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2 人文地理2
- 格式:doc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20
2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1自然地理1.选择题(一)宇宙中的地球(09年全国卷文综Ⅱ9~10题)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锋(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
(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9.若旅行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了“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A.初二B.初五C.初八D.十一答案:B10.若该旅行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式农历A.初二B.初五C.初八D.十一答案:C(09年天津文综第5题)科考队员在北极点附近某处一天中不同时刻拍摄了太阳照片。
观察照片(下图)太阳位于a所指位置时,拍摄者看到的太阳方位和他所在地的地方时分别是A. 正北 0:00B. 正北 12:00C. 正南 0:00D. 正南 12:00答案:A(二)地球概论(09年重庆文综第1~2题)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答案:B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答案:C(09年福建文综第10,11,12题)读图5,完成10-12题.10.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A.0°-20°NB.0°-20°SC.20°N -23°26′ND.20°S -23°26′S答案:C11.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B.北温带范围变小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D .悉尼(约34°S )夏季昼变长 答案:A12.若O 为北极点,H 、P 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交点,则E 点的时间可能为 A .5月23日8时 B .6月22日18时 C .11月23日6时 D .12月22日18时 答案:D(09年山东文综第4题)图2为某气象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2. 下列哪个地理现象是由地球公转产生的?A. 昼夜更替B. 四季变化C. 潮汐现象D. 地球磁场3. 我国主要的地形区中,黄土高原位于:A. 第一级阶梯B. 第二级阶梯C. 第三级阶梯D. 第四级阶梯4. 下列哪个城市不属于我国的四大直辖市?A. 北京B. 上海C. 广州D. 天津5. 世界人口第三多的国家是:A. 美国B. 印度尼西亚C. 巴西D. 俄罗斯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自转速度是不变的。
()2. 地理信息系统(GIS)属于遥感技术。
()3. 水循环过程中,蒸发是最大的水汽输送途径。
()4. 城市化进程一定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5. 地球上所有地区都可以观察到昼夜更替现象。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环节。
2. 我国的三大平原分别是:______平原、______平原、______平原。
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 城市化的标志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5. 世界上的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意义。
2. 简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 简述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4. 简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
5. 简述世界人口分布的规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已知某地正午太阳高度为80°,求该地的纬度。
2. 某地位于北纬40°,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3. 若某地年降水量为800mm,求该地可能属于哪种气候类型。
4. 已知某城市人口为100万,年增长率为2%,求10年后该城市人口。
2009年高考(全国卷II)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试题解析09年高考地理试题选择题的难度较08年大,综合题第36题较08年稍易,39题难度相当。
三、试题解析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
据此完成1-3题:1.这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接近A.原料产地 B销售市场 C能源基地 D研发基地2.以这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A.减轻大气污染B.减轻“白色污染”C.促生物多样性D.减轻酸雨危害3.这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A.河南省B.山东省C.四川省D.吉林省图1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
读图1完成4—5题4.1951—2000年,该国A.是人口净迁入国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D.人口增长了15.1%5.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B.可能位于欧洲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D.20世纪未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图2中,H地恰与某高压天气系统中心相吻合,该天气系统以每天200千米的速度东移.据此完成6-8题6.H地与甲聚落的相对高差约为A.800米B.1500米C.1800米D.2100米7.上午10时,H地气温为12°C,甲聚落气温为17°C。
到15时甲聚落的气温最接近A.15°CB.18°CC.21°CD.24°C8.甲聚落第二天的天气状况为A.晴天转阴雨B.大风有浮尘C.晴暖有微风D.阵风间暴雨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峰(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
(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接近太阳)。
完成9-119.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6时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10.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则该日是农历A.初二 B.初五 C.初八 D.十一11.若该旅游团在某日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且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 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 D.山东半岛瑞雪迎春36.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90年代码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部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下图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第1题。
100-4於30*图11.1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W区高,主要因为I区A .夏季大气逆辐射强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
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 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
读图,回答第2、3题。
2•随年份的推移,臭氧总量A •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随纬度的升高而递减C.在咼纬地区递减明显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3.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A •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少B.平流层气温降低C.酸雨区面积缩小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下图显示中国不同地区山地年降水量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
读图,回答第4、5题:4.图中山地年降水量A .随海拔升高而递增B.与山地气温垂直变化一致C.最大值所在海拔高度不同D.垂直变化最大的是山地①5.山簏景观分别为温带荒漠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是A. ①和② B .①和③C. ②和④ D .③和④读下表,回答第6题表非洲西海岸沿19C的表层海水温度观测值离海岸距离/km052104208312416*********水温/C14.716.417.418.419.119.720.320.821.2A .存在上升流,为热带雨林气候B.有暖流经过,为热带草原气候C.有寒流经过,为热带沙漠气候D.盛行东南风,为热带季风气候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岛地质、地貌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7〜9题。
7.图中A •乙处为河流冲积扇 B. 丙处侵蚀比对岸强 C. 丁处矿床为天然气 D. 戊处位于背斜谷内8•岛内最大零售商业点位于甲村,主要形成原因是该村① 地形平坦,交通便利 ② 商业从业人口多 ③ 商业组织形式复杂 ④ 人口数量大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9. 在海岛开发过程中,该岛A •人口容量主要受耕地资源、矿产资源限制 B. 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甜菜、香蕉和橡胶 C. 河流入海口处地势开阔,适宜建设深水港 D. 需要防洪强风、暴雨、风暴潮等自然灾害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动输量差异,读图,回答第10、 11 题。
考试结束前★机密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地理部分)选择题部分(共140分)选择题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读图1,①、②、③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4℃—5℃,这对全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
完成2-3题。
2.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A.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3.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篮读图2,完成4—5题。
4.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5.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仅分布在北半球B.②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C.③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D.④主要分布在纬度40°—60°的大陆东岸读图3,完成6—7题。
6.甲城有意引进一家造纸企业,正确的选项是A.布局在甲城的工业区内B.布局在甲乙两城行政边界处C.布局在甲城盛行风下风向的西南郊D.不宜引进该企业7.乙城的最佳住宅区和CBD应分别布局在A.①处和⑤处B.①处和③处C.②处和⑤处D.③处和④处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
读图4,完成8—9题。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7页,第Ⅱ卷8至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卷上。
3.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亚热带欧亚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突出的旅游资源是A.瀑布飞流B.湖光山色C.云海日出D.奇峰峡谷2.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的是A.甲——育用材林B.乙——培育橡胶C.丙——种植棉花D.丁——发展茶园3.对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位于三角洲B.河流②与河流③流向相反C.盛夏晴朗的夜晚④地常吹偏北风 D.深秋的清晨乙地比甲地更容易出现雾图2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4-6题。
图24. 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附近地区的原因是A. 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B.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C.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5. 有关图示第七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C.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D.该月等温线图上,③的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6. 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B. 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C.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 D. 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根据表1资料,回答7-9题。
表1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7. 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A.川、黑、苏、陇 B. 苏、川、陇、黑C.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8.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9.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图3是经纬网图,已知M地位于赤道,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此刻,图中70度以内为极昼,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
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A.华盛顿时间14:00~16:00 B.北京时间14:00~16:00C.华盛顿时间21:00~23:00 D.北京时间21:00~23:00图1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
读图1,完成2~4题。
图12.图中信息表明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3.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A.降水量少B.入库水量少C.蒸发量大 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4.该水库可能位于A.太行山地B.秦岭山地C.江苏省北部D.云南省中部某跨国公司在中国某市投资建设自动化的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原料,生产食用油。
据此完成5~6题。
5.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A.消费市场广阔B.劳动力资源丰富C.技术力量雄厚D.生产成本低廉6.该食用油生产厂应靠近A.商贸中心B.机场 C.火车站D.港口一些课外活动小组,分别观测了其所在学校旗杆日出时的影子OM和正午的影子ON之间夹角——∠MON的变化情况。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文综(地理部分)解析图1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A.水分B.热量C.地形D.土壤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源D.土壤图2位某气象台发布的墨西哥湾及邻近海区飓风近地面天气形势图。
读图回答3~4题。
3.此时降雨集中分布在飓风东北部的主要原因是A.气流上升速度快B.形成锋面雨C.凝结核多D.气温较低4.预计飓风中心经过70小时到达A市。
到达A市时,所在地的区时为A.8日13时B.8日23时C.9日13时D.9日23时【答案】3.A 4.B【解析】 3.读图可知,飓风东北部等压线比其他区域等压5.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①湖面低于海平面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④含盐量降低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6.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A 围湖造田B 绿洲萎缩C 湖区汇水面积减少图4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 -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
读图回答7-8题7. 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8 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①林地②灌丛草地③建设用地④裸岩地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答案】7.D 8.B【解析】7.耕地在图中表现为水田和旱地,水田前期减少11000公顷,后期增长约6000公顷;旱地前期增长约26000公顷,后期减少展的基本要求。
图6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右上方小图是图6中C地实测高程点分布图(单位:m)读图回答(1)~(2)题。
(1)指出图6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4分)分析B地年降水量少于A地的原因。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第Ⅰ卷图1是亚热带欧亚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突出的旅游资源是A.瀑布飞流B.湖光山色C.云海日出D.奇峰峡谷 2.下列四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合理的是A.甲——育用材林B.乙——培育橡胶C.丙——种植棉花D.丁——发展茶园 3.对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位于三角洲B.河流②与河流③流向相反C .盛夏晴朗的夜晚④地常吹偏北风 D.深秋的清晨乙地比甲地更容易出现雾 图2是沿36度纬线某月平均气温曲线图,读图回答4-6题。
图24. 该月平均气温,图中②地高附近地区的原因是 A. 海拔低,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B .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天多C .受沿岸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显著,大气逆辐射强30经度图1D.位于山间盆地,海洋影响小,日照及地面辐射强5. 有关图示地区气温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气温日较差⑤地比④地小B.气温年较差①地比③地大C.该月等温线图上,①地附近等温线凸向北方D.该月等温线图上,③的附近等温线凸向赤道6. 对图示纬线经过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②地与③地之间人口稠密B. ③地商品谷物农业发达C.③地与⑤地之间森林广布 D. ⑤地以东夏季高温少雨根据表1资料,回答7-9题。
表1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7. 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A.川、黑、苏、陇 B. 苏、川、陇、黑C.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8.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9.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图3是经纬网图,已知M地位于赤道,N地比P地先见到日落,此刻,图中70度以内为极昼,再过8小时,N地太阳高度达当日最大。
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解析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某国际机构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西五区)主持视频会议,请中国的王教授在北京给远在非洲(西一区至东三区)的同行介绍经验。
下列时段中,对三方最合适的是:A.华盛顿时间14:00~16:00 B.北京时间14:00~16:00C.华盛顿时间2l:00~23:00 D.北京时间21:00~23:00【解析】:本题考察考生时间计算及关联分析能力。
关联考点:时区换算、区时计算“三方最合适”透过表象分析本质,即会议时间要符合三方各自地区的作息规律(各自处于上午或下午尽量避开晚上或凌晨)。
则有:运用表中简单的时区换算方法,即可,选项T4时间最佳。
【答案】:1.D【区分度】:低图l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
读图1,完成2~4题。
2.图中信息表明:A.1~7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D.6~12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3.对5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A.降水量少 B.入库水量少C.蒸发量大 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4.该水库可能位于:A.太行山地 B.秦岭山地C.江苏省北部 D.云南省中部【解析】:该题考查考生读图、析图;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布区域定位能力。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海南卷)(地理部分)参考答案和评...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海南卷)(地理部分)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绝密★启用前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和评分参考评分说明:1.非选择题部分,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题所分配的分数。
2.考生答案中,中国地名出现错别字一般不给分;外国地名应以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为依据评分,若出现同音字可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1.D 2.C 3.D 4.C 5.A6.D 7.C 8.A 9.B 10.C11.B 12.B 13.D 14.B 15.B16.A 17.A 18.B 19.C 20.A二、必考题21.答案要点:围填海前后的变化:湿地消失、山林被破坏、海滩消失、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海湾消失等。
(2分)(答出三项即可得2分)负面影响及对策:(8分)(选任何一项变化,负面影响答对得4分,对策答对得4分。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
)湿地消失——负面影响:影响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繁殖和鸟类栖息。
对策:在新生土地上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建设人工湿地和水域。
山林被破坏——负面影响:填海采石场破坏山林景观,诱发岩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对策:对岩坡进行生态恢复,结合工程措施,防治崩塌、滑坡灾害。
海滩消失——负面影响:造成海滩旅游资源破坏。
对策:利用新增围海大堤和土地资源,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可营造人工湖泊和人工沙滩。
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负面影响:大堤容易造成排水不畅、诱发次生盐碱(渍)化。
对策:开挖人工湖泊、降低水位以及加强围填海区抗洪排涝能力等。
海湾消失——负面影响:海湾渔业和养殖业迁出,影响渔民的生产生活。
对策:应通过合理的补偿安置,解决该区域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其他合理答案,酌情评分)22.答案要点:如图。
(2分)该地区(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1月份盛行东北风(2分)。
2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2人文地理1.选择题一、人口与环境(09年全国卷文综Ⅰ第1,2题)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1.甲市可能是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 广州答案:C【解析】该题考查考生的基本能力----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题目中给出的有关信息,可以计算出该市的总人口和死亡率,可以发现该地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负增长,从而可以判定应选----上海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A.① B. ②C. ③D. ④答案:A【解析】从上题可知甲市人口增长为现代型,图中四地为现代型的只有A(09年全国卷文综Ⅱ第4,5题)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4.则1951——2000年,该国A.是人口净迁入国B.人口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D.人口增长了15.1%答案:A5.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B.可能位于欧洲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答案:B(09年天津文综第6,7题)读某发达国家四城市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示意图(下图)6.人口的年龄、性别结构受人口迁移影响明显的一组城市是A. abcB. acdC. abdD. bcd答案:C7.据人口年龄、性别结构判断,文化教育在城市服务功能中占主要地位的是A. aB. bC. cD.d.答案:B(09年江苏地理第12,13题)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
据图6、图7回答12~13题。
12.图6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
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A.人口素质下降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加大 D.劳动力成本下降答案:B13.图7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答案:D【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人口的变化、人口增长模式及人口统计图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甲市2008 年户籍人口出生9.67 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 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 年。
图上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据此完成1—2 题1. 甲市可能是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 广州2. 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A.① B. ②C. ③D. ④图2 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 图中N地气压高于P 地. 读图2, 完成3—5 题。
3. N 地风向为w.w.w.k.s.5.u.c.o.m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4. M 、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A. M 地B. N 地C. P 地D. Q 地5. 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B. 尼罗河进入丰水期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
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图3)。
读图3,完成6—8 题。
0.774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A. 80B. 110mC. 170MD. 220M0.775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A.道路①为直线B. 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C.道路③最长D.道路①和②可能有部分道路重合0.776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A.道路③B. 道路①C.道路①和②D. 道路②和③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表 1 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图 4 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9-11 题。
表1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类型箭竹及灌丛阔叶林旱地水田石砾地、裸地高山灌丛草甸比重(%)28.90 25.30 10.40 3.10 5.700.777在该水源地内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B. 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0.778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A.保护高山灌丛B. 防止水土流失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D. 扩大梯田面积11 该水源地位于A.长江三峡谷地B. 青藏高原C.汉江谷地D.江南丘陵6.(36 分)根据图 5 和表3 的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地理部分解析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考点:近日点和远日点,正午太阳高度及其变化规律。
解析:甲地位于近日点附近(1月初),图中对面的点为远日点(7月初),故从甲运行到乙期间,直射点应该是从南回归线附近某地向北运行至北回归线附近(但未到达)。
故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为逐渐增大参考答案:D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考点:近日点的季节及对应的地理现象。
解析:地球位于甲地在近日点附近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则为夏季)。
故黄河流域进入枯水期;南极昆仑站正值极昼;三峡水库按照“蓄清(长江枯水期)排浑(长江洪水期)”,此时为枯水期,即蓄清期;潘帕斯草原(南半球)处于草木旺盛时期。
参考答案:C读图2,回答3-5题。
3.下列地区气候类型与甲地相同的是A.德干高原B.巴西高原C.黄土高原D.伊朗高原考点:气候类型的判定及世界气候的分布。
解析:甲地终年气温在20℃以上,说明是热带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5~9月份少雨(为旱季),10~次年4月份多雨(为雨季),说明是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德干高原为北半球热带季风气候,黄土高原为温带季风气候,伊朗高原为热带沙漠气候。
参考答案:B4.乙气候类型区的地带性土壤是A.棕壤B.黑土C.黄壤D.红壤考点:气候类型判定及自然带。
解析:乙地终年湿润多雨,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典型的土壤为棕壤。
参考答案:A5.甲、乙两地可能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别是A.咖啡、甜菜B.花生、咖啡C.甜菜、亚麻D.亚麻、花生考点:咖啡属于热带经济作物,符合分布在甲地,甜菜、花生分布在温带地区,亚麻分布在亚热带及以北地区。
2009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2人文地理八、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09年全国卷文综Ⅰ第10 题)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²,表1为该地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的地形构成。
表1 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10.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A.保护高山灌丛B.防止水土流失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D.扩大梯田面积答案:B【解析】根据图表,阳坡水土流失较重,选B.(09年全国卷文综Ⅱ第2题)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A.减轻大气污染B.减轻“白色污染”C.促进生物多样性D.减轻酸雨危害答案:B(09年北京文综第2,3题)臭氧层保护是当今全球最重要的环保议题之一。
下图反映了9月份30°S~80°S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则随年份的推移,2.臭氧总量A.最大值所在位置南移B.随维度的增高而递减C.在高纬地区递减明显D.随大气CO2浓度而增答案:C3.平流层臭氧总量多年变化状况臭氧总量减少直接导致A.太阳紫外线辐射减小B.平流层气温降低C.酸雨区面积缩小D.地面辐射强度减弱答案:B【解析】:关联考点:臭氧层保护、臭氧层破坏这一环境问题。
旨在综合考察考生读图、析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已知的9月份臭氧层分布的坐标图中,提取:臭氧层总量逐年减少;中高纬度减少幅度大;中纬度30~50左右,减少幅度较小;臭氧层总量最小值出现在极地地区且位置正逐渐北移;峰值出现位置也日趋北移。
(3)臭氧层减少的危害,分析典型环境问题的危害,立足于本质:大气的保护作用、大气的选择性吸收。
(09年福建文综第9题)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
下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
9.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答案:C(09年浙江文综第2,3题)专家认为,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等原因,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增温045C C ,这对地球环境将产生重大影响完成。
2-3题。
2.对全球变暖的环境响应,叙述正确的是A .北半球热带地区降水减少;海平面上升B .灾害性天气频繁,中国自然带北移C .洋流发生变化;大部分动物栖息地发生根本性改变D .北欧影响最大:北半球亚热带地区降水增多 答案:B3 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A 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 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C 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D 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答案:A(09年江苏地理第9,10,11,17,18题)图5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9—11题。
9.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 .a 表示污水处理,b 表示污水收集B .a 表示污水排放,b 表示污水处理C .a 表示水的利用,b 表示水的污染D .a 表示水的污染,b 表示污水处理答案:A10.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B.增加区内降水量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D.增加地下水储量答案:C11.如果区内某水体发生了富营养化,可行的治理措施是A.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 B.减少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C.减少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 D.增加来水量和减少出水量答案:A【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及对水域环境污染防控相关知识的掌握。
据图5,供水系统提供可利用水源,产出有用产品及通过b转化为废水,故b为污水收集;废水通过a可返回区内水体及供水系统,遵循水资源循环利用原则,a为污水处理。
故第9题选A。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 可采取的措施是对废水进行处理,回收循环利用,提高水的利用率。
故第10题选C。
区域内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治理的关键在于增强水体的流动性,要增加来水量和增加出水量,故第11题选择A。
2009上海国际车展上,展出的新能源车型和清洁能源车型比以往任何一届都多。
据此回答17-18题。
17.若新能源车被广泛使用,将产生的积极影响是A.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减轻大气污染C.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D.提高能源利用率答案:B18.若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将会产生的影响是A.缓解土地荒漠化 B.加剧粮食供应紧张局面C.减轻耕地压力 D.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答案:B【解析】: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可持续发展及相关举措的认识和理解。
新能源车广泛使用,城市交通压力可能依旧乃至更为严重;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汽车消费的确可以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内需,但新能源车的推广主旨不在于此;新能源车的广泛使用主旨在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在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一般不直接表现出极大优越性。
故第17题,选B。
现阶段大量使用清洁能源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势必加剧粮食供应紧张的局面;也可能引发农民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对耕地的压力,引发土地退化,在干旱地区造成土地荒漠化。
至于二氧化碳排放量,与汽车数量增加、燃料使用量等相关,如果控制得当,未必会大量排放。
故第18题,选B。
(09年上海文综第14题)14.2009年3月28日晚上8时30分至9时30分,全球上千座城市,数千万人参与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的熄灯活动。
该活动的主旨是()。
A.节约用电B.观察星空C.宣传环保D.纪念爱迪生答案:C九、数字地球(09年广东地理第8题)8. 从某一时刻的遥感影像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 森林火灾面积B. 土地干旱程度C. 洪峰流量D. 植物病虫害程度答案:C2.综合题(09年江苏地理第28题)28.某城市内部的地域结构为多核心结构。
图15是该城市的建筑与道路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1)A、B中属于中心商务区的是,主要原因是。
A与B服务范围的关系是(4分)(2)C、D、E中属于低级住宅区的是,其在城市中的一般分布规律是。
(3分)(3)汽车销售店布局在G处的理由是,高新技术产业园将布局在F处的主要依琚是(4分)(4)说明影响该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主要原因。
(3分)答案:(1)A A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A服务范围覆盖(包含)B服务范围(2)C 分布在内城(靠近商业区);靠近工业区(3)占地广,需位于城市外缘;靠近交通干线。
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环境条件好。
(4)经济原因(或地租水平);收入水平差异;历史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城市功能区分布与组合、城市地域结构模式的理解。
涉及知识要点有城市功能区分布与组合及其影响因素、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城市等级体系等。
(1)中心商务区一般分布在市中心交通便利地带。
图示A的交通通达度明显高于B,从位置看,A位于市中心附近。
故A为城市的中心商务区,服务范围大,涵盖了等级低的B。
(2)城市低级住宅一般分布在内城区和工业区附近,环境相对较差。
根据图示,C区附近为老式公寓楼,处商业区附近,紧邻轻工业区,应该为低级住宅区。
D附近分布花园式小区公寓楼,因为中高档住宅。
E为别墅,高级住宅。
(3)汽车销售店要求交通便利,而且店面往往占地较多,适宜布局在地价较低的城市外缘。
高新技术产业园布局的主导区位是接近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有人才、技术保障;同时,高新科技工业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
w.w.w.k.s.5.u.c.o.m(4)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经济因素(地租高低)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另外,收入的不同也会导致住宅区分化,早期的土地利用方式、历史文化、种族宗教等都会影响、改变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09年重庆文综第36,37题)36.(36分)图8和图9是某两国跨流域调水工程局部示意图,图9中饼图是C城市的工业结构图,A、B是两个水资源调入区代表性城市。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2 A、B两城市多年月均温(单位:℃)(1)与A相比,B的气温有何特点?(4分)(2)分析图中的两个水资源调入区缺水自然原因的异同点。
(12分)(3)甲区域是玉米和(粮食作物)生产基地,乙区域是以生产和蔬菜为主的农业专业化地带。
(4分)(4)从经济、劳动力因素分析甲、乙两区域作为农产品商品基地不同的有利条件。
(8分)(5)根据图9分析C城市最大工业部门发展的有利条件。
(8分)答案:(1)年均温高;年较差小。
(2)共同点:年降水总量较少;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不同点:图8调入区春季升温快,蒸发强烈;春季降水少;降水年际变化大。
图9调入区夏季降水少;地处背风坡,加剧干旱。
(3)小麦;水果。
(4)(5)①靠近能源、原材料基地;②工业协作条件好;③科技力量雄厚;④海运发达。
37.(26分)读区域图(图8)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
(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__________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分)(2)据图中信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
(9分)(1)据气候统计图概括,甲区域N城市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乙区域K城市降水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不同,其中更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
(8分)答案:(1)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2)①上游坡度大(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支流多);②年径流量大(河流水量大);③下游地势低平(下游以平原为主、河口地区有河流交汇)。
(3)N城市:冬季温暖,夏季炎热;K城市:季节分配均匀;乙。
(09年福建文综第37题)37.(37分)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9中的主要国家是拉丁美洲经济一体化集团的重要成员国。
甲国为拉丁美洲人均GDP 较高的国家,与中国有良好的贸易关系,2006年8月双方签订了农田灌溉系统建设、矿产品开采、机电生产等多项协议。
(1)分别说出A、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4分)(2)描述H河中下游的水文特征。
(10分)(3)说明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
(11分)(4)分析甲国吸引中国投资工业的有利条件。
(12分)答案:(1)A:高原 B:山地(2)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含沙最小;水流平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