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教学探讨_3
- 格式:doc
- 大小:413.00 KB
- 文档页数:23
现象与思考 XIANXIANGYUSIKAO初中学生在初步学习单项式、多项式、整式时,总会出现一些简单而常见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教学中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分析如何学习单项式、多项式、整式,怎样掌握整式加减的小窍门等,抛砖引玉,以期为学生学习整式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单项式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单项式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并不难,但由于知识面窄,不能完全理解一些数学概念,学习中经常犯一些“小迷糊”。
1.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在引入单项式时,多是以例子(如100a,0.7p,mn,-abc等)总结归纳出单项式的定义:表示数和字母乘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
学生通过观察例子和定义的描述,很多学生会认为同时含有数字和字母的式子才是单项式。
往往会忽略一点: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这一点应多注意,很多学生容易犯此小错误。
2.系数和次数的区分单项式系数和次数的区分比较简单,系数是指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次数是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
一个是数字因数,一个是字母指数的和,两者在位置和意义上完全不同。
如-1.5h中,-1.5是系数,而指数是1.一定要把系数和次数理解清楚,为下面学习整式加减和多项式奠定基础。
尤其是圆的面积公式(πr2中)π是一个常数,不能当作一个字母来处理。
具体应用如下表:3.单项式里的运算单项式里没有加减运算。
如果有除法运算,分母里也一定没有字母,只有数字。
如x-y,ab+1,x/y都不是单项式。
而3a/4则是单项式,分母里没有字母,可看做3/4和a的乘法运算。
二、多项式中常见的问题在多项式里,学生容易出错是出现“-”号时,找对应项的系数和多项式次数的确定。
1.出现“-”号的情况我们知道:几个单项式的和称作多项式,当出现“-”号时,是不是多项式呢?这一点学生就有疑问。
减法是加法的特殊形式,减去一个数或式子,可以看作是加上一个负数或带负号的式子。
如4a2-8和x2y-x-y,可以转化为4a2+(-8)和x2y+(-x)+(-y),即出现“-”号时,它们也是多项式。
整式教案的设计原则与实践整式在初中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由常数、未知数和它们的乘积按照一定的次数相加或相减的式子。
整式的学习是初中数学中的难点之一,而整式教案的设计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成功非常重要。
下面我将从整式教案的设计原则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帮助初中数学教师设计出更加合理、科学、实用的整式教案。
一、整式教案设计的原则1.原则一:整体性原则整式的学习涉及到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如乘法、合并同类项等,在教学中要尽量让学生形成整体把握整式这一概念和基本操作的能力。
因此,在整式教学中教师要抓住整体性原则,做好知识的系统性布置,让学生形成梳理思路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2.原则二:趣味性原则整式的学习是枯燥的,也是非常抽象的,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采用一些活泼有趣的故事、生动形象的图象和动画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加强学生对整式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原则三:举一反三原则整式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而整式还有很多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整式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而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
通过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整式的各种应用,同时也能够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4.原则四: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整式也需要采取因材施教原则。
初中数学中的学生水平相差很大,因此,在整式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认识水平、学习特点和思维方式来进行因材施教,照顾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都能够受益。
二、整式教案的实践整式是初中数学中比较难的一个知识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方法和实践。
1.教师要注重知识点的梳理和整理。
在整式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要求,对整体的知识内容进行积极的梳理和整理,因为整式的知识内容相对比较繁杂,需要教师精细的分解和组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整式的基本知识点。
整式教学中,学生常常会遇到很多难点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降低,需要老师采取一些方法来突破这些难点问题。
本文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出发,分别探讨在整式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问题。
一、教师角度:1.分步讲解在整式教学中,对于一些较难懂的概念和公式,教师可以采用分步讲解的方法,将整个过程分解成若干个步骤,并在每一步中详细讲解每个步骤的实现过程及其原理,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个过程。
2.细节把握在整式教学中,细节问题往往是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很多学生由于对一些细节问题掌握不到位,导致整个过程做的不太顺畅。
教师应该重点对这些细节问题进行讲解,并让学生在课堂实践中多加注意,以便在日后的习题做题中能够更好地应用。
3.实例演练在整式教学中,实例演练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让学生进行实例演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整个过程,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4.多形式教学在整式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如讲解、演示、互动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二、学生角度:1.积极求助在整式教学中,学生遇到一些困难问题时,应该积极向老师或同学求助。
通过与老师或同学的交流,不仅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还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和技巧,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多练习题在整式教学中,学生应该多练习题,通过反复实践,逐渐掌握知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通过练习题还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订正和调整。
3.多思考、多总结在整式教学中,学生应该多思考,多总结。
通过思考和总结,不仅可以深入理解知识的本质和精髓,还可以加深记忆,提高自己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多参加课外活动在整式教学中,学生应该多参加课外活动,如竞赛、讲座等。
通过参加课外活动,不但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1整式(第3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多项式、多项式的项及其次数以及整式的概念.2.能确定一个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会用多项式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教学重点理解整式及多项式的有关概念,会用多项式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准确确定多项式的项及次数.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填空:1.买一个书包需要x元,买一支铅笔需要y元,买一个本子需要z元,买1个书包、2支铅笔、2个本子共需要(x+2y+2z)元.2.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b,c,则三角形的周长是a+b+c .3.如下图,长方形的宽为a,长为b,圆的半径为r,则阴影部分面积是ab-πr² .新知探究一、探究学习【问题】思考:列出的这些式子有什么共同特点?与单项式有什么联系?x+2y+2z,a+b+c,ab-πr².【师生活动】学生先独立分析所写出的三个式子,尽自己努力找到它们的共同特点,师生再共同进行总结.【设计意图】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多项式和单项式之间的关系.二、新知精讲【新知】多项式的定义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师生活动】学生复述这一定义.【设计意图】通过重复记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多项式的定义的理解.【新知】多项式的相关概念:x2-2x+18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师生活动】结合实例,让学生认识多项式的项和次数.【设计意图】为后面确定多项式的项和次数做好铺垫.【问题】多项式的次数与单项式的次数有什么区别?【师生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定义做出回答.【设计意图】通过对问题的解答,使学生理解多项式和单项式的次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思考】展示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动图,想一想单项式和多项式有什么关系.【思考】多项式是几个单项式的和,那么多项式与单项式有统称吗?【新知】整式的概念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思考】单项式、多项式、整式之间有什么关系?【师生活动】对三者的定义进行区分,明确它们之间的关系.【设计意图】巩固并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三、典例精讲【例1】请指出下列式子中的多项式:(1)12xy3-5x+3;(2)222+a b;(3)2+mnm n;(4)-7.【答案】解:根据“多项式是几个单项式的和”进行判断即可.(1)12xy3-5x+3可看成单项式12xy3,-5x,3的和,是多项式;(2)222+a b可看成单项式22a,22b的和,是多项式;(3)2+mnm n的分母中含有字母,显然不符合题意;(4)-7是单项式.所以,(1)(2)是多项式.【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老师点评.【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多项式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例2】指出下列多项式的项与次数:(1)a3-a2b+ab2-b3;(2)3n4-2n2+1.【答案】解:(1)多项式a3-a2b+ab2-b3的项有a3,-a2b,ab2,-b3,次数是3.(2)多项式3n4-2n2+1的项有3n4,-2n2,1,次数是4.【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解决,组内探讨答案是否正确.【设计意图】让学生熟练找出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例3】如图,用式子表示圆环的面积.当R=15 cm,r=10 cm时,求圆环的面积(π取3.14).【答案】解:外圆的面积减去内圆的面积就是圆环的面积,所以圆环的面积是πR2-πr2.当R=15 cm,r=10 cm时,圆环的面积(单位:cm2)是πR2-πr2=3.14×152-3.14×102=392.5.这个圆环的面积是392.5 cm2.【师生活动】首先用式子表示出圆环面积,再把数值代入求解.【设计意图】掌握用多项式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并能对多项式进行求值.课堂小结板书设计一、多项式的定义二、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三、整式的定义课后任务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1~2题.。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变革。
整式乘法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提高整式乘法的教学质量,我校数学教研组于2022年3月15日开展了整式乘法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深入探讨整式乘法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3. 引导学生掌握整式乘法的运算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活动内容1. 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2. 整式乘法的教学方法与策略3. 整式乘法的课堂实践与反思4. 整式乘法的教学评价与改进四、活动过程1. 教师分组讨论首先,教研组成员分成四个小组,分别针对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运算规则、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进行深入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2. 课堂实践展示接下来,各小组选派一位教师进行整式乘法的课堂实践展示。
展示过程中,教师们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实物教具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3. 教学反思与交流展示结束后,全体教师针对课堂实践进行了反思和交流。
大家认为,在整式乘法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以下几点:(1)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确保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整式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学生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思维。
(4)加强教学评价,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4. 总结与改进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整式乘法的教学提出了以下改进意见:(1)教师应加强对整式乘法教学的研究,不断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2)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整式乘法的学习中取得进步。
(3)加强家校沟通,引导家长关注孩子的数学学习,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五、活动成果通过本次整式乘法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整式乘法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初一数学整式教案(5篇)初一数学整式教案(精选5篇)教师需要在教学前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数学整式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初一数学整式教案精选篇1教材分析1.这节的重点为:去括号。
因此,本节所学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和深化,要突破这个重点,只有在掌握方法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练习来掌握。
2.去括号是整式加减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下一章一元一次方程的直接基础,也是今后继续学习整式的乘除、因式分解、方程,以及分式、函数等的重要基础。
学情分析去括号法则是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学生学习时会经常出现错用法则的现象。
实验表明:完全可以用乘法分配律取代去括号法则.这是由于:(1)“去括号法则”,增加了记忆负担和出错的机会,容易出错;(2)去括号的法则增加了解题长度,降低了学习效率;(3)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的学习是同化而非顺应,易于理解与掌握;(4)用乘法分配律去括号是回归本质,返璞归真,且既可减少学习时间,又能提高运算的正确率。
教学目标1.熟练掌握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2.能正确运用去括号进行合并同类项;3.理解去括号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规律。
难点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时符号的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问题青藏铁路线上,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形式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
请问:(3)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列车通过冻土地段比通过非冻土地段多用0.5小时,如果通过冻土地段需要t小时,则这段铁路的全长可以怎么样表示?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多少千米?解:这段铁路的全长为100t+120(t-0.5)(千米)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100t-120(t-0.5)(千米)。
提出问题,如何化简上面的两个式子?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探索新知1.回顾:1你记得乘法分配率吗?怎么用字母来表示呢?a(b+c)=ab+ac2-(-2)=(-1)__(-2)=2+(-3)=(+1)__(-3)=-32.探究计算(试着把括号去掉)(1)13+(7-5)(2)13-(7-5)类比数的运算,去掉下面式子的括号(3)a+(b-c)(4)a-(b-c)3.解决问题100t+120(t-0.5)=100t-120(t-0.5)=思考:去掉括号前,括号内有几项、是什么符号?去括号后呢?去括号的依据是什么?三、知识点归纳去括号法则: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注意事项(1)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2)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四、例题精讲例4化简下列各式:(1)8a+2b+(5a-b);(2)(5a-3b)-3(a2-2b).五、巩固练习课本P68练习第一题.六、课堂小结1.今天你收获了什么?2.你觉得去括号时,应特别注意什么?七、布置作业课本P71习题2.2第2题初一数学整式教案精选篇2教学目标1.会进行含有括号的整式加减运算。
初中人教版数学整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整式的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
2. 培养学生运用整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整式的概念及其分类。
2. 整式的基本性质。
3. 整式的运算规律。
4. 实际问题中的整式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整式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
2. 难点:整式的应用,特别是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小学奥数中的代数知识,引导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的学习。
2. 新课导入:介绍整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整式是一种代数表达式。
3. 讲解整式的分类:单项式、多项式。
讲解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定义及特点。
4. 整式的基本性质:讲解整式的系数、次数、同类项等基本概念,引导学生掌握整式的基本性质。
5. 整式的运算规律:讲解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律,让学生通过例题掌握运算方法。
6.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运用整式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7.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9.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整式的知识。
五、教学策略:1. 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由浅入深地讲解整式的概念和性质。
2. 结合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整式的应用。
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 布置多样化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整式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整式的学习效果。
4.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整式的概念、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并在实际问题中能够灵活运用整式解决问题。
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教案优质范文五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教案教案优质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整式》教案教案优质范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与规律,渗透符号化数学思想,培养符号感。
2、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3、创设各种情景,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进一步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揭示课题教师活动:我们已经学习了26个英文字母,这些英文字母除了能组成英语单词外,你们知道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作用吗?学生活动:学生沉思一会儿,不敢举手发言教师活动:大家一起看题:填一填(1)、小A和小B周末到电影院去看《阿Q正传》,问这里的字母A、B、Q等表示________。
(2)、国庆长假期间,小明游玩了A城市与B城市,问这里面的字母A、B表示________。
(3)、扑克牌中有K牌、Q牌等,问这里的字母K、Q表示_______。
学生活动:生1:第一题表示人名;生2:第二题表示地名;生3:第三题表示数字;生4:老师,我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如质量中的CE认证,音乐中的C大调等。
教师活动:用肯定的、赞赏的语气表扬了生4,同时指出在数学中字母可以表示数,然后出示课题:用字母表示数——走进代数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初步体会字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的。
2、动手操作,探索规律教师活动:让学生动手用火柴搭一搭如图所示的正方形,问搭建1个、2个、3个、4个、及n个这样的正方形各需要多少根火柴?学生活动:学生分4人小组共同搭建,观察、讨论、探索、猜想、交流所需火柴根数,回答n个正方形所需火柴数时答案有3n+1,4+3(n-1),4n-(n-1)等。
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计划和指南,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设计的具体教学过程。
初中数学整式教案解析,主要从教材分析、设计思想、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针对初中数学八年级学生,基于对整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法则的理解,进一步探究整式的加减法运算。
整式是代数的基本形式,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思想本节内容的设计思想是:以学生已掌握的整式概念和运算法则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进一步掌握整式的加减法运算规律,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整式加减法的概念,掌握整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能够熟练地进行整式加减法的计算。
2.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信心,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整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
2. 教学难点:整式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整式的概念和性质,引出整式加减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探究:教师给出具体的整式加减法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思路,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总结整式加减法的运算法则。
5. 练习巩固: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6. 总结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整式》教学反思
一、尽量做到少而精
本节课涉及的题目基本上是例题和练习题,虽然简单,但是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与技能,发展应用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尽量体现学生自主探索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已有一定的整式运算的基础,我充分利用了这一条件,设计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
首先回顾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再通过辨别进行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分类,然后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三、尽量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
整节课让学生动口说出运算过程,动手书写运算结果,动脑思考问题。
四、尽量兼顾各类学生
在设计练习时,我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基础题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拓展题,为优秀生提供了拓展的空间。
五、尽量做好课堂反馈
在课堂练习时,我及时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并作出评价和矫正,使信息反馈快捷、准确、真实。
六、尽量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在引入新课时,我结合生活中的例子提出数学问题;在练习中,我设计了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解决。
本节课通过我的精心设计和学生的主动参与,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
从课后作业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已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但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有个别学生在合并同类项时出现了错误;还有部分学生没有理解合并同类项的真正含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发展。
初中数学专题整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整式的基本性质。
2. 能够正确列出同类项,并合并同类项。
3. 能够运用整式进行简单的代数运算。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整式的概念及分类2. 同类项的定义及判断3. 合并同类项的方法4. 整式的加减运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整式的概念、同类项的判断、整式的加减运算。
2. 难点:同类项的判断、整式的加减运算。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引入整式的概念。
2. 整式的概念及分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出整式的定义及分类。
例如,ax^n(a为常数,n为正整数)为例,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整式的形式。
3. 同类项的定义及判断:通过示例,让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出同类项的定义及判断方法。
同类项的定义: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判断同类项的方法:首先看字母是否相同,其次看相同字母的指数是否相同。
4. 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尝试,总结出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例如,a^2+ a^2 = 2a^2。
5. 整式的加减运算:通过示例,让学生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方法。
例如,(a+b)(a-b) = a^2 - b^2。
6. 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整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整式的概念、同类项的判断以及整式的加减运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整式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同时,通过练习题的布置,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整式》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识别单项式和多项式。
2.掌握单项式的系数、次数,多项式的次数、项数以及多项式中各项的名称。
3.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了解整式的加减法。
4.培养学生对整式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整式在数学中的应用价值的认识。
【教学重点】1.整式的概念。
2.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识别单项式和多项式。
3.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整式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1.识别单项式和多项式。
2.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3.整式的加减法。
【教具准备】投影仪、小黑板、若干张白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整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所代表的数学概念是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整式的概念,从而导入新课。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1.整式的概念:给出整式的定义,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整式。
2.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单项式,什么是多项式,并识别一些给出的式子是单项式还是多项式。
3.合并同类项的方法: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合并同类项,并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4.整式的加减法: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整式的加减法,并掌握整式的加减法。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1.给出一些整式,让学生判断是单项式还是多项式,并说明理由。
2.给出一些单项式和多项式,让学生合并同类项并说明理由。
3.给出一些整式,让学生进行整式的加减法并说明理由。
四、课堂小结,梳理知识1.整式的概念。
2.单项式和多项式的概念及识别方法。
3.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4.整式的加减法及注意事项。
教初中数学整式的加减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整式的加减不仅是数学基础的一个重要知识点,而且在中高考中也是必考的内容之一。
但是很多学生却对整式的加减感到头痛,难以理解。
本文将从教学方法和实例角度探讨如何让学生轻松掌握整式的加减技巧。
一、教学方法1.把握初中阶段的特点初中阶段的学生对抽象的符号和概念理解难度较大,在教授整式的加减时,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理解整式是一种代数表达式,是由数字和字母以及运算符号组合而成的。
并且应该对符号作详细的解释,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2.对加减的定义进行明确在教学加减的时候,需要对加减的定义进行明确,让学生知道加减的含义,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加减运算的含义。
同时,也要教给学生如何用具体的数字、符号、字母进行加减。
3.教学内容逐步深入整式的加减属于代数的门槛内容,要教学逐步深入,从简单到难,从易到难,通过实例来逐渐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加减的技巧。
4.鼓励学生探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给学生留一些思考题,鼓励学生通过思考来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此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也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促进交流和共同进步。
二、教学实例1.同类项的加减同类项是指含有相同字母的项,如2x、-3x、7x就是同类项。
同类项的加减是整式加减最基本的内容。
教师应该通过关注同类项的特点,如相同的字母、相同的指数这些特点,让学生理解同类项的含义。
例一:2x + 3y + 5x - 7y = ______________解析:将同类项合并,相同的项2x和5x相加得到7x,相同的项3y和7y相减得到-4y,答案为7x-4y。
例二:-4a + 2b - 3a - 5b = ______________解析:同样,将同类项合并,相同的项-4a和-3a合并得到-7a,相同的项2b和-5b相加得到-3b,答案为-7a - 3b。
2.多项式的加减多项式是由多个项组成的整式,常见的多项式包括三项式、四项式、五项式等。
整式教学探讨——人教版第十五章东胜区教研中心曹燕一、本章教材整体分析1、教学内容及地位第十五章整式属于《数学课程标准》四大领域中“数与代数”中的内容,其核心知识是:整式四则运算和因式分解。
在这一章,要让学生了解整式的概念,继而学会简单的整式加减乘除运算以及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两种方法分解因式。
这些知识是在以前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列简单的代数式和一次方程以及不等式的基础上引进的,也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一元二次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又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数学工具,因此,本章在初中学段占有重要地位。
2、教学目标目标解析:⑴《课准》总目标与人教材具体目标整体要求偏低,建议从两个方面把握:①《课标》是由国家教育部制订的,教材的版本可以不同,但《课标》是同一个,从中考角度讲,中考内容一定不能超出《课标》要求的范围,因此应以《课标》为准绳把握教学目标。
②《课标》是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它只规定了学生在相应学段应该达到的最低、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材编写的特点,提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
⑵解析每个目标①目标1中学习整式有关概念的目的归结到底是为整式运算服务的,如果对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等概念没有准确的理解,就不能准确地进行整式运算,因此选定人教材目标(理解和掌握这一较高要求)。
②目标2,教材中增加了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及其添、去括号的目标要求,实际上,整式加减的关键是化简整式,而化简的主要方法是合并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因此,合并同类项是本章重点,人教版中加入这一具体目标非常必要,在中考中,同类项是一个考查热点。
教材中对整式加、减、乘运算都比《课标》中的要求高,因此课本上编拟的题目难度已足够,不要再随意加深,学生掌握算理就可以了。
③目标3中《课标》对整式乘法运算的要求——其中的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是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难度作一个要求,如计算:(x2+1)(x+2)则是超课标了,因此以《课标》为准。
③目标4中对乘法公式的要求不仅是能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乘法运算,更要引起老师们注意的是,目标要求会“推导”乘法公式,因此在教学中要从代数、几何多个角度出发推导公式。
④目标5中,《课标》要求:会用①提公因式法、公式法(②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分解因式(③指数是正整数)。
首先初中阶段对分解因式只要求掌握两种方法,即对于旧大纲中另外两种方法分组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则不做要求;其次,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二次,如把多项式a8-1分解因式则是超课标了;最后,多项式中的字母指数仅限于正整数的情况,不考虑指数是负数,分数或字母的情况,如把多项式a-4-1或多项式a n-a n+1+a n+2分解因式的题目一律不要求。
另外,教材(熟练地运用)比课标(会应用)中的目标提出更高要求,建议老师们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进行分层目标要求。
3、本章教学重点、难点本章教学重点是整式四则运算和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方法,教学难点进行整式的四则运算,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两种方法和变形技巧。
4、学法教法探讨⑴把握教学要求,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在本章教学中,要切实把握教学要求,防止随意拓宽内容和加深题目的难度,避免因要求过高而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建议在教学中,面向全体以《课标》目标为准则把握教学,而教材中增加或加深的目标只为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准备。
在整式运算的教学中,要强调运用“数”的运算律,通过对数与式的联系与分析,使学生理解由“特殊(具体)到一般(抽象),又由一般到特殊”这一对事物的一种重要认识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将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安排在同一章,也是为了加强他们之间的联系。
⑵改变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自主活动本章概念多,知识点细,教学中,要设置合理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和归纳。
要鼓励学生自学整式中的有关概念,通过典型练习题的设置,让学生去判断、辨析,最后总结概括,使学生能准确理解相关概念。
《课标》中最基本的理念是以人为本,教师一定要改变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试着改变自己的角色,你会对学生有新的认识,也许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⑶适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本章主要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有:类比思想、一般到特殊再到一般的基本数学思想、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二、逐节进行分析(分四部分进行)对章前引言内容应给予一定重视一般地,章节前面的引言内容是一章的主线,是本章主要内容的经典浓缩,教学中,我们要给予一定重视。
第十五章“整式”以实际背景“长方形绿地”切入,引出数学问题“整式运算和因式分解”,即本章的核心知识,进而指出只有学习了本章知识,才能解决前面提到的实际问题,体现出“知识来源于生活,最后又应用于生活”的一般认识规律。
但需注意课堂时间的把握,建议引言部分不要超过五分钟,以防冲淡本节课的重点。
第一部分整式的加减教学重点熟练进行合并同类项教学难点 1.合并同类项 2.去括号教学关键使学生明确整式加减的作用是把整式“化简”,而化简的主要方法是合并多项式中的同类项。
课时建议本节内容概念多,知识点多,属于《课标》中重点要求的内容,建议增加课时,共安排4课时。
单项式相关概念1节,多项式相关概念1节,同类项的概念及合并同类项1节,去括号及整式加减的应用1节。
教学建议一:结合人教版《新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整式的加减进行教学人教版《数学实验教材》于2007年6月完成了第一次修改,并于今年秋季开始试行,也即我区初一年级开始使用本套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更好地落实《课标》目标。
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之前特意增加了一章“整式的加减”内容,这就为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做了很好的铺垫。
而新教材中“整式的加减”与旧教材第十五章整式中“15.1整式的加减”的内容相比,有明显优势且教师易于操作。
如新教材中,单项式概念后面紧跟着相应的例题和练习(即把旧教材164页练习1提前),对单项式概念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再学习多项式,做到目标的逐一落实,而旧教材中多项式概念后面没有配备相应例题,可选用新教材七年级上册57页例2.加以充实,15.1.2整式的加减可直接改用新教材七上2.2整式的加减(内容包括合并同类项、去括号以及整式的加减运算),因为新教材中无论是问题情境的导入,还是例题、习题的梯度都有较合理的配置,并把“合并同类项”这一重点知识与“去括号和添括号”这一难点内容分成两部分逐一突破,学生易于接受,教师易于操作,目标易于实现。
建议二: 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1.教师设置情境,让学生参与进来。
在学习单项式(多项式)的有关概念后,可以设置问题:请同学们举出几个单项式(多项式)的例子,并试着求其系数和次数;在合并同类项时,设置问题:请写出两个是同类项的单项式,并把这两个单项式相加,进而合并同类项。
新教材七上63页如何化简式子“100t+252t”中,可让学生自己先给“t”赋值并计算,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自然引出分配律的运用,进而归纳出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教学时,学生亲自动手后,可组织学生进行组内交流讨论,教师参与指导并注意控制难度)。
总之,开放型问题的设置,让学生用自己举的例子学习新知,不仅激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动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归纳、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
2.尝试使用题组教学法建议三:将概念分解,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教学中,要把握《课标》,以教科书为基础,探讨知识发生的过程,并和学生一起研究如何由具体到抽象概括得到性质、法则、概念以及公式,这将有利于让学生领会到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知识1:学习单项式的有关概念(1)设置问题情境:思考1:先填空,再看看列出的式子有什么特点(1)(新增)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①行驶2小时所走过的路程为100×2千米.(用算式表示)②行驶t 小时所走过的路程为100t 千米.(2) 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是v 千米/时,行驶t 小时所走过的路程为v t 千米.(3)如图15.1—1(162页,已知正方体边长为a ),则其表面积为6a 2,体积为a 3.注: 设计问题时,尽量选数与字母相乘的运算特征明显的,课本P162思考的(4)- n 乘法运算的特征不够明显,建议删去。
(2)单项式概念的理解从两个方面把握:①数或字母的积②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3)单项式的系数与指数概念的突破设置典型练习:指出下列单项式的次数和系数①x ②-y ③-2xy 2 ④32x 2y 3z ⑤34x 3⑥2知识2:合并同类项(需抓好三个关键环节)1、 掌握同类项的概念,会识别同类项;同类项的概念把握:①所含字母相同,并且②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③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数与数的积 数与字母的积 字母与字母的积(1)将概念中的几个要点逐一把握观察:3x 2与2x 2;3ab 2与-4ab 2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借助多媒体动画演示观察同类项的系数、字母、相同字母的指数的特征)总结:是否是同类项与项的系数无关,只与字母及其指数有关。
(2)判断下列两个单项式是否是同类项①2x 2y 与-x 2y; (是) ②3a 3b 2c 与a 3b 2;(否,不符合①)③x 2y 与5xy 5 (否,不符合②) ④-x 2y 与5xy 2;(否,不符合②)⑤-2x 2y 与5yx 2;(是,运用运算律)2、明确合并同类项的目的是为了“化简”,即减少多项式的项数;3、明确“合并”是指同类项中的系数的加减,保持同类项的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展示易错点:①关注整式的加减与数的加减的区别.如: 5x-2x 与5-2的区别是什么?5x-2x=(x + x + x + x + x )-(x + x )=3x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尝试题组教学法模式目标1.引入同类项的概念并呈现合并同类项法则的形成过程题组一:一辆客车先以80千米/时的速度行驶了2小时,接着又以100千米/时的速度又行驶了2小时(1)这辆客车通过的全部路程为 .(2)若把题设中的时间改为4.5小时,则通过的全部路程为 .(3)若时间改为t 小时,则通过的全部路程为 .总结提炼:上述问题(3),有两种列式:80×t+100×t 和(80+100)×t ;由分配律可知:80×t+100×t =(80+100)×t.题组二:填空: 5-2 =(1+1+1+1+1)-(1+1)=3 这一区别要 讲到位!!!(1)3x2+2x2= .(2)3ab2-5ab2= .(3)-2a2b3+5a2b3= .(4)2a+3b= .总结提炼:(1)、(2)、(3)题应用分配律的倒用进行化简,而(4)不能化简.目标2.掌握同类项的概念学生讨论:上面题组二中能够进行化简的多项式中的项具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自学课本64页第二段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所含相同,并且的项叫做同类项.练习1、每位同学举出一组是同类项的几个单项式(写在黑板上)练习2、判断下列两个单项式是否是同类项①2x2y与-x2y; (是) ②3a3b2c与a3b2;(否,不符合①)③x2y与5xy5 (否,不符合②)④-x2y与5xy2;(否,不符合②)⑤-2x2y与5yx2;(是,运用运算律)总结提炼:同类项的概念把握:①所含字母相同,并且②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③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