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3.1患者交接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06.90 KB
- 文档页数:12
重点部门、关键流程、重点患者身份识别及交接制度为了确保医疗安全,同时使住院患者权益及生命安全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医院制定本制度。
一、患者身份识别制度由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联合制定。
二、医务人员在给病人用药、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采集血液和其他标本、为病人提供其他的诊疗操作之前均应对患者身份进行识别,准确无误后方可从事诊疗活动。
三、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或二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
四、我院患者身份识别采用患者姓名、住院号和患者家属及陪护亲友识别,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特别注意在使用患者姓名进行识别时,不可以问病人‘你是XXX 吗?”,而是要询问病人“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让病人回答,然后将病人的回答与手中的信息进行核对。
五、对所有来诊患者均要进行身份识别,相关工作人员有责任依据患者的身份证、户口本、医保卡等有效证件,在各种医疗文书、收款依据上准确填写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
六、无有效证件证明其身份的患者,接诊医师要求患者本人亲自填写姓名、年龄等;对暂时无法识别身份的患者要在病历上注明原因,待明确身份后再按病历书写规范补写。
七、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
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三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八、进行介入或有创诊疗前,施术者要亲自与患者(或患者亲属)面对面沟通,并把沟通内容简明扼要记录在病历上。
九、医院要求各科对无法有效沟通(如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新生儿等患者)及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建立使用“腕带”标识牌,作为住院患者的识别制度,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要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上的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十、“腕带”牌记载患者信息包括:科别、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等,由病房的值班护士负责填写。
十一、要求所有重症监护室、急诊抢救室、分娩室(新生儿)、新生儿病房、所有进入手术室患者以及所有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均要佩带“腕带”牌,以便身份核对识别。
门急诊科室协作与交接制度一、前言为了提高门急诊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的就医体验和安全,我院订立了本协作与交接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全部门急诊科室的医务人员,旨在加强科室之间的沟通合作,确保患者在不同科室间顺利过渡,减少病人等待时间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协作与交接机制1. 门急诊医护人员协作1.1 门急诊医务人员应保持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乐观帮助其他科室完成患者的转诊和交接工作。
1.2 门急诊医务人员应紧密搭配其他科室的工作布置,及时供应准确的患者资料和检查结果。
2. 入院患者交接2.1 当门急诊医务人员确认患者需要住院治疗时,应填写住院申请并通过系统发送给相应科室负责医生。
2.2 住院申请表中应包含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描述、治疗看法、特殊需求等内容。
2.3 科室负责医生收到住院申请后,应尽快与门急诊医务人员进行沟通,明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计划,并签收住院申请表。
2.4 门急诊医务人员应将患者的相关医疗记录、病历、检查结果等资料整理齐全,与患者一起移交给接诊科室。
2.5 接诊科室应布置专人接收患者并核对患者资料的完整性,确保患者信息准确无误。
3. 门急诊转诊3.1 门急诊医务人员在确认患者需要转诊至其他科室时,应填写转诊申请并通过系统发送给相应科室。
3.2 转诊申请表应包含患者基本信息、病情描述、治疗看法、转诊原因等内容。
3.3 科室负责医生收到转诊申请后,应尽快与门急诊医务人员进行沟通,并签收转诊申请表。
3.4 门急诊医务人员应将患者的相关医疗记录、病历、检查结果等资料整理齐全,与患者一起移交给接诊科室。
3.5 接诊科室应布置专人接收患者并核对患者资料的完整性,确保患者信息准确无误。
4. 收治患者交接4.1 出院患者离院前,应提前通知相关科室,确保相关床位及时腾空。
4.2 出院患者的相关医疗记录、病历、手术记录、药物处方等资料应整理齐全,并通过系统发送给相关科室。
4.3 接诊科室应布置专人接收患者,并核对患者资料的完整性,同时记录患者接诊情况和治疗计划。
医生交接班制度1. 目的与背景为了确保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高效性,规范医生交接班流程,降低患者风险,提高工作效率,订立本《医生交接班制度》。
2. 适用范围本规章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科室的医生交接班工作。
3. 定义3.1 医生交接班:医生之间在接班和交接时的沟通、转达和记录工作。
4. 基本原则4.1 安全原则:交接班应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生责任的衔接。
4.2及时原则:交接班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4.3 全面原则:交接班应将有关患者的全部紧要信息进行转达。
4.4 严谨原则:交接班应认真、准确、完整地传递患者病情。
5. 责任与义务5.1 接班医生的责任与义务:—按时到岗,并查看交接班记录;—了解前一班次的患者病情、治疗方案、医嘱等;—审核并确认医嘱的正确性与合理性;—与离岗医生进行沟通,了解并记录最新病情和治疗进展;—对需要关注和处理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记录在交接班记录中;—如有需要,与相关科室医生沟通并及时帮助;—交接班后,向下一班次的医生传递患者信息。
5.2 离岗医生的责任与义务:—按时结束工作,并自动与接班医生进行交接;—认真向接班医生介绍患者病情、特殊情况等;—向接班医生汇报并转达与患者治疗相关的紧要信息;—向接班医生交接相关患者的相关文书和资料;—向接班医生强调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6. 交接班流程6.1 交接班时间:—早班:交接时间为上午8:00—8:30;—中班:交接时间为下午14:00—14:30;—晚班:交接时间为晚上20:00—20:30、6.2 交接班地方:—班级办公室或指定交接班地方。
6.3 交接班程序:—接班医生查看交接班记录;—离岗医生向接班医生介绍患者的基本情况和变动情况,特别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接班医生对离岗医生的信息进行确认并询问需要增补的信息;—双方就患者的治疗方案、医嘱等进行沟通和确认;—离岗医生离开前重新强调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6.4 交接班记录:—交接班记录由接班医生填写;—交班记录应包含以下内容:—患者姓名、住院号、科室床号;—主诉、诊断和病情摘要;—医疗察看项目及结果;—关键医嘱和医疗注意事项;—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病房交接班制度范本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地进行。
2.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____分钟到病房,阅读病室报告、护理记录、交接记事本。
在接班者未接清楚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3.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写好病室报告及各项护理记录,处理好用过的物品。
遇到特殊情况应详细交代,与接班者共同做好交接班工作方可离去。
白班应为夜班做好物品准备,如抢救药品及抢救用物、麻醉机、氧气、吸引器、注射器、消毒敷料、常备器械、被服等,以便于夜班工作。
4.交班中发现患者病情、治疗及护理器械物品等不符时,应立即接班时间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
5.交班内容及要求:(1)交清住院患者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手术、生产、病危、病重____人数以及新入院、手术前、手术日、分娩、危重、抢救、特殊检查等,患者的诊断、病情、治疗、护理、写出书面病室报告、护理记录、留送各种标本完成情况。
(2)床头交接班查看危重、抢救、昏迷、大手术、瘫痪患者的病情,如:生命体征、输液、皮肤、各种引流管,特殊治疗情况及各专科护理执行情况。
(3)交、接班这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清洁、整齐、安静、安全的情况。
(4)接班者应清点麻醉药、急救药品和其他医疗器械,若数量不符应及时与交班者核对。
病房交接班制度范本(2)在病房交接班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它是医院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医院病房作为医患沟通的纽带,病区之间的交接班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为了更加清晰地规范交接班的工作流程,我院对病房交接班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制定和完善。
下面,我将具体介绍我院病房交接班制度的内容和要点,以供大家参考。
一、交接班的时间和地点:每天上午交接班时间为8:00-8:30,下午交接班时间为14:00-14:30,晚上交接班时间为20:00-20:30。
交接班地点为各病区的护士站。
二、参与交接班的人员及职责分工:1.当班护士:负责将当班病人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准备好交班资料,如病人病历、医嘱、药品、医疗器械等;2.接班护士:负责仔细阅读当班护士的交班记录,并与当班护士进行沟通,了解病人的情况,并与医生进行交流,确定后续的工作计划;3.交接班护士长:负责组织安排交接班工作,确保交接班的顺利进行,发现并解决问题。
病房与手术室交接制度引言概述:在医院内,病房与手术室之间的交接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一个有效的交接制度可以确保手术室与病房之间的信息传递准确无误,协调医护人员的工作,提高医疗效率,降低患者风险。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病房与手术室交接制度的重要性和具体实施方法。
一、信息交接1.1 术前准备信息交接:手术室应向病房提供患者的术前准备情况,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类型、麻醉方式、手术时间等。
病房应确认收到信息,并核对患者相关准备工作是否完成。
1.2 术中信息交接:手术室应及时向病房提供术中情况,包括手术进展、麻醉效果、出血量等。
病房应了解患者的术中情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药物治疗方案。
1.3 术后信息交接:手术室应向病房提供患者的术后情况,包括手术结果、麻醉恢复情况、特殊注意事项等。
病房应了解患者的术后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和康复方案。
二、人员交接2.1 术前人员交接:手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应进行术前交接,明确手术室护士的责任和病房护士的接手工作。
手术室护士应向病房护士提供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准备工作等信息。
2.2 术中人员交接:手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应进行术中交接,确保病房护士了解患者的术中情况、麻醉效果等。
手术室护士应告知病房护士有关患者的特殊需求和注意事项。
2.3 术后人员交接:手术室护士和病房护士应进行术后交接,交流患者的术后情况、麻醉恢复情况、特殊护理要求等。
病房护士应根据手术室护士提供的信息,制定患者的护理计划和康复方案。
三、设备交接3.1 术前设备交接:手术室应向病房提供患者所需的特殊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等,并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病房应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功能,做好设备的准备工作。
3.2 术中设备交接:手术室应告知病房所需的特殊设备使用情况,如氧气瓶的剩余量、监护仪的参数等。
病房应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3 术后设备交接:手术室应向病房提供术后所需的设备,如疼痛控制泵、导尿管等。
接诊流程管理制度1. 前言本规章制度旨在规范医院接诊流程,提高患者就医体验,确保医疗服务的高效性和质量。
全部医务人员必需遵守该制度,并严格执行。
2. 接诊环节2.1 患者登记2.1.1 患者到达医院后,在接待台或自助终端设备完成登记,供应个人身份证明和基本信息,包含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并核实患者身份。
2.1.2 登记人员应在系统中登记患者的基本信息,并发放就诊号码,同时将患者转交至候诊区等待。
2.2 候诊区管理2.2.1 医院应设立合理的候诊区,确保患者能够得到舒适的候诊环境。
2.2.2 候诊区应明确指示医生姓名、诊室号码和候诊时间等信息,以便患者能够及时找到医生。
2.2.3 接诊前,请医务人员在系统中确认患者的候诊情况,保证依照就诊号码次序进行接诊。
2.3 接诊准备2.3.1 医生在接诊前应准备好必需的工具和资料,包含病历本、医学器械等。
2.3.2 医生接诊前应认真阅读患者的病历以及相关检查和检验结果,做好接诊准备。
3. 接诊流程3.1 患者就诊3.1.1 医生应友好地迎接患者,介绍本身的姓名和职称,并向患者询问重要症状、病史、过敏史及用药情况等信息。
3.1.2 医生应认真倾听患者描述的症状,并进行认真的询问和察看,以便做出准确的初步诊断。
3.1.3 医生应依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检验,并妥当记录检查结果。
3.2 诊断和治疗3.2.1 医生应在系统中记录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并向患者进行解释和沟通,确保患者理解并同意治疗方案。
3.2.2 医生应依据患者的病情,科学合理地选择药物和治疗方法,并进行有效的治疗操作。
3.2.3 医生接诊结束后,应向患者供应相应的用药注意事项和复诊建议,并填写病历。
3.3 结束就诊3.3.1 患者在医生结束就诊后,应前往收费处缴费,并领取相关医嘱或处方。
3.3.2 医生结束就诊后,应及时将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提交给相关科室,保证医疗记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急诊抢救室患者转运交接制度1.在严格遵照转科医嘱的同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暂时有生命危险的应就地抢救,不宜转运,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转运。
2.转运前的护理:2.1认真核对转运医嘱;为患者佩戴腕带,由两名护理人员(与患者或家属)一起核对腕带信息卡。
如无家属陪同、昏迷、语言沟通障碍等特殊患者,可核对患者身份证、医保卡及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2.2与接收科室沟通:转运患者前应事先电话通知接收科室当班护士,(告知患者性别、年龄、诊断、神志、特殊管道、特殊用药、需准备的急救物品);当班护士接到信息后,通知当班医生并做好床位及相应抢救物品的准备;2.3转运前由医生向家属交代病情、转运的必要性及途中可能发生的意外,征得同意后,履行知情同意书签字手续;2.4整理患者的资料,核对并携带患者药品、物品;2.5妥善固定静脉穿刺针和各种导管,药物标记清楚;2.6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并携带相应的抢救设备、药品和物品;2.7转运人员应持有职业医生资格证和护士资格证的人员方能转运;2.8转运前再次评估患者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SPO2等病情,并详细记录;2.9通知电梯管理员准备电梯,确保病人在最短的时间内转运。
3.转运途中的护理:3.1安置合适的转运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有效氧气吸入;3.2转运途中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呼吸、脉搏等,并做好应急处理;3.3注意患者安全,注意保暖;保持静脉输液及各种管道通畅,并注意滴速,妥善固定严防滑脱。
4.病区交接:4.1身份识别与信息核对:与接收科室的护士一起核对患者的身份: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等;4.2病情与物品交接:双方认真交接患者的诊断、病情、神志、管道、已作的检查、用药、静脉输液及皮肤情况、各种资料和物品等,交接完毕并在交接记录本上签字确认。
交接本由急诊科妥善保存。
手术(麻醉)与ICiJ患者转运交接制度
1.转运前:
1.1由麻醉医生及手术室护士共同对手术病人病情进行正确评估后将病人转运至ICU;
1.2手术室护士联系ICU值班护士做好接收手术病人的准备并通知家属;L 3备齐用物(转运工具、病历、X片、CT片、MR片等),根据病情准备急救药品、器械及其他物品(如氧气袋、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等);L 4妥善处理动静脉管路,可靠固定引流装置,确保通畅、妥善固定、标记清晰在位、防止感染。
2.转运中
3.1注意病人保暖;
4.2转运过程中护士应始终站在推床头侧,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
5.3保证各种管路固定可靠,防止病人发生导管脱落及意外损伤;
2.4保证生命支持设备工作稳定;
2.5做好病人心理护理。
3.转运后交接
3.1手术室及ICU护士共同确认病人身份,包括腕带标识、病历等;共同将病人安全转移至病床上,包括卧位、固定管道、吸氧等;共同评估生命体征;
3.2手术室护士对ICU护士交接病人主要内容:病人神志及生命体征;麻醉方法及体位;伤口敷料及各种管道(包括引流管、胃管、尿管、气管切开等)护理情况;各种监护治疗设备(如监护仪、输液泵等)的数据指标和仪器使用情况;输液肢体、穿刺部位、静脉通道、持续静滴液体、治疗药物以及抗生素的使用等;口腔、皮肤及易受压部位;护理记录单的填写;需要交接的其他物品(X片、CT片、MRl片、病历等);
1.1手术室护士在登记本上登记转科病人信息并签名,内容涉及住院号、床号、姓名、诊断、病情、物品、药物、引流管、皮肤情况等,ICU护士核查登记内容与实际相符后,在登记本上签全名。
【流
程】。
医疗机构患者转科交接制度患者转科交接时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
尤其急诊、病房、手术室、1CU的转接。
1.患者转入程序1.1转入病房接到通知后,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床单位及仪器设备,并提前通知转出科室。
1.2转入科室护士将患者信息从H1S系统进行接收。
患者转入后,责任护士与转送人员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病案号和腕带标识、转出科室,将患者移至床单位。
1.3交接患者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皮肤状况,了解治疗及用药等情况。
交接病历,检查病历是否完整。
1.4特殊问题做好交接,认真填写《转科患者护理交接记录单》。
1.5原则上优先接收从急诊、重症医学科转入的患者。
2.患者转出程序2.1护士接到患者转科医嘱后,主动联系转科事宜,书写护理记录,完善各类评分,按要求整理病历,由护士长进行审核。
2.2转出前,责任护士认真评估患者情况,填写《转科患者护理交接记录单》,根据病情备好氧气袋、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及抢救用药,由医务人员护送患者转出,同时H1S系统中转到相应病区。
2.33转交接时需双方核对患者姓名、病案号和腕带标识,认真交接患者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皮肤状况,了解治疗及用药情况,并在《转科患者护理交接单》上确认签字。
2.4患者转运途中如突然发生意外,以就地、就近抢救为原则。
3.手术患者术前、术后交接程序3.1术前接患者:手术室工作人员必须和病房护士查对交接后才可以接走患者,交接事宜如下:4. 1.1手术室接手术前,病房护士做好术前相关准备:通知患者、准备病历、遵医嘱术前用药、再次核对术中用药等。
5. 1.2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性别、年龄、病案号等信息,通过《手术患者交接记录单》进行核查。
6. 1.3病房要认真核查术前准备是否完善,确认手术标识清楚、患者假牙、首饰取下,病员服穿着符合要求。
3.1.4手术室工作人员与病房护士一起核对带入手术室的物品;核对无误后签名接走患者。
3.2术后接患者:3.2.1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麻醉方式、手术情况准备床单位及相关用物。
护士交接班与病情记录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患者在医院内得到连续的护理,提高医疗质量和护理效果,规范护士交接班和病情记录流程,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相关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
三、交接班流程3.1 交接班时间每日早交接班:上午7:00—8:00 每日晚交接班:下午19:00—20:00 特殊情况下依据实际需求确定交接班时间。
3.2 交接班地方交接班地方为护士办公室或指定的会议室。
3.3 交接班人员参加交接班的人员包含交班护士、接班护士及其他相关护理人员。
3.4 交接班内容交接班内容应涵盖以下方面:—患者基本信息:包含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
—重要病情变动:包含生命体征、疼痛情况、排泄情况等。
—紧要医嘱执行情况:包含输液、给药、检查等。
—特殊护理要求:包含独立活动本领、特殊饮食、隔离护理等。
—需要关注的问题:包含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不良反应等。
—工作台班交接情况:包含工作台上的物品位置、护理用品使用情况等。
—其他需要增补交接的事项。
3.5 交接班记录交接班记录应依照规定的表格进行填写,包含交班护士、接班护士、交班时间、接班时间等基本信息,并认真记录交接班内容。
交接班记录应签字确认并归档。
3.6 交接班注意事项•交接班时应保证沟通的专业性和准确性。
•需要确保患者医嘱的正确转达和执行。
•需要关注的问题应明确提示接班护士,并确保接班护士了解和能够处理。
•交接班过程中必需时可以邀请相关医生参加。
3.7 特殊情况下的交接班在特殊情况下,如患者情况急剧恶化、病情变动不行猜测等,交接班过程可加强沟通和沟通,及时报告并请相关医生参加。
四、病情记录4.1 病情记录内容病情记录应涵盖以下方面:—生命体征:包含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疼痛评估:包含疼痛程度、疼痛部位、疼痛缓解情况等。
—排泄情况:包含大便、小便、排气情况等。
—饮食情况:包含饮食种类、饮食摄入量、特殊饮食要求等。
—特殊护理记录:包含拔管、换药、伤口护理等特殊护理措施。
医院交接班制度
标题:医院交接班制度
引言概述:
医院交接班制度是医疗机构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患者安全、医疗质量和医务人员协作等方面。
一个良好的交接班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
本文将从交接班制度的重要性、内容、流程、注意事项和改进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交接班制度的重要性
1.1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1.2 保障患者安全
1.3 提升医务人员的协作效率
二、交接班制度的内容
2.1 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的交接
2.2 医疗记录的交接
2.3 医疗计划的交接
三、交接班制度的流程
3.1 交接班前的准备工作
3.2 交接班的具体操作步骤
3.3 交接班后的总结和反馈
四、交接班制度的注意事项
4.1 交接班时要保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2 交接班时要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
4.3 交接班时要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五、交接班制度的改进措施
5.1 定期进行交接班制度的评估和调整
5.2 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5.3 引入信息化技术提升交接班效率
综上所述,医院交接班制度对于医疗机构的运行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惟独建立科学规范的交接班制度,才干有效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的权益,提升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希翼医疗机构能够重视交接班制度的建设,不断完善和改进,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
病人病情汇报与交接制度1. 工作目的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内部病人病情汇报与交接的工作流程,提高病人安全性,确保病人的连续关怀与医疗服务质量。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管理负责人、医生及相关工作人员。
3. 汇报与交接内容3.1 每天早晨与晚间,值班护士长负责进行病人病情汇报与交接。
3.2 汇报内容应包含以下要点:•病人基本信息: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重要诊断:确诊疾病或病情;•治疗方案:当前医疗计划、药物使用、手术计划等;•治疗进展:病情演化、治疗效果评估等;•特殊注意事项:过敏史、疼痛管理、护理重点等;•防备措施:感染掌控、跌倒防备、呼吸道护理等。
3.3 具体病人病情细节、个人隐私等应保持严格保密,只在必需时供应给相关医护人员。
3.4 汇报中如发现病人不良反应、医疗错误、医护工作不规范等问题,应及时记录,并依照相关规定上报。
3.5 在交接班时,应当对接班人员进行认真说明,确保信息传递完整、准确。
4. 汇报与交接方式4.1 汇报与交接可通过以下形式进行:•口头沟通:面对面进行汇报与交接,确保信息准确传递;•书面记录:汇报内容可书写并留存在交接班处,供接班人员查阅。
4.2 汇报时需明确表达,语言简洁明白,避开模糊或有歧义的表达。
5. 汇报交接时间5.1 每日早间汇报交接时间为上午7点30分,晚间汇报交接时间为下午7点30分。
5.2 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前或推迟交接时间的,应提前与相关人员沟通,并及时通知接班人员。
6. 汇报交接记录6.1 全部汇报交接记录应认真、准确地记录病人病情、医嘱执行情况等紧要信息。
6.2 交接记录应包含以下内容:•日期与时间;•病人基本信息;•汇报内容;•书面记录的签名与盖章;•口头沟通的签名。
6.3 交接记录应按规定保管时间,在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可供应作为医患纠纷的证据。
7. 交接班注意事项7.1 交接班时,接班人员应认真倾听并提出问题,确保对病人当前病情有准确的理解。
护士交接班制度范文一、目的:建立和完善病区护士交接班制度,确保病人的连续护理,保障病人的安全和护理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病区的护士交接班。
三、内容:1. 交接班时间:每天早、晚班各进行一次交接班,交接班时间为30分钟。
2. 交接班地点:病区办公室或指定的交接班室。
3. 交接班人员:交接班的护士长、班长和相应班次的护士。
4. 交接班内容:(1) 病人信息交接:交接人员应及时完成书面和口头交接,内容包括病人的基本信息、主要诊断、护理重点、特殊注意事项、给药记录、护理记录等。
(2) 病情交接:交接人员应针对病人的病情、治疗效果、体征变化等进行交流和讨论。
(3) 护理计划交接:交接人员应就病人的护理计划进行交接和讨论,明确下一个班次的护理目标和计划。
(4) 特殊情况交接:交接人员应交接病人的特殊情况,如病情急转、重大意外事件等。
5. 交接班记录:交接人员应将交接班内容记录在《护理交接班记录表》上,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6. 异常情况处理:(1) 发现病人急需处理的情况,应立即通知接班护士,并及时采取紧急措施。
(2) 接班护士在接班时遇到突发状况,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7. 监督和改进:护士长负责对交接班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并根据情况进行改进和完善。
四、执行时间: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补充。
以上是一份护士交接班制度的范文,供参考使用。
具体制度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护士交接班制度范文(二)1、值班人员应严格遵照护理管理制度,服从护士长安排,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地进行。
2、交班前,主班护士应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和危重病人护理记录,重点巡视危重人和新人病人,在交班时安排好护理工作。
3、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min到科室,阅读护理记录,交接物做到七不接(病人数不准、病情不清、床铺不洁、病人皮肤不洁、管道不通、各项治疗未完成以及物品数量不符不交接)。
感染科传染源管控与住院患者交接制度1. 前言本规章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医院感染科的工作秩序,加强传染病的传播掌控和管理,确保住院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感染科相关人员以及涉及感染科工作的部门和人员。
2. 传染源管控2.1 传染源的识别与分级1.感染科将依据不同疾病的传播途径和感染程度,对传染源进行识别和分级,分为三个级别:高风险传染源、中风险传染源和低风险传染源。
2.高风险传染源:包含已经确诊的传染病患者以及高度疑似的传染病患者。
3.中风险传染源:包含与高风险传染源有紧密接触的人员和尚未确诊的疑似传染病患者。
4.低风险传染源:包含与中风险传染源有间接接触的人员,经过初步筛查符合相关标准的人员。
2.2 传染源的隔离与防护1.高风险传染源的隔离:高风险传染源需被隔离在单人病房或戴有防护措施的隔离病房,在进入隔离病房前,工作人员必需穿着防护设备。
2.中风险传染源的隔离:中风险传染源需被隔离在单人病房或经过隔离措施的病房,工作人员在接触中风险传染源时,必需戴好防护设备。
3.低风险传染源的管理:低风险传染源需调配单人病床或符合相关标准的病房,工作人员在接触低风险传染源时,必需遵从通用的防护措施。
2.3 感染源的监测与报告1.感染科将建立感染源的监测系统,定期对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进行感染源的检测和筛查。
2.对于高风险传染源和中风险传染源,必需及时上报给上级部门,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隔离和治疗。
3.医务人员对感染源的监测和报告要遵守医院规定的程序和要求。
3. 住院患者交接制度3.1 住院患者的登记与记录1.每位住院患者在入院时必需填写住院登记表,包含患者的个人信息、病情描述等内容。
2.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动和治疗过程必需记录在病历中,包含体温、病情察看、治疗措施、药物使用等内容。
3.2 住院患者交接流程1.住院患者的交接必需由医务人员进行,交接内容包含患者的个人信息、病情描述、治疗过程等。
2.接收医务人员必需认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过程,记录并签字确认接收信息的准确性。
医生交接班制度范本1.引言本医疗机构为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传递准确性,特制定了医生交接班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确保患者在医生交接班过程中得到适当的关注和护理,并确保患者的相关信息得到完整和准确的传递。
本文件旨在明确医生交接班的基本要求、流程和责任,希望所有相关医务人员都能按照本制度要求进行操作。
2.定义医生交接班是指医疗机构内医生之间进行患者和工作信息的交接和传递。
交接班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决定了病情和治疗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3.交班方式3.1 口头交接班医生在交接班时,应站在护理区域内,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确保信息传递准确和流畅。
3.2 书面交班医生可以通过书面方式进行交班。
书面交班应包含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变化、治疗计划、特殊需求、药物使用等内容。
书面交班记录应存档,并能够供其他医生查询和参考。
4.交班时间医生交接班时间为每日早、中、晚班。
交接班时间应提前准备,确保交班过程有效和高效。
5.交班内容5.1 患者信息交班人应将交班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病区等告知接班人。
5.2 病情变化交班人应向接班人详细介绍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疼痛程度、意识状态、症状变化等重要信息。
5.3 治疗计划交班人应向接班人介绍患者的治疗计划,包括药物治疗、手术计划、康复计划等,确保接班人能够继续执行。
5.4 特殊需求交班人应向接班人描述患者的特殊需求,如饮食需求、病情敏感因素等,以便接班人能够提供适当的护理和关注。
5.5 药物使用交班人应向接班人详细介绍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包括用药剂量、频次、途径等。
确保接班人能够正确给予患者药物治疗。
6.注意事项6.1 信息传递准确性交班时应注意提供准确、完整的信息,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避免产生误解和差错。
6.2 信息保密性交接班时应注意患者隐私权,确保交班过程中不泄露患者个人信息。
6.3 双向确认接班人在接班后应对交接班信息进行核对和确认,确保信息传递无误。
急诊病人与手术室病房交接制度引言概述:急诊病人与手术室病房交接制度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病人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一个良好的交接制度可以确保病人在从急诊室转到手术室病房的过程中得到适当的关注和护理。
本文将详细阐述急诊病人与手术室病房交接制度的五个部分,包括患者信息交流、医疗记录传递、护理交接、药物交接和手术准备。
一、患者信息交流:1.1 病情交流:急诊医生应向手术室病房医生详细描述病人的病情,包括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以便手术室病房医生能够及时了解病人的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1.2 诊断和治疗计划:急诊医生应将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计划告知手术室病房医生,以便手术室病房能够为病人提供正确的治疗和护理。
1.3 特殊需求:若病人有特殊需求,如过敏史、特殊饮食要求等,急诊医生应及时告知手术室病房医生,以确保病人得到相应的关注和照顾。
二、医疗记录传递:2.1 病历传递:急诊医生应将病人的病历传递给手术室病房,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以便手术室病房医生能够全面了解病人的情况。
2.2 检查结果传递:急诊医生应将病人的检查结果传递给手术室病房,如X光片、CT扫描结果等,以便手术室病房医生能够及时了解病人的检查结果,做出相应的处理。
2.3 治疗记录传递:急诊医生应将病人的治疗记录传递给手术室病房,包括给药、操作等,以便手术室病房医生能够继续进行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三、护理交接:3.1 护理需求交接:急诊护士应向手术室病房护士详细描述病人的护理需求,包括特殊护理要求、管路、导管等,以便手术室病房护士能够为病人提供适当的护理。
3.2 病情观察交接:急诊护士应向手术室病房护士详细描述病人的病情观察结果,如血压、心率、呼吸等,以便手术室病房护士能够及时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
3.3 护理措施交接:急诊护士应将已经进行的护理措施交接给手术室病房护士,如伤口处理、药物给予等,以便手术室病房护士能够继续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病人交接管理制度一、总则病人交接管理制度是医院为了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保障病人安全和权益,规范医护工作流程,加强团队协作,强化医护人员责任意识,保障病人在不同环节得到连续、科学的护理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为保障病人交接工作的顺利进行,明确医护人员的职责和权利,提高医护工作效率,规范医疗服务行为,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特制定此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所有临床科室,所有医护人员均应遵守。
三、病人交接的定义病人交接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因各种原因需要将患者的治疗工作移交给另一位医护人员或团队进行继续负责的过程。
病人交接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病人在医疗护理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连续护理,避免因信息不对称或工作不协调而导致病人遭受错误或延误。
四、病人交接的内容1. 病史交接:包括病情起因、病程变化、主要症状、体征、检查结果、诊断、治疗方案等内容。
2. 医嘱交接:包括用药、治疗、饮食、护理等医嘱的详细内容。
3. 护理交接:包括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病情观察等护理要点。
4. 信息交接:包括病人特殊需求、家属关系、心理状态、医患沟通情况等信息。
5. 危急情况交接:包括患者病情突变或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理流程和应急措施。
五、病人交接的程序1. 交接前准备:临床医护人员在交接前应仔细查阅病人的病历和医嘱,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和治疗情况。
2. 交接方式:病人交接可以采用口头交接、书面交接或电子交接等方式进行,确保信息准确、完整地传达和记录。
3. 交接内容:交接时应依次交接病情变化、医嘱内容、护理要点、病人信息及危急情况处理等内容,确保信息畅通和透明。
4. 交接确认:接收医护人员应仔细核对交接内容,对不清楚或不确定的内容及时向交接医护人员询问并确认。
5. 交接评估:交接后双方应对交接情况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工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六、责任分工1. 主治医生:负责制定病人治疗方案,指导诊疗和医护工作,对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负责。
三甲医院手术患者交接制度
接送患者一律使用平车,运送途中注意保暖,保护患者的头部及手足,防止撞伤、坠床,
保持输液管道及各种引流管通畅,防止脱落。
一、接患者
1、接手术患者时,要核对科室、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手腕带、诊断、
手术名称(何侧)、手术时间及术前医嘱执行情况、带入抗菌药物名称剂
量、皮试结果等,并将随带的物品,如病历、X线片及特殊用品带到手
术室。
2、患者仅穿患者服,随身物品如金银首饰、手表、现金等贵重物品、义齿
等一律不得带到手术室。
3、患者到手术室后应戴一次性帽,进入手术间后,工作人员应安排患者卧
于手术台上,必要时床旁守护,放止坠床或发生其他意外。
二、送患者
1、普通手术后患者,由麻醉医生送回病房;对全麻术后未清醒,重大手术
后呼吸,循环功能不稳定,危重体弱、高龄、婴幼儿患者实施大手术后,
以及其他需要监护的特殊患者,术后由麻醉医生和手术室护士一起送
ICU病房。
2、患者送病房后,麻醉医生应向病房的值班人员详细交代患者术中情况、
术后(麻醉后)注意事项及输液情况。
病房与手术室交接制度引言概述在医疗机构中,病房与手术室之间的交接制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建立科学规范的交接制度能够有效地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保障患者的利益。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病房与手术室交接制度的重要性及具体实施方法。
一、规范交接流程1.1明确责任分工:在病房与手术室之间建立明确的责任分工,明确每一个环节的责任人员,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1.2建立交接标准:制定详细的交接标准和流程,包括患者信息的确认、手术准备工作的检查、手术后的患者情况交接等内容。
1.3培训交接人员:定期对参预交接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交接能力,确保交接流程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沟通协调2.1建立沟通机制:建立病房与手术室之间的定期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的顺畅。
2.2利用信息技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医疗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等,实现病房与手术室之间信息的快速共享。
2.3加强团队协作:强调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三、确保患者安全3.1患者身份确认:在交接过程中,严格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避免患者混淆或者错位。
3.2手术准备工作:交接前应子细检查手术准备工作是否完善,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3.3手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病房人员应及时了解手术情况,做好患者的后续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四、建立监督评估机制4.1定期检查评估:建立定期的检查评估机制,对病房与手术室交接制度进行全面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4.2建立反馈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对交接制度提出建议和意见,建立反馈机制,促进交接制度的不断完善。
4.3加强监督管理:加强对交接流程的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交接制度的执行情况。
五、持续改进提升5.1借鉴经验教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吸取教训,不断改进病房与手术室交接制度,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七十、患者交接管理制度(3.1.3.1)为有效防止医疗护理过失,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保障医疗护理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建立临床科室之间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由接送医务人员跟患者或家属核对识别,并做好交接和识别记录。
2.建立急诊与病房、急诊与ICU、急诊与手术室之间的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由接送医务人员与患者或家属核对识别,并做好交接和识别记录。
3.建立手术室与病房或ICU之间的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由手术医师术前核对好患者身份后由麻醉师、护士核对,确定好身份和手术部位并书面记录后方可行手术。
术后由麻醉师、护士与ICU医生、护士交接患者并核实身份,并做好记录。
4.建立产房与病房、产房与新生儿病房之间的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由医师、护士、助产士产前产后对患者进行识别和交接,做好记录。
附1:临床科室之间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1.根据转科医嘱,评估患者,填写《住院患者安全转运护理交接记录单》,电话通知转入科室,详细登记患者信息。
2.接收科室备好床位和物品。
3.转出科室医护人员陪同,并携病历资料将患者护送到接收科室,负责途中安全,不能间断治疗和抢救。
4.转出科室与接收科室人员共同查对患者信息和病历资料,无误后签名确认,同时交接患者病情、皮肤和治疗等;接收科室重新填写腕带信息,戴于患者手腕上。
附:交接流程图交接流程转出科室电话与接收科室联系登记患者信息接收科室备好床位和物品转出科室医护人员陪同,并携病历资料将患者护送到接收科室双方共同交接患者病情、皮肤和治疗双方查对无误后签名附2:急诊科与病房之间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1.急诊患者需住院治疗时,护士根据住院证信息,电话与相关科室联系,并告知入院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简要的病情与护理措施。
2.接收科室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并做好接待准备,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好床单元及抢救用物(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吸引装置等)并检查设备的性能状况,主动迎接检查患者。
3.急诊科详细记录《文山市人民医院急诊患者安全转运护理交接记录单》。
4.急诊科医务人员陪同并携带病历资料将患者护送到相关科室,负责途中患者安全,确保治疗和抢救的连续性。
5.急诊科医务人员与接收科室医务人员交接患者门诊病历及相关资料,交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简要病史及病情,包括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初步处理情况,做好药物及物品交接。
查对无误后在《急诊患者安全转运护理交接记录单》上双方签名确认。
6.接收科室填写患者腕带信息,戴于患者手腕上。
附:交接流程图交接流程急诊科电话与相关科室联系详细登记患者信息接收科室立即准备好病床和抢救用物医务人员陪同并携带病历资料将患者护送到相关科室交接人员共同查对患者信息、病历资料以及病情、皮肤和治疗双方查对无误后签名确认附3:急诊科与ICU之间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1.急诊科护士接到患者入住ICU的通知后,立即电话通知ICU护士做好迎接新患者的准备,并告知新入住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简要病情。
2.ICU护士接到电话通知后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并告知患者的基本情况,根据病情准备好床单位和抢救用物(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吸痰装置、呼吸机、气管插管、除颤仪等)。
3.急诊科详细记录《文山市人民医院急诊患者安全转运护理交接记录单》。
4.急诊科医务人员与ICU医务人员交接患者门诊病历及相关资料,交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简要病史及病情,包括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初步处理情况,做好药物及物品交接。
查对无误后在《急诊患者安全转运护理交接记录单》上双方签名确认。
5.患者进入ICU时,需两位医务人员同时接收患者。
患者如需要使用呼吸机时,应一人接呼吸机,一人接心电监护仪,如果只有一人接待时,应先接呼吸机后接心电监护仪,护士立即与值班医生一起积极抢救患者。
附:交接流程图交接流程急诊科电话与ICU联系详细登记患者信息ICU立即准备好病床和抢救用物急诊科医务人员陪同并携带病历资料护送患者到ICU交接人员共同查对患者信息、病历资料以及病情、皮肤和治疗查对无误后双方签名确认与ICU病房护士共同将病员安全转运病床上附4:急诊科与手术室之间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1.急诊科患者需急诊入手术室手术时,由接诊医生直接拨打麻醉科电话,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并告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简要病情,以便手术室及相关科室做好准备。
2.急诊科详细记录《手术病人护理交接记录单》。
3.手术室接到电话立即做好手术准备,必要时通知二线班协助抢救。
4.需急诊手术的患者由急诊科医护人员共同护送至手术室,并负责途中治疗和抢救。
5.急诊科医务人员与麻醉医师、巡回护士交接患者门诊病历及相关资料,交接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简要病史及病情,包括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初步处理情况、所作的检查及结果、目前用药情况、穿刺部位、各种管道、到院时间及皮肤情况。
查对无误后在《手术病人护理交接记录单》上双方签名确认。
6.麻醉医师、巡回护士核对患者信息、手术部位。
7.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患者信息、手术部位(尤其是左右侧),确认无误后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字认可。
附:交接流程图交接流程接诊医生电话通知手术室开通绿色通道急诊科医护人员携带病历资料共同护送入手术室与麻醉医师、巡回护士交接病人相关资料及情况查对无误后双方签名确认麻醉医师、巡回护士核对患者信息、手术部位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患者信息、手术部位确认无误后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字认可附5:手术室与病房、ICU之间患者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1.手术室与病房或ICU建立《手术患者安全交接记录单》,详细记录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手术日期、皮肤情况等。
2.术前病房护士或ICU护士核对患者腕带信息无误后,由手术室医护人员携带病历、《手术患者安全交接记录单》、药品及术中所需物品,将患者接入手术室。
3.手术室医护人员与病房护士或ICU护士共同查对患者腕带信息、手术部位标识、皮肤情况、病历、术中所需物品、药品无误后,双方在《手术患者安全交接记录单》上签字确认。
4.手术室护士查对患者腕带信息、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标识、皮肤情况、病历、术中所需物品、药品无误后,在《手术患者安全交接记录单》上签字确认,并将患者送入指定手术间。
5.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再次查对患者腕带信息、病历、手术部位。
6.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巡回护士三者共同查对无误后,在《手术安全核查表》上签字,方可开始麻醉。
7.手术结束时巡回护士应电话通知所在病房或ICU患者回病房的大致时间,并告知患者术中的一般情况,以便病房或ICU 做好相应的准备。
8.病房或ICU护士接到电话后,应根据手术室告知的情况做好接待术后患者的准备(再次检查气垫床、吸氧装置、吸痰装置等是否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9.术毕,患者麻醉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由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陪同将患者送到病房或ICU,并负责运送途中治疗和抢救工作。
10.手术室医护人员与病房或ICU医务人员共同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并交接病历、术中用物及患者情况,包括麻醉方式及术中患者情况,目前患者情况,神志、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皮肤、各种管道、输液穿刺部位及术中用药情况;查对无误后在《手术患者安全交接记录单》上双方签名确认。
附:交接流程图交接流程附6:产房与病房之间产妇、婴儿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1.严格执行腕带标识管理制度,孕妇入院时佩戴腕带作为识别标识。
2.急诊孕妇由急诊医护人员负责送至产科,由产房护士进行交接。
3.孕妇入院由产房护士收住,详细记录宫缩和胎心情况、胎方位和宫口开大情况,及时送入产房观察处置。
4.产妇分娩后在待产室观察生命体征、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2小时。
5.婴儿出生后佩戴腕带作为识别标识。
6.观察产妇、新生儿2小时后无异常,由产房护士护送回病房,和病房护士进行床旁交接,交接内容包括:产妇的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会阴伤口情况、母乳喂养(早吮吸、皮肤接触)情况、治疗情况、皮肤情况和产后宣教的情况,新生儿情况、治疗及病历。
查对产妇、新生儿手腕带信息。
7.双方核对无误后,在护理记录单上签字确认。
附:交接流程图交接流程孕妇出现临床表现时或急诊孕妇, 病房护士或急诊科医务人员与助产人员共同交接确认新生儿出生后佩戴手腕带观察产妇、新生儿2小时无异常后产房护士将产妇、婴儿、病历送回病房助产人员与病房医务人员做好交接,无误后签字确认附7:产房、产科病房与儿科新生儿病区之间患儿交接管理规范和流程1.产科新生儿需转儿科治疗时,产科医护人员根据住院证信息,电话与儿科新生儿病区联系。
2.新生儿病区当班护士接到电话通知,立即备好床位和急救药品、物品。
3.产科建立《新生儿转科记录本》,详细登记患儿姓名、性别、出生时间、身长、体重、出生时评分、诊断。
4.产科医护人员持病情介绍,护送患儿至新生儿病区,负责途中患儿安全。
5.患儿转至新生儿病区,交接患儿生命体征、意识、病情、皮肤和治疗等情况,产科医护人员与儿科医护人员双方查对患儿腕带信息无误后签名确认。
6.更换腕带信息,戴于患儿手腕上。
附:交接流程图交接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