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经济学》
- 格式:doc
- 大小:4.57 MB
- 文档页数:6
第一章绪论1、运输业的形成:(1)运输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2)机械运输业的产生作为标志2、运输业的发展(1)水运为主阶段(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2)铁路为主阶段(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3)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4)综合运输体系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3、运输业的特点(1)运输劳务不具有实体性(2)运输劳务具有即时性(3)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可替代性(4)运输劳务的他率性(5)运输劳务计量的特殊性(6)运输生产过程具有流动性(7)准公费服务特性4、运输业的性质(运输业的物质生产特性):(1)运输业纯粹是实现劳动对象在空间上转移的物质生产部门。
(2)运输改变商品的使用状态,完成消费的准备。
(3)运输业所出售的产品是人和物在空间场所的变动第二章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1、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1)古典区位论: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2)改进区位论(3)区域经济理论2、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了解)(1)交通运输是工业区位形成的必要条件(2)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交通运输对经济空间结构的影响不同(3)交通运输对经济在空间扩散过程中的作用(4)交通运输与经济带的关系(5)交通运输与土地价值第三章运输需求1、运输需求的概念: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2、运输需求形成具备的两个条件:(1)有购买运输服务的欲望(2)有购买能力3、运输需求的种类(了解)(1)按运输对象不同:货运需求客运需求(2)按运输需求的性质:生产性运输需求、消费性运输需求(3)按运输需求产生的地域:区域内的运输需求、区域间的运输需求、过境运输需求(4)按运输方式不同:铁路运输需求、公路运输需求、水路运输需求、航空运输需求、管道运输需求、多种方式的联合运输需求4、运输需求的特征(展开与实例结合,能知道什么现象对应什么特征)(1)派生性:根据需求的直接性与否分为:一种是直接性需求或称本源性需求;一种为间接性需求,即派生性需求。
运输经济学重点第1章绪论1.运输经济学是怎样一门学科?答:(1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探讨与运输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是一门交叉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2运输经济学是要用经济理论与方法,去研究如何有效地在交通运输和其他经济活动之间分配资源,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已经分配用于运输部门的资源;(3也可以说,运输经济学研究特定范围内,即与交通运输有关的经济关系。
2.运输经济学的发展在最近几十年出现了哪些主要的变化?答:(1研究范围扩大,综合性日益加强;(2过去一向以政策论和经营论为主的发展线索有所改变;(3强调运输需求分析;(4研究方法日趋多样化;(5与经济学和地理学等主要学科的关系发生了一定变化3.运输经济学目前包括哪些主要研究领域?答:(1运输经济基本理论;(2运输需求与供给;(3运输成本;(4运输价格;(5运输政策4.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1运输产业的基本理论;(2运输经济规律(3运输需求与供给;(4体现上述理论、规律和供求的基本原则、制度和具体方法。
5.如何学习和研究运输经济学?答: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及现代系统理论是学习和研究运输经济学的基本方法。
第2章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1.如何理解运输的涵义?运输有哪些分类?答:运输是一项范围非常广泛的经济活动。
从运输的对象来看,可以分成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从运输任务完成的主体来看,可以分成旅客或货主利用自己的运输工具完成的“自有运输”和由专门从事经营性运输的运输工具完成的“公共运输”;从运输方式看,运输业可以分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不同的运输部门。
从运输涉及的经济空间范围看,又可以分成市内运输、城市与其腹地之间的运输、城市间运输和乡村运输等;还有国内运输和国际运输之分。
此外,从生产过程来看,可以分成属于生产过程之内的“内部运输”和生产过程以外的“外部运输”。
2.运输产品是什么,它与“人公里”、“吨公里”这些统计单位有什么区别?答:(1运输产品是位移(2区别①位移是货物或旅客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而人公里和吨公里只是这种变化在人数/重量和距离方面的一个度量单位;②位移是具体的,而人公里和吨公里是抽象物,只表示共性内容;③位移包括运输的完整过程;而人公里和吨公里无法包括这些内容;④相同的位移可能产生出不同的人公里和吨公里数。
2024年自考考试《运输经济学》试题及答案2024年自考考试《运输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哪一种运输方式的货运量最大? A. 航空 B. 铁路 C. 水运 D. 公路2、下列哪一种运输方式拥有最快的运输速度? A. 航空 B. 铁路 C. 水运 D. 公路3、在哪一种情况下,人们通常会选择公路运输? A. 运输大宗货物 B. 运输紧急货物 C. 运输易腐货物 D. 运输危险货物二、多项选择题1、运输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包括哪些方面? A. 运输方式的选择 B.运输成本的分析 C. 运输价格的形成 D. 运输市场的供需分析2、哪些因素会影响运输方式的选择? A. 货物的性质 B. 运输距离的远近 C. 运输费用的高低 D. 运输时间的充裕程度3、下列哪些货物适合采用水路运输? A. 煤炭 B. 石油 C. 粮食 D. 服装三、判断题1、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运输活动中的经济问题。
正确答案是:正确。
2、在各种运输方式中,航空运输的货运量最大。
正确答案是:错误。
航空运输的货运量远小于铁路和水运,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不如公路运输。
3、运输价格仅受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正确答案是:错误。
运输价格还受到运输成本、政府政策、行业竞争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四、简答题1、请简述运输成本与运输价格之间的关系。
答:运输成本与运输价格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运输成本越高,运输价格也相应越高。
然而,运输价格还受到市场供需关系、政府政策、行业竞争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分析运输成本与运输价格之间的关系时,需要考虑这些因素。
2、请简述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答:不同的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例如,铁路运输适合于长距离、大批量的货物运输,且受天气影响较小;水路运输适合于长距离、大批量的货物运输,但受天气影响较大;航空运输适合于紧急、小批量的货物运输,但运费较高;公路运输适合于短距离、小批量的货物运输,且灵活方便。
中级经济师运输经济学内容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研究的是交通运输系统的运作和管理问题。
在这个领域中,中级经济师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运输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运输需求:指人们或企业对交通运输服务的需求。
运输需求的变化受到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交通工具的可用性等因素的影响。
2. 运输供给:指交通运输系统提供的运输服务能力。
运输供给的变化受到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交通工具的更新等因素的影响。
3. 运输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指货物或乘客从一个地点到另一个地点所需的费用,如运输费用、人工费用等;间接成本指由于运输而引起的其他费用,如时间成本、环境成本等。
4. 运输效率:指在给定资源条件下,运输系统所能提供的运输服务与资源投入的比率。
运输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提高运输工具的运载能力、优化运输路线等方式实现。
二、运输经济学的分析方法1. 成本效益分析:通过比较运输成本和运输效益,评估运输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成本效益分析不仅考虑直接成本,还考虑间接成本和外部成本,如环境成本。
2. 供需分析:通过分析运输需求和运输供给的变化,预测运输市场的发展趋势。
供需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的政策,以满足市场需求。
3. 优化模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优化运输系统的设计和运作。
优化模型可以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如运输成本、运输时间、交通拥堵等,以寻求最优解。
三、运输经济学的应用领域1. 运输规划:通过研究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变化,制定合理的运输规划方案。
运输规划可以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流量管理、运输网络优化等内容。
2. 运输政策: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调节运输市场,促进运输系统的发展。
运输政策可以包括运输补贴、运输税收、运输监管等措施。
3. 运输市场分析:通过分析运输市场的供求关系,预测市场变化趋势,为运输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
运输市场分析可以包括市场需求分析、市场竞争分析等内容。
大一运输经济学知识点笔记运输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交通、物流和运输企业经济活动的学科,它涉及运输业的市场结构、运输成本、运输网络、政府政策以及运输市场的竞争等方面。
以下是大一运输经济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笔记。
1. 运输经济学基础知识运输经济学是运输领域的应用经济学分支,它研究运输市场上的供求关系、价格形成、市场竞争等经济问题。
运输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经济手段来提高运输效率及降低成本,以实现各种经济主体的利益均衡。
2. 运输市场结构和运输方式运输行业一般包括陆运、海运、空运和管道运输等几种主要运输方式。
每种运输方式都有其适用的领域和特点,例如陆运便捷性高、适用于短距离运输;海运适用于大宗货物的长距离运输等。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对于物流成本和效率至关重要。
3. 运输成本和效率运输成本是指在一定运输距离和条件下,完成单位货物运输所需的费用和时间等要素。
它主要包括固定成本(如运输工具的购买成本和维护成本)、变动成本(如燃料费用和人工费用)和时间成本等。
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运输效率是运输经济学的核心目标。
4. 运输网络分析运输网络是指由各种运输链连接而成的节点之间的物流通路网络。
运输网络分析是研究运输网络的拓扑结构、运输量分配和运输路径选择等问题。
通过分析运输网络可以优化物流通路,减小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5. 政府政策对运输经济的影响政府在运输经济领域的政策和规章制度对于市场的运行和运输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政府政策可以通过减免税费、优化运输规划、监管市场行为等手段来促进运输业的健康发展。
6. 运输市场竞争运输市场的竞争形式和程度对于运输企业的经营策略和市场地位有着重要影响。
运输市场的竞争可以分为纵向竞争和横向竞争,运输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服务质量、降低价格等手段来争夺市场份额。
7. 环境可持续性与绿色运输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运输领域也面临着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绿色运输强调通过降低碳排放、优化路线规划等手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运输的环保性。
运输消费者愿意购买且能够购买的运输服务的数量。
运输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运输生产者愿意供给切能够提供的运输服务数量。
运输市场:运输参与各方在交易中所产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富有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在特定的运输市场上,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大于一是的需求价格弹性。
运输边际成本:运输需求发生变动时,运输企业必须增加或减少运输数量,因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运输数量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动。
投资:是指在获得较多利益的期望下,现在投入资金的行为。
运输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从事运输服务活动的基本经济单元,是独立的运输服务经营。
粗放增长与集约增长:粗放增长是指靠增加投入要素,包括增加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等资源投入数量而实现的增长;集约增长是指靠效率的提高或者说靠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实现的增长。
企业:是指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性劳动等经济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并获得利润,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是有法人或法律地位的经济实体。
规模经济:是指生产规模变动而引起的收益的活动。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指用来反映需求量随运价变化而变化的敏感程度的参数,一般用Ed表示。
从价理论:指以货物本身的价值高低为基础来确定运输价格的理论,也称为货物对运费的负担能力理论。
投资环境:指影响投资信心和投资效果的各种外界因数的综合。
技术改造: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扩大出口、降低成本、节约能耗、加强资源综合利用等目的,采用先进的、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对现有设施、生产工艺条件进行的改造。
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总方针是:以铁路为骨干,公路为基础,充分发挥运河,包括内河、沿海和远洋航运的作用,积极发展航空运输,适当发展管道运输,建设全国统一的综合运输体系。
在运输经济学中,阐述交通运输业性质的理论主要有三种,分别:物质生产部门论、第三产业论、基础设施论。
市场由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所组成。
《交通运输经济学》课程笔记第一章:运输需求概述一、运输经济学导论1. 运输经济学的定义: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专注于研究运输活动中的资源配置、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问题。
它旨在通过经济分析,提高运输系统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优化运输结构,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
2. 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运输市场的结构和行为- 运输企业的运营与管理- 运输政策的设计与评估- 运输需求与供给的规律- 运输成本的形成与控制- 运输价格的决定与影响3. 运输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描述和解释现实中的运输现象。
- 规范分析: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提出运输经济活动的理想状态和改进方向。
- 定量分析:运用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对运输问题进行量化研究。
- 定性分析:通过逻辑推理和概念分析来探讨运输现象的本质和特征。
二、运输的分类1. 按运输方式分类:- 公路运输:使用汽车、摩托车等在道路上进行的运输。
- 铁路运输:利用铁路轨道和机车车辆进行的运输。
- 水运:通过河流、湖泊、海洋等水域进行的运输,包括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
- 航空运输:使用飞机在空中进行的运输。
- 管道运输:通过管道输送流体和气体等物资的运输方式。
2. 按运输对象分类:- 货物运输:涉及各种商品和物资的运输。
- 旅客运输:涉及人的位移,包括城市公共交通、长途客运等。
3. 按运输范围分类:- 长途运输: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运输。
- 短途运输:在较小地理范围内进行的运输。
- 城市运输:城市内部的运输活动。
- 农村运输:农村地区的运输活动。
三、运输需求1. 运输需求的定义:运输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物或旅客为实现空间位移而愿意且能够支付的运输服务量。
它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对运输服务的需求。
2. 运输需求的特性:- 空间性:运输需求产生于货物或旅客的起点与终点之间,具有明确的空间方向。
- 时间性:运输需求具有时效性,需要在特定时间内完成。
第一章绪论1、运输业的形成:(1)运输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2)机械运输业的产生作为标志2、运输业的发展(1)水运为主阶段(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2)铁路为主阶段(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3)公路、航空和管道运输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4)综合运输体系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3、运输业的特点(1)运输劳务不具有实体性(2)运输劳务具有即时性(3)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可替代性(4)运输劳务的他率性(5)运输劳务计量的特殊性(6)运输生产过程具有流动性(7)准公费服务特性4、运输业的性质(运输业的物质生产特性):(1)运输业纯粹是实现劳动对象在空间上转移的物质生产部门。
(2)运输改变商品的使用状态,完成消费的准备。
(3)运输业所出售的产品是人和物在空间场所的变动第二章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1、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1)古典区位论: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2)改进区位论(3)区域经济理论2、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了解)(1)交通运输是工业区位形成的必要条件(2)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交通运输对经济空间结构的影响不同(3)交通运输对经济在空间扩散过程中的作用(4)交通运输与经济带的关系(5)交通运输与土地价值第三章运输需求1、运输需求的概念:在一定的时期内、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社会经济生活在货物与旅客空间位移方面所提出的具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2、运输需求形成具备的两个条件:(1)有购买运输服务的欲望(2)有购买能力3、运输需求的种类(了解)(1)按运输对象不同:货运需求客运需求(2)按运输需求的性质:生产性运输需求、消费性运输需求(3)按运输需求产生的地域:区域内的运输需求、区域间的运输需求、过境运输需求(4)按运输方式不同:铁路运输需求、公路运输需求、水路运输需求、航空运输需求、管道运输需求、多种方式的联合运输需求4、运输需求的特征(展开与实例结合,能知道什么现象对应什么特征)(1)派生性:根据需求的直接性与否分为:一种是直接性需求或称本源性需求;一种为间接性需求,即派生性需求。
一、书本概况
1,书本内容
书本从运输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展开,接着从全球,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视角介绍了21世纪初运输的性质和规模。
第三章与第四章介绍了基本的运输需求研究,其中第三章着重研究了运输与经济中其他部分之间广泛的相互作用,第四章则着重研究了运输需求。
其后的三章是关于运输成本和供给方面的内容。
接下来的章节介绍了定价,运输成本的问题。
第八章研究了运输对环境的影响,第九章研究处理交通拥挤问题面临的挑战,第十章则研究了运输在供应链和现代物流管理中的重要性。
随后的章节分别研究了关于投资的问题,规划与预测问题,运输发展问题,运输经济管制问题。
其中,第十二章用较大篇幅介绍了运输需求预测技术。
第十四章讨论了合理的运输管制以及历史上影响政府运输政策制定的因素问题。
二.运输经济学基本概况
1.运输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运输经济学的理论体第初步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1935年美国经济学家D·P·洛克林出版《运输经济学》一书,标志着运输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这一时期的运输经济学除了进一步完善传统的经济学说,研究运输经济中的供求、成本和价格理论之外,现代交通体系和运输政策、运输经济中的宏观理论、投资经济效益也成为重点研究的内容,而公路、航空和海运科学的研究和运筹学、系统科
学的发展,为运输经济学的深化、发展和系统化提供了条件,同时也为壮大自身的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E·约翰逊等人于1940年出版了《交通运输:经济原理与实践》,开始全面讨论包括铁路、水运、公路、航空和管道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经济问题,包括它们之间的竞争与协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变化和经济学在宏观、微观理论方面的进步,吸引了较多经济学家逐渐加入运输经济研究。
20世纪60年代以后,运输经济学在投资和成本效益分析方面取得了较快进展。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世界经济在能源、环境方面的危机提出了新的运输经济课题,这些探讨逐渐反映在运输经济著作中。
20世纪70年代中期,T·C·库普曼斯提出的运输计划最优模式,进一步丰富了运输经济学。
20世纪80年代以后,运输经济学理论越来越多地同新兴学科的发展交织在一起,越来越成为一门交叉学科,向着模向的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运输基本上属于外部经济,存在着外在性,运输经济理论有待于基础理论的发展
2.运输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向
运输经济学主要研究人和物在空间移动过程中差生的经济问题。
研究内容通常不关注那些制造运输设备和基础设施的产业(飞机制造业,造船业等),也很少涉及广义运输政策,但是比较关注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大部分研究内容集中在微观经济学层面(比如考察个人或者公司的决策),或者在中观经济学层面(关注运输业或者运输的重要性等),也有一些关于运输的宏观影响研究(比如交通运输对国家生产力的影响等)。
其研究范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①运输的性质和特征,运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运输与生产力布局的关系,运输与流通的关系,运输业的管理体制。
③运输合理化的经济效果,运输业采用新技术的经济问题,各种运输技术措施的经济效果计算及评价。
④运输业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及其理论依据。
⑤运输业的劳动组织、劳动生产率和工资制度。
⑥运价形成,运输成本分析及运输业的经济核算等。
三.重要知识点————缓解交通拥挤
运输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过多的拥挤会降低交通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也可能会造成更多的成本。
在本书中,详细介绍了道路收费政策的实施与面临的困难。
1.道路收费的形式
长久以来,道路收费方法往往采用道路通行费和税收的形式。
道路通行费与驾驶人对道路造成的磨损程度有关,用于补贴道路修建和维修成本。
有时,道路使用费也以税收的形式向道路使用者征收。
道路收费并非盲目的,而是有着一定指标与标准进行规范的。
图:不同道路收费方案的技术指标
2.道路收费理论
为了更好的理解道路收费,本书提出了道路收费理论:城市道路是准公共品,因此为有效的利用道路资源,政府部门有必要通过道路收费使交通的供给与需求趋于平衡。
但是该理论中没有考虑环境污染问题。
在该理论中道路收费仅是从道路使用者收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的,忽略了社会利益。
也有经济学家指出,道路收费是通过政府干预获得目标交通流量的最有效方法。
3.道路收费案例
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道路收费具体的实施方法,书本中介绍了世界各国的一些道路收费的实例。
案例一:新加坡的道路收费方案。
为了缓解城市中心商业区的拥挤状况,新加坡与1975年开始实施了道路收费,并在1990年进一步推广,将收费路段覆盖了特定的高速公路和外环线。
驾驶人在周一至周五7:30—19:00进入商业区以及7:30—9:30进入外环线都要支付费用。
这期1998年,新加坡开始了电子道路收费系统。
案例二:伦敦的区域收费制度。
周一到周五的7:00—18::3时段,车辆在城市中心区行驶就要支付通行费,并对那些在中心区居住的居民,公交车和某些集团给
予10%的优惠。
道路使用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支付通行费,并且支付具有追溯效力。
案例三:智利圣地亚哥的收费路网。
智利圣地亚哥建立一个覆盖城市北部到南部的收费路网,至2004年,四条主要道路转让的第一个转让项目引入了定价机制,另外两条道路转让也在2006年完成。
该收费方案的实施目的在于减少城市内的污染和缓解城市交通拥挤。
该方案规定全天根据车速不同,实施差别收费,共有三个收费等级。
当有效车速超过70千米每小时收费最低,低于50千米每小时最高,使用转让道路时始终需要支付使用费。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不少案例。
根据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收费方案大多目的在于减缓道路拥挤问题,有时也为解决其他问题(减少污染,筹集资金等),收费方法基本是时段收费,并且电子收费盛行。
图:城市道路收费方案的详细信息
4.道路收费的困难
虽说道路收费对于交通拥堵的解决较为有效,但在实际实施中也有很多问题,通过调查与学者总结,书中给出了以下一系列反对原因:
①驶者很难接受收费的事实。
拥挤不是一个人造成的,他们认为至少不是自己造成的,认为自己也是拥挤的受害者
②交通拥挤并不严重或者其他的处理措施也许会更有利于缓解交通拥挤,因此道路收费没有必要
③道路收费并不是很奏效
④道路收费并不会使人们放弃自驾出行
⑤隐私的担忧
⑥收费区域外的车辆增多
⑦道路收费是另一种形式的税收
⑧缺乏社会公平性
除了人们反对的原因之外,道路收费也有着其他的困难:如道路收费价格的制定。
道路收费取决于驾驶人的道路使用成本,而该成本通常由直接成本与隐性时间成本两部分组成,但每部分成本都很难精确计算出来。
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收费方法是困难的,但各国并没有放弃,并在不断尝试与实践。
5.实施道路收费的成果
道路收费被认为是解决交通拥挤的有效方案,并被各国实施,那么它的效果到底如何?
通过表格的数据清楚地表明:道路收费方案普遍减少了汽车使用量,提高了交通流量,增加了高峰时期专项使用公共运输服务的公众数量。
显然,道路收费可以直接减缓交通拥挤。
同时,它还有一些间接好处,如减少环境污染问题等。
需要注意的是,道路收费方案往往是和其他一些方案同时实施的,因而对其单独评估也很困难,且并不是所有的方案都是严格的收费方案。
由此我们得知,道路收费方案可以有效减缓交通拥挤。
但其作用有待进一步的考察。
收费方案的制定是复杂与困难的,不仅要考虑到驾驶者的接受程度,还要考虑到能否切实可行的达到目的。
除了道路收费政策外,停车费政策可能更有利于交通拥挤的减缓。
如果大部分车流的重点都集中在一个中心区域,且由于停车位不足增加驾驶人寸照停车位
的时间时,停车政策就更加有效。
相对于道路收费政策,停车政策往往更加容易实施,也确实的可以减缓交通拥挤状况。
现实中,这两种政策都有同时实施的情况。
四.读书感想
该本书籍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视野,让我们了解到了运输并不仅仅是单独的一个物流环节,还与经济学有很大的挂钩,构成了一项复杂的运输经济学课程。
我们不仅了解到了什么是运输经济学,更对其相关的专业知识及相应的实际存在的问题有所认识。
同时,书本不仅有丰富的经济学知识,还有着详细的定量定性的分析,如数学方法,图标分析等等。
不仅如此,书本不仅局限于理论知识,还结合很多的实际案例,并探寻其中的现象与产生的效果。
作为一本拓展学习书,《运输经济学》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与现实案例,对于扩展知识与增长见识来说是一本受益匪浅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