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和平区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扫描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894.50 KB
- 文档页数:10
2015届上学期高三一轮复习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天津版】Ⅰ卷一、选择题(每题1.5分,30题共45分。
答案填在答题卡上)1.右图所示是台湾某教科书对历史上某个时期社会变化的描述,该时期是A.夏商西周B.春秋战国C.秦汉三国D.两晋南北朝2.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中,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休命于成汤。
”对这里的“民主”理解最准确的是A. 人民主权B. 以民为主C. 为民之主D. 民为邦主3.汉代以来,某地出土了数以千计的青铜重器,青铜铭文多涉及诸侯战争、土地交换等内容。
学者推断此地应是A.夏人的活动地域B.周朝的重要都城C.秦朝的阿房宫遗址D.汉初同姓王的封国4.毛泽东在《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中写道:“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这表明他认为:A.分封制优于郡县制B.郡县制优于分封制C.儒家远比法家高明D.法家才是思想正统5.《汉书·武帝纪》记载:“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比侯矣。
”这在当时的最主要影响是A.郡、国之间的矛盾 B. 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C.推动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D. 推动小农经济的迅速发展6.郑樵在《通志.氏族略.氏族序》中记载:“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
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
……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也。
”谱学的兴盛说明:①家族制度受宗法制的影响②门阀士族势力强大③社会等级森严、流动性差④行政管理系统发达:A.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7.著名学者钱穆认为,唐代“在三省体制下,决策不再是单纯的皇帝个人行为,皇帝的最后决定权包含在政务运行的程式中”。
钱穆先生的观点是:A.唐朝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B.唐朝三省相互牵制C.唐朝皇帝还未拥有足够的专制权力D.唐朝实行集体决策制8.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
温馨提示:本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
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注意事项: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
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
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
”据此可知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2.“道统”即为儒者之“道”的传授谱系,明末清初的安徽桐城派就以“道统自任”。
梁启超说:“桐城派……以孔、孟、韩、欧、程、朱以来之道统自任,而与当时所谓汉学(专于研究经史、训诂考据之学)者互相轻。
”可见桐城派A.提倡“经世致用”B.主张“知行合一”C.颠覆了理学传统D.宣扬人伦即天理3.会审公廨是1869年出现在上海公共租界的一个特殊司法机关,由道台任命中方专职会审官(谳员),与外方陪审官(领事)会同审理租界内与华人有关的诉讼案件。
会审公廨制度规定,当事人不用跪堂,还可以聘请律师,证人必须到庭接受双方交叉询问,对被告人不能刑讯逼供等。
据此判断会审公廨制度A.维护了中国司法的自主权利B.说明中外反动势力已经勾结起来C.有利于近代中国司法制度的进步D.反映出清朝法律已与西方兼容4.孙中山先生认为中国虽四万万之众,实等于一盘散沙,民众对国事毫不关心,国家民族观念相当薄弱,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国家,不能团结。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自古即以天朝上国自居,人民无法产生国家认同感B.人民“天高皇帝远”的心态,喜明哲保身而不涉政治C.封建专制统治下,人民无从辨识国家问题D.列强挑拨中国内部矛盾,使人民彼此猜忌5.分析下列表格数据:1840年前与1856年、1894年中国生丝销量对上表数据解读正确的是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C.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D.中国生丝业发展仍然非常缓慢6.近代以来,一个国家的疆界观与其近代化历程紧密相连(见下图)。
天津市和平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调查文综历史试题温馨提示:考试用时l50分钟。
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
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历史答案在答题卡上21-31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
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
”罗马法的此项规定A.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C.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2.民国教育家杨昌济认为:“科举之弊,人人能言之,然强迫全国士子以读四书五经,亦未始无其效。
彼多数之读经者,固志在科第,非真有取法古人之心,然沉浸于此不识不知之间,自隐受古圣先贤之感化”。
这一说法旨在A.指出四书五经的不足之处B.强调恢复科举制的必要性C.肯定传统经典的教化作用D.批评知识分子的功利心态3.中央电视台《探索•发现》栏目曾播出关于徽商的节目。
节目中说徽商一个明显的特点是“贾而好儒”“贾儒结合”。
……“清乾隆、嘉庆时期,徽商经营达到极盛,然而从清道光、咸丰时期至清末民初,徽商渐趋衰落”。
据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出A .徽商的衰落表明了中国传统商业模式的衰落B .徽商“达到极盛”有力地冲击了重农抑商政策C .徽商是传统商业与近代经济形态结合的产物D .徽商是旧式商贾与官僚资本钱权结合的产物 4.在1896年至1911年间,中国新建铁路9002余公里,其资本构成见下图。
高三上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第 1 页 (共10页) 高三上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第 2 页 (共10页)2014—2015学年高三年上学期末联考历史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 48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治国初期的中央王国有资格但无手段控制或管理自身直辖领土之外的任何一片较大地区,于是与各地方首领签署封建契约式协定,以求至少在名义上扩大中央王国的权威。
”这种现象最有可能发生在A .西周B .秦朝C .西汉D .唐朝2、按照历史事件的时序探寻内在逻辑联系是历史学重要的研究方法。
下表所列是公元646年发生的一些事,由下表内容可推断太宗重修《晋书》的主要目的可能是A .恢复权威,扩大天朝的影响B .弘扬学术,尊崇儒学的地位C .倡导教化,完善科举取士制D .尊扬皇室,证明先世之渊源 3、北宋有诗曰:“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
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上下无时了。
四山开辟中沃壤,万顷秧齐绿云饶。
”符合诗中描绘的是A .江南手工作坊生产B .筒车用于山地灌溉C .曲辕犁在江南得到推广D .江南出现了灌溉工具翻车 4、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
明朝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
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贱”最有可能描述的是A .工部B .礼部C .户部D .兵部5、明中期以后,政府开始在江南地区大规模加派丝织品,尤以嘉靖、万历年间为甚。
由于派织数量远远超出官营作坊的生产能力,各地方织染局为了完成任务,便纷纷实行“机户领织”制度。
这是一种通过中间包揽人,利用民间机户生产的“加工定货”的生产形式。
上述材料反映明朝时期A .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B .政府严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C .自然经济已经退居次要地位D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6、“这场战争虽然持续的时间不长,但中国为此付出的成本却十分昂贵,其不仅阻碍了中国向近代化国家的缓慢转型,而且也暴露了……遏制中国发展的险恶用心。
天津市和平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调查文综历史试题2015.3 温馨提示:考试用时l50分钟。
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
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历史答案在答题卡上21-31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班固曰:“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
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材料表明()A.在起用董仲舒之前,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确立B.举孝廉、兴太学的做法是为了提高儒学地位C.武帝拜董仲舒为相后,实行了一些尊儒措施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解析】在起用董仲舒之前,儒学只是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并未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故A 项错误;从题目信息中可以看到为了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故B项正确;题目中主要阐述董仲舒为了确立独尊儒学提出了一些巩固儒学地位的策略政策,并未表述武帝的尊儒措施,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B2.唐太宗即位之初担任门下省属官的魏征,对中书省起草的有关征兵的敕书,尽管已经皇帝签署下发到门下省,但他坚持不肯署敕,该敕书终没有颁下施行。
此后门下省逐渐具有封还敕书的权力。
此外,尚书省的奏抄也都要经过门下省审驳。
上述现象主要说明了()A.门下省在日常政务中居枢纽地位B.唐代初期皇权与相权形成制衡C.门下省具有独立的行政决策权力D.三省制是唐代的最高决策机制【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唐代三省六部制【解析】题目中主要突出门下省不只可以对中书省已经过皇帝签署的敕书不进行签署,后期还具有封还敕书的权力,尚书省的奏抄也都要经过门下省审驳,可以看到门下省在日常政务中居枢纽地位,故A项正确;本题中不仅涉及皇权受到一定的限制还有中书与尚书省,故B项错误;唐代中央设三省,中书省负责起草和颁发政令即决策机构,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故C项错误;三省制是唐代的最高决策机制与题目无关,故D项错误。
天津市和平区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历史试卷一、单选题(共11小题)1.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
”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有()①盐铁官营制度②早市夜市出现③商人群体形成④重农抑商政策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知识点】资本主义萌芽【答案】A【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史实再认再现的能力。
由题目中的信息“政治权力型经济”可知第①④两项的表述符合题意;第②③两项均为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与题目中的信息“政治权力型经济”不符,故排除。
本题应选A项。
2.在遥远的古代,雅典和中国都创造了高度发达的文明。
关于这两种文明在伯利克里和秦始皇时期治国方略上的不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民主法制与君主专制B.贵族制与分封制C.公民大会与三公九卿D.政事共商与皇权至上【知识点】古希腊的民主政治【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史实再认再现的能力。
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秦始皇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故B项的表述错误,与设问要求“不正确的是”相符,本题应选B项;其他三项的表述均与伯利克里和秦始皇时期相符,故与设问要求“不正确的是”不符。
3.“公平公正”、“有教无类”成为2013年以来“中国梦”的重要内涵,社会文明程度取决于阳光能否照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这也是古今人民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之一。
以下重要制度能较好体现以上理念的是()A.按嫡庶身份分配政治权力B.按道德声望推举官员C.按门第出身决定官位高低D.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D【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中的信息正确解读的能力。
A项中“按嫡庶”、B项中“按道德声望”、C项中“按门第出身”均与题目中的信息“公平公正”不符,故排除;D 项中“按考试成绩”体现了“公平公正”,故本题应选D项。
4.1875年,徽州富溪人谢正安创制“黄山毛峰”,并与英国茶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其间谢裕大茶庄曾成为徽州府茶商之首,到了1915年以后茶庄开始走下坡路。
和平区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温馨提示:本试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祝同学们考试顺利!第Ⅰ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将正确答案填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2.本卷共32题,每题2分,共64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秦朝郡县制与西周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A.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B.地方对皇帝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C.郡县与封国制并存D.郡县长官在所辖区内享有世袭统治权2.下列属于汉代主要选官制度的是A.世袭制 B.皇帝直接任命 C.察举制D.科举制3.雅典实行民主制度的根本目的是A.保障公民的自由 B.增强城邦的凝聚力,维护统治C.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强调公民的民主权利4.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总统制,两者最主要的共同点是A.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民主制 B.都体现三权分立原则C.国王与总统的权力基本相同 D.内阁都是对议会负责5.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商品市场 D.争取外交礼仪平等6.《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
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
”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二次鸦片战争B.中日甲午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 D.抗日战争7.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在于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8.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了“九二共识”,即A.海峡两岸加强科教文化交流 B.海峡两岸实行“三通”C .海峡两岸加强经济合作D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9.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 .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取胜的社会主义革命 B .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D .推动了中国等亚洲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 10.当前世界新旧格局的交替是指A .由两极格局向单极格局过渡B .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C .由国际经济旧秩序向国际经济新秩序过渡D .由意识形态对立到经济实力竞争11.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下列几幅图中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们反映了古代中国A .播种方式的变革B .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C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D .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变革 12.春秋时期,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的根本因素是A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 .私田的出现C .各国税制的改革D .战争的影响 13.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的原因是A .新航路的开辟B .早期殖民扩张C .造船技术的进步D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4.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天津市和平区2015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天津市和平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历史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古代宗法制的理解和运用,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重要制度,宗法制也对当今社会影响较大,古代西周时期宗法制和分封制一直是是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
本题命题意蕴在此。
【解析】王位世袭制主要针对王位继承方式,分封制是地方行政体制,礼乐制是西周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建立稳定的政治制度。
因此ABD项均不符合题意。
中国社会中家族观念,尊祖敬宗,男尊女卑等思想都深受宗法制影响,故选C。
2.【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形材料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图片设置历史情境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把握能力一直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趋势,高考从不回避热点问题,本题属于热点试题,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思路,本题命题意蕴在此。
【解析】由题中“都尉”“汉朝官名”可知汉代在张掖地区实行行政管辖,故①正确;“张掖都尉棨信”由汉代丝织品书写而成,说明汉代丝绸品也作为一种书写材料,故②正确;③④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因此答案为D项。
3.【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古代中央集权措施的理解和运用,要求学生掌握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的区别,古代封建社会加强集权存在两对矛盾是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之一。
本题命题意蕴在此。
【解析】材料反映了四川行省向中书省咨询某一案件不知该凭何定夺罪名,中书省回答是“先送检法拟定,再行参详有无情法相应,更为酌古准今”,即可以参阅相应的规则典制。
故选A。
B、C、D三项说法均与材料不符。
4.【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对古代中央集权措施的理解和运用,要求学生掌握元朝行省制度特点,古代封建社会加强集权存在两对矛盾是高考重点考查的主干知识之一。