进和优化系统。
5. 管理要求5.1 保密管理:教育信息化组织成员必须遵守保密规定,保护教育信息化系统中的敏感信息和个人隐私。
5.2 合理使用:教育信息化组织成员必须合理使用教育信息化系统,禁止滥用或损害系统的行为。
5.3 安全防护:教育信息化组织必须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信息泄露。
5.4 创新发展:教育信息化组织成员鼓励积极创新,不断提高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功能和服务水平。
学校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推动教育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高办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管理和服务的活动。
第三条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信息化管理体系,提高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推动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发展。
第四条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涉及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方面,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条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必须遵循法律法规,坚持科学管理,保证信息安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
第六条学校信息化管理委员会是学校信息化管理的领导机构,负责统一领导和协调学校信息化管理工作。
学校信息化管理委员会由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第七条学校信息化管理办公室是学校信息化管理的执行机构,负责具体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学校信息化管理办公室由专门的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实施和监督学校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
第八条学校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是学校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准则,具有约束力和指导作用。
第二章教学信息化管理第九条学校要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第十条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教学信息化管理体系,制定教学信息化发展规划,做好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和管理。
第十一条学校要加强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实现教学过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智能化决策。
第十二条学校要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第十三条学校要加强教育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推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开发。
第十四条学校要加强教学信息化管理的评估和监督,促进教学信息化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
第三章科研信息化管理第十五条学校要加强科研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技术在科研中的应用,提高科研效率和科研水平。
第十六条学校要建立和完善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制定科研信息化发展规划,做好科研信息化资源建设和管理。
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制度范文一、引言教育信息化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运用它们对教育进行深度融合的一种管理方式。
为了规范和完善教育信息化工作,制定组织管理制度成为一项必要举措。
本文将就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制度进行详细阐述,便于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单位参考。
二、组织架构(1)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决策层,在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源配置等方面起着核心作用。
领导小组应由学校领导、信息化专家以及教师代表等组成,负责制定信息化发展纲要、监督工作进展,并定期召开会议进行汇报和讨论。
(2)教育信息化办公室教育信息化办公室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具体执行单位,负责具体的工作安排和协调。
办公室应设立专门的信息化管理人员,根据领导小组的决策,组织相关人员制定工作计划、组织培训、收集反馈意见等,并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
(3)信息化项目组信息化项目组是实施具体信息化项目的工作组织,其成员由专业技术人员和相关教师组成,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和推进。
项目组应定期召开会议,制定详细的计划和进度安排,并与教育信息化办公室保持密切沟通。
三、工作职责(1)领导小组的职责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制定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政策文件,明确信息化工作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
同时,领导小组还负责监督信息化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评估和调整工作计划以及资源配置。
(2)办公室的职责办公室主要负责信息化工作的具体安排和协调。
办公室应负责制定信息化工作计划和年度目标,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工作。
此外,办公室还应定期收集信息化工作中的问题和意见,并及时与项目组进行沟通,推动问题解决和工作进展。
(3)项目组的职责项目组的主要职责是根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的要求,制定具体项目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项目组应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和推进,包括技术方案的设计、资源的调配、培训的组织等。
同时,项目组还应及时向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汇报项目进展情况和工作成果。
四、工作流程(1)信息化规划信息化规划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组织管理的起始点。
学校信息办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行政管理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的相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校信息办公室(以下简称信息办)是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全校信息资源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工作。
第三条信息办工作应当遵循统筹规划、分工负责、资源共享、服务教学的原则,推动学校信息化建设与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相结合,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组织架构与职责第四条信息办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工作人员若干名。
信息办主任由学校分管领导担任,负责信息办的全面工作。
第五条信息办的职责:(一)负责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负责学校信息资源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稳定和高效。
(三)负责学校网络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管理和维护,保障网络畅通和安全。
(四)负责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推广和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行政管理水平。
(五)负责学校信息化培训和宣传工作,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六)负责学校信息化项目的申报、实施和验收工作。
(七)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对外合作与交流。
(八)完成学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工作程序与流程第六条信息办工作程序分为计划、实施、监督、评估和改进五个阶段。
(一)计划阶段:根据学校发展需要,制定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和措施。
(二)实施阶段:按照工作计划,组织力量开展信息化建设项目,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
(三)监督阶段:对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全程监督,确保项目按照计划推进,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评估阶段:对信息化建设项目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轮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五)改进阶段:根据评估结果,对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改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七条信息办工作流程:(一)项目申报:根据学校发展需要,提出信息化建设项目,编写项目申报书,提交给信息办。
学校教育信息工作制度是为了加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现代化,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本文从组织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应用与管理、培训与指导、安全与保障等方面阐述了学校教育信息工作制度的内容。
一、组织管理1. 学校成立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实施。
2. 学校设立教育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负责日常教育信息化工作,包括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和管理。
3.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和考核,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深入推进。
二、基础设施建设1. 学校要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确保教育教学所需的信息化设备齐全、性能良好。
2. 学校要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设备的管理制度,明确设备使用、维护和更新等方面的责任和要求。
3. 学校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需求,合理规划校园网络布局,提高网络带宽和稳定性,确保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三、应用与管理1. 学校要积极推广教育信息化应用,将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学校要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应用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应用效果。
3. 学校要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开发与创新,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不断优化和升级。
四、培训与指导1. 学校要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和应用能力。
2. 学校要定期组织教育信息化专题培训和研讨会,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学校要关注学生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培养,将信息化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
五、安全与保障1. 学校要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教育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2. 学校要加强对教育信息资源的版权保护,尊重知识产权,防止侵权行为。
3. 学校要定期开展教育信息化安全检查和应急处置演练,提高教育信息化安全防护能力。
六、考核与评价1. 学校要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教职工绩效考核体系,激发教职工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积极性。
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模版一、引言教育信息化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教育信息化工作,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育信息化管理的基本原则1.总体规划原则教育信息化管理应与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相衔接,确保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目标一致。
2.科学决策原则教育信息化管理应依据科学研究成果和实际需求,科学决策,合理安排资源,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
3.公平公正原则教育信息化管理应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4.合理利用原则教育信息化管理应合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5.持续改进原则教育信息化管理应不断总结经验,及时调整管理策略,不断推动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提质增效。
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1.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应根据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确保网络设备、电子设备等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更新换代。
2.设备管理学校应建立设备管理制度,包括设备的购买、使用、维护、保养等方面的规定,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保护。
3.网络管理学校应建立网络管理制度,包括网络安全、网络使用、网络维护等方面的规定,确保网络的安全稳定运行。
四、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与管理1.平台建设学校应根据教育信息化需求,选择合适的教育信息化平台,并进行建设和管理,确保平台的功能完善和稳定运行。
2.平台使用学校应制定平台使用规定,明确教师、学生等各个角色在平台上的权限和责任,鼓励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平台进行教学和学习。
3.数据管理学校应建立数据管理制度,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共享、安全等方面的规定,保护教育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
五、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与管理1.教学资源建设学校应根据课程需要和教学要求,制定教学资源建设计划,包括教材、课件、多媒体资料等的开发和采购,为教学提供支持。
教育信息化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教育事业的信息化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学校内的所有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包括硬件设备的采购、网络建设、教学资源管理、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
第三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利,确保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学校应当加强师生信息化意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师生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工作和学习能力。
第五条学校应当定期对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和措施。
第六条学校应当依法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严禁泄露和滥用个人信息。
第七条学校应当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
第八条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合法、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第九条学校应当设立专门的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负责全校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第十条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应当由专业人员组成,具备相关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第十一条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应当负责制定信息化管理计划、指导信息化建设、监督信息化运行等工作。
第十二条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应当协调各部门的信息化工作,推动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定期对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和措施。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设备支持,保障教育信息化管理机构正常运行。
第三章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第十五条学校应当建立信息化硬件设备的采购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设备的质量和数量,确保教学和管理的需要。
第十六条学校应当建立网络建设管理制度,确保网络畅通、安全、稳定,并配备专门的网络管理人员。
第十七条学校应当建立教学资源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资源的选购、使用和共享机制,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信息安全意识教育,建立安全检测和处理机制,确保信息安全。
信息化系统应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为贯彻公司《CSPS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文件精神,落实公司责任制考核要求,加强对信息化建设的监督和管理,提高信息化应用效率,促进信息资源共享,特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原则考核工作将遵循科学性、客观性、公正性和针对性的原则,采取自评、互评、实地调查和部门评审等方式,采集信息资料,实事求是地开展考核工作。
二、考核主体由公司技术中心牵头,成立华西公司信息化绩效考核小组(以下简称考核小组)。
考核小组成员由综合部、技术中心等相关单位人员组成。
三、考核对象公司各部门四、考核内容(一)组织管理单位内部信息化组织管理情况;信息化工作人员定期专业技能培训情况;年度信息化工作规划制定及组织实施情况;资源共享、信息安全、运行维护等各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
(二)基础建设网络建设、维护和应用情况;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等方面建设情况;业务梳理和管理创新情况;核心业务信息化实现情况;财务、物流、邮件、无纸化信息办公等内部管理信息化实现情况。
(三)资金使用公司信息化资金投入情况;使用公司下拔资金的利用和落实情况。
(四)信息公开按照信息公开相关要求编制本单位信息公开目录情况;按照《CSPS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规定在网站平台及时准确发布公开信息情况和定期更新维护情况。
(五)应用服务各部门利用网络资源服务情况;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网络资源全面推进信息化的应用情况;公司物流系统使用情况;公司邮件系统的使用情况,公司无纸化办公系统的使用情况。
(六)网络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建立情况;重要系统安全定级和备案情况;相应的安全等级保护方案制定情况;按照公司技术中心统一要求部署系统补丁、网络病毒防杀体系和其它安全防护系统的情况。
(七)特色发展各部门信息化工作的创新与特色情况。
五、考核步骤各部门根据《华西公司信息化绩效考核评价细则》,填写《华西公司信息化绩效考核自评表》,并逐一说明自我考评的结果,形成自评报告,报考核小组。
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考查方法为进一步增强我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教育信息化教课应用工作,不停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易教师教育信息化教课应用技术,充足发挥我校现有信息化教育设备和资源的效能,增强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业务学习、教育管理、教课应用和教育教课改革的创新和能力,不停提高我校教育教课质量,依据我校实质,特拟订《十堰艺术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考查方法》。
一、考查对象1.学校教育信息化中层管理人员。
2.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教师。
3.学校任职任课教师。
二、查核原则1.查核以定量 +定性相联合,坚持脚踏实地,公然、公正、公正为准则,实时宣布查核结果。
2.依据管理岗位职责和任课教师任课实质状况,推行分类管理,分类检查,平常查核与学期查核相合。
3.依据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逐年调整查核内容,查核要求逐渐提高。
三、查核目标1.能仔细执行岗位职责,工作负责,业务娴熟,圆满达成工作任务,无责任事故。
2.教育信息技术能力较强或提高较快,教育信息化教课应意图识获得提高,应用水平不停提高。
3.增强教育信息化教课应用实效性,确实提高讲堂教课效率,提高教育教课质量。
四、考查方法1.学校成立查核工作小组,确实增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2.依据工作目标执行状况,对管理干部、管理教师和任课教师量化查核,推行 9 分以上( A等)、 8 分以上( B 等)、 7 分以上( C 等)、 7 分以下( D等)等级查核。
3.管理干部、管理教师查核按等级 A 等 6 分、 B 等 4 分、 C等 2 分、D等 0 分加入个人学期绩效薪资查核。
任课教师查核结果按学校现行教师绩效薪资相关查核记分方法执行。
4.分类拟订管理人员、管理教师、任课教师查核标准五、查核内容及标准(一)教育信息化中层管理干部查核内容1.指导信息技术教育各岗位拟订工作计划和全校信息化工作计划,实时上报学校并组织实行。
2.逐渐完美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公正、公正展开管理查核工作。
学校教育信息化各规章制度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迅猛,教育也不例外。
学校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许多学校已经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不断推出各种规章制度,以确保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和顺利进行。
首先,必须有管理体系。
学校必须成立政府领导下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如网络与信息管理中心。
其职责是:领导、指导和监督校内各部门、服务设施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制定和组织实施校内信息化相关规则和标准,如网络使用规定、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等。
同时,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信息化技术培训,以便更好地利用现代技术。
其次,学校需要建立一套信息化硬件设备环境。
学校的计算机房要满足相应的硬件、软件要求,包括服务器、路由器等。
此外,学校还应当配备其他信息化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
这些设备的配置质量要优良,以保证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效率和学生信息技术应用的体验感。
最后,学校要建设完善的信息安全系统。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必然带来安全隐患。
学校应当制定针对校内网络安全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方案。
严格保管学生及教职工的个人隐私信息,防止个人信息泄露。
学校还应用安全管理系统,保持数据的完整、准确性和机密性。
其他的规章制度也是必须的:如使用网络教育资源的管理规定,电子教育资源开发规定等。
总之,学校信息化建设规章制度必不可少。
这些制度可以确保教育信息化的顺利推进,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改革。
当然,学校不能满足于仅拥有一套规章制度,只要始终保持创新和探索,发现问题、改进模式,才能够做好信息化建设工作。
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范本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教育信息化已成为促进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顺利推进和科学管理,制定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既是必要的,也是迫切需要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开展,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教育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力,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二、目的1. 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推进和有效执行;2. 统一教育信息化管理的标准和要求;3. 规范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流程和程序;4. 保护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5. 提高教育信息化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三、管理职责1. 教育行政部门(省、市、县/区)(1)负责制定本地区教育信息化规划和发展目标;(2)组织推进本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工作;(3)编制教育信息化项目的投资计划和预算;(4)监督指导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5)组织开展教育信息化专业培训和能力提升。
2. 学校(1)根据教育信息化规划,制定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实施方案;(2)组织实施教育信息化项目,包括硬件设备的采购、软件应用的推进等;(3)建立和维护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系统,确保其安全和稳定运行;(4)开展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培训和能力提升;(5)定期评估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效果并向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3. 教育管理人员(1)负责教育信息化项目的规划、实施和监督;(2)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进行教育信息化工作;(3)监督和检查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情况;(4)及时处理教育信息化系统的故障和问题;(5)参与教育信息化培训和能力提升。
四、工作流程1. 编制教育信息化规划(1)确定教育信息化的目标和任务;(2)明确教育信息化的基本原则和策略;(3)制定教育信息化的时间表和路线图;(4)评估资源情况,确定教育信息化的投资计划和预算。
2. 硬件设备采购和建设(1)根据教育信息化规划,编制硬件设备采购需求计划;(2)制定硬件设备采购方案和招标文件;(3)组织硬件设备的采购、验收和安装;(4)建设和维护硬件设备的配套设施。
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1. 绪论教育信息化是指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提高教育质量,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组织协调、实施策划、资源管理、绩效评估等方面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进行详细阐述。
2. 组织协调2.1 确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小组为了统筹协调教育信息化工作,应该设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小组,由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和专家组成,负责制定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具体实施方案。
2.2 制定教育信息化工作协调机制教育信息化涉及多个部门和学校的合作与协调,应建立起相应的协调机制。
设立定期的协调会议,由教育信息化工作管理小组负责召集,各相关部门和学校代表参加,共同研究解决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问题。
3. 实施策划3.1 制定教育信息化实施规划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实施规划。
该规划应包括教育信息化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时间节点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有序进行。
3.2 制定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建立教育信息化项目管理流程是有效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手段。
该流程包括项目需求分析、方案制定、实施推进、运维管理等环节,以确保教育信息化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4. 资源管理4.1 教育信息化资源调配为了保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合理调配教育信息化所需的各类资源。
包括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带宽等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以满足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需求。
4.2 教育信息化人员培训教育信息化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支持和人员配备。
应通过组织培训、外聘专家等方式,提升教育信息化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应对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需求。
5. 绩效评估5.1 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机制为了了解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应建立完善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评估机制。
该机制可以包括定期的效果评估、满意度调查等方式,以全面评估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学校教研信息化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教研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提高教研成果转化率,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学校教研信息化工作中的教师、教研员和相关管理人员。
第三条学校教研信息化的目标:以教师为中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模式,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
第四条学校教研信息化的原则:科学性、规范性、民主性、公开性、保密性、激励性。
第二章教研信息化管理第五条学校应建立健全教研信息化管理体系,明确教研信息化管理的组织架构和职责分工。
第六条学校应设立教研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教研信息化工作的规划、组织、实施和监督。
第七条学校应设立教研信息化管理委员会,由教研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召集,成员包括学校领导、教研员、教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等,负责制定教研信息化工作的总体规划和重大决策。
第八条学校应设立教研信息化专家顾问团,由相关学科的专家和学者组成,为学校教研信息化工作提供建议和指导。
第九条学校应设立教研信息化工作小组,由教研员和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教研信息化工作。
第十条学校应建立教研信息化管理制度,规范教研信息化工作的程序和流程。
第三章教研信息化建设第十一条学校应建立健全教研信息化基础设施,包括网络设备、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等。
第十二条学校应开展教研信息化需求调查,了解教师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教研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第十三条学校应制定教研信息化建设规划,确定教研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时间表。
第十四条学校应推进教研信息化建设项目,确保教研信息化建设任务的完成。
第十五条学校应建立教研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提供教研信息化资源和服务的共享。
第四章教研信息化运行第十六条学校应建立教研信息化数据中心,负责教研信息化数据的收集、存储和管理。
第十七条学校应开展教研信息化应用培训,提高教师和教研员的信息化应用能力。
第十八条学校应推动教研信息化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校园信息化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校园信息化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学校的管理和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系统、高效的规划、组织和实施,促进学校管理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是现代化学校建设的必然要求。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制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校园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促进教育信息化应用和发展,推动学校管理和教学工作的现代化。
第三条学校应当依据教育信息化的需要,制定校园信息化规划和建设方案,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结合,促进信息技术教育在学校的深入推广。
第四条学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一支符合信息化时代要求的优秀师资队伍。
第五条学校应当重视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通过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第六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和网络安全管理,规范信息化建设和使用。
第二章校园信息化建设第七条学校应当依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校园信息化建设规划方案,确保信息技术设施和资源与学校教学、管理需求相适应。
第八条学校应当加强信息技术设备的更新和维护,保障网络设施的正常运转,提高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效率。
第九条学校应当加强教育应用软件的研发和运用,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第十条学校应当建立健全信息技术培训机制,定期组织教师、学生等相关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推动信息技术在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应用,促进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和创新。
第三章教育信息化应用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建立多样化的教育信息化应用模式,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加强虚拟实验室和网络资源建设,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服务,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
第十四条学校应当积极推动在线教育和远程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拓展教学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考核办法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育信息化管理与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工作,不断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技能,充分发挥我校现有信息化教育设施和资源的效能,增强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业务学习、教育管理、教学应用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和能力,不断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十堰艺术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考核办法》。
一、考核对象
1.学校教育信息化中层管理人员。
2.学校教育信息化管理教师。
3.学校在职任课教师。
二、考核原则
1.考核以定量+定性相结合,坚持实事求是,公开、公正、公平为准则,及时公布考核结果。
2.根据管理岗位职责和任课教师任课实际情况,实行分类管理,分类检查,平时考核与学期考核相合。
3.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逐年调整考核内容,考核要求逐步提高。
三、考核目标
1.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工作负责,业务熟练,圆满完成工作任务,无责任事故。
2.教育信息技术能力较强或提高较快,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意识得到提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
3.增强教育信息化教学应用实效性,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
四、考核办法
1.学校成立考核工作小组,切实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
2.按照工作目标执行情况,对管理干部、管理教师和任课教师量化考核,实行9分以上(A等)、8分以上(B等)、7分以上(C等)、7分以下(D等)等级考核。
3.管理干部、管理教师考核按等级A等6分、B等4分、C等2分、D等0分加入个人学期绩效工资考核。
任课教师考核结果按学校现行教师绩效工资有关考核记分办法执行。
4.分类制定管理人员、管理教师、任课教师考核标准
五、考核内容及标准
(一)教育信息化中层管理干部考核内容
1.指导信息技术教育各岗位制定工作计划和全校信息化工作计划,及时上报学校并组织实施。
2.逐步完善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公平、公正开展管理考核工作。
3. 负责组织管理教师有关业务及任课教师信息技术及教学应用培训考核工作。
4.组织、指导、协调学校信息技术人员完成相应岗位工作,及时解决处理工作问题与技术问题,保障各项设备正常运转。
5.制定全校信息技术教学及教学应用计划,合理安排教学场地及课时、监督落实执行情况。
6.加强学校网络、网站建设、严格管理,维护好各项设备、设施,加强安全、检查、巡查,无重大事故发生。
7.完成好学校其它配合工作。
(二)教育信息化管理教师考核内容
1.三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总控室)管理人员考核。
(1)保持室内环境,设备卫生清洁,每周打扫一次(周五下午)。
所有设备登记造册,帐目清楚,存放整齐,妥善保管。
(2)定期检查电路、测试机器运转情况,定期升级程序,查杀病毒等维护工作,全力保障所有设备正常安全运转。
(3)根据学校计划,安排好信息技术教学和其它学科信息化教学应用教学计划,同时负责监督、落实教师教学,并做好学生上机、教学应用等使用记录。
(4)严格要求使用者规范操作,爱护设施、设备,人为损坏设施、设备的要负责追查责任人,及时向学校汇报处理。
(5)做到严格管理,热情服务,遇到一般性故障要及时排除,硬件等正常损耗及时向学校汇报更换,微机室要保障70%学生机正常运行,其它室(厅)设备故障要在规定时限内恢复正常,不得耽误教育教学工作。
2现代远程教育管理员考核
(1)有较强的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
(2)重视机器维护和系统更新、升级以及病毒查杀工作,信息技术设备和远程接收设备运转正常,能随时处理一般性故障,较重大硬件性故障及时汇报并提出处理建议和意见。
(3)每月发布一次远程教育资源信息,按时接收,下载教育教学资源内容,数据分类存放,妥善保存。
(4)每学期根据接收下载资源内容,按学科分类,编制目录打印成
册,同时发送到学校网站资源库,便于教学使用。
(5)根据远程教育资源内容,结合本校实际需要,每周向教学主管领导推荐提供优秀课例,学科培训等业务学习内容,配合学校开展好校本培训工作。
3.校园网络、网站管理人员考核
(1)对校园网络、网站系统进行日常维护,做好网络设备的巡检工作和安全防范工作,确保网络畅通无阻,网站运转正常。
(2)认真做好网络系统数据记录,安全备份和用户管理工作,为学校应用信息网络的教育教学提供技术支持,保证学校网络设备安全运行的环境要求。
(3)不断改进网站建设和管理,突显学校办学特色。
对学校有关部门报送的信息及时上传、发布、宣传学校各项成果,扩大学校影响。
(4)建立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库,按要求收集、下载优质资源,资源存储量达到80G以上。
及时收集、整理教师上传的各类资源,分类管理,使用便捷。
(5)注重网络、网站安全建设和防范工作,严禁封建迷信、色性暴力、不文明言行进入校园网络。
4.信息化专题教育活动考核
(1)信息化专题教育活动由学校德育处负责组织实施,学校信息教育各岗位管理教师积极配合开展好此项工作。
(2)每学期利用多媒体信息设备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影片教育、安全教育、防火、防震教育、环保教育等各种专题教育不少于10次。
(3)每次专题教育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讨论、撰写观后感,分类装订保管。
(4)按时制定专题教育活动计划,及时上报学校,信息技术有关部门及早统一安排,并做好活动各项记录。
(三)任课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考核
1.认真参加学校各类信息技术教育培训活动,电子备课、网络教研、课件制作和二次加工等教育技术能力有一定提高。
2.按学校规定完成多媒体教学课时数,多媒体教学应用要做到教师教案,多媒体教室使用记载,多媒体课程安排相一致,多媒体教室每周不少于20课时,多媒体班级每周不少于15课时。
3.根据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需要,每学期每位任课教师要按规定数量通过校园网向学校网站报送优秀课件、电子教案、优秀课例、教学资源素材(图片、视频、音频或动画)等资源。
六、本办法自通过之日起实行
湖北省十堰艺术学校
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